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认知报告

2024-05-11

城市认知报告(精选6篇)

篇1:城市认知报告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为了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为了让我们对城市的公共空间以及道路系统,绿地系统有更为清晰地理解,从3月27号到4月1号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当今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哪些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些有效地方案。这样不仅加强了我们的实际锻炼,而且能使我们为以后的考研和工作打下一个较为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更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

以下就为期两周的实习的有关内容 1城市公共建筑 1.1图书馆

图书馆是书籍的住宅,可以说人类的进步与图书馆密切相关。图书馆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殷商时期专门用以存放甲骨文献的窑穴,因此图书馆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者经常要遇到的设计项目。

1.1.1

河南科技学院的新图书馆,从功能,空间构成和交通组织以及消防疏散等方面分析单体建筑,并学习空间设计手法和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手法、。

图书馆是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十二层组成,面积达33800平方米。首先我们先下到地下一层参观。负一楼主要是一些管道的布置,地方很宽敞,对于各种管道的维修和维护提供了方便。这样的设计使我们想到了国外的街道下面的管网空间,仿佛是另一个空间。地上的十二层基本上是每两三层一个格局 抛光砖石,材耐磨砖,石材木材,油漆涂料,照明器材,电器开关,电线电缆,防雷接地,强弱电设施,给排水管件,阀门,供水设备,管材管件,卫浴洁具,通风设备,仪器仪表,消防设施,消火栓系统,书桌家具,景观绿化。

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书库的功能就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就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很少有藏书的任务。现在的新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也更具河南

馆 有多层次、灵活性、综合型、高效性发展。馆内信息服务区,阅览区,藏书区,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公共活动区,技术设备区,生活区等分区明确.1.1.2安阳图书馆

河南安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源地,安阳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作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阳图书馆位于安阳市中心广场,总建筑面积4.3万m2,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分东西两部分,东侧为图书馆,西侧为博物馆,两馆通过中间的共享大厅连为一体。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博物馆与图书馆设计的很不错,结合了中国传统与灿烂的殷商文明。

新馆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各类型藏书40多万册(件),馆内外环境洁净优美,图书馆建筑设计既突出了古都安阳殷商文化的特点又渗透了现代安阳文明的特征,是全国优秀文化精品建筑和安阳的文化标志性建筑。馆内智能化、网络化的先进设施和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一楼有多功能厅,展厅,多媒体阅览室,视听室,读者自修室,社会教育中心等功能。其中在展厅室中,展示出了安阳市的总体规划,看到一排排的模型建筑陈列在我们眼前,不禁赞叹起来,越发佩服我们

行业的人,将

来我们也会从事这个专业,它是这么的伟大。从这个大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安阳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在像东和像南发展。虽然北临的是河北的发展,但依然抵不住河南郑州的牵引。(当然这个发展方向是由政府定的)在二楼主要是报告厅,读者服务大厅,采编部,报刊阅览室,畅销书阅览室,综合书库。三楼主要是地方文献阅览室,青少年阅览室,信息部,专家研究室,期刊库,报库,计算机中心。其中,地方文献阅览室是一个特色文献阅览室,主要藏有以安阳殷商文化文献为代表的地方文献 3000册,还设有了一些座位可为研究安阳地方文献的专家、学者和热爱安阳历史文化的读者提供地方文献检索服务。四楼主要是古籍库,古籍阅览室,研究辅导部等一些高深的文化研究部门。这样的部门通常都会在高层或者馆藏后面。1.2博物馆

1.2.1新乡平原博物馆

新乡平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于2011年合并建成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7.5公顷,总建筑面积52585平方米,地上三层建筑。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

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

公用房,设文物展厅19个,档案展厅6个。

平原博物院地处新区科技文化广场,建筑因势利导,沿规划道路呈弧形展开,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形成开放式的文化广场,生成了“对话”的趣味空间,同时也表达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与建筑性格特征。博物院总体规划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设计思想,突出政府广场庄重、大气、包容的性格特征。采用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依据以市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中心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成功地构建出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出博物馆强烈的场所感。同时,在中轴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各单体建筑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种差异中的对话,体现了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创造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城市空间。

1.2.2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项目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博物馆主要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其中,主体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高度26米。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庭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主馆高32.5米,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特征,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博物馆的一楼是在展厅内基本上二楼三楼四楼都是展厅,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空间,直接通向屋顶,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文字博物馆内部空间布置合理,每层都设有一个方形的圈式走廊,使游客不会重复游览相同区域,通风口较隐蔽,设在角落的不到一平方的小空间里,其内放一些清洁工具,门与墙壁整体接近,不易发现。由于保护文物的珍贵,在一些展厅,对灯光等设计有些要求,同时要保证展厅的文化氛围。2城市中心

二、城市中心

广场城市中心应有各类建筑物、各类活动场地、道路、绿地等设施。这些内容了组成一个广场,或组织在一条道路上,也可以在街道、广场上联合布置,形成一片建筑群体。大城市的中心构成甚至可以扩展到若干街坊和一系列的街道、广场,形成中心区。

1商业中西区 1.1北关老街

说起北关老街,第一感觉就是比较杂乱。可能开发商注重利益比较多,老街被拆的七零八落,不成样子。环境较为拥挤,已经失去了老街的独有风貌,但还是有几处老宅较为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身临其境还是能感觉到那种古老沧桑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李家大院,进去以后会发现建筑呈现两层布局有点四合院的感觉。斗拱有自己的独有特色。各部分雕刻细腻,足见前人的深厚建筑技术有多么的高超。城建日新月异,城貌处处有新。但老新乡人对那些即将消失的老街老房仍情有所至。路过那些狼藉的老房子时,我总是木纳迟疑,不知该为昨天的景象所惋惜,还是为明天的美好而期待。我喜欢去残破的地方拍摄即将消失的东西,因为那是最后的真实。我们无法挽留...要对该区改造,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环境差,部分保护建筑维护不好,环卫设施(如垃圾桶、照明设施等)建设不足,不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道路较窄,不能够使车辆顺利往来,电线杆较低,易带来危险。

