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2024-04-14

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共8篇)

篇1: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镇是市、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共有中央、省、市、区驻定单位506个,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家委会,常住非农业人口6.6万人,流动暂住人口1万人;共有16个支部,475名党员。近三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7月,共发展党员52人, 35岁以下36人,占发展数的69.23%;女党员30人,占发展数的57.70%;新发展党员中,居民36人,占69.23%,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1人,占78.85%。全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我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我镇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二、具体做法

(一)坚持“十六字”方针,全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全面传达贯彻全国发展党员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委以镇党员活动中心为主要学习阵地,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员活动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全镇党员干部轮训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各党支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利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党小组会和党员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对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同时,各党支部从实际出发,发挥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带头作用,建立理论辅导小组,结合开展中心工作,向居民党员群众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加强培训,积极探索,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

发展党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部分取决于党支部班子成员素质的高低。镇党委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发展工作业务培训,除学习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吃透有关党员发展的精神等业务知识外,还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探讨新方法,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

3、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目标制,把好发展计划关。通过对全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考察分析,依据积极分子成熟状况,提出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具体措施,形成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三年多来,我们把培养居民、下岗失业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骨干入党作为组织发展的重点,要求各党支部每年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2名新党员。

二是实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制,把好党员质量关。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把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作为镇党委和各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行“三级培考”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由支部进行培养,在时间、材料、手续完备情况下,党委负责考核,然后送区委组织部审查。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由各党支部安排2名党员负责培养教育,把培养教育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党委每年两次对支部培养的积极分子进行考察,把考察结果作为能否入党的依据,纳入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中。同时分期分批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镇党员活动中心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重点是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并把参加集中培训做为能否入党的前提之一,实行“三不”制度。即没有参加集中培训不予研究,培训时间不足5天不予研究,没有通过结业考试不予研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三年多来,镇党委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达468人次。

三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把好党员标准关。发展新党员,在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之前,将新发展党员对象的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至7天,党支部安排专人受理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认真分析,集体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群众意见大,经调查确有问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发展对象,党支部应重新审议,不予发展。三年多来,共发展的52名党员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公示,切实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强化预审制,把好程序审核关。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审查发展计划,预审发展党员材料,审查履行入党手续,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镇党委在审批新党员之前,将其全套入党材料报区委组织部审查。经审查发现不符合党员条件的,重新审议,不予审批。

五是落实责任追究制,把好党员发展评估关。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个环节,各党支部都分别落实责任,形成全方位的责任保证体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严格做到坚持标准,慎重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计划,不下达硬性指标,不允许突击发展,尤其不允许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也不把符合条件的同志拒之门外。

(二)抓住根本,全力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是着力理顺党员组织关系。我们在严格程序、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逐步建立了由单位管理、社区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党员管理网络,先后接收259名与原企业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党员、企业离退休党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党员在社区落户;二是积极开展丰富的党性实践活动。我们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把社区居民的需求与社区职能有机融合到一起,注重通过组织各种社区载体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台铺路,先后在社区党支部及其成员中深入开展了以“五个百”(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五个一”(做一件好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一户贫困户、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当一名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实践锻炼活动,促使社区党支部成员把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记在“民情日记”上,并及时反映解决,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学十六大精神议发展、学党建知识议党建、学职业技能议致富”的“三学三议”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活动,并吸收离退休职工中的106名党员组建了治安环卫义务服务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了以“四联四包五到户”(即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2户,党支部书记联系贫困户2户,一般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贫困户1一2户,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脱贫致富信念的树立,包最佳脱贫路子的确定,包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政策宣传到户,帮贫扶困措施到户,实用技术服务到户,计划生育落实到户,普法教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实践活动,组织71名党员联系128户贫困户(其中党员贫困户35户,残疾人贫困户20户,居民贫困户73户),先后为贫困户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11520元,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53件,为31户贫困户找到了稳定的就业门路,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三是积极探索在社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确定新市区、汽车站两个社区为“双培双带”工程示范点,以此带动全镇“双培双带”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

我镇发展党员工作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党支部组织发展工作还不平衡,部分党员发展工作中一些材料还不够规范。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把发展党员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历史任务提供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努力扩大发展党员中的民主,始终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要重点做好在居民、下岗失业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骨干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要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培养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创新党员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机制,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要认真研究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改革的精神进行探索,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体现时代要求。

篇2: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镇是市、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共有中央、省、市、区驻定单位506个,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家委会,常住非农业人口6.6万人,流动暂住人口1万人;共有16个支部,475名党员。近三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1-2004年7月,共发展党员52人,35岁以下36人,占发展数的69.23%;女党员30人,占发展数的57.70%;新发展党员中,居民36人,占69.23%,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1人,占78.85%。全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我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我镇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二、具体做法

(一)坚持“十六字”方针,全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全面传达贯彻全国发展党员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委以镇党员活动中心为主要学习阵地,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镇党员活动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全镇党员干部轮训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各党支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利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党小组会和党员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对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同时,各党支部从实际出发,发挥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带头作用,建立理论辅导小组,结合开展中心工作,向居民党员群众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和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加强培训,积极探索,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

发展党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部分取决于党支部班子成员素质的高低。镇党委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发展工作业务培训,除学习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吃透有关党员发展的精神等业务知识外,还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探讨新方法,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

3、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目标制,把好发展计划关。通过对全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考察分析,依据积极分子成熟状况,提出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具体措施,形成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三年多来,我们把培养居民、下岗失业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骨干入党作为组织发展的重点,要求各党支部每年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2名新党员。

二是实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制,把好党员质量关。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把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作为镇党委和各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行“三级培考”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由支部进行培养,在时间、材料、手续完备情况下,党委负责考核,然后送区委组织部审查。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由各党支部安排2名党员负责培养教育,把培养教育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党委每年两次对支部培养的积极分子进行考察,把考察结果作为能否入党的依据,纳入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中。同时分期分批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镇党员活动中心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重点是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并把参加集中培训做为能否入党的前提之一,实行“三不”制度。即没有参加集中培训不予研究,培训时间不足5天不予研究,没有通过结业考试不予研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三年多来,镇党委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达468人次。

三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把好党员标准关。发展新党员,在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之前,将新发展党员对象的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至7天,党支部安排专人受理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认真分析,集体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群众意见大,经调查确有问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发展对象,党支部应重新审议,不予发展。三年多来,共发展的52名党员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公示,切实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强化预审制,把好程序审核关。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审查发展计划,预审发展党员材料,审查履行入党手续,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镇党委在审批新党员之前,将其全套入党材料报区委组织部审查。经审查发现不符合党员条件的,重新审议,不予审批。

