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信仰

2024-05-10

如何理解信仰(精选8篇)

篇1:如何理解信仰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日期:2012-04-09 作者:卓新平来源:文汇报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卓新平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信仰论坛”的讲演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卓新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

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中国自古就有将道德诚信作为信仰的诉求,比如民间的“关公崇拜”就是诚信、仗义的“神化”,只可惜关公崇拜在重物而没有精神情操的氛围中也出现了嬗变,现在多把关公敬为“财神”,其原来的价值意义蕴涵却已被人们所遗忘。正是在这种道德及意义危机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找寻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如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又重提“雷锋精神”、重塑“公民雷锋”形象;广州和武汉联手上演《信仰》之剧,以文艺形式让信仰重新登上当代市民社会的舞台;甚至关公崇拜也被有识之士以“申遗”方式,谋求其返璞归真。

信仰究竟是什么呢?“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这样的诗句作答。在此,我想从信仰理解、信仰分层、信仰包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信仰问题,以信仰呼唤来求信仰回归。

信仰理解

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研究思想文化问题,不能绕过对信仰的关注评说。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反映出人类在认知和实践上的超前把握及决定,体现出人追求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境界。其中“信”为认知上的超前性和超理性,“仰”则是行动上的超越性和敬畏性,指往上的、超然的、折服的心态及相应的行动选择。信仰虽然可能有神秘性因素,但更多体现敬佩、推崇和神圣的境界。

信仰被视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涵括面较宽。信仰以向往、憧憬、追求甚至自我牺牲、奉献的态度及方式表达出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业、理想或幻想,对某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执著和信守。信仰是对尚不能肯定之事物的肯定,对不可知的“强知”。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们对信仰的不同理解,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认为信仰乃为宗教所独有,只有被信仰的对象具有神圣性、精神性和超越性才值得“信”且“仰”,任何世俗理念、个人、物体、主义或理想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另一种则认为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有更宽泛的蕴涵。西方社会多强调信仰的宗教意义,却也没有断言信仰只有宗教这种唯一形式。《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在解释belief时将之译为“信仰”,其定义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可以说,信仰与信念、信赖、理想密切关联,甚至就包含这些内容,其所指既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为世俗的。与之相似,中国的《辞海》在解释“信仰”时也持上述宽泛之态,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这里,宗教和“主义”可同为信仰的对象。

按照第二种理解,信仰是一种涵盖较广的概念,可以包括宗教又多于宗教,涉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多层面内容,通常被人视为“是人对一种事物,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人性观,甚至是对一种虚幻的世界观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源于现实的更高的心理追求和实践努力的方向。是与信念和理想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由此来看,信念可以包含在信仰之内,信念中虽暗含未知、猜测和神秘的因素,但其作为人们把握世界之独特方式的基本观念,却被相关人群视为确信或坚定的理想。因此,信仰具有前瞻、远眺、希望、渴慕的因素,它虽无现实中的确定性,在相关人群中却有心理上、情感上的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将持一种开放态度,涵括神圣与世俗两大层面。而且,从对信仰根本特点的理解出发,人们也理应发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商讨、探究的空间。

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显然,这其中也有对尚无法获得答复之问的“自答”、“自解”。人们在此意义上通常也将信仰视为“未来学”范围,指出其认知特征即对“未知”、“未来”的前瞻、预设、断言、宣称。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是极为复杂和漫长的,有着求知本性的人类与生俱来就在不断探索、询问,而其答案在留给后人后也仍在不断调整、完善。用有限的认知去谈论无限的世界,用局部存在去把握整体,这就进入了信仰的领域。在此,信仰和科学乃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宇宙的无限性,科学探索会永无止境、永在途中。信仰关涉未来学、预测学,是人的精神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前瞻功能。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信仰分层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一般而论,信仰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两大层面,其中世俗信仰从“此岸”、“今世”的角度关注人类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对之表达一种追求、坚信和确认;宗教信仰则设定一种终极神圣或终极实在的存在,认为一切,包括未来均在这一超然神圣存在的把握、掌控之中,人们对其认知、信仰则多为神秘化的形式,但同样也并不排斥理性认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样,信仰的存在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或领域,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或跨信仰沟通自然也大有可能、大有作为。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人们在政治信仰中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党派、“主义”和政治主张。政治信仰因为其此岸性而彼此关联密切,多有交融互渗;不过政治信仰的排他性也非常明显,不同政治理念、信仰间有着非此即彼的尖锐斗争,甚至往往不可调和、妥协。尽管如此,政治信仰中仍有对话的空间和实践。一种政治信仰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往往是综合、继承的结果。政治信仰表面的排他性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内在的互渗性、关联性甚至共构性。

