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4-09

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3篇)

篇1: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3荷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4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重点句、段读流利,有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裳、翩、蹈、蜓”。教学难点 :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几种姿态。

教具准备 :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导课

1.导语: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2.板书课题(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出示多音字。

三、解读荷花的美,“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1、自由读课文,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姿态的,多读几遍。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 么?)e.指名读、齐读。

四、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的字。

2、生书写,师指导纠正。

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每个环节导语设计还不够流畅。

2、课件制作有一处小失误。

3、对课文关于荷花姿态美学生朗读指导时间过长,对课的任

务完成有点偏离。

4、下课还有两个生字为没讲完。

5、课的设计容量不大,但对于读的时间过长,使时间分配不

够合理。

6、本课没有生成的东西。

7、对第一课时安排的重难点把握不是很好。

总之,“学无止境”是我教学的理念,越挫越勇,没有失败就不知道自己差到道哪里。今天的课更加的激发我对教学的研读,汲取同事的意见,充实自我,使自己的教学能有所提高。

《荷花》教学反思

篇2: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非常时期的网络授课,虽有连麦互动,但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连麦效果受网络信号的限制,时好时坏,对课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Atafarm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3.投影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4.《画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5.《鲸》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6.《大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7.荷花教学反思

篇3: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曾经都在哪里读过书啊?有什么感觉?

生:我在家读, 写完作业妈妈就允许我读书。

生:我在学校里自习课上读书, 老师让我们多读课外书。

生:我有时候去图书馆读, 选好自己喜欢的书, 找个位置坐下就能读。

……

师:哦, 你们想在哪儿读就在哪儿读, 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 那可真是随心所欲啊!可是有这样一位女作家, 她小时候读书就没你们那么幸运了, 她就是林海音。了解林海音吗? (出示林海音的照片) 这就是林海音, 她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候那个年代, 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 尽管她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但是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那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篇文章, 齐读课题———

生:《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想一想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

(生自由读)

师:课文预习了, 又读了一遍, 看看这些字词你是否掌握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生读。)

师:预习得不错, 字音都掌握了, 那这些词义呢?

(出示)

腋下 踮起脚尖 饥肠辘辘

师:腋下, 在哪里?

(生指部位)

师:“踮起脚尖”是什么意思?

生:用脚尖走路。

师:找找这两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里, 读一读。知道林海音在书店里是怎么找书的吗?谁来说说看?

生:林海音是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胳膊底下钻进去找书的。

师:你看多不容易啊, 为了看书还得从腋下钻进去呢!

师:“饥肠辘辘”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饿。

师:饿到什么程度?

生:肚子咕咕叫。

师:“辘辘”就是车轱辘滚动的声音, 所以这个“辘”字是车字旁。猜猜看, “湿漉漉”的“漉”是什么旁?

生:三点水。

师:为什么?

生:跟水有关。

师:真聪明!这就是汉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猜测字的读音, 推想词的意思。

师:接下来还有两个字的笔画比较多, 在书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出示)

檐碗

生:我想提醒大家“檐”字的上半部分里面撇捺不要丢了。

师:看清楚, 这两笔是什么?

生:撇、点。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

(师生书空)

生:“碗”字我要提醒大家右半部分上面是一个点。

师:看老师写这个字, 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些。打开书, 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各写一个。

(生写字, 师巡视指导。)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左窄右宽, 结构才比较协调。

师:读了课文, 你知道童年的林海音是怎样读书的吗?

生:她是在书店里读书的, 而且是悄悄地读, 不能被书店老板发现。

师: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窃读记》。那么窃读是怎样一番滋味呢?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找出最直接写作者窃读滋味的一句话。

(生读文, 找句子, 批画。)

师:你找的是哪一句?

生: (读) 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把这句话画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板书:快乐惧怕)

三、精读批画, 品味窃读

师:此时此刻, 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作者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 但是, 她笔下的文字会告诉我们她当时的心情。请同学们默读1到4自然段, 批画出能表现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 在旁边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生默读批画)

师:建议大家关注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看看能感受到什么。批画好了把相关的句子读读, 再体会体会。

师:谁先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作者窃读时的快乐。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

生:“暗喜”告诉我们作者当时很快乐。

师:这时候的她因为什么而快乐呢?

