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2024-05-14

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共10篇)

篇1: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推进精细化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个一”学习心得

王东

精细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总公司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费等问题.因此,对于没有相对优势的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我们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总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在总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力争在第一个五年在总公司内部初步形成一套统一、科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最终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内部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施工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人员素质偏低、作业环境复杂、安全威胁较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应抓好“四个环节”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

工作能否取得成效,领导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位。一是要转变观念,部分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认为施工管理是动态管理,不适合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已经做的很好,没必要搞精细化管理。这些认识都是推进精细化管理中的障碍,要克服这些消极思想,就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先进的施工企业学习,亲身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开阔视野,认识不足,找出差距,消除自满情绪和畏难情绪,树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二要转变作风。管理干部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严密控制各个生产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

有安排,事事有人管。三要加强学习。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2、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

管理制度是所有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工作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判断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就当前项目管理标准的制定情况看,尚缺乏完善的、细化的工作标准和主要工作业务流程,另一方面,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因此,必须从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机构设计、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员工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同时,要确保编制的制度和标准是规范的,实施过程是规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运作是规范的。因此,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必须要深入调研、仔细推敲、认真琢磨,尽量细化,符合科学原理,避免管理漏洞,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把规范员工行为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加强教育、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增强员工的规范意识,形成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覆盖全面、方便

操作、易于判断、合法合规合理的制度体系,并形成制度和标准可以执行、能够执行、容易执行、自觉执行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制度和标准能够规范员工的每一个行为,具有真正的规范性和执行效力。

3、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

责任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尚方宝剑,如果没有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则每个人身上都无约束、无压力、无动力,容易导致推诿扯皮、不了了之。因此,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强化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车间、班组、项目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出表率,自觉履行自身职责,才能起到示范、督促作用。同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制,在临时工作中,指定责任人,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并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对于不能严格履行职责、按时完成任务的,要根据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做到对号入座,一视同仁,才能确保层层有压力,工作有动力,事事有落实。

4、严格奖惩,做到事事有考核

结合总公司推行的一体化考核、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考核、主要行政工作督察督办等考核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是一昧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

先行一步,与精细化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在考核过程中,本着有利于推进工作,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原则,严格加以考核。一是考核要具有层次性,一级考核一级;二是考核必须具有全面性,从管理者到每一名员工,从经营管理到安全生产,都要进行考核;三是考核要做到严字当头、铁面无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和工作责任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四是考核要真实有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数据准确、过程真实、结果可靠,被考核者信服。五是要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兑现。考核结果是检验工作成效、激励个人进步的有利武器,通过奖励,对于工作优异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其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对于工作消极、成绩较差的给予否定和批评,促其消除过错、整改提高。

总之,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形成一个持续推进、循环往复过程,从而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篇2: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江苏日出化工有限公司 刘卫红

【摘 要】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商标法律意识,加大商标的广告宣传及商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力度,积极实施商标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内涵 品牌决策及模式 品牌宣传 品牌延伸、品牌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时代发展的步伐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自主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其所拥有资源的独特性,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传递了企业的文化积淀,汇聚了企业的营销理念,承载了企业的市场商誉,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一、明确企业品牌内涵,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品牌的价值远不只是在于它的物质层面,而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品牌文化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有效载体,它蕴涵着深刻的价值、理念、情感、品位、修养等精神元素,通过精神境界的塑造,带给消费者高层次的体验,激发他们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品牌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已很难在产品的价格、质量、营销等方面制造差异,品牌文化正好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其实,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培育具有个性和内涵的品牌文化,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是企业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法宝之一。如果没有品牌战略,就会使得品牌建设及管理无章可循,没有目标的去传播和推广品牌,只会带来费用的浪费,更无法积累品牌资产。可口可乐、微软、宝洁等大批跨国公司品牌推广的成功案例表明树立企业品牌战略意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点石成金、克敌制胜。实施商标战略,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品牌决策环节,加强品牌模式选择

品牌决策主要是品牌属性的问题,是选择制造商品牌还是经销商品牌?是塑造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是自创品牌或是外购或加盟品牌?不同的品牌化决策会影响到品牌经营的策略,也关系着品牌的命运和道路。例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品牌决策为特许加盟,宜家的品牌属性是产供销一体化,耐克是虚拟经营,而沃尔玛为商家品牌路线。由此可见,不同的品牌,于不同的行业、企业及其所处的不同阶段,都表现出了特定的适应性。例如,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品牌属性的形式比较多,在英国30%以上的超市商品是自我品牌,而大荣连锁集团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市场越成熟,就越易经营自主品牌。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品牌化决策环节,加强品牌模式选择,学会经营品牌。

