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2024-05-03

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通用14篇)

篇1: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形容嘲笑别人的词语

[不咸不淡] bù xián bù dàn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河东狮子吼] hé dōng shī zi hǒu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冷嘲热骂] lěng cháo rè mà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聊以解嘲] liáo yǐ jiě cháo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少见多怪] shǎo jiàn duō guài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嘲风弄月] cháo fēng nòng yuè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弄月嘲风] nòng yuè cháo fēng

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详细解释

用言语笑话对方。

①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士人家子弟,无贫富皆着芦心布衣红勒帛,狭如一指大,稍异此,则共嘲笑,以为非士流也。”

②《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有个浑家 王氏 ,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一个词儿嘲笑丈夫,名唤做《望江南》。”

③老舍 《四世同堂》一:“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

戏谑,开玩笑。

①《魏书·尉地干传》:“ 地干 奉上忠谨,尤善嘲笑。 世祖 见其效人举措,忻悦不能自胜。”

②明 方孝孺《益斋记》:“﹝ 戴元直 ﹞顾盼峭耸,酒酣,谈论杂以嘲笑,辞累千百无澁滞窘复态。”

③《红楼梦》第二七回:“ 寳玉 和 黛玉 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亦指戏谑之语。

④ 宋 苏轼 《子姑神记》:“诗数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杂以嘲笑。”[1]

例句

只要干正经事,就不怕别人嘲笑

人与人之间,互相嘲笑,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嘲笑别人是不对的,人都是有短处的,可不能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啊!

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这样会降低自己的人格魅力!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篇2: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负驽前驱 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恭敬桑梓 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胡天胡帝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磕头礼拜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生荣死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提名道姓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众星捧月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悬榻留宾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上爱下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怜贫敬老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题名道姓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相待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敬上接下 〖解释〗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五体投地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推崇备至 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甘拜下风 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甘处下流 甘愿处于下流。比喻甘居落后。

负弩前驱 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奉为楷模 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奉如神明 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顶礼膜拜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登崇俊良:登:举荐,推举;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优秀的人。推举尊重有才识的人。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奉如神明: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

奉为圭璧: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管仲随马:管仲:春秋齐桓公的相国;随:跟从。管仲随着马走。比喻尊重前人的经验。

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篇3: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写作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 与下列几个问题有关。

其一, 轻视讲道理在论证中的重要作用。有教辅材料写道:“‘事实论据’是大哥, 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 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 因此, 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就是这个道理。”其观点, 在强调“事实论据”的重要。其实, 运用“事实论据”, 是在进行归纳论证。归纳论证, 运用归纳推理论证论点。归纳推理, 应用最广泛的类型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其结论已经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因此, 一般说来, 属或然性推理。这样, 人们常常把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结合起来运用。其实, 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几乎通篇都在运用推理, 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等, 各种推理的结论, 若与论点相一致, 论点就获得了论证。所谓论证要有充足理由, 就是这个道理。在议论文中, 摆出各种生动事实, 那不是单纯摆事实, 那是在运用归纳推理, 用其推理结论来论证论点。在议论文中, 打种种精彩比喻, 那也不是单纯摆事实, 那是在运用类比推理, 用其结论来论证论点。

其二, 对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了解。要写好议论文, 对论证的基本知识, 如论证构成、论证方法、论证规则等等, 必须有个系统了解, 这样才能比较自觉地从事议论文写作。但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来看, 没有论证基本知识内容, 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又没有系统补充论证基本知识, 因而从考生试卷来看, 不少考生对论证的基本知识缺乏初步的系统了解。如论证有个重要规则, 论证要有充足理由, 是说, 所用推理的结论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论点从而获得证明, 否则, 就犯了“不能推出”的错误。这是高考应试作文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关于诚信的高考作文, 有的作文, 论证诚信是民族的魂。作者首先应该弄清楚“诚信是民族的魂”是什么意思, 诚信是民族的魂, 是说, 诚信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理解, 才能开展论证。可是从应试作文来看, 作者还没有弄清论点的含义就开展论证。文章为了论证诚信是民族的魂的论点, 用了武秀君代遇难的丈夫还清巨款的论据, 只用这样一个论据, 又没有恰当的分析, 推不出诚信是民族的魂的论点。有的作文, 论证诚信是企业的灵魂的论点, 用“三鹿奶粉”等事件作论据, 说他们丧失诚信走向毁灭。可是种种原因, 如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管理不到位等等原因, 在这竞争激烈时代, 都可能使企业走向毁灭。归纳推理中关于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有种共变法。共变法, 如果甲现象发生变化, 乙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那么甲现象就是乙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但与现象共变的现象必须是唯一的, 这样才能推出二者有因果联系。说企业丧失诚信而倒闭, 但它并不是企业倒闭的唯一原因, 因此, 说企业丧失诚信而倒闭, 并不能论证诚信是企业灵魂的论点。