在改造时,可利用承包的方法,利用区里的保护建筑进行承包,开发成旅游景区,同时,政府要对该区周围的环境进行改造,提高该区的吸引力。

1.2商业步行街

新乡的文化步行街呈现东西走向,东到市南北中心大街--胜利路,西至是南北中心大街--解放路。估计有700多米吧,总体给人感觉,南北长,东西短,全名是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步行街有四个广场至西向东分别是:崇圣广场、黄广场、忠义广场、还有一个孝敬广场。

为了反映东方文化,该步行街较多的运用的雕塑的布置。用精美的雕塑展现东方文化,让人们来此休闲,能直接感受东方文化,看到东方文化,深深反思东方文化。分别放有愚公移山、将相和、郑成功牛郎织女等。这条步行街集景观、文化、购物、娱乐旅游为一体。同时这条街还给了人们很多启发。步行街的入口设计给人以大气、壮观的感觉,根据步行街的要求,其内不能够通车,使得入口设计以平台的方法组织入口交通,阻止了车辆进入步行街,也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求,在路口设置了斜坡供其使用。

在入口处,通过五帝雕像以弧形而列,以诠释其主题。在步行街内部,道路中间以多个约两米长一米宽的花池分隔道路,花池一侧的道路宽度约为4米,保证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安全距离。街道两侧的建筑通过控制高度,保证了市民的视线开阔,一层商品房的高度大约在3米左右,每列商品房一般有两层,其后的建筑可能是住宅区,建筑高度大约在15米左右。在步行街的中间有些转折,使人们的视线不能够一眼看到头,使街道景观富有变化。但是,在步行街内有些水池,维护较差,导致水质较差,发臭,并不能够组成活景观,通过自然调节改善。

1.3温州地下商业街

温州地下商业街温州地下商业街紧挨怡园地下卖和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中间已经打通,主要作为人防工程,地下步行街合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业,发展地下商业是都市商业成熟的标志。也是地面上资源短缺的一直无奈的选择。但是我们都是新乡的学生,也知道其价格不比地上要的便宜,其实衣服也是一般般,原因主要是地下商业街的开发成本要高于地上的两三倍,再加上一些设施,风,水,汽,耗能不低于地上的标准来计算,成本要比地上高很多,所以我觉着如果能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开发费用,这样地下商业街就能更好了。温州地下商业街其规模还是挺好的,道路通畅,每隔30米有消防措施,每隔50米有出口,保证了人身安全。

2广场

2.1市政广场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宽阔,当然这也是作为一个广场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吧。整体上围绕广场四周建筑采用对称的建筑模式,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一种很庄严很大气的氛围在里面。并把广场周围包括市政府的各种在建的建筑用钢笔线条勾勒出来,规划布局一目了然很好的学到了好处的规划思想。该广场以两边的植被以及一边的博物馆进行三面为合,通过一条环形路穿越道路与新博物馆相连,周围的建筑与广场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构筑物、绿地景观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了连续性,周围的建筑在高度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广场上的建构物也较少,从而保证了广场的开阔性,广场上以中轴线为轴,在两边形成了对称的景观。在对景观的布置上,运用了分割、相离、对称、重复、韵律等构成手法,保证了景观的多样统一。

在广场上,有若干个喷池,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给广场增加了新的内涵,使广场的僵硬柔化,富有动态,充满生命力。然而,在植物的配置上,运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如颜色,高低,叶形,树形等,使广场上的景观更富有层次,更丰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场有高差的地方均设置了斜坡,且斜坡上有一道道的条纹,很明显,是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这使广场的设计更富有人性化。该广场周边的交通很便捷,很容易到达,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该广场的停车场的设置尚需解决。

2.2交通广场

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当客货运站合设时,交通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解决人流,车流,货流三大流线的相互关系。这个广场的站房的出入口与城市公共交通车站和停车站等地位置配合好,是最少数量的流向交叉,是广场上的步行人流和车流畅通无阻。

缺点:设计是很好,但是有很多车辆违规停车,不仅有私家车,还有部分私人的长途车占据了很多地方,使很多公共汽车行驶空间间接减少。此外,在广场东部,有个消防车道,被各种小贩占据,使原有的目的达不到。我觉着这需要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一下,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建议,我觉着可以采用栏杆或者下沉,上升的方式,把人行道,私家车和公共汽车行驶要道区分开,用来保证人与车的安全。公园

3.1和谐公园

和谐公园给人的感觉很优雅,各种小品建筑别具特色,湖面清静幽雅,园林植物安排有自己的独有风格,加上背后的高耸建筑,更是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当时我们整好遇到了一位园林工人给我讲解了和谐公园规划时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想法我们都受益匪浅。新乡市和谐公园坐落在新乡市人民东路北侧,与路南新乡市政府行政办公大楼的相对,与西侧牧野湖相邻,是新乡市行政文化中心区中轴线最北端的规划景观节点。公园定位于“生态自然、和谐共融”。公园的营建目的:营造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性场所。公园为开放式设计,占地11万平方米,其中绿地比例约占66%,水面比例约占11%,硬地广场及道路比例约占23%,绿地及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成,和谐公园内共有237种乔木。作为城市绿肺,市民的后花园,充分营造了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

但是不得不说和谐的选地有点小,作为一个对人民开放的公园,周围都是居住区,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使用。而且进去以后,抬眼就被高楼大厦印入眼帘。似乎有点压抑,其次,没有设计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