在中国社会所常论及的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即一种政治信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员不要有信仰,这实际上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理想追求都否定了。我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信仰,我们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实现,但现在尚未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不少共产党员为其信仰而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虽然看不到其信仰的实现,却已表现出对其“信”之坚定和在“仰”之行动上的忘我,体现出这种政治信仰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在政治信仰层面上有一定的排他性,其信仰的坚贞就包括对其所持信仰的专一和坚守。不过,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间仍然可以对话和交流,在特定时机甚至可以相互包容和共同合作。各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团结合作代表着人类政治民主的积极发展。

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信仰也绝非一家独成,马克思是犹太人,同时也是19世纪的德国人,其思想精神有着明显的犹太教、基督教文明传统积淀,也反映出德国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有着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渊源。所以说,政治信仰尽管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对同一层面的信仰和其他层面的信仰仍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保持着对其民族精神的信仰和追求,犹太民族就具有与神立约的契约精神、期待“复国救主”的救赎精神、忍受磨难痛苦的赎罪精神和精明睿智的“选民”精神;视为信仰的民族精神还包括理性思辨、执著严谨、社会批判的德国民族精神;崇尚自由、追求民主、欣赏浪漫的法国民族精神;冒险创新、稳健有序、规范优雅的英国民族精神;群体至上、直率顽强、欧亚融通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等。这些民族信仰有些与宗教信仰相关,有些则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有些民族以其信仰来维系,保持其血缘关系、血脉传承的纯洁,守护其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存在,而有些民族则以其信仰来形成新的族群观念,淡化原本多元各异的民族或部族来源。此外,民族信仰在有些民族中被高扬、凸显,在有些民族中却成为沉潜、内在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信仰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信仰的这种一统观念自远古以来就已经用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所表达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所折射的民族图腾之凝聚观念。此后,这种“渊源共生”、同根同源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英国也曾有政治家在谈到文化信守时强调,可以“失去印度”,但不能“忘掉莎士比亚”。相关的文化或文化认同及共识也可以超出国土、跨越国界,有更为宽阔的辐射和影响,在政治信仰各异的处境中仍能达到文化信仰的相同。例如有海外华人曾提出,基于“文化中国”的理念来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实现文化上的“同情共感”、“同体共爱”,达到“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文化信仰保持了一种内蕴的精神力量和外延的包容涵括。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其参与敬拜的形式即有建构性的团体组织,也有弥散性的个人自我。而且,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及国家中,多种宗教并立共在、各自发展也是铁的事实。宗教信仰关注宇宙的始终、人类的死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困境和迷惘,而其回答往往是彼岸的、来世的、超越的、超脱的,其真与实多会深藏在其虚无缥缈、似非而是的表述、暗示或引导之中。故其学问亦为“神学”或“玄学”。

宗教信仰的产生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人们可将之分为三类,一为绝对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二为二神以上之多神论的宗教信仰,三为抽象、升华而似乎呈现为“无神”的宗教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宗教信仰的生成板块都在亚洲,而且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宗教基本上是这些源自亚洲、传到全球的宗教信仰体系。因此,亚洲的“宗教性”、亚洲人的“信仰”特性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理,主张、推崇信仰包容,促成信仰融合,作为亚洲文化核心地区的中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要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信仰之间的排斥和纷争,在亚洲地区及亚洲宗教中格外突出,这也使化解冲突、和谐共存成为亚洲宗教信仰理应体现出的时代新兆、未来远景。

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宗教关联密切,有着复杂交织。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架空,缺失关键内容。

