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2024-04-23

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通用6篇)

篇1: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什么是工商管理 二.“工商管理”的概念

1.“工商管理” 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2.学科与专业的角度

3.工商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三.工商管理教育目标的界定

1.精英说 2.职业教育说 3.通识说

四.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

1.培养目标 2.主要课程 3.就业方向 4.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5.国际学分转移 6.学制 7.授予学位

五.工商管理专业方向的学位与职称

1.工商管理专业学历层次 2.管理层次 3.就业安排

4.管理的层次和职能来看,对人才的需求分三个级别 5.不同层次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 区别 六.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和方向(优势)

1.专业特色 2.就业方向

3.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优势 4.调查数据

七.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的劣势

1.专业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 2.课程设置不合理 3.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 八.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 九.我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十.我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1.大学期间已完成的目标(专科阶段)2.未来两年需要完成的学业目标(本科阶段)3.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注意事项 十一.毕业后的抉择

1.直接工作 2.继续读书

一.什么是工商管理

根据素质教育中关于工商管理的一般理解:大学里设立工商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专业基本素质,适应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从事企业管理,策划,咨询,教学和培训,面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因此,学习者需要有一定的领导潜能。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下设的二级专业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否则你学起来会比较艰苦,压力也会很大。另一方面,工商管理的学习者应当对所有学科都有一定的兴趣,而且发展比较平衡,并善于关注社会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善于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学生更适合选择工商管理专业。二.“工商管理”的概念

1.“工商管理” 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

狭义: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2.学科与专业的角度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3.工商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管理的普遍性:在所有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哪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

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所以被称为营利性的组织。而医院、学校、政府就不是这样。

正是由于管理的具体目标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组织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三.工商管理教育目标的界定

关于工商管理教育目标的界定有三种说法:精英说、职业教育说、通识说。1.精英说:工商管理教育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经验理性、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重视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2.职业教育说:工商管理教育在于提供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向专业的技术层面的管理学科倾斜, 比如说管理科学与工程、资源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等, 培养定位在技术层面的专才;培养的目标是工程师型的管理专才。

3.通识说:工商管理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应当是一种通识型教育;“通才”典型:西蒙。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结构应具有既专又博的特点。美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西蒙就是具备这种知识结构的典型人物。他在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运用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企业管理进行综合研究, 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 创立了决策理论科学, 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四.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

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管理整合力培养为核心,以资源企业、金融企业管理为主要背景,以管理沟通能力为主线,在教师指导下深入企业实习,系统训练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市场调查与策划、综合经营分析能力,能够熟练撰写资源企业、金融企业综合经营分析报告,并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2.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经济法、统计学、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管理、资源企业管理、环境资源会计、资源资产评估、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创业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综合经营分析、情景管理训练等。学习程序与课程设置

⑴ 第一阶段

 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等

 基础课:外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等

⑵ 第二阶段

 学科与专业基础课: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 6

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经济法、运筹学、管理英语等

⑶ 第三阶段

 专业方向(核心)课: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管理沟通等  专业选修课:计量经济学、市场培育与拓展、职业经理人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管理会计、技术经济学、电子商务、投资原理与实务等

⑷ 第四阶段

 方向选修课:资源性企业管理、金融企业管理  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

3.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从事经营分析工作,并经过管理实践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

4.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本科毕业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研究生;在学期间可以攻读电子科技大学双学位,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文凭;符合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学分条件者,可以前往英国深造。5.国际学分转移:顺利通过成都理工大学第二年或第三年相关课程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的商务管理、商务研究文学、商务管理与创业等专业学习。6.学制:四年

7.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工商管理专业方向的学位与职称

1.工商管理专业学历层次

高职 本科 硕士 MBA 博士 2.管理层次

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

部门经理、项目经理(负责一个职能或项目的专项工作)3.就业安排

本科——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基层领导 硕士——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 MBA——企业职能部门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 博士——理论研究人员

