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2024-05-15

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精选6篇)

篇1: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年轻的妈妈,请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最近还开始撒谎,拿别人的东西,顶嘴。总之,坏毛病一个接着一个,妈妈天天都在教育,嘴皮都磨破了,甚至生气地打了孩子,可孩子还是老样子,年轻的

妈妈思虑万千,精疲力竭:这可怎么得了啊!小小年纪就这样多的毛病,怎么管都不起作用。于是焦急、上火、抹眼泪。

年轻的妈妈,请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吧!你看,农人把小麦种子撒到地里后,该浇水就浇水,需施肥就施肥,有了杂草除掉就是了。闲暇时,时常到地里看看,是不是该浇水了?是不是该除草了?麦苗有生虫的迹象吗?他或是蹲在地里捋起麦苗细心地察看,或是站在那里笑眯眯地望着长势喜人的麦苗,像是望着自己活泼可爱的儿女,他甚至会敏感地捕捉到麦苗生病的迹象,然后对症用药,哪个还心急火燎地等待麦子提早成熟呢?小麦在田里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那是一点点成长的,每一点点成长都会“生长痛”的。一棵树的成长除了要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肥料,还要适时修剪、防虫,但一年一个年轮长得怎样就靠树自己的努力了,难道还有例外吗?

世界上的花有千万种,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但是每一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份美丽,每一种花也一定会有开放的季节。甚至,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时间,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营养,他们都会在某一个时刻自由地绽放。唐代诗人张九龄诗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花开有季,我们要学会静待花开的季节。

孩子的成长也像田园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树木、花圃里的花苗一样,你就是那农人、农艺师或者种花人,只要适时“浇水”、“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然后慈爱地望着你的“庄稼”,静静地倾听你的“庄稼”“嘎吱吱”的拔节声,还愁“庄稼”或“树木”长不好吗?

年轻的妈妈,请耐心点再耐心点!孩子的错误远远没有严重到不得了的地步。他拿别人的东西了,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说是“偷”来的或其它什么的,孩子小小年纪,还没有“偷”的概念呢!只是好奇而已。你可以告诉他,那是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来,你如果特别需要妈妈可以给你买呀!孩子顶嘴了,那有什么可怕的?那是在练习和别人沟通与交流啊!你如果这时趁机引导孩子,给孩子良好的示范,也许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慢慢地建立起来了。孩子撒谎了,不要惊惶失措。想想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不良示范,诚实的人也难免撒谎,关键是要弄清孩子为什么撒谎。孩子成绩不怎么好,请不要和别的孩子相比,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看起来一样,实则千差万别,人人不同,各如其面。再说一个不会读书的孩子不见得他的将来就一塌糊涂。

年轻的妈妈,请想想看,社会环境如此复杂,孩子是不是成长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中呢?而妈妈就是孩子的守护神啊!你微笑着,耐心地“除草”、“浇水”、“施肥”、“修剪”、“防虫”,小心呵护着你的“田园”,不要让“庄稼”受到任何的伤害,那“庄稼”怎么会辜负你的劳作呢?那是一定会有收获的。

年轻的妈妈,请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吧!

篇2: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多点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