五是落实责任追究制,把好党员发展评估关。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个环节,各党支部都分别落实责任,形成全方位的责任保证体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严格做到坚持标准,慎重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计划,不下达硬性指标,不允许突击发展,尤其不允许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也不把符合条件的同志拒之门外。

(二)抓住根本,全力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是着力理顺党员组织关系。我们在严格程序、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逐步建立了由单位管理、社区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党员管理网络,先后接收259名与原企业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党员、企业离退休党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党员在社区落户;二是积极开展丰富的党性实践活动。我们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把社区居民的需求与社区职能有机融合到一起,注重通过组织各种社区载体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台铺路,先后在社区党支部及其成员中深入开展了以“五个百”(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五个一”(做一件好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一户贫困户、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当一名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实践锻炼活动,促使社区党支部成员把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记在“民情日记”上,并及时反映解决,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学十六大精神议发展、学党建知识议党建、学职业技能议致富”的“三学三议”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活动,并吸收离退休职工中的106名党员组建了治安环卫义务服务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了以“四联四包五到户”(即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联系特困户2户,党支部书记联系贫困户2户,一般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贫困户1一2户,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脱贫致富信念的树立,包最佳脱贫路子的确定,包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政策宣传到户,帮贫扶困措施到户,实用技术服务到户,计划生育落实到户,普法教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实践活动,组织71名党员联系128户贫困户(其中党员贫困户35户,残疾人贫困户20户,居民贫困户73户),先后为贫困户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11520元,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53件,为31户贫困户找到了稳定的就业门路,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三是积极探索在社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确定新市区、汽车站两个社区为“双培双带”工程示范点,以此带动全镇“双培双带”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

篇3: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校长曹建彬同志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和教师们探讨交流。我们经过了一个月的摸底研究, 最终提出了这个奋斗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必须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 即:巩固两基成果提升办学水平;以教育科研兴校让教师转型跨越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扎实开展校园社团活动。具体的实施办法是:发展规划靠集体的智慧, 具体实施要责任分工到位。

一、巩固两基成果, 提升办学水平

两基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引起了各级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教育部门具体实施。而学校是具体落施此项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因此, 此项工作就有校长曹建彬同志具体负责, 其他教师配合实施。曹建彬同志在筹划该项工作的同时, 积极组织教师调查摸底, 走村串户, 一个月内和广大教师彻底摸清了2个乡镇6个行政村37个合作社3152户的基本情况。他结合学校实际, 多方筹集资金, 对学校的图书室、多功能室、综合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室等各室的硬件进行了添置, 对教室、宿舍、办公室等进行第二次防水, 对几年来学校的软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重新规划美化了校容校貌, 使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也使学校被确定为全区“两基”工作复查验收的观摩点。广大教师在他的带领下, 信心百倍, 干劲十足。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2012年学校的两基工作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的检查验收。

二、以教育科研兴校强校, 使教师转型跨越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关键, 且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立校之本。通过讨论由我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始, 学校成立了科研小组, 在校的18名教师分别参加了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 由我主持研究的《鼓励教育在课题教学中的使用研究》课题, 就有15名教师积极参加了研究。广大教师在研究过程中, 无论是搞问卷调查, 撰写反思论文, 还是搜集整理资料, 他们都能认真投入积极参与。三年内15名教师共撰写论文35篇, 共发表了13篇。其中, 国家级论文1篇, 省级论文8篇, 市级论文4篇。由中心学校副校长郭玉主持, 我们6名教师参加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张掖市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我主持研究的《鼓励教育在课题教学中的使用研究》课题, 2012年获得了甘州区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同年获得了张掖市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3年还获得了甘肃省第九届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3年, 由曹建彬主持的课题《农村寄宿小学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荣获了甘州区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 由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比较浓厚, 大部分教师从一个教育型的教师向学者和研究型跨越。因此, 这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创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 学校正确发挥教学骨干的带头作用, 教导处王小玲同志经常组织教师到城区民族小学、西街小学等学校学习他们的新方法, 吸取他们的新理念, 结合中心学校的年度优质课评选活动, 在本校内开展以一帮一对红的教学大比武活动, 采取逐年阶梯升级的促进方法, 号召全校教师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向40分钟要质量。如今, 大部分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精, 能力成长快, 课堂效率高。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有不同级别的优质课奖项。其中, 1名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奖项, 2名教师获得区级优质课奖项, 4名教师获得镇级优质课奖项。这样,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扎实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三年来, 我们的理念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不能仅仅是表现在固定的标语和喷绘的版面上, 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如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在少先大队部的具体组织下进行。学校开展了各种有趣的社团活动, 其中的6个社团小组分别是清风读书社、艺萌书画社、阳光健体社、舞动精灵社、七彩文学社以及红领巾合唱团。通过6个社团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张扬了个性, 陶冶了情操, 发挥了特长, 树立了学生成功的信念, 激发了学生学习学科文化知识的兴趣。由于我们的社团开展得扎实有效, 七彩文学社的学生作品, 有6人分别获得了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阳光健体社和舞动精灵社的团体健美操, 在全镇的表演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而且, 大部分学生的读书兴趣、绘画技能都有了提高。这些活动的开展, 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学校的文化生活。

由于我们坚持开展了各项扎实有效的活动, 几年来, 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学校也命名为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和区级“标准化管理优秀学校”, 使学校真正得到了发展。学校发展了, 教师的成长也发生了变化。校长曹建彬被评为“陇源优秀校长”并荣耀的晋升为中心学校副校长, 2名教师成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 2名教师受到了区级表彰, 3名教师受到了镇级优秀教师的表彰, 另有3名受到了镇级“巾帼标兵”的奖励。2013年有7名同志的岗位等级得到了晋升。在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 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而近三年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不能质疑。连续三年, 我校的六年级毕业会考成绩都名列全镇前茅, 综合考核成绩连续三年都在全镇13所学校之首, 学生也真正得到了实惠。今天, 我们盘点三年来的工作, 基本实现了“学校得到发展, 教师得到提高, 学生得到实惠”的目标, 真所谓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得利”。这样, 我们的心里也得到了一丝安慰。

篇4: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摘要:加强托管镇村级党员干部监督是促进托管镇村级党员干部坚持好标准、保持好状态、弘扬好作风的有效途径。监督意识,是实施托管镇村级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思想基础。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意识是开展好党内监督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必须在理顺监督体系上狠下功夫,发挥各方面的监督优势,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形成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党员干部监督;监督意识;整体效能

一、基层违纪违法问题

总结出基层违纪违法问题主要有四种类型:

1.经济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村级干部在村建工程、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过程中不公开招标,低价出租出售村集体资产;有的巧立名目,侵吞、挪用占地补偿款,故意隐瞒甚至任意截留、坐收坐支、肆意挥霍救灾等专项资金;有的设账外账或“小金库”,任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等。