4.管理的层次和职能来看,对人才的需求分三个级别

高层管理者——把握战略全局,要求知识和经验技能必须全面;

中层管理者——分管某一职能部门或具体项目,要求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整体视野;

基层管理者——作为中高层的后备,执行具体职能工作,应有扎实过硬的具体专项工作知识和能力。

5.不同层次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 区别

高层管理人员—— — 决策层的核心能力素质是创新; 中层管理人员—— — 执行层的核心能力素质是协调; 初级管理人员—— — 操作层的核心能力素质是执行。六.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和方向(优势)1.专业特色

宽口径 厚基础 2.就业方向

广阔

专业对口不多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非常广,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就业渠道:

⑴ 传统的市场经营管理职位,在这一岗位上你必须从基层做起,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经验,目前,虽然说很多企业(一部分外资企 9

业除外)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难以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对自身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⑵ 人力资源管理职位,你可以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职,从事招聘、培训、薪酬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⑶ 物流管理职位,可以融会贯通管理学的知识进入物流行业,目前一些对外贸易方面的物流岗位薪资待遇较好,其发展前景也比较乐观。

另外,还可以到管理咨询公司做策划顾问,或者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有的行业和公司还会提供业务提成等业绩奖励。需要提醒的是,市场营销对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都有切入点,具体到工商管理专业来说,从事市场管理和策划方面的工作可能更合适一些。

3.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优势表现为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无论定位于培养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虽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有可能从事基层管理,但和管理类其它专业毕业生相比,其劣势在于某项专门技能知识稍浅,而综合能力要强一些)。

4.根据中国管理教育报告课题组在2000年9月所做的调查显示,54%的企业需要全面型管理人才,而需要专才型和技术型管理人才的企业分别为35%和10%,对其他类型人才有需求的企业为1%。七.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的劣势

1.专业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

⑴ 随着企业管理工作分工越来越明确,以前企业通常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但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再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而是分解为质量部、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企业管理实

践的这种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最终定位在哪个具体职能部门。

⑵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无岗位”。

2.课程设置不合理。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核心课程,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其专业核心课通常也是其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课。因此有“工商管理无专业课”的说法。

⑴ 毕业生感觉自己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缺乏核心竞争力 没有理工类学生那样拥有一门具体且实用的专业技术 ⑵ 岗位设置的门槛比较低,受到跨专业求职者的冲击。

3.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由于工商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财务、质量检验、战略规划等,学校要想安排学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部实习一遍是非常困难的。目前,许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采取短期实习学校尽量安排,长期实习由学生自己解决,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八.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商管理中现代数学方法和信息处理及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2.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工商管理学科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3.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将日趋紧密。

4.随着学科的综合、交叉发展,工商管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之间及与其他有关学科之间将进一步相互渗透。

九.我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我也曾反复的思考,工商管理是什么,我的专业给了我什么,我的大学是否彻底浪费等等这样的问题。

直到最近,我有一天偶尔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领悟了一个解释我大学专业的正面想法,我在这里把它扩展一下,谈谈我对工商管理专业等方面的认识。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工商管理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且复杂的领域,他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运营,而以最高的效率产出最大的利润或财富为目的的。

他贯穿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低层次的管理有对物的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有对人的管理,而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把工商管理片面的理解为只是对人的管理,而忽略了对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人一直是最困难的,很多人也觉得管理人似乎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恰恰人是最难管也管不好的,西方的管理学思想就这样在中国一直艰难的撑着,这里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或者说是整个中国文化所导致的,这个就不说了。

总之,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并不适合中国这样的气候,不用说小公司很少用到这样的知识来管理公司,就连大公司的经理人也未必来真正用所学知识来管理公司,工商管理的知识只适合来做表面的文章,而不是用来解决实质的问题,也许有,但我觉得并不多。

