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2024-05-05

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共10篇)

篇1: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首先其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什么是素质呢?素质即素养,是指一个人的水平、能力,在承担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科学文化、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因素。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确保一方平安,就要求民警自身具备各种知识、才能和气质。

据个人在基层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概括起来,新时期的公安民警要适应新形式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意识”即搜集、使用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公仆廉政意识和“四个能力”即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搜集、使用信息意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方能耳聪目明,稳操胜券。这就要每位民警一是要对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主动、积极地发现和获取信息。二是拓宽搜集信息面,广泛收集、掌握上级领导机关信息、公安内部信息、以及涉及社会各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治安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健全信息网络,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反馈各种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改革创新意识。先悟者明,先行者利,强警之路在于创新。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首先要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坚持用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公安工作与时俱进。其次是提高创新能力。要不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新技能、会用新举措,把新经验、新做法融入到派出所工作实践中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要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要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视工作中的薄弱点和阴暗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坚持在实践中和群众中寻找新路子。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要带头学法懂法,熟悉、掌握和应用《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行政复议法》等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家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法律水平。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不仅重视实体法,更要注重程序法,使整个执法活动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公仆廉政意识。要时刻牢记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亲民、爱民、为民。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勤政为民,廉政为民,做到为政清廉、为警清廉。

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基础工作十分具体而繁忙,而且有其长期性,难以立竿见影。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有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要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具有“厚积薄发”的思想,遵循公安工作规律,思路要广,方法要多,措施要具体,既要抓长远规划,又要抓近期工作重点,分清主次、轻重、缓急,不能顾此失彼。

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但是一些突发性事件也比较多,而方方面面的事件都需要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出警,公安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民警具有新时期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只有快速反应、策应及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只有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强化社会面治安管理控制工作。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因情施策,防止因自己工作失误而激化矛盾,造成事态升级扩大。对区域性突出的治安问题,要因地制宜,不等不靠,及时开展时间短、力度大、小规模的区域性打击行动,稳住治安阵脚。

组织协调能力。一是外部协调。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工作,争取领导支持,搞好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协调。二是内部关系的协调。要搞好与单位内部及局直机关各部门之间、各警种之间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联络协作机制。三是诸多业务工作上的协调。要抓住中心,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时间,从而使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以确保工作的完成。

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离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面对新情况,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一是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难也竭尽全力去办。尤其在此次户口核对中,要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无条件地把人民

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首先其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什么是素质呢?素质即素养,是指一个人的水平、能力,在承担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科学文化、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因素。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确保一方平安,就要求民警自身具备各种知识、才能和气质。

根据个人在基层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概括起来,新时期的公安民警要适应新形式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意识”即搜集、使用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公仆廉政意识和“四个能力”即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搜集、使用信息意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方能耳聪目明,稳操胜券。这就要每位民警一是要对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主动、积极地发现和获取信息。二是拓宽搜集信息面,广泛收集、掌握上级领导机关信息、公安内部信息、以及涉及社会各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治安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健全信息网络,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反馈各种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改革创新意识。先悟者明,先行者利,强警之路在于创新。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首先要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坚持用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公安工作与时俱进。其次是提高创新能力。要不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新技能、会用新举措,把新经验、新做法融入到派出所工作实践中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要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要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视工作中的薄弱点和阴暗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坚持在实践中和群众中寻找新路子。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要带头学法懂法,熟悉、掌握和应用《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行政复议法》等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家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法律水平。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不仅重视实体法,更要注重程序法,使整个执法活动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公仆廉政意识。要时刻牢记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亲民、爱民、为民。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勤政为民,廉政为民,做到为政清廉、为警清廉。

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基础工作十分具体而繁忙,而且有其长期性,难以立竿见影。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有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要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具有“厚积薄发”的思想,遵循公安工作规律,思路要广,方法要多,措施要具体,既要抓长远规划,又要抓近期工作重点,分清主次、轻重、缓急,不能顾此失彼。

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但是一些突发性事件也比较多,而方方面面的事件都需要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出警,公安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民警具有新时期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只有快速反应、策应及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只有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强化社会面治安管理控制工作。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因情施策,防止因自己工作失误而激化矛盾,造成事态升级扩大。对区域性突出的治安问题,要因地制宜,不等不靠,及时开展时间短、力度大、小规模的区域性打击行动,稳住治安阵脚。