生:作者因为自己溜进店门没被发现而高兴, 因为她可以快乐地寻找她想看的书了。

师:接着交流这一段的内容。

生:从“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我体会到了作者已经顾不上去理头发了, 一般情况下, 女孩子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而她却不在乎这些了。

师:为了读书都不顾自己的个人形象了,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 读得速度很快。)

师:除了能读出这种急切, 还能读出什么味道?谁来读?

(生读, 读得很平淡。)

(师范读)

师:什么味道?是不是有点不容易, 有点暗暗庆幸啊?自己再读读。

(生读)

师:味道越来越浓了。老师还想提醒你关注这几句话里出现的一些动词, 把这些动词圈画下来, 出声读一读。从这一系列动词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跨、踮、钻、挤、寻找, 我感觉作者特别迫切地想早点读到书。

师:看来你读懂了。我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就应该抓住重点词细细地品味、咀嚼, 才能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生练读。指名读。)

师:接着交流。

生:我从“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啊”字一下子就写出了作者的惊喜!

师:你真是慧眼识珠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感叹词让你读出了背后的惊喜, 太棒了!把这种惊喜读出来。

(生读)

师:第3自然段作者就是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把自己跨进店门的暗喜和找到书后的惊喜细致地描写出来的。把第3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体会一下作者的心理变化。

(指名读)

师:1到4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滋味?

生: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作者读书的快乐。

生:我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感受到作者读书的急切, 她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到了这本书。

师:对, 就这样抓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不仅是狼, 还是一匹饿狼, 想象一下一匹几天几夜没吃到食物的饿狼, 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会猛扑过去, 一下子咬住猎物。

生:会两眼放光, 张开血盆大口, 冲过去, 撕咬食物。

师:林海音见到书时就是这样的迫不及待, 就是这样的贪婪!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齐读!

(生读)

师:这匹“狼”好像对面前的食物不感兴趣, 再来!

(生再读)

四、读中感悟, 再品窃读

师:那么窃读还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缘耀苑自然段, 好好地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把你喜欢的段落再读一遍, 边读边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边读边想象)

师:真投入, 再读一遍, 入情入境地读。

(生再读)

师: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其他同学用心听, 看看他的朗读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画面感。

(一生读第7自然段)

师:这画面太生动了, 太清晰了。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林海音面露难色, 好像在埋怨天气不好, 实际上心里高兴得很。

师:你看, 读书的时候, 一边读一边想画面, 把自己当成主人公, 和她一起去经历, 去体验, 去感受, 你就会快乐着她的快乐, 惧怕着她的惧怕。请大家把第7自然段再入情入境地读一读, 体验窃读的快乐。

(生再读第7自然段)

师:还有喜欢其他段落的吗?

(生读第5自然段, 读得有声有色。)

师:窃读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察言观色。

(生读第6自然段, 读得少些情趣。)

师:哪像一个小妹妹、小女儿啊?就像一个不相干的人, 能把这种故作亲密的感觉读出来吗?“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谁来读?

(一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你看隐藏得多巧妙, 多自然。为了读书还要有表演的天赋呢!

师:林海音童年读书的经历是坎坷的, 尽管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或者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窃读, 甚至外面瓢泼大雨却故作为难地读, 但只要看到那本自己喜爱的书, 她就会——— (出示: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生齐读)

五、联系实际, 感悟内涵

师:同学们, 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 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作者窃读完一本又一本书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 找一找。

生:我觉得是国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住,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同意吗?把它画出来。像这样短小精悍富有内涵的语言我们应该积累下来。

(生练背)

师:读懂了吗?谁来说说?

