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交接验收方案

2024-05-16

物业交接验收方案(精选6篇)

篇1:物业交接验收方案

物业验收交接具体操作流程

为了确保新楼房验收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需对参与接管交楼验收的管理人员提前作出工作安排,具体操作如下:

一、与工程部竣工验收的具体操作:

1.验收工作组按照与工程部约定的时间到竣工物业现场进行验收;

2.由验收工作组现场指导对已编排好的各验收小组进行分工,分别负责土建给排水设施、电器门窗设施以及大堂、梯间的附属配套设施进行验收;根据相应表格逐项如实验收记录;

3.各验收小组按相对应表格的项目及标准验收,合格的打“√”,不合格的打“×”,如遇到当场不能判别是否合格的项目(例如沉箱类需要时间试水观察验收的项目),可根据标准与工程部另约时间验收或当天验收完毕后开会讨论决定;4.沉箱试水验收需要工程部协助知照施工单位接水到所验收的各单元沉箱,经过七天后再到现场验收,无漏水即合格并填写验收记录; 5.验收项目负责人对所验收项目签字负责;

6.验收顺利完成后,验收工作组与工程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办公室签署、签收相关验收资料文件,对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由验收工作组即时填发工作联系单到工程部给予限时整改; 7.验收工作完毕。

二、物业管理处与业主交楼工作具体操作:

1.物业公司按照发展商通知业主前来收楼的具体时间提前三天准备好一切交楼资料文件准备交楼(包括:钥匙、业主档案登记表、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ID卡使用管理规定说明、ID卡开通车道闸门程序、水电有线电视开通程序说明、物业管理公约、装修手册、物品签署总汇、物业验收交接表); 2.由物业管理处组织安排好交楼的准备工作,成立交楼工作小组向业主交楼; 3.交楼当天,管理处前台服务员负责接待前来收楼的业主,通知相关部门为业主办理权证等费用的收取手续;

4.待相关费用收取手续办理完毕(除业主提出要先验收房屋后再办理交费手续外),由前台服务员通知交楼小组为办理完交费手续的业主讲解、交接签收资料文件以及到相关单元现场验收;

5.对当天交楼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遗留问题,由物业公司即时填发工作联系单到工程部给予限时整改,并及时给相关单元业主电话回访,约定时间另行验收; 6.核查各资料签收是否齐全无误并存档; 7.交楼工作完毕。

篇2:物业交接验收方案

谈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

重庆国土房管局

物业承接验收制度是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确立的七项重要制度之一,该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业能否正常使用及广大业主、使用人的人身安全等业主的切身利益,它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减少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是物业承接验收的基础只有搞好了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在后期的物业管理活动中,物业承接验收才能得于继续开展。

一、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的重要性

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是物业管理企业承接前期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对新建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进行查验,接受有关移交资料,代表业主要求建设单位解决新建物业的建设遗留问题,并与建设单位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

(一)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是物业承接验收的基础。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主要是对新建物业是否按设计要求建设施工,物业共用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物业使用功能是否完备,质量是否合格等方面进行查验。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及时了解新建物业的概况,点交新建物业的配套设施设备,发现新建物业的建设遗留问题,并与建设单位就该遗留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交接竣工总平面图、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等资料,为后期的物业管理服务和以后的物业承接验收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

(二)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是保障业主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新建房屋综合验收已取消,房屋验收由主体结构验收、消防验收等多个专项验收组成,购房人与开发建设单位以是否取得房屋使用说明书和房屋质量保证书作为房屋的交付使用的条件。目前,有许多小区都存在业主取得了上述两书,但小区配套并不完善的情况,如围墙没有修好,道路、绿化工程没有完成,门禁系统没有开通,以及部分房屋存在使用功能和质量问题(如厨房、厕所漏水,排污管道设置不合理等等)。业主在入住后,发现配套不完善及房屋有质量问题,业主往往以此为由不交物业服务费,产生了大量前期物业管理矛盾和纠纷,其实质也就是业主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可以发现类似问题,并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及时解决,对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可以明确要求开发建设单位列出详细的整改方案,并监督其完成,同时做好业主与开发建设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二、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难的根源浅析

(一)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中角色尴尬。在物业办理预售许可证前,开发建设单位以一个大业主的身份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在业主入住后,开发建设单位又通过业主临时公约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的权利义务让给广大业主,这样对于很多前期物业服务的相关约定履行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但是,对于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就存在交接验收主体错位的现象,即.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开发建设单位以甲方的身份代表业主委托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在交接验收中,又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代表业主与开发建设单位搞好交接验收。这种主体错位,就使得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难于开展,如果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强调前期物业交接验收,开发建设单位可能就不与之签订服务合同,而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受制于开发建设单位。同样,在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开发建设单位也占据主动地位,物业管理企业为了中标,取得物业项目的管理权而对前期物业的交接验收做出让步。虽然,建设部和我市均制定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但示范文本只能参照执行并没有强制使用,开发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对此做出修改或者不予采用。

(二)在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中,物业管理企业责任缺失。在前期物业交接验收中,《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开发建设单位履行物业的交接验收义务,但对物业管理企业并没用做出强制性的要求,对物业管理企业不认真履行交接验收义务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也就是说物业管理企业在交接验收过程中是否履行交接验收职责,完全凭物业管理企业的自身约束和责任心。对于开发建设单位控股的物业管理企业,“儿子”受制于“老子”,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职责履行将无从谈起,对于诚信度不高的开发建设单位,其控股的物业管理企业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办法或者拖延战术来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遗留问题,确保开发建设单位“后院”不起火。目前,在前期物业管理中,业主因物业项目配套不完善或者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困难,解决困难(开发建设单位已经完成开发和销售),业主在无奈的情况下往往拒交物业服务费。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认为是开发建设单位的遗留问题,应该找开发建设单位解决,抱怨自己是“代人受过”,从根本上分析,物业项目配套不完善或者存在质量问题是开发建设单位的问题,但物业管理企业也有没有认真履行交接验收职责的过失。

(三)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我市乃至全国,物业管理企业绝大多数是三级企业,其人员的素质和工程技术水平有限,对物业的建设工程质量和配套设施设备的安装及质量不具备验收能力。很多小企业在交接验收时,只知道项目及配套设施设备的有无,对项目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是否符合建设安装要求、质量是否合格并不是太清楚,尤其是对物业的消防、电梯、供暖制;令和排污设施是否合格缺乏判断力,我市沙坪坝区燕渝苑小区的化粪池爆炸打死保安的案例,就与化粪池是否通气有关。

(四)业主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业主在购房时,大多关注其专有部位及室内配套的质量,很少关心共有设施设备的配备是否完善合格,缺乏整个物业的概念和责任意识。另外,开发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也不愿意业主参与前期物业的交接验收,据了解,其原因有三:一是业主不具备前期物业交接验收的能力,二是业主不能正确地对待前期物业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一个物业项目在建成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有些后续遗留问题需要慢慢解决,业主知情后,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所购买的物业有瑕疵,而出现业主哄吵集访现象,使小问题复杂化,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三是也不排除少数开发建设单位有隐情,不想让业主知道。

三、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制度的思

考要解决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难的问题,关键要确立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制度,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责,广大业主共同参与,三管齐下,才能切实解决。

