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2024-05-06

王维诗《终南山》赏析(共13篇)

篇1: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他是最富盛名的诗人,竟而连李杜都有所不及。究其原因,似与他的多才多艺不无关系,他诗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深受当时权贵们的赏识,因之,他的顺利登第及官授太乐丞,于此关系极大。在张九龄任相时,王维受其知遇,官擢右拾遗,之后,他以监察御史之职奉命出使河西,有感于塞上风光,写了著名的边塞诗《使至塞上》。安史之乱中,王维不幸被俘,迫受伪职,乱平后,得到肃宗的宽宥赦免,官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出身仕宦之家,早岁颇积极用世,然受当时社会风尚及家庭氛围的影响,他极笃佛学,深通佛理,其名与字即取自深通大乘佛法的居士维摩诘之名。加之他一生仕途坎坷,官场之黑暗又使他深恶痛绝,因之他曾数次归隐,潜心奉佛,而以晚岁尤甚。他的诗歌按题材可分为四类,即歌咏边军、边塞和侠士之作;抨击社会不合理现象、抒发内心不平及言志述怀之作;表现亲情、友情、爱情及闺思、宫怨的诗歌;山水田园诗。此四类中,尤以第四类著称,因之他被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圭臬。其山水田园诗,一类是有关行旅、游览的,一类是有关隐逸的,因他一生笃信佛法,故此类诗中,多蕴含着佛理禅意,他也因之被人们称为“诗佛”。

《终南山》一诗应是诗人隐居终南山并游览此山时的所作,这首五绝,是依诗人游历的先后次序来写的。开言所写即是诗人远眺全山时的总体感觉,显是游山前的综观,“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两句,用极其夸张的手法,粗笔勾勒了终南山的高峻绵延,其高可“近天都”,其远可“到海隅”。事实上,海拔8844.43米的珠峰尚且去天遥遥,况海拔不过2604米的南山,只是因为驻足山脚仰望的缘故,才会有与天相接的错觉。而据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南山“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何以能远到海角呢?其实,这两句的妙处正在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为读者展示了极富魅力的南山之壮伟。

诗人渐次登临山中,观其景,则另有一番况味,所谓“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时,诗人已置身山间,周遭云缭雾绕,如入仙境,回望来路,云霭已融合为一团缥缈,继续探求,则早已踪隐形灭,不复存在了,真可谓一步一换形。此二句对照工整,“白云”与“青霭”相对,一“白”一“青”,色彩鲜明;“回望合”与“入看无”对照,一“合”一“无”,在这有无之间,写尽了云霭的变幻朦胧,“望”和“看”两个动词,俨然塑造了诗人移步观山的动态形象。写山中之景,而独写云霭,是抓住了山中的典型景色,写云霭而独绘其形色,是抓住了云霭的典型特征。同是写终南之云,李诗的“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表现的是一种自在飘逸之美,王诗则是一种清丽朦胧之美,可谓各有千秋。这两句是细部描写,有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之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幻想的空间。

细细品味颔联所绘之景,正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清澹之境,且包蕴着“味外之旨、象外之象”,而一切景语又皆含情,诗人化自己之心境为物境,达到了一种以景达情、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两句,是言终南之大。诗人登临“中峰”,纵目四顾,南山之大竟可隔出不同的分野,千沟万壑也因光线的强弱、有无而形态各异。“变”字以强烈的效果侧面写出了山之辽阔,而“阴晴”的明暗对比,又强烈地突出了“众壑”之“殊”。

尾联“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两句,乍读来,似与全诗不相称,且颇有人持此观点,但在我而言,初读就觉得其之不凡,再读更觉全诗皆因此二句而诗意顿出、余味盎然。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就说:“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诗人此时生出要投宿想法,可谓他已被这里的幽美之景所深深吸引,此行还未能尽兴,要次日再度游览,这也侧面体现了南山之使人流连忘返处。诗人为何要“隔水”而问?这说明将二人隔开的,是一条深险的山涧,而一个“隔”字,不免有距离产生美的意味。山中的“樵夫”说明了近处肯定有人居住,此“樵夫”或许是一个隐居山中的高士,或许干脆就是诗人自己。而“问”字一出,整个画面就有声有色了,或“樵夫”答诗人问,或诗人自问自答,问答之声在沟壑之间清响回荡,人之声与山之幽相互映衬,当真趣味无穷,玩味不尽。

就这两句的语言来说,可谓简洁自然、明白如话,但好的诗句往往以自然平淡取胜,而且,这两句读来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更为全诗增添了无穷余味。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都有“此景正因此情而现,此情又由此景而生,二者融为一体,形似与神似统一”的共性,也即清代王夫之所谓“景亦意,事亦意”,而此诗亦不无此共性。我们完全可以说,在王维的这些诗歌中,景物已是人生之景物、自由之景物、超越之景物,而诗人自己也已是自由人的形象,似已做到了佛家所讲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真不愧于“诗佛”的称谓。