生:吃饭长的是身体, 读书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生:我们的成长既需要吃饭, 更需要读书, 既有身体的成长, 更有思想的发展。

师:说得多好!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读书让你有了哪些成长?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我喜欢读校园儿童小说, 因为我觉得它写的都是同龄人的事, 而且特别有趣。它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生:我喜欢读历史故事。从历史故事中我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还知道了历史名人。

……

师:的确, 我们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 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读书, 书能丰富我们的视野, 也能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也要不忘国文老师的这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生齐读)

师:回去之后继续读课文, 感受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 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练习本课的生字词, 下节课我们来检测。

【课后反思】

《窃读记》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淤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于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 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盂受到读书的感染, 激发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 我主要是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作者将自己窃读的复杂滋味贯穿在整篇文章中, 如果课堂上任由学生满篇地找、画、悟, 文章就会支离破碎, 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漫谈的聊天室。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我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1. 品。

抓重点词句, 品出窃读滋味。我引导学生围绕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主线, 让学生默读第1耀4自然段, 画出写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并简单批注。文章的第3自然段作者将跨进店门的暗喜到找到书后的惊喜写得淋漓尽致, 既有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 又有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 我把它作为体会作者窃读滋味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处理。课堂上, 我引导学生抓住“跨、踮、挤”“暗喜、啊”这样的关键词句读、悟、品、思, 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 并在读中领悟作者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2. 读。

篇4: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1.会写12个生字词,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齐读。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板书:莲叶)荷花的果实就是“莲蓬”。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荷花是什么样的,联想荷花给人有视觉,嗅觉等方面的体验。】

二、观察图画,走进文本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

指导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荷花图,有条理的说出荷花样子,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学生初步感受荷花之美。】

三、轻读课文,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理解课文脉络,理清层次,整体感受课文。】

四、讲读课文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导朗读。有感情的读。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训练句式。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來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有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看荷花的?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好奇地看着;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运用讨论式教学,通过句式训练,展示荷花色彩,学生体验荷花色彩美,姿态美,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五、填空练习 复述课文 认读生字

1.完成练习:

(出示课件:练习)

荷叶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___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___。有的还是__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个片段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____句。其中,_________写出了荷叶多,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和形状美。

②这个片段描写了荷花哪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复述课文。

3.认读生字,出示生字词卡片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读背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篇5: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蒲河九年制学校 唐志康

本节课是人教版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简单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使知识的构建与运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让学生丰富了生活经验,学习策略得到完善。在本次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合作交流的探究式进行学习,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不断出现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使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得到提高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的成功之处是:

1、本节课设计成自主探究的形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本节课的题目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标价、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这些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解题。

3、我把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分解成三道题目,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4、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先练教师后讲的模式,激发探究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意识。

5、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简单的应用;

6、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是:

1、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好,简单问题强调、重复太多,耽误教学时间,没按预定的教学方案完成任务。

2、在从算术方法解决商品销售问题过渡到用方程方法解决销售问题时,设计不太好,学生不能自觉利用方程知识来解决问题。

3、思想理念放不开,对于探究问题可能有其他解法,实际上有学生也用了算术方法,但我没有给出评价,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方向:

篇6: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陈琳

教学内容:书本P25 Let’s learn & chant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生词:strong, friendly, quiet.2、能用He’s....Who is he? His name is....的句型来介绍人物的外貌和名字,并了解She’s....Who is she? Her name is...是用来描述女生的外貌和名字。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词strong, friendly, quiet, 学习并了解男生和女生分别用不同的句型进行外貌和名字的描述。

2、难点:使用合适的词语描述人物。教学准备:

PPT,图片,自制词条,单词卡片,苹果贴纸,书本及作业本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Greetings.2、Let’s do:(1)Big, big, make your eyes big.......(2)Be fat, be fat, be fat, fat, fat.......3、Quick response Aims:By reviewing these adjectives, I try to lead Ss to come to today’s lesson.Ss will be more familiar with them, for they are useful in the next step.Step2: Presentation T:(Show a picture of Panghu)Who is he?(Teach the sentence and write it, Ss read two by two)Ss: Panghu.T: Great!He’s Panghu, or we can say his name is Panghu.(Teach this sentence and write it)

