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课

2024-05-18

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课(精选8篇)

篇1: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课

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语言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好的师德,责任心。教学语态外,还要学会如何上课。其实要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在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要注意一些技巧和平时的经验积累,不断吸取,观察,体验,准备与交流。因此,我想要上好一节课应该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正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如果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不明确,那它的环节设计的再好,也是空于一谈,所以,要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是:目标明确。

二.能根据幼儿实际有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突出注意点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有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操作及运用。“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难点”包含两层意思: 1.是幼儿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2.是幼儿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想要突出重点,我们就应该在教材重要部分,花时间,下功夫,让幼儿真正理解并掌握它。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课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它不同中小学上课,它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他们的特点。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活动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没有目的性,只是凭兴趣,觉得有味就听,没味道就不听也不看。所以很多教师都会觉得幼儿园的课不好上。针对定情况,给幼儿上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游戏法

因为游戏使幼儿轻松愉快、毫无负担,很容易被幼儿接受,所以上课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选择不同游戏。如:在语言课、数学课中选用智力游戏,在音乐课的时候,不是枯燥的教他们唱,可以让幼儿边做律动边唱歌,在上语言课的时候,可以边讲故事边做些肢体动作,如:兔子跳、猫走路、青蛙跳等等,使幼儿学会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在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理解,加深故事内容。

二、观察法

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可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扩大眼界,发展幼儿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幼儿的认识是从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观察法是幼儿园上课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园上课的常用方法。因此,在上课前,根据教学要求,做好观察前准备,包括: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拟定观察计划、创设观察的环境条件。观察开始时,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引起观察兴趣,也可提出一定的思考问题来引起幼儿观察。观察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势的指导作用,启发幼儿从不同方面去感知观察对象,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语言描述观察的对象,允许幼儿相互交谈,然后进行指导。在观察结束时,要总结观察的印象,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条理化。也可运用文艺作品,如歌曲、儿歌等,巩固所观察到的知识。

三、操作练习法操作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通过多次动手练习,从而使他们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操作练习法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不仅能使儿有效地吸取和掌握知识技能,面且能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认真工作等良好品德和习惯。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必要的示范,幼儿练习时,教师加以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以保证练习活动的质量。练习时可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并逐步提高要求。练习时间的间隔应由密而疏,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以提高兴趣。当练习产生疲劳时,可适当改变练习的方式。当操作完毕时,教师要及时检查、评讲幼儿练习的质量。如发现错误,应即时纠正。在平时各项活动中要让幼儿多练习,在游戏、劳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指导全班或个别幼儿进行练习。总之,上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各科教学目的、内容及幼儿年龄特点、实际水平适当选择灵活运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

由于上课的过程是一个有情感参与的认知过程,教师在运用各种方法时,对幼儿的关心爱护和以身作则是教师对幼儿配合默契的一种潜力,是运用各种方法取得成功的源泉。在课堂中教师应使幼儿的学习处于愉快之中,以便幼儿更有效地学习。一节课能否吸引幼儿,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新颖怎样结束一堂课是值得重视的,很多教师不注重结课,上课讲到哪就算哪,匆匆收场,虎头蛇尾,影响教学效果。平时,我们结课常用小结,活动和作业布置等。上课要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留恋往返。总之,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无论怎样的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反思。

反思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反思使我们锦上添花。所以上好一节课对于每一个老师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

如何上好一节语言课——“名、特、优”教师教学展示观后感本月,我有幸参与了武汉 市实验幼儿园首届“名、特、优”教师教学活动展示的活动,其中小班语言课《月亮的味道》 让我印象深刻。听完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孩子们上完这节课都非常的高兴。我想,不管是 什么内容,带给孩子最直接的是情感的体验,快乐就好!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进入了 角色,当老师说谁想尝尝月亮的味道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想去尝一尝月亮的味道。整个教学活动中充满了童趣,教师淡化了教的痕迹,让孩子很主动的学习与感受。这节课 是以故事作为载体的谈话活动,教师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来与孩子们交谈,孩子们都很放松,在教师的引导下都想说都敢说都会说。我想,这就已经达到了上这节课的目标。

《月亮的味道》是一个绘本,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教师很善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对于孩子来说,吃,也许就是她或他最感兴趣的事了。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兴奋,在让孩子享受语言学习带来快乐的同时,故事还让孩子们懂得了团结协作的艺术。在这一节课中还涉及到了其他领域的内容,例如:

1、什么东西是像月亮一样圆形的,是什么味道----经验整理、思维流畅

2、小海龟想尝一尝----行动

3、自己做不到----请别人帮忙----社会

4、动物一个个叠罗汉----部分和整体----数学

5、小老鼠掰下一块月亮给每个动物尝一尝----分享----社会在听完这节语言课后,自己有很深的感触,教师要想上好语言课,自身就要有比较强的语言功底。

教师首先要会说普通话,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这样你的语言才会生动,具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要文明,切忌生硬粗俗,要让文明的语言扎根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新《纲要》中并未指出要求幼儿掌握多少词汇,会讲多少故事,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操作环境,所以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上好语言活动。

篇2: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课

优质课是由好的教案与好的现场活动两部份组成,一节优质课涉及到因素很多,包括选题、教具制作、活动设计,教师本人素质与现场发挥等。

一、教案:

1、选题:新颖、具有原创性。

2、内容:适合年龄特征。

3、目标:合理有技能与知识性方面的要求;有思想、兴趣、能力方面的要求

4、环节设计:合理

5、教具:引导性强、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活动延伸:巩固所学知识、引发幼儿自我探究、或是和父母共同探究。

二、活动现场:

1、教师:形象好、有激情、语言组织能力强、综合知识丰富

2、教具:直观、颜色鲜艳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3、活动气氛:幼儿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师生互动良好、环节衔接紧凑幼儿动手、动脑机会多。

开始阶段:激发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

进行过程中:兴趣激励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 结束阶段:通过小结鼓励幼儿,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并延展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自我整理操作用具和材料。

4、活动效果:

A、技能目标达到90%以上;

B、90%以上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情感,理解和想象;

C、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并延展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三、教师

1、教师角色:

《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并通过这种社会互动,与幼儿一起共同建构认知理解的途径

老师是幼儿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聆听者,推动者绝非一句空话。当以教师预设为主的主题产生时,可以使启发式的互动,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直截了当的切入主题。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推动主题的形成。无论是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环境和材料,同时,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发出的各种互动信号,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共同推进主题的深入。

2、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原则:

A、幼儿能想到的老师决不代想。

B、幼儿能回答的老师决不代答。

C、要求幼儿做的老师决不代做。

D、发现幼儿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与活动有关的当场纠正,与活动

无关的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找时间纠正。)

3、教师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A、游戏、提问、操作的难易度要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正确引导幼儿,并予以适当帮助

B、善于发现个体表现不同所带来的新的启示。

C、注意自身的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带给幼儿的舒适感,并及时进行调整。

4、对于活动中出现的教师自己不能解答或确认的问题,应该以诚恳、鼓励的态度面对幼儿,并在活动后尽快解答或纠正。

篇3:如何上好一节幼儿课

一、注重教态

教态是指教师上课时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整体形象,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性。教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三个方面。它不但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动作、姿态, 而且是一项特殊的艺术———非语言教学艺术。教态的另一个特点是辅助性。尽管没有语言配合也能起到某种作用, 但在多数情况下是辅助语言讲授, 使语言讲授因此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二、认真备课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要想上好一节课, 必须吃透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 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认知水平进行精心准备、设计, 这样有望上好一节课。比如一节课好比一部剧本, 教师好比导演, 幼儿好比演员, 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 对演员不彻底了解, 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如指掌, 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收到好的效果。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性、灵活性

幼儿园的孩子, 由于年龄小又不识字, 因而他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来自教师的语言传授。而对幼儿教师来说, 对幼儿进行语言传授时, 语言表达不仅要做到准确、规范, 还必须做到语言拥有艺术性及灵活性, 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的教学效果。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时, 用夸张、生动、富有趣味的语言, 必然引起孩子的注意, 同时激发孩子的兴趣, 这样才能使他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与观察、记忆、想象、思维, 密切伴随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从各种名人传记中可以看到, 凡是有成就的人,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学习和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国数学家陈景润, 一边走路, 一边思考, 是那样聚精会神, 连自己撞在树上了都不知道, 还向树道歉。

幼儿智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很大关系。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孩子, 智力发展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 则智力发展较差。同时注意力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也影响了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因此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它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 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 注意力必须从小加以培养。

五、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组织者, 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地位。如今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角色的转变, 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也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还要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活动, 支持幼儿的探索。