一是要确立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制度。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精神,由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配套文件,明确前期物业交接验收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物业管理协会及物业管理培训中心可以组织人员编制物业项目及配套设施设备的交接验收基本标准,搞好物业从业人员前期物业交接验收培训,以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加强监督指导,各区县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参与物业的交接验收。对前期物业项目质量不合格、配套不完善的开发建设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其情节严重的,可按《条例》第五十九条予以罚款处罚,依法行政,使《条例》的精神落到实处。

二是实行开发建设与物业管理分业经营,特别要加大力度推进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减少和杜绝物业管理企业与开发建设单位“一家亲”,而人为有意地不履行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职责的情况发生,一个地区物业管理市场是否规范与此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应不遗力推进此项工作。

三是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素质加大物业管理行政监督和指导力度,严格查处各种物业管理违规违法行为,推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扶优扶强。通过市场运作原则,逐步淘汰那些管理服务不到位,无诚信无业绩的物业管理企业。当前,主城区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全市发展不平衡,也正由于主城区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过多,而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竞争。因此,在主城区,要大力扶持品牌物业管理企业做大做强,让那些小企业、差企业自动清理出局,以提升我市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素质。

四是明确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交接验收中的职责和义务。在物业管理法规中赋予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交接验收的主体资格,明确其职责及义务及不履行此项职责的责任,从而对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物业管理交接验收行为进行约束。

篇3:物业交接验收方案

1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对科研项目结题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针对项目产生的成果以及实际成果与预期成果相符程度的评价。以医学科研项目为例,其项目成果的形式有:论文(含调查报告)、专著、专利、新药证书等。其中以论文、专著较为常见。由于项目在申请结题时往往是刚刚完成了理论研究环节或预期的研究计划,来不及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的推广运用同样需要时间,这些成果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也主要是作为后期申请各类成果奖的重要支持,而对于刚完成的项目申请结题验收基本还来不及产生积极作用,故可忽略。

1.1 论文质量评价

一般认为,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是评价其所发表的期刊等级,审查该期刊是否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是否被国际知名检索工具如SCI、Medline等收录[3,4]。当然,核心期刊对评价论文有重要价值,但未必能体现其中每一篇的质量和价值,因此论文的质量评价还需要结合其所发表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5]。收录在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未必就同样的权威,因此结合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更为合理。同时论文自身的情况也应重视,例如医学论文可以分为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等形式,不同形式的论文其涉及的科研难度、篇幅和价值也有区别。

综上,论文的主要评价指包括期刊收录情况、期刊影响因子、论文体裁等,各指标权重不同并需要进一步细分。

1.2 学术专著的指标筛选与评价

专著的质量评价比较难,目前也无统一可行的评价办法,而能够反映图书情况的指标如出版社、印张或字数、发行量、获奖等并不能突出地反应一本图书的价值。例如当前大多数出版社很少投资给作者出版图书,只要作者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从国家级出版社到民间出版社都可以获得出版机会;印张也难以反映图书的价值,不能说字数多则价值高;印刷量则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数字,难以实际统计,也不能说明其发行范围的多少,现在很多图书也未见标注具体印刷量。对一个项目而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出版的学术专著,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获奖则是更后期的计划,可以忽略。

因此,学术专著的评价指标由出版社等级、印张或字数组成,印刷量和获奖情况缺乏实际价值,应忽略不计。但出版社应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合法出版社。

1.3 专利的指标筛选与评价

专利主要有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其中外观设计是外观保护,不是成果的实质保护,科技价值不足,应排除。根据政府对专利资助的标准[6],可将专利的评价分为:国内发明、国内实用新型;美日与欧盟国家发明、其他国家发明、美日与欧盟国家实用新型、其他国家实用新型。不同的专利资助标准也不同,其对应的权重也不同。

1.4 新药证书的评价指标

由于新药证书的获取较为复杂,申请周期长,耗资大,一般少见以新药证书作为结题成果进行申报。但是新药证书无疑具有很高实际价值,未来可以产生具体的经济效益。根据《药品管理法》以及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我国将新药根据创新程度分为6类:一类是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二类是指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三类是指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四类是指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五类是指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六类是指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一般而言,新药的类别可以较好地反映新药的科技创新情况,因此可据此判断其质量。

1.5 结题成果与预期成果相符程度评价指标

项目所产生的成果一般早在立项申报书中(相当于项目合同)列出,实际产生的成果与合同成果应保持较高的相符程度,这对于项目的顺利结题验收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跑题现象”。当然,项目在申请时的计划成果出于能够顺利结题的考虑,但良好的实际成果更利于后期申报各类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因此其取得的实际成果往往高于合同计划。

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相符程度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在种类、数量上的差异。例如论文、专著的数量。一般而言,一个合格的项目结题成果应与计划成果形式与数量保持一致,优秀项目应高于原有计划。

2 项目结题验收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

项目验收结题质量评价过程中将会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其中一些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科技评价方法应合理地运用到其中。笔者主要借用的科技评价方法为平均影响因子法与布拉德福定律,其他涉及的公式均经过预先的实践模拟演算后择优提出。

2.1 平均影响因子法

由于科学研究领域的大小、研究人员数量和读者群的不同,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大小不同,影响因子值也存在差异。这种局面在期刊质量评价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为此,泰国学者N.Sombatsompop等人提出了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impact factor point average,IFPA)的概念[7]。其计算公式为:IFPA=(Iα/IA)(1-R/(N+1))n。其中Iα为某刊的影响因子,IA为某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因子排序,R为某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因子排序,N为某学科期刊总数,n为某人发表论文总数。

2.2 布拉德福定律法

布拉德福定律法(Bradford law)主要是研究文献分布的一种方法[8,9],并已用于期刊、出版等多个行业的评价[10]。运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选用期刊或书目等有关的检索工具中所列的有关数据为统计资料,用等级排列方法列出布拉德福型数据,然后把数据分为若干区域,最后通过对区域数据分析划定核心区域。布拉德福定给出的核心期刊规律公式为1∶α∶α2。

3 项目质量定量评价公式的提出

3.1 基本计算公式

式中:Wi—第i项指标的分数;Kij—第i项指标第j个等级量的权重;e为无理数e,其值是2.71828……(根据模拟计算,e值大小更合理);n—赋分等级值,n=1,2,3……;m—选拔对象在第i项指标上获得的等级数量。先计算单个指标各级评定分值,然后逐级逐项相加。

3.2 论文的贡献分数计算法

论文所发表期刊权重计算联合影响因子计算法得到联合公式(2)

论文的体裁计算公式按照基本公式

(1)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其分数与公式

(2)计算结果相加得到论文的总分数。

3.3 专著的贡献分数计算方式

专著的出版社等级计算按照基本公式(1)进行计算,专著的字数按照出版社给出的字数进行评价,以10万字为基数(不足10万的按照10万计算),前10万字算50分,以后每增加2万字算1分。然后与出版社等级计算结果相加得到专著的贡献分数。

3.4 专利与新药的计算方式

专利按照不同国别和级别,以及新药计算按照新药证书所取得的药物类别等级按照基本公式(1)进行计算。

3.5 项目实际成果相符程度的计算公式

此部分的计算放在最后,即其余4个大指计算完毕后逐一累加得出初步的总分Wb,设某项目合同计划成果种类为x1,数量为y1,实际产生的成果种类为x2,数量为y2,则设u=x1+y1,v=x2+y2,则某项目结题总评分Wa的计算公式为:

4 项目结题验收定量评价方案的实际运用

4.1 β项目研究成果与指标权重及等级

以某医学科研项目为例(β项目)说明,设β项目产生的成果主要为: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具体信息见表1;出版专著1部,出版社为省级,字数16万字。预期成果种类为2种,数量分别为论文3篇,专著1部,实际完成论文5篇,专著1部。

根据有关科技常识,设期刊、论文体裁、出版社等级等的权重和等级划分如表2、表3。其权重和等级可进一步由同行专家评审来准确修订。

4.2 论文发表期刊与体裁的计算

论文发表期刊的计算按照公式(2)计算,分别按照SCI、中文期刊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4.3 专著的计算

先进行出版社等级计算,按照基本公式(1)计算,结果为12.87.

