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流星还是做树根-议论文

2024-04-26

做流星还是做树根-议论文(通用2篇)

篇1:做“酷吏”还是做“菩萨”

“严是爱, 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 家长教育孩子, 老师教育学生, 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 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能够使学生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 少走弯路, 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学生习惯接受, 不会批判地思考, 个性丧失, 创新意识淡薄, 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 性格孤僻, 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ZYK的悲剧, 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另一个角度讲, 有些老师往往会把“严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奉为不二的准则。学生偶犯小错, 动辄大声呵斥, 极尽挖苦之能事, 甚至“出离愤怒”, 动用拳脚, 使学生“望而生畏”“心生怯意”, 称之为“酷吏”“魔鬼”, 最终落得“良药苦口不治病”的后果。倘若如此, 不能不说, 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悲哀。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 其各方面的天资、个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有接受快的, 接受慢的;语感好的, 画画棒的;聪明灵活的, 呆板木讷的;认真努力的, 马马虎虎的;胆大的, 心细的。教师心目中理应承认学生是有千差万别的, 而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又常常不愿意面对这种差异, 希望种下的种子, 收成粒粒都是饱满的。而当希望不能达成、权威受到挑战、制定的规则被突破时, 也就忘记了“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的切切教诲。教师的失望往往会转化成懊恼, 然后是批评与责怪。这时, 也不能再去冷静地分析学生犯错到底是任性之举或无心之失或当罚之过或力不能及, 以致造成教师常有的感情冲动、处罚失度。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这绝对是正确的论断。作为一名教师, 理应拥有仁爱的心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谅解也是教育。”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美德, 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善于以自己的仁爱和宽容之心, 充满亲和力地走进学生的内心, 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 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可现实中有些老师却做得看起来“太好了”, 上课不来不管, 迟到早退不管, 作业不交不管, 考试作弊不管, 成绩下降不管, 品行不好不管……善心广施, 被学生尊奉为“活菩萨”。这些老师迟早会落个“好心难得好报”的结果, 因为这类老师明显是责任心缺失。如果教育者对学生的问题长期视而不见, 无原则宽容放纵, 就容易形成另一些不良人格。如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自夸自尊;期待别人的赞赏, 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缺乏责任心和社会公德, 容易违法乱纪;犯错误后没有后悔之意、不知羞耻、无罪责感;不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而是将责任推向别人。同样, 教育走向了另一种失败。

应当说, 过严或过宽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会造成学生的人格畸形。教育者必须在严和宽之间寻求平衡点, 既要有严厉的面孔, 又要有宽容的胸怀, 二者贯穿教育始终。严格不是苛责、苛求, 应该严而有格、严而有序、严而有理, 让其成为一把利刃, 割除学生身心的毒瘤。宽容不等于溺爱、放纵、放任, 不等于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 不等于可以原谅学生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学生感情、心灵上的宽容包纳, 让其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我们认可“当头棒喝”的严格教育使学生幡然醒悟, 迷途知返, 也欣赏“和风细雨”的宽容教育温润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摆正航向、蓄积力量。

篇2:赴美上市:不做流星做恒星

2010年,创业板迎来扩容之年,全年共有117只新股发行,117家上市公司每一家都是一个创富传奇。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的浓墨重彩并不仅仅书写在本土市场,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国概念股同样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绩。

赴美上市潮又袭来

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企业在美成功IPO的数量达32家,分别是星源燃料、21世纪不动产、岳鹏成电机、汉庭、昌荣传播、联合信息、晶科能源、博润、智能照明、海辉软件、高德软件、柯莱特、安博教育、康辉医疗、搜房网、乡村基、蓝汛、明阳风电、大全新能源、环球雅思、尚华医药、学而思、麦考林、中国利农、学大教育、天津高新地、锐迪科、诺亚财富、当当网和优酷网等,融资总额达30亿美元左右。至此,在美国三大证券市场主板交易的中国内地企业股票已超过250只。

在这些赴美上市的企业中,网络股仍是主流,包括麦考林、易车网、搜房网、乐视网、优酷网和当当网。互联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并不是第一次,之前曾经有过三次波涛汹涌的上市潮:2000年前后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掀起了第一轮海外上市热潮;2004年到2005年间盛大、腾讯、百度等企业继续赶考美国证券市场并顺利过关;2007年以阿里巴巴、巨人网络为代表的企业则将移师海外的做法坚持到底。此外,未来还有淘宝、京东商城、土豆网等公司的上市值得期待。

2010年12月8日优酷网和当当网敲响纽交所钟声的同时,也创造了在中国本土无法实现的神话。说它是神话,是因为这两只股票分别创造出高达161%和86%的首日涨幅,一夜之间跻身中国概念股市值前十名。优酷网在股价连续几日上涨后,市值甚至曾站上50亿美元关口,超越经营多年的新浪和网易,一度成为仅次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携程的第五大中国互联网企业。说这种神话不可能发生在中国,是因为无论是优酷网还是当当网都不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对企业盈利性的相关要求。两者都处在一种花钱赚吆喝的尴尬处境中:优酷创办五年以来一直未能盈利,当当网去年才实现首次盈利且净利率偏低。