摘 要: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或是上课坐不住,或是行为举止比较特别。其实,孩子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养成的,是周围的生活环境造就的,所以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大人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更多的耐心,而不是更多的批评与要求。当学生在慢慢成长时,老师何尝不是也在慢慢走向教育的成熟呢? 关键词:耐心;成长;时间;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10-0116-02 现在基本上是每家一个小孩,六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可就是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环境下,很多孩子还是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进入学校后,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感觉方法都用尽了,可孩子却越来越难管,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班中的小L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 在一年级开学前的家访中,我们了解到他很喜欢玩电脑,就建议家长要开始控制他的上网时间,慢慢将重心转移到看书、学习上来。结果坐在旁边的小L听后非常不开心,一个人躲到门背后哭,怎么说、怎么劝都不肯出来,甚至连我们走都不愿意说声“老师再见”。 后来开学,小L的表现也马上就引起了任课教师们的关注:上课喜欢随便插嘴,即使得到提醒却还是我行我素;总是喜欢对其他小朋友动手动脚,然后再说一句“是他们先弄我的”;经常对于老师的批评是闻而不改,对于老师有意的表扬与奖励采取不合作态度,甚至有时生气时会对老师动手拉扯……这种软硬不吃的态度,常常让老师们忍不住地摇头叹气。为什么小L会有这样一种性格呢?后来了解到,原来他小时候读幼儿园,是借宿在亲戚家的,也就是说他与父母经常性是分开住的。所以我猜测,也许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孩子现在的问题:经常缺少与父母的沟通,没有得到及时的行为指导,所以他想与人交流,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表达。所以只能通过“打一下、推一把、踩一脚、喊一声”等方式来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引起老师对他的`重视。 孩子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养成的,是周围的生活环境造就的,所以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大人的问题。作为老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们需要给他的是更多的耐心,而不是更多的批评与要求。 事件一: 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每天碰到最多的事情就是学生的告状: “老师,某某某打了我一下。” “老师,某某把我的橡皮弄在地上了。” “老师,某某某拦在我面前不让我过去。” …… 而小L更是每天稳居“被告榜”第一名,不管是从被告的次数,还是被告的事情种类。 一天做操整队时,小G哭着跑来跟我说小L打了他,而且打的很重。小L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不管何时何地、有事儿没事儿,他总是喜欢去招惹别人,让我头痛不已。基于三个月来对他的了解,我没有马上就严厉地去责问、批评他,而是先让自己冷静了一下,然后轻轻地问道: “你为什么又打人了呢?” “是他先打我的。” “好像你每次都说是别人先打你的。” “真的是他先打我的。” “看着我的眼睛,说实话,老师不批评你。” “我说的是实话,因为你没看到。” 我的心一震!是啊,我的确是没有亲眼看到,难道仅凭平时的印象就把小L否定掉吗?就真的那么肯定每次都一定是小L先动手的?于是我又把小G叫到了面前,很郑重地问了他,到底是谁先动的手?结果小G犹豫了一下之后,承认是自己先动手打了小L。在严肃的批评过小G后,我马上就跟小L道了歉,为了我对他产生的不信任而表示歉意。而小L也向我表示,今后即使是别人先动手的,自己也不可以随便“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要寻求老师的帮助。 孩子的告状都会有不同的原因、目的和心理,所以作为老师在处理这些告状小朋友的时候,不能凭借平时的印象主观臆断,哪怕这个孩子平时真的是一团糟。而是一定要耐心、仔细地弄清楚事情原委,慎重对待,以免错批了小朋友,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生气前等三秒,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事件二: 期末了,买了一些铅笔、橡皮等小文具给孩子们兑换,作为平时摘星的奖励。看到这些奖品,孩子们可高兴了,小L也不例外,一直在我身边转来转去,不停地说着“笔的颜色真漂亮”,“橡皮的形状真可爱”这些类似的话。 等到正式开始换奖品了,小L因为平时丢三落四,把我奖给他的奖券都弄丢了,所以没能有足够的奖券来换心仪的奖品,只得到了一块小橡皮作为鼓励奖。而我在换完奖品后也没在意,随手把奖品袋旁往边一放,就又开始埋头批起作业来。 忽然,有一个小男孩跑过来跟我报告:“老师,小L偷了你的一支铅笔。” “我没有,你不要乱说。” “你偷了,我看到的。” “我没有,我就是没偷。” 听着两人喋喋不休的争吵,我把小L叫了过来,静静地看了他几秒钟后,问道:“小L,你有没有拿老师的铅笔呢?”此时的小L,没有了刚才与人争辩时的中气十足,而是马上就红了眼眶,微微地点了点头。看到他点头,我也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至少孩子还是很诚实的。 “小L,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支笔?” 点头。 “那你拿这支笔的时候有没有经过老师同意呢?” 摇头。 “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别人的东西,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现在请你不要是光点头或摇头,而是用嘴巴来说一说你刚才做的这件事,好吗?” 沉默不语,看得出他内心也很纠结。 “那这样吧,我给你点时间慢慢想一想,放学前我希望能听到你的答复。” 放学前,我站到教室门口,轻轻地喊了一声:“小L。”他马上走到我面前,站的笔直,开口说道:“老师,对不起,我不该随便拿你的东西。”“那别人的东西呢?”“其他人的我也不会随便拿了。”“好,老师相信你,希望你一定要说到做到。”同时,我也承诺,如果第二天他能表现好,没有同学来告状,就把这支他喜欢的笔奖给他。虽然第二天还是有同学来告状,但在课堂上却表现很好,并有意识地有几次进行了自我控制。所以我还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并给了他铅笔作为进步的鼓励。 从开学初的软硬不吃,到现在他能认识到错误,主动地说对不起,小L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我也是看眼里,喜在心里。每个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小L的这次行为是第一次碰到,所以我不想把“偷”这个字安在他身上,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激起这个倔强孩子内心的反抗情绪,让他说出一些反话来与我对着干。我只想让他能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能进行自我反省,承认错误,杜绝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事实证明,面对小L的倔强,以退为进的策略还是比较适合的,适时的冷处理,给他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等他头脑冷静了,再去指出他的错误,他还是很愿意接受的。 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意思是说教育不能太着急,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去细细浇灌,慢慢培养。的确,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正在被浇灌的花朵,只是由于性格各异,所以接受批评教育的方式也不同,成长的快慢速度也就不同。但是,花开四季各不同,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时间的,因为他相信,每一朵通过自己努力浇灌的花朵,终将有一天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而我,回顾与小L相处的这一年多时间,也是感到收获很大。因为对急脾气的我而言,一次又一次地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耐心地处理小L的问题,这何尝不是我的成长与进步呢? “多点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倒不如说是“多点耐心,让彼此获得足够的成长时间”。