其三, 受到一些流行的不科学的论证方法影响。例如, 论证的方法, 本来国外国内运用千百年, 按不同的推理形式, 可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假言论证、选言论证等等。可是我们有些人非要另来一套不可, 提出什么“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正法、对比论证”。这种分类方法很流行, 但很不科学。如归纳论证, 运用归纳推理来证明论点, 叫归纳论证。可归纳推理的种类有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例证法, 同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相似, 那么运用其它归纳推理方式进行论证的任务谁来承担呢?还有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运用类比推理方式论证论点。类比推理, 不同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相同, 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相似、相同之处。虽然有的逻辑学家认为类比推理缺乏实然性, 不列入论证方法, 但它仍有一定认识意义, 科学史上众多科学重大发现都得益于类比推理。喻证法运用的推理方式, 与不同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 推出在其它方面也有相似之处的类比推理相似, 那么, 不同事物在某些方面相同, 推出在其它方面也有相同之处的类比推理任务谁来担当?

篇4:注意别人的脚

★人们倾向于记住最先发生的和最后发生的事情,中间的事情记不清楚。所以,如果你要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做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面试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在酒吧或者前台工作,在你身后放一面镜子。这样的话,当顾客发脾气的时候,就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丑恶嘴脸。一面镜子可以显著降低他们无理取闹的概率。

★报价之后,不再说话。如果你是做销售工作的,这项技巧很有用。在其他领域,这项技巧也很有用。我之前干过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体育馆卖会员卡。有个老家伙就是这么指导我的,他说,一旦你和顾客寒暄完毕,报出了你的价格。从此时开始,先开口的那个就输了。看起来好像毫无根据,但确实是这个样子的。通常会有很长时间的尴尬沉默,但是,最终,顾客会买的。

★如果你问了别人一个问题,然后他们回答了一半,你等着,他们会说完的。只要等着,保持眼神接触,最终,他们会开口讲完的。

★公开讲话或者蹦极之前这种会紧张的时刻,嚼口香糖就好了。据说是因为人类在危险的时候会自动停止咀嚼(吃东西),所以吃东西的时候就是安全的,大脑就是这么告诉你的。反正这招对我很管用。

★人们最终记住的不是你说过的话,而是你让他们产生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所以,多问问题。

★当你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尝试着教给朋友们,或者让他们问你相关的问题。如果你能教给人一杯水,你自己一定会有一桶水。

★如果你看到某人时,很开心,溢于言表的开心,那么他们以后看到你也会手舞足蹈的。第一次也许不是这样,但第二次一定是。

★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和鼓起勇气时的反应是一样的。所以是好是歹,全在你一念之间。反正你的身体已经都准备好了,你看着办吧。

★注意别人的脚。当你加入别人的谈话时,发现别人只是把上半身转过来了,脚还是维持原来的方向,那就说明他们不欢迎你的加入。类似的,你和你的同事谈话时,你觉得他在专心和你谈话,他的身体也面向你,但他的脚却不是朝向你的,他可能早就已经受不了这场谈话了。

★装出牛逼的样子,直到你做到了;信心比知道更重要。别被任何人吓住,生活不易,全靠演技,那些吓你的人也在演戏。

★你假装成什么样子,你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子。装拽得拽,求仁成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虽然不是要你去吓人,但如果你一定要厚颜无耻地盯着某人,视线聚集在他的两只眼睛中间,等着他们害羞。如果他们移开视线,他们就不会再看着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盯着他们的眼睛了。至少有45秒的时间哦。

★建立人际网络,成为朋友们的信息源。當然,他们也会是你的信息源。和前同事一起喝杯酒吧,也是好的。

★站得直。不许没精打采,不许手插兜,头要高高抬起。不要觉得这是陈词滥调。你自己会因此觉得很好,而且周围的人也会感受到你的自信。

★不要说“我觉得”“我认为”,除非真的有必要。这些词语会让你和自信无缘,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篇5: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的日记

“妈妈?”’奶奶?"没有任何人回答我。算了不管了,接着睡。

再等一下,餐桌上竟然放着......那是什么?是我眼花了吗?那是——红艳艳的一张百元大钞啊!