篇2: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原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翻译】

终南山高耸云霄仿佛靠近天都,连绵起伏的山峦延伸到东海之隅。

回头望白云,它弥合成片掩没了路,山头缭绕着青雾,走近—看什么也无。

站在中峰上眺望大山南北,各山之间阴晦晴明气象各殊。

想要到哪里有人烟的地方去投宿呢,隔着大涧询问砍柴的樵夫。

【赏析】

篇3: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关键词:王维诗,风格艺术,热情豪放,闲情逸致,音乐美,绘画美

唐代诗人王维, 他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 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将各种艺术融会贯通, 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诗歌的艺术性。他有着丰厚广博的文化素养, 使读者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多种艺术素养整合后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王维是一个正直而又性格软弱的人。他的思想和创作可以天宝初为界, 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王维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 政治上追随张九龄, 这时的诗歌创作内容积极, 风格豪放, 具有盛唐诗歌共有的浪漫气息。情调昂扬, 充满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如“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熟知不问边庭苦, 纵死尤闻侠骨香” (《少年行四首》之二)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莫嫌旧日云中守, 犹堪一战立功勋” (《老将行》) , 老将虽是衰老, 但是戎马余生, 雄心未死的英雄气概, 富于浪漫气息。此时的王维总是幻想着建不世之功业“一战立功勋”。

王维的青少年正处在历史上开元盛世最繁荣鼎盛的时期, 并少年得志, 春风得意, 描写边塞景物也开阔明朗、充满豪情。开元二十五年 (737) 春, 王维奉使出塞, 去宣慰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并在那里兼任判官, 在赴边途中作《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选侯骑, 都护在燕然。”

首联点题, 交代出使的目的“问边”。行程已经很遥远了, 走过了居延属国 (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装备简单, 随从不多, 体现出了使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

颔联中“征蓬”是自喻, 与前面的“单车”呼应。全句意谓自己像随风漂泊的蓬草一样走出了“汉塞”。“归雁”北归的大雁飞入远天的情景, 暗喻诗人长途跋涉像“归雁”一样凄凉地飞入胡天边塞。写景中生动具体地表现出诗人激愤和压抑的内心感受。

颈联“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称道, 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展现了大漠的奇特——苍凉、壮阔、宏伟。诗人极具匠心地选取了塞上沙漠地区的典型景物, 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加以描绘, 并使之互相配合衬托, 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 表现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大漠”直书辽阔、广袤的沙漠。紧接着“孤烟直”,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一个“直”字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上去, 让人在想象字句外的苍天黄云的同时更加感到大漠的空旷与浩瀚。上升的孤烟也使画面有了动态和生气, 又表现了他的劲拔、坚毅之美。“长河落日圆”, 长长的河流与圆圆的落日互相衬托, 河流愈显其长, 落日愈显其圆, 景象愈显雄浑壮观。区区十个字描写了四种景物, 用对比和烘托体现景物的形态、动态、色彩。长长的河流对比广阔的大漠。一个“圆”字, 一个“直”字,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融化在自然景色当中, 随滚滚黄河奔流而去。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乎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像是见了这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这就是“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来竟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尾联“萧关选侯骑, 都护在燕然”呼应开头, 继续写出使情形。“萧关”是边境要塞, 但首将“都护”却不在这里, 而在“燕然”前线。首将亲临前线, 不问可知军队的阵容与士气。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的赞扬, 同时暗示出今后的行程, 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 , 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自宋以来, 用类似词语来赞美他的诗人或画家多不胜数。这说明王维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 以灵性的语言, 生花的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盛唐的殷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说:“维辞秀调雅, 意新理惬;在泉成珠, 着壁成绘, 一字一句, 皆出常境。”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融入音乐美, 他善于发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之美, 从虫吟鸟鸣到人语泉声他都巧妙地写进诗中, 以衬托形象, 构成意境。“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秋夜独坐》) ,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鹿柴》) 。作为诗人兼画家, 他又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形状美、色彩美、动态美并加以巧妙配合, 在诗中构成美的境界。“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新晴野望》) 。“开畦分白水, 问柳发红桃” (《春园即事》) 。

四十多岁的王维, 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远离尘俗的诗人, 在山水田园诗中显示了他的形象概括能力, 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时他善于把握总的印象, 从大处落墨, 简约宏深, 落落大方。