篇3:耐心+等待是教师无私的爱

一、教师的耐心就是对学生的爱

什么是耐心?薛丽老师曾在《教师要有耐心》一文中写到:耐心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忽冷忽热,有持久性,并且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重视调查研究,辨明是非,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坚持原则,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

当我读到这段话后,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学生,他叫亮亮(化名)。有次上课了,我发现亮亮趴在课桌上。当老师看到有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趴在课桌上,首先会走到这位学生的身边,然后询问是什么原因。但是无论我怎么询问,亮亮就是一声不吭,且看他的表情是白着双眼斜视着你,若老师再问一句,依然是那样的表情,双手握拳同时往后转身,若是你想伸手拉他,他就会向着你挥拳头。

亮亮这学生做事完全根据他自己的心情来,心情不好了,上课不听,作业不做,任何的活动都不参加。无论老师用言语激励、榜样引导等等办法,他就是不吃你这一套。就如一次运动会吧,那天同学们都很开心地到操场排队待发,他就是躲在教室里不肯出来,后来通过多人请他终于到了操场,但一个人蹲在那里不动,要是有老师跟他说话,他就用双手捂住耳朵不听,要是他看见有老师走近,他就逃跑,我们的校长和校办公室主任也参与了这次“追逃事件”,还是没有办法让他归队。最后为了他的安全决定通知他的家长,让其家人接回家。

遇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作为老师的我,的确有点想不通: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表现这样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变态?

就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能,我想每个学生的怪现象,在他的背后总是有他的原因吧。得管这个学生,我决定耐心观察他一段时间。所谓观就是双目看,察,就是通过观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因此,我选择观察亮亮一段时间,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亮亮这个人在校的表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耐心观察,我发现亮亮只要有如下情况之一的,他就会表现出趴在课桌上:

1. 每周星期一的上午;

2. 每当语文课,特别是让其做作业时;

3. 数学作业不能自己独立完成时;

4. 当作业没有完成,老师催交作业时;

5. 头天晚上休息不好时;

6. 爸爸出远门时;

7. 心情不好的时候;

8. 组织集体活动时;

9. 受到他人批评时。

如果发现亮亮出现以上情况之一,任何人都奈何不得他,要是你想去关心或是什么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自讨没趣,严重的还会受到他的攻击。

除了以上症状外,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正常状态,这时候亮亮表现出来的行为判若两人,主要表现如下:

1.作业急速完成上交;

2.发现批改后作业本还有错题自觉纠正;

3.看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

4.有事情需要离开教室也会跟老师请假;

5.休息时间跟同学玩在一起;

6.只要亮亮表现好了,老师表扬他,他会腼腆地低头笑。

观察得知的亮亮表现出正常状态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当遇到亮亮出现不正常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事情老师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学会等待。

二、等待更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等待,我认为在特定的时间更是一种爱。我曾看到一则这样的广告: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先是母亲在等待孩子追赶的脚步,再随着孩子的长大母亲老了,轮到孩子等待母亲的步伐。