Practice: One S introduces another S by using “His name is...”, at the same time, T gives assessment.T: Is he fat? Ss: Yes.T: And he’s strong.(Teach strong and do the action “I’m strong”)Practice: T says: stong, stong, I’m stong and does the action;then Ss do after the T, the T gives prides.T:(Show pictures)Is he quiet?(Teach quiet and write it)Ss: No.T:(Show many pictures of Xiaodingdang Cartoon)Who is he? His name is...Practice: pair work, two Ss talk about the third S.T: Who is quiet? Ss: Jingxiang is quiet.T:(do the action)quiet, quiet, I’m quiet.Ss:....T will ask other Ss: Is he/she quiet, Ss will say by themselves.Step3: Consolidation T: Do you know Jingxiang has a good friend.Who is he? Let’s read the dialog then find the answer.Jing: I have a good friend.He’s very friendly.(Teach friendly, Ss say one by one)Xiao: Who is he? Jing: Guess.Xiao: His name is Daxiong? Jing: Yes.Practice: Read the dialog together, then two Ss form a group to say it.T: Super!Jingxiang and Daxiong are good friends.Please treasure your friendship.Step4: Home work Today’s homework is here, copy it on P25.教学反思:

篇7:《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清楚的。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仔细看图,展开想象,能力,想象能力。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前3自然段的生字新词,读懂荷花美的句段。

3、练习用 “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前3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人。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那你知道大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喜欢什么花吗? 有一种花,古人曾赞美它《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叶圣陶老爷爷喜欢的花―荷花。你想跟老师一同去欣赏那满池的荷花吗?。

二、观察画面。

1、从整体人手,观察画面。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并有层次叙述。锻炼学生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完整复述。 说说这幅图画,再谈谈你看了这一池荷花的真实感觉。 (不要强求意见的一致。)

三、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注意:“胀”是翘舌音,要与“宝藏”的“藏”区分开。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挨挨挤挤 ― 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展开 ― 张开,铺开,伸展。本课指荷花开放。 饱胀 ― 饱满得发胀。本课形容即将开放的花蕾。 翻翻起舞 ― 形容轻快地跳舞。“

3、逐段读文,理清层次。 这么美的课文,老师读课题,谁愿意读哪个自然段,就站起来读。

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写出了画面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写的是什么?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理清层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语。

1、荷花有香味吗?你怎么知道的?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 (读出看花的急切心情。)

2、小组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 先自由读,喜欢哪个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然后小组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就说什么。 (培养组内同学的合作精神。)

3、引读第2自然段,试着背诵。 (本环节紊在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4、讨论式学习第3自然段。 理解重点句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讨论申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分析力、表达力。)

5、指导朗读。 本文清新优美,要读出文章内在的韵味,受到美的陶冶。

篇8: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打开课堂教学窗口

上课伊始, 我说:“同学们, 依大家的生活经验, 容器漏了还能装水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能。”然后我向同学们展示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告诉大家“瓶子千疮百孔”, 看着学生满脸怀疑的表情, 我拧开瓶盖, 水从瓶底和侧壁流出, 学生惊叹不已, 随之我又拧紧瓶盖, 水流停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已提至高潮, 乘学生兴趣正浓, 继续演示小试管上升实验, 再叫两名同学一起演示高度不同的覆杯实验, 学生感觉实验非常神奇, 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我引导学生回忆液体压强存在的原因, 从而引出了大气压强。这种引入方式很自然地让学生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

接下来叫两名学生上台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学生再次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由此过渡到大气压到底有多大, 应如何测量?