组织协调能力。一是外部协调。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工作,争取领导支持,搞好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协调。二是内部关系的协调。要搞好与单位内部及局直机关各部门之间、各警种之间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联络协作机制。三是诸多业务工作上的协调。要抓住中心,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时间,从而使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以确保工作的完成。

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离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面对新情况,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一是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难也竭尽全力去办。尤其在此次户口核对中,要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无条件地把人民[page_break]群众的户口核对好管理好。

基层公安工作繁重、复杂,我们基层公安民警需要在工作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强化这“四个意识”和“四个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警察,不愧对人民警察这个光荣的称号。

篇2: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其交通民警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力量,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使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是一道时代命题,既需要我们思考,更需要我们去实践。

一、我认为人民交通警察应具备以下标准和要求

(一)政治可靠。这是对公安交通民警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新时期,公安交通民警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树立牢固的政治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而且要有忠于祖国和人民,献身公安事业的敬业精神。

(二)作风过硬。交通警察的工作非常辛苦,常常要超负荷工作,也易受社会物质、金钱、美色等诱惑。这就要求其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都要过得硬。既应具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工作态度,又应具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争创一流、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物质、金钱的诱惑。

(三)改革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打破了工作原有的格局和模式,这就要求公安交通民警敢于发现、探索、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要有改革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开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

(四)锐意进取。新世纪赋予的历史重任决定了公安交通民警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超前意识,自我加压,且不能得过且过,自我满足。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此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必须放眼未来,敏锐把握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更新工作观念,不断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始终有条不紊地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

(五)廉洁自律。作为公安交通民警要自觉做到廉洁,要自觉主动接受来自党内、群众舆论等各方面的监督,广泛倾听意见,集思广益,谨慎为党把好关,为民用好权。在执法执纪上,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力排干扰,不徇私情,保持廉洁。

(六)业务精通。一个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必须是公安交通业务的行家,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做好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键。同时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具备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思考,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好关键性问题,做好本职工作。

二、如何才能做到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

(一)做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要从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做起。交通民警的整体素质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性质、宗旨、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其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交警队伍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少数干警观念陈旧,服务观念淡薄,以管人者自居,好以行政命令,人情关系等制约法律执行,还没有完全达到执法行为公开、公平、公正和执法手段科学高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行为还大量存在,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我们队伍的形象。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1).要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必备的首要素质,是警察素质的核心,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等内容,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权意识,以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为献身公安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要提高业务素质。即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治理整顿,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形势下,社会上不安定因素很多,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任务重难度大,这就对警察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本专业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本专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警察技术、法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基础知识,使自己成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警察专门人才。(3).要提高文化素质。文化知识是人类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是指挥和力量的源泉。文化素养决定文明素养,文明素养决定警察的基本素质。做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修养,成为知识型的警察,是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是对付智能犯罪的需要。21世纪的警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立场,还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素质。(4).要提高科技素质。新世纪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有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由手工方式的各自为战向计算机联网的协同打击过渡的新局面。人民警察要同日益猖獗、狡猾的智能性犯罪作斗争,必须要熟练地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掌握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5).要提高心理素质。警察的心理素质除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特征外,还要具有其特殊的职业心理要求与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勤奋、勇敢、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精益求精的技能,高度警惕、果敢顽强、临危不惧、献身于公安事业的精神,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多谋善断的分析、研究、处理问题的能力,高度的协调、指挥、组织管理及良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6).要提高体能素质。身体素质是人的其它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活载体,它虽然是人生俱有的自然素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生活的烙印。警察的职业性质,需要经常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沉着机智、多谋善断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既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又能善于放松、调节,使身体处于合理、和谐的最佳状态。以适应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履行职责的复杂性、艰巨性的需要。