我不说在中国,这样的责任也太到了,我就说在我们这里吧,在我们这里,我觉得做管理很大程度上要有点天分,但我不排除经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风格后来成功的管理者,这部分人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在这里还有一句话要说就是:管理是一项高层次的脑部运动,请记住,这是一项“高”层次的运动,所以他为什么那么高,原因是下面有着坚实的基础为他做铺垫,使他能够发扬光大,而这些才是你实现管理的真正基石!没有这些基石,如何为管理垒起大厦?那么什么是大厦的基石?是你对每个业务模块,每个企业管理

模块,每个过程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这些知识和经验,作不了好的决策,就做不好管理,你也就不用做管理了。

而我们的大学,工商管理的,并未给我们授予这样的基石,他只是在我们的脚底下垫了一些虚拟的沙子,让我们软软的踩在上面,并不稳定,让我们暂时看到了管理是什么摸样的.仅仅是对工商管理有了个认识。

是的,其实我们并不应该要求外界给我们什么,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会不会把握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最不负责任的观点,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最至理名言的观点。

所以我在这里做个总结: 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你可能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也许在走上工作后是最没用的知识,因为实际工作中并非如书中所说的处事那样严谨,所以不需要用到那些知识。何况,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这样的工作岗位提供给你去运用这些知识。所以你会袄折,除非你去搞研究,做学术。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仅仅是你学习生涯的开始,你如果想做管理,那么在毕业之后,你的目的就是学习,学习你所要管理的某个领域的技能,也许是一些理工类学生的技能,如果学不成,至少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要去了解公司运用的各个环节的过程情况,你甚至需要亲手去一台机器上操作一个月等等,为你的管理做好基础,管理越高层,掌握的知识也需越多,因为他必须统管全局。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所以我认为,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学的东西是最多的,他如果要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不仅学了西方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实践获得了中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同时他也要去了解其他工作岗位上的情况,甚至去掌握那个岗位所需的技能。十.我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3.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⑴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⑵ 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⑶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⑷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⑸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⑹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⑺ 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4.注意事项

⑴ 提高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⑵ 加强其它二级专业技能,与别的专业重合-----“样样精”

⑶ 精练核心课程,不追求广而全,与其它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

十一.毕业后的抉择

由于我现在已经就读于大三,很快将会面临毕业的问题。对于毕业后的抉择,我现在列下以下几项(所列内容均结合本人兴趣、综合素质和能力、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

1.直接工作

考公务员(如工商局)考事业单位(如银行)进外企 进国企 进私企 2.继续读书

考取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申请出国读研

总结:不论毕业后选择哪条道路,在事前都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决定不是在拿到毕业证那刻才做出的,早在进入大四的学习中时就要做好选择。在进行SWOT分析(个人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后,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毕业导向。做好决定后,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要留后备。比如我决定了直接工作并下决心考取公务员,除了准备公务员考试外,我还要关注各方面的企业招聘信息,去参加面试,以弥补我未能考取公务员的风险。

篇2: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一、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认识误区

就专业个性而言,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 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 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院校、教师和学生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认识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或处于模糊状态, 认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管理型人员或研究型人员。

这种认识致使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就理所应当地成为管理者, 很难端正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态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不长, 但发展速度迅猛, 这就带来了许多问题, 其中很直接的一个问题是:旅游从超常发展到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要解决这个问题,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同时, 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用性和操作性是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必须十分强调的方面, 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教育, 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操作型、服务型人才。

2. 有些院校认为, 实践教学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

忽视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作场域看, 总体上大致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应当全方位地启动三者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 才能形成一以贯之的实践教学体系。单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培训课程的实践教学, 或只建立封闭的、层次单一的校内实验室, 或单纯依赖校外企业都只能流于形式, 不能够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3. 有些院校认为, 安排了实习就等于完成了实践教学。

实习只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通常旅游专业的大多数实习活动就是到饭店或旅行社“出苦力”, 单方面的强制性实习降低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 使实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4. 有些院校认为, 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技能培训的课程。