老妈这是怎么了,平时她可是一份零花钱也不会给我的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我赶紧起床去把百元大钞拿了起来,发现了一张纸条。

我仔细一看上面写着:今天我出去办点事,傍晚才回来。中午你去你哥哥家吃饭,我给他说好了。注意——这100元可不是给你的,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

看完后我心里凉了一大截,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呵,呵呵,我承认,老妈你赢了。

篇6: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于是黛玉的父亲便在林黛玉小的时候教她读书认字。却不想,父亲死了母亲又跟着去了。黛玉就只能寄住在姥姥家,生性多疑的她就伴随着父母消亡的悲伤来到了贾府。

林黛玉第一次在贾府吟诗作赋,是在贾元春为大观园提笔定名的时候。林黛玉的一首《世外桃源》就让大家对她赞不绝口,'名园筑何处,仙境到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辛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把大观园比作仙境却不同于李纨诗中的富丽堂皇,比起“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芬草,红衬湘裙舞。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辛下瑶台。茗园一自遨游赏,来许凡人到此来。”林黛玉的诗更多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感。试想一下,谁又不向往这种隐居世外桃源的舒心呢?就凭着林黛玉这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的仙气,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让我感觉颇深的是在凸碧堂里黛玉和湘云斗诗的时候,是以黛玉的一句“冷月葬花魂”作为斗诗的结尾,幽冷的月光埋葬着凋零花瓣的魂魄。如果能够让天上那遥不可及的月光照耀着它那微小的灵魂也算是莫大的安慰了,这大概就是黛玉心中所想的吧。湘云说这事太凄凉奇谲,可黛玉不以为意,毕竟她并不看好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还能活多久。

千回百转,黛玉还是含恨而终,在韶华的年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郁结一生,原本可以绽放的光芒就被埋没在了潇湘馆。

篇7: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如题,求职简历标题怎么写才会有创意,吸引别人的注意? 注 :一应届毕业生,无什么工作经验,兼职!

[求职简历标题怎么写才会有创意,吸引别人的注意?]

篇8: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比重由20%上升到3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听力理解并非最初人们所认识的那样———只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语言刺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既受到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因素的作用,又受到诸如听者世界知识、心理活动、听力风格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徐锦芬李斑斑,2009:186)。现语言学界普遍认同Anderson (1985)的三阶段理论,即听力理解过程可分为感知(perception)、解析(parsing)和运用(utilization)三个互相依存的阶段。在感知阶段,声音被转变成词语表征;在解析阶段,词语表征被转变成意义表征;在运用阶段,理解者将信息的意义加以运用(朱湘华,2010:53)。缺乏对听力理解过程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不可能进行良好的听力教学的。听力教师应当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为此,很有必要对听力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以期在教学中引起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2. 听力教学中应充分引起注意的几点

2.1 听力理解困难甄别。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听力理解问题或困难。这些困难会造成学生听力理解上的偏差或障碍。Goh (2000)采用学生日记、访谈、内省等手段,收集了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问题,并分别归属到Anderson提出的感知、解析和运用三个阶段。感知阶段的困难主要有:不能辨别已学过的单词;由于思考意义而没有注意下文的内容;不能切分语流;错过话语的开头;精力集中困难或不能集中精力。解析阶段的困难主要有:很快忘掉所听内容;不能将听到的词语形成心理表征;由于前面的问题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运用阶段的主要困难有:能理解词语但不是词语的真正所指;对全文的主要意思感到迷惑不解(张正厚吕磊谭霞,2010:34)。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主要听力困难,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有针对性的听力策略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听力困难,提高教学效率。