2.失职、渎职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村级干部办事不公开,搞“一言堂”,不按组织程序发展党员;有的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补偿安置房不公平;有的处理村级事务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理,未经集体讨论,私自借贷发放巨额福利、误工补贴;有的任期离任后会计账目不交接等问题,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3.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级干部利字当头,利用职权采取非法手段强揽工程,违法占地采砂、非法占地、违规建房,在群众中产生恶劣影响。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问题。主要表现为个别村级党员干部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拉票贿选、参与赌博等问题,与村级党员干部形象严重不符。

二、原因分析

1.自身素质不高,政治觉悟低下。

(1)自身底子薄。少数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工作随意性强,缺乏大局观念,很容易造成两委班子不团结。有的办事能力低,对于出现的矛盾束手无策,缺乏解决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的能力。

(2)学习不到位。有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常年不开会、不组织学习、不过组织生活,致使农村党员干部在教育管理上出现了真空,接受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机会更少。

(3)“三观”出偏差。有的村干部竞选目的不纯,不是为了干事业,而是为了谋求私利。上任后,不是将全部身心放到工作上,而是不择手段去捞取钱财。

(4)家族观念严重。农村地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利益小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宗族势力成为影响农村发展与稳定的一大隐患。有的村书记、主任各执一派,长期对立,影响工作,影响稳定。

2.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难以落实。

(1)村自身监督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村民监督小组、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及成员多与村干部有裙带关系,再加上理财小组每年的报酬还要由村里发放,没有发挥应有监督作用,存在不想、不愿、不敢监督的现象。

(2)制度落实不到位。“四议两公开”等议事制度监督不力、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停留在纸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不敢腐败”问题,村务公开存在着公开不到位、透明度不够的问题。

(3)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在村级财务的处置、重大工程的发包、土地转让款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造成了村内部财、物管理比较混乱的情况,给一部分人钻了空子。

3.惩处力度不够,尚未形成高压态势。

(1)托管镇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认为惩处了所在地村级党员干部,影响全镇形象,对镇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拖则拖。

(2)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业上来;镇纪委委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纪检监察工作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

三、对策建议

1.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镇党委要不断强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意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镇域經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从根本上筑牢据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2.尽快探索建立新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1)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以“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为改革基本方向,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借鉴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地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进经验,设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依法代表全体成员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享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探索由原来的共同共有变成按份共有,把资产量化为股权,村民变股民,通过成立组织机构、清产核资、股份配置及股权量化、工商凳记注册等方式完成现代企业改制,使村民变股民,形成政经合一,农民入城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探索成立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从建设有形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入手,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持有的股权及实物资产、农村重大经济事项等提供流转交易平台。要规范农村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资源的转让、出租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并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合同的监管,全面推行合同鉴证制度。

3.全面完善落实监督机制。

(1)强化托管镇对村干部的监督。托管镇党委和纪委要加强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力度,深入开展“百姓评议村干部”和述职、述廉等活动。各镇农经站要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审查,避免村干部直接管钱管物,杜绝贪污、挪用及不合理开支。

(2)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结合高新区托管镇实际,制定高新区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和办法,促进村级重大事务规范化运行。对群众关注的财务收支、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等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要定期、及时、真实地予以公开,消除群众疑惑。

(3)完善以村级事务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决策制度。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要在完善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规范村两委会工作程序,细化村级事务一事一议操作办法的同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对村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4)加大惩处力度。配齐托管镇纪委书记和专职纪检干事,加大培训力度,使得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查案、会查案。托管镇纪检监察组织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注重研究监督检查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村干部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要把征地拆迁和各类专项资金等领域作为预防、打击的重点。

结束语

切实做好对托管镇村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规范化监督工作,不仅是提高托管镇村级党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风好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加强干部监督管理.2014年2期.

篇5: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本镇2009-2012年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开展全县发展党员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沿组通„2012‟38号)的要求,我镇党委对近三年以来全镇各支部组织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7村1居,68个村民组11066人。12个党支部,2012年上半年全镇共有党员271名。从2009年至2012年共计发展党员37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30人,占到发展党员总数的81%;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15名,占到发展党员总数的41%;女性党员7人,占到发展党员总数的19%。按比例看,我镇近几年的党员发展偏向于年轻化、高学历。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近年来,我镇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专人分管,成立责任机构,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年初召开党员发展动员会议,要求支部组织拟定发展党员计划,协定完成承诺;分管领导定期 1

到各党支部组织召开支部会议,落实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定期完成党员发展工作任务,把党员发展列入年终党组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强化入党教育,开展理论考核制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召开支部大会,明确专人负责教育培养;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用理论知识武装积极分子,深化其入党信念;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义务活动,升华其服务意识。通过培养,组织积极分子参加理论考试,考查积极分子对《党章》的认识、入党动机、党性认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等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被评为优秀的拟定为发展对象,合格的进行进一步考察,不合格的继续进行教育培养,直到合格为止。

(三)严把入口关,提升党员队伍质量

我镇发展党员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口关。针对申请对象,支部书记要亲自进行谈话,了解入党动机,要组织召开支部大会,进过支委委员讨论同意后,拟为积极分子,上报镇党委进行讨论;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定期对其表现进行评述,考察合格者拟为预备党员对象进行培养,上报镇党委研究讨论。通过层层把关,严格考察,保证入党人员的质量,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严格审查,完善党员发展资料

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把关,查看入党申请书、考察意见、政审材料、心得体会、培训考核情况、入党志愿书填写情况等资料,规范材料的书写程序,完善档案资料。

(五)加强组织培训,提升组织书记业务能力

利用包组召开例会之际,对支部委员进行入党培训,规范入党程序。定期举行组织书记培训会,提升组织书记业务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支部发展党员有脱节现象,有连续两年均未发展的党组织出现;二是女性党员发展比例较低,未达到男女同等发展的效果;三是支部党员发展上资料不够齐全,部分组织书记对业务不熟悉现象;四是积极分子教育培训不够,党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下一步打算

在查找出的问题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是加大支部党员发展督促力度,力保支部一年必须发展一名党员;二是加大对优秀年轻人和女性积极分子的考察,推动我镇党员均衡发展;三是加大支部组织书记的业务培训力度,完善党员发展的程序和档案资料;四是加大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提高其党性认识。

各位领导,我镇在发展党员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乡镇相比,仍然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秉承“十六字”方针,严格把关,严肃发展,按照年轻化、高学历、高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培养优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为建设富裕、幸福、和谐XX出一份力。

谢谢大家!