二、重视获得知识结果, 突出知识形成过程

以前面演示的覆杯实验为例, 引导学生先观察比较师生所用实验器材的区别, 再提出相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有的学生问道:“我们观察到大气压能托住不同高度的水柱, 大气压还能托住更高的水柱吗?”在大家的猜想中, 我用更长的试管灌满水, 堵住管口, 倒插在水槽中, 松开管口慢慢往上提 (管口不离开水面, 下同) , 学生观察到管中的水仍然充满, 再次启发学生提问, 我按照学生的方案换用一支一米细长玻璃管, 重复上述过程。当大家观察到大气压能托住一米高的水柱时, 我问道:“大气压还能托住8米、10米甚至更高的水柱吗?”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从多次实验中体会到是大气压托住了管中的水柱, 由此轻松过渡到大气压的测定, 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实验中发现由于水的密度太小, 要求玻璃管太长, 实验存在困难, 启发学生由p=ρgh可知, 增大液体密度可以减小液柱高度, 所以, 科学家最早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做此实验, 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 课堂上不便于演示, 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 播放在海平面上做的托里拆利实验,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验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在以往的教学中, 因为水银有毒, 在课堂上一般不做此实验, 只是讲一下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或者直接播放录像, 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设计多次用水做实验, 遇到困难, 启发学生改进实验, 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理念, 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p0=ρ汞gh=13.6×103kg m3×9.8N/kg×0.76m=1.013×105Pa, 并指导学生估算出大气压能托住大约10米高的水柱, 进一步体会用水做实验的困难, 证实了前面的猜想。

三、合理组织学生实验,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

活动一: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 每组提供小烧杯一个, 粗细不同吸管两个, 装多半杯水的纸杯一个。巧妙利用课后习题, 组织学生用吸管移取液体, 要求每次尽可能多移取, 各小组展开比赛。我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 有的学生用粗管, 不用细管, 有的学生发现用细管斜插入纸杯后迅速提起能移取液体, 而用粗管斜插入纸杯再提起时却失败了, 还有学生利用前面刚学的连通器的原理将纸杯捏扁, 吸管插入杯内能进入更多的液体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能正确的处理问题, 通过动手实验体会到用吸管能移取液体正是大气压强作用的效果。

活动二:前面演示的用1米长的托里拆利管中灌满水, 倒置在水槽中的实验, 假设在管的顶部打一小孔, 管中的水将:

A.向上喷出

B.保持原高度不变

C.向下落回水槽

让学生先做出猜想, 有一部分学生能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理性分析选C, 而大部分学生凭感觉选A, 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 这时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刚才移取到小烧杯中的水和吸管创设实验情境, 验证自己的猜想, 我进行巡视并让实验做得好的同学给大家演示, 再引导大家一起体验, 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突出了直观的实验效果, 淡化了抽象的理论分析。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实验: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设计一种水杯, 只要滴入少量水, 就可以涌出许多水来。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提出新问题:吸管移取液体的实验中, 管内不是真空, 大气压为什么能托住一段水柱?这时结束第一课时, 自然过渡到第二课时的小知识:体积和压强的关系。

四、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落实领悟课改理念

1.用自制的漏水瓶子引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学习物理知识, 要让学生真正进入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去, 使学生对问题极具新鲜感和探究欲。比如, 在覆杯实验中, 有的学生提出问题:硬纸片掉不下来, 是不是被水粘住了?我们该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我创设的物理情境是:教师用剪掉瓶底的饮料瓶代替杯子, 拧开瓶盖水流出足以说明纸片不是水粘住的。

2.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 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些结论, 而是要让学生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 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 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 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比如, 本节课设计突出了观察、质疑、验证、改进等层层递进的探究模式, 第一课时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温了科学家经历的实践过程, 第二课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9:《荷花》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学情分析:

1、学习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一定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孩子们更好地从读中悟美、悟情,获得情感的熏陶,同时在经线--情、纬线--美的交织中穿插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运用。

2、考虑到孩子对荷花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通过课件出示荷花图让学生体会到荷花的美,获得感性认识,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那一池荷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设计理念:

1.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段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的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深人感知课文,通过品词析句,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感悟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荷花的资料、诗歌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揭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了解课文读了几遍?每一次读时感受相同吗?

(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畅谈读书感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自己读书能力的关注,了解到每一次读书都要有新的认识和感悟。从而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

3、师: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陶醉于荷花的清香丽影,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你积累到了哪些?(学生交流欣赏搜集到写荷花的诗歌、名篇。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荷花的诗歌、名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范读欣赏,畅谈感受,

1、师: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爷爷闻到的那股清香一起去看看

(相机板书:看)

2、师出示课件配乐范读.