专著16万字,按照前10万字算50分,以后每增加2万字算1分,可得字数得分为53分,则专著的总分为65.87

4.4 成果相符程度的计算

以上计算得到该项目的初步总分Wb=155.62+65.87=221.49,又因预期成果种类为2种,数量分别为论文3篇,专著1部,实际完成论文5篇,专著1部,可得u=x1+y1=6,v=x2+y2=8,代入公式(3)计算如下:

5 项目群批量结题评价结果的处理技巧

一般而言,项目只要完成预期计划成果,基本可以允许结题,但是不少立项部门还对成果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SCI期刊才允许结题。还有的项目资助部门根据项目完成质量评选优秀,颁发证书。但一个项目的计算总分出来了,是否达到结题要求,又是否可列为优等,则无可行的方法和标准。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一个项目的质量到底好不好,应该和同期申请结题的全体项目进行比较。

5.1 百分制核算法

由于每个项目实际评价后的得分可能远高于或远低于100分,而对人们常用的百分制更容易体现一个项目分数的高低情况。因此,将项目群的批量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更方便直观地体现一个项目的分数高低情况。

①换算方法一:以项目群中最高得分者为基准,将其换算成100分,其余项目按照换算比例进行换算。设Wa为项目中最高分,Wx为其他任意项目得分,Px为某项目换算得分,其中最高分项目的Pa=100。则换算公式如下:

应用举例,某项目群中最高分为322,则4.4节β项目得分换算方法为:

②换算方法二:如某项目中,最高分与仅次项目得分差距悬殊,换算后可能导致排名第二的项目分数反而很低,这同样不利于直观体现每个项目分数的真实情况。这种情况的换算应将总分排名靠前的项目进行取平均值来换算。设某项目中排名前n位的项目得分依次为:W1、W2……Wn,其他项目总分为Wx,相对应的换算得分设为Px,则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所划取的总分最高的前n名项目数,且前n名得分一律计为100分,不再换算。

应用举例,某项目中,排名前5个项目的分数依次为:580、320、305、300、280,则4.4节中β项目换算分数计算方法为:Px=100×5×255.75(580+320+305+300+280)=71.64。在这种情况下,如继续按照公式(4)计算,则Px=100×255.75/580=44.09,这样就容易让人给出项目不合格的误判。

全部项目经过百分制换算后,再按照人们通常对百分制运用常识和习惯去划定优秀和合格分数线,整个项目群经处理后就显得直观简洁。

5.2 布拉德福规律法

布拉福德的核心分布规律呈l∶α∶α2关系,借此来评价一个项目群批量的结果。布拉福德给出的α约为5,即核心区域的期刊约占总数的3.2%。应用举例,某卫生厅2010年度对200个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结题评审,根据系列定性计算后,全部项目按照得分高低从1到200依次排名。

根据实际情况,此次评审将α取值为2,即核心分布规律呈现为1:2:4。计算及处理方法如下:①排名在前1/7(14.3%×200=29,结果取整)的项目列为优秀项目(一等),即前29项为优秀项目,结题质量为优等;②排名在1/7~2/7(即排名30~57名)之间者列为良(二等),结题质量为良等;③项目排名在2/7~4/7(即排名57~114)之间的列为合格项目(三等),结题质量为合格;④奖排名在4/7~5/7(即排名115~143)之间者列为基本合格项目;⑤其余项目,排名为144~200名者,则表示需要返工,暂不合格。

根据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数量,α赋值范围适当降低或提高,其取值范围可以在2~10之间。即项目数越少,α值越低,反之α值越高,这样做的目的利于筛选比较。布拉德福定律的引入,可以帮助对项目群批量结果进行优秀、合格的管理。但是,由于定量评价公式及过程较为复杂,面对大量需要结题评价的项目人力就显得不足,因此可以根据评价方案编制相关软件,化繁为简,使其更方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京萍.对科研结题工作一些问题的思考[J].地方病通报,2002,17(3):100.

[2]张喜梅,王静,王楠.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2):32-34,39.

[3]常思敏.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1):127-132.

[4]周少丽,赵新法.管窥核心期刊与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J].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79-80.

[5]王艳,王婷.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评[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2):1769-1770.

[6]吴红.论地方政府在专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从地方政府的专利资助政策谈起[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243-245.

[7]Sombatsompop N,Markpin T,Yochai W,et al.An evaluation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subject categories using Impact Factor Point Average(IFPA)index:Thailand case study[J].Scientometrics,2005,65,(3):293-305.

[8]Karmeshu,Lind NC,Cano V.Rationales for Bradford's law[J].Sciento metrics,1984,6(4):233-241.

[9]Alabi G.Bradford's law and its 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 Library Review,1979,11(1):151-158.

篇4:物业交接验收方案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设备;电气安全;电子枪系统;真空;性能试验

中图分类号: TP242.2,TH115

Acceptance scheme design of electron welding equipment

Chen Heng1,2,Shi Chunbiao1,2,Yu Wei1,2

(1.Institut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ina Academe Engineering Physics, Mianyang 621900,China;

2. National Machine Tool Prod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Testing Center(Sichuan), Mianyang 621900,China)

Abstract: A systemic and comprehensive program was designed to check the electron welding equipment from safety, capability and work performance. How to test a electron welding equipment was designed from electrical safety, electron gun system, vacuum system, work performance and other aspect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ers of electron welding equipment during their designing work.

Key words: electron welding equipment; electrical safety; electron gun system; vacuum; performance test

1.2絕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机床动力电路、控制电路中相线/部件相对于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绝缘能力,评判机床防漏电水平。该试验主要参考标准为GB/T 26675—2011[3]。机床电气系统绝缘电阻试验主要包括整机测试、动力电路测试以及控制电路测试,在机床验收中主要以整机测试为主。整机测试方法为在保护接地导线和电源端子间施加DC500 V电压,稳定后测量绝缘电阻,其难点在于对测试机床电气结构的调整。一般情况下,需对电气结构作如下调整:断开浪涌保护器件、用短接线短接动力电路的所有执行部件的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空气开关等),使动力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短接变压器的初级与次级;断开控制电路与保护联结电路的连接等。

[BT2]1.3耐压试验

耐压性能是考核机床绝缘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外界电流出现高压渗入时仍能确保电路对设备的良好绝缘,防止设备在运行中被击穿,造成触电或其它事故。耐压试验只针对动力电路,且必须在绝缘电阻试验通过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试验在外部保护接地端子PE和相线之间进行,试验电压在10 s内从0 V上升到1 000 V,并保持5 s,如果没有发生击穿现象,则符合试验主要参考标准GB/T 26676-2011[4]要求。另外,外绝缘破坏性放电电压与试验时的大气条件有关,放电电压随空气密度增加而升高。为保证耐压试验结果的准确,不应在图1所示的温度和湿度阴影区域外进行耐压试验。

