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成本法

2024-04-12

完全成本法(精选8篇)

篇1: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一,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变动成本核算法,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利润水平,企业盈利高低与产品销量直接相关。这就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加强销售工作,注意市场动态,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市场需求的产品产量,减少积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计算出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和边际利润。通过盈亏临界点和量本利分析,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有利于决策者进行预测分析,作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

三,有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变动成本法便于分清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变动成本是企业生产车间和供应部门的可控成本,其高低最能反映生产和供应部门的工作成绩,可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建立弹性预算进行日常控制。而固定成本往往是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可通过制定费用预算办法进行控制。这样按变动成本法计算提供的成本资料,能把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升降清楚地加以区别,从而利于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四,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变动成本法把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固定成本从当期营业收入中扣除不计入产品成本,简化了产品成本计算中的费用分配,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学习业务,加强成本管理,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一,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传统的成本概念认为,产品成本应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不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变动成本确定的产品成本不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不能作为对外报告的依据。

二,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建立在成本形态分析基础之上。以相关范围假定作为存在前提。但成本的形态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固定资本和变动成本的水平不可能长期不变,而长期决策的时间较长,又要解决增加或减少生产能力和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的问题,必然突破相关范围。因此,变动成本所提供的资料,不适于长期决策的需要。

三,会影响有关方面及时获得收益。从长期来看,企业只要期初和期末存货成本相等,产销总量平衡,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所确定的利润总额就会一致,只是分布在各期的数额有所不同。所以,在长期参与企业盈利分配的有关方面所得总额上,也不会有所差别。但企业如果由原来的完全成本计算模式改为变动成本计算模式,一开始,期末存货的价值因为产品成本的减少,一般会比用完全成本计算成本模式时降低相当数额,于是当前利润也会相应减少。只有当这些存货被售出时,这部分减少的利润才能够实现,这也就延迟了有关方面收益的取得。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一,刺激企业加速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按照完全成本计算法,产量越大,则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从而整个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降低,超额利润也越大。这在客观上会刺激生产的发展。

二,有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由于完全成本法得到公认会计原则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企业必须以完全成本计算为基础编制对外报表。

完全成本法的缺点,一,只注重提供财务指标,不注重提供非财务指标。完全成本法以“产品”为中心,关注的只是与产品有关的数量化指标,在成本管理方面仅提供产品成本数量上的升降变化,却不能解释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二,不利于产品定价。在完全成本法下,将全部生产成本计人产品成本,从而使全部生产成本随着产品的流动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是按全部生产成本计价的。由于制造费用是按生产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的,所以造成高产量的产品成本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相反,低产量产品的成本被低估,导致其利润被高估。这种错误的估计,不利于产品价格的正确定位,不利于对产品获利情况的正确认识,从而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价格策略的制定。

三,不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短期决策。本量利分析是研究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问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所有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完全成本法是将企业全部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两大类,不能为本量利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短期决策一般不涉及生产能力的变动问题,固定成本相对稳定,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因此,在进行短期决策时,往往只需要比较不同方案的创利额即可,而创利额的资料,是完全成本法下所不能直接提供的。

四,不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由于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因而不能正确地区分由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升降和由成本控制工作好坏引起的成本升降,从而也就不便于成本责任的归属和业绩的评价: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

五,产品成本计算工作繁杂。完全成本法需要把复杂的制造成本在多个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使成本计算工作繁杂一传统成本法对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采用机器工时或人工小时进行分配,但产品成本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复杂多变的因素引起的,而并非全由数量因素所决定全部部用与数量相关的成本动因对这些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势必得到歪曲的信息。此外,在制造成本归集和分配过程中,人为因素多,主观随意性强。使得产品成本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这种有误的信息往往导致决策者的错误决策。

篇2:完全成本法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月末在产品存货数量=20+200-180=40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 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月末产成品存货数量=40+180-140=80(件)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 600万元,直接人工4 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 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要求:

(1)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2)计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和税前利润。

【思路】

(1)销售成本计算

销售成本=期初产成品存货成本(已知)+本期产成品生产成本-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期初存货40,销售140万件,期末存货单位成本与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一样。计算销售成本——计算本期单位成本——成本计算单(期初已知、本期给出——完工与在产的划分——单位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产量×单位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单位成本