(二)做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必须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权力观。人民警察是执法者,解决好权力观问题,才能确保警察权的正确行使,提高执法水平才有基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权力观,保障公安交通民警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一是要充分认识警察权的人民性,现代法治国家认为,警察权是国家公权的一种,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授予的,而国家公权力是公民将自身权力让渡而成的。这就是说,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赋予了公民充分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力和人身权力,并保证其得以充分享受。作为公安交通民警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以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否则便是对法律的践踏和亵渎,就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但不能打击侵犯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不法行为,其执法行为本身也必将损害人民的合法权益。二要充分认识警察权的责任性。要清醒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责任。既然人民赋予我们代表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既然人民赋予我们供应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就应该肩负起这份历史的责任,就应该按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把个人理想追求和革命事业结合起来,把高涨的工作热情与严谨的执法态度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以对人民满腔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拼搏进取,甘于奉献,有所作为。三要充分认识警察权的服务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四要充分认识警察权的法制性。警察权是一项司法权,一切权力都是由法律规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形势权力要受法律的制约,人民的监督。

(三)做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必须深化民本意识,带着深厚感情去执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古代哲人对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作为人民警察必须树立“民本”意识,认识到“民为权之源”、“法为民之意”,即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安机关是通过人民的意志(即法律)的授权来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即执行法律)的,才能自觉地端正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真正认识到“权应为民用”,自觉地学习好、贯彻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三个代表”的主旨和精髓。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打牢执法为民的根基。执法为民,对于警察来说,是权力价值的取向,是根本职责所在。为了切实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政治责任,人民警察必须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去执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首位,本着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的根本依据。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

(四)做合格的人民交通警察必须强化“尚法”意识,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国际著名法学家伯尔曼说:“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人民警察公正执法,就是履行代表人民群众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谋取利益、维护群众合法权利的职责,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新时期,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必须爱法、学法、知法、懂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尚法”理念(对法律忠诚和信仰,对法律心悦诚服的认同),这样才能推动公正执法,真正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公正执法的前提必须树立“尚法”理念。针对当前公安执法中出现的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整改,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自觉性,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警察必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正确运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这既是法律本身固有的要求,是人民对法律的期望,更是每个执法者必备的起码素质。

平江交巡警大队 朱方明

篇3: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而且是伦理、道德的传授者。诚实、正直、言行一致, 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格。“历尽艰难不悔, 只是许身儒子”, 是师德之本、师善之流。矢志不渝的事业心, 忠于职守的责任感, 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一个好的教师正是恪守着这些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了敬重和信任。因此, 在教育教学的个项活动及日常生活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 文明在先,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行动塑造教师的高尚形象, 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感染学生。

二、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我们所接触的孩子中, 有的有较强的自律能力, 而有的孩子则比较顽劣, 经常不遵守纪律, 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以此为契机, 督促、引导他们不断进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赏识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 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信心, 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用真诚和爱心打动学生

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老师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老师的爱应该向阳光一样, 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只要老师拥有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 学生也又许多可爱之处, 也有闪光点。如果老师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引导, 适时地给予鼓励, 热心地关心学生的困苦, 耐心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 最终成为学生的朋友, 在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用处。

四、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由于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 每个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 要敢于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五、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 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融会到自己的话语中去, 从而打动学生的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受到感染。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个字都要充满着感情, 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又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里。

六、用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去“征服”学生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毫不例外喜欢和敬佩有本事的教师, 无不为教师渊博的知识与出色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新知, 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用自己的本事去征服学生。如果教师的授课漏洞百出, 是难以取信于学生的。反之, 如果教师知识渊博, 教法灵活出众, 教学成绩优秀, 必能吸引学生进而赢得学生的尊崇。因此, 教师要把不断学习新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七、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召学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其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 观其行”, 而后仿效。教师如能为人师表, 必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 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八、给孩子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孩子敢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赏识教育的创始者周弘教授曾说过:“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 成长的过程是快乐。”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师生之间要树立平等意识, 教师应以放松的表情、自如的心态与学生交往, 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感受, 要多角度地理解, 甚至对一些有失偏颇的问题, 也应该怀着宽容之心去对待。

篇4: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村教师

一、對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学会爱学生,学会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要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善于接近学生,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学会体贴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限的“爱”,从而愿意与老师交谈、交心,愿意把老师当做朋友,也愿意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教师就要有责任教育好孩子,教师既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学生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公平公正、正直无私,不偏心、不偏袒、一视同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更不能只注重优秀生,而对后进生不闻不问。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没有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引导、帮助分析学生没有掌握的那部分知识,不能应付了事。在学生不小心犯下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听取学生的解释,不能妄下断言打击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许他只是想帮你擦一下桌子而不小心打翻了你的墨水瓶而已……