王维诗中的画面不仅大笔勾勒, 形成富于概括力的画面, 更善于撷取景物最为动人的刹那, 加以精工刻画, 以含蓄的风格创造出感人的美的境界。“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渭川田家》) , 野老倚仗眺望, 期待童孙放牧归来的情态跃然眼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 点点夕阳洒在青苔之上, 环境幽深凄凉, 刻画之细微, 令人惊叹。因此, 后人评价王维诗既有陶渊明诗浑融完整的意境, 又有谢灵运诗精工刻画的描写。

动静相兼, 远近相宣, 层次丰富, 声色俱佳, 是王维山水诗的画面结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有远景近景, 仰视俯视, 冷色暖色, 人声水声, 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语言明净自然, 准确传神。“照、流、喧、归、动、下”几个动词连贯运用, 画山绣水, 清新宁静, 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含蓄丰富, 耐人寻味。“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瞬间的捕捉, 用简洁的笔墨, 描绘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 意趣悠远, 令人向往。这便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神韵的淡远。

篇4:王维的《终南山》是讽刺诗吗?

但是从宋代开始,对此诗存在着另一种解读。北宋李颀曰:“说者谓王右丞《终南》诗,皆议时宰。‘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谓势位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徒有外而无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古今诗话》)稍后,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一六中全引此语,惟将“议时宰也”改为“讥时也”。明人周珽亦引《古今诗话》语,且云:“程全之《绪笺》亦云王维《终南山》诗,刺杨国忠辈之宠幸也。珽谓以意逆志,果如寓言,则若‘合’若‘无’,借山势远近异观,状居高恃宠者之威福,为变为殊;假山态倏忽莫测,形奸时擅柄者之巧捷,何等蕴蓄,何等尖快!”(《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五律》上)清人吴乔亦对李颀之解大加赞许:“余谓看唐诗,常须作此想,方有入处。”(《围炉诗话》卷三)今按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下距杨国忠登上相位之天宝十一载(752)尚有十馀年,故所谓“刺杨国忠辈”之说不能成立。当然玄宗朝的另一位奸相李林甫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相,两年后即将贤相张九龄排挤出朝,朝廷实权渐渐落入李林甫的掌控。如将李颀所云“时宰”落实为李林甫,则无违史实。问题是,这样的理解符合王维的旨意吗?

如果仅仅论诗论诗,则李颀的说法似乎无懈可击。因为他对全诗的每一句都有文本分析,对诗意的阐释也都能落到实处,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其说呢?试看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卷七中引王琦驳斥《唐诗纪事》之言:“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而必曲为之说曰:‘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而或者云云若是。彼飞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又何怪焉!黄山谷谓:‘杜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斯言也,岂仅读杜者当奉为金科哉!”我们完全同意王琦的看法,但不无遗憾的是,我们应当承认他的推论不够周密。因为既然古典诗歌确有“寓情于讽谕”的传统,王维此诗何独不然?王维其人,虽然没有像李白、杜甫那样强烈的用世之志,但也并非对政治毫不关心。开元二十三年(73),王维作《献始兴公》诗云:“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否?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对贤相张九龄一表敬仰之诚,而且颂扬张九龄“不问党仇”“不卖公器”的政治节操。王维对权贵子弟占据高位、贫寒贤士沦落草野的现象也有所讥刺:“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鹜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献至尊。”(《济上四贤咏》)锋芒所向,多半是李林甫等恃宠弄权的奸臣。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肯定《终南山》一诗是“右丞自咏终南”,而不会寄寓着对朝政的讥讽呢?

首先,唐代的政治氛围在总体上比较宽松,文人在诗文中讥刺时政时较少顾忌,宋人洪迈特著《唐诗无讳避》一文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容斋续笔》卷二)语虽稍过,但大体合于史实。试看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对开、天年间朝政渐趋昏暗的现实之讥讽,往往直言无讳,锋芒毕露,像李白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一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其三九)等,皆为显例。到了天宝年间李林甫将李邕、裴敦复等正直之士迫害致死后,李白诗中的讥刺更加激烈:“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古风》其五一)不但讥刺李林甫,而且涉及唐玄宗。杜甫也是如此,像“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之讥刺李林甫,“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之讥刺杨国忠,“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之嘲讽唐玄宗,皆作于长安十年时期,锋芒所向,无所隐避。即使是王维本人的诗作中,也有“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寓言》)的直斥权贵之句,语意直白显露。如果他果然想在诗中“议时宰”的话,有什么必要像《终南山》这般隐晦朦胧、深藏不露?