(2)产品边际贡献计算——销售收入-全部变动成本(含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期间费用)

(3)税前利润计算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

『正确答案』

(1)期末在产品=200+20-180=40(件)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件)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00+7600+4750+950)/(180+20)=

70(元/件)

产品销售成本==2800+180×70-80×70=9800(万元)(产品期

末存货80件)

产品边际贡献=92×140-9800-570=2510(万元)

税前利润=2510-2000-300=210(万元)

(2)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0+(140+2000)/(180+20)=80.7

(元/件)

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80×80.7-80×80.7=11430(万

元)

篇3:浅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关键词:成本分类,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成本的控制在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由于市场体制的发展, 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机会瞬息万变。因此进行好成本控制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前提。本文具体分析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以及它们的利与弊。然后分别从产品成本的构成、存货成本的构成、各期损益的不同来分别阐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为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涵义

1.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

(1)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1) 计算产品成本时采用成本性态分析法。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主要包括包括:人工费用、原材料费用、变动制造费和期间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具体以业务量的变化分析产品成本。

(2) 制造成本不同。固定性制造费用在一定期间内无论业务量如何变化其总成本是不会变化的, 所以与当期的销量也没有关系, 所以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并不列入成本的行列, 而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3) 期末企业计算利润。我国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因为在变动成本法下变动制造费用可以计入产品的成本, 劲儿导致本期产品成本增加, 产品贡献毛利减少, 进而导致早计算企业报表时与完全成本法的不同。

(4)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2. 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

(1) 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而无须将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2) 完全成本法的特点

(1) 在成本补偿方面, 制造费用无固定和变动之分, 统一计入制造费用。因为固和变动制造费用在成本补偿方面是一致的。从成本补偿方面来看, 完全成本法认为, 固定制造费用同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一样, 都构成产品的成本, 都可以从产品销售中得到补偿。不能人为的将他们割裂开来。

(2) 从企业利润的构成方面。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总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且成正比关系。所以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会把固定制造费用列入期间损益, 而是计入产品成本中, 这与当期未销售产品的成本构成是一致的。所以,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 产量越大, 单位的利润就会越高, 正因为如此, 企业便会加大生产。

(3) 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则属于期间费用。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利弊

各个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大小以及考会计核算的完整性等来选择适宜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1.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 变动成本法下成本的计算更加精确, 企业决策更加准确。

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受到存货变动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有悖于逻辑的;尽管产品的生产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不是充分条件。在产销均衡的条件下, 多生产当然会多的利润, 但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企业销售生产的亏损产品时, 在变动成本法下反而会使利润下降, 企业如果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则可以准确的发现这一“多产, 少利”的现象, 以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预测和决策。

(2) 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

变动成本法按照成本性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变动成本, 其中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 其直接与当期成本和当期收入相配比。另一部分是固定性制造费用, 其主要由未来发生收入相配比。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必要性支出。它不随产品的增加而增加, 也不随产品生产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是一种为取得收益而已然丧失的成本, 当然应全部列为期间成本而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 故更符合期间配比原则。至于产品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期间费用在期末按成本性态进行划分。

(3) 变动成本法有利于企业人工考核

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制定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考核执行情况、兑现奖惩。变动成本法为此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拿企业的供应部门为例。供应部门的业绩如何, 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供应总成本即供应资金的占用情况。在不影响产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 供应资金占用越小越好, 因此应当进行总量控制。二是单位供应成本, 包括采购成本和保管成本。采购成本包括买价、包装费、运输费、途中保险费、途中耗损、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差旅费等;保管成本则主要包括保险费、财产税以及库中损耗等。上述单位供应成本基本上是变动成本法下的变动成本概念, 应建立标准成本进行控制和业绩评价。至于供应部门的其他费用, 要么可控程度不高, 如工资、办公费、维修费等;要么根本不可控, 如自设仓库的折旧费、水电费、空调费、取暖费等, 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而与存货的供应数量没有关系, 对供应部门的业绩评价也基本上不包括上述内容。