2.2 听力风格鉴别。

听力风格的定义主要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学习风格的定义。可以将听力风格理解为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和信息处理方式。Richards (2006)总结了三种比较常见的听力过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及交互模式。在自下而上模式中,听者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分步进行、线性发展:从声音的最小发音单位音素到单词、短语、句子,最后形成文章观点、概念主旨的理解。自上而下模式要求在理解文章过程中充分使用先前知识,而不仅仅依靠单个的音或单词。这种模式的听力理解目的性较强,听者侧重注意所需信息,同时激活大脑中相关知识。交互模式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同时作用、相互依赖。

徐锦芬和李斑斑(2009)参照Kirby (1988)对阅读风格的划分以及Richards (2006)对听力过程三种模式的阐述,将听力风格划分为分析型、整体型和综合型。分析型主要依赖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整体型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综合型综合前两种风格中合理部分,针对不同听力任务灵活使用不同策略。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听力风格会影响大学生的短文听力理解水平;综合型学生的短文听力理解能力最强,综合型在细节性和全局性问题上的表现都最好,是最理想的一种听力风格。

2.3 听力策略训练。

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路子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程晓堂郑敏,2002),听力策略,作为语言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完全可以以语言学习策略理论框架为蓝本。因此,O’Malley和Chamot (1990)对学习策略的三类划分: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o-affective strategies)同样可以适用于听力策略。根据O’Malley和Chamot (1990)的理论,元认知策略由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等组成,是学习策略的核心,统领其他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指向具体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转换时所用的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际活动中,对自身情感、态度、动机进行调控所使用的策略。

2.3.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语言而采用的管理步骤,包括选择注意、计划和安排、评价(Oxford, 1990)。这种自我管理策略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自主学习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被认为是提高策略使用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O’Malley&Chamot, 1990)。

依照O’Malley&Chamot (1990)的理论,可将听力元认知策略理解为:制定听力学习目标和制订计划、自己定期监控和评价听力任务完成情况、反思和改进听力学习。

元认知策略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更负责,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诊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自我主导语言的学习过程。另外,元认知策略能使学习者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评估,有助于学习者成为有目的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者(肖武云王晓萍曹群英,2011:110)。

2.3.2 认知策略

听力认知策略是在听力活动中采用的旨在促进听力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听力认知策略主要包含:记笔记、预测、推理、利用关键词、新旧知识联系、总结概括、听真实语料、利用资源、重复、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想象、识别和运用固定搭配等。

听力策略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有效听力策略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部分观念消极、策略意识淡薄或英语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焦虑情绪。

2.3.3 社会/情感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主要包含:培养兴趣、减轻焦虑、自我鼓励、合作学习等。本文因篇幅所限,主要涉及前两个听力策略。研究表明:兴趣是可能引起内在动机行为的一组动机因素(Hidi, 2000),兴趣能使学习者更深入地学习(Dewey, 1913)(汤闻励,2011:67)。学生对听力不感兴趣,缺乏听力学习动机,导致其在课上不认真听,课后不练习听力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其听力成绩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对听力有着畏惧心理,在做听力题时感到焦虑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听力成绩很不理想。这样,他们听力越差,越缺乏兴趣,越感到焦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极其不利于听力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听力兴趣,舒缓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对于提高学生听力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教学启示

针对上述几方面内容,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加强课内外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虽是传统的听力教学手段,其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的。针对学生“不能辨别已学过的单词”、“不能切分语流”的问题,应大力加强课内外听写训练。听写式语言输入不仅能增强学生识别输入信息的敏感度,增强学生对话语的切分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对听力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效果(杨学云,2009:31)。我们在探索、尝试新的听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应积极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充分发挥听写式语言输入在听力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

3.2 重视听力风格。

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听力风格,意识到整体型和分析型听力风格的不足。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策略训练,鼓励学生发挥原有听力风格优势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拓展听力风格,向综合型风格发展。

3.3 加强听力策略训练。

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只有在学习策略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培训,学习者才能有意识地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语言学习实践(Ellis, 1994)。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教师不仅应当、而且必须针对不同学习者个体,切实给予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与训练,尤其应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使学生清楚其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意义,通过策略展示、策略练习和策略评估,提高有意识使用各种策略的能力。

3.4 加强听力训练的课外延伸。

听力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限的课堂时间远不能满足听力训练的需要,课堂听写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听力训练范式,更多的应是学生自己增加课外自主练习机会,选择形式多样、切合需要的听力训练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应鼓励并督促学生在课外练习中将短文听写训练与精听、泛听等其他听力训练方式相结合,多种方法并用,力求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因为提供大量听力输入对提高听力理解和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5 严格控制听力材料的难度,减轻学生焦虑情绪。