信仰包容

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

信仰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包括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等领域之内和其各领域之间,但实际上也都只是取得了相对成功。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其最新进展之一,就是“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活动的开展。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共同利益而寻找共同点”,其基本共识在于承认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特征、传统和做法,所以应该承认和尊重不同信仰传统所共有的价值,形成相关的共同原则,并使之成为人们得以在多样化基础上团结起来的“共同点”。仅就宗教而言,宗教信仰所指导、规范的社会实践标准和伦理规范不一定就与社会政治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必然矛盾、相悖;宗教信仰之思曲折地反映出人的现实需求和追求,因而其向往的真、善、美、圣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可以与社会需要的真理、完美、和善及神圣求同、共在。

信仰包容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及需求,关系着人类的信仰如何承担文明共存的责任,有效完成其时代任务的重大课题。对此,宗教信仰和其他任何层面的信仰并未达其完善或理想之境,但已看到沟通、和解和融汇的希望。所以,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中必须包括并积极推动人类信仰层面的深刻反思,并将这种反思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实,在信仰追求中,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把握、欣赏或警惕的是这一过程。信仰所问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从何来”、“人往何去”,其实很难找到真实、准确的答案。实际上,“人从何来”,不知道,也不需要弄清楚;“人往何去”也不知道,同样也不需要说明白。而人在来去之间的过程则可以知道,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从其来与去之间的过程才能回答、解释“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关注信仰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信仰者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重视,是其今生今世而不是什么“彼岸”之“神”。探讨有“神”、无“神”,弄清“唯心”、“唯物”,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问题,而并非社会存在论问题。从纯学术层面可以继续不断探究这一问题,但在社会政治层面则可以对之扬弃、超越。

综合信仰的哲学宗教理解和社会政治理解,信仰说到底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即有没有信仰文化,其内涵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中国有着久远、深厚的信仰文化,中国是一个与神圣结缘的国度,中华民族的信仰情结亦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因此使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没有无限分离的距离。尽管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却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中国的圣人崇拜比不少宗教中的圣徒崇拜多了人文的内容、社会的蕴涵。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

中国信仰的核心,无论在其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之中,都体现出其追求“大一统”即整体共在的这一奥秘,都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社会独特、持久的整体性和一统性传统及其发展惯性的注重和神圣化。中国社会体制在世界政治史范围中乃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超稳态、持久型的“大一统”社会,其旺盛生命力,源于中国社会所持守的“海纳百川”、“多元通和”的圆融、共构精神,它要求一种神圣的“大同”世界,纵令有异也需达到不同而和的共融,这为今天中国社会政体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奠定了基础。当中国突出并实践“斗争”哲学时,社会则基本处于混乱、动荡的状况之中,其结果是人人自危,信仰丢失,就连其倡导、实践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大一统”政治及文化理念的持守,既需要求同存异,也允许和而不同。在当前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氛围中,人们希望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却没有丢掉“大一统”共在的共识。其维系及坚持乃是中国信仰文化的力量,这种坚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之魂。为此,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这种信仰对话、信仰包容,则可使中华更美好,世界更和谐。

篇2:如何理解信仰

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一项基本政策,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并且澄清了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 者:刘金凌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B91关键词:宗教信仰 自由 政策 误区

篇3:论法律在现代社会如何被信仰

“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在中国的引入并获得绝大多数学者一致认可, 应该说是肇始于伯尔曼的警句“Law has to be believed in, or it will not work”。在伯尔曼的感召下, 许多学者竟相为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而奔走疾呼, 试图将“对法律之信仰”作为医治当前法律在人心目中“式微”的良药, 以期唤起民众对法律“不可动摇的忠诚”, 这是理解法律信仰的误区之一。导致人们与法律疏离的绝非信仰的丧失或人性的堕落, 在人们内心深处, 依然对法律带给他们秩序、安全、自由和公正寄予厚望 (否则无法解释他们对法律如此“关注”这一事实) , 只是“行动中的法律”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一预期。因此对法律的指摘标示着人们理性的进步、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强化, 而不是人们对法律的轻视和不敬。