篇6: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家整体验收的汇报材料

我校认真贯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学校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清清漳河水,滋养我心灵”的文化主题,秉承“依法治校、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的治校方略,与时俱进,博爱创新,规范管理,努力创办“农村窗口学校”,扎实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校园环境逐年变样,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平安校园”、首届“文明校园”、“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教育科研目标考核先进学校”、漳河新区“文明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和“卫生先进单位”,2017年6月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依据《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一览表》,学校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漳河镇中心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漳河之滨。学校创办于1941年,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738平方米,其中教辅面积3195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579名学生,45名专任教师,高学历(专科及以上)达100%,中级以上职称38人,师生比为1:12.9,满足了我校教育教学要求,确保了我校正常教学秩序,达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办学条件达标情况:

(一)、校舍及场馆:

学校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738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综合辅助楼 1幢(其中教学辅助用房 3195平方米),教师办公楼1幢,学生宿舍楼 1 幢,学生食堂餐厅1幢,建有3000平方米的标准体育运动场馆,添置了体音美卫功能室仪器和设备。校园功能区域划分清晰,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立,校园布局较为合理,做到“净化、美化、绿化、硬化、香化”五到位。

(二)、图书和仪器:

学校图书室共有图书18000 余册,其中2012年薄弱学校改造添置图书22件,1060册,价值10000元,目前,生均图书达到31册以上,满足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和阅读,学校配备有科学实验室、仪器室,教学仪器设备等总值为210万元。

(三)、体音美卫器材及电教设备:

学校设有体音美卫室,配备有专用的教学仪器和相关设备,其中2012年和2017年又分别采购体音美卫器材,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验需求。学校有电脑43台,全部计算机光钎上网,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配备有14套班班通教学设备,2012又采购台式电脑31台,2016年再次采购台式电脑21台,笔记本2台,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和录播室,基本满足全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和学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配齐、配足专业教师。如: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均有专职教师。

二是建立了教师“退一进一”补充机制,化解了教师老龄化与新教师补充不及时的矛盾。

三是重视培养新教师。制定了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方案。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教学优势及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进而为争取成为优秀、骨干教师创造条件。

四是名师、骨干教师成长迅速。其中,刘兴凤、徐之云被评为第六届届“荆门名师”。邓小艳被评为第七届“荆门名师”。许云艺、李容、吴圣云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刘兴凤被评为荆门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四、办学行为落实情况:

(一)、招生及控辍防流工作:学校制定了一年级招生及其他年级控流保学具体措施。一是每年教务室于6月28日前向我校服务范围内(刘院村、夹园村、同乐村、付集村、谢花桥村、和平村、陈井村、烽火台居委会、胜利居委会等)足龄儿童家长发放入学通知书。二是报名时凡持我校发放入学通知书的学生,学校须无条件接收。如无入学通知书,凭户口簿证明是我校服务范围内足龄儿童,也必须无条件接收。三是不属于我校服务范围的足龄儿童,凭务工证明、营业执照、房产证等到教务室登记、核实,并领取入学就读通知进班报名就读。四是每期开学初由班主任填好学生信息一览表,每年新生入学后制定好详细资料相关表册,学生转学必须有转学证明,转出的学生必须有本人和学生家长的申请,请班主任审查,学校领导批准,教导处方可办理转学证明。因病或其他原因休学,必须由本人申请,班主任同意,学校领导批准方可办理休学手续。未办理转学休学手续而又不到学校学习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动员到学校学习。五是积极宣传《九年义务教育法》,营造社会氛围,六是每期开学初的第一个月为控辍宣传月,以班级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明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使孩子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阻止孩子接受教育是违法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早在2010年12月,我校就被市教育局评为荆门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各项工作:

一是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初,根据本学科特点,拟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是加强常规教学的检查力度,检查方式力求多样灵活。我们把教学常规教研组普查与教务室重点抽查相结合,如每年三月份教务室重点抽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备课,四月份将重点抽查语数老师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召开教学例会,通报检查结果,检查结果与期末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学校订足教师用书及教学参考书,为给教师搭建网络资源运用平台。我校教科室在每年3月中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荆门教育云平台、教学助手操作培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

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上课,为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每年把四月定为教学活动展示月,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赛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为了让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选择在新修的录播室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将自己的教学视频反复播放、观看,进行自我反思,我们还将此项活动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培信息技术培训磨课环节相结合,授课课教师经历展示课、评课、观课、反思后再备课、再展示,做到一课多上、一课多得。

五是抓实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学习了新的常规管理双十四条,要求全文抄录学习,并要求全体教师按新的常规管理双十四条进行自查整改。

六是作业批改、培优补差讲服务。学校要求教师课堂作业全批全改,并对作业情况的记录直接反应到批改记录上,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做好作业的评讲,查漏补差,培优补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育科研工作:学校一贯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使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成为小学教育科研新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继续推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首先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们对教师的培养重在校本培训。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研究。我校把科研管理的力度重点放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并力求规范化。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进程,广大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来浓郁教育科研的氛围。一直以来,围绕课题上 的研究课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教师们在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平安校园工作: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为增强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根据区综治办、区教育局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围绕学校总体规划,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协调整治,规范管理,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近年“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学校的四大环境已凸显成效:一是稳定的校园环境。即有健全完善的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二是良好的治安环境。建立了信息传递、安全防控、长效管理、群防群治和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事件、事故的发生。三是规范的法制环境。各处室都能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四是安全的工作环境。健全完善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处警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有效预防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为师生员工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文明的校园环境。

(五)、学生资助及关爱工作:贫困生资助政策是一项“良心工程”、“德政工程”,但其涉及的面很广,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的政策宣传到每一户在校学生的家庭,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家庭得到帮助,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本学期的帮困助学制定计划、审核落实、补助执行情况等进行商讨总结。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让家长们进一步了解我校帮困助学的实施管理方法和流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严肃政策,规范运作。为了规范操作,有效落实帮困助学的政策,我校严格执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帮困助学工作小组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资金发放、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的学生都受到特别的关注,确保每 一笔资助金都落实到学生身上。四是加强管理,深入关爱。走访困难学生,将温暖送到困难学生家庭;召开困难学生会议,勉励困难学生好好学习;结对帮扶,温馨关怀,我们组织部分党员教师镇教委科员与困难学生结成对子,要求党员老师联系一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访每个困难学生家庭,从学习到生活上,经常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得到了困难学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五、办学特色及亮点:

学校依托漳河这一地域优势,学校发掘漳河历史人文底蕴,于2009年确定了“清清漳河水,滋养我心灵”的校园文化特色主题,全力打造“水韵文化”。确立了“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的校训、“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的校风、“滴水穿石 海纳百川”的教风、“逆水行舟 奔流不息”的学风,将“水文化”广泛根植校园各个领域,处处营造浓郁的“水韵文化”环境氛围,塑造“水韵文化”校园特色形象,让每一个漳小的莘莘学子,习水之性,养水之德,塑造上善若水的完美人格,宽容为怀的高尚品德;让每一个走进漳小的人,如走进水的世界,心随水动,性由水灵,心灵仿佛接受了一次水的洗礼而纯净空灵。