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anxiety)。众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焦虑与语言学习成绩呈负相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Krashen (1982)的主张:听力训练的深度只比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一个阶段,而不要太深。要帮助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情绪。

4. 结语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建立在深刻理解听力过程本质、明确学生听力风格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解困难进行甄别,并按照三阶段进行归属划分和主要听力困难分析,注意到学生综合语言水平的差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策略训练,把听力策略训练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或厌烦听力的心理,克服听力困难。大学英语听力教师还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听力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和能力,督促学生将预先练习、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元认知策略贯穿听力学习的始终。

善于反思的教师,应从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入手,辅之以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提高其听力理解水平;应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地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避免过多没有新意的作业或布置太难的听力任务,因为这些都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82.

[3]O’Malley, J.M.&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Heinle&Heinle, 1990.

[5]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6]汤闻励.实时监控下的英语课堂兴趣调查分析[J].外语研究:2011 (2) :67-72.

[7]肖武云, 王晓萍, 曹群英.培训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 2011 (2) :109-113.

[8]徐锦芬, 李斑斑.大学生英语听力风格及其对短文听力理解水平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5) :186-191.

[9]杨学云.听写式语言输入训练对英语听力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7) :29-32.

[10]张正厚, 吕磊, 谭霞.语言水平与听力理解困难关联性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 :33-37.

篇9:要学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现实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首先要注意事物的外形特征和事物的变化规律。只有多多注意,才能在头脑中完成物象的复制,只有多多实践,才能产生熟能生巧的结果。

教学也是一样,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而应该自己主动地去研究,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认真反思。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前提下,也应该在“教学”上多多花费一些心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我们该怎样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的养成对我们的教学将产生怎样的良好效果,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养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任何知识的认知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都有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漫长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组织教学,这一过程,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抛开杂念,回归课堂,集中精力的过程,换而言之,就是引起学生注意的过程。当学生有意识记某首诗,某个单词或某一定理、公式的时候,学生掌握或背诵的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老师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就要比自由完成某项任务的进程要快得多。

二、学生良好注意的养成,便于发现规律,掌握技巧

任何一能学科都是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人们常说的“地理一张图,历史一条线,”就是许多教育在“注意”的条件下发现的规律和技巧。牛顿正是注意了“苹果落地”,才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也是注意了“茶壶水开”才发明了蒸汽机。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注意,那么我们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就会顺利地达到,我们所拟定的重点和难点将会轻而易举地突破。

三、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时时留意、处处用心,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环境里,善于注意的人,要比马虎大意的人收效更多。这样,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层层积累,岁岁基奠,不但能够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而且,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内在潜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随之而来的,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也会得到应有的开发。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实施有效教学,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高度重视,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那么,该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把握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散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有两种注意。如在学习一开始,就应通过组织教学等手段,提醒学生立即集中注意,并在学习过程中,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不让学生精力分散,遇到困难或干扰时,能让学生马上动员自己的注意力,排除干扰强迫自己去注意学习;学习结束时,仍能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有始有终,绝不虎头蛇尾。

2.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学生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不可能都有兴趣,若遇到困难和干扰,需要有意参加。但是,单凭有意注意则不能长久,因为用过多的意志力来支持会使人很快疲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注意要交替运用,使它们相辅相成,这样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从而有效地学习。如激发兴趣等手段的运用。

3.强化意志的锻炼,加强自制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碰到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或不感兴趣的学科及老师等而导致学生精力不够集中,也常常会因为外界吸引、刺激或干扰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和稳定。从学会自制进而实现善于自控。

4.用科学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精力高度集中,人就会感到疲倦,降低注意力。要做到劳逸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交替进行。长时间用同一方式进行单调的教学,会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疲劳,使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难以维持有意注意。如果教师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他们减少疲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一般来讲,学习时要做到“五到”,学习心理学有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为52%,如果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做动作(口中还要说或喊叫学到的知识,并内心里相信自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5.运用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正面鼓励和引导下会渐渐对自己增强信心,认为自己是能安静地坐下来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所以老师要经常用平和的态度,对学生说“你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你做作业的速度一定会加快的”“我相信你再坚持一下,会比前些天做得更好”。这样的心理暗示对加强学生的信心是很有好处的。