其次,解析一首诗的旨意,必须了解其写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心态,还须对同时所写的其他作品进行统一考察。开元二十九年(741)春,王维从岭南北归,回到长安后辞去官职,到终南山隐居。《终南山》一诗即作于此时,同时所作还有《终南别业》《白鼋涡》《戏赠张五弟三首》《答张五弟》等。当时王维对仕途极感失望,决心栖身山林,以遂隐遁之志。《答张五弟》云:“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完全是一副隐士的口吻。最能与《终南山》参照对读的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明人唐汝询评曰:“维晚年长斋奉佛,故言好道而觅此幽居,以养静也。山水之游,同志者寡,故每独往其间,胜事亦自得于心,有未易语人者。即临山看云,其乐自在,世人畴能赏此哉!然我非有心违俗,若林叟相值,未尝不与谈笑忘还,则岂有间于佛耶!”(《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五律上》)即使是认为《终南山》诗为“刺杨国忠辈”的周珽,也评此诗曰:“按摩诘本传,晚年长斋奉佛,故首言‘好道’,次曰‘独往’、曰‘自知’,见山水钟情,所会心处,未易语人者。是‘林叟’不必有指,不必无指。玩‘偶然’二字,得趣幽深。……珽生平最喜诵此诗,尤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语。”(同上)遍检唐宋以来评论王诗者,未见有人认为《终南别业》含有讥刺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作于同时的《终南山》竟会是“议时宰”或“讥时”呢?平心而论,《终南别业》与《终南山》二诗都是“右丞自咏终南”,但前者重在抒发情思,后者重在描摹景物,它们是相得益彰的姐妹篇,这正体现出王维的匠心独运。

如上所述,所谓“议时宰”或“讥时”的旨意,在《终南山》诗中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这种解诗方法在历代不绝如缕,前引王琦之言中“彼飞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即是二例:一是指李白《清平调三首》中用“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来形容杨贵妃之美貌,后被高力士曲解成语含讥讽来挑拨杨贵妃,因为赵飞燕其人虽为著名美女,但名誉不佳、下场悲惨,李白作诗时只指前者,高力士却别有用心地联想后者。二是指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中用“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二句形容桧树扎根之深,宰相王珪却以“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之语挑拨宋神宗,幸而神宗回答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见《石林诗话》卷上)高力士、王珪之流故意曲解诗意,意在陷害诗人,其心可诛,不足为训。但在古典诗歌阐释史上,这种一味求深、不惜穿凿附会的解析方式,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它往往披着现代理论的外衣借尸还魂,从而对文本进行“过度阐释”。这会从根本上歪曲诗歌的旨意,并消解诗歌的艺术价值。当我们遇到此类貌似深刻的解析文字时,重温王琦“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以及宋神宗“彼自咏桧,何预朕事”的话,不无裨益。

篇5: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岭,西起甘肃省天水,东至河南省陕县,绵亘千余里。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亦为终南山别名。

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联系起来,地上的.某一区域都划定在星空的某一范围之内,称为分野。

中峰:指主峰太乙。这句指以太乙为标志,东西两边就分属不同星宿的分野了。

篇6:唐诗之王维:终南山

唐诗三百首全集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韵译】: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评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

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

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

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

篇7:王维终南山的阅读鉴赏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题解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元年(742)王维隐居终南山期间。

王维对终南山并不陌生。青年时代,他曾经常前往终南山,去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的别馆做客。而此次的隐居生活,让他对终南山又有了新的感受。

句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太乙”,终南山的别称。“天都”,一说指帝都长安,一说指传说中天上玉帝所居住的地方。按第一种理解,诗开篇两句言终南山靠近长安,山峰连绵不绝,一直向东延伸到海边。按第二种理解,则是先极写终南山之高,再极写终南山之广。

无论作上述何种解释,可以肯定的是,诗人是先从大处着笔,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两句是写远景,写诗人遥望之所见。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边。说它“接海隅”,当然是艺术夸张。然而遥望终南,山势绵延,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象它一直铺展到大海边上。因而说它“接海隅”,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如果将第一句理解为写终南山之高,那么“近天都”也同样是以夸张写真实。终南虽高,去天甚遥,但从平地遥望,其顶峰高耸入云,的确会让人感觉与天相接。

遥望终南,气势恢宏;进入终南山后,又会见到怎样的景色呢?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诗人由远而近,进入终南山。此时,白云迷漫,一切都笼罩在云中,人也仿佛正浮游于白云之中。一路行去,白云分向两边,似乎自动地要为人让出眼前的山路;驻足回首,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将身后的路封住。这种奇妙的境界,有游山经验的人都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将其表现得如此真切?