一是编写水韵文化课程。低年级:《识水篇》,引领一、二年级的孩子全方位认识水,了解水,培养孩子从小“知水、爱水、节水”;中年级:《水的品性》,容、韧、善、恒、润等这些都是水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个孩子乃至老师去领悟、去学习,教育孩子做若水之人是我们漳小教师的责任与义务;高年级:《水的经典》,如与水有关的古今中外诗文,有关于水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成语、格言、誓言等。我校编写的《漳河,可爱的家乡》这套水韵文化校本课程以多种文学样式引领学生感受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水的喜爱与敬佩之情,受到水韵文化的浸润,引导学生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达到纯净如水的境界。

二是将学科教学与水韵文化有机整合。语文课堂上,从唐诗《望庐山瀑布》、《小池》、《望洞庭》、《登楼望水》到宋词《渔歌子》,每天早上的朝读经典时间,水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时不时从教室传送出来;科学课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做着水的三态转化实验……,学校还结合美术课程,组织孩子巧手绘水,孩子们的作品 “水之韵”“上善若水”“水之梦”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孩子们用画笔,诠释了自己对水韵文化的理解。

三是实践活动凸显水文化主题。我校的课外实践活动从“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赞美水、感悟水”五个主题开展活动。我校申报了省级课题《漳河库区自然环境与科学课程》,让学生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走进丰富多彩的水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水知识,提升爱水护水的意识。每学期在“水文化节”那天都会带领全体师生到漳河边开展亲近水、水知识知多少等“水主题”活动。通过办手抄报、黑板报等活动,搜集节水护水小窍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在中高年级开展“清清漳河水 滋养我心灵”征文活动,让学生赞美水、感悟水,做若水之人。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义务教育的实施,教师是主心骨。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水平关系到一所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效果。因此师资培训将是我校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将通过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参与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义务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篇7: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建设工作,对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再提升,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号召,有计划、有序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创建的各项工作。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介绍

会理县彰冠镇中心小学位于会理县城南25公里的镇政府附近,地处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31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1935年5月长征过会理的红军曾在学校附近驻扎,在学校大门口的“双水井”取水饮用。全镇现有中心小学校1所,乡村少年宫1所,教学点6个。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847人,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4人,工人1人)。

镇中心小学现有小学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306人。有教职工18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14人,初中学历1人(工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527平方米,建筑面积3617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666平方米)。现有教学楼 1 栋,教师周转房1栋,学生食宿楼1栋,可以同时容纳192名同学住校要求,厕所1栋,门卫室一栋,班班通教室10间。

学校各功能室配备齐全,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各种制度、使用记录 1 完善,各种硬件及软件设施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

中心小学校园美化绿化错落有致,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各种文化牌、名人名言、警示语等50余幅,实现了“校园无闲地,处处教育人”。

学校办学思想:教学相长,共同创建幸福快乐的生活;校风:静心修养、彰德显能;教风:厚德、尚智;学风:励志、自尊、敬业、自强。

2015年,彰冠镇小学“乡村少年宫”正式建立,开展了舞蹈、绘画、棋艺、乒乓球、阅读、电脑、鼓号队队等活动小组,学生人人参与,现有20余名校内外辅导员,我校少年宫各种功能教室配备齐全,为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师资水平:

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4人,工人1人)。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中专以上学历64人,专科以上学历的60人,占93.75%;本科学历8人占12.5 %,学历配置完全符合标准。

(二)办学条件:

(1)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527平方米,建筑面积3617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666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5.44平方米。

(2)现有体育场馆1929平方米,充分利用空间开辟了篮球场1个819平方米,操场1个670平方米,体育锻炼路径场1个230平方米,乒乓球场2个170平方米。

(3)学校图书馆中共有8982册,生均29.35册。

(4)学校拥有电脑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配备小学音乐器材41种171件,体育器材 2 64种563件,美术器材43种,424件,科学仪器已配163 种3104.5件,数学仪器已配55种1608件,计算机教室配备电脑31台,各功能室配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学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学生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适龄学生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陈刚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副校长李位斌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安全工作同教师奖惩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生集会等时间 3

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溺水、防震、防火、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镇中心卫生院同志进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食堂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加强值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巡查制度,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学期都要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三)把教学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教育和“好校长、好教师”学 4 习活动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省定《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3)、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多次选派教师到省、州、县里参加业务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上一节汇报课或者作一次讲座,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4)、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和目标绩效考核挂钩。

2、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彰冠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补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 5 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

(3)、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导处主抓,教研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领导能深入到课堂听课,课后认真评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科学演示实验率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达到98%。坚持认真组织了三操(早操、眼保健操、午间操)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三课”,即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教育、班会。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3)、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在校园内张贴普法知识宣传挂图、办板报,多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

(4)、立足乡村少年宫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制作、绘画、音乐(葫芦丝和电子琴)、篮球、足球、围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5)、重视环境建设,狠抓卫生工作。全体动员,广泛参与,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校卫生工作做到了责任区划分明确、宣传教育频繁开展、清洁区天天打扫、卫生情况周周评比、卫 6

生设施基本齐全、绿化美化有序进行。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体育器材室、晨检室、科学数学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电脑教室等部室齐全。拥有图书8982册,教学仪器品种齐全,体育器材准备到位。各教学点均接入了互联网,配备了多媒体电子拍板以(一体机)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档案内容齐全。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我校积极推进以“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做幸福快乐师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实现了全覆盖性硬化,绿化带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文明班级创建有序推进,教风、学风日益浓厚,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2、教育方针的全面发展理念靴子落地,踏石留印

党教育方针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配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类器材设备,在各级均衡发展督导专家领导的指引下教师们重智育轻德育,重智育轻艺体的教育理念出现了根本性的纽转,在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的同时,利用乡村少年宫全面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真正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艺体教育上基本确定以下三个培养方向:培养学生形成以读书、葫芦丝演奏、儿童画为优势的艺术表现能力和优雅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形成以乒乓球、篮球等为优势的体育竞技能力 7 和善于合作、勇敢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形成以信息技术和环保意识为优势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

五、存在问题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现今的教材对都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设施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适应课改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还存在家校家校脱节,互联互通不足,精准不足的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学生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教育。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建成“教学相长,共同创建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美好家园。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

篇8:镇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汇报材料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三十四中作为一所老优质学校, 如何示范性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化解择校问题是我们肩负的新的使命。