三、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带动企业品牌建设

1、加强商标管理,创立企业品牌

消费者认识一个企业,往往是从商标开始,商标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名片,体现着企业形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为了实现竞争优势,发展壮大,必须进一步提高商标意识,及时注册商标,加大商标的广告宣传力度及商标管理工作,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实施商标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创立商标,没有商标的创立,商标战略就失去了对象,及时启动商标创立工作,发动有效资源进行设计和推荐,采纳并优化具有创意的商标方案。采用科学的方法、经法律途径创立的商标,不仅便于管理和保护,利于培育和运用,还可通过企业的有效经营实现增值,成长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企业创立一个好商标很不容易,创出品牌更不容易,为了防止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受侵害,商标的后续管理也是商标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企业商标管理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成立商标管理机构或专人管理商标,建立如商标档案制度、商标印制制度、商标保护制度等,规范使用商标标识,坚持不断扩大商标覆盖的产品和服务范围,让商标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保障。

2、注重商标培育,提升企业品牌

刚刚注册的商标,如何从初始低价值发展成长为强势品牌,纵观如可口可乐、索尼、宝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以亿计的品牌价值,无一不是通过坚持自身的品牌理念,采取多管齐下的商标培育措施而成功的。由此可见,商标培育是商标战略实施的核心环节,找准商标培育的关键点,对企业品牌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积极开展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创建活动,启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工作。长期坚持对商标的宣传,扩大其影响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公益事业,不断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不断扩大企业品牌效应。通过对商标知名度、美誉度的培育,提升品牌价值。

3、加强信用建设,铸造品牌形象

商标是信用的载体,信用也是商标的关键所在,商标的培育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力的综合体现,信用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铸造出知名品牌,良好的信用会促进商标价值的不断提升,而信用缺失会导致商标价值的迅速贬值,从南京冠生园的破产、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双汇瘦肉精事件、“膨大剂”、“塑化剂”事件等等,无不反映出这些企业诚信的缺失,最终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恶果。原有的商标价值和优势几乎不复存在,信用缺失给企业带来的不直接是经济上的重创,更是扼住了企业发展的喉咙,而且使我们的社会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诚信是金,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企业必须要坚持树立商标的信用形象,以坚定的信用理念为前提,以良好的品质为基础,以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关键,将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纳入到信用管理的建设中,为塑造品牌形象全面联动起来。

4、开展商标维权 保护企业品牌

企业取得商标专用权只是第一步,关键必须做好商标权的维护,商标维权管理主要是对商标公告的监测和市场调查。通过公告检测发现新的商标申请与自己注册商标近似应及时提出异议,阻止对方商标注册成功,保护自己商标专用权。另一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如发现市场上有生产经营者侵权,及时利用法律手段维权,确保企业良好的声誉不受损害。维护商标权不被侵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企业可以聘请商标顾问,利用专业机构协助企业打假维权。

实施品牌战略离不开商标标识法律制度的支持,商业标识法律制度可以规范品牌的创建、促进品牌价值的形成与提升并维护品牌的运作与市场价值的发挥,积极主动维权,为创立商标品牌保驾护航。

四、加强品牌网络管理,塑造企业家品牌形象

事实上,产品品牌并不是品牌管理的焦点所在,从更广义和深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品牌本质上都是一套品牌网络。

品牌网络管理除了管理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技术品牌之外,还应重视个人品牌。在网络经济时代,注意力就是财富,注意力被有效吸引,就等于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对于公众而言,对成功企业家的强烈好奇心,使企业家的言行备受关注,企业家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大众的视线,也传播着企业的信息。企业家形象同企业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家的言行在公众眼里代表着企业形象,许多企业家已意识到个人品牌的重要性。

万科的王石做成了中国最成功的地产企业。他事业成功、个性鲜明,成功征服了珠穆朗玛峰,摩托罗拉手机邀请他做形象代言人,华硕笔记本把他的极地冒险之旅作为宣传的切入点,强调华硕笔记本是其旅途必备之品。王石的声望为万科的销售、融资、推广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后面都有一个性情各异的出色企业家,微软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葛洛夫、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等等,这些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吸引着大众的眼球,他们带给人们正面的认知与联想,为企业形象的提升推波助澜。