三、做一个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有所追求的教师

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程改革已有一段时间,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课堂新模式,并在原有的教育经验之上不断发展、创新,总结出适合教育学生、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四、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一、脚踏实地的教师

为师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名利本是身外之物,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不要把自己困在名利的漩涡里,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淡泊名利之后,你就会发现在你有限的教育路途中,有着无比的欣慰、喜悦、幸福和满足,只因为你身边拥有无数你爱的和爱你的学生。

篇5: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

做人是一个博大精深、常思常新的人生哲学。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的根本问题。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更是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做人、做事。人们常说:“世上惟有做人苦,万事无如吃饭难”。这形象地总结了人生必须面对的两大难事、苦事。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做人,监狱人民警察也不例外,认真思考,在工作过程中感悟做人。把人做好了,人也就成长了、成熟了,做警察也就合格了。

学会做人,是监狱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的根本。孔子在《大学》一书中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孔老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都做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作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是学富五车,还是拥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监狱人民警察就应该德才兼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监狱人民警察,它不是一时一事之功,而是工作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因此,在当前恶劣的监狱执法环境下,如果不能在各种思潮和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地头脑,就容易迷失方向,失去做人的根基而走上邪路。作为一名监狱警察,监狱事业的缔造者,在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中,更应该学会怎样做人,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力求做到政治合格,立场坚定,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纪理念作为人生路的指引和动力。

我们不少见到一些警察,做出与职业不相符合的事情,甚至是违法论乱纪行为,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我们也常听到某某警察收受犯人家属贿赂、为罪犯假报立功、乃至贪污等恶性事件曝光,给监狱人民警察抹黑。他们手中握权,却做着违背职业的事情,刚刚过去的 “纳河监狱事件”和“9.13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应当牢记。作为在岗的一名监狱警察应该引此为鉴,加强政治信念学习和法治理念学习,增强团队精神,树立法纪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守住底线。

马克思曾经说过:“罪犯产生罪行,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这个生产部门(指罪犯)同整个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摆脱许多偏见。罪犯不仅生产罪行、而且产生刑法,生产全体警察和全部刑事司法、侦探、法官、刽子手、陪审官等等。”通过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认识到监狱的产生来源于犯罪行为,它的首要职责就是犯罪控制,作为对现行法制所竭力维护的社会秩序的一种破坏力量, 犯罪现象的发生会带来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在这些消极后果中, 最直接的并可以进行计算的便是经济损失;同时伴随着犯罪行为的实施, 还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微观而言它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安定的生活秩序,降低了社会组织的运作效率,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宏观而论,它损害了法制的尊严,侵蚀为社会所确立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正确的导向性和可预测性。如安全感得不到充分满足,人们就难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和工作,在单位时间内的社会产出就会减少。那么为了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对触犯刑律的行为予以公正,及时的惩罚,就成为一种控制犯罪的手段。同时这种惩罚本身相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社会关系而言,也是一种愈合剂和安抚力量,有利于某种社会关系的恢复与重建。可以说社会的团结与和谐,很大意义上正是伴随着对犯罪公正、及时的惩罚而得以实现和发展的,那么为了保证社会的团结与和谐,对犯罪进行控制,对罪犯进行刑罚执行,就需要产生专门的刑罚执行机关和刑罚执行的场所——监狱。