篇10:形容注意力集中的四字词语

全神贯注

【拼音】: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例句】:①小明转过头去~地望着黑板。②在课堂上他~地听课。

聚精会神

【拼音】: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例句】:看校样时的~,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 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心无旁骛

【拼音】:xīn wú páng wù

【释义】: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例句】:照这样说来他应当是潜心戏内;~的;但有两次他忍耐不住观众起哄。

倾耳注目

【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释义】: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屏气凝神

【拼音】:bǐng qì níng shén

【释义】: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篇11:这样写简历成功引起HR注意

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实际上是两个问题:1、想做什么 ;2、能做什么。

小编觉得“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是不好的。相反,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么进自己喜欢的公司,要么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情。如果两者都不能满足,最好研究如何写好简历,为自己创造新的机会。

如果你对“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感到困惑,那就先考虑一下,当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所做的较得意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格中。列出来后,不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还可以为后面提到的“基础简历”提供材料。

职业定位

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要匹配合适的岗位。了解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行业、岗位,但那只是兴趣,具体的这个行业需要做些什么,有时还是不够了解的。

因此,需要了解这一岗位,并对比各大公司对这一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务描述,大致勾勒出了这个行业的最初面貌。这对自己在随后的面试中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当面试时,面试官发现你对这个行业已经非常了解时,一般也就不会很纠结你是否从事这个行业很多年了。

基础简历

如今,每个招聘网站的简历模板是不同的,有些公司甚至有自己的内部系统表格。通常在申请职位时,类似的信息要填写N次,所以准备一份“基础简历”也是很重要的。

基础简历有三大功能:1、填写表格时可以直接复制;2、不针对具体岗位、公司;3、给“精准简历”提供材料。

在基础简历中,以下内容按重要性顺序排列:姓名、联系方式、工作经验、出版作品(已发表作品、项目经验等)、技能证书等等。

简历的说服力如何提高

突出主要内容

在工作经历中,职位和内容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在简历中描述的非常详细,但却不说明职位

许多学生认为面试失败是因为面试中出现了问题,或者觉得面试一直顺利到最后,但没有收到入职邀请,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简历不够好造成的。

学生们在学校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将简历筛选与期中考试相比较,那么面试就是你毕业论文答辩,其核心仍然是你的简历。

解决办法

职业与工作内容的匹配程度

即使在同一个岗位上,不同的公司也会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如果你总是用同一份不调整的简历,那么你的求职之旅将是相当不顺的。

事先了解你要面试的公司的工作需求,然后准备好与职业相匹配的简历,提高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这将使你的面试更加顺利。

如何写一份面试官一眼就喜欢的简历

1、简历名称

一份好的简历标注着自己的名字。这既是自信的象征,也是自我推荐的能力。过多的内容会反映出你缺乏自信。

2、简历页数

好的简历不需要太多的纸张,控制在两到三页。超过三页的简历会让招聘人员感到冗、不耐烦,没有阅读的兴趣。

3、简历的总体印象

好的简历主次明确,清楚整洁,简历中没有错误。简历中的错误字词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4、简历的排版和打印

优秀的简历在任何方面都是让人觉得很舒适,纯白的纸、统一的格式、字体、颜色、打印干净整洁。投简历又不是选美,花哨不是很好。

5、简历的风格

好的简历不能写一些虚假的东西,可以是稍微的艺术性夸张。但过度的夸张和捏造只会让面试官产生不信任。

6、简历内容

优秀的简历内容简洁清晰,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篇12: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做网站有一段时间了,自己做de也是小网站,小网站刚起步内容比较少,流量少,所以暂时只能靠采集生存,但是怎么样采集呢,采集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呢?世界是矛盾de,我们一分为二两看,先看采集de好处:

1、迅速建立一个相对充实完整de数据库,这会给浏览者de较好de体验,他们会认为这个网站内容很好,很完善,应该是一个不错de网站,这就抓住了用户de心理,在流量上会有好de收获. .

2、从搜索引擎引来更多IP,

现在de网站流量主要来自搜索引擎,所以采集更多de网页内容,理论上会被搜索引擎收录更多,虽然某一关键词你de网站不能排名靠前,但由于内容多,关键词也多,所以仍然会有一些关键词,你de站是排名在前面de.

