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5-0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篇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 题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能 程 法 感 度 值 观

教学 1.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3.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1.通过了解责任的来源,调整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2.比较负责任的意义与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1.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感。2.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

重点 教学

履行责任对他人和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意识。

难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表演小品

设计意图

联系实

“七嘴八舌”说出两个问题际,引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导学生的部分答案。提问:

认识到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面对生

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活,我们要学“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板书)

会作出活动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在家庭、学校、社

选择,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讨

对自己

论的结果,填写教材第5页表的事情(探讨责任的含义)的选择

格。小结: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事情

负责。

“不同的社会身份由不同的责任”(板书)

联系实

学生说出所知道汶川地震救灾的情况。

际,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

使学生认识到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的材料,思考后回答: 1.在救灾的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 2.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小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板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明确责任的来源,帮助学生掌握责任来源是多个方面、听完阅读材料后回答两个问题。

活动三: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回答教材第6页的活动材料 的四个问题,并要求在全班交流。

小结:责任的几种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

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学生回答教材中活动材料内认清角色,承担责任(板书)容,并归类;交流责任的来活动四:做一个小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源。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角色,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

小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表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谁在对我负责(板书)自己对自己负责(板书)

要求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现在活动五:小品表演:教材第8页“小含的困惑”讨论作为所表演的角色,每个学生说

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小含的组长该怎么做,才是真正负责的行为。

小结: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因承担相应的后果。

他人对我负责(板书)

活动六:让学生列举他人对自己尽责的事例。

表演小品

多个层

次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中学生应扮演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责任。

请学生以一项职业为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职业责任的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重要性。

人人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板书)

活动七:1.学生朗读教材第11~12页的图文材料,呈现情

通过活景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动,使

学生明

确中学

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生应扮

演好自

己的角

色,履

行自己的责任。

通过小品表演,讨论、回归责任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

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任。

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参与。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到不承担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有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2.在全班探讨这些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阅读后及时动脑思考并说出小结:我们要尽心尽力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不承担责任带来的后果。公民,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课题小结:

1.对自己的后果; 2.对他人的后果; 3.对社会的后果。

通过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了责任的含义、来源,明确了

谁对我负责,人人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现。

民。

梳理知识,提高认识,学以致用。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板 书 设 计 谁在对我负责

不同的社会身份有不同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认清角色,承担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他人对我负责

人人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 学 反 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责任的含义以及来源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的言行也有所改变。

2、要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的态度,不是几节课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行养成教育。就是要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教师或家长引导 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3、注意寻找、分析:尽管自己进行了精心设计,但还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

篇2:《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通过课堂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追求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现将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如下:

一、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精心备课、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内容很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把很多内容精炼。

2、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的,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为切入点。比如,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来理解责任的含义,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如导入是小品导入,理解责任的含义时运用的是男女生竞赛,后面还有情景剧,小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1、开始的时候有点着急,各环节进行的较快,导致有的内容学生没有反应过来。例如:地震资料展示的太快,学生对材料还不是很熟,所以问题回答的比较吃力。

2、学生排演的情景剧效果不是很好,课前应对其进行指导。

篇3: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我的责任

谁在对我负责

不同的社会身份有不同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认清角色,承担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他人对我负责

人人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责任的含义以及来源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的言行也有所改变。

2、要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的态度,不是几节课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行养成教育。就是要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教师或家长引导 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篇4:《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2课时) ㈠板书设计 责任的含义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人负有不同的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谁在对我负责 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㈡教学过程 1、 导入:《放学回家》 ⑴提供材料(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你该做些什么?) ⑵学生议论并回答 ⑶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告诉这样的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 意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 2、 讨论:《什么是责任?》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 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 ①上课专心听讲 ②不抄袭作业 ③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④不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 B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 3、 录象:《灾难中的新奥尔良》 (1)观看一段影片,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⑶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意图:⑴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⑵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来源。 应用:⑴完成教材P6练习;然后在全班交流. ⑵完成《QQ练》P 7/1/2 4、 角色扮演:《我是谁?》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兄弟)”。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要求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5、 设身处地:《假如你是……》 ⑴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 ⑵分角色回答 ⑶扩展思考:利用P11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意图:①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 ②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6、 小组交流:《我第一次……》 (1)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 (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 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 7、 《学会感恩》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再补充几例。 (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