3、学生谈一谈感受

【设计意图:以情为经线,以美为纬线创设了课件、音乐、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相契合的整体感知环节。学生从课件中一幅幅鲜活优美的荷花形象中真切感性的认识了荷花的丰姿神韵,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三、走进荷花,感受荷花的美。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选你觉得写得最美的词句和伙伴交流一下,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原因。

2、小组合作交流。

3、生合作汇报(点拨顺序随学生汇报顺序)

(1)预设: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理解“挨挨挤挤”。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②课件出示“挨挨挤挤的荷叶图”

③指名读,读出荷叶的茂盛。

(2)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指名读,谈感悟。

②体会“冒”字的妙用。

这个“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呢?(预设:钻、长、伸……)

课件出示替换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生交流讨论)

(3)找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用“——”画下来,读一读。

①生汇报荷花的三种姿态句,谈感悟

②课件出示荷花姿态的图片,让学生带着感受读。

③拓展练习:荷花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课件出示“有的……有的……有的……”)学生用“有的……有的……

有的……”想象荷花的千姿百态,想象这些荷花还有什么样子。

④男女生合作读。

(4)、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齐读第二自然段)

4、荷花是那么美丽迷人,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引读?——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大自然)

5、的确,不用纸,不用笔,神奇的大自然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带给我们如此美的享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来读一读,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冒”字,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通过读,出示图片,感受荷花的美。】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静静地欣赏了这么长时间的荷花,此时此刻,你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2、学生自由畅谈。

3、师;你想变成一朵怎样的荷花?

出示:我仿佛变成了一朵的荷花。

4、你就是第一朵荷花!请你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你呢?——哇!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

5、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说话练习:()过来,告诉我()。

6、呀!这么多小动物都来了,作为池塘里的一朵荷花,你感觉怎么样?(齐读第四自然段)

7、这么美丽的画卷,这么幸福的画面,想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吗?那就试着把这段文字记下来吧!看谁记得最快?谁记忆的画面最美?

8、尝试背诵。齐背第四自然段。

9、同学们,我们今天可是来看荷花的,怎么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呢?(学生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注地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呢?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2、出示说话练习:

我想对荷花说:()。

我想对大自然说:()。

3、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配乐齐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1、搜集赞美荷花的诗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板书设计

荷花

挨挨挤挤

篇10: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 美、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生字新词,读通句子。教学难点: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荷花吗?

生:我看见过荷花,荷花是在夏天开放的,有的红,有的白。师:原来荷花留给你的印象是这样的,那其他同学呢?

生:我见过,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花朵很大,开放时,就像一张张 笑脸。(多媒体出示荷花)

师:荷花真美啊,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他也很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公园里满满的一池的荷花呢,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到文中去细细地欣赏吧。(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我们看看这些词语是不是都会读了,谁来读给大伙儿听听。(出示词语)

生读:饱胀,翩翩起舞,挨挨挤挤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饱胀,翩翩起舞,挨挨挤挤

师:去掉拼音能认识吗?谁敢挑战?

指明生读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们在字典中查找生字词的意思了谁来说说 “翩”是什么意思?

生:字典中翩翩的意思就是形容很轻快的跳舞。

师:那翩翩起舞的意思谁能知道呢?

生:我想,翩翩起舞的意思应该就是说跳舞的姿势很美,很好看吧。

师:你说得没错,跳起优美的舞蹈来,就叫作翩翩起舞,那在什么时候,你们看到过谁在翩翩起舞啊?

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时,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师:是啊,蝴蝶是大自然中的舞蹈家呀,生:艺术节开幕那天,同学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师:说得真好,看样子,大家不仅已经明白了翩翩起舞的意思,而且,还会用上这个词语了,我们再来看看,还有没有你们不懂的词语,生:挨挨挤挤的意思我不太明白,师:谁来帮助他。

生:挨挨挤挤的意思就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课文中就是形容荷叶很多很挤。

师:你说得不错,课文中是说,在荷花池中,荷叶一片紧挨着一片,在风中,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挨挨挤挤。(出示荷花挨挤在一起的图片)

师: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我想知道饱胀是什么意思,师:怎么样的花骨朵才是饱胀的。谁来做个动作表示一下,生:这个动作就是饱胀,师:大家看仔细了吗?花骨朵这样鼓鼓的,很饱满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用饱胀来形容。(出示饱满的花骨朵)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饱胀,翩翩起舞,挨挨挤挤

师:读得真好,在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我们也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大家请看(多媒体出示词语:)莲蓬 衣裳 花骨朵

师:谁来说一说读这几个词要注意什么?