除此之外,电气安全项目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高压电源的安全防护。高压电源是电子束焊接设备的主要部分,它为电子束焊接设备提供加速电源和偏压电源。研究表明,高压电源在工作时,电源的内部会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以致损坏电源或IGBT,[HJ]因此必须采取保护电路来保证电源的安全工作[5]。高压电源保护电路应包括过压保护电路、梯度上升及下降电路与过电流保护电路。

[BT1]2电子枪系统

电子枪系统是整个电子束焊接设备的核心部分,其性能能够直接反映整个电子束焊接设备的好坏,是验收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于标准的分析与所内多年使用、维护经验指导,总结出以下几个电子枪系统重点检测项目:加速电压、束流、聚焦电流等。

根据标准《Welding-Acceptance inspection of electron beam welding machines-Part 1:Principles and acceptance conditions》 ISO 14744-1中规定。表2中给出的检测项目限值是根据国外多年测试数据积累给出。若无特殊要求,以下限值的设定能够为电子枪系统的性能评判提供准确、可靠的基准。

电子枪系统参数的测量一般是通过引出测试点进行测量。根据ISO标准,测量时,各参数应该进行如下配置。

(1)纹波:加速电压和束流的纹波应该在如下参数配置情况下分别测量。①额定最大加速电压+额定最大束流;额定最大加速电压+0.5倍额定最大束流;额定最大加速电压+0.1倍额定最大束流;②额定最小加速电压+额定最大束流;额定最小加速电压+0.5倍额定最大束流;额定最小加速电压+0.1倍额定最大束流。聚焦电流的纹波应该在额定最大值与额定最小值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

(2)稳定性:加速电压、束流以及聚焦电流的稳定性应该在如下参数配置情况下测量:额定最大加速电压+0.1倍额定最大束流+0.5倍(额定最大聚焦电流+额定最小聚焦电流);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30 min。

nlc202309090752

(3)重复性:加速电压、束流以及聚焦电流的重复性应该在如下参数配置情况下测量:0.5倍(额定最大加速电压+额定最小加速电压)+0.5倍额定最大束流+0.5倍(额定最大聚焦电流+额定最小聚焦电流);开关5次进行重复测量。

[BT1]3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一般包括电子枪真空系统(分子泵前级泵、分子泵)、室低真空系统(旋片泵、罗茨泵、低真空阀)、室高真空系统(扩散泵、高真空阀)以及挡板阀、放气阀、真空测量仪器等,它主要用于维持电子枪和真空室的真空状态,以满足零件焊接的需要。

[BT2]3.1真空度

从电子束的加工工艺来说,焊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真空系统的环境。真空度的提高不但可以减少高速电子束的减速和阻尼现象,而且抽真空的效率对电子束的整个加工时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真空系统的真空度和抽真空时间的评判可以参照表3中的要求进行。

3.2真空系统噪声

真空系统的组成必然决定了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然而噪声是一种影响十分广泛的环境污染,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严重影响。特别是在企业的机加车间,机床的噪声危害很大,如果达到80 dB(A)以上,将对工人的听觉健康、注意力和情绪造成严重威胁[7]。文中借鉴GB/T 9061—2006 《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方法使用2型声级计,按照图2测试点位置进行测量,噪声水平不应超过80 dB(A)。

除此以外,真空室的真空度保持能力也

是评判真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以真空泄漏率表示。具体试验方法为:首先测量真空室容积V;当真空室达到工作真空度后,读取真空度P1,时间t1;停止真空泵对真空室抽气;经过一定时间t2(一般为12 h)后,读取此时的

式中:V为真空室容积,单位为m3;P1与P2分别为停止真空泵前后的真空室氣压,单位为Pa;t1与t2分别为停止真空泵前后读取真空室气压的时间值,单位为h。

4性能试验

4.1空运转试验

电子束焊接设备在验收的时候需要进行空运转试验,检测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其空运转试验可按照表4进行。

4.2负荷运转试验

负荷运转试验应在空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并对其工作台最大承载试验、连续焊接试验等项目进行检测。焊缝电子观察系统的性能检测也在此阶段进行,以能否清晰观察到焊缝位置为判定标准。[FL)]

传动轴在全行程内移动,进给和回退动作应灵活,限位可靠,无爬行现象。检验手轮(柄)操纵力及其反向空程量。

(1)电器检查:通电后检查各指示灯、显示器、继电器、接触器等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操作程序按使用说明书;

(2)电源参数检验:真空电子束焊接设备的供电电源应是三相动力电源系统,且网压波动不能超过±10%;

(3)急停器件急停动作试验5次,应符合GB 5226.1的规定。

控制系统功能试验[]

控制系统应进行如下试验:

(1)多轴运动;(2)灯丝加热优化;(3)高频扫描;(4)焊缝成形;

(5)其它。

工作液系统试验[]在设计规定的最高工作液压力下,应符合以下要求:(1)容器、泵、阀、管路、管接头处不应渗漏;

(2)压力和流量调节装置应灵敏、可靠;压力表和流量表指示应灵敏、正确。[BG)F][HT]

4.3几何精度

电子束焊接设备精度检验应在负荷运转试验前进行,试验后须复检精度(可根据情况抽查某些项目)。电子束焊接设备几何精度检测包括工作台x向(y向)运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工作台x向(y向)运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转台径向跳动以及转台端面跳动等项目。检验过程中不应调整影响机床性能、精度的机构和零件,否则将对复检精度产生一定影响。

[BT2]4.4试件评定

电子束焊件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外观质量、内部质量和致密性检查四部分[8]。焊件最大深宽比能够集中体现电子束焊接设备的工作性能,因此将其也作为评判焊接质量的关键指标,且高性能的电子束焊接设备焊件最大深宽比能够达到20∶[KG-*2]1以上。

4.5其它

电子束焊接设备检测除了需要完成上述的几个主要项目以外,还存在一些其它需要重点检测的内容,例如真空室尺寸、电子束偏转控制装置、运动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影响设备是否合格、能否顺利通过验收的重要因素。

5结束语

提出从电气安全、电子枪系统、真空系统和设备性能等方面对电子束焊接设备进行检查验收,是对长期开展电子束焊接设备检测活动的总结。检测项目根据国家及国际相关标准梳理,项目齐全,条理清晰,检测方法可行。为今后电子束焊接设备设计人员提供了系统的依据,有利于电子束焊接设备市场朝着更加正规、标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从进. ZD系列电子束焊接技术及应用[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2):41-43.

[2]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26679—2011 机床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CM(24]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CM)][LL] [KG*2]26675—2011 机床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绝缘电阻试验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4]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26676—2011 机床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耐压试验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5]叶汉民. 电子束焊机用逆变型高压电源的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0(5):3-5.

[6]薛虹,顾文琪,刘俊标,等. 实用化电子束曝光机的真空系统[C]//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束、离子束、光子束学术会议论文,2003:118-120.

[7]宋敏. 机床噪声的防治研究[J].时代农机,2015(3):63-65.

[8]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GJB 1718A-2005 电子束焊接[S].北京:国防科学工委军标出版发行部,2005.