山中云雾迷漫,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青霭是蓝色的烟雾。朦胧的轻烟在诗人的面前若隐若现,诱惑着诗人的眼,仿佛只要再向前一步,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摸不着,看不见,无影无踪。

山无云烟,如春无花草。诗人独具匠心,把终南山的美景都藏在云烟之中,给人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山高始有云,林深方有烟。白云、青霭告诉人们,终南山何其高峻,山中林木何其郁郁苍苍。而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终南山的一切都笼罩在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更令人心驰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缓缓而上,且行且止,因为仍然留恋着已经看过的美景,所以不能不“回望”。可在白云、青霭之下,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却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没有明说,而是用简单的十个字“画”了出来。

穿过云海,走过青霭,诗人终于登上了终南山主峰峰顶。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地上的.州国区域,称为分野。“中峰”,指终南山主峰太乙峰。终南山从北到南十分广阔,中峰两侧虽只有一峰之隔,却属于不同的州域。

诗人立于中峰山顶,纵目四望。四周群峰罗列,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由于众峰高低、方位不同,显得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有或无,千形万态。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断变化,更是明暗显晦,瞬息变幻,气象万千。

诗人尽情欣赏着终南山的风光,不觉间已到黄昏。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也许是诗人流连于山中美景,误了下山,不得不留宿山中;也许是诗人兴致未尽,欲留宿山中,明日再游。但山高林深,人迹罕至,诗人四处寻找,终于,听到了樵夫砍柴的声音。诗人寻声辨向,发现了山涧那边的樵夫。于是,隔着山涧,诗人大声询问,樵夫口答手指。在诗的最后,诗人为无声的画面增添了樵夫砍柴的丁丁声、山涧流水的潺潺声,还有一问一答的唱和声,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评解

篇8: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这真是“终南捷径徒为虚, 授之以渔方是实”。我这里的“终南捷径”指的是老师在平时诗歌教学中很少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却一味的靠猜题和押题的投机做法。造成这种“押题不中”局面, 是有一定根源的。

一、对《中考指南》的误解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直接原因

《中考指南》是初三老师考前复习的主要依据, 中考经常会出现其中原题。所以各科老师都对他仔细的研究, 寻找考试出题点, 也有大胆猜测、“押题”。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特别是在古诗默写和赏析一块, 更是原题居多。我们就拿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2007~2011年的古诗习题为例来验证这一说法。古诗默写几乎全是。古诗赏析2007年考查杜甫的《登高》, 2008年:陆游的《游山西村》, 2009年考:刘禹锡的《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10年: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煜的《相见欢》、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011年考查王维的《使至塞上》。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他们都是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诗歌;以唐宋诗人写的诗为主;考查的题目在一首诗里, 很少有几首比较考查 (除了2010年) 考查的题目必定有一题和当年《中考指南》这首诗的题型相同, 答案也相同, 而另外一题则可以考查的诗为圆心, 题目为半径, 在网上查找集中起来, 最终另外一题也会在必考之内, 而且是屡试不爽。这一点也是他们敢“押题”的根本原因。所以, 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喜欢采用“终南捷径”这种既省时有省力的方法。

可惜, 2012中考语文诗歌赏析打破了他们的梦想。考试之前, 有的老师还用以前的“经验”, 先集中教材中唐宋诗词, 后排除已考过的诗篇, 再结合《中考指南》, 把重点篇目圈下, 把他们认为能考的题目“一网打尽”, 最后让学生去背认为, 这样肯定能得高分。结果, 2012年中考诗歌赏析题目是王昌龄《采莲曲》, 题目是:结合诗句, 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从修辞角度, 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妙处。虽然是唐朝诗人的诗, 但这首诗只是专题《荷》中的一首, 它不是重点的诗, 《中考指南》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首诗。这怎么不让“常在河边转的有经验的老师”也把“鞋”给湿了一回。我想其实质, 是“终南捷径”教学法给害的。

二、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根本原因

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在当下社会里已成某些人心里过不去的“坎”了。它也影响到了我们某些老师。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早在小学就开始学习。但他们只在诗的内容背诵、默写上下工夫, 很少着眼于诗的欣赏。到了中学, 按照《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目光短浅, 使部分老师只注重眼前效益, 唯“分”是从, 在诗歌教学上缺乏连续性、继承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老师做法分成两类:只背名句, 诗歌不读不讲, 搜集几个习题在黑板上一写, 然后再公布答案让学生背;自己不讲古诗, 而是把教参上的分析全盘复印下来, 发给学生自己学。这样做的大都是七八年级语文老师。之所以这样做, 他们认为讲赏析方法枯燥无味、不能理解的人居多、浪费时间, 而且用上面两种方法就足以应付平时的考试, 考出成绩也不会差。这种既不费时、又省力, 效果又好的方法谁不喜欢用?至于能力提升和解决实际问题就留给初三的老师。初三老师因为教学进度比较快, 复习的时间又不是十分充足, 他只能选择“丢卒保车”的做法, 把复习重点放在分值大的阅读题和作文上, 而在诗歌赏析上下很少的功夫。他们认为有《中考指南》这个屡试不爽的法宝, 于是就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 圈范围、押题目让学生们背。当学生遇到2012年这种不在范围内的题目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这是能理解的。到这时老师只有后悔莫及了。

通过这次教训, 很多老师认识到在诗歌教学上没有“终南捷径”可走, 不能再做“虚”的事了。在诗歌教学上还应脚踏实地, 务实地把“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诗歌教学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得到提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诗歌赏析这一题上得高分呢?