是盈利还是盈利能力

众多企业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寻求在美上市,一方面是为美国资本市场多层次、成熟、规范和活跃的特点所吸引,另一方面更在于国内发审过于严格。首先,国内施行的是上市审批制,企业从改制、辅导到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查,再到最后发行上市,往往要花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境外上市就比较简单,一般能在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挂牌交易。其次,国内的交易所对企业的盈利情况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其中主板和中小板的盈利要求为“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即使相对条件较为宽松的创业板也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相比之下,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则有着更为灵活的处理。纳斯达克的三个上市标准中均未对企业的盈利指标进行限定,只要企业符合一定的净资产标准或者营业收入标准均可以上市。纳斯达克奉行的哲学是:“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于是便造就了上市时只有100万美元的微软和每股盈利只有34美分的百度。作为世界性证券交易场所的纽约证交所对于外国公司的上市申请制定了较美国国内公司更为严格的标准,关于盈利指标的要求为“公司必须在最近三个财政年度里连续盈利,且在最后一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在最后一年不少于450万美元,三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但是随着优酷网和当当网的挂牌,纽交所也开始尝试“便宜行事”了。纽交所放低了对公司盈利指标的要求,并不意味着选择企业标准的降低,而是反映了对中国概念股的格外看好。

事实上,深谙金融炼金术的美国人并不傻,他们有更为高明的判断逻辑:以当下利润的高低评价等待上市企业的优劣并不公平,相比盈利更应该看重盈利能力,包括潜在的盈利能力。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更加注重企业成长性的美国资本市场。历史也证明了这种逻辑的过人之处,单看中国概念股,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上市的国内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当时均未盈利,数年后他们开始找到盈利模式并成为业界执牛耳者;2005年百度上市时,其前一季度的净利润只有可怜的30万美元,最终带给投资者5年1500%的回报率。

由于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上的领先优势,使得美国的投资者在判断中国概念股的时候具有天生的优势和准确率,他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能采用成功于美国的一种商业模式,再很好地开发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是具有高成长性的。这是一种似乎很主观却又很有道理并且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判断标准。例如,新浪等门户当初被看作中国的“雅虎”,随后百度受热捧源自之前Google的成功,如今的优酷被包装成“Youtube+Hulu+Netflix”(根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1月份美国用户视频网站访问排名,这三家公司分列第一、六、十位),当当则被形容为中国的“亚马逊”。

但是,这其中又存在一种悖论,那就是,其实如今成长起来的公司并没有优秀到可以自主成长为巨人的能力,或许它们在同类中是优秀者,但是如果没有通过上市筹集的那笔资金,它们同样熬不过寒冷的冬天。这种情况在互联网行业尤为突出,在这个行业里,几乎没有一家公司不是烧钱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最后的胜者不是做得最好的而是活得最久的,而活到最后的秘诀就是雄厚的资金。以亚马逊为例,成就亚马逊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其中有一点颇为重要,那就是亚马逊曾多年处于亏损状态,但它利用在互联网泡沫前从资本市场融得的宝贵资金,大手笔地扩建仓储、IT系统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傲视群雄的资本,奠定了以后成功的基础。互联网泡沫中泥沙俱下的惨烈,使得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认识到对于优秀企业应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成长,而企业也认识到上市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要从资本市场获得过冬的粮草。于是,两者达成了共识,并开启了纽交所放行盈利不达标的优酷网和当当网的“破冰之旅”。

海外上市,万里长征第一步

中国企业成功赴美上市,并且熙熙攘攘,蔚然成潮,这带来的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创业者在艰苦奋斗多年之后,媳妇熬成婆,在将自己的企业公众化的同时也顺利融到了一笔客观的资金,接下来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创业理想;上市也使风险资本顺利推出,完成了资本增值的过程;而国外上市的特殊之处也大大增加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毕竟国外资本市场向来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于是,这波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赴美上市潮逐渐呈加速态势,但是成功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掩盖背后的隐忧。从股价的表现来看,5月11日,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以11美元开盘,开盘3分钟后破发。5月12日,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的人人网创下13.04美元的历史新低,较IPO首日20.9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下跌37.61%。而之前5月5日上市的网秦,也难逃上市当日破发的命运。相比估值过高的软问题,这些公司更存在一些硬伤,而这些硬伤轻则导致投资者敬而远之,重则招来监管者的调查、处罚,甚至导致公司退市。如世纪佳缘,上市首日便修改招股说明书,而且先后被传出遭遇付费会员的一纸“欺诈”指责,以及号称4000万用户活跃账户数量却仅为474万户的消息;人人网曝出大幅下调招股说明书中2011年第一季度的新增用户数,随后在上市前夕遭遇“真假开心网”风波;网秦则传出涉嫌在招股说明书中使用的市场份额数据与其他公司数据不符。

上一篇:生产实习报告(内蒙古科技大学热动专业)下一篇:对冰心的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