做做法法一一: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

指标到校政策就是为了遏制热点校的择校热, 我们34中在保持和发扬老牌优质学校优势的同时, 始终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最初, 我们对指标到校并不理解和欢迎, 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流失很多优质学苗, 原本在教学质量上的天然优势也会受到影响。四年来, 因为指标生比例逐年上升, 从30%到60%、70%, 直至今年增至75%。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从695人到580人、550人, 今年降至520人。学校学区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经由86.2%、91.5%、94.8%升至目前的96.4%。随着指标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和学校招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来我校的择校生人数逐年减少。渐渐地, 家长们对待择校的理性思考和自觉意识也在增强, 挤破头来择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家长们开始认识到了指标到校对自己孩子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诸多益处。优质生源从起初依靠硬性技术手段调控到如今业已形成的自觉调控, 指标到校在化解择校问题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日益显著, 政策干预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做做法法二二:保持自身持续优质发展

老优质学校受指标到校政策的直接影响巨大, 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我认为, 持续优质发展是老优质学校自身生命力的体现。坚持十二年之久的“双三我”活动是我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是指在师生中开展的“我看我自己”、“我学身边人”和“我做现代教师 (现代中学生) ”的活动。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载体下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 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 形成独特的风格。记得刁淑艳老师在我校“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 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工作了仅三年、只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像刁淑艳这样在学校“百家讲坛”中做过讲座和发表个人研究成果的老师已经超过学校教师总数的80%。还有我们每周都要组织一场学生辩论赛,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辩论队, 班级、年级之间互相挑战。在辩论赛中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锻炼, 远远超过书本和课堂。“双三我”活动已经成为师生主动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力量, 成就了三十四中这一优质品牌。

做做法法三三:发挥“片区+校群”节点作用

作为老优质学校, 我们正处在区域“片区+校群”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关键节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时时“独善其身”, 还要能够处处“兼济天下”。

纵向上, 我们带动片区内的九年一贯制有序衔接。我们在片区开展了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 按学科梳理九年的教学内容。在一次教学研讨中, 小学的科学老师说他们的科学课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现象, 可又很难给学生讲清楚。我们学校的冯静老师就建议他们用初中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配合讲解, 还可以以校本课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老师还定期轮流到片区内的三所小学做现场辅导, 保证实验指导的效果。我们片区中小学教学也在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中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横向上, 我们示范和引领校群中更多的学校走上“规范+特色”的优质发展道路。我校以活动育人见长, 打造出了“双三我”活动汇报会、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典礼、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读书交流会等有影响的品牌活动。在一次校长例会的间歇, 西岗中学的校长向我询问正在筹备的开学典礼有什么新点子。和她的这次交谈促使校群中的共享资源多了一项新内容。从那时起, 每次我校的这些活动都面向校群全程开放。很多做法已经被推广成为校群同类活动的“规定动作”, 为每个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片区+校群”管理中, 各校的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区域的均衡发展, 使得择校不再是家长和学生的“刚性需求”。

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化解择校问题是老优质学校的时代使命, 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我们心向往之, 也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

片区管理助推均衡发展

2008年以来, 在先后历经了“名校长工作室”与区内名校五四路小学的结对和“教育协作片”与市内名校三十七中学的组团发展后, 西岗区九三小学顺利实现了与名校的优势共赢, 正式开启“片区+校群”管理模式。所谓“片区+校群”是我们区在总结提炼名校长工作室和教育协作片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教育管理模式, 纵向上实施以中学牵动小学, 按学区片开展中小学片区管理, 横向上以名优中小学为核心, 同类型的学校组成校群。

片区管理强化中小衔接中的学科交流研讨, 为学生九年培养规划提供课程保障。例如, 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 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了中学常用的话题式教学, 这一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大家的激烈争论。“用中学的方式教小学生, 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中小衔接中应该和而不群, 既要尊重差异又要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听到这些切中要害的讨论, 作为校长, 我们很欣慰, 研究中这种争论越多, 说明教师的思考越深入。中小衔接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从而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定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评课、共同教研等活动, 纵向上, 强化了中小学同学科相互渗透;横向上, 打破了学科界限, 强化了学科整合。片区管理使片区学生教育在道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知识技能上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连续性, 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深入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教育过程的不断优化, 我们更是以“全程视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例如:我们片区内两所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篮球且特色鲜明, 而中学重点发展项目是足球,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坚持了六年的兴趣和特长, 在升入初中后能出现“断层”吗?实现片区管理之后, 我们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状态, 片区中学随之将篮球特色确立为学校重点项目。我们九三小学的体育教师付英杰, 是本校篮球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手”, 实施片区管理以后, 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片区成立了“付英杰篮球工作室”, 按片区规划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按照片区大课表, 付老师每周需要定时去大同小学和六中上篮球课, 带领工作室成员, 借鉴音乐考级方式, 制定了篮球等级规则, 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校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自愿报考不同级别的篮球等级。一位初中生在毕业感言中说:“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是一项篮球的技能, 还给了我一个终生爱好、一个终生受益的习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片区大课表还确定了每月一个篮球主题活动, 如“三对三”篮球赛, “篮球文化艺术节”等, 确保中小学特色的有效衔接, 保障片区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的实现。

片区管理让教师资源产生了最大化的效益。九三小学的邓彩凤是一位工作仅一年的班主任, 班上的一年级“小不点”使她忙得焦头烂额, 大同小学的省级优秀班主任付承葳, 有自己独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追求“慢教育”。我们通过“连心班主任工作坊”把他们连接起来, 由坊主付老师带动和指导三所学校工作五年内的年轻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工作坊采取了“影随”的机制, 每天八小时内付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找学生谈心, 年轻班主任都跟随着她, 仔细观察她的一言一行, 看似“影随”和“观察”, 实质是在开展微型团队学习和研究, 由“观察”到“模仿”再到“实践”。除了“影随”之外, 连心工作坊成员还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解决教育困惑、交流学习心得, 班级常规管理、家校沟通、课题研究等都是工作坊成员研究的内容。连心工作坊成了年轻班主任工作的靠山, 同时, 也再一次赋予了付老师工作的激情与活力, 可谓是双赢。

为实现片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片区内的硬件教育资源也统筹配置, 中学配备的是数字地理教室、科学探究室、小学配备动漫实验室, 例如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太阳系”这一专题, 我们便组织学生到片区中学的数字地理教室上课, 使地月系的自转和公转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眼前。片区有统一的专业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围绕专业教室的使用功能、中小学课程设置及学生活动安排, 编制了片区“大课表”。教研引领、特色牵动、共享资源激发了我们每一所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在“片长”的带动下, 我们的片区管理不断制度化、系统化, 学生小学毕业后, 进入片区中学, 按照设定的科学成长路线, 又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中继续发展, 择校回流现象比比皆是, 整个片区已成为一所蓬勃发展的“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大学校。