1.先背后赏

在诗歌教学中要有这样的理念:“宁可不讲, 不能不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就很能说明“背”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背诗歌本身, 在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诗人或喜或悲的情感;背诗人人生阅历, 情感价值观, 写作背景, 帮助我们“知人论诗”;背必要的文学常识,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背”, 实际上就是积淀, 是学习第一步, 背过这些后才能有能力去鉴赏, 离开背的东西, 鉴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2.先学后引

学生背诗以后, 就会对诗歌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这时我们老师不要急着照教参去分析, 避免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定让学生先讲, 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诗的内容, 分析诗的形象, 进而掌握作者在诗中的情感和主张。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 但那是自己的情感体验, 是自己与作者一次思想情感的交流, 是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 老师要给予肯定。在学生遇到“炼字”、名句赏析以及表达技巧方面的难题时, 老师及时点拨, 让学生在学中提升鉴赏能力。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赏析诗一定要“依据全诗去分析, 不能空洞分析”这一关键点。

3.练中提升

学生经过以上两步过后, 肯定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但并不代表他们已完全掌握鉴赏能力, 能完全应付各种题型, 能驾轻就熟的欣赏古诗, 还需要用一定的课内课外的古诗习题去训练他们, 使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同时,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是螺旋式上升的, 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 让他们多体味、多揣摩、多运用所学的知识, 使他们真正达到《新课标》“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三、结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 而且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学习古诗词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 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同时它也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我们应该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 认真研究古诗词教学方法, 再也不能走“终南捷径”, 还是应该“授之以渔”。

摘要:古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 而且深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学习古诗词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 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

篇9: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这首诗是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开元25(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安抚,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创作于作者赴河西节度使幕府途中。诗人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的时候,心情激愤而又忧郁。“使至塞上”含义就是:奉命出使到边塞去。

这首诗,一、二句和五、六、七、八句写景。但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流淌着作者奔涌不息的激情。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我轻车简从出使边塞去察访军情,要经过西汉时的属国居延”。“单车”表明此次出使装备简单,随从不多。“过居延”点明出使行程遥远,要经历居延国,到达西北边陲。虽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语句,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作者由眼前的景物“征蓬”、“归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就像这随风漂泊的蓬草一样。孤独地飘出汉塞,又像归雁一样凄凉的飞人胡天边塞。虽是写景之句,但诗人因受排挤而激愤和压抑的内心感受却展现得生动具体。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壮阔的宏伟画面:在浩瀚无边的沙漠荒野中,一股浓烟孤然升起。在浩荡奔涌的黄河尽头。一轮落日徐然下降。画面雄浑而壮美,通过作者精美的描绘,读者想象到了诗句以外的苍天白云,也体会到了作者悲壮孤寂的情绪被融化在自然景色当中,随滚滚黄河水奔流而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不但展现了大漠景色的奇特。而且为下文抒发感情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尾联“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迎面碰到前线巡逻兵,从“侯骑”口中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抑郁孤寂的凄然即刻被兴奋昂扬的爱国之情所淹没。由单纯的沉沦于个人得失,上升到了对戍边将士的称赞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这一升华使读者眼前一亮,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首诗也体现出如此特点。一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首联中的“问”和“过”,颔联中的“出”和“入”。尾联中的“逢”和“在”。这六个动词。清晰地勾画出诗人孤行大漠的足迹。而诗人的感情也随着行程在不断变化:单车出行:内心抑郁孤寂;见到侯骑得知都护的消息后,感情由凄然转向兴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二是情景交融,情从景生。颔联中诗人看到征蓬、归雁时,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由抽象变得具体化。自己也如征蓬、似归雁漂泊不定。看到大漠中缕缕孤烟升起,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中,落日熔金的壮观画面时,心胸顿时开阔。苍茫壮阔之景不仅烘托了诗人的孤寂悲壮之情。而且使人感到,在大漠雄浑景色的陶冶和净化下。诗人兴奋、昂扬的爱国之情奔涌而出。

篇10:王维——《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终南别业》

【内容】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篇11:《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篇12:王维诗《终南山》赏析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作者:王维朝代:唐 晚下兮紫微。

怅尘事兮多违。

驻马兮双树。

篇13: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画赏析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94-02

诗与画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差异,然而王维的诗歌中给我们搭建了诗与画的幽静通道,在他的诗歌中诗画关系是那样的密切。最早认识到王维诗歌中的诗与画的是苏东坡,他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诗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而开始了讨论王维诗歌中诗与画的论题,王维山水诗之被称“诗中有画”,主要是王维注重诗歌的构图美、形象美﹑线条美﹑色彩美、意镜美。