2.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1) 完全成本法可以使企业加大生产,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 不必将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继而可能产生企业产量越大, 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这样可以刺激企业进行大量的生产。

(2) 完全成本法在本国应用比较广泛, 可以对外编制报表,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采用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3) 完全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不利于产品成本的核算;当企业大量生产亏损产品由于把变动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中去, 可能会导致企业报表的不合理性。

三、结论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作为成本核算的两大重要核算方法, 本文正是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出发, 比较出它们的不同点以及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大的不同在与对待制造费用的问题上, 变动成本法是将变动性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而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期间成本。期末不需要成本摊销和分配。而完全成本法由于制造费用全部归入到产品成本中去, 期末销售成本中要扣除存货成本。月末产品要在各门中进行分摊和分配。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上, 但这只是一项非经常性的工作 (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报表:年报一年只编制一次) 。所以, 应该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成本计算系统。这种成本计算系统既在账户层面上将制造费用按成本性态进行了划分和归类, 满足了管理的要求, 也兼顾了会计报表对账户信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林.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运用[J].企业导报, 2009 (7) 36-40

[2]吴大军.管理会计[M].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102-104

[3]秦云.论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对外贸易, 2010 32-35

篇4:浅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区别;应用

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完全成本法,传统财务会计中成本计算方法,指的是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以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的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的制造费用)作为产品的构成成本,而将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管理会计专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指的是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以成本按照性态分类为前提,将变动性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成本,而将固定性生产成本(即固定性制造费用)以及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一)理论依据不同

完全成本法认为,凡是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都应该计入产品的成本,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以及固定性生产成本。理由:固定性生产成本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正常生产而发生的,没有固定性生产成本,产品就生产不出来,所以产品的成本应该既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又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的成本里面应该只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而不应该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生产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理由:固定性生产成本是为产品提供生产条件而发生的,即使产品的产量为零,这部分成本也会发生,这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一样,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这部分成本与会计期间有关,随着会计期间的消逝而消逝,所以固定性生产成本不应当作为产品成本,而应该作为期间费用。

(二)产品成本及存货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为全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为变动性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变动性制造费用。

由于两种方法在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上的不同,使得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在成本构成内容上也是存在差别的。完全成本法下,存货的成本里面既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也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存货的成本里面只包括的是变动性生产成本。

(三)利润的计算方式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销售毛利-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貢献毛益-固定成本

两种方法下计算的利润结果有可能不同:当年产量等于销量时,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利润相等。这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销货产品的销货成本计入当年的损益;在变动成本法下,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年的损益。当年产量大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这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产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中,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销货成本计入当年损益,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留在存货里面,构成存货的成本,构成存货成本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没有计入到当年损益,而是作为资产留在企业里面;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年产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到当年损益。当年产量小于销量时,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这是因为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年产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到当年损益;而完全成本法下,除了当年产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销货成本计入当年损益,存货里面包含的以前年度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也作为销货成本计入当年损益。这就意味着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年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年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优缺点

(一)完全成本法的优点。第一,有助于激励企业提高产品产量的积极性;第二,完全成本计算法所计算的产品成本是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决策的基础;第三,完全成本计算法是企业编制对外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二)完全成本法的缺点。第一,采用完全成本法所计算的分期损益,有时其结果令人费解,会造成企业盲目追求产量的不良后果。其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1)在各年的销售量相同,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各年的生产量不同,各年的税前利润就会产生差异。(2)有时当年销售量大于上年的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保持不变,但只要期末存货减少,就会使企业当年的税前利润减少。(3)有时在销售量下降而期末存货增加的情况下,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均保持不变,但由于产量的增长,反而会出现税前利润增加的情况。第二,完全成本法会增加成本计算的工作量,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往往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三,完全成本计算法下不能为企业提供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资料,不利于企业的预测、决策和编制弹性预算,也不利于企业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

(三)变动成本法的优点。第一,变动成本法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同时便于企业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这是因为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开,便于成本责任的归属;第二,变动成本法有利于正确进行短期决策。企业在进行短期决策的时候,一般不存在生产规模的变化,因此可以不考虑固定成本,以每件产品的贡献毛益为重要依据,变动成本法下的变动成本的资料有利于确定产品的贡献毛益。第三,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且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过程中的主观臆断性。