3.2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离市区较近,与市体育馆隔路相望,周围建筑不高,以其为中心,在视线高度变化上成不断变高的趋势渐变。由于其天然条件较好,人为干扰没有和谐公园的大,但是它的水景没有和谐公园维护的好,可能是因为面积较大的原因。其内的配置较齐全,各园区分布有序,布局合理,植物配置丰富,很适合市民休息纳凉。其内的地势有起伏,同植物小品共同分隔空间,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缺点:功能分区基本上都是用一些小栅栏分隔,单调,乏味。而且植被分布比较凌乱,3.3易园。

安阳易园位于安阳市城区东部,西临中华路,南至紫薇大道,北临灯塔路,东接永明路,占地面积32.08公顷,其中水面2.9公顷,道路广场5.5公顷,绿地面积22.8公顷。

安阳易园在规划时,强调视觉与园林生态文化景观的感染力,注重每个景区的内在景观特色和整体呼应关系,景点以文化建构的景观题材构成,设计手法现代,道路线型流畅,广场构图大胆,色彩亮丽。易园建筑形式新颖,钢结构、膜材料、室外木构件等许多建筑材料首次在园林建设中全面使用,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园理念。传统是时代的传统,时代是传统的时代。时代要发展,历史要传承,这是永恒不易的。安阳易园便是承袭优秀的中国园林传统,将极富时代性的人居生态居住环境理念,以其婉转的构思、高妙的技艺,营造出当代新型的东方园林。

4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去开封的实习时候同学们都无比兴奋,开封以前我去过一次,但是也只是粗略的了解了一点古城开封。这次实习我更好的理解了开封这个城市的魅力的所在之处。龙亭、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等。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龙亭其中的古代建筑,很有古风的感觉。风站在其中仿佛回到当年王朝盛世的时候,有一种站在天子脚下很自豪的感觉很是神圣。

宋都御街两边店面都拥有古代建筑元素,仿照古建而建,在其后,建筑拥有的古建元素逐渐减少,而且高度也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宋都御街的一些基本设施不全,如环卫设施。此外,宋都御街的植物配置较简单,不丰富,没有历史的沧桑感。

此外城墙也是开封的一个主要特色,城墙也为开封争取了很多荣誉,它是城墙第二长得地方,所以可以以此来发展开封的特色旅游。

首先先讲述一下城墙对城市的影响:1,它匡正道路格局和街道网络。也就是说开封城市的道路和街巷的格局,受城墙的制约并通过对城门而形成的。唐宋以来,开封的城市格局基本没变,城门的位置和主要街道的分布与走向,始终是以北的御道为基础,尤其以南面街道为轴线的棋盘形式,建国后改建和新建的道路也始终保持着这些格局,甚至连现在的开封城“基本上还是北宋东京里城和明代开封城道路的格局”。2,固定城址坐标,使中轴线逾千年不动。3,造成“五门不对之说”。

建议:可以选取一段城墙模拟古代的战事,当时的情景。其次,在周围的山坡上可以修一些台阶方便游客游览,在另一面多造一些绿地,弄一些绿地公园,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些雕塑小品用来反应当时的历史。

5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个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我们所学习参观的居住小区比较靠近市政府,和公务员小区差不多,整体布局呈现条状分布。建筑风格中规中矩,比较实用,但采光不是太好。

因为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三大主题,其中居住尤为重要。人们对居住地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儿

宝龙城市广场位于新区正中心,交通便捷发达,高科技企业办公楼云集,高档小区密布,已然成为新区中高管人群的核心居住区,拥有时尚百货、家乐福超市、星级影院、娱乐中心、游乐广场、美食天地等新区绝无仅有的完备生活配套,为每位入住在此的业主提供超全面的城市生活精华。宝龙城市广场以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为主,38-50㎡的稀缺住宅,采用国际化居住的精装标准,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同时建立新区中心国际化生活圈的居住标杆。

金色奥园小区里的建筑颜色就陈旧,在没有施工完毕去参观,给我的感觉有些太陈旧,破旧,我不喜欢,而且这里的销售员都没有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个好的销售员不应该放过每一个销售机会,而我们属于未知的消费者,在宝龙的销售冠军在给我们介绍时,字里行间都在渗透着要我们买房和他们的房子多好多好。也许这也能反映出好的企业总是人才济济。

总结

3月27号到4月1号的城市认知实习,让我们把

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使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更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不仅如此,为期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让我们发现当今城市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存在那些问题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思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能提出哪些解决方案及措施。由此,不仅加强了我们的实际锻炼,而且使我们对以后我们可能要面对的问题有所了解,更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专业问题的思考。总之,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让我们的阅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记忆更深刻,体验更刻骨。

篇2:城市认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此次我们园艺园林学院从2012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中间还进行了清明节假期,刚好给实习走路走累了的我们一段时间放松休息,也可以让我们有时间整理一下前半段实习的成果,身心稍事休息一下,为后半段的实习做好准备。这次实习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有助于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

这次实习的地点比较多,以新乡市为主,另外也去了安阳、开封与鹤壁。主要针对开封市以及鹤壁的城市布局、开发重点以及整改方面做了调查。为期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让我们发现当今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及措施。由于实习地点较多,内容涉及面也较广,下面分模块进行实习成果的展示。

一、城市绿地系统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可谓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绿地的城市是空虚、冰冷的,只有加上浓密的绿色,才会使城市看起来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新乡市绿化景观带设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彰显层次,体现整体视觉震撼和立体绿化景观效果,让每一处景观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每一棵树木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达到新乡常新、新乡长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新乡市进一步加强城乡绿化建设。