3、采集是最容易最简单de操作方式。如果你自己写文章,这基本上是不可能de事,因为你一个人de能力有限,就算你一天24小时不停de写,你也写不了多少,所以用采集de方式,大大减少了网站建设难度.

4、中国人都有热闹de喜好,如果你de是论坛,或者网站,当第一批会员注册之后看到这么多内容,心里de感觉肯定会不错de,冷冷清清de感觉没人会喜欢de。

篇13:引起别人的注意的词语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 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掌握语言, 但经常保持缄默, 不主动与人交往。与陌生人接触, 会令他们惶恐不安。对他们来说, 在家玩玩具、静静地看电视、看书是最好的安排。实际上, 这类孩子有可能属于“退缩儿童”, 容易产生交往困难、言语表达差、在陌生环境紧张焦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问题。

王丽敏解释说, 退缩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经类型较弱, 适应性差;二是后天的教育方式不当。例如, 父母很少与他们交流、玩耍;父母性格孤僻, 很少与亲戚朋友或邻居交往, 使孩子缺乏接触社会的经验。另外, 受到严重心理和生理创伤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退缩行为。

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首先要有耐心, 保持态度和善、亲切, 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其次, 要引导孩子多与外界接触, 鼓励孩子开口讲话, 如讲故事、念儿歌等, 从家人逐渐扩大到外人。

对讲话特别紧张、很难开口的孩子, 家长可以买一台简易录音机, 教孩子自讲、自录、自听, 逐渐引导他们与家人、小朋友对话。

父母应注意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果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情况没有改变, 孩子仍然是“喜欢坐在角落的孩子”, 那么最好带他们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矫治。

(来源:新华社)

父母哭穷

孩子花钱有节制

●王姣姣

一直以来,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成了周女士的心病。近日, 周女士向家长热线记者反映, 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这一招, 对节制孩子乱花钱挺管用。

周女士的女儿读小学5年级, 她自己和丈夫都是公务员。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都非常宠着, 每个月女儿都会从老人那儿得到不少的零用钱。每个月买各种漂亮的衣服, 五花八门的文具、玩具, 另外加上买零食的钱。算下来, 一个月的总花销达到五六百元。周女士希望孩子能够合理消费, 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她试过教育、限制花费等方法都不太管用。

经过考虑, 她决定让孩子体会一下家里经济的“拮据”。上个月开始, 她有意识地在女儿面前“哭穷”:出去买东西时, 故意给孩子看自己空空的钱包, 告诉她“家里钱不够花”;还“挪用”了女儿每年存在她手中的压岁钱, 作为家庭应急资金。一段时间下来, 女儿懂事了, 主动提出要减少自己的零花钱, 还把买零食的钱都存了下来, 说要帮助家里度过“经济危机”。

周女士说, 以前是要让孩子尽量享受好的生活条件, 但现在恰恰相反,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这样才能让孩子正常成长。

(来源:生活报)

父母莫为面子误孩子一生

有些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荣心,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 其主要表现有:

1.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有的家长常过高地评价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 总觉得自己孩子最聪明, 甚至有些分明是孩子的缺点, 也带有欣赏的口吻加以谈论, 口头上好像是在批评孩子, 其实心中却颇为得意。

2.过分强化技能早期训练。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地弹琴、画画、数数、认字等, 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和能力, 什么都要孩子学, 什么时髦学什么。这种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有碍于孩子的真正进步。

3.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功名无望, 就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还总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特别注意孩子的名次、分数。为使孩子出人头地, 家长不宜动用各种奖惩手段;或是物质刺激, 一切讲钱;或是实行“捆绑”, 强迫学成。这种势利教育必然导致孩子求胜心过强而难耐挫折。