因此,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首要职责就是对罪犯进行严格、公正地刑罚执行,以保证因犯罪现象所产生的受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修复,以保护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所以我深刻的认识到监狱工作的重要性和作为一个监狱人民警察的使命感和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认识到继续加强学习业务素质的必要性,只有不断从工作中和理论中学习各种知识、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各种管理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罪犯在成为负担作为对犯罪行为进行法律非难的责任主体时,同时也成为了包含改善要素,赎罪要素的刑法主体,如要离开了行为人的罪过心理,赎罪思想,那么罪犯在回归社会就具有重新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因此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作为刑罚的执行者,其任务就是改造罪犯使其产生罪过的心理、赎罪想法和犯罪危害性,让其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回归社会时不至于重新危害社会,所以如何教育和改造罪犯实际上就是我们全部的工作。并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以及过去没有处理过的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上创新。其次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因为法律是社会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载体,它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刑事法律作为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手段,所确立的更是为社会的存续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犯罪首先就是对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破坏,所以可以认定罪犯的社会基本道德观念意识淡泊,观念不强。而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罪犯的管理者和改造者,就必然要讲道德,讲法律,讲政策,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作风,同时本着人道主义的观点去关心罪犯的改造和日常生活,把罪犯当人看,要向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医生对病人一样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不侮辱罪犯的人格,更不允许体罚和虐待犯人,做到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罪犯,使其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从而产生赎罪的心理和罪过心态,以完成刑罚的最终目的,罪犯有了赎罪心理和罪过的心态后并不能认为他们的改造已经完成,还存在一个如何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我努力掌握法律、法规、社会形势、社会政策和政治素质的学习。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地了解社会形势,关心国内外大事,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才能更好地对罪犯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内容的思想教育,才能使他们在回归社会,不会重新犯罪,危害社会,不会不适应这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而真正地溶入社会,从而完成对罪犯的刑罚,这也是做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他的任务和职责所必然要求的,只有如此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篇6: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与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是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师只有铸就高尚师德,才能当好学生楷模,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师德高尚,学为人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育者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具体化。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标。

二、爱岗敬业

爱岗,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的追求。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只有爱岗才能敬业。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他的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就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纹川地震期间,广大的灾区人民教师在生死瞬间,用血肉之躯为孩子们筑起保护生命的屏障,这就是爱岗敬业的最高体现。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平等相待,坦诚相处,做学生的朋友,包括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高尚的师爱绝不是一种个人的爱,更是一种社会爱的集中体现。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地付出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才能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四、教书育人

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育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可以被认为是我们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手段、和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参天栋梁需要用心血栽种,用汗水浇灌,用精神培育。要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能精湛的人才,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至关重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

五、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教师渊博的知识、务实的态度、高尚的道德、爱岗敬业的精神、与人为本的作风,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

六、终身学习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世界已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和学科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只有追踪学科前沿,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不断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更新,才能引导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掌握高新技术。因此,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是对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要向前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要不断积累,及时梳理,将各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

篇7: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监狱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活动以来,我始终积极参加监区组织的各种学习及活动,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的执法行为,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结合今年以来监区干警熊林同志带手机进监和舒王同志为罪犯带物品的二起违规事件,自己一直在认真反思,查找日常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应该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政治合格具备人民警察的前提标准。同时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同志缺少学习,但总在强调客观原因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学习会使你“事半功倍”。学习时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大练兵提出的“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理论联系实际,才真正能使学习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要带头学法懂法,熟悉、掌握和应用《刑法》、《监狱法》等与监狱工作密切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家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法律水平。严格按照《监狱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地、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行使手中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着力实现由增强法律意识到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从增强法制观念向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实施刑罚处罚转变。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用《监狱法》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第三、大家知道,作风是战斗力的体现,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一支纪律不严、作风不强的队伍,不是一支好队伍,不会有凝聚力,更不会有战斗力。纪律是靠大家来遵守的,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队伍,是靠我们每一位民警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作风才能有的。遵守纪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的作风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才能有良好的作风;只有良好的作风和纪律意识才能保证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各项制度严格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四、深入扎实开展“大练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大练兵活动训练学习的内容的“五基”即: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基本体能、基本技能、基本素养,“一岗”即:专业岗位干警应具备的业务技能训练。这些科目的训练就是要全面提高我们每一位干警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练兵中间,通过理论学习使大家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通过队列训练使大家养成良好的纪律作风和集体观念;通过体能训练增强体魄,使每一位同志达到国家的要求。