1、广场公园

广场公园在城市设计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城市干道和街道相连结,是交通的集散地,也可进行集会,供居民游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城市广场通

常也是汽车、自行车与步行交通集中地,要根据各种交通性质、交通量加以组织,避免过境车流穿越广场。广场平面布置和造型应通过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广场尺度相协调。在广场上布置建筑物、喷水、雕塑、照明设施、花坛、座椅及种树可以丰富广场空间,能集中地表现城市空间环境面貌,提高艺术性。

根据广场的主要功能分类,有市民广场、市场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交通广场等。按照形态分类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

新乡市现有的包括市政府广场、牧野广场以及怡园人防广场,分别根据其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功能而有不同的配套设施。另外还有人民公园、牧野公园、和谐公园等供居民游憩和进行娱乐活动。1.1、市政广场

新乡市市政广场位于新中大道与人民东路交叉处,市政府大楼后面,与平原博物馆隔街相望,周围建筑与广场保持一定的间距,建筑高度也有所限制。周围建筑以市政府大楼为中心轴,形成对称的景观,在对景观的布置上,运用了分割、相离、对称、重复、韵律等构成手法,保证了景观的多样统一。

在广场上,有若干个喷池,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给广场增加了新的内涵,使广场柔化,富有动态,充满生命力。在植物的配置上,运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如颜色,高低,叶形,树形等,使广场上的景观更富有层次,更丰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场有高差的地方均设置了斜坡,且斜坡上有一道道的条纹,很明显,是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这使广场的设计更富有人性化。该广场周边的交通很便捷,很容易到达,建筑形式及色彩也交相呼应,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该广场的停车场的设置尚需解决。1.2、牧野广场

牧野广场按种类来分属于生活广场,生活广场紧邻居民生活区,供市民休息、娱乐、健身锻炼及儿童游戏活动使用,应该布置各种活动设施,并布置较多绿地。牧野广场位于平原路与新飞大道中路交叉处,紧邻卫河,周围主要为居住区、住宅区。牧野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心区有一个大的喷泉,而周围也有很大的空间供人们娱乐休闲。由于我们这次实习的时间问题,中心的喷泉并没有打开,但是也见到一些老年人在周围空地上甩鞭子锻炼身体。

广场内部也设置了娱乐健身设施,图片中的小桥也给广场增添了一些浪漫神秘的色彩,在观赏的同时还看到好多表白的字迹,这也算是为恋人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场所吧。本来这座桥是挺好的,在上边看风景也挺好,但是因为桥下边的河水长期无人治理,或者更换不及时,而且游人可能会往河中扔垃圾,因此河水已经发臭了。在这方面,我觉得应该加大河水的管理,当然也要强化市民的自觉意识,否则,美景就会变成了煞风景。另一方面的问题,在游览的过程中,我本人认为牧野广场内部花园区的休息长椅太少,本来周边的园林小品和景观都挺不错的,可是当累了的时候却没有可以休息欣赏的地方,这也是相当的令人头疼啊。

另外,牧野广场还有一方面的特点是为了纪念牧野大战而建,因此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建筑风格也有先前风格的保留,让人感觉到浓厚的历史气息。正如图中所示,为牧野广场内部的一个门,展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让人一看到就会不自觉的想起圆明园。1.3、怡园人防广场

位于胜利中街与人民路交叉处,该广场主要是利用广场地下空间,现为一个地下商场。广场为圆形,面积不大,较空旷,处于市中心,人流车流都较大,可作为交通疏散平台,但是景观较少。1.4、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离市区较近,与市体育馆隔路相望,周围建筑不高,以其为中心,在视线高度变化上成不断变高的趋势渐变。由于其天然条件较好,人为干扰没有和谐公园的大,但是它的水景没有和谐公园维护的好,水的臭味已经非常浓重,可能是因为面积较大的原因,或者治理不当。毕竟是位于市中心,其内的配置较齐全,各园区分布有序,布局合理,植物配置丰富,有充足的休息场地,很适合市民休息纳凉。其内的地势有起伏,同植物小品共同分隔空间,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公园门口有很大的停车空地,还可以供人们集会、跳舞以及当下流行的在地上用超大号毛笔沾水写字等活动。如图中所示即为人民公园其中一个门口的空闲场地上练习大型乐器表演。1.5、易园

易园位于安阳市,其内尽量模仿天然景观,尤以水边的水草更使人觉得接近自然,其面积较大,植物较丰富,小品较多,能够给人难以言语的感受。1.6、和谐公园

整体设计始终坚持“自然生态、和谐共融”的理念。置身于此,仿佛进入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公园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取“紫气东来”、“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园内大致分四个区域,集中展示了新乡的历史、风情。最北部为湖泊区。

2、楼盘内部及周边绿化

随着新乡打造绿城的主旨思想的实施,现在的好多房地产行业也以好的造景与绿化来吸引广大客户。2.1、奥园康城

图示为奥园康城的沙盘展示,从沙盘看来,优美的环境,充足的绿化,的确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让大家看着都舒心,不自觉就想把自己的家安置在这里。不过,这些都是沙盘展示的情况,并不知道建成以后有没有这么具有视觉效果。

2.2、城市宝龙广场

目前作为新乡市入驻投入最大的一项房地产项目,包括大型超市、居民中心、高档景观住宅、写字楼、人工湖、星级酒店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建筑,当其全部完工之时,定会引起新乡市的一个不小的轰动。房地产作为城市用地的核心方面,引领绿化的进行,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旧住区规划与设计

1、北关大街

新乡市北关大街临近人民公园,但是与人民公园的景色相比却大相径庭。街区内有李家大院、百年老药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保护和旅游价值,但均比较破败,急需整修维护。