企业家形象同企业和产品形象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企业家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一个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助推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正如王石之于万科、柳传志之于联想,他们本身就是企业品牌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企业家个性鲜明的魅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应充分利用个人品牌的作用认清自我,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积累更多的智慧、内涵和修养,塑造企业家品牌形象,使其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强化广告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品牌氛围

企业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建设的成效,把商标作为企业广告宣传的重点,成功的广告,都是围绕企业商标进行宣传,才能效果显著,使企业的形象、产品定位深入人心。广告创意要新颖特色,才能把本企业的广告宣传与其它企业同类产品的区别开来,商标广告宣传要与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相结合,让消费者看了广告后能产生联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广告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维护商标的知名度,必须不断投入资金,坚持不懈地进行商标宣传。特别是知名品牌,如果长时间媒体上没有广告出现,人们就会怀疑这个品牌的企业是否出了问题,时间一长消费者就会把目光投向其它品牌的产品,企业商标就会逐渐被人们淡忘。像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索尼等公司的商标,虽然已经是驰名商标,但他们每年仍投入巨资用于商标宣传,维持其驰名商标声誉,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创牌的商标为契机,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对品牌建设有重要意义,不仅可营造品牌建设良好氛围。更加可以持久地巩固品牌地位,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六、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实现品牌兴企目标

企业商标战略的最高目标是创立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是拥有良好声誉、商品或服务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为相关公众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的独占权,不是一般法律意义上的商标专用权,它不但在国内得到保护,而且超越本国范围,在国际上都能得到保护。企业拥有了驰名商标,不仅拥有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拥有了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有力武器。

篇3: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新的业务拓展领域和工作努力的方向, 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 突出三项重点, 注重三个环节, 狠抓四项工作”的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措施, 有力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围绕一个中心”

始终围绕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可靠的施工质量以及优质的产品服务”为中心, 形成了以“精诚、实力、敏锐、同进”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精神, 始终秉承“努力让客户感动”的企业服务观, 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围绕这个中心, 统一了企业职工的思想, 凝聚了力量。

二、“突出三大重点”

就是突出了党群责任到位, 突出了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落实, 突出了企业文化活动创建。

企业文化活动创建以来, 公司以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切入点, 按照精干高效、强化一线、重点下移的工作方针, 责任到位, 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 做到了有组织、有落实、有督查。党政一把手是企业的领头人, 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通常具有足够的识人之智、容人之量、用人之术, 同时具有强烈的创新和冒险意识, 他们身上具有引领众人实现远景的特殊力量。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工作之一, 同样离不开单位党政一把手的作用,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有影响力大, 传播广、效率高、效果强, 有较强的吸引力, 凝聚力。

基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从一开始, 就把重点放在真正深入职工上, 从基层安排, 从基层普及, 从基层总结, 从基层提炼, 使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广大职工所认同, 文化建设始终走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企业文化不是只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同, 而是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认同,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因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基层, 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活动创建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源。公司不断拓宽活动渠道, 积极探索活动形式, 努力开发活动途径, 近几年相继开展了“形势、目标、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交流会、企业文化演讲赛、元旦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 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将活动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 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活动, 使企业文化建设充满了活力。

三、“注重三个环节”

就是注重抓好“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三个关键环节。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德利“精诚、实力、敏锐、同进”的企业精神集中地体现了职工队伍的先进思想、优良作风、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 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时代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利用各种形式, 不断地拓展其精神内涵, 使之以更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企业发展, 使其具有更高的要求, 更强的时代感, 更新的境界, 更强的感召力。

经营理念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把“以人为本, 科技领先, 效益至上, 竞争发展”做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加以推广和渗透, 明确了发展方向。一个企业的成功与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 明晰而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各种能力形成强劲整合力的共同思想基础。明确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 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强化企业管理、培育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深化市场资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发展都具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也是企业搏击市场的定海神针。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形象有助于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助于打造名牌产品;提高管理水平, 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不可缺少的无形财富和战略性资源,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也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可靠保障,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公司努力塑造“积极向上, 蓬勃发展的企业形象;忠诚团结, 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开拓创新, 科学规范的管理形象;友好协作, 乐于奉献的服务形象”, 增强了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狠抓四项工作