第五、要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理想和信念是人思想的灵魂。缺少了理想和

信念的人是空虚的,没有追求的。一个确立了远大理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一定是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遵循家庭美德的人,也一定有着健康的心理,能够抵御不良冲击和谬误诱惑的。我们要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第六、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因为法律是社会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载体,它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刑事法律作为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手段,所确立的更是为社会的存续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犯罪首先就是对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破坏,所以可以认定罪犯的社会基本道德观念意识淡泊,观念不强。而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罪犯的管理者和改造者,就必然要讲道德,讲法律,讲政策,坚持执法必严,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同时本着人道主义的观点去关心罪犯的改造和日常生活,把罪犯当人看,要向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医生对病人一样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不侮辱罪犯的人格更不允许体罚和虐待犯人,做到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罪犯,使其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从而产生赎罪的心理和罪过心态,以完成刑罚的最终目的,罪犯有了赎罪心理和罪过的心态后并不能认为他们的改造已经完成,还存在一个如何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我努力掌握法律、法规、社会形势、社会政策和政治素质的学习。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地了解社会形势,关心国内外大事,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才能更好地对罪犯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内容的思想教育,才能使他们在回归社会,不会重新犯罪,危害社会,不会不适应这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而真正地溶入社会,从而完成对罪犯的刑罚,这也是做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他的任务和职责所必然要求的,只有如此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我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首要职责就是对罪犯进行公正地刑罚执行,以保证因犯罪现象所产生的受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修复,以保护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所以我深刻的认识到监狱工作的重要性和作为一个监狱人民警察的使命感和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认识到继续加强学习业务素质的必要性,只有不断从工作中和理论中学习各种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并且这也是由监狱人民警察所承担的任务所要求的。

二监区:黎元城

篇8: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

作为党报记者, 要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带着这种感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呼声, 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2004年, 对于我市66万农民来说, 是一个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年。粮食增产了, 负担减轻了, 收入增加了, 农民不会忘记是中央《一号文件》给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但是, 对于66万农民来说, 2004年的增收, 仅仅是个重要的转折, 他们正站在新的起点, 阔步走在小康路上。此时, 我们及时深入农村, 于2005年1月1日开篇之际, 发表了题为《小康路上》的整版报道, 将《一号文件》为农民带来的喜悦展现给广大读者。同时, 为体现党中央、国务院要求, 进一步增强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责任感。同年3月, 我们又兵分四路用了4天时间, 深入农村、访问农民, 采写了一组《春耕时节访农家》的报道, 以忙春耕调整结构多创收、好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愁涨价农民心中有担忧为内容的整版报道, 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作为党报记者,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 成为学习型记者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提高引导水平, 适应新闻竞争, 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 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对学习型记者的理解和认识。所谓学习观, 就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和如何学习的指导思想。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学习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二是对学习目标的看法;三是对如何学习的看法。笔者认为, 所谓“学习型记者”, 就是在各个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队伍中, 应树立“人人都是学习之人”的理念。并且, 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 还要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 才能从报道型记者转为学习型记者, 才能对千变万化的形势做到胸有成竹, 既有发言权, 又有解说权;既有知识性, 又有引导性和针对性。只有在学习过程中, 储备了足够的知识, 才会思路开阔、线索多多、运笔自如。

作为党报记者, 还应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铺天盖地的海湾战火中、疫病流行的非洲难民营, 乃至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处处都留下了我国记者的足迹。即使在相对安定和平的时代, 全世界每年仍有不下百十名记者罹难于新闻采访中。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就因为心有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那些最爱奔波、最爱吃苦、最敢冒险的人, 才能取得骄人的新闻业绩。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以身患白血病之躯前往巴格达, 在妻子的帮助下, 忍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 一边流着鼻血, 一边采访战后伊拉克。回国后, 完成了相关的片子和15万字的《重返巴格达》。记者也许不需要经受他那样的考验, 也不一定有那样的条件, 但是却应该像他那样让自己的心里涌动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今天的社会有着太多的机会和诱惑, 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记者要学会爱惜并不断强化自己的素养, 使之成为自己奔走在新闻道路上的不竭动力。

摘要:要做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 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还要深入基层, 多听、多看、多跑、多学习, 善于发现与挖掘新闻中的新闻。因而, 有人说, 真正的记者, 应该是每时每刻都用全身心投入的人。从事新闻工作以后, 从中逐渐悟出了自己的采访心得。

篇9: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电视编辑

【关键词】新闻素质;实事求是;编辑艺术和技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成为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体,早已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无时不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可以教育学习、娱乐、传播信息等等。做为一名电视编辑怎样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为广大的电视观众提供更多有效的健康的精神食粮?下面做一简单探讨。

本人做为一名在基层电视台工作多年的电视编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如何让广大的基层群众看到更多积极向上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满足他们需求的,并能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的电视节目,除了前期的策划、选题、拍摄,后期的编辑制作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一名电视节目编辑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一、电视编辑应具备新闻素质