区内存在大量的低矮破旧民房,质量差、环境恶劣,已经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区内存在一定数量的4—6层新建现代建筑,形成一片区两种不同的景象,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存在不利的影响。区内道路狭窄,污水河水质较差,市政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急需改造。

若要对该区改造,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环境差,部分保护建筑维护不好,环卫设施(如垃圾桶、照明设施等)建设不足,不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道路较窄,不能够使车辆顺利往来,电线杆较低,易带来危险。并且市民较多,整改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可行。

在改造时,可利用承包的方法,利用区里的保护建筑进行承包,开发成旅游景区,同时,政府要对该区周围的环境进行改造,并且应该深入民心,采取接纳广大民众的合理建议,切实对老百姓负起责任,为老百姓造福。

2、棚户区

鹤壁市棚户区在几年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现在鹤壁市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且已经在施工运行中。这就怪不得当我们实习刚进入鹤壁市我就觉得怎么这么破,是到了市里吗?经过了解才明白,棚户区原来的生活状况是那么的不好,以窝棚房、窑洞房为主,并且是一家几口共同住在一个十几二十

几平米的房屋内,这一间房屋就兼顾了睡觉和做饭之用。院内基本没有任何垃圾处理厂、医院、学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好几口人家共同住在一个大院之中,却只有一个厕所,每天早上排着长长的队伍上厕所,久而久之,给居住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在当地,居民总结出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天不御寒,夏天雨水灌”的顺口溜来形容当时恶劣的生活环境。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鹤壁市政府加大资金和精力投入,还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迁安”的口号,保证每一户居民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宅,切实做到了为民考虑,为民造福。

右图为棚户区改造前与改造后的状况对比,充分表现出改造的成果非常显著,既解决了居民生活环境差的老大难问题,还给城市增加了亮丽的风景线,整齐干净的建筑给城市的规划设计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会成为未来规划的阻碍。据山城区有关领导介绍,山城区将利用3至5年时间将辖区连片棚户区改造完毕,让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三、滨水区规划与设计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

1、龙亭湖地区

位于开封市龙亭景区内部,此地段主要作为旅游胜地而被开发,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园、龙亭等景点。龙亭湖占地面积较大,四周以步行街道和龙亭内部景区围合,加上本地段旅游景点较多,形成了清新宜人的空间环境。

2、北关街滨水区

街区内住房用地临近河道,河边的配置倒还好,步行羊肠小道,景色看起来也挺好,走在那条小路上也颇有感觉,只是周边的住房太破旧,跟优美的河道景色有点格格不入。因此,北关街区的旧住宿改造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至于具体的整改措施建议,在前面已经叙述过。

3、淇河生态保护区

淇河生态保护区以淇河为生态主轴,东至大白线,西到天然太极图景区,南到淇县高村镇礼河寨村,北至淇滨区金山办事处冷泉村,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定位为以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为主,建成后将成为融会议、休闲、文化、服务、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保护区和以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文化产业功为主的生态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区分为六大功能区:生态小镇功能区、生态农林牧业能区、天然太极图功能区、淇河生态湿地保护功能区、生态会议休闲度假功能区和生态养生疗养功能区。

淇河最重要的一点是水体的保护,由于淇河周围多是居民住宿,河水会被生活废水所污染,因此要加大居民素质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自然资源不受破坏。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遗产纳入城市规划中,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保护内容包括古建、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

1、开封

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开封主要体现的是宋朝的历史遗迹,其中尤以宋都御街为代表。

现存大批历史文化遗

迹,有大量的旅游名胜,至今也还有古城墙遗迹,仅次于南京古城墙的规模。开封古城墙现在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两千多年的城墙,存到现在也不容易,希望政府赶紧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现在古城墙周边有大片的空地,看起来很荒芜,据说是建设沿城墙花园,希望加紧建设力度,否则等到建成之后古城墙也被破坏的面目全非了。

2、安阳

主要去了安阳博物馆和国家文字博物馆,安阳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隶属安阳市文化局,是河南省内成立较早的地市级博物馆之一。藏品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建馆伊始,安阳市博物馆即致力于安阳地区历史文物的收集、收藏和保护工作,现有馆藏文物万余件,包括骨器、甲骨、石器、玉器、石刻、铜器、铁器、陶器、货币、绘画、书法及近现代文物等十几个类别。既有爽朗明快的商代淡黄釉原始瓷罐、凝重威严的商代饕餮纹鼎,又有俊雅的隋代青釉刻花杯盘,更有清新飘逸的宋代磁州窑器,精美绝伦,令人称奇。时间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现代,以殷商文化为代表,以地方文物为特色,自成体系,是一座极富韵味的安阳历史文化宝库。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将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史为主线,以历代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为支撑,以文字书法艺术为融贯,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为注脚,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于一堂。其陈列语言注重历史性、艺术性、科普性、趣味性为一体,将以诗化的艺术手法,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形象地解释各种文字发生、发展、传播的科学原理和背后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使每个参观者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而前行,感受几千年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五、建筑风格与特色

进入一个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建筑,建筑仿佛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喜怒哀乐,从建筑就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的风格与走向,体现出文化与地域的差异。这次实习所了解到的大型建筑主要有平原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国家文字博物馆、清明上河园等。

1、平原博物院

该院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历史年轮” ——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年轮”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年轮”,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年轮”,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太行山势”——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新乡市政府大楼

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庄严、沉重的风格,让人走近就不禁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再加上前面的平原广场,就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由此可见,建筑的语言也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建筑的风格也很重要的。

3、国家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设计理念按照“后现代”理论进行设计,设计方案、造型包含了殷商时期的高级宫殿建筑形象的基本要素,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产生殷商文化辉煌的装饰艺术效果。其造型定位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4、安阳市政府大楼