篇4: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课

关键词:课标;教育教学;人格魅力;钻研;理解;乡土教材

随着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视度加强,也因为地理是高考科目,在有些地方初中地理列入了中考,而因为地理专业教师的严重缺乏,有些学校地理专业毕业的老师只有2个左右,在班级较多的学校显然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学校不得不从其它学科中抽调教师担任地理课的教学工作。这或多或少的会增加他们的教学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作为非专业地理教师怎样才能上好地理课,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积极认真学习大纲、课标,钻研并熟悉教材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鼓励采用案例方式学习区域地理,希望尝试通过减少必学的区域个数,加强对所选区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相关联的或比较容易的迁移的学习上,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区域。区域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而不是掌握某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对于大纲和课标中的知识深度、能力要求、德育目标,要认真把握,逐一分解,理清层次,找出相互关系,然后进行操作,切忌照本宣科、读教材。照本宣科、读教材的后果就是因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感兴趣加上初一地理相对较难,教师本身地理专业就不够扎实,会产生恶性循环,学生就不可能把地理这一课程学好。而要想知道一事物的结构和联系,就必须对其进行分解,深入研究,找出事物的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很好的把握和了解。所以必须认真学习大纲、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很好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不然就可能对于知识处理上出现偏差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地理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并应用于实践,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地理教师,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完成教学。在工作间隙,广泛阅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虚心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为地理课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从现在的教育理论来看,必须对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加以认识、钻研和理解,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认识中不断提高、提炼,为我所用。

三、开发乡土教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乡土教材的开发,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是自己身边最所熟悉的景观、人文、土特产等,相对于老师讲解上课所用的其他地方的各种图片,即使很漂亮,学生对老师提供的身边熟悉的资料更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如上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人类的居住地》这一课时,在课件里加入扶绥县新宁镇旧街石板路相片和旧街民居建筑相片,并简略介绍石板路的由来。学生看着熟悉的石板路相片和旧街民居建筑相片很兴奋,思路也活跃起来,这一课上的也比较成功。

四、提升人格魅力,使学生喜欢老师从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

1.感兴趣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最好的精神动力 人格魅力的影响取决于老师的个人表现和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一般情况下,学生能把某一科目学好,不一定是这位老师教的好,而是因为他们喜欢那一科的科任老师。所以在平时生活和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对他们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都要进行表扬,让学生有种成就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是真挚的,从而树立他们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2.注意仪表仪态 不要以为仪表仪态在教学中并不重要,有些学生之所以某科目学的不好并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而是他不喜欢老师的衣着打扮、教态。如穿着随意、上课抽烟、抠脚指等。穿着打扮干净整洁、美观、端庄大方,不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上课教态自然不做作,声音抑扬顿挫,而不是沉闷平淡,让人晕晕欲睡,这是学生喜欢你所教学科的最基本条件。

3.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动态 课间休息抽空和学生闲聊,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加放松的和老师谈心,生活或学习上的很多事在这时候都会无保留的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这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间或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五、认真备课,做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刚从事地理学科教学的非专业地理老师来说,认真备好课是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取得一定教学成绩的基本前提。课前认真备课、写教案、做课件,适当的布置作业,在改作业、试卷过程可以进行考试分析。对每一节课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找出成功和不足,吸取成功之处改进自己的地方,挤时间多听老资格教师的课,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体说,作为非专业的初中地理老师,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需要付出比专业的地理老师更大的努力,加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研教材,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运龙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商务印书馆 星球地图出版社

[2] 张学林.复习课的教学程序初探[J]. 四川教育

[3] 陈菊娣,汤骥.复习课例题教学设计原则[J]. 教育科学论坛

[4] 高雅静.在复习课中“求新”[J].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5] 宋艷青.让欢乐与复习同在——浅谈复习课上如何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复习效率[J]. 新课程(小学版)

篇5:如何上好幼儿园课堂礼仪课

关怀: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让每个幼儿都感觉你在注意他/她。

赞许:幼儿课堂表现好,要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给予信号,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闹。

鼓励: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对有进步的幼儿要以资鼓励。

批评: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幼师要用眼神批评。

在运用眼神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②注视时间要适当。

③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④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

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

(3)忘记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方法。

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篇6:幼儿如何上好数学启蒙课

“5的合成是‘凑数朋友’,10的合成是‘补数朋友’。数学启蒙教育,可从教孩子认识这些‘朋友关系’入手……”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幼儿特色教育论坛上,北大幼教总督学王曼卿,为百余位幼儿园园长上了生动的一课。