篇5:物业管理服务交接方案

要点:

★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对物业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 确保物业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

★ 掌握物业的性能与特点为以后的物业管理创造条件

在承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应先做如下准备。

一、资料交接:

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管理资料:各类值班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各类服务质量的原始记录。

财务资料:固定资产清单、收支账目表、债权债务移交清单、水电抄表记录及费用代收代缴明细表、物业服务费收缴明细表、维修资金使用审批资料及记录、其他需移交的各类凭证表格清单。

合同协议书,指对内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原件。

人事档案资料,指双方同意移交留用的在职人员的人事档案、培训、考试记录等。其他需要移交的资料。

资料移交应按资料分类列出目录,根据目录名称、数量逐一清点是否相符完好,资料移交完毕后,移交和接收双方须在目录清单上盖章、签名认可。若有未移交部分,由双方列出未移交部分的清单,确定移交时间并签字认可。

二、资料交接完毕后是现场交接:

物业公司应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逐项验收,注明设备现状及接管时间,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管理现状的主要项目内容有: 建筑结构及装饰装修工程的状况;

供配电、给水排水、消防、电梯、空调等机电设施设备;

保安监控、对讲门禁设施;

清洁卫生设施;

绿化及设施;

停车场、门岗、道闸设施;

室外道路、雨污水井等排水设施;

公共活动场所及娱乐设施;

其他需了解查验的设施、设备。

三、各项费用与收支情况,项目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各项费用与收支情况、项目机构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水电费、其他有偿服务费的收取和支出,维修资金的收取、使用和结存,各类押金、欠收款项、待付费用等账务情况。

四、其他内容

产权属全体业主所有的设备、工具、材料;

与水、电、通信等市政管理单位的供水、供电的合同、协议等。

交接证明应由交接双方、相关单位盖章及现场参加人员签字。

第一节项目接管验收

依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对已建成物业进行以主体结构安全和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再检验,它是直接关系到今后物业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物业的接管验收不仅包括主体建筑、附属设备、配套设施,而且还包括道路、场地和环境绿化等,应特别重视对综合功能的验收。

一、接管前期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1、管理中心的组建和运作;

2、接管运行方案的制订和仪式安排;

3、移交事宜的处理;

4、接管过程管理工作。

(1)接管仪式的组织和接管手续的办理;

(2)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方案。

二、接管期管理工作重点

1、协调各方矛盾和利益,完善管理机制和制度

由于用户对现行物业管理法规制度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水平的不确切,在接管期以管理中心为主体,引导建立物业管理的新秩序和新格局。对此,“凤凰创意

产业园区”物业项目管理中心、驻园单位、相关部门均存在一个相互适应、磨合、协调的过程。

在此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使驻园单位对物业充满信心; --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使本项目成为俱荣俱损的整体;

--创造理解和宽容的园区,营造高效、整洁、和谐的氛围;

2、营造氛围,创造舒适居住环境

我们将针对本物业项目的特点制订公共关系计划,尤其在接管期内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加强与入园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创造舒适、安全的办公环境。

3、管理服务措施

我们在接管期将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工作内容,主要针对物业功能完善和改造、接管仪式、接管手续的办理几个方面作出以下安排:

--接管仪式的组织、筹办、举行;

--接管手续的办理(一条龙服务,现场办公);

--交接资料;

二、物业项目接管计划

1、“凤凰创意产业园区”物业管理中心挂牌,正式开展工作;

2、各类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基本到位,开展岗位培训,完成工作责任和岗位划分。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范围,明确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分工和专业范围;

3、管理人员熟悉现场情况和相关岗位,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初步磨合管理工作体系的运作;

4、各类员工就位,开展岗前培训,熟悉工作岗位;

三、接管期间的治安管理

1、确立在接管期“人防为主,技防、物防为辅”的治安管理思路;

2、根据接管期的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保安编制、岗位布置和巡逻方案; 3、加大接管期人流、物流、车流的有效监控,确保接管期的治安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

4、加强治安消防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用户培养起自查的良好的治安消防意识。

四、项目接管验收重点

将重点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切实做好项目的接管验收和移交工作:

1、公司选派素质好、业务精,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验收工作;

2、既应从今后物业维护保养管理的角度验收,也应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对物业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3、接管验收中若发现问题,要明确记录在案,约定期限督促移交主体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直到完全合格;

4、落实物业的保修事宜。

六、接管验收工作目标

1、明确交接双方的责、权、利关系;

2、确保物业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充分维护客户的利益;

3、为以后的物业管理创造条件:通过物业的接管验收,一方面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维修、养护工作量。另一方面根据接管有关物业的文件资料,可以摸清掌握物业的性能与特点,预防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计划安排好各项管理,为以后的物业管理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项目移交接管

一、项目资料及图纸的移交

(一)产权资料

1、项目批准文件;

2、规划用地批准文件;

3、建筑执照。

4、业主资料

(二)工程技术资料

1、地质勘察报告;

2、工程合同及开竣工报告;

3、工程预算;

4、图纸绘审记录;

5、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及技术核定资料(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6、工程竣工图(总评面图、建筑、结构、设备、附属工程所有隐蔽管线的全套图纸);

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沉降观测记录;

9、地基处理记录;

10、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

11、新材料、构配件的签订合格证书;

12、水、电、暖、通、卫生器具、电梯等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书;

13、砂桨、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

14、施工验收证明书。

二、房屋移交接管内容

1、建筑外檐;

2、梁、柱、板主体;

3、公共部位顶棚、墙面、地面、楼梯、扶手、钢窗;

4、室内及楼道配电箱;

5、配电柜;

6、公共部位照明。

三、公共设施接管验收项目内容

1、中央空调系统;

2、高低压配电室设备;

3、锅炉房系统;

4、真空泵房、气泵房、水泵房设备系统;

5、消防中控、监控系统;

6、给排水系统;

7、弱电系统(电话、电视、网络、广播、音响、对讲等);

8、电梯系统;

9、污水处理系统;

篇6:成都某物业接管验收方案

目 录

(一)、物业接管验收小组

(二)、接管验收的准备

(三)、接管验收的内容

(四)、接管验收的工作程序

(五)、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的处理

(六)物业接管验收标准及方法

(七)各专业应急预案(附表)

(八)运行后各专业的支撑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

(一)物业接管验收小组

组长:曾丽(02888046789)副组长:刘蔚(***)、吕明良(***)下设两个分小组:

1、文件资料接管小组

责任人:杨 红(***)、李继成、何林、杨平、贺小根

职责:负责接管物业的产权、工程、设备资料等的验收移交工作;以及协助园区的验收移交工作;

2、现场验收接管小组 公司支撑人员:

责任部门:设施设备维护部、秩序维护部 责任人: 贺小根(***)

何 林(***)

职责负责房屋本体、公共设施和机电设备等的验收移交和钥匙接管工作

(二)接管验收的准备

①与西信办和业主方商谈交接事项、交接日期、进度、验收标准等;

责任人:曾丽、刘蔚、吕明良 ②制定好接管验收计划;

责任人:贺小根 何 林

③提前参与西信办和业主方申请的竣工验收和电气设备最终安装、调试工作;

责任人:贺小根(***)④准备好接管验收记录表格:

《验收签收表》; 《设备设施接管验收记录表》;

《物业交接验收表》; 《物业交接验收问题处理清单》; 《物业钥匙交接验接记录》;

《资料移交签收表》;《问题回复记录表 》

⑤ 验收物品及工具需求(已报公司,暂时还未到位。7月下旬到位)

(三)接管验收内容

1.2.3.4.5.6.7.防雷检测报告; 二次供水许可证;

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报告; 管道材质卫生批件;

管道材料厂家资质及执照复印件; 沉降观测报告; 幕墙验收报告;