看到这则广告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不禁想起我的学生。多年来我们面对的都是低龄儿童,教学过程中,一个班集体的孩子不可能同时同步地掌握、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就需要老师有一个等待的时间,等待接受能力稍差的孩子有时间赶上学习的脚步,这情景不就是电视广告里的母亲等待孩子吗?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是无私奉献。针对以上亮亮的情况,我只能选择等待,等待他生气的时间过了,然后趁他心情好了的那么一点时间,抓紧跟他说当天什么课程所学的任务,跟他说你该掌握什么知识,跟他说你该完成什么作业……针对以上亮亮的情况,我等待,等待他表现有一丁点进步就表扬,等待他稍有好转的表现就给他足够的鼓励语言,等待他连续时间好的表现就帮他树立榜样……只有教师的无私奉献爱,才会更全心地给予学生更多的爱!

三、反反复复更显老师的爱

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不可能在短时间成型。首先老师要给亮亮认识和了解自我的机会,使他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再次想要改变亮亮争取多方面的相互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环境,老师、学生、家长及路人甲乙等等,这些因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老师的负责面是在学校。例如,上课时发现他表现好,就立即表扬他,让他明白上课时自己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发现他表现不好时,也及时提醒他,让他知道什么情况下,自己那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亮亮总是在好与不好之间交替。这时候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所以,我们应在学校里耐心地给予学生发展的最大空间。

篇4: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今天正好遇到朋友,我就向她诉说了女儿的种种不是。朋友安慰我,孩子的事情急不得,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孩子年纪还小,不清楚自己的放弃意味着什么,当然也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不能让孩子就这么退却了,只有积极地寻找提高她学习意识的办法才行。

朋友给我讲述了她女儿求学时的经历。

她女儿上初中时,也像我女儿一样不好好学习。朋友就天天连哄带劝,将就着让女儿读完了初中。到高中时,她女儿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学校。她劝女儿,只要能在教室里坐着就成,待到高三毕业。结果她女儿也很听她的话,就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不学习。考试成绩出来,考了很少的分。

她责怪女儿:“你咋就考了这么少的分数呀?”女儿说:“你不是说让我能坐在教室里就行吗?就这我还给您考了一点分呢,依你的说法,我就不去参加考试了。”

她说当时孩子不知道学习,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后来她带着女儿去了一所名牌重点大学,听教授上课,又悄悄地让心理学家开导女儿,慢慢地,她女儿意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了,学习主动性就上来了,但是第一年因基础差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又复读了一年,结果考上了重点大学。在大学里她女儿更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勤奋,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后呢。

篇5: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题目: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通海县大回小学

肖玉鸿

[摘要]: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一些台湾的教育家,比如龙应台就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脚步有时候是跟不上成人的,我们需要等待孩子。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行为。孩子还在成长着,我还在一点点观察着、行动着。稻谷收割脱粒之后需要晾晒一周,否则入仓库不但没有香味,甚至因为潮湿而霉变腐烂。林清玄感叹,如果为了快,就去省略几天的阳光,岂不是得不偿失。每一个孩子都各有自己的闪光点,或许只是老师您还没有发现,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心走进他们去品。

关键词:等待

各有

闪光点

发现

放慢脚步

品偿

正文:

每一个生命呱呱坠地,他给父母带来了喜悦和希望,这个小小的生命,无论漂亮还是丑陋,聪明还是愚笨。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走进了校门,成了小学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大多数的父母都把目光投入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成长上。聪明伶俐的孩子让自己的家长惊喜和欣慰。可哪个班没有理解能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同步,行动也不如别人敏捷,他们受到了伙伴们的冷落和挖苦。他们成了班级中的灰色人群,有些孩子还相当自卑。这是一群更需要爱的孩子,如何看待他们呢。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对他们我更应该投入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爱去关爱他们。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一些台湾的教育家,比如龙应台就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脚步有时候是跟不上成人的,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班里有这么一小姑娘,平时有些邋遢,总丢三落四,忘东忘西的,自己的事总不能打理得很好,相比班上其他女生来说,她显得逊色很多!然而,一向看着已经四年级了还不太懂事的小姑娘,今天却让我感触颇深,内心小小地被触动了一下。