一般院校对师资的培训匮乏, 使得技能培训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迅速, 许多高校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纷纷设立旅游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基础上设立旅游管理专业。一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 从其他相关专业如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转变而来。这些教师理论课讲得非常好, 但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经验, 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许多年轻的专业课教师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 缺乏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 在短时间内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往往有一些教师理论课讲得生动、活泼, 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 就束手无

5. 许多教师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域, 在其中教师所担当的讲授者角色异常鲜明。片面地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割开来, 看成两个前后相继的过程, 是许多专业课教师理念上的误区。

二、旅游院校应走出认识误区, 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旅游业越来越高的人才要求对旅游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旅游院校应该真正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 尽快走出认识误区, 积极地采取以下的应对策略: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新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预测, 到202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届时,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特别是需要具有相当程度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高校的旅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需要, 改过去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培养模式, 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学校的教育重点需要切实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应该从三个运作场域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着手, 努力构建具备整体性、连贯性、互动性、系统性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2. 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是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应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邀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旅游行业管理人才担任指导教师, 鼓励和选派教师到优秀旅游企业挂职锻炼。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明确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理应从课堂教学着手, 大力引进实践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

3. 加强专业思想和职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

从事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是服务意识, 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业观念, 将最新的行业动向及时地告知学生, 将行业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始终贯穿于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不断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每个毕业生到了单位都必须从基层干起, 从端盘子倒水做起。在国外, 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一般都需要5~10年的一线服务经历。旅游管理行业的通则是要求管理人员要从服务员做起, 因为要做高层管理者, 必须要有基层经理、服务员的经验, 否则, 很难做好工作。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以及与国际旅游业合作的日益加强, 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对旅游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从事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和教师应该走出认识误区, 制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真正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运作场域, 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着手, 努力创建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旅游业这个朝阳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一风主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张金霞.应用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4)

[3].周松秀, 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4].张淑贤, 刘海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5].罗文, 陈国生.论高师旅游管理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篇3: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学生的学业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考评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和积极导向的作用。但是目前流行的考评模式和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笔者试图从现有考评制度出发,分析弊端,提出本专业学生的学业考评设想。

1 传统考核制度弊端的成因

1.1 学生方面的因素

当前学校生源质量差、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大比例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也是考试制度下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将会使不少学生依旧停留在失败的阴影中,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使付出艰辛和心血的教师得不到相应回报,缺乏成就感而感到心灰意冷,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

1.2 学校方面的因素

本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四类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辅助选修课。课程模式的设计者是希望它们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能提高文化素养,又能提高职业知识与技能。而在现实实践中这四类课程很难整合,往往相互割裂,很难达到课程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在两三天时间内,学生要完成所有课目的笔试考核,这让学生普遍感到吃力,考试时违纪与作弊的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考核的初衷与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不符合现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特征。

1.3 考评制度方面的因素

学校传统的考评方式强调甑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意识、人际沟通、实践能力、从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没有做出评价。而作为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应当是坚持以现代旅游饭店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实习就业作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克服那种学生只看分数、老师只教书本、管理偏离实际、教学脱离用人需要的弊端。本专业原有传统应试教育考评制度的缺陷日益显得严重。

2 更新考评观念和内容

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考核和评价这些学生呢?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观”得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应确立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和够用为度”为原则,树立以素质为基础,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与考评应该更好地发挥考评的功能,使考评这种手段真正为素质教育质量服务,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大力突出能力与素质培养、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采用科学实用的教法、严格学生学业考评和把握学生素质水准也是本专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

明确考评的目的不是甄别,不是选拔,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学得更好,更有兴趣去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考评也作为一种信息反馈,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评手段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摒弃以单张试卷给学生作终结性评价的做法,做到:

(1)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

(2)调整考试结构,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测试,着重于基本能力的评价;

(3)采取分项考试,把过去的一张试卷改为多项考查。实行多途径的评价,并以平时评价为重点,做好课堂表现、作业、阶段考查等方面的考评工作。

教师在评价时以考查的目的为评价内容的主线,同时对学生在考查活动中表现出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认真态度等给以肯定,采用评价表的形式,把以上评价内容细化分栏作为各项评价指标,各项以优、良、达标、待达标等第评出,合计后,给出综合等第。