王曼卿提出,决定孩子能力高低主要有三个因素:数理逻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孩子5岁之前接受数学启蒙教育,可为将来的学习、成长打下一定基础。而基于孩子的年龄特征,最好是以玩的形式学数学。

“爱玩积木、专注力强、手眼协调性好,对颜色、线条反应敏感的孩子,往往数学成绩会比较好。所以,要尽力激发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王曼卿说,她尝试将颜色、线条纳入数学教育。

比如用彩色棋子教孩子数数,以颜色来区分“单双数”,一目了然非常直观;或让孩子将10个棋子随意摆成直线、方块或圆圈,体会造型变化而数量相等的“守恒概念”。

篇7:如何上好识字课上好识字课

上好识字课,不仅要拥有一套好教材,而且要掌握好灵活运用教材的方法,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达成目标。

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系统、全面的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内容特点(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6页)。

从结构上看,《识字儿歌三百首》每首儿歌包含四个部分:标题、儿歌正文、插图、“请你认”。

从内容上看,这四个部分又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来说说标题。

《识字儿歌三百首》总共收录了328首儿歌,每首儿歌以一个重点字作为标题。作为标题的300多个汉字都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汉字。这些汉字又按类别进行划分,具体包括数字、身体器官、方位、颜色、自然天象、学习生活、植物、动物、家庭人物等16个主题,如此划分便于孩子集中了解某一类的事物,也便于幼儿园及学校开展主题教学。这些汉字作为标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儿歌当中出现的、要掌握的生字与其有字形、字音、字义上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就是母亲,诸多生字就是她的孩子。

其次来看看儿歌正文。

教材收录的300多首儿歌都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即将一组汉字按造字规律编成一首儿歌、将近2000个必备常用字按主题汇集成300多收儿歌,这些儿歌包含了儿童必备的多元文化知识。例如,“贝”和“见”这两个字在字形上有相似和不同之处,“见(见)”其本义与眼睛(目)相关,“观、现、视、觉”这一组含有“见”字的字其意义也与眼睛相关。我们来看看《识字儿歌三百首》上册第29页的儿歌《见》。

贝和见,差一点,仔细观察能发现。

看电视,不睡觉,容易变成近视眼。

这首儿歌不仅提醒小朋友要仔细辨别事物的异同,而且要告诉小朋友要注意用眼卫生。最重要的是,儿歌巧妙的将“贝、见、观、现、视、觉”这一组字编在一首儿歌里面了。

同样,一首描绘儿童月下嬉戏的儿歌《亮》(上册第61页):小月亮,高高挂/月光照在凉亭下/凉亭下,三个娃/分享快乐忘回家。儿歌将“亮、高、凉(京)、亭(停)、享”这样一组含有共同部件的汉字编在了一起,让孩子通过观察、对比来学习和记忆。

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就儿歌类型来说,主要包含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歌等七种。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个静谧、恬美的世界,为孩子能安然入睡创造出恬静的环境。如上册的《睡》、中册的《蓝》等。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如下册的《袜》、《个》等。3.问答歌。这类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事物的特征。如中册的《叶》、《会》、《不》等。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如中册的《学》、下册的《蛙》等。

5.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如四川儿歌《布补鼓》:“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中册的《楼》、《瓜》、《梨》、下册的《狮》等。

6.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着这首儿歌。这类儿歌还包括颠倒歌,如下册的《哥》、《拍》等。

7.叙事歌。以歌谣形式叙述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这类儿歌很多,如上册的《今》、中册的《兵》、下册的《国》、《抬》等等。

不同类型的儿歌有不同的朗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乐趣。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将会讲到。

再次,我们来看看“请你认”。

这是针对每首儿歌出现的生字和词提出的建议性的教学重点,供老师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及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二》,“请你认:

二、两、对、双、只”,除了提出的这几个跟二相关的量词,还可以教孩子们掌握“鞋子、老虎、脚、羊”,以及一些由“二和一”组成的成语,如:一清二白;一干二净;一不做,二不休;独一无二;数一数二;一清二楚……

再如《见》,除了认识“贝、见、观、现、视、觉”以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情况延伸出与“贝”(金钱)相关的一些汉字如:财、贪、败、赚……

最后,我们来看看儿歌的插图。

儿歌的插图具有四种功能:

1.解释儿歌;

2.看图组词;

3.看图说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孩子,目标是要求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相关的事物或者局部说出图画描述的事物;中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描述图画的内容;大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完整的描述图画的内容,并能发现图画间所隐藏的逻辑关系。