开学不久的一天,在办公室辅导完她以后,她又忘了新买的文具盒便走了。我发现后,帮她收着,想考验考验她,看看她会不会来找回去,会不会在已经作为四年级的小朋友了而有所改变。结果,她任然无所改变。一天后,我试探性地问她她新买的文具盒呢?她才恍然大悟。可是,她居然完全记不起来自己丢哪了。作为班里这位女生的家长,我也再三争取,努力和劝说过。家长平日里由于工作,都在倒班,时常上夜班,由于时间的错位,所以在管理孩子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孩子经常一早来到学校,虽然是短发却没梳理过,脸还有些不是特别干净。常常孩子还在睡眼朦胧,揉着眼睛到了教室门口喊报告。学习习惯不是特别好。

今天家长会过后,好几个家长留下来围在一起,交流着孩子的一些情况,以及教育孩子的一些方式方法,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父母的理解,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我希望孩子、家长和教师是能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如果断了一条链子的沟通,那么孩子的教育也是有问题的。男孩子,会变得叛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觉得男生的成长可能会更曲折。也许我们是该等待孩子的成长,但是孩子的行走方向也需要人引导,所以男孩子是需要更严厉的教育。往往在他们出现问题时,就应该直接点出,让他们明白这时候,没有妥协和商量的余地。“软硬皆施”的方法可以起到警钟的作用,时刻提醒他们。这是我所认为的。

交流之余,本来一心想着,把这位小姑娘的家长留下来交流和沟通一下的。后来,人太多,一没留神,家长赶着去上夜班便走掉了。后来,我请班上的这个小女生捎个话给家长,让家长第二天抽时间到学校一下。第二天一早,我问她:“你通知你妈妈了吗?” 她摇了摇头。我心想着,她平时老忘这忘那的,不用说肯定忘了。她却说没忘,再问她她也很肯定地说没忘。我用批评地口气问道:“那为什么不通知呢?”她沉默了……过了半晌,还是不吭声!

俗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上,我们班的同学在早读之前,我都会让他们到操场跑两圈,一来,让学生早上的时间段更有活力和朝气,二来,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天气渐渐转凉,也起到了抵御疾病的目的。

见她半晌都不吭声,我以为她真忘了,所以默不作声。我有点急了。便让她和班上同学一起到操场,她多跑两圈……回来后,我没理她,心想看她一会怎么说。等我再问她时,却让我触动了!她用带着愧疚的语气低头说道:“我不想吵醒她。”很简单地几个字,很简单的一句话,老师一开始询问时她什么也没说,宁愿老师误解,都把那份对母亲地关爱埋于心底,似乎说出来那份爱变不深沉了。就是她这么小小的一种行为,我触动了。平时,看着大大咧咧的孩子,不太懂事的孩子,却不是我们所表面看到和认为的。她心思是这么细腻!一个很有良心的孩子!纵然,她在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稍微逊色了些,但至少她品行道德是很棒的!此刻的我有点惭愧没早一点走进他们。这会我发现他们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在那么一刻,让我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很乖,很有良心,很贴心。她懂得感恩与爱。哪怕她其他方面稍微的逊色一些。

一件小事情却蕴涵了许多,走进他们,与孩子们共同去做一件事,共同去实现一个目标,会有无穷的幸福感。在这过程中精彩的不仅仅是一次活动,而是更让我感受到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坦诚的探讨,一次愉快的合作,就会收到精彩的教育结果。

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女士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一些台湾的教育家,比如龙应台就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脚步有时候是跟不上成人的,我们需要等待与发现孩子。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件小事,让我明白孩子还在成长着,我还在一点点观察着、行动着。在一个集体中,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总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身的价值。孩子的表现会出乎我们常人的意料,这很正常。每个孩子成长的轨迹都不一样,该怎么陪着孩子成长。虽然案例中孩子的表现总让人头疼,但是看着孩子一点点成长在我所看到的背后她是那么懂事,我想我心里是安慰的。

其实,在一个集体中,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总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身的价值。课堂上往往是一些优秀生唱主角,而学困生只能默默无闻。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被关注,被欣赏。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沐浴在老师爱的阳光下,每个老师都能耐心的等待,再等待,那么我相信每一朵花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一个春天。