理解法律信仰的误区之二是否认法律可作为信仰的对象,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张永和教授。他并不是简单反对大多数学者所呼吁的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而是认为法律不能被信仰, 因为“信仰 (纯粹意义上的) 是个体的内心体验”, 信仰者基于信仰的行动是由已被内化的信念所驱使, 故它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完全自发的生活实践;而法律的实现是基于一种外在的强制力, 不能成为一个人内在的信念, 只能是一种权威, 一种外部世界强加给人的精神压力, 对权威的接受并不等于内化, 因而权威不可能成为信仰, 只能要求人尊重和遵守。另外, “信仰的对象只存在于彼岸世界, 是神圣的、普适的、绝对的”, 即法律作为“必要的恶”无法享有神圣性,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无法具有普适意义, 转化为具体法律条文的公平、正义理念也永远都是相对的, 因此法律不具备信仰的资格。据此, 张永和认为法律信仰是“错误引进的一个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念”。

2法律如何被信仰

2.1促进公众对立法的参与, 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张千帆教授认为, “法律信仰的基本条件是法律本身的实质正义, 只有公正的法律才值得信仰”, 而实体正义是以程序正义为前提, 没有程序正义, 即便实体上合理公正的法律也未必能得到自觉遵守, 因为凡人都有自尊, 我们对自己创造的东西感到骄傲, 而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东西则会产生反感。只有当人们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 才会真正珍惜并信仰法律。

在当前民主政体和日益发展并强化的公民权利意识双重制约下, 立法者不可能再制定出大肆践踏自由正义理念、无视公民正当权利的恶法, 这一点我们无需再担忧;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代议制民主确实剥夺了每一个公民参与立法程序、直接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这是公众对法律缺乏亲近感的一个原因。

2.2加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为公众守法树立榜样

中国有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在任何国家, 政府都发挥着一种表率作用。如果负责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政府本身都不守法, 普通公民对政府行为乃至重要法律缺乏基本信任, 那么我们又如何让公民信仰法律呢?张千帆教授认为, 要使得政府守法, 是以公正的民主立法程序为前提的, 有了公正的民主立法程序, 也就意味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也受到人民的有效约束。代表民意的立法机构不仅会更有效地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律, 而且会更卖力地监督行政执法。

2.3 创新司法, 反映民意, 树立法律权威

法律从来都不是自足的, 民众的认同才是法律的社会基础。拿“许霆案”为例, 为什么一审判决普遍让公众感到不满?尽管法院的认定从法律上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对此, 有论者认为是因“法院的刑法学思维偏离了民众思维”, 法院遵循的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一贯要求“先定性, 再量刑”, 而民众在许霆案中关心的首先是量刑, 感觉许霆承担的刑事责任太重。法院并不是为法律而司法, 而是为民众而司法, 在司法过程中考虑民众的感受, 有助于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拥戴, 进而也利于法律权威的建立。

2.4 保证法律的功利性和灵活性, 认真对待公众的利益诉求

苏力教授认为“法律必定是具有功利性的”, 即“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利益的实现有赖于权利, 利益是权利的实质, 正是通过权利合理地配置利益, 通过权利有效地兑现出利益, 法律才能够进入人们的身体和心灵, 进而升华为一种信仰。但法律 (以权利形式) 所保护的利益是处于流变之中, 一个在昔日是普遍有利的规则或在某些地区普遍有利的规则未必就一定对今天或对另外一些地区的人们普遍有利。因此法律还必须具有灵活性, 能够适时加以修改, 信仰法律不仅仅是信仰问题, 而是一个演进的理性选择结果。这意味着信仰法律并非是对法律顶礼膜拜、惟命是从, 而是要理性的 (功利性) “择其善者而从之”, 即当法律变得违背或损害我们利益时, 就应勇敢“反叛”, 这样的“越轨行为”是有利于法律改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信仰法律是理性和激情的统一。

摘要:当前, 我国法律繁多而社会秩序依旧缺乏,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 并未引起人们的"好感"。对于法律信仰命题的研究, 学界存在两种误区;构建能使人们对之产生信仰之情的法律很有必要但却任重道远。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律权威,公众参与,民意