4.涂色。教材使用黑白插图,决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减轻教材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涂色的素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蜡笔或着彩铅,给自己喜欢的图画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好识字课的第二步是通过自身体验,逐步掌握儿歌识字的教学流程(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3页)。通常情况下,一堂识字活动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导入,儿歌识字,游戏。

第一阶段“导入”,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儿童原有的经验于当前的学习内容联结起来。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集中常用的方法。

故事导入法。通过自编的故事,融入本次课相关的学习内容,巧妙的引出要学习的儿歌。这种方法不仅要求老师有很强的编故事的能力,而且要会讲故事。编故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儿歌扩充、改编成故事。比如儿歌《兵》,其故事主要情节为某一天蚂蚁兵外出找食物,看到了一个白色的乒乓球,他们以为是鸡蛋,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鸡蛋运回去。他们请来蚂蚁皇后、蚂蚁王国的皇亲国戚来分享一顿美餐,结果可想而知。讲故事的时候,老师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用丰富而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来描绘这个略带滑稽的故事,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逐个讲要学习的生字“兵、丘、乒、乓、宾”板书出来并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很自然的就能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游戏导入法。当孩子们精力不够旺盛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指游戏或身体游戏来(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1页)加以调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复习上一次课所学的内容。

谈话导入法。上课前,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就天气、节日、某些新近发生的事等等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最好是与当天的学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们谈话时,一定要随和、随便,老师就如同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平等、自由地和孩子们交谈,千万不可一板一眼。

第二阶段是“儿歌识字”。从形式上讲,这个阶段包括:老师朗读儿歌、儿童指读儿歌、自由朗读儿歌、辨析生字、识记生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汉字书写等环节。从内容上讲,这个阶段是“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方法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的汉字,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来识记汉字的字形、读准汉字的字音、理解汉字的意义。

首先来说说形式上的安排吧。

1.老师朗读儿歌。在没有出现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老师用适宜的语速和语调给孩子们背诵一遍儿歌,然后出示自制的儿歌挂图,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看着挂图指读。一遍,两遍,还是多遍,完全由老师们自己掌握。在第二遍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把重点生字板书出来。

2.指读儿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开书,找到要学习的儿歌。此时,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先急着让孩子们直接指读儿歌的,而是请孩子们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找到老师写在黑板上或出示的字卡上的汉字。然后,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划指”儿歌。

3.辨析生字。这是最体现老师教学功力环节。首先,我们提倡“发现学习”(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引导孩子发现所学习的一组生字字音、字形、字义上的规律。如《一》中与“一”意义上有联系的有“冠军”、“第一”、“最大”、“最小”等等;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横”。与“1”意义上有联系的是数字的排列;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竖”。又如《火》,与“火”字字形有联系的是“人”以及笔画“点、撇”;与其意义上有联系的有火字旁的一系列字:燃、烧、焰、灯、炮……其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汉字字形特点的时候,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汉字字形上的规律有许多种(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5页),如具有相同部件(高、京、亮、亭、享);象形、会意、指事三种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字形、字义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形声字表声表义的规律;形近字的特点(人和入、士和土、兔和免);一些合体字含有独立成字的部分(尖、秋、硬、赢、骑)。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汉字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辨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8页),这些方法包括直观演示法、举例法、形象展示法、奇特联想法、字理辨析法、系统归纳法、猜谜法、口诀法、组字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老师们要熟记于心,灵活运用。最后,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不管使用何种方式讲解汉字字形结构及其读音、意义,都得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及经验水平。对于汉字字形的讲解要生动、形象(但千万不可胡编乱造),如“闲人免进”,孩子可能会以为是“闲人兔进”,对于“免”和“兔”这两个字的对比解释,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即“兔子有个短短的小尾巴(点),免得少一点”。又如 “力”和“刀”,可以这样给孩子解释:一撇力气很大,把上面都顶破了。对于汉字意义的讲解要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进行,切不可晦涩难懂(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0页)。

4.识记生字。让孩子们识记生字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在孩子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方式多次点读儿歌和汉字。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模仿小狗读、模仿小熊读、模仿大象读、模仿小鸡读……男孩读一遍、女孩读一遍、高的读一遍、矮的读一遍、胖的读一遍、瘦的读一遍……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自编的小游戏。