如果父母有了这种自我虚荣心, 就会为了“面子”而害了孩子。为了保证孩子健康发育成长, 父母必须纠正虚荣心。应

●宋文青

从素质发展的角度, 配合学校教育的方位, 从孩子个性完整的视角对孩子加以培养;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必须进行全面分析, 正确估计, 在全面了解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 提出合理要求。决不能赶时髦让孩子什么都学, 否则, 希望不仅落空, 还会害了孩子。德国汉堡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建议,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情,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例如, 对乖孩子, 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否则, 孩子成人后会缺乏自信, 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总是担心不能满足环境要求的人;对腼腆孩子, 父母不要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 而应让他自己与其他孩子慢慢“混熟”, 否则, 他就会失去自信, 心理不踏实;对活泼孩子, 父母应该给他一点儿小小的教训, 使他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如果太溺爱, 什么都顺着他的性子, 他成人后可能会无所顾忌, 不知天高地厚;对有问题孩子, 父母应有极大的耐心, 只有在他感觉到受重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篇14:哪些无症状疾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无症状肺炎: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老年人的抵抗力差,受凉后易引起肺部炎症。故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发人群。然而,有些老年人患了肺炎后,不仅没有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甚至做胸透检查也很难发现其肺部有明显的炎症。此类患者大多可出现神志模糊、谵语等大脑缺氧的症状。这是炎症影响了其肺功能造成的。因此,老年人着凉或患了感冒后若出现了神志模糊等情况,即使没有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也应进行肺部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二、无症状肺癌: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该病患者可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发热、胸痛(多为顽固性的)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但临床调查发现,仅有四分之一的老年肺癌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上述典型的症状。大多数的老年肺癌患者缺乏典型症状,或仅表现为咳嗽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体检时被查出患了肺癌的,而此时,其病情多已发展到了晚期。因此,凡是咳嗽持续一周以上且用止咳、消炎药不能使其症状缓解的老年人(尤其是有吸烟史者),都应到医院进行X光或痰细胞检查,必要时可做CT检查,以便对肺癌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无症状胆石症(又叫无声胆石):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该病患者可出现腹痛(多发生在右上腹,并可向右肩部放射)、黄疸和发热等症状。但也有一些胆石症患者在发病后,没有出现上述典型症状,甚至可无任何不适的表现。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一亿的胆石症患者,其中60%的患者无典型的症状。该类胆石症患者大多自认为身体健康而不注意控制饮食,这会导致其体内的胆石逐渐增大。此类患者大多是在胆石症合并感染后才去医院就诊的。但此时,他们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症患者),每年都应进行健康体检。体检时一定要做B超检查,以便尽早地发现无症状性胆石症。

四、无症状心梗(又叫无痛性心绠):心梗是指因冠状动脉血液断流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该病患者在发病前最典型的表现是可出现心前区疼痛。但也有一些心梗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出现心前区疼痛的症状,而是表现为气促、胸闷或心悸等。此类患者主要是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其中前者是因为心肌营养供应不足、神经末梢痛觉感受迟钝或合并有脊髓神经病变,影响了痛觉的传递;后者是由于神经系统反应慢,对疼痛不敏感。据调查资料显示,在65岁以上的急性心梗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无心前区疼痛的典型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在劳累过度或激动等情况下出现气促、胸闷或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切不可麻痹大意。

五、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又叫无痛性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和嗳气、反酸等症状。但也有一些消化性溃疡患者,特别是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发病后,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没有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等症状。此类患者往往是在合并了胃出血或胃穿孔后才得到确诊的。因此,老年人若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即使未伴有上腹部疼痛和反酸等情况,也应到医院做检查,最好能做胃镜检查,以得到明确的诊断。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应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多数表现为无痛),使人很难将其与某些疾病联系起来。因此,人们应对这些具有隐蔽性症状的疾病有所了解。下面就介绍一下此类疾病及其隐蔽性症状:

一、无痛性血尿:泌尿系统发生结石和感染时,都可引起血尿。这类血尿常伴有疼痛的症状,容易被人们发现和诊断。但由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血尿除了表现为间歇性血尿(即在发生血尿一段时间后可自行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血尿)以外,并无疼痛的症状。这类血尿正是由于具有无痛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常常未能引起患者的注意,结果延误了治疗。因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因为没有疼痛的症状而忽视了此种血尿。

二、无痛性血便:无痛性血便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之一。此类患者还可出现腹泻或黏液便等症状。有些大肠癌患者在出现无痛性血便后,因为没有疼痛的症状,就错误地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病,或是认为得了痔疮、痢疾或肠炎等疾病,进行简单的治疗后就不予理睬了,从而错过了该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了无痛性血便,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最好能做肠镜检查,以便得到确诊。

上一篇:伺服控制简介下一篇:二外日语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