参考文献

篇4:浅谈对信仰理解和感悟

一、信仰来自于心灵的深处

信仰,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

信仰是自己心里的一盏明灯,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如何做到不迷失自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来到青海,当看到塔尔寺里信奉者磕长头时的虔诚让我为之动容,而更多的是惊叹和崇敬,这一磕就是将是十万个,十万意味着什么,绝不仅仅是一个计数单位,他代表着一种坚韧,一种执着,一种追求和一种向往,而这一切汇聚成就了那永恒的信仰。这信仰是神圣的,是不可诋毁的,他们甚至认为比生命更重要。此刻我也深刻明白了信仰是心灵产物的内在含义。它不是宗教,或政党的产物,宗教或政党只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同样,如果宗教和政党仅仅从形式上对人们的行为加以控制以实现其统治目的的话,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只有一个人从心灵上产生对一个事物的相信与尊重才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党在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引导的同时,重视人们心灵的感化与教育,发挥信仰的作用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难,促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和支持,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要进步,需要凝聚全体人员的力量,一群没有对心灵坚强信仰的人,是不会形成一股坚强的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就是我们学习研究信仰的生动教材,我们应当从中找到心灵上的共鸣,形成自己对心灵的坚实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忠实于自己的心灵,突破传统和制度的束缚,唤醒内心的勇气,开发自己思维的潜能。做到对问题的独到思考,对勇气和美好的始终追求,服务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信仰需要理解和沟通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当你幼小熏陶于伊斯兰教的教化中,那么你的信仰可能就是真主了;当你幼小受教于基督教的感化里,那么,你的信仰可能就是上帝了;当你幼小受感化于共产主义理想中,那么你的信仰可能就是共产主义了。也正是因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就不尽相同,那么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就不尽相同,所以社会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不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在塔尔寺期间我被僧人的学识渊博所震撼,曾以为僧人只是一心参禅,苦读经书,不成想过他们是竟然精通天文地理、藏医药学。更让我惊叹的是,当我在和一名僧人交谈时政时,发现他对当今政坛的建树和对国际局势的分析是如此透彻深入,用一个僧人的眼光去洞察整个社会,其理论水平绝不亚于当今的论坛专家。当谈到信仰差异时,他说藏族和藏传佛教是古老而神奇的,但是每一个藏传佛教信徒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朴实与爱,其目的是发展。他说现在有一少部分人对我们怀有偏见,认为我们孤立蛮横,但实际上我们却充满爱,我们爱我们的家人,爱这个地方,我们爱这个国家,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而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应当是缺少交流和沟通。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每一个正确的信仰都可以指引人们前进,给人们带来生命的动力,每一位信仰者对自己的信仰都认定是最神圣的,具有独特性。所以信仰无优劣之分,我们在坚定自己信仰的同时,更要尊重和理解其他信仰,加强交流与沟通、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我国几大宗教信仰群众都是向善、爱国、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因此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在东大清真寺期间,寺中主管告诉我,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仍投入巨额资金,创造和改善藏族的宗教信仰条件,使藏族地区拥有数千座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无数十分珍贵的宗教用品,从而为藏族宗教信仰自由给予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现在的穆斯林信教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这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理解与信任,希望与机会。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信教群众的行为,就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当我们信任信教群众时,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将新生活打开在信教群众面前时,就给了他们希望,再帮助他们抓住机会,就能让他们拥有力量。

三、信仰是永恒的话题

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为我们创造一篇又一篇的神话,因此信仰成为我们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当看到信仰者们虔诚的跪拜在为之感叹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反思和自我内心我拷问。革命烈士方志敏曾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对真理的矢志不渝就是信仰,而信仰是给这样两种人准备的,一种是理论自觉的人,比如瞿秋白、夏明翰、李达之伦,就算敌人的屠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他们依然慷慨赴死、毫无惧色,只不过把赴难当做回家。一种是理论不自觉的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被前者所坚持并宣传的真理所引领,认准了跟共产党走这个死理,这就是广大的工农群众。正因为有着如此崇高的信仰,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使共和国的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如今我们已经远离了硝烟火炮,和平宁静的环境也许淡化了我们对信仰的追求,对生命的执着。但是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传承了共产主义信仰生生不息。

回顾过去,想想为共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而牺牲的先烈们,我们总是热泪盈眶,正是有了共产主义信仰,我们才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我们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担负起共和国未来交付各项任务和使命。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只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才会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势;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才会有不惜舍去自己的双脚,也要让美玉展现它的光彩,让真理得到公认;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才会有红岩精神放射万丈光芒!