3 改革考评方法与形式。

采用的考评方法与形式要做到减轻学生因考试而受到的压力,让学生能够轻装上阵,更轻松地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评价中及时发现不足,并通过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给予学生合理表现个性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表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的场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用考核方法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使外部动因向内部动因转化。

3.1 闭卷和开卷相结合

传统闭卷考试最大的弊病是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死读书、读死书,压抑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本专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和掌握才行,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与其让学生痛苦的记忆,不如以小论文、事故处理或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

3.2 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

本专业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主要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动手操作技能。应根据学科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操作测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部分理论内容可以以口试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完成质量及操作的熟练程度给予评价。

3.3 鼓励重考、严格补考与设立重修制度相结合

重考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学生重考这个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重考成绩还不满意,允许再次申请重考,二次重考还不过关列为补考。这样做虽然会加重教师负担,但由于能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付出这份劳动也是值得的。

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及格但又不认真对待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限定有偿补考,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在毕业前给予重修机会。但是补考与重修一定要严格对待。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可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3.4 允许免考

为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发挥其特长,对学科内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允许免考这门学科。这样可以激励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免考的学生来说,是老师对其学习的一种最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因而免考的学生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来学好这门学科,能赢得更多时间学习其它各科知识。

3.5 总分细分化。

篇4: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完成学业

一、目标引领

明确确立学生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现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及至以后生活态度的根本。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导向, 也就是确立以后学生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并且为所要从事的职业在学校中进行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职业规划, 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这不但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结合起来, 同时贯穿于个人漫长一生中的学习、工作中, 使人在有限的人生中, 实现最大的价值。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就会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 并会为实现它而主动去努力。

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曾提出过成功的万能公式:

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

法国一位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的年轻画家,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 迅速成为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的是, 他患上前列腺癌, 于1998年去世。他去世后, 法国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 他说:“我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 把自己成功的秘诀留下, 谁若能通过回答‘对于成功, 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成功的秘诀, 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 将作为睿智地揭开成功奥秘的人的奖金, 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遗嘱刊出之后, 共有48561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 但是没有一个猜中。在这位媒体大亨逝世周年纪念日, 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 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 公开了他成功的秘诀, 他认为, 对于成功, 人最缺少的是“目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定一个好的人生职业规划, 这样, 个人每天的所思、所为, 都会围绕着这个规划展开,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坏习惯形成容易, 却难承受;好习惯形成困难, 却易承受。”有正确的目标, 有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引领人走向成功。

二、行为引领

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起引导、引领的作用。那么教师本身的德、行也至关重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 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 身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 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 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 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除以身作则外, 还要对学生进行主观上的引导和监督。

对于学习, 态度很重要, 是思想指导, 是主观内在的动力。但行动更重要, 我们的学生都有理想, 都有目标, 但很少能自己顺利实现。通过调查很多学业有成的同学, 或已经就业的同学, 多数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限定所从事职业的条件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要决定于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调动人的最大潜能, 调动人的最大积极性, 最大的内在动力。学习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勤劳的习惯。一勤天下无难事。可是勤劳不是自己想这样做就能做得到的, 必须要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督促教育逐渐养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抓紧时间, 合理地安排时间, 有效地利用时间。

教师要细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给学生定出合理的短期目标, 切实可行的计划, 小步伐快节奏的前进, 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 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同学的赏识是最重要的, 这能让学生鼓足干劲, 冲击下一个目标。

注意观察了解学生, 对能找出教师讲课疏漏的、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树立榜样。让优秀的学生有成就感, 让须改进的学生有对照。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古语云: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现在已不然, 作为合格的教师, 专业的教师, 不是本身专业知识掌握多少, 而是把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变成学生可理解的知识的方法、手段怎么样。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地位, 决定了教师传授的是理解知识的途径、方法, 不是理解知识。是开发、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接受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