8.消防调试报告; 9.消防验收报告; 10.房屋竣工验收报告; 11.地质报告书;

12.项目开工许可证; 13.规划备案手续资料; 14.管道试压验收报告; 15.防水试验报告;

16.建施;结施;讯施;给排水;电施;通风、消防等(照明、插座、开关、设备说明书、设备钥匙、设备软件);

17.竣工图(包括总平面布臵图、建筑、结构、水暖、通风、消防、电、气、设备、附属工程各专业竣工图及地下管线综合布臵竣工图); 18.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证明;

19.公共配套设施验收合格证明; 20.施工设计资料; 21.地质报告书; 22.全套设计图纸; 23.图纸会审通知单; 24.设计变更通知单; 25.工程预决算报告书; 26.重要的施工会议纪要; 2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8.沉降观测记录;

29.其他可能会影响将来管理的原始记录;

30.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接管验收设备及图纸资料、并采集其运行数据和各种密码;

31.楼宇设计图和竣工图;

32.对设备(监控主机、矩阵、摄像头、显示器、消防控制主机、餐厅收费系统、道闸系统等)进行清点(说明书、质保书、合格证、技术参数),设备试运行并记录技术参数;

33.图纸接收(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各一套;

34.监控室是否能满足使用需求;监控点监控效果是否满足要求;各终端点运行正常;

35.设备的保护措施(防震、防尘、防水、防火、防高温等); 36.绿化;

37.建设消防验收合格证; 38.供水合同;

39.供电协议书、许可证; 40.供气协议书、许可证; 41.有线电视合格证; 42.通信设施合格证; 43.项目开发批准报告; 44.规划许可证; 45.土地使用合同; 46.建筑开工许可证; 47.用地红线图;

48.机电设备资料;

49.机电设备出厂合格证;

50.各机电使用说明书(要求中文);

51.各机电设备操作工具、操作需配备的面板、软件; 52.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报告; 53.设备保修卡、保修协议; 54.停车场许可证;

(四)、接管验收的工作程序

1、作好接管验收准备;

2、进行资料验收移交;

3、验收是否合格(否/ 要求正确、真实补齐资料;是/ 进行硬件设施、设备验收);

4、不合格事项(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整改后进行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5、验收标准为建设部《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及业主生活的合理要求。

6、验收方法为观感验收法和使用验收法。

(五)、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的处理

① 遗留问题的登记确认;

1.对资料验收中发现的资料不全、不真实、不合格等问题,接管验收小组应当将问题逐项记录在《物业交接验收问题处理清单》中并交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2.对物业硬件设施接管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等问题,接管验收小级应将问题逐项记录在《设备设施接管验收记录表》中并请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② 对资料遗留的问题,接管验收小组应当积极同西信办和施工单位联系补齐。

③ 对物业硬件设施、设备遗留问题,一般问题按管验收小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在两周内解决;重大问题接管验收小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内解决。

④ 对于长期解决不了,势必会影响物业管理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应当以备忘的形式将问题登记后交给省公司行政事务部、西信办和施工单位进行备录。

⑤ 《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登记表》和备忘录物业公司应归档长期保存。

(六)物业接管验收标准及方法

一、梁柱、板主体

1、按图纸设计逐间检查无变形、弓凸、剥落、开裂、倾斜、移位和非收缩性裂缝

2、无钢筋外露

二、顶棚

1、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脱皮;

2、无裂纹、无霉点,无渗水痕迹、无污渍。

3、检修孔:需要的地方检修孔位臵是否合理,尺寸大小是否符合维修需求(50×50);

三、墙面

1、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面层剥落、无明显裂缝、无污渍。

2、块料(如瓷砖)面层(1)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2)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3)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须直

(4)外墙面无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无渗水现象。

四、地(楼)面

1、毛地面:平整、无裂纹。

2、块料(如瓷砖)面层: A、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B、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 C、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须直

3、水泥砂浆面层:抹灰平整、压光均匀无空鼓、无裂纹、无起泡等缺陷。

4、卫生间地面 A、用小桶、塑料胶管向地面冲倒水、观察水流向准确到地漏,不应有积水、倒泛水。

B、24小时候到楼下检查楼面无渗漏;

5、楼顶地面

A、排水沟是否畅通

B、地漏盖是否完好无损,地漏管道是否畅通

五、门窗

1、开启自如,手轻摇晃门窗与墙面解除牢固,无晃动和裂缝出现;目视零配件装配齐全,位臵准确、无翘曲变形。

2、从室内轻摇晃门锁与门连接牢固、开启灵活;

3、木门油漆均匀,观察门缝线条均匀,不掉角,无变形;

4、单指轻击玻璃安装牢固,无轻摇晃动现象,玻璃胶缝密实,玻璃面层无裂缝,无损伤和刮花痕迹;

5、窗台泛水正常、无向室内倒流缺陷

6、套、门线与地面结合缝隙应小于3毫米,并用防水密封胶封合缝隙;

7、整樘门装毕,应平整划一,开启自如灵活,整体效果良好,无刻划痕;

8、门锁开槽应准确、规范,大小与锁体、锁片一致;

9、门锁安装应紧固,开锁自如无异响;配件安装齐全;

10、门扇关严后与密封条结合紧密,不摆动;整批门色泽一致,无明显色差;双面着色一致,无明显差异;

11、涂层表面无明显加工痕迹,无着色缺陷;

12、油漆表面无流挂、缩孔、涨边、皱皮,线角处与表面基本一致,无积漆、磨伤等缺陷。

13、窗框:是否稳固、周正,表面平整;

14、窗扇:是否安装牢固、开关灵活,关闭严密;

15、玻璃:是否完好(安全玻璃的使用);

16、把手:是否完好、牢固、灵活;

17、密封:是否窗缝严密、窗框严密;

18、窗台:是否完好、无裂缝、浸水;

19、窗前护栏: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安全、稳固、无妨碍。

六、楼梯、扶手

1、楼梯面层无裂缝,无脱落,钢筋无外露;

2、平整,无凹凸

3、扶手用力轻摇晃动,无弯曲

4、扶手表面油漆无脱落,色泽一致,表面平滑,不扎手

七、卫生洁具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完好无损,面层无污渍和刮花痕迹;

2、灌水后排水口接口密实,无渗水,接水软管无锈迹;

3、便器:水箱冲水正常,不堵塞,冲水畅通;

八、配电箱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试验操作一次空气开关等控制是否正常;

2、开关符合型号规定;

3、导线与设计相符,布线规范;

4、绝缘阻值测试,绝缘阻值大在5兆欧以上;

5、通电测试,用试电笔测试进出线段是否有电

九、插座

1、电器插座:单指轻击,检查盖板安装牢固,无晃动并紧贴墙面;盖板无损坏,符合安全要求。试电笔检查,每个插座电源接通是否正常

2、光纤插座: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收视效果由业主入住后检查)

3、电话插座:只进行外观验收,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

4、网络插座: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网络传输效果由业主入住后检查)

十、接线盒

1、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

2、用试电笔检查每处预留线头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用电胶布安全缠包线头;

十一、开关

1、安装牢固,目视盖板无损坏

2、开关灵活,开启接触效果良好

十二、照明灯具

1、用木或硬竹片碰灯具无轻微摇晃,与楼面紧贴、零配件齐全,灯罩完好无损;

2、打开所有灯具,检查电源接通是否正常,灯具发光是否正常;

3、产品合格,使用寿命达到要求,室内公共照明灯全部接通,连续工作72小时,统计有多少自然损坏的;