篇5:如何塑造企业信仰

【编者按:一个享有共同信仰的企业一定是个卓越的企业,因为企业无论是对外环境的适应还是对内资源的整合,所有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公司清晰一致的信念体系下。一个信念紊乱的企业是很难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的,即使一时取得好的业绩,也是很难持续的。这也是世界上公司从优秀到卓越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宗教般的信仰文化”成为众多卓越企业的特征之一。】

公司信仰的塑造问题,也就是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问题。一个企业的信仰构建,是一件非常容易又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说它容易,是因为公司信仰或者文化核心,只要企业愿意认真、清晰地去做,就容易得多,说它困难,是因为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信仰或者文化对于企业的实际意义,对于信仰或者文化多是高谈阔论,根本不着经营管理的边际,所以很难真正树立起来自己的信仰体系和文化核心。

国际企业信仰管理大师、丹麦学者昆德(Jesper Kunde)先生的“企业个性分析模型”告诉我们:一个公司的信仰能否成为具有个性的影响力和市场优势,取决于三个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要素:公司对自己的认识;公司所期望将来得到的认识;市场(客户等)对公司的认识。三个因素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越高,企业的特点就越鲜明突出,公司信仰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和管理,塑造企业信仰一般依照以下步骤展开:

◎缜密安排计划

计划是基于调研的总体结论和企业的价值核心(信仰核心),要充分考虑信仰提升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充分考虑整体计划的时间长度,充分考虑可能需要的组织支持,充分考虑计划执行的预算,一般情况下,需要企业成立临时的组织,以便更好地沟通信息和

辅导执行。临时组织的组成一般是至少有一名企业的高管,几名活动成员和外部辅导专家。

◎传达信仰信号,制定信仰标准

人们长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对改变和提升会有一种自然的排斥或者漠视反应。因此作为信仰提升的开始,必须向大家清晰地传达新的信仰信号,告诉大家我们所遇到的新的环境挑战,以及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图景,尤其要通过一个事件来传达“我们不能这样了”之类的强音。

肯德基的新任总在为了让总部和分部的管理人员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大企业作风,树立“走动式管理”的新的文化,一夜之间把所宿管理人员的办公椅子的椅背全部锯掉;无独有偶,同样为了解决大企业病的问题,IBM的新任总裁则高调提出了“让大象跳舞”的思想,一时引起企业的震动。

青岛一家民营企业,为了使企业重新焕发斗志,树立新的信仰,公司除了清晰自己的文化体系之外,更是及时更换了一大批管理干部,让符合公司新的信仰要求的人员占领了主要的领导岗位。济南的一家国有企业为了解决“主动性不够”的问题,全员学习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我的责任”的新文化。

信号传达后,要围绕信号所诠释的信仰核心,进行衡量标准的确立,家得宝公司就是通过“新文化的优先事项”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标准的。如将原来的主观绩效考评调整为指标式绩效考评,将原来的各个营业部各自为政调整为资金、信息和人才共享。

新的衡量指标一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甚至会导致一些成员离开公司,但是依然会有人愿意与企业共同行动。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慢慢地开始转变,开始逐渐喜欢新的标准和行为模式,新的行为模式

又会对心智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强化人们对企业的信赖,以至于信仰更加坚定。

◎定制变革工具包

企业的信仰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组织的信仰管理,企业管理是需要一整套商业机制运行模式的,同时这套模式又必须在企业中相互合作、彼此协调一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拉姆〃查兰(Ram Charan)称之为“公司的社会架构”。这些机制或者模式中有很多是常见的运营工具,有些是基于企业实际开发的新的管理工具,工具的有效整合即形成工具包。工具包使得文化和信仰核心得以通过管理手段深植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层面。