5.组词造句,看图说话。组词造句的方式有很多,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在看图(包括自制的词卡图片)的过程中进行。前文已就如何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做出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6.汉字书写。对于尚未达到书写能力的学前孩子,我们不提倡让孩子们写字,尤其是抄写生字,至多写少量的字,如自己的名字或极其简单的字(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其次,我们来说说这一阶段内容上的安排吧。

正如上文所说,教孩子识字、阅读,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带来理想的效果。一位好的语言教师要想练好深厚的教学内功,就得自己不管的研究和学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考《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

现如今,网络资源极其发达,老师日常教学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在网上基本上都搜到。书店资源也非常丰富,只要老师们耐心去寻找,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不要怕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因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的。没有勤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第三阶段是“游戏识字”。这一阶段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以融合在前面两个环节当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透过游戏的手段,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3页至42页)。

开展游戏识字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教师指导用书》收录了60多个游戏,这些游戏不要求每个都做,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及孩子的喜好,做好20来个就足够了。一些游戏只要稍稍变换一下形式和内容,就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既然是游戏,就一定要好玩。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跟大家一起无拘无束的玩,要忘情得投入其中。如果老师自己都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孩子们也一定不会获得快乐的。其三,一定要按照教参的说明准备好足够丰富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下图是儿歌识字全部流程。上好识字课的第三步,希望老师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汉字起源、发展、演变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识字方法。

从小,老师就没有教我们汉字到底是什么来的。它与我们的祖先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其实,只要认真的去看一看有关汉字研究的书籍,就会被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深深吸引(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1页)。一些关于汉字研究的书籍写得非常非常好,如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密码》,还有就是《说文解字》等等。可以把一些有趣的、简单的甲骨文字、金文描下来,在上课的时候一遍讲一遍拿给孩子们看,既生动、有形象。

没有一种识字方法能解决认识所有汉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需通过学习了解多种识字方法,吸收各种方法的经验和精髓,结合自身的经验,加以灵活运用(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正如前文介绍,儿歌识字本身是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中本身就融入了当前较为成功的各种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字理识字、阅读识字、韵语识字、听读识字等等。《识字儿歌三百首》为教学提供一套便捷的材料,只要将它与教师本身的经验、与各种适宜的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上好识字课的第四步,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

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课、能否把枯燥乏味的纯认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汉字学习、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思维训练活动,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细分(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第42~45页)。

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以《一》和《二》为例加以说明。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从每首儿歌中挑出重点识记的汉字(以及跟其中某些汉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有联系的字)、词语、句子;

2.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知识;

3.汉字的读音及在不同词语、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4.汉字的笔画名称、书写笔顺;

5.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6.学习者“听”的能力的训练;

7.学习者表达能力训练;

8.学习者理解能力的训练;

9.学习者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是教师最为重视的目标,它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在语言教学上,认知领域的目标的设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

情感领域的目标通常为教学者所忽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人的情感会影响人做出的行为选择。由于人的情感反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抽象性,因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相对难以编写。概括起来,识字教学在情感领域的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激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激发学习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C、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D、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E、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识字教学中,“读”和“写”是两大重要的动作技能。以往,识字教学以“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识字的质量衡量标准。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简化为“认识”和“会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这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读”的教学目标包括:

A、汉字的音与形没有联系,要逐个认读、记忆;

B、结合字义、字形认读同音字;

C、根据词义读准多音字;

D、在部分方言地区,通过训练,区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由于低龄儿童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尽。因此,识字的总目标是“识写分开,多人少写”。“写”的教学目标包括:

A、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笔顺;

B、会“对空写字”;

C、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笔画简单的汉字

D、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汉字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掌握传递情感的动作,包括动词及表达情绪(如喜、怒、哀、乐、忧、愁、等)的形容词。

有了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目标,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准备好教学材料,并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教案写的越详细越好。但是教案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提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变动,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下面是一个示范教案。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儿歌简析:儿歌描绘的是秋收的情形。稻子熟了,禾叶黄了,远远看去,就像是稻田里着了火。各种粮食、瓜果蔬菜也都大丰收了,把箩筐装得满满的。

教学内容

1.通过秋收认识秋天

2.学习与庄稼有关的禾字旁的常用汉字:禾 火 秋 季 稻 种子 和

3.适当延伸其它禾字旁的字:秀 稼 香 秧 科等

4.看图组词、看图说话

5.请孩子自己描绘秋天的情形,可以是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绘画来描述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习汉字的基本含义;

2.学习归类;