(四)变动成本法的缺点。第一,变动成本法需要将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划分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例如,一般情况下假设车间厂房折旧的计提方法为直线法,故车间厂房的折旧为固定成本;第二,变动成本法不合乎税法的要求,目前税法规定的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为完全成本法,改用变动成本法会降低存货成本、加大销货成本而影响当期实现的利润额,因而会暂时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第三,变动成本法不合乎对外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我国一般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对外财务报表,计算期末存货价值、计算当期损益。

四、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使用

从上述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成本法的缺点刚刚好是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刚刚好是完全成本法的优点。因此,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补充,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时,鉴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内部管理,而完全成本法更适合企业编制对外财务报告时使用,编制对外采取报告是企业一项非经常性工作,因此,企业应该选择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结合制,即建立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统一成本计算系统,等到期末对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数据加以适当调整以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篇5:完全成本法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比较分析

现代契约理论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近年来也已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围绕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诠释,不同的.契约理论分支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对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理论框架在关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上的差别和融合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契约理论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予了简要的评述.

作 者:王涛 赵守国 WANG Tao ZHAO Shou-guo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515(2)分类号:F06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产权理论

篇6:完全防晒手册

其实,防晒理念和所有的美容知识一样,是随着年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就如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人将白垩涂在脸上来美白的做法如今听起来很可笑一样,很多我们过去熟知的防晒知识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而成为了落伍过时的东西;我们将“防晒值”、“紫外线”等知识烂熟于胸之后尤其要注意甄别这些已过时的理论。春水就为时尚MM奉献一份“2006升级版完全防晒手册”,为大家们打造最新的权威防晒宝典。

防晒IN&OUT

过去,我们似乎已经十分了解了防晒知识,什么“防晒值不是越高越好”、什么“阴天下雨也要注意防晒”、什么“出门前10-20分钟涂防晒品最合适”之类的,似乎每个女孩对于防晒知识都已经掌握得不错了;但是,你知道你掌握的防晒知识有多少是需要更新的吗?20的防晒手册如今你还在用?那就像楔形粗跟鞋大行其道的今天你还在穿松糕鞋一样老土,鞋子本身没有错,它依然很漂亮,只不过过时了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哪些防晒理念成为了过时的东西――并不是说它们是错的,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对于防晒这件事只能认识到那个程度,如今,也是一样,今天IN的东西以后可能变成OUT,但就目前来说,这些讯息还算是权威的,所以,快用它来更新你的防晒知识储备吧!

防晒OUT老调之一:防晒品SPF值不是越高越好

传统的防晒理论认为SPF15左右的防晒品就足以抵挡95%以上的紫外线,而系数过高的防晒品由于含有太多油份只能给皮肤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还会影响皮脂的正常分泌,造成毛孔堵塞,进而导致粉刺、面疱的产生。所以,除非是在旅游度假时,不建议涂抹SPF指数过高的防晒品。

防晒IN新论之一:低油份的高SPF值防晒品更适合

近年来,很多大品牌的防晒品一上来就是SPF30、50甚至60这样令人咋舌的数字,对传统概念中“SPF8-15就足够”的理论来了个大颠覆,这是因为,国际防晒品研究协会的最新说法是:“很多人在涂抹防晒品时通常没达到2克/平方厘米的标准量,所以会导致防晒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翻译”成我们能听得懂的话就是:如果你涂SPF15的防晒霜,就要保证每平方厘米的皮肤涂够2克,也就是说,一瓶50毫升左右的防晒霜够你涂20几平方厘米,而就算我们的脸达不到加菲猫那么大,恐怕一瓶防晒霜也只够涂两次,所以,干脆涂SPF高一点的吧!