就是加强宣传教育,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软件”和硬性支持;优化组织结构, 提高管理水平;以人为本, 留人才、暖人心、稳大局。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 强化经济形势教育、生产指标任务教育、转变观念教育、道德风尚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在资金、安全、环保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办法, 使公司各项工作办事有程序, 奖罚有依据, 决策有落实。同时还引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积极推行工作表现与经济效益挂钩, 不断优化组织管理结构, 提高管理水平, 使管理职能、监督职能、控制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坚持为职工办实事, 想方设法改善生产一线、野外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 人性化管理”, 需要关注基本的道德观念, 诚信不可缺, 没有基本的诚信, 讲再多的文化也没人信。

通过强有力的创建活动, 公司良好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在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互动中不断提升, 使之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努力实现“树德利品牌、创百年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的有机延伸, 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要使公司尽快适应石油行业的变化和要求, 就必须抓紧建设和培育富有时代精神、地域特点和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关键词:基层,企业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庆.浅谈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基层文化建设.[J].才智.2009 (04)

篇4: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关键词:企业文化;推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紧迫的任务,其创新性要求也极为迫切。要进一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企业精神和企业品牌,使企业职工真正认同企业定位与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激发员工和管理团队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综合素养,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联系

(一)服务的对象一致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都是人,都主张以人为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激励人为出发点,均强调加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都重视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文化从探讨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出发,十分重视激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员工的优良作风与传统,注重自我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与立场等问题,以育人为基础,以转变人的价值观为本,重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型人才。可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员工的良好品质和塑造员工的美好灵魂上是完全一致的。

(二)工作的目标相同

企业文化的一大功能就是效益功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强化软实力和树立企业精神,运用价值观以统一思想意识,运用共同意志以凝聚人心,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同样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员工得到实惠,进而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具有内容上的一致性与方法上的互补性。

(三)彼此的环境相融

不管企业文化建设,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均是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下进行的,企业环境包括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有生产经营状况、规章制度、员工素质、领导能力、公共关系、经济效益及分配方式等因素。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含了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情况及社会责任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这一多变的环境下开展的,肯定会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可能会发挥积极作用,另一部分因素则可能发挥消极作用。通过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有利或不利因素,就能为企业文化或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相同的环境和相似的影响因素作用之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应根据各自特点来确定建设本企业文化的起点与程序,并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突破口,以求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同步发展。

三、运用企业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运用企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旗帜作用

我国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唯有坚持用企业的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导航,才能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保持先进的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原则、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价值观等,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网络渠道及深厚群众基础,结合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积极宣传本企业的文化特色,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明确企业文化的内涵,让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持续增强的驱动力。

(二)运用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之中,也就是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方针、原则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同时也会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运用企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要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要积极开展各类树典型和学先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以先进人和先进事来培育先进的文化,从而有效地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都是为要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力。当然,因为如今的企业文化自身也存在创新问题,而创新就是一个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因此,企业文化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并接受实践检验,从而以更为丰富的内容来适应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来.以企业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

篇5: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内容摘要: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审视当今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然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有多种,本文仅从研究开发、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创新战略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证,表明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该文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但是,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企业中很难找到常青树,其业绩排行榜也是风云变幻。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在不同时间点上,其内涵与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本质上就是技术创新。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的研发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企业的研发能力就能使这个目标得以实现,而且核心产品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1.企业通过持续地研发(R&D)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表明,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力。菲利浦公司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技术创新,精确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使其在光学器材生产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更加惊人,如计算机芯片平均每两周就有一次技术更新。技术更新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企业的研发能力实质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2.研发是企业获得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说研发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的话,那么企业技术能力则是基石的基石。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吸收能力,二是应用能力:三是创造能力,而且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在研发中形成的。其理由是:首先,企业的技术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才、仪器设备等研发手段,所掌握的方法、诀窍、经验,以及队伍的协同性等。其次,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靠技术实践培育,尽管人才可以招聘,但研发所需的方法、诀窍、经济主要靠从实践中获得,具有各种才能、具备各种专业知识人才之间的配合、合作也需要长期的“磨合”,作风、传统、精神等更是要在长期磨练中养成。再次,技术能力的长期积累和发展,会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上三点,正是企业研发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研发离不开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形成,则是研发的必然结果。因此,也可以说,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核心技术发展的历史。