上边的盖子做成镂空的形状,有一种腾飞之感,大楼立面多开窗,采用中间对称的手法进行立面的处理,整齐而又不显呆板。前面再配上大面积的水体,又有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灵动的感觉,不至使人太压抑,而又因为有水体的衬托,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5、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次见到这所学校的大门,我就被震撼住了,非常之大气,虽是对称的手法,但却完全没有呆板的感觉。中间空洞的设计,让人不禁为之一惊,原来大门也可以做得这么有气势。大门前边的绿化与大门相互衬托,体现出舒服的感觉。

6、河南大学

此次我们前往的是河南大学的新校区,在里边游览了一周之后,觉得他们学校的建筑风格各异,但主要是以规整又有些活泼为主,教学楼主要以中间镂空设

计,通透感很强,并体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虽然水泥给人厚重的感觉,但是侧边空条的设计给人了轻盈之感,加上水体的映衬,更别具一番风味。

另外还发现一座很具特色的建筑,具体不清楚是什么性质的,但是我觉着做报告厅或者是会议厅都挺好,从外形和功能考虑,内部空间可以围合成一个圆,这样无论是作报告还是开会,都能够保证每一位听众都能清楚的听到演讲人的讲话。当然,做教师的话也是完全可以的,作为讲学之用是最合适不过了。如果内部空间再大一些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演播厅,而二层和三层可以作为一个小型的展览馆,可供学校展示学校发展史类的文献资料,让外来人员及本校学生更好的了解学校的历史,也可为朋友更好更具体的介绍。实习总结

篇3:认知角度的城市形象再表述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意象,城市利益相关者,软实力

0 引言

城市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认知,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1]。如果通俗的理解,城市视觉形象就是通过视觉感知到的那部分城市形象。那么,作为一个健康人,视觉感知则占据了人类感知系统的主体———83%(见表1)。相应地,城市视觉形象构成了城市形象的绝大部分。

1 城市形象的通识

不同领域作品塑造形象的材料和手段各不相同,形象的构成和特点也不相同。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形象可以是阅读文字或者听音乐之后在脑中闪现的图景,具有间接性;绘画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形象具有直观性。作为物质形态层面的形象,是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地方管理者、电视或电影设计师,甚至是网站界面设计师所熟悉的。在城市形象设计领域,考虑到不同利益群体或者说根据部分弱势群体的需要,可以利用听觉、味觉、触觉来塑造形象,尤其是对那些视力受损的人来说,各种触觉联系也可以塑造形象,甚至闻到一些特定的气味也可以联想到形象。笔者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参加了法国罗阿大区的城市案例馆相关研讨会,其中有法国学者利用特定的香氛来识别城市特定区域。在罗阿大区城市案例馆入口处,也布置了香氛装置,当闻到这个香氛时,就能辨别出自己的所在场馆。

从本质上说,不管是人之形象还是物(城市)之形象,都离不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认知与有意无意的塑造。从根本上讲,一切形象皆是人的形象。更有甚者,美国学者理查·桑内特(Richard Sennett)在其著作《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中将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第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

形象是一种融合,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的某种无意识影像,其中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通常所说的城市形象(City Image)是指由凯文·林奇1960年在其专著《城市意象(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人对城市物质环境的体验及体验后的再现。类似的还有戈登·柯伦(Gordon Cullen)则以空间速写,描述人在空间运动的连续视觉体验(serial vision)。拉波波特(A.Rapoport)在建筑人类学中对于“环境知觉”(Environmental perception)问题的探讨中,提出建筑环境以及城市形象并不只是停留在视觉层次,而涉及所有感觉,尤其受到文化背景、个人条件等精神因素的影响,因而把城市定义为“社会、文化和领域性的变量(Social,Cultural and Territorial Variables)”。

2 城市形象的定义分流

国内学者对城市形象的定义主要分为3个派别:

1)印象派:城市形象是城市在社会大众中的总体印象与评价[3];如: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4]。

2)形象派: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表现形式[5]。

3)精神派: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文化精神,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6]。

由于城市本身的复杂性,正如很难对城市下定义一样,也很难对城市形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虽然古今中外,有许多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城市形象做过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是大部分学者对于城市形象的认知是有共同性的,是城市文化、精神、景观等元素整合起来的城市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对城市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是城市重要的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3 对城市形象的深层认知

1)城市形象是历史的自然结果。

从广义上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形象,它是天然生成的,每个城市在其产生、发育、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其自然环境载体,风土人情和都市历史,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不同城市迥异的面貌与特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城市形象是在历史长河中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一种城市面貌的原生态呈现。

2)城市形象不等同于“城市印象”。

每个人都对城市所具有的客观存在的“城市形象”形成自己个人化的理解,这不能称之为“城市形象”,而称之为“城市印象”。城市形象不以个体人的认知为转移,而是以群体人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为标准。个人化的“城市印象”不是城市的全部,只能是对城市局部产生的印象和认知。只有当城市印象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整合,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个人化的理解时,才能成为“城市形象”,才具有整体的城市形象的文化意义。

3)城市形象不等同于“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City of Image)》一书,他也是最早将英语image和城市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凯文·林奇在书中从环境意象和城市形态两个方面对城市形体环境内涵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意象。城市形态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意象的含义接近于印象,它反映了城市形象心理感知的层次。

4)城市形象是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或者城市功能)的感知。

不同类别的城市利益相关者比如居民、企业、游客、设计师等,由于接触城市的场所不同,对城市或者城市功能的感知是不同的,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形象;同时,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城市形象最终呈现的面貌与决策者想要的城市形象之间始终存在差距。

5)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感知程度(或印象)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制约:公众的认知能力(主要信息接受与分析能力)和认知过程(主要与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有关)。