而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把教材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与就业实践相结合, 不同专业找到自己不同的特点, 灵活应用, 最终以实用为目的。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不断地修正学生在为达到目标的行为路上的偏颇, 最终完成教学既定目标。

篇5: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关键词:高职教育,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内容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几乎都是复制了普通高校的评价方法, 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特点, 无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应该为企业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普通高等学校还需要担负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功能, 但是高职院校不应该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负担如此多的功能, 高职教育就是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每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有适应经济社会的技能。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该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而不是照搬照抄普通本科的评价方法, 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 结合高职院校学业评价特点与当前经济社会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要求, 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 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1 评价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距甚远

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都是依据书本知识, 并不能体现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 比如说一位学生的《市场营销》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位学生有了很强的市场营销的能力, 同样一位同学的《管理学基础》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该同学就有了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因为学习成绩并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进入社会后的技能, 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企业在进行招聘录用学生时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业情况, 学生学业评价的成了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1.2 评价主体以任课教师为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有任课老师评价, 学生往往是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参与, 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收到了很大的限制。然而, 教师真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一个班级少则三十几人, 多则五十人以上, 很多时候任课老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出来,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几次作业, 几次测验, 怎么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许多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的一线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的经验, 所以老师的判断标准并不能代表这个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 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下高职院校是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人才的。没有企业参与的评价结果往往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的工作, 因此不受企业欢迎。

1.3 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对于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照搬了普通本科的模式———以考试为主, 当然也会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成绩来确定最后的综合得分。单纯的纸笔考试, 固定不变的程式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 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 很难预测学生将来在工作上的发展。高职学生面临的更多的是实际操作问题, 培养的主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解答。

抽象的习题。不管是平时表现, 还是期中, 期末考试这一些评价的方式都没有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就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以上的评价方式都没有为高职人才培养目的服务, 只是以不同形式考核学生记忆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高职学生都是高考中的“失败者”, 所以闭卷考试并不是他们的所长, 这种评价形式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扼杀了高职学生宝贵的思想开放、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常规的创新精神。

1.4 评价结果的运用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业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等, 选拔和淘汰, 体现在根据成绩确定学生是否补考、重修、留级以及奖学金等级, 各种荣誉称号等等。总之,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学业评价结果主要是用于管理、鉴定和检查的功能。并没有将评价结果的具体内容反馈给学生, 作为学生自我诊断、自我激励的方式, 也没有作为教育研究的内容。

2 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评价理念, 高职学业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 (如图1所示) 。

2.1 明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评价理念

高职教育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型人才, 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适度即可, 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的不是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 而是要评价学生把将多少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以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能够背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等等理论知识相比, 不如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 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2.2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评价内容

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求密切结合。要本着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全而提高的原则设计试题, 使评价内容科学化、人性化, 以便于评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重在测量学生的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 要避免过分强调学科理论体系而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 力争做到既考核课业知识, 又考核知识转化的能力和素质, 充分体现应知、应会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学业评价真正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2.3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仅仅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 应进一步完善评价的主体, 并确定不同主体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首先应该进入评价体系的主体是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 因为高职学生未来是要为企业服务, 所以企业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至关重要, 将企业专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其次, 应该进入评价主体的是学生家长, 学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 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将对这个家庭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职院校要充分地听取家长的诉求, 为每个家庭培养品行良好、技能过硬的下一代。

2.4 丰富考核方式方法

加强考核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学业考核改革尤为重要, 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不同的课程及内容选择考试方式, 改变单一的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 探索立体化、开放式的多样化考核模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笔试与口试、面试相结合。如可结合课程要求及特点, 把讨论、答辩、演讲、自述、知识竞赛等方式作为考核形式, 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考试与职业证书结合的考核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环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三是积极创造条件, 采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 实施智能化考核。

2.5 评价结果的多方面运用

除了将评价的结果运用于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外, 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还应该有更多的运用。对于学生评价结果应详细的反馈给学生、家长、企业专家,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同时, 学生的评价结果也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依据, 是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资料。