3.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发现画面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能看图组词、造句、说话;

4.喜欢学习汉字、喜欢朗读儿歌;

5.能给黑白图画涂上恰当的颜色。

教学材料

1.准备一些秋天的照片,尤其是稻田的照片 2.有条件的,准备一些稻穗、大米

3.图书人手一册;

4.自制儿歌小挂图

5.自制小字卡

6.涂色工具(最好是彩色铅笔)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2.展示图片,并做简单的讲解

秧苗――禾苗――稻谷――大米――米饭

3.到了秋天,田里的稻谷熟了,农民伯伯收割稻子,把稻谷运回家,再把谷子外面金黄色的壳去掉,就成了雪白的大米了。秋天,不仅是稻谷熟了,其它的粮食也都熟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秋天的儿歌吧!

儿歌识字

1.老师朗读一遍儿歌 二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儿歌所表现的秋天的情形。

3.用图书法和系统归纳法教授汉字

A、禾-火-秋

a)禾:木加一撇变成禾苗的禾字

解析:甲骨文,下部分“木”,表示植物,上部分像是沉甸甸的谷穗。简体字“禾”上面的一撇我们可以想像成那是禾苗的尖尖的叶子。

b)秋天,包括禾苗在内的许多植物的叶子都变黄了,远远地看去,就像着火了一样,因此,“禾”加“火”就是秋天的秋。

B、季 稻 种 和 香 秀

a)给孩子们呈现这一组汉字,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原来它们都有一个“禾”字旁,这些字啊,都跟农作物有关。季节的季:小小的禾苗,春夏秋冬有四季

水稻的稻: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结出来的

种子的种:稻谷是禾苗的种子

祥和的和:在古代人看来口中有东西吃了(禾),家里就会和睦、祥和

香:下面本来是一个“甘”现在变成一个“日”了,就好像嘴巴和小舌头,大米吃起来,当然是香喷喷的了

优秀的秀:稻谷嫩嫩的时候,里面有好多白色浆,就像奶汁一样

4.指读儿歌。老师伸出左手食指,将书正对着小朋友,老师示范一边读儿歌一边指汉字(划指),然后请小朋友跟老师做,读一遍或两遍儿歌(先慢后快)5.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诵读儿歌,并认读一下汉字

6.看图说话

用填空的形式逐步培养孩子看图说话能力,并引导孩子学会仔细观察。

中飞着的是什么?它要飞到哪里去?

识字游戏

(识字游戏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用它来复习汉字)如《摘果子》

〔目的〕

1.复习本课所学汉字

2.观察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准备〕自制的字卡

〔玩法〕将字卡贴在黑板上。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点字卡,说一个字点一下:金果果,银果果,摘到哪个吃哪个。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停住,请孩子们认读最后点到的汉字并组词。待孩子们熟悉规则以后,请两个小朋友上台,其中一个背向黑板,另外一个孩子点豆豆。最后请背向黑板的孩子猜点豆豆的小朋友最后点的是哪一个字。猜中的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课外涂色游戏

让孩子把书带回家,除了把儿歌或朗读或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还要在家长陪同下,给黑白图片图上颜色,使它变成彩色图书。

上好识字课的第五步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上好课。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教学风格。对于幼儿园来说,我们更愿意把“课”称之为“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活动”的“活”是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要活泼、幽默、风趣,肢体语言要丰富,语言要丰富、生动、形象,别像中小学老师那样一板一眼,直白地说,老师要像主持人毕福剑、崔永元、吴宗宪那样,为教学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环境。“动”,既要求老师积极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也要让孩子们充分的运动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孩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2页)。

有关上课的方法就先写到这。其实,这也不过是我们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写下来,既是对自己以往工作的简单总结,也是希望它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篇8:新老师怎样上好亮相课

一、知其所好, 拉近距离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庆典, 李培根校长16分钟演讲被学生掌声打断30次, 现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呼“根叔”;据《法制晚报》报道, 2011年北大、清华毕业典礼, 两位校长狂飙网络语, 分别获得学生掌声26次、14次。之所以学生们反响如此强烈, 主要因为这些校长们没有高高在上, 而是知学生所好, 在演讲中用时尚语、用热词来引发学生的共鸣。

新教师要知自己学生之所好, 这样才能贴近学生, 受到学生的“追捧”。新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学生平常对什么感兴趣, 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共同的话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关注的话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也会觉得老师和自己的距离是那样近——原来老师和自己也有着相同的关注点, 这样无形中, 学生就会把老师视为知己。