公众对城市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其对城市的评价与判断,进而决定了公众对待一座城市的态度和行为。因而,“炼好内功”即城市本身的良好发展态势、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只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一个方面(当然,这是良好城市形象的基础,是根本),恰当而充分的信息沟通则是城市形象提升中另一个关键因素。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形象提升中已经有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如青岛种树事件等。

6)竞争城市之间的形象应有所差异,城市呈现的形象应该与其竞争城市所呈现的形象不同。

城市形象是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20世纪末期在他的著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说,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和利诱手段获取你所要东西的能力”[7]。因此,软实力往往体现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及由文化形态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实力。促进城市视觉形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吸引新的投资,促进新的产业,特别是投资、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旅游业;第二,创造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市政荣誉(Civic Pride)和对地方的忠诚(Loyalty to place)(Harvey,1989),使市民可以在一起支持地方政府的行动。

综上所述,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内外公众,也是不同城市形象利益相关者对城市(或特定区域)物质环境的感知,也包含了城市自然、人文、经济的综合、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对外投资、人才吸引力的综合评价,是城市过去、现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理性和感性再现。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腾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179.

[2]成朝晖.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108.

[3]李明友,江锡华.城市形象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7(1):32-35.

[4]彭靖里,马敏象,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区域经济,1999(1):97-98.

[5]刘卫东.城市形象工程之我见[J].城市规划,2003,27(4):25.

[6]江曼琦.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2(5):62-67.

篇4:马拉松,换一个视角认知城市

走马看世界

托马斯和莱茵霍尔德是我过去的老板。作为德国媒体中心科隆市一家电视制作公司的创始人,两人都在40岁上下,有妻有子,都是资深电视人,一起起灶打拼,一起接下公司的第一个单子。但是,要问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会说:我们都是马拉松爱好者。

哪怕工作再忙,两人也会一齐突然失踪几天,晒得黑黑地回来:“纽约的马拉松,太棒了!”对他们来说,要真正认识一个城市,莫过于踏在她的主街中央,双脚坚实,并用主机位的视角,让两旁的著名建筑哗哗哗地撞入眼中,再哗哗哗地向身后退去。连那些趿着拖鞋出来买早点的土著居民,也会在这一刻无不例外地为你夹道欢呼,用一种默契的眼神为你加油!于是你真的觉得,你正奔跑在这个城市的怀抱中,你正在涌入她沸腾的动脉里。

在他们的影响下,公司好几名同事开始练长跑,从3、5公里开始,渐渐加码到10公里,到半程马拉松,最后一齐报名飞去各地跑马。回来都喜气洋洋:那里的市民,真棒!跑过一两次之后,无不爱上这种城市马拉松途中才有的认知方式。

马拉松的城市精神

每年11月初,纽约秋意正浓。通往斯塔顿岛的维拉扎诺吊桥上,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马拉松正从这里起步,浩浩荡荡地涌入市区。选手们跑过纽约最负盛名的五个街区,与沿途数百万观战的市民与游客相迎相和,大都市的风情便在这一段路程中淋漓尽现。从1970年的首届至今,纽约马拉松每年吸引近四万名参赛者和数十万游客,成为纽约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尤值一提的是,每年的纽约马拉松都有一个突显人文诉求的口号,并通过这一天数百万市民游客的参与,国内外媒体的集中关注,得以最广泛地传播。比如2003年的“为美化人生而跑”,提倡增加城市绿地,美化生活空间;2004年邀请澳洲、美国、荷兰、墨西哥等国名将,以及本市教育人士参加,分别代表几个行政区而跑,藉此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增强市民认同,凝聚城市向心力。“ILove New York”的城市精神也在轰轰烈烈的马拉松节奏中,获得宣扬。

效法纽约,许多世界大都市纷纷成为国际马拉松胜地。巴黎、柏林、伦敦、悉尼、东京马拉松,包括80年代开始的北京马拉松以及长城马拉松,成为全世界马拉松爱好者拜访城市,领略当地城市文化的最佳方式。最后成为大众焦点的,不是冠军的姓名、国籍或成绩,而是该市的马拉松组织能力的好坏,市民参与程度之高低,以及人文口号影响力之大小。至此,马拉松已经完全超越了体育范畴,而成为一项广泛的市民活动,并成了评价城市魅力与否的一个非官方指标。

谁来代言大众体育?

要说马拉松深入全民意识,先得感谢奥运会。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运动员们再现了从马拉松平原奔往雅典的恢宏的历史篇章,但也完全改变了古希腊时代战争信使的初衷。在被奥运会“招安”初期,马拉松曾一度沦为向皇家献媚的工具。为了便于宫廷显贵们观看比赛,1908年伦敦奥运会把马拉松“拉长”了2公里,使比赛线路从温莎城堡到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这之间的42.195千米,从此却成了马拉松比赛的正式距离。

今天,奥林匹克几乎成为体育精神的形象代言人。可是,人们不免经常疑惑,奥运会规则下产生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分野正越拉越大。甚至于对立。此起彼伏的兴奋剂丑闻、泛滥的假球假摔,极端锦标主义背后体育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嚣张,使得体育比赛往往成为噱头浩大的巨星演出秀,而非体育的纯朴初衷——追求强身健体的一种人类集体生活方式。

从参与体育实践的主体者——普通民众的角度,这个反差尤其巨大。体育投资的数目接近天文,奥运场馆建设热火朝天,这些却与人们日常运动、漫跑的自然空间几乎成反比。人们被迫进了健身房式的体育集装箱,只能略微伸一伸胳膊压压腿。至于体育精神和体育快感,只有在心里默念了,或是拨弄手里的遥控器,远远地为别人喝声彩。