生说一说(前两个词要注意后一个字都读轻声,后一个词的“骨”字应该读第一声,儿化音也要读好)

指明读这三个词(评价)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莲蓬,衣裳 花骨朵

师: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好,那么长句子能读好吗(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两个长句子,请同学们先自由读,看谁能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生自由读句子(指明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你喜欢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那一句话?

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师:你能美美的读出来吗? 生读

师: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句子?

生读

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好,让我们拿起书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一读吧!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给全班小朋友听?(举手的一起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找一找喜欢的句子。

生:我忽然觉得自己„„随风飘动

师:读的真好,这些内容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好,让我们拿起书本,把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

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清香,美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将细细地体会荷花的美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你们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伙儿来注意。(多媒体出示生字)

生:„„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还能总结汉字的造字规律。

(出示“翩”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扁+羽

师:说得真好,我们可以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记这个字,那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说一说

师:还有谁说说你记住了那个字? 生:我用换偏旁成字的方法记住了蹈,只要把稻田的稻的禾木旁换成足字旁就行了。

师:这两个字确实很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出示:)蹈()稻()

生:蹈是足字旁,因为跳舞是用脚来跳的,可以组词舞蹈,稻田里种着禾苗,所以稻是禾木旁,它可以组成稻谷,水稻等词语。

师:说得不错,我们再看看这儿还有一组形近字,请大家再来组组词。

多媒体出示:裳()常()

师: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生:第一个字是裳,它的下半部分是衣服的衣,第二个字是常,它的下半部分是毛巾的巾。

生:我给这两个字来组组词。裳(衣裳)常(经常,四季常青)

师:拿出习字册描红、仿影、临写。

生描写习字册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篇11:《荷花》第一课时的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的朗读,感受荷花及大自然的美。

2、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品读自悟,积累语言材料。

3、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回忆《学画》,说说王冕画荷花的故事,背背课文中描写荷花的语句,赏读重点句“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2、教师板书课题:《荷花》

设计意图:用回忆旧知的方法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原有的阅读体验,调动学生积极的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汇报学习成果:

⑴ 我学会了( )。

⑵ 学习小游戏“小博士考考你”:“蓬”、“骨”等字的字形结构。

2、再读课文,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品读课文,入境悟情

1、第一段课文:

⑴ 自读自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⑵ 请你读读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⑶ 放手让学生之间展开评价,随机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

设计意图:在评价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赞美、汲取别人的优点,培养朗读评价能力。

2、第二段课文:

过渡:荷花的清香诱人,它的形态更引人入胜,请看大屏幕。

⑴ 小组合作学习描写荷花的句子:

① 你最喜欢怎样的白荷花?为什么?

②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读、画画、演演。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面对荷花满池的画面,自由想象,自主体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展开。

⑵ 教师提问启发:写了那么美的荷花,作者为什还要写荷叶?

有的说:荷花是白的,荷叶是绿的,色彩美;有的说:荷叶挨挨挤挤,白荷花“冒出来”,好象一张活动的画;有的说:花儿需要绿叶衬……

⑶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荷花的美呢?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同桌互读评议;集体配乐朗读

⑷ “真是景如画,画如景啊!”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看着画面向大家介绍吗?

学生准备导游词,同桌互练当小导游;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当小导游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3、第三段课文:

⑴ 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这一段课文,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学、讨论的形式来学习,然后选代表向大家汇报,好吗?