就中学生来说, 他们往往是流行风的风向标, 对体育、影视、娱乐、时事焦点类话题常津津乐道, 老师也要多关注这些, 在亮相课上如果和学生谈谈这些话题, 无疑向学生宣告, 不要将我当外人, 我们是一起的。当然老师在给学生谈这些话题的时候, 绝不应简单地去迎合学生, 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认识, 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和本学科联系起来, 和育人目标联系起来。

二、因其所异, 激情励志

上亮相课前教师要预先了解分析班上学生的情况, 区别对待有着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 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从而感动学生, 激励学生, 让学生迸发出饱满的学习热情。

如高一刚入学的学生, 他们对高中生活感觉很新鲜, 也充满期待, 但是他们不甚知晓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有必要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 让他们调整自己, 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 引导他们做好高中三年规划。

高二阶段, 犹如跑马拉松进入中间阶段, 起点处激情的火把渐渐变暗, 前方目标的灯塔还未出现, 此时, 最易让人心生麻痹, 丧失斗志。因此, 高二起始课要对学生进行“梦想召唤成功”的教育, 强化学生的理想意识、拼搏意识、坚守意识。

刚进高三的学生, 经历了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苦熬, 到了跑马拉松的最后攻坚阶段, 大多疲惫不堪。高三老师要让学生树立起成人意识, 以成就人生为大旗, 化责任感、使命感为拉力和推力, 奋勇向前, 冲向终点。

三、明之厚德, 使其感佩

老师对学生要多一些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 这样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和感激。在第一节课上新老师要在点点滴滴处向学生表明自己宽厚爱人的品性, 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 等等。

一位老师新学期接手一个新班, 正上第一节课, 一个上学期常迟到的学生又迟到了。怎样处置这个迟到者呢?所有同学的目光聚焦到了新老师身上, 前面有的同学轻声告诉老师:“他上学期一迟到, 俺老师就让他罚站。”可是这位老师似乎没有听到这些, 他问迟到的学生:“怎么又迟到了?”这个学生汗涔涔地嗫嚅着:“睡过了。”老师示意他到座位上坐下, 同学中间有些骚动。在这个时候, 老师真诚而恳切地说:“同学们, 这位迟到的同学没有说假话, 很诚实;他尊重老师, 报告以后经老师同意才进入教室;他努力过, 从他脸上的汗水可以看出。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 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一定不会再这样了。”

对这位迟到的同学, 老师没有讽刺挖苦, 也没有像以前老师那样不问青红皂白, 简单地施予体罚, 这位老师充分肯定了迟到的同学身上的可圈可点之处, 并对他提出了希望。这不仅让这位迟到的同学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也让其他同学从老师的做法中看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

四、示之才情, 树立威信

马卡连柯说过,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一个教师, 如果对其专业知识一知半解, 讲课时出现常识性错误, 会让学生大失所望。而如果老师能够展示其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 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

一位数学老师, 在黑板上不用圆规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已经惊讶了;如果他接着又画了一个圆, 和先前的一般大小, 就会更让学生折服。只这一招就能使学生心生崇拜之情。

语文老师许丹红接手新班, 为了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就在入班前把自己的名字和班级里所有学生的名字编成了两句诗, 她先在黑板上写下“丹心赤诚育英才, 红艳凝香月绽颜”两句, 让学生们猜老师的名字是哪两个字, 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争先恐后起来发言, 在学生猜出“丹红”之后, 许老师说:“今天,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我把你们的名字都编成了两句诗, 希望大家能喜欢, 也希望你们好好品读, 那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和祝福。”然后许老师把学生的嵌名诗一条一条地发给学生。毛晓凤同学的是“春风拂晓醉春烟, 凤凰展翅傲枝头”;沈诗媛同学的是“唐诗宋词皆上品, 琴棋书画小媛通”;梅杰同学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想杰出勤为先”……学生们激动地拿着小纸条读着, 微笑着, 相互交流着。

在这节亮相课上, 许丹红老师利用学生名字做文章, 不只是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许老师在编写诗句中展现出来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颔首击节, 我们可以想见, 从这一节课开始, 学生必会“死心塌地”追随许老师徜徉知识的殿堂。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在上第一节课前, 新老师要下足工夫, 千万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既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有着渊博的知识, 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一个自信、乐观、和蔼、富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

上一篇:简历怎样写更有效下一篇:共青团支部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