用智慧打造班级文化用创新张扬学生个性

我校毗邻大连市最大的小商品和水产批发市场, 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过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薄弱校。很多家长对于将孩子送到我校有顾虑, 择校导致生源流失严重。2008年, 我校成为西岗区第一批小班化实验试点校, 也是西岗区“优先薄弱、交替发展”的薄弱改造理念的受益者, 区域的理念和策略让我们对改变我校的薄弱面貌充满了信心。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说:“如果每个班级都好起来了, 整个学校就好了。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呀!”怎样才能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背景的学生尽快融入现代班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应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帮助我校形成了新的班级组织结构、新的机制和手段、新的评价方式, 营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使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可能。

在我班, 班级组织结构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方式, 老师仅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才是自我成长的主导者。这种主导首先就体现在班级小名的诞生过程中, 我班的班级小名叫青泽轩, 是同学们在班会讨论之后, 从自己起的十几个小名中确定的, 他们说:青——青春, 要张扬青春的活力;泽——聚水的地方, 寓意着带着不同家乡文化的我们汇聚在一起;青泽轩就是我们张扬青春活力, 互助、融合、自我管理、共同成长的地方。班级小名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们班级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 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班级的规划,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十分珍惜这个名字, 青、泽, 已经成为我班文化的关键词, 也是我帮助同学发展自己个性, 评价自我的依据。

新的班级机制体现在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人员, 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这种新的班级建设机制打造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结构。有的学生成为谋篇布局的设计者, 有的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有的学生成为专长突出的实施者, 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就拿我班于海泉同学来说吧, 他是我班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一位, 性格内向, 家境贫寒。这样的孩子怎样参与班级管理呢?区里倡导同学们建立自己的数字博览馆, 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电脑, 于是就让他做了电脑管理员, 主要是想让他融入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 一个学期后, 一个关于旅游的数字博览馆初具雏形。看着他等待评价的眼神, 我笑了, 他也笑了, 可以说, 这个数字博览馆敲响了他新生活开场的钟声。他涉猎了更多的知识, 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机会, 获得了自信, 缩小了与城里孩子心理上的差距。

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和于海泉不同, 我们班也有同学原本就个性张扬, 特长鲜明, 怎样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呢?区里给每个班配发了相机。学校组织师生校园生活摄影大赛, 我知道赵芮对摄影感兴趣, 就让她作为活动的组织和培训者。她很兴奋, 还主动地给我的参赛作品提建议。我把相机交给她, 还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 抓拍班级每个同学的笑脸和精彩瞬间。一个月后, 她上交了一份出人意料的作品, 一次以笑脸为主题的摄影展, 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的笑脸展示在回音壁上, 她主动为同学们讲解, 连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被吸引了。现在她带起了一个摄影小组并成为班级文化讲解员, 多次接待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她的特长不仅没有被埋没, 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于海泉和赵芮的故事只是我们班级30个孩子的成长缩影。只要班级建设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梦想的天空。

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我们班摒弃了原有的仅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手段的单一方式, 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扉页主要是学生的个性介绍, 包括人生的梦想、阶段性目标、兴趣爱好和电子照片。档案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年间在学校生活中的大事, 从第一张开学典礼新生合影的青涩到毕业典礼师生拥抱的感动, 按照时间顺序呈现, 后记是每个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的寄语, 电子档案改变了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扬了学生个性。

“青泽轩”的班级文化由学生做主学生做, 同学们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合, 智慧在这里升华, “青泽轩”给予了他们乐观、自信、阳光的品质,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使原本差距很大的城市和乡村的孩子获得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差异发展, 并从差异发展逐渐提升为彰显个人特色的优质发展, 最终赢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在优质控择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 更有切身的感受:好教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之一, 好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培训, 而西岗区为好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还记得在从教十年左右的时候, 我常常陷入不知该如何继续发展的困惑中, 与周围的老师们交流, 他们也有这样的感觉, 职业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提高, 而我们的渴望却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徘徊。机会从2008年5月开始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区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钱守旺、华应龙、刘德武、柏继明、吴正宪、李烈等小学数学大师集体来到我区, 大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强大的气场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热忱, 给了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真想像他们一样, 也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大师, 但是, 差距之大, 谈何容易!然而,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这年夏季, 我就成为刘德武老师的十名徒弟之一, 当时的我真是兴奋极了。局长亲自带我们到北京拜师, 当天就开始了第一次学习, 之后, 北京——大连之间就成了我们师徒的热线, 师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深见解、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教材深度的理解和钻研、风趣幽默的谈吐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记得那年国庆黄金周, 我们四名徒弟深夜来到北京, 师傅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 几天的“磨课”常常进行到深夜, 师傅不知疲倦, 师母还捧出热腾腾的炸酱面, 这份感动让我们暗下决心, 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期望和教育局的信任, 也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爱上课”的老师, 在与名师的切磋交流和反复的课堂教学研讨中, 我们不断领悟到数学教学的真谛, 教学的感觉越来越好。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级拜名师工程”中, 我既是全国名师刘德武的徒弟, 也是区内来自不同学校的三名新教师的师傅, 我把从名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徒弟, 并且经常跟他们交流、切磋, 看着徒弟们一天天成熟起来, 我的心里充满自豪和幸福感。现在我的徒弟们也已经在区内崭露头角, 被派往上海挂职研修、派往陕西师大参加国培, 我也多次被派出参加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春季还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感受现代教育的发展。良好的氛围、优质的资源、恰当的培训, 给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成长平台, 也坚定了我勇立潮头的信心, 研讨课、视频切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学术交流等等活动中, 常常活跃着我们师徒的身影, 我们也在与别的师徒团队的较量与合作中获得提高。现在, 我带的新教师已经成为刘德武老师的第二批徒弟, 我拉手的学科教学薄弱教师已经成为片区的学科教学法特色教师, 我自己也成为大连市的品牌教师, 而且, 在教师“圆桌式交流”和全员培训的共同作用下, 区内各校都有特色教师, 都有学科带头人, 都有学科专家组, 我区各学科入选的大连市品牌教师数量都位列各县区之首。现在, 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 我们在专研本学科发展的同时, 也常常与区内其他学科的专家组、特色教师团队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 创建区域“学习共同体”。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成为现实。

2011年9月, 作为“对口帮扶工程”中的一名支教教师, 我来到大连市最北端的一所山区小学,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大山里的教师对乡村教育坚守的那份信念和责任、大山里的孩子对优质学习资源的渴望深深打动着我, 于是, 一年里, 我尽全力, 以领路课、讲座、案例式教研、带徒等方式将西岗的经验与做法传给山区的师生。每个忙碌的日日夜夜, 我的心灵都在付出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也在与不同的学生和教师的磨合中得到历练和提高。一年的时间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可以成为一颗火种, 点亮学生的心灵, 照亮周围更大的空间。