◎层层布道

无论是信号还是机制或者工具,都必须让企业的成员迅速掌握,这样就必须有一批企业信仰体系的布道者。最初的布道者应该是外部辅助专家,因为其更能客观地阐述企业所面临的局面,但是这样的布道一般是不公开的或者是半公开的,所有的完整信息要首先通过企业的带头人(董事长、CEO、总经理等)来发布,也就是说企业的领导是企业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的布道者,其次是管理高层、管理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布道首先要讲清楚公司新的信仰体系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尤其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和主要的工作进行诠释,并且要有记录、可衡量。一般情况下有了工具包,布道就会做到有的放矢。

◎衡量修正

衡量是对一个信仰体系执行后的效果评估,修正则是对评估后的结果进行辅导提升或者改进。树典型、促后进,及时纠正一些偏离企业信仰方向的行为,都是非常有益的做法。衡量修正一般会有正式的量表,这样可以避免督促的随意性,确保企业信仰运行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标准之下。

经过新的管理实践,企业取得了预想的效果,获得了业绩的回报,成员便会再次信奉企业新的信条,这里的“信”已经成为一种驾驭动态环境的“自信中的笃信”,或者叫“变化中的不变信仰”,这对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篇6:如何理解信仰

——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在影片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信仰》中所讲述的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舍小家,为大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

信仰是存在于人内心的一种信念,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

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忠诚党的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敬岗爱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名利,不图私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的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地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们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

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大;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舍得某种精神,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

我们要守住心中的信仰,做个胸怀开阔的人,在博大的胸怀里学会宽容与包容万物,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才能积溪流而形成浩瀚之势。学习苏轼的著名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中这种蓬勃的气势令人感动,是因为这种超然物外的辽阔与旷达。平心而论,与人交往很难做到完美,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大气,学会宽容,学会豁达。

大气是一种睿智,一种隐忍,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心存善意,宽厚待人,不会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以心为灯,相望人心。

大气是一种气概,一种风度,这种人愿意听取旁人的观点,采纳正确的意见,能够谦卑的与人交往,不会和别人或自己拎成“一根筋”。

大气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是需要用德行去修养,用智慧去创造,大气的人才具有君子风度。

常言道:读大家之书,做大气之人。大气为人,君子风度,拥有的是美好心境;大气做人,收获的是真诚的情谊;大气谋事,拥有的是美好人生!

我深信,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只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不变信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论信仰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不安、焦虑、无助、畏惧成了人内心的重负,一切已知的、未知的、死去的、活着的、将要到来的,所有的困惑、不安、焦虑、寻问都需要有一个东西,以慰藉人的心灵,信仰能满足人的需求,是人本能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必然;也是人类进化、存在的选择。

篇7:如何理解信仰

第一,加强学习,奠定党员信仰教育的牢固基石。

信仰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见信仰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人的意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而科学的信仰,尤以理性为基础,它以科学的真理作为自己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信仰,信仰的主体必须对作为信仰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一个理性的把握,并在自己理性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前后连贯的整体的理解。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研究,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回答好“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让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所以信仰教育和信仰建设中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这是信仰建设的最基本工作。

第二,注重党员信仰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任何一种信仰都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同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也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统一。党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信仰,不仅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憧憬,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践,可以使人民实际地改变生活现状,促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认同;另一方面,需要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党员对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也就是说要做到信仰建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对党员进行政治信仰教育中,我们要增强对党员的现实关怀,取得党员对理想信念的依赖与支持;要把共产主义的信仰与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体化,具有操作性;要从现实出发,在实践和现实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党员把坚定信仰与“四信教育”结合起来,即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结合起来;坚定信仰教育要紧密结合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系列关系着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全球问题。只有当信仰为克服、解决这些关系新世纪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为促进民族间相互合作、建立富有理智、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供新的理论智慧,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意义。

第三,增强党员坚定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一些党员现实信仰状况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执政党如何有效地进行信仰教育和信仰建设的根源,这是信仰教育一直面对的一个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过去的信仰教育往往重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育,存在着信仰教育意识形态化的倾向,而忽视了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之间互动关系,忽略了信仰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把信仰教育变成标准化的程式和教条化的传授。与此相关,还把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从而把信仰教育变成教条一样的思想灌输和时政论证、政治说教和政策宣传,这样不仅消解了信仰的生命力,还使其内在的作用被蒙蔽、被破坏。