二、依靠技术创新跨越市场进入门槛,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从市场价格战谈起。麦肯锡咨询公司潘望博认为,中国的产业或行业中有太多的竞争者,竞争环境十分严峻。因为任何一项产品,它只要赢利,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参与竞争,此时,就会形成一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结果爆发价格战。为什么价格战易起也易落,一项赢利产品会有如此众多厂商进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市场进入门槛太低。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要获取超额利润的常用法宝就是设置较高的产品入市门槛,亦即进入壁垒。比如,英特尔的CPU和微软的视窗技术都有着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即进入壁垒),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也因此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学家佩雷斯与荷兰经济学家苏蒂共同提出了“进入壁垒”模型(1988年)①,该模型认为,发明人和模仿者都要投入一系列成本,以克服创新、生产和模仿所面临的壁垒。

2.市场进入壁垒模型。模型由4个部分构成:

(1)固定投资成本(1)。这是发生在工厂和设备方面的投资成本。由于一定的固定资产投

资是研制或模仿的基本条件,因此,存在一个生产者进入的绝对最小值,称之为固定投资的进入阈值。若进入阈值越高,则进入门槛越高。

(2)弥补知识差距的成本。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几个部分:公开可获得的知识、自己生产积累的知识或发明范围内的知识。不管想拥有哪种知识都需要支付成本,进入发明和模仿也存在一个知识阈值。最小的知识阈值表示:如果企业处于或低于此水平,不管它是首创者还是仿制者,由于缺乏吸收能力而将面临与知识有关的无限的进入成本。如果用S表示最小的知识阈值:Sn表示使用发明所需要的有关知识的总量,Sp表示可获得的公开的知识总量,则发明范围内的知识量为(Sn—Sp)。假设企业起点的知识水平为Sa,Sa处于S和Sp之间,对于发明者来说,与知识有关的进入成本S包括:一是弥合Sp和Sa之间差距的成本。二是产生新知识(Sn—Sp)的成本。显然,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具有的有关科技知识水平越高,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它必须弥合的差距就越小,它的进入成本就越低,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就越强。对仿制者来说,这个结论同样成立。

(3)弥补经验技能差距的成本。为使一种创新产品设计或创新工艺技术走出实验室,成为进入市场中的成熟成果,需要获得从管理、生产到市场营销的一系列相关经验。对于成功的仿制者来说,同样如此,与弥合知识差距的成本一样,其中也存在一个最小的经验水平阈值,低于此值,企业将面临无穷大的进入成本。同样,较高的初始经验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弥合差距成本,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产品跨越市场门槛的能力越强,显然,其核心竞争力也越强。

(4)弥补缺少外部条件的成本。任何企业都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运作。其创新成本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由于周围环境提供的科技能力的质量和数量的不同,由于与这些可能的知识来源的距离(地理的、文化的)存在差异,会使具有相同资金条件的企业,在获得所需的相关知识成本产生差异,也使进入成本的S部分增加到(S+Xs)。同样,Xs可以大到足以使创新者难以跨越,也成为模仿者难以逾越的障碍或门槛。

3.企业的超额利润应该来源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从进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成本构成包涵的四个部分,实质上都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它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定义是吻合的。因此,产品进入壁垒模型实际是追赶创新模型。企业要想获取利润甚至超额利润,就必须依靠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跨越所面临的门槛(壁垒)。

三、技术创新战略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1.技术创新战略是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使现代企业经营出现了全新的概念。雄厚的资本、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员工不再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然要素,而成功的关键是要确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着眼于企业的未来而不是当前。它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什么产品,运用什么技术,为谁服务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美国采取的是领先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超常规的、无可估量的。美国人未能在传真机方面做得比日本人好,但美国人另辟蹊径,实施领先技术创新战略,使其发展的个人计算机功能远远超过了传真机。英特尔和微软这样的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企业并没有太大的规模,也没有庞大的员工队伍,但它们对世界信息技术乃至生产方式的进步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地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英特尔公司是创新战略成功的典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总是保持芯片设计技术领先地位、不断创新。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是成千上万PC机的“大脑”。领先的设计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全世界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二是英特尔的创新战略不仅是扩大规模,而是利用扩大规模来推动自己先进技术的研发,英特尔通过推出采取最新芯片的计算机,其他公司就不得不采用这些芯片,芯片的技术越好,价格就越高,利润也越大。三是英特尔战略最成功之处,就是向自己进攻,而不仅仅是创新领先。