3 多元学业评价模式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以生产企业一线管理岗位需要为基础, 设计10个学习情境, 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定若干个工作任务, 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 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作者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特点, 进行了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 具体评价模式详见表1。

通过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较之以前学习更加主动, 课堂上学生会十分活跃, 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在学生对课程测评中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2.45%, 较改革之前上升了5.3个百分点。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上升, 参加测评企业专家超过92%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符合企业实践生产的需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 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 使评价制度成为提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 以带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文芳.高职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标准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0 (1) .

[2]胡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11.

篇6:你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如何完成专业学业?

一、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营销专业领域内的问题, 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更多的人认为, 对市场问题的敏感程度和认识的准确程度依赖于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 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无法给出正确的判断。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营销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却忽视了另外一个特点, 那就是营销环境的快速变化, 已有的营销经验不一定能够在新的营销实践中发挥作用。比如, 新的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网络购物的发展催生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也创造出了非常多的市场机会, 所以营销理论和营销工具都需要不断发展, 而在这些方面是很少有经验可供借鉴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接受事物快, 对变化中出现的新事物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但缺乏从专业的角度比较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这些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果在这一方面对他们加以适当引导和训练, 那么他们的专业素养一定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对于如何培养营销专业学生正确认识专业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设计, 无论是单独训练还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或实践课程中都可以安排一些课时来实施。在进行具体设计时, 首先要明确界定培养目标, 那就是: (1) 要求学生能够在专业范围内多角度分析解读营销环境和营销现象, 专业知识要丰富; (2) 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搜集营销信息并能利用已收集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变化的信息进行动态决策; (3) 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宽阔的视野, 能够跳出营销专业的束缚, 从经济管理领域中其他专业的角度分析和解读问题; (4) 要求学生能够从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兴趣爱好中发现与市场营销相关的问题并做进一步的延伸分析, 活学活用专业知识, 弥补营销实践经验的不足。

二、教学内容

如何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专业问题, 如何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这找不到现成的教科书, 特别是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比较困难, 但可供选择的渠道和来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依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 有3种教学案例可供选择:经典的、近期的、学生熟悉的。

(一) 经典的案例

所谓经典的案例是指符合教学目标的且已为大家所熟知和接受的典型案例。对于这一类案例, 由于其涉及的整个市场行为的前因后果都比较清楚, 特别是它已有定论, 因此, 我们只需按照教学要求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 然后将这些信息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并做好具体教学策略设计即可。但这类案例相对于学生来说, 通常不是近期发生的, 学生对其可能并不熟悉, 所以最好能联系当前类似案例进行讲解。

(二) 近期的案例

所谓近期的案例是指当下正在发生的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案例, 这些案例学生可能是熟悉的, 或者即使不熟悉也有兴趣通过信息收集活动逐渐熟悉起来。但由于该市场现象或市场活动处于正在进行中的状态, 对问题的认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论。这样的案例适合用来做讨论, 且在案例准备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 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营销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关注营销发展实践的意识, 多了解当前市场营销环境中的现象和问题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 学生熟悉的案例

所谓学生熟悉的案例, 是指学生能够经常直接接触到的以及与学生的兴趣点能够相关的一些营销现象或营销活动。对于与己直接相关的营销活动, 学生往往关注具体的细节, 忽视对问题整体的全局性的思考, 也就是说, 他们分析解读的角度多数是微观的, 这类案例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对于一些与学生生活间接相关的营销活动, 学生可能仅是关注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身, 忽视其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这类案例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对问题的专业解读能力, 同时也可用来培养他们的专业敏感性。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

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 若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教学尤其需要如此。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推行研究性教学方法需要学生课上课下的积极参与, 并且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 课上和课下的角色分工设计