一些电视节目之所以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认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发挥出电视本身的优势,严格地说,这是没有电视特色的电视节目。例如,现场真实性是电视最明显的特性,在节目中如果缺少了声画完整的现场信息,变有声为无声,或者缺乏动态的和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视觉化形象,或者变快为慢,就人为地失去了电视的特色。因此,应该充分把握电视特性和优势,并善于有效地发挥和运用,才能编辑制作出有电视意识的节目。

现以本人一篇获奖作品为例:2014年5月17日,喀什电视台《喀什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条新闻《麦盖提“塔克拉玛干婚礼”99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荣获第二十五届(2014年)新疆新闻奖二等奖和2014年度新疆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塔克拉玛干婚礼”集体婚礼活动是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喀什地委宣传部组织举办、麦盖提县委宣传部承办的一项大型网络文化活动,是2014新疆网络文化下乡项目。在麦盖提已经是第七站,而在这里举办的集体婚礼也是全疆规模最大,唯一采取现场直播形式的一场。央视新闻频道14:10档实况直播千人麦西来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卫视、维、哈频道13时直播。天山网、“最后一公里”微博进行网络直播。活动当天,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学军,喀什地委书记曾存,以及喀什地委宣传部、麦盖提县委领导都到场参加了活动,可以说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如何报道好这一题材,使之成为以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工作的重要体现。活动当天,喀什电视台摄像的同事,抓拍到了李学军常委和村民一起跳刀郎舞,为新人送祝福的镜头以及李学军常委和新人家长交流座谈的镜头,这些镜头在后期剪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整部作品增添了光彩。

可以说,在电视编辑中,无论是电视新闻记者,还是电视编辑、节目主持人,都必须具备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新闻素质,这是新闻工作的共性要求。除了思想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外,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全局观念,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深刻的分析能力和善于从表面现象探寻事物本质的能力。尤其在前期拍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突发的事件和意外,会让我们所拍摄和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有精彩的画面和能足够吸引观众的跟随拍摄。除了记者要能够及时把握时机,抓拍珍贵的画面,同时采访时能跟踪进一步做深度的采访,作为电视编辑人员,也必须牢固树立电视观念,能够掌握电视特性,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编制出电视表现力强的节目,以满足电视观众的需要。 编辑节目时必须时刻考虑观众的需求和传播的效果,要认识观众地位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观众心理来编制节目。也就是说,眼前要有观众。千万不能一厢情愿地凭主观意念创作节目,摆出灌输式、说教式的姿态,观众一旦失去了选择收看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传播效果将无从实现。

二、电视编辑要坚持实事求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放弃真实,也就是放弃了新闻的生命。世界上所有国家制定新闻职业法规,都把确保新闻真实性作为第一准则。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就是真实。真实,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个众所周知的新闻学定义就言明了这一点。但现在许多记者把这个最初的东西都忘了,在新闻采写时,不遵守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污染了受众的视听,甚至是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威胁。BBC新闻规范里明确规定,“正确比速度更重要”。

抢新闻是记者的天职。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越来越多,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速、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采取一些违反新闻准则的方法获取新闻,刻意追求轰动性、可读性,而放弃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挫伤。这种新闻现象的出现与盛行,给社会发展,国家进步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所以探究其成因和探索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电视新闻编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到新闻真实的基本前提。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和其他新闻的编辑一样,应具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素质。

编辑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纠正新闻虚假成分,做到新闻真实的基本保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绝不能弄虚作假。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必须真实,决不允许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合理想象、艺术夸张和任何拔高。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来认真核对新闻内容,尤其要核对构成新闻要素和新闻中涉及的数据等。否则,失实新闻甚至是假的新闻就可能从编辑手下放行。

三、电视编辑应具备较好的编辑艺术和技术

编辑工作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后期制作包括把拍摄的原始素材编制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的全部工作过程。它主要包括整理素材带镜头、确定编辑点和画面转换方式、组合素材镜头编辑成节目母带、制作字幕和画面特技效果、配制音响效果和音乐等步骤。