一个人不管你读过多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听过多少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内在情感、意志的一部分,成为自己处世、处事、处人的规范和原则,不会应用,不会分析问题、判断问题,那就不能说形成了科学的坚定的信仰。当前我们的信仰教育,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信仰建设内容贫乏而且缺乏新意,不能真正彻底地说服人、引导人,价值导向功能弱化。我们一方面要转换信仰教育的话语体系,讲究科学的方法,切忌空洞说教,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使其获得党员的真正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体的学习,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意识,对党员现实生活加以关怀,以实践为载体融入信仰教育,让党员在切身感受中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正确和有用,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第四,强化党员干部信仰建设的监督与管理。

人的坚定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一般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信仰对象全面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确立及其变化,取决于党员干部在社会实践中对之认识的程度与态度。党员的信仰有可能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动摇中甚至向相反的方向转移,因此信仰建设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期监督与管理。

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采取严把“入口”、疏导“出口”的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对模范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培养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政治责任。

篇8:如何理解信仰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 信仰什么, 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 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笔者通过调查, 访谈等大量调研工作, 发现近几年, 大学生中宗教信仰的人数占总学生数比例已经达到了9%~10%。中国目前正在崛起的信教群体, 正是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群体。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发展的总体态势相一致, 在大学生中, 基督教的发展势头最快, 业已超过其他宗教, 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

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呢?

首先, 我认为, 辅导员应加强自我教育。第一, 辅导员自身应通过阅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来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虽然不管是教师也好, 大学生也好, 都是从小就接受有关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但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人对其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因此,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将党和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思想内化, 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第二, 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 如学习、参观、借鉴、交流工作经验等, 有意识地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使自己得的工作能够符合时代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第三, 要加强自己对于宗教知识的教育。一方面, 我们要深入理解党的宗教政策, 这是能够顺利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 又要有意识地多了解宗教文化知识, 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方面。第四, 要深入的了解新时期的大学生。一方面, 新世纪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另一方面, 在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也是较复杂的。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 辅导员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分析问题,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

1.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使大学生懂得,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一部分人信仰宗教的问题, 只能采取疏导和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使他们自己醒悟, 自愿放弃唯心主义的信仰。

2.通过党的宗教政策教育, 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在宗教工作上的基本方针政策。主要包括: (1)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 政府依照法律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 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4)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三自” (自治、自养、自传) 原则; (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

1.掌握党的宗教政策界限, 坚决抵制非法宗教活动。

目前, 非法宗教的触手已经伸入高校, 伸入我们的大学生中,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 社会主义学校决不允许宗教侵入, 我们不能听任唯心主义、有神论在高校泛滥。

2.抵制敌对宗教势力的渗透, 粉碎“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宗教渗透活动, 绝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 这些渗透是国际上反动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 宗教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应该看到, 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 并以传教为名, 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之实。我们应该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坚决予以抵制。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复杂的, 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用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1)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研究教育体制, 改变思想教育“单打独斗”的局面, 努力形成全员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真正形成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经常研究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 总结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使全体教职员工主动自觉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 发挥“两课”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要注意改进“两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通过“两课”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

(3) 开展多渠道的教育活动, 形成信仰教育的合力。一是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焕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 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广泛开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生活之中, 能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 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三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苦恼, 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差异, 引导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掌握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 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品质, 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

(4) 开设《宗教学》选修课。防止宗教渗透的最好方法, 不是去堵, 而是疏导。疏导与引导的最好方法, 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宗教。大学生只有从本质上认识了宗教, 才可能在宗教渗透之时不惊、不怪、不乱, 把握自己心灵的脉搏,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作出正确的选择。

(5)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下功夫练好内功的基础上, 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有效手段,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当前我们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固本强基, 并在有效性上下功夫, 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科学精神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头脑, 使大学生的信仰矗立于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石之上。

因此,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使思想教育工作有成效, 就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与时俱进, 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 在思想教育的方法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主动协调好与大学生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近年来, 高校中传播和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出现上升趋势, 形成了高校中的“宗教热”现象,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重视。为此, 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教育工作问题加以探讨。

上一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医院保卫科制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