各大品牌针对这一点新发现专门调整了防晒霜的成分,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高SPF值低油份的防晒品,这样既给我们全面的保护,又防止因为太过油腻而带来其他肌肤问题。

而且,你听说过“法国女人的魅力秘诀就是她们一整天不会改变妆容风格”这句话吗?如果涂SPF15的防晒霜,只能提供4小时左右的保护,要想一整天不被紫外线侵袭,你势必要在中午重涂一次,起码要把防晒霜外面涂着的粉底卸掉,然后涂完防晒霜再补一次妆,不但麻烦,而且匆忙补完的妆难以保证跟早上出门一样精神。而SPF30以上的防晒霜足以保证你一天的防晒需要了,就省却了卸妆再补妆的麻烦。

推荐:

法国娇兰完全深彻靓白防晒乳液 SPF50 PA+++ RMB520 50ml

提供完美呵护,令肤色更均匀,防晒指数高达SPF50,创新的防汗配方提供一整天的保护。

CHANEL日常防晒保养乳液 SPF45 PA+++ RMB400 35ml

篇7:完全平方公式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 可先变形为 或 或者 ,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 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 混淆,而随意写成 .

(2)切勿把“乘积项” 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 与 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 ”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 混淆,而随意写成 .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103×97

②103 × 103

(3)请同学们自编一个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学生活动:编题、解题,然后两至三个学生说出题目和结果.

要想用好公式,关键在于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正确使用公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

法公式”.

引例:计算 ,

学生活动:计算 , ,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说出答案,得出公式.

或合并为: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学生概括,教师给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时板书.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教法说明】

①复习近平方差公式,主要是引起回忆,巩固公式;编题在于提高兴趣.

②有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基本建立起了一些特殊多项式乘法的认识方法,因此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由计算直接得出.

2.结合图形,理解公式

根据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两图均为正方形,

(1)图A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图Ⅰ、Ⅱ、Ⅲ、Ⅳ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积和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积表示Ⅲ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利用图形讲解,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直观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式,同时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例:计算

教师讲解:在 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 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则 、 ,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教法说明】 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结构,为运用公式打好基础.

(2)例1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① ② ③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解题,3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 让学生先模仿公式解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对公式理解、应用和熟练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后要紧扣公式,重点讲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于例呈中(3)的计算,可对照公式直接计算,也可变形成 ,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篇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关系探析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不包括其他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 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和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 只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等直接费用, 所以也称之为“直接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比, 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不仅包括变动成本, 还包括固定部分。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下, 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即产品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间接成本, 所以也被称为“吸收成本法”。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一) 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 固定制造费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时间的长短成比例, 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 并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消失。

它产生的效益在发生的当期就全部列入到损益表中, 并不会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完全成本法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

它的理论依据是, 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产品生产阶段, 与生产直接相关, 同变动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差别, 应该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二) 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 以产品成本与产量变动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依据, 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把成本按成本经济用途分成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三) 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因为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 所以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不同。基于一定假设条件后, 他们的税前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1. 变动成本法

2. 完全成本法

3. 整理后

由此可知,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税前利润差额仅与未销售产品的固定生产成本有关, 未销售产品多, 则差额影响就大, 反之则小。进而可以得到两者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与产销均衡程度成正比。产销越均衡,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二者计算出的利润差额就越小, 反之则越不均衡, 差额越大。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二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必不可少。他们在理论依据、内容、利润计算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 各有利弊, 两者不能被替代。其中,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在于, 它的计算结果, 能够提供良好的、完善的会计信息。而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在于, 能够更好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如果一个企业成本计算制度中同时运用两种方法, 这样既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又能提供良好的会计信息, 但是这样的缺点在于工作量的增加。如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大量重复的计算程序等。所以, 将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有利于企业的成本计算工作的开展。

作为企业一种有效的内部管理方法,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在于它不符合财务会计中产品成本的概念, 直接导致这种方法不能作为编制对外财务报表。而完全成本法满足编制对外报告的成本核算要求。为了避免大量重复的计算, 可以把两者进行有效结合。

在企业日常核算时采用变动成本法, 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在期末通过调整, 将需要对外的部分改为完全成本法, 来满足财务会计对外需要。这种结合方式下, 采用变动成本法来进行日常核算, 可以随时得到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信息。

而到期末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 可以先将相关账户合并调整, 变换成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 之后来编制会计报表。相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言, 把二者进行结合不会给会计人员增加太多的工作量, 然而, 取得的财务信息却要多很多, 兼顾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报告的需要, 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万寿义, 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三好学生演讲稿800字下一篇: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