市民自己的马拉松

但是城市马拉松正相反。城市马拉松几乎是一项最全球性的大众化体育运动,它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它既是一场团体的竞技,更像一场个人自我的挑战。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征途中,城市马拉松要求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与身体自由,要求开阔的空间,不被商业与交通挤压的绿地。这不仅要求参与者个人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运动习惯,也向他们生存的宿主城市提出了要求——其实也仅仅是——给市民予充足的空间、绿地。

退一万步,哪怕是身体条件不适马拉松运动的市民,也有在马拉松当日——趁着趿拖鞋买早点的当儿——沿街观战的参与权利和快乐——仅仅因为他们是城市的主体!就在不久前,欣闻厦门市在组织今年国际马拉松赛之际,向全体市民征求马拉松线路方案,并视马拉松为“市民的节日”、“市民自己的马拉松”,而非官方的赛事。

篇5: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我一直都憧憬着能够到上海这个梦幻之都来走一走,看一看。甚至将来可以在这里工作,特别是在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学生后,在进行钢笔素描的训练时候,那些临摹的建筑都坐落在上海,它们在召唤着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金融中心,我迫不及待的想赶到那个充满美好的地方。

在经历了火车上的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后,在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极度兴奋的情况下,我到了我憧憬已久的大上海,一栋栋高耸入云,美轮美奂的建筑浮现眼前,给我一次次视觉冲击,那些大胆,艺术的设计,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第一天我们到了人民广场,123路的终点站,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管,上海大剧院,各种展示上海的名片,处处都彰显着这个城市经济实力,这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街上来来往往的外国友人,各国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让人拓宽了自己的见识,充实了自己,著名的外滩与高新科技,强力企业聚集的浦东新区隔江对望,一面历史,一面现代,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一名学生,我着重的注意了各个区域的规划,滨水区的规划,外滩的着重展示。在城市规划馆中见到的改造前后的照片及其改造的思想阐述,都给我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改造前的外滩台阶是直上直下的,使游客对黄浦江的期望降低,而经过一个曲折的台阶,大大加深了游客对黄浦江的期待。十分巧妙的设计让人不得不佩服。

篇6: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2012年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2012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尽管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行收费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和南京尝试规划展览馆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值得的我们深思。毋庸置疑,两者的区位优势比较接近,但是上海展览馆的科技应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应、网络系统化宣传更加贴近了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

二、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

1.苏州博物馆

时间:7月5日地点: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下面简称苏博)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忠王府西侧,与拙政园只有一墙之隔。

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与拙政园、忠王府的布局一致,分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入口、大厅和花园;西部为展厅;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服务行政空间以及和忠王府的通道。内部共分地下一层、地上2层。

苏博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但是笔者参观后却发现苏博的贝氏风格要远远大于苏州传统风味,整个建筑运用了贝氏常用的几何体,充满现代感。馆内基本上是现代的风格,功能分区明确,交通导向性好。屋顶体现了贝氏“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名言。钢结构和木作斜向撑起的屋顶透光使光线斜射进来,既利于补光,又不会损坏藏品;横条长天窗使自然光线打在地上和墙上,充满了光影的虚实感;西部展馆楼梯的黑色大理石幕墙采用凹槽使水按流线下落,水谭上映着屋顶漏下的阳光,波光粼粼。在细节处理方面,在楼梯的台阶横向两侧,可以看到微微翘起的部分,有几分模仿传统屋顶瓦楞的感觉。

虽然,苏博借鉴了园林的粉黛外墙和叠山理水,但是线条却略有生硬。中庭中虽有园林林曲水游廊小亭的身影,也因亭的体量略显遗憾。中庭的片假山没有采用传统的太湖石,而给人一种远处山体连绵质感,但是这种感觉却经不起距离的推敲似乎只能远观而已,走近却失去味道。

据了解,苏博选址时因建馆要拆除周边的一些古建,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而过高的造价又使其备受争议。在拙政园等一片古建中选址要想不对原物毁损实属不易,而要想和真正周围融为一体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遗迹,如何使新生的建筑和周边互生互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雨花台

时间:7月2日地点:南京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城堡南,是一座烈士陵园,也是纪念性的风景名胜区。全区分为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生态密林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6个区,其中以中心纪念区为布局中心,其他5个区环绕四周。我们参观的主要为中心纪念区。纪念区交通流线人车分流,外围一圈是车行道,同时也是和其他几个区的分隔线。进入区内则为步行路线,保证区内肃穆静谧的环境需求。区内的布局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坐落分量最重的三座建筑,由南至北分别是忠魂亭、纪念堂和纪念碑,这条中轴线还贯穿了南北大门,成为了整个景区的主轴线。三座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顺应地形,高起的纪念碑和忠魂亭形成了对景,纪念堂前后的广场简单而大气,具有纪念性和集合性的作用。主体建筑虽然采用了一定中式元素,如纪念馆屋顶选用中国传统的庑殿顶,但是并不是完全中式,在建筑体型上是采用了简单的几何体块,如纪念馆在平面上呈u字形,忠魂亭为立方体块,而纪念碑为巨型的长方体块,而建筑也选择了简单的浅灰砖石。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越能表现出丰富的纪念意味。

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树木和水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树木和水给人宁静之感,更能让人思考生命与和平的寓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征集方案中,获得第二名的英国david chipperfielc设计的方案中个地面部分全是有树木和水面构成,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往地下的主体部分中。

在整个纪念区中,从大部分的游览者身上看,纪念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纪念和震撼效果。个人认为,就现在而言,过于夸大建筑的体量和过于明显的彰显纪念意义反而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忽视感与回避感。

三、传统居住游憩空间

1.园林——拙政园

时间:7月5日地点:苏州

上一篇:半命题作文有一种爱叫下一篇:用于乡村建设基金会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