⑵ 学生自学讨论,汇报时,着重研究“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一句,可以引导学生从“画家”一词入手研读:画家是谁?为什么说他了不起?从而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大自然的美。

⑶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段。

设计意图:多读课文,让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获取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感受,体现全体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

⑷ 看图想象,仿句写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

(小组交流,再写下来)

设计意图:拓展写话,给以接受学习为主的阅读过程,提供了展示学生创造思维的语言实践机会。

4、总结课文,作业练习:

篇12: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1) 出示6个简单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分分类吗?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并板书:曲线图形、直线图形。 (2) 师: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 (出示课件) 学生举例说一说 (如果出现说“球是圆形”的时候, 教师出示实物请学生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学生说“球是圆形”时, 教师出示乒乓球, 并问:它是圆形吗?但在数学上圆和球是两个不完不同的概念, 我们要严格地加以区分) 。 (3) 师:有许多物品的面既有圆形的, 也有其他形状的, 如桌子的面, 既有圆桌, 也有方桌、长桌等, 但有些物品却必须做成圆形的。请举例。学生能很快想到轮胎。这时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车子, 并观察其轮胎。教师接着问: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说明之后教师指出:要真正明白它的道理, 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圆。

板书课题:圆。

二、画圆

(1) 师:现在我们要把轮胎的形状画到自己的纸上进行研究, 可以怎样画? (2) 学生尝试画圆。 (3) 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圆, 并说说画法。 (4) 统计哪种画法简单。 (5) 师:根据课前预习和实际操作, 你认为用圆规画圆要注意哪些? (6) 学生观看教师画圆视频。 (7) 学生用圆规画2个圆。

三、探究

(1) 师提问:现在我们再来观察车轮, 车轮的车轴应该装在哪个位置?生指出车轮车轴的位置。 (2) 师:车轮车轴的位置相当于圆的什么?生回答。然后学生在刚画的2个圆上找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一学生到黑板上标出。 (3) 师:当车轮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驶时, 车轮与地面总有一个点接触, 而且依次接触。 (播放课件) 师:有多少个点? (生答) 如果把这些点依次与圆心连接起来, (课件) 这些线段有什么共同地方? (生答) (4) 师:在第一个圆上画出这样的线段, 如果你不想画, 请坐直, 说一说为什么? (板书:无数条) (5) 师:选几条量一量, 发现了什么? (板书:都相等) 师拿出大小不等的两个圆, 问:半径都相等吗?突出在同圆或等圆里。 (6) 自学例2到例3的内容。然后问:这些线段叫什么?字母表示? (板书:半径) (生在圆上字母表示) (7) 师: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车轮分别做成长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得动画演示。 (8) 总结:正因为有这个特点, 因此我们的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 与车轴 (圆心) 与地面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 车子就开得很平稳。 (即圆心到地面的距离相等, 因此做成圆形) (9) 师:很早以前的人们就对圆进行了研究, 发现了圆的规律, 如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墨子就对圆进行了研究, 在他的一本著作《墨子·经上》中对圆有这样的描述:“圆, 一中同长也。”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学生解释。 (10) 圆还有什么特征?继续。在第二个圆里画一条最长的线段。 (生画) (交流名称, 字母表示, 生标出来, 另一学生板书) (11) 猜一猜直径有什么特征? (板书直径特征) (拿出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示范, 突出在同圆或等圆里) (12) 在圆里量一条直径和半径, 比比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二者关系并板书) (拿出大小不等的圆, 突出同圆或等圆) (13) 小组合作:将圆片对折然后展开, 再对折再展开, 像这样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组织交流。 (得出上面已学特征;圆心只有一个;轴对称有无数条)

四、练习

(1) 指出下面哪些是直径、半径。 (P94练一练) 选择一两题说说为什么不是? (2) 填表。

(3) 结合数对画两个圆, 用数对分别表示圆心, 说明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分别数数半径各是几格, 说明大小与什么有关? (4) 欣赏生活中的圆。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后反思: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 “小学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 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五年级学生对于圆已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为生长点预设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体现: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探究,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化对圆的认识;注重学法渗透, 形成从生活现象进行数学抽象的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篇13: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镇中心小学 王崧舟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五、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评点】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本案在不同的诵读阶段,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

上一篇:秭归县纪委聚焦主业 夯实监督责任下一篇:京沈客专北台子隧道正式进洞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