从教17年, 我先后作为优质教师资源被交流到三所薄弱学校。如果说, 过去的交流和培训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现在的我就需要不断客观地看待“过去的我”, 正视“现在的我”, 在主动参与各种培训的同时, 用不断的提高和奉献, 去追求一份持久的热诚和激情, 去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做一名像师傅那样“爱上课”、学生又喜欢的老师。

711中学给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是大连市西岗区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我儿子叫应明豪, 是71中初二的一名学生, 他本是个内向寡言的孩子。初一军训刚结束, 回到家他就在饭桌上兴奋地说:“爸, 知道吗?我是我们小组的副组长!”“管多少人?”“除了我自己, 还有三个。”我和他妈妈没敢笑, 也没当回事。但半学期下来, 原本不爱说话的他几乎天天晚饭的时候都要讲讲今天班级的什么什么课上, 哪个哪个小组的比赛啦, 趣事啦, 后来我和他妈知道他们的四人小组每人都有职务, 每人能管别人也归别人管, 是叫“合作学习”。于是我在不知不觉间记住了些小班化课堂上的新名词, 像“小白板”、“两只红笔进课堂”、“全员参与式总结”等等。而应明豪自己也爱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了, 爱吃早饭了, 爱上学了。他在班级担任数学科代表, 还负责间操时关闭教室荧光灯的工作, 每一样他都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脸上有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家长的心里也有那么多的幸福!

很愧疚地说, 应明豪小时候的学习习惯, 我们给他培养的并不多。小学时不管作业多么少, 他都不愿写;初一有一次考试过后, 他忽然郑重其事地说:“请你们放心, 我争取不在家写作业!”猛一听吓了我们一跳。原来, 每科老师在学校都针对学生当天的掌握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当天所学谁能通过“日日清”检测, 谁今天的家庭作业就相应减少甚至没有, 这个“作业政策”一下子刺激到他, 为了少得到一点儿作业, 他课堂里用心, 自习课用心, “日日清”抽测时用心。一个小环节带动一大片。应明豪以前几乎从不预习, 可是现在, 他天天做预习, 还为自己制定一周的预习计划。看到孩子的变化, 我们感到孩子会学习了, 那份感激, 不知道该对老师说什么好。

去年国庆节前, 儿子回来说他们的男生鼓队要到俄罗斯演出, 全家惊喜得不得了。他当初报名参加学校“男生鼓队”的时候, 我们觉得报就报吧, 锻炼锻炼身体也好, 可忽然要出国演出了, 我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鼓队多么受重视, 儿子所在的学校多受重视, 因为71中的学生, 80%是外来务工的孩子。孩子离开家前倒是没什么,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可他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儿子说, 第一次看见五星红旗因为他们而升起,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 他肩上也挑着沉甸甸的使命。他跟我说:“爸爸, 坐飞机什么感觉?就是‘城市在我的脚下, 世界在我的心中’的感觉!”说实话, 我们家长的感动是什么?就是看见孩子的长大和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身体不好, 行动不便, 有时也想去学校看看儿子的上课状态, 我老婆说:“不用, 你在操场外看看整齐划一的晨读, 去看看大课间热火朝天的花样跳绳就知道咱儿子咋样了。”儿子也说:“爸爸,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 你一定去四楼走廊里看看, 那里有一大幅墙板, 学校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照片按照不同的省份, 分组展示, 配上各自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介绍, 从甘肃到福建, 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那里, 真的, 站在那幅大地图下, 爸爸, 你一定特感动……”

“在母亲的眼里, 他们都是孩子;在老师的心里, 他们都是伟人。”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 我都会看着学校正厅这句题词, 在这面巨幅照片墙下, 站立好久。我的心里总会生出一个个热切的愿望, 每一次都设想着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得到这些关注、爱护, 得到这些欣赏和期待, 成就了不凡的人生。

我的水平有限, 不能一下子将孩子所有的变化一一说出, 但我有足够的理由, 再说一次我心中的感激:能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是我们孩子, 也是我们全家的福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孩子是我的关注和牵挂。一转眼, 孩子就到了该入学的年龄,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成了全家几代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建议我舍近求远选择一所大家公认的好学校, 我也非常纠结, 因为小学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可所谓的“好”学校都离家很远, 孩子的接送都是问题, 于是我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区内的长春路小学上。

从孩子入学前大半年, 在长春路小学的校门口就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位特殊的家长 (就是我) , 站在校门口看学校升旗仪式、体育课、各种大型活动。我特别关注学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脸上是不是洋溢着笑容, 每天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能不能保证, 尤其是孩子调皮时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等等。而且还听在校外接孩子的家长们说, 学校有自己的食堂, 孩子们吃得饱, 吃得好。就这样, 出于综合条件考虑, 我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

尽管知道长春路小学是西岗区首批小班化学校, 但像我女儿这样聪明而个性非常鲜明的孩子, 能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我还是有些担心。在刚送孩子上学的那段时间, 我每天人在单位, 心却在学校, 孩子的表情更是我们家的晴雨表。令我欣喜的是, 入学以来, 每天放学都能看到孩子快乐地奔向我的怀抱;每次询问她一天的校园生活时, 她都仰起小脸告诉我这也好, 那也好。当我再追问时, 她就会稚气地告诉我:“老师把我的画挂到墙上了, 小朋友和我一起玩篮球了, 学校的饭菜真好吃, 今天老师给我们大家照相了……”这些话都让我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快乐, 孩子快乐, 我们当家长的就更快乐。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快乐活泼, 能和同学友善相处, 懂感恩的小学生了。两年里, 孩子在成长, 我更感觉到自己也在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家长培训, 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我参加了学校的混龄运动会, 与孩子在赛场上一同拼搏;我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 与孩子共同聆听老师的讲课, 也第一次了解了教学一体机;我参与了学校食堂菜谱的制定, 中午和孩子共同用餐;我参观过学校学生自发自建的实物博物馆, 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来北京的前几天, 我陪孩子去参加大连市的合唱比赛, 看着她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听着那悠扬婉转的歌声, 我在场外感慨万千。说实话, 在孩子入学前, 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的艺体潜能, 但是现在, 孩子既在合唱和象棋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才华, 又能把篮球玩得灵活。这都得益于学校为孩子提供的“4+2”项目和课外艺体课程, 钢琴、舞蹈、乒乓球, 羽毛球、版画等各门各类, 应有尽有。更加难得的是, 学校很多课外艺体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省、市甚至国家知名的大师。这些课程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完成的, 学校不仅不用家长花一分钱, 更把我们家长从周末奔波于各类校外学习培训班的折磨中解放出来。在我们西岗区, 不仅丰富多彩的课外艺体课程是免费的, 就连身上穿着的漂亮制服, 都是政府为孩子们专门免费定制的。

上一篇:记第一次溜冰作文下一篇:七夕情人节温暖浪漫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