一、构图美

王维由于身兼诗人和画家二职,深谙绘画的构图,据载,他“书画特臻其妙,笔纵措思,参与造化。而创意经图既有所缺,如山水平远,雪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能及也。”三远构图的理论并不是王维总结出来的,而是到了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才对其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於是他很自然的把绘画中的构图运用到了诗歌的创作中。

那么王诗又是怎样体现平远构图的呢?請看《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这是由近及远望到的最远一层的山,连接不断似乎没有尽头,轮廓清晰而面目朦胧。“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拉进一层,白云为合,青霭微茫,入眼似无。“分野中峰变”,虚实互写。写实是说终南山之大,山中央山野处分野就改变了。虚写是说用眼观察明晦似乎就在那里分界。“阴晴众壑殊”更是描绘千山万壑随着四季气候和时间早晚的变化而瞬息万变。这是一幅极明显的平远构图,层次清楚,气象万千,既有明有晦,又飘飘渺渺。充分显示了平远构图的表现特点。

二、形象美

清朝唐岱的《绘事发微》认为“画山水贵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也。凡物,无气不生…… 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基于气韵说的画论认为,一幅画若没有《画之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即使它在其它五法方面无可非议,也仍然不过是出自“众工”之手的死画,而不是活画、真画。正如元杨维桢认为,画贵于传神,而不在于传形。而气韵生动则正是传神(《图画宝鉴序》),它不单是视觉官能的怡情对象或装饰性的东西,它还是陶冶人们精神,给人们带来充实性,丰富性或圆熟性,从而给人以美的印象、美的感受的一种精神性力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模山范水、描画田园佳景时多于简易闲淡之间寓深远无穷之味。看似随意而写,不事雕琢;然而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露斧凿之痕,却有精巧蕴藉之妙。如《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景的展开很有层次,前六句可以说是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每句中都有一个主导意象:清川、车马、流水、暮禽、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在意象的频闪(同时兼有隐性声象的叠加,如车马之辘辘、流水之浅浅、暮禽之鸣叫等)映现之间,我们恍然觉得这山水禽鸟,这秋山残照都刹那间活了起来,它们简直就附着了人的性情意绪与精神气质,而不仅仅是逼真酷似。尤其是“荒”、“落”、“暮”、“秋”、“古”等极具韵味的形容词的修饰,还有“临”、“满”两个动词的妙用,使以上一系列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内蕴更具张力,这其中有凄清寥落,有安详从容,更有恬静澹泊。

清代王士祯《艺苑卮言》中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若形似无生气,神采至脱格,皆病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是以气韵来拟形模,遗貌而取神;常常在山光水色、松风月影中注入个人仰观宇宙、俯察人生、领悟生命所得的感触,堪谓“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值得人“细细熟玩”,具有意味深长的形象美。

三、色彩美

色彩是绘画的中最为重要的元素,诗歌虽然不能象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使诗歌呈现出绚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色彩美,令人如见其形,如睹其色,构成了一个个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从而生动如画地抒发了诗人的各自的情怀。王维是个画家,对大自然光的明暗和色的浓淡有敏锐的感受。根据色彩学原理。色彩的感染力在许多时候是利用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互相烘托来增强的。色别的对比是色彩对比 之一,包括邻近色、三原色和互补色对比,而消色 ( 黑、白、灰 ) 和光泽色 ( 金、银色 ) 与其他色彩配 合得当都能产生和谐的效果。绿色 是所有颜色中最安定的,王维诗常用“青绿”色,保证诗歌的视觉、情感完全平静而不向任何方向移动,给人的视觉心理感受是恬静、平和, 没有热情、紧张、悲哀、恐怖的感受力,绿色本即山水田园的象征色,王维描绘景物以此为基色。例如: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 《青溪》 )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 《渭川田家》 )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 《萍池》 )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 《田园乐》之四 )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 《别辋川别业》 )

王维不但善于应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而且善于捕捉独特的色彩效应及瞬间的色彩感觉,把它恰如其分地用文字符号转化为诗的意象和情境。如《山中》:

荆溪自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农。

诗中,诗人突出 “自石”、“红叶”、“空翠”,描绘出以松柏的无边浓绿为主体,以消清浅水、嶙嶙门 和片片红叶为点缀的山中景色。诗的后两旬“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人灵敏地抓住了客观景物富有个性的色彩“空翠”,以“空翠湿人衣”的色彩感受,描绘出翠绿欲滴的独特美感。