由此观之,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在中心地位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

篇6: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而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能力,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文化创新,注重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通过实施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所以我们在管理中要把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和企业的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性化管理机制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机融合。一个员工只有当他被看作是被信赖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依赖时,他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而通过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宗旨。

制度文化创新,规范员工的行为模式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而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既是使员工个人的工作行为和非工作行为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是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我们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要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从制度的制定开始,就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行为习惯,在执行、评价、激励等环节中,也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

思想贯穿始终,全力打造企业稳定和谐的制度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创新,培育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三,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行为。

组织文化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构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要塑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一致状况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唯有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的进行学习培训才能达成。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型组织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在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上;只有促使所有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永续发展。

营销文化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篇7: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摘 要 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作用,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应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提升

中国入世以来,企业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表现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品牌形象、员工的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上的差距。我国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涵义、构成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通常是指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即狭义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家的引领—下,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企业的物质文化层、企业的制度文化层、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企业借助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士气、斗志和创造力,以共同的信仰力量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具体来说,企业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推动促进作用。通过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完善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帮助企业克服危机,重新发展;②协调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跟上社会整体的变化步伐,保证企业和社会之间不会出现裂痕,即使出现了也会很快弥合;③凝聚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具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这三种作用综合运用的效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④教育作用。企业文化在激励、协调企业成员,将企业文化的各种精神内涵、价值观念传递给成员时,实际上也发挥了自己的教育作用。好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成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素质,改善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也就起到了教育员工、培养人才的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企业能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用户、企业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经过一段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建立起来,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决定企业能力的要素有拥有的资源(产品、技术或服务等),现行的流程(企业将资源转化为增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共同的信念、愿望)。企业能力是逐级递升的,只有当递升到流程和价值观时,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来。

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

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可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来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3.1 管理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如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在于“卓越的企业伦理”,一个职工只有当他被看作是高尚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依赖时,企业的价值才能展现光辉。通过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2 精神风貌创新,培育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第三,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行为。

3.3 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构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要塑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一致状况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唯有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公司培训和个人学习才能达成。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组织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在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上;只有促使所有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永续发展。

3.4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

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企业机制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3.5 加强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的有效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领导者要使自己具备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正确的经营思想,然后才能在企业员工中加以倡导和推行;在倡导和推行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时,领导者不能单纯凭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和强制权,主要地要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新的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观念和行为方式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领导者的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等均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高层主管往往是企业文化、企业风气的创立者。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领导者,领导者是企业经营的主角。

3.6 营销文化创新

营销文化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观、习俗、行为准则等文化成果,这种成果被传播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并部分被物化在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以达到“以文兴商”、“以文制胜”的效果。产品的造型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所反映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途径。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仅靠产品的使用价值已远远不够,还必须靠文化的亲和力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要将企业文化寓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篇8: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2015年7月1日, 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一行就川内兽药企业兽药二维码实施情况对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陪同考察的还有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兽医兽药处处长李淳、四川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葛荣、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总队) 石谦、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周明忠等。

任永昌厅长一行在董事长廖成斌的陪同下, 先后参观了粉针剂车间、制水车间和研发中心, 现场查看了兽药二维码在线关联生产线。廖成斌就公司历史和生产经营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领导们对公司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兽药GMP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对公司斥巨资建设动物保健品企业技术中心, 并积极开展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协作, 陆续推出具有独家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任永昌希望:成都中牧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管理、创新研发, 逐步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平台, 企业做强做大, 为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廖成斌董事长代表成都中牧公司表示:将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厚望, 一如既往履行“为健康养殖服务, 为安全食品护航”的企业使命, 坚持秉承“科技铸就品质, 责任保证安全”的企业精神, 为养殖企业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产品和更系统的服务, 努力打造中国动保领域一流科技服务型企业, 为现代畜牧业保驾护航。