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很着急,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才能使他的成绩提高。于是课堂上我加大了对他的提问密度,课后一有时间就把他“请”到办公室补课。凭心而论,我在他身上下的功夫不少,这样大概过了两个星期,华某的成绩不但丝毫没有起色,而且我感到他在我面前更加忐忑不安,手足无措。课堂提问,只要我的眼睛稍微瞄他一下,他就会紧张起来。难道我错了吗?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的想法没错,我的方式对吗?诚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提高华某的成绩,但我考虑到华某的感受了吗?我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吗?我只是过多的关注了他的学习,却忽视了他的心理需求,淡漠了对学生的情感。我的急功近利吓坏了他。

爱,也需要慢慢来呀!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动的收获,播下行动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家长们,我们已在孩子的心灵播下了种子,让我们耐心再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的曲子,和孩子交朋友,和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找到了爱孩子的方式!才会使他们无烦恼、健康地成长。孩子的心是金子做的,他们能把已蒙尘的成人的心也变得透明。他们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纯真、烂漫、温暖而美好,从他们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光,看到了亮,看到了本真和希望!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纯真而明亮的眼睛,听着孩子们一句句淳朴而温暖的话语,我被感动了,被我的学生深深地感动了,难怪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将走进孩子的心灵,激励他们成长。我想说谢谢你们!孩子!谢谢你们又让我收获了无数感动,谢谢你们让我的生命又增加了几许厚重!

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行为。孩子还在成长着,我还在一点点观察着、行动着。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散文《阳光的味道》,文中记叙了作者到乡下去探访朋友,在打谷场闻到了清香的气息,于是问朋友这是什么味道?朋友说这是稻谷被阳光晒出来的香气,稻谷收割脱粒之后需要晾晒一周,否则入仓库不但没有香味,甚至因为潮湿而霉变腐烂。林清玄感叹,如果为了快,就去省略几天的阳光,岂不是得不偿失。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一些台湾的教育家,比如龙应台就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脚步有时候是跟不上成人的,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参考文献: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孩子,你慢慢来》 《阳光的味道》

篇6: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

广西崇左市ling

背景: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需要教育者的耐心,需要教育者的等待。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那种子发芽往往指日可待,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也许在我们的教育时段里体验不到种子发芽的惊喜,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案例:

一天中午,我去宿舍查午休,经106宿舍时,发现值周老师正在里面,于是,我便跟了进去。只见值周老师正从韦伟定(化名)同学手里接过一串耳机,我轻轻问值周老师:他在干什么,值周老师说:他不睡觉,趴在床上不知弄啥,便又问他床上还有什么?值周老师便顺梯爬上,从他枕边取出一部学习机,因当时正在午休,我便从值周老师那里接过学习机,令其睡觉后也回去休息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他在干什么,是否又在利用学习机玩游戏了呢!这些他都干过且都是学校所命令禁止的。而对于韦伟定这样的事很多,各种办法我几乎用尽。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几近绝望,就在昨天还跟跟他交流了一次,怎么今天又犯错了呢?于是便开始考虑怎么处理这件事。

还未等到我找他,晚上第二节晚自习下课后,回到办公室的我发现办公桌上压着一张纸条,拿起来一看,竟是韦伟定写的检讨书,内容如下:

自我检讨

我首先为今天中午我所做的一切向老师说声“对不起”,我不应该在午休时用学习机学英语,我为我所做的表示万分歉意,以下便是我对自己的惩罚:

1、我的学习机在老师那里保管,待到放假时带回家,不再带入学校。

2、我心甘情愿从明日起为班级拖地、擦黑板五天,以表示我的悔意。

3、我的英语比较差,在这个学期努力我会努力提高英语的成绩,段考先争取

及格,期考不拖全班的后腿。

以上惩罚是我心甘情愿的,望老师认同。我想老师不会因为我学英语而责备我,而是因为我学英语选错了时间。我以后会认真准备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绝不再像这次一样犯错。

读完他的检查,我的第一反应便是羞愧,原本以为他是在干学校明令禁止的事然而此举却出乎我的意料,我把他想得太坏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了这个孩子。几天下来,我一直默默的观察这个孩子,他也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于是我便琢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将学习机还给他,面对这么一个开始变好的孩子,我陷入了沉思„考虑再三,我决定将学习机还给他而且要好好的公开表扬他,夸他是个追求上进且知错必改的好孩子,我相信今后的奇迹会发生在他身上。

果不其然,他在老师的教导下,生活学习各方面越来越好的向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段考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的主动让非常地高兴!

反思:

上一篇:中国电力技术装备公司下一篇:全国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