篇5:《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人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如何理解:“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责任”?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子女:孝敬父母;学生: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公民:遵守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热爱祖国;社会成员:维护正义,保护环境,扶危济困;陌生人:扶危济困:朋友:忠诚,互助互谅互帮„„)

4、谁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2)他人对自己负责(3)人与人之间相互负责

5、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1)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负责任的表现。(2)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6、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7、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1)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2)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3)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4)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 会负责。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8、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回报,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知识或技能等。

9、负责任的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是责备和处罚。

10、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11、当责任可以选择时,我们该怎样做?

(1)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责任,对承担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

(2)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付的责任。

12、当责任不能选择时,我们该怎样做?

篇6:《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1、通过学习知道责任是产生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通过能够做到对自己负责任,也对他人负责既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

3、通过学习要明确,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自己做得事情负责任

学习提示: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1.责任的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某些事和不应该做某些事。

2.责任的来源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的承诺。

(2)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1)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2)尽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谁在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

(1)谁对自己不负责,谁就要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

(2)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2.对自己负责的原因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自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3.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1)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2)对自己负责,说到底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回顾与反思: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

2、所谓责任就是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其他责任可做可补做,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3、在中学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学习搞好,其他的责任可暂时不管?

4、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5、假如有人问: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什么?为什么?逃避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6、你认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什么?初中阶段你已经学会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哪些责任你还没有承担?

篇7:《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7月20日,“法信通•山东省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上线,将违法犯罪信息记入信用记录,并与职业准入等挂钩,有效破解“老赖”难题。10%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除了曝光,山东还采取悬赏、定制彩铃等方法治老赖。山东这样治“老赖”

①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 ④能够杜绝不诚信行为,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岗下村村民付树根自学12年获得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资格,此后14年义务帮助村民打官司200多起。村民们说,是“土律师”点燃了他们心中法治的灯。付树根的责任来源于

A.公民身份 B.法律规定 C.道德规范 D.职业要求

3.作为中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下面同学的看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小明:在学校我听老师的,在家里我可以不听父母的。B.小军:如果我犯了错误,我会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C.小红:我还是未成年人,所以我没有必要干家务活。D.小强:我已经长大了,应该拒绝别人给予的任何帮助。

4.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完成学习任务;子女要孝敬父母;同学要互助、互谅等。这告诉我们 A.要承担的责任太多、太累 B.人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C.人们在承担不同的任务 D.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5.假如你选择当一名教师,那就意味着你要教书育人;假如你选择做一名军人,那就意味着你要保家卫国;假如…… 这说明

A.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B.不同的角色要求承担不同的责任 C.责任对于每个人都是负担 D.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

6.王晓琼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自己的床铺坚持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在学校里,她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学习上努力上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每逢值日她都是第一个到校。为此,她赢得了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从中可以看出 ①王晓琼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她认真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③她的自理能力很强 ④她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不容易接受新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明

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责任 ②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发展和成就事业 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④每一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消防官兵火速赶往现场灭火。当天22时许,居民楼突然塌落,正在三层灭火的十几名消防官兵瞬间被埋,火灾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从消防员身上我们感悟到

①他们每个人都在承担责任,且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一旦作出选择,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③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安全,更温暖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9岁,母亲因病早逝;15岁,父亲中风偏瘫住院;16岁,“背”起爸爸去上学……每天一大早,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起床,陈春林就必须爬起来赶去医院,照顾父亲起床洗漱、喂饭喝水、搓背按摩……安顿好父亲之后,她才放心赶回去上课,中午、晚上也是如此。广西“最美孝心女孩”、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陈春林在贺州高中继续用真情演绎着“带父亲上学”的孝心故事,陈春林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③未成年子女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④要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下列有关角色与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烦恼 B.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不用在乎别人的感受 C.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在解决角色冲突中快乐成长 D.我们应该从个人利益出发,个人利益重于集体利益