篇9:推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调研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脉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文化中企业本身的背景、发展历程,员工的成长学习经历,企业的开拓创新无疑都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复制,设备可以更新,人才可以再招聘,但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只能靠企业自身,模仿不来,要结合企业情况制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从各方面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创新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企业制度、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它们同时对终端产品和服务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可以组织经营管理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创新、产品服务等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并激励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并通过改变其行为与思维习惯来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文化创新要与企业自身相适应。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为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创新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的运营状况等。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他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才能使员工形成独特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才能对公司有着特殊的感情。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感染与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将自身与公司融为一体,与企业共同成长与进步,企业的荣耀也是他们的骄傲。

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我国,有许多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靠引进技术来维持企业运营,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立足,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强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地复制与引进,在此基础上不加以创新;应重视学习相关新技术与新技能,不断改进与创新核心技术,使企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从而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必须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让人才为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这必然需要企业给员工搭建良好的激励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可采取浮动的工资福利方案、精神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必不可少,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因而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使员工不断获取知识,挖掘潜能,从而使企业也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方面。硬件环境建设是改善企业基本的工作环境。软件环境建设是建设企业内部的创新和谐氛围。大多数员工愿意在轻松、活泼、富有朝气的环境中工作。因此,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领导要注重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一个好的领导是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公司的核心与灵魂,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言行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一个爱学习,善于总结的领导会带领团队去学习经验,分析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的提升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要注重品牌效应,注重人员分工,发挥员工所长,促进团队协作,树立企业独特的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等。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

篇10:创新管理提升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管理核心竞争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阶段金融风暴的袭击,建筑施工企业已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施工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如何在金融风暴中站稳脚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靠“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管理创新统领发展全局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统筹企业全局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德治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和“(质量+服务)×市场=成功”的经营理念,运营好企业的各项业务。加强企业各类资源的整合,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靠“管理创新”。而在新的形势下,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作为天元的管理者,始终坚持天元科学的“三层九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进善退,兼顾企业现实和长远的利益,用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来谋划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创新是现代所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作为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只有合理优化创新模板配制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抹压、装饰装修和安装工程等各方面的施工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才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精品工程,才能在客户心中树立我们“天元”的良好形象,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公司今年在工程

质量技术方面做出的一些技术创新,很好的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一些质量通病。比如,外剪力墙、楼梯间、电梯井墙模板支设时进行下包不少于50mm,用定型槽钢支撑加固下包部分的模板,解决了墙体接茬错台现象的发生;室内剪力墙体模板支设时,墙体模板提升10mm,墙模根部放置一水平方木,解决了剪力墙体烂根的质量问题;三小间模板采用焊制的定型钢筋进行加固以及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解决了三小间现浇结构观感质量差的问题;剪力墙钢筋绑扎时采用水平梯子筋和竖向梯子筋进行定位,解决了钢筋位移的问题;止水梁、三小间、楼梯踏步、现浇板面混凝土的抹压的平整度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些技术方面的创新,提高了工程质量,解决了工程中的一些质量通病,在建设、监理单位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了先机。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1、重视员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具有其某种特殊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就是企业的员工,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员工为出发点和中心,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古代在《晏子春秋·内杂篇下》中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我们常以此来形容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我们建筑企业应该为员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呢?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思考、勇于争先;要创建一种宽松的选拔使用人才的环境,打破所谓“条条框框”的约束,建立一种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的机制;要健全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使广大员工抛弃后顾之忧;要完善员工的教育、培训机制,使员工的知

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我们天元六公司作为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建筑施工企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每年都要召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各级领导都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在工作上安排有经验的师父进行转帮带,公司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使他们尽快掌握业务知识;在生活上给他们安排舒心的住宿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公司如家”的感觉。所以召进的人才对公司的发展环境都感到十分的满意,进而转化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

2、激励员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制,确定每一岗位的责任及相关要求;通过上岗培训、工作实践等,让员工明确各自的责任;根据员工各自的责任及相关要求,设计考核方案,并对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福利、培训、晋升等各种奖惩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对组织绩效、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考察,对这一责任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等。通过实行制度约束和责任制来确保激励机制实施的有效性,更好地体现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1)让员工参与管理、积极管理,增加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个人成就感,将他们的个人目标和事业的发展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各级领导要积极的和员工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不仅可以了解到员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基础。只有以管理创新为突破,以“建自强和谐天元,筑百年常青基业”为目标,秉承“自强、创新、诚信、奉献”的天元精神,发扬“唯实,争先”的天元作风,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加

上一篇:中学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情况总结下一篇:浅议我国低煤阶地区煤层气的成藏特点-从甲烷风化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