整首诗敏锐的将自己的直觉印象通过色彩这一有意味的符号形式传达给读者,给读者以画意。

四、线条美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媒介,中西绘画都是如此。尤其在中国的绘画中,它还具备有“沟通意、笔;融合情、景,统一主、客观的重大功能。(伍蠹甫《中国画论研究-论过画线条和“一笔画”、“一画”》)通观王维的写景诗句,随处可见诗人运用词语或物象暗示出横竖两种线条,或交错、或呼应、或疏密、或直曲地组合在一起,来表现天地万物古今、贯山川之形神,表达自己 大自然和谐统一的情志,被词语或物象所暗示出的横竖两种线条,在王维写景的诗句中,它是最基本的线条,诗人常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冲融的画面的基本框架。有时它体现在一个完整的诗句中。如《山居秋暝》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向上生长的株株青松如同根根竖线,清泉的婉曲,绵延则如同一道横线。竖横两线的运用,构成诗歌的基本框架,拓开了诗歌画面的高度与广度,增强了所描述事物的立体感。而如霰月光入诗的画境,即增添画意的高古之感,同时又使得所描绘景物笼于明净圣洁之中,如梦如幻。品味着它,使人仿佛置身一首詩组合于耳听曲乐的境界之中。

有时,横竖两种线条体现在一首完整的诗中。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以“桂花”暗点桂树线条竖伸向上,桂花众多,飘逸落下体现在在画面上时断时续的点(顿)线条,配以博大、幽深、平远的春山背景。它同画面中景横展竖伸的春涧交错呼应,烘托着画面上方皎洁高古的一轮圆月。整幅画面,线条交织繁复、疏密呼应,却也只是横竖两种基本线条的变化体现。

有时王维并不直接用词语来暗示、点明,而是选取一种具有曲线特点的物象来暗示。这类物象比较集中的体现在远山、涧、河、江、清流、道路上。如:《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

那高耸入天,延展百里、远近高低各不同,且有浮云缭绕的华岳山色,在天、山相交处,正显示出一种起伏的波浪状的曲线美:那“时鸣春涧中“的”春涧“随山势而发,也显示出一种蜿蜒的曲线。

五、意境美

“诗的意境”又称“诗境”是诗人在反映生活时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最能激起人们感情的要素,进行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形成的饱含思想感情,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诗的意境是诗的灵魂所在,也是诗人“情动与中而形于外”自然宣泄,是感染读者共鸣的关键。由于篇幅所限,诗总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故而诗的语言要求简炼而生动,要在廖廖数字中包孕深刻的感情,以达到“以约总博,寓万里与尺幅间”的艺术效果。明确提出“意境”说的是王国维,他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王国维以“意境”来衡量一切文学作品艺术的高下,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迄今为止,这仍然是评价文学尤其是抒情作品的一条重要标准。 根据这条的标准我们再来读读王维的诗: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这几首诗描写的地点和时间并不相同:有古木参天的野径,有乱石丛中的小溪,有寂寥无人的深涧,有万籁俱寂的空山;有雨夜,有白昼,有日照,有月出。但它们都与尘世迥然不同,既没有人事的纷扰,也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山水、木石、花草、虫鸟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这个境界里,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和平,月出竟会惊动山鸟,花儿都是自开自落,甚至能在雨声中分辨出山果落地、草虫低吟,连通常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阳光也因山幽林密而呈现出冷色。这样的境界不是作者刻意为之,而是他思想感情的形象化的体现。 又如:《竹林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写了什么呢?除了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弄琴,似乎什么也没有描写。但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弄琴的诗人,“透过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环境烘染,使我们感受到琴声与啸声之外的宁静,宁静到寂寞,甚至孤独,然而又洋溢着是人的惬意。这幅画,最突出的是深密的竹林与如水的月光。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完全融会到这种宁静中的气氛去了。他或许更主要的是在享受这如水的花境,而琴与啸翻到成了一种陪衬。这种宁静,惬意的意境我们是从画面上感受到的,而这种感受又远远超出画面之外绘画上的意镜美在这里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更其难得的是王维不只力求每一首诗写得有意境,而且以他的许多诗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意境。就这一点而言,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唯有陶渊明与其相仿佛。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此外,作家如果满足于一般,任何人都可以照样摹仿;但是如果写出个别特殊,旁人就无法摹仿,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歌德谈话录》)王维的诗把客观的观察和思考到融入全部主观身心的生命感悟,使山水景物的形象与自身的形象融为一体,是王维山水诗独特的艺术成就。现代的人们在积极进取的时代和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下 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读读王维的诗,体会那富有诗意带着原始山林野味的意境来松弛一下绷得太紧的神经。王维诗中那清幽静清爽的自然,逍遥自在的飘逸,也正是许多人的美学追求和理想所在。真正的艺术具有超时性,所以千年之后,我们仍能感受到王维挥洒自如的生花妙笔,带来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美的意境和魅力。

上一篇:向往奥运的六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全媒体出版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