二、非选择题 11.13岁的罗光志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珉谷镇第六小学六年级学生。5年来,他一直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为她做饭洗衣、端水嘬药、翻身擦背……2016年9月,罗光志荣获2016“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在学校,罗光志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知识竞赛。平时,只要有同学向他寻求帮助,他都热情、耐心地解答。主动给学习较差的同学补课。此外,他还非常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和长辈都行队礼,遇着同学、熟人,他都笑脸相迎,大家常常被他的行动感染。

据此,你校团委将举办以“勇于承担责任,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罗光志扮演了哪些角色,并相应承担了哪些责任?(2)罗光志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

(3)罗光志的行为传递了哪些激励我们健康成长的正能量?

12.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陈冬参与了此次飞行任务。从小调皮爱惹事的陈冬,没想到他会成为一名“性格沉静、稳重、责任心强”的航天员。陈冬读三年级的时候,曾领着一帮小伙伴把学校发给老师们的菜踩得稀巴烂。班主任杨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教育他以后干什么一定要多为别人想一想。陈冬从杨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宽容和担当。他决心好好表现自己。此后,初中、高中……他一直是班长。1997年,陈冬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在这里,他逐渐适应了另一个角色对他的塑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从飞行员到航天员……出征前,陈冬接受采访时说:“当班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在军校,我懂得了什么叫军人的责任。”

请从学会承担责任的角度,结合陈冬的成长过程说明我们应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13.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学习迟凯琳先进事迹系列活动。

迟凯琳,辽宁省营口盖州市梁屯学校八年缀学生。2009年,凯琳的爸爸和妈妈出了车祸,妈妈当场身亡,爸爸昏迷了一个星期才醒来,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从此凯琳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家中,凯琳帮奶奶做饭、刷碗,给爸爸和爷爷洗脚、按摩。一天,她在院子里摘菜,看到下雨了,赶忙跑过去帮邻居顾奶奶装苞米,苞米装完了,她全身也淋湿了。在学校,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她被评为“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策划

(1)你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来宣传迟凯琳的先进事迹? ●多重人生

(2)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我们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迟凯琳的先进事迹,谈谈她具有哪些社会身份,承担了哪些责任?

参考答案

1-10.BCBDB DDABC

11.(1)①角色:儿子。责任:体贴、孝敬母亲。②角色:学生。责任:努力学习、关爱集体、尊重老师、维护集体荣誉。

③角色:同学,责任:与人为善、帮助同学。

(2)每一个社会成员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都会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角色,这就需要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活中都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承担责任,能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增强自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促进自身发展;等等。

(3)对自己负责、勇担责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努力学习、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与人为善、热爰集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貌、乐观向上。

12.①陈冬从学生、飞行学员、飞行员到航天员的成长历程中,每一阶段都能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这告诉我们做负责任的公民要认识到不同的角色需要 承担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②陈冬主动担任班长职务和自愿选择毪行员作为自己的职业,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得出色?这告诉我们做负责任的公民要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做出最合王里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③陈冬虽然从小调皮爱惹事,但能勇于承认错误和纠正自身过失,积极承担班跃职责,成长为~眭格沉静、稳重、责任心强”的航天员,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这告诉我们做负责任的公民要学会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自觉承担起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13.(1)召开主题班会、板报宣传、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

篇8:谁对我负责教案

1、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有不同的社会责任,知道自己应负的责任

2、懂得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也应对他人负责,了解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学情 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的被动的。通过引导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觉,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a、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 、b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c、知道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a、通过了解责任的来源,调整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b、比较负责任的意义与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负责任的人心存感激

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责任的来源;责任的分类。

难点: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意识

上一篇:商家合作保证书下一篇:博士补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