现以本人在2014年度新疆广播电视评奖中一篇荣获二等奖的电视长消息为例:该片作品标题为《“去极端化”系列报道之-穿上“艾德莱斯”会更美》,作品介绍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以“靓丽工程”为平台,引领各族妇女与时代同步前进,做内外兼修、爱国爱家乡的靓丽女性。这是一条综编新闻,记者当天只拍摄到了疏附县乌帕尔镇举行的美食比赛,按照“把现代文明风尚、世俗化生活方式传播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主题,这一场活动的画面不足以传递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于是根据本人日常素材积累,结合疏附县乌帕尔镇举行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和记者共同探讨,形成了《穿上“艾德莱斯”会更美》这篇获奖作品。作品开篇展现了疏附县“乡村大舞台”、“百日文化广场进乡村” 等一系列活动的场景;中间部分展示疏附县民族服装缝纫店内生意红火的情形;结尾处展示了疏附县美食比赛、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整部作品通过农村妇女衣食住行各个层面的活动场景,来反映疏附县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为根本,发挥现代文化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可以说,在基层电视台工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电视编辑往往身兼多职,不仅要会参与到前期的文字稿的采写和修改,参与到拍摄和采访中,还要参与后期制作,配音,配乐,字幕的配置等等多项工作。这既是一种挑战,同样,前期的参与也是为后期的更好的编辑制作也做了一定的铺垫。也正是这些年的积极主动参与,才产生了一篇篇精品佳作。

电视编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作为一个电视编辑,首先要善于用调整画面组接技巧来提高新闻节目的感染力、说服力,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画面优势之所在。各种镜头在被巧妙组接之前,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使之具有叙事传情的生命力,让创作者的思维才情和美学追求渗透其间。在不同的创作观念和编辑水准影响下,同一素材的命运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传达效果也完全不一样,而且一个好镜头,即便构图再美,表现力再强,如果不能恰当地与其他镜头组合,那么好镜头也无用武之地。要力求做到“源于素材,高于素材”,通过组接,表达素材本身所不能表达的内涵。所以说,后期编辑决不是简单地堆砌镜头,而是在赋予荧屏以认知和审美的魅力。

其次,对声画结合方法和技巧运用的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在电视节目中,声音和画面是共同起作用的。以往由于深受电影剪辑做法的影响,电视节目制作偏重于画面的编辑,对声音的运用往往局限在后期配音和配录解说词上,而忽略了对丰富的声音语言的运用。声音语言除了包括解说词、音乐外,还包括大量的现场同期声、现场音响,在新闻节目中,这些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缺乏声音语言的配合,传播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同时也削弱了画面本身的叙述力量。在电视节目中,画面和声音是一个整体,声画结合构成分立和对位的关系,声画结合的形式有同步、平行、对立三种类型。在节目编辑时,应按照节目内容表现的需要对声画结合的方式和节目的整体结构作全面的考虑,电视节目编辑必须遵循完整、连贯、流畅、精致。通过镜头的有机组合,传达和表现完整的信息概念、思想内容和心理感受。

电视编辑技术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设备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能,电视编辑唯有不断学习,尽快掌握和适应,做到能懂会用,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编辑,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素养,在电视文化传播中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真正让电视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一名电视编辑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者:王海琴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10期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必须关爱学生、努力钻研、敢于实践、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会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会成为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

【关键词】教师;师德;专业知识;实践;反思;创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民族希望之所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教师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关爱学生、业务能力强、敢于实践、善于反思、富有创新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教师。

一、要做一名合格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地位、作用、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我觉得应该将”身正为范“放在”学高为师”的前面。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也是不够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等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

二、要做一名合格教师,一定要关爱、尊重每一名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学生要严慈相济,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要做一名合格教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有位名人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

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况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要做一名合格教师,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一个教师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

五、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四大专业能力

1、了解学生的能力;

2、处理教材的能力;

3、课堂教学能力;

4、协调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肚子里有货但倒不出的“茶壶型”教师已经不再受欢迎,他们或许专业知识很牢固,专业能力很强,但他们却无法教会学生。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如果说知识是“金子”,那么学习方法就是“点金术”。可见教给学生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尤其是当今时代,教师和学生同时步入信息社会,电视、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多种获得知识的渠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演员”,教师必须由“演员”转换为“导演”。新的课程需要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助的舞台。总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充满智慧”;“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

六、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敢于实践和善于反思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来看,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滞后于理念。对于新课程的理念,中小学教师大多已经耳熟能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已经成为教师认知并认可的话语,但是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行为尚未成型,行为与理念脱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七、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上一篇:黄庭坚《水调歌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下一篇:小学家长会上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