课下的学习早于课上的学习, 这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但对于课上和课下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具体设计又是不同的。对于经典的营销和市场分析案例, 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时, 应着重提示案例发生的背景条件, 引导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决策环境中, 让学生给出自己的判断和依据, 最后再通过课堂讨论将学生的结论与案例的实际情形对比, 从而给学生以分析思路和分析角度的启发。对于近期的案例, 布置课后任务时对案例背景的设定可以比较宽泛, 然后设立不同的分析立场, 引导学生课后主动去寻找相关背景资料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课上的讨论更多的是不同观点的交流, 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搜集营销信息和依据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对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课程教学的方式有别于前两种先课下再课上的形式, 可采用先课下课上再课下课上的方式, 也就是说存在一个课下课上的循环。可以在首次的课下任务布置中不做任何限制, 让学生自主地将所接触到的事物与专业特征结合起来, 然后在课上的讨论和汇报发现自身的不足, 接下来在第二轮的课下学习中调整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然后再通过课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认识。在此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 真正锻炼他们独立认识市场问题的能力。

(二) 小组讨论的角色分工设计

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好分组以及组内分工两项工作, 它们也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关。对于经典的营销和市场分析案例, 不同小组可以布置相同的案例内容, 但他们之间的意见和观点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课下的组内讨论和课上的组间讨论, 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分析思路和分析角度;同时, 相同的案例作业也能使讨论进行得更深入。对于近期的案例, 不同小组可布置相同的案例内容, 并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分析立场, 这样每一个分析角度都可以获得比较深入的研究, 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分析的结论。对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案例, 可以先进行课下的思考然后根据课上的个人汇报进行分组, 再通过第二轮的组内和组间交流增强学生对与己密切相关的市场活动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

综合审视教学目标, 实际上就是培养营销专业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收集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二是在专业范围内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跨越专业的限制多专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案的执行要遵循这一理念, 同时也应该适当采用一些策略。

(一) 营销信息与营销决策训练

任何决策和分析都是在一定的信息条件下作出的, 培养学生准确界定营销问题的能力, 首先就要从信息这一要素上进行训练。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营销信息收集的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要通过适时增减信息, 和改变信息的方式锻炼学生依信息进行决策和调整决策的能力。当然, 可以不设任何限制地让学生自由地搜集各种信息,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课来对比不同小组的信息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结论差异;或者也可以比较不同小组在相同信息条件下的结论差异, 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信息对市场分析的重要, 并增强依信息进行市场判断的能力。这里, 信息的差别既可笼统地体现为信息量的多少, 也可具体区分为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核心信息与边缘信息、即时信息与过去信息、瞬时信息与累积信息、战略信息与战术信息等等。

(二) 研究立场与营销决策训练

对营销问题的认识除了与营销信息相关外, 通常还与分析者的学科背景及所持立场相关, 这方面的训练在实施教学方案时也要特别注意。如果是涉及营销环境的市场分析, 可以设定一些差别较大, 专业界限明显的分析角度, 让不同小组选择, 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从不同学科角度解读同一现象的结论差异。如果所选案例基本只涉及营销专业知识, 那么可以在营销专业领域内设定不同的分析视角供不同小组选择,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理论理解和应用得更熟练。当然, 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在具体训练时要多结合案例的特点, 让学生在认识市场问题中发现一些规律并积累一些经验。

(三) 多课程融合与教学训练

当然, 在训练学生如何认识市场问题时, 并不是一定要将其作为独立的项目来执行, 可以结合不同课程内容或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 将这部分的训练融合到其他内容的教学中。比如, 对市场问题的认识一定是与发现市场机会或解决市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 在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一部分认识市场问题的内容是可行的。培养学生对市场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正确认识市场问题的能力, 不是在一门课中安排几个课时就可以做到的, 它需要在多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专业素养是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正确认识专业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寻找市场机会或者进行营销决策。恰当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 可选择经典的、近期的和学生熟悉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依托课下和课上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并根据营销信息和研究立场的不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 .

上一篇:高一数学备课工作计划下一篇:南津中心校防溺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