十三、供水系统

1、管道安装牢固不摇晃,打开供水总阀门(注意关闭室内的水阀),管道完好无损,无渗漏水,无锈迹;

2、管道接头无渗水;

3、水龙头(花洒和水阀):打开水阀,流水畅通,接头无漏水

4、泵:水泵运行无异响,无异常震动;无损伤、刮痕;

5、泵房:干燥不潮湿,通风散热正常;须具备排水沟,排水沟畅通无异物;

6、水箱:目测外观无损伤、刮痕;内部清洗干净,须清洗检测报告;

7、控制柜:外观损伤、刮痕;内部干净、不潮湿;

8、须有二次供水许可证

9、水表:安装牢固,无摇晃,打开相应水阀开表内读数是否正常,目视外观完好无损伤,镜面玻璃无损伤;

10、隔膜式气压罐:附件齐全无锈蚀

11、水阀:外观无损伤、刮痕,开关灵活,不漏水;须有检修口;

十四、排水系统

1、排污管道

A、安装牢固,外观完好无损,配件齐全;

B、从楼上的各排水口注水,楼下目视管道接口密实无渗水,楼上排水畅通无阻;

C、排水管道堵头严实不漏水;

2、地漏:金属网安放稳固、管道密实,无渗漏水,无堵塞,排水畅通

3、水箱(池)排水口须有防鼠网;

4、水阀:外观无损伤、刮痕,开关灵活,不漏水;须有检修口;

5、污水沟及污水池:无建渣,垃圾,泥沙等

6、泵:水泵运行无异响,无异常震动;无损伤、刮痕;污水泵扬程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7、控制柜:外观无损伤、刮痕;内部干净、不潮湿;

十五、消防系统

1、建筑物总平面布臵及建筑内部平面布臵(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设臵)

2、建筑物防火、防烟分区划分具体情况

3、建筑物内装修材料,安全疏散指示和消防电梯:材料是否满足房间使用需求,安全疏散指示数量位臵合理,功能正常;消防电梯外观无损伤、刮痕,试运行正常;

4、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室报警联动主机,主备电源手动/自动切换正常。各项设备功能联动试验合格。当某个防火分区或防火层内任意一个报警点报警后,相关联动设备动作,主机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中心)室可以远程直接手动启停各消防风机及消防水泵。

5、消火栓及喷淋系统:消防水池注满水,供水阀门打开,所有消火栓出水口关闭,室外管网畅通,室外消火栓使用正常。消防水箱具备稳压、补压功能,各种泄水口、排水沟到位,具备放水、排水条件。

6、气消系统:管网畅通,钢瓶外观无损伤,无刮痕;压力表正常安装牢固,无摇晃,表内读数是否正常,目视外观完好无损伤,镜面玻璃无损伤;钢瓶间承

重支架符合使用要求;

7、电系统:现场各终端联动设备动力、照明、应急照明电源供应正常,系统自调完毕,设备运行良好,无故障,具备验收条件。应急照明系统自动投入功能正常。

8、风系统:各种消防风机调试完毕,设备运行正常,各种阀类机械开启灵活,各种无源信号反馈正常。

9、电梯、卷帘门系统:电梯自检自验迫降功能正常,卷帘门自检自验功能正常。

10、消防栓箱:外观无损伤、刮痕;箱内无建渣,附件设施齐全;

11、手动灭火器:外观无损伤、刮痕;压力是否正常;

12、广播系统:系统控制正常,开关灵活;每个广播正常工作,音质正常;

13、安全疏散指示灯和消防电梯:数量位臵合理,功能正常;

14、其它:若有精装修工作需待其工序完成后,再按消防验收办理的程序进行报验。

十六、安全防范系统(门禁、监控等)

1、分别检查前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安装质量;

2、复核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弱电系统接地电阻测试数据,应符要求;检查接地系统是否按等电位接地要求施工,3、抽查明敷管线及明装接线盒,桥架,管井中线缆接头等施工工艺(视频线缆应一线到位,尽量避免接头),4、对照原初步设计论证意见与整改情况以及系统检测报告,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技术要求;

5、对照系统竣工报告,系统初验报告,检查系统设备的配臵(数量,型号及安装部位)应符合正式设计方案要求;

6、检查系统中的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切换,保证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工作;

7、对具有集成功能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照正式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检查;

8、报警系统的抽查与验收

A、根据试运行报告,复核误,漏报警情况;对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臵,角度,探测范围作步行测试抽查;作防拆保护抽查;检查室外周界报警探测装臵形成的警戒范围有无盲区;

B、系统布防,撤防,旁路和报警网络的地区,检查系统直接或间接联网的条件.

C、当有联动要求时,抽查其对应的灯光,摄像机,录像机等联动功能;

D、对于已建成区域性安全防范报警网络的地区,检查系统直接或间接联网的条件.

9、电视监控系统的抽查与验收

A、对照系统检测报告,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使用要求.

B、系统结构与配臵符合正式设计方案;

C、监视图像清晰,不失真;记录图像的回放质量至少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

D、操作与控制的功能检查:如图像切换,云台转动是否平稳,镜头的光圈,变焦等功能是否正常,避免逆光效果等;

E、摄像时间,摄像机位臵和电梯内楼层显示等图像的标识符,显示是否稳定正常;电梯内摄像机的安装位臵(要求安装在电梯厢门左或右侧上角)是否能有效监视电梯乘员;

10、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抽查与验收

A、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并按正式设计方案达到相关功能要求;

B、系统存储通行目标的相关信息;对非正常通行是否具有报警功能;

11、门禁刷卡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反应灵敏;出入口控制的联网报警部分,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2、检查通讯联络手段是否正常工作

13、各设备是否具有自身防范,防火和雷电防护等安全设施.

十七、综合布线系统

1.环境检查

环境检查是指对管理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

A、管理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是否已全部竣工;地面是否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是否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是否齐全。

B、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臵、数量、尺寸是否均符合设计要求。

C、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中的接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D、管理间、设备间是否提供了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E、管理间、设备间是否提供了可靠的接地装臵,设臵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F、管理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器材检查

器材检查主要指对各种布线材料的检查,包括各种缆线、接插件、管材及辅助配件。

A、器件的检查要求

①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的要求相符,或与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②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B、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

① 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② 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 管道采用水泥管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查。

④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等现象。

⑤ 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C、缆线的检查要求

① 工程使用的双绞线电缆和光缆类型、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②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的内容应齐全、清晰。

③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的长度,并对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⑤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⑥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其检验测试数据。⑦ 检查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光纤接插软线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D、接插件的检查要求

① 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应完整,检查塑料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 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③ 光纤插座的连接器的使用形式、数量和位臵应与设计相符。E、配线设备的使用规定

① 光缆、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② 光缆、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应统一,标志位臵正确、清晰。

3.设备安装检查

A、机柜、机架的安装要求

① 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机柜、机架安装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③ 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B、各类配线部件的安装要求

① 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②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C、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安装要求

① 应将其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②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配线模快的安装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应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臵扩张螺丝钉固定等方式。

④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⑤ 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D、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安装要求

① 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臵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② 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③ 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且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④ 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

⑤ 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E、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钢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4.缆线的敷设与保护方式检查 A、缆线敷设的规定

① 缆线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②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③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④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宜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留长度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⑤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B、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的规定:

① 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② 敷设暗管时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C、设臵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的规定:

① 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② 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及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③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缆线的上端和每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隔5~10m处进行固定。

④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⑤ 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D、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臵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E、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缆、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F、水平子系统缆线的敷设保护要求: ● 预埋金属线槽的保护要求为

①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臵,每一路由预埋线槽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

②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有交叉、转弯时,宜设臵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③ 过线盒盖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水功能。④ 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

⑤ 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接线盒间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预埋暗管的保护要求为

预埋在墙体中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② 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臵过线盒装臵。③ 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④ 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⑤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网络地板缆线的敷设保护要求为 ① 线槽之间应沟通。

② 线槽盖板应可开启,并采用金属材料。

③ 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不宜小于70mm。

④ 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 设臵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的保护要求为

①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② 金属线槽敷设时,在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和转弯处设臵支架或吊架。

③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

● 敷设缆线时,如果使用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 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 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 金属线槽、缆线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G、干线子系统缆线的敷设保护要求为

①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②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H、建筑群子系统缆线的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5.缆线终接检查

A、缆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②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③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④ 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⑤ 进行双绞线电缆与插接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B、双绞线电缆芯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终接时,每对双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C、光缆芯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应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的要求。

②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③ 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④ 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9.3所示的规定。D、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②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6.工程电气测试

A、综合布线工程的电气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其中电缆系统测试内容分别为基本测试项目和任选测试项目。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技术文件的一部分。

B、电气性能测试应达设计的要求。

C、现场测试仪应能测试3类、5类双绞线电缆布线系统及光纤链路。D、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存储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并进行维护和文档管理。

E、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应具有合格证及计量证书。7.各种文档的验收

文档验收主要是检查乙方是否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要求,交付所需要的文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安装工程量,如主干布线的缆线规格和长度、装设楼层配线架的规格和数量等。

B、在安装施工中,一些重要部位或关键段落的施工说明,如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合用时,它们连接端子的分区和容量等。

C、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的数量明细表,即将整个工程中所用的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分别统计,清晰地列出其型号、规格、程式和数量。

D、当对施工棚有少量修改时,可利用原工程设计图更改补充,不需再重作竣工图纸。但在施工中改动较大时,则应另作竣工图纸。

E、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的测试记录,如缆线的主要电气性能、光缆的光学传输特性等测试数据。

F、直埋电缆或地下电缆管道等隐蔽工程经工程监理人员认可的签证,以及设备安装和缆线敷设工序告一段落时,经常驻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随工检查后的证明等原始记录。

G、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如采用微机辅助设计,应提供程序设计说明和有关数据,以及操作说明、用户手册等文件资料。

H、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部分变更或修改原有设计或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时,应提供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对于这些变动情况的协商记录,以及在施工中的检查记录等基础资料。

十八、网络系统

网络络验收的前期准备具体如下:

1.所有网络关键设备及其应用软件必须全部连通运行 2.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软件

3.避免一些备份设备日后开通对网络的影响 4.网络的站点应该尽可能地全部上网

5.确保各个站点对网络的影响(通断,性能等)6.网络关键设备必须全部上网

7.尽可能将所有主机连接上网,测试网络实际承载能力 8.准备网络设计的图纸

9.确认实际网络和设计的对比 网络验收内容 1.网络拓扑图

网络拓扑图包括:广域网的连接拓扑(可选)、各个局域网之间通过WAN的连接拓朴、主干网的连接拓扑、主交换设臵之间连接、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次交换机及集线器之间的连接、服务器,打印机以及其它网络服务设备的连接、网络站点的连接、广域网连接拓扑图、主干路由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详细连接拓扑以及服务器的连接。

2.网络的规划信息-网段,域,VLAN等 主要指的是网络设臵信息。3.网络设备信息备案

包括:设备分类清单、网络互联设备清单、路由器信息、路由器路由表、交换机ARP表、交换机端口列表、服务器。

4.正常运行时网络重点端口的流量(网络基准测试)路由器或交换机端口流量趋势图、流量趋势备案

5.正常运行时网络协议和繁忙用户的分布统计(网络基准测试)各种协议所占用带宽的比例

使用协议的最繁忙用户(按不同角度做统计)数据包数量,大小,类型… 对话最繁忙用户

广播统计(广播,多播,单播)协议分布记录

6.网络的吞吐能力或加载测试(路由和交换能力)互联网吞吐量测试(ITO选件)网络吞吐量测试(ITO)网络加载测试

FLUKE提供的验收测试工具

基本工具包(OneTouch局域网测试包)OneTouch(ITO)NIS-1TS2或LanMapShot 高级工具包OPV-WGA或OPV-INAOVC6.0

十九、多媒体会议系统

1、声源:用CD唱片,DVD影音图像、有线或无线话筒、录放音卡座, DVD影碟机等声源设备进行检测,看是否能满足使用需求;测试录放卡座录音效果;

2、调音台:对多路音频信号混合放大、切换,高低音调节,效果补偿控制,音量大小调整,录音、放音等操作,检测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3、扬声器:扬声器的品质和布臵方式,整个扩声系统的音质及声场满足设计需求。

4、多媒体视频系统

A、多媒体投影机:外观无损伤,无刮痕。试运行,检测其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B、实物展示台:用实物、讲稿、幻灯片经摄像后传送给投影机,投射在大屏幕上,画质是否正常;

C、视频录像功能测试等。

5、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试运行,检测性能利

6、中央控制系统

试运行,操作会议系统内各设备,能对每件设备发出准确指令。

二十、机电设备的接管验收

1、机电设备型号、数量与移交清单相符、运行平稳、安装符合规范;有运行准运证;机房设臵合理、配件安全、标识清楚、表面光洁平整、明亮。

2、交配电设备型号、数量与移交清单相符、工作状态良好、安全防护装臵齐全、标识清楚、机房配臵齐全、通风、采光良好、设备表面油漆完好、无损伤。

3、消防监控设备型号与移交清单相符,工作性能良好,反应敏捷,标识清楚,表面完好无损伤,设备安装牢固,机房干燥、通风、采光良好。

4、给排水设备型号、数量与移交清单相符、工作状态良好,标识清楚,设备表面油漆完好无损伤、安装牢固、无渗漏现象,机房配臵完整。

5、门禁、监控设备:型号与移交清单相符,工作性能良好,反应敏捷,标识标牌清楚、正确,表面完好无损,设备安装牢固,机房干燥、通风、采光良好

二十一、绿化的接管验收

1、乔木的成活率达到100%,灌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珍贵树种和孤植植物应保证全树冠成活。

3、苗木干径超过15CM以上的包活期是2年;

4、花卉种植区域无杂草,无明显枯黄,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达到98%;

5、草坪长势良好无枯黄、修建后高度不超过6—7CM,种植成活率达到98%以上。

6、临近路沿的草坪,应设盲沟,车库顶上的草坪应有一定的自然坡度,下设盲沟碎石滤水层,保证排水畅通,不积水;

7、树木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十二、屋内地毯接管验收

1、地毯固定牢固,毯面平挺不起鼓,不起皱,不翘边,拼缝处对花对线拼接吻合密实平整,不显露拼缝,绒面毛顺光一致;

2、异形房间花纹顺直端正,裁割合理,收边平正,无毛边;

3、地毯同其它地面交接处和收口顺直,压紧、压实,接口处相邻部位地面要齐平,脚感舒适

4、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七)各专业应急预案(附表)

西信项目部防洪演习预案.doc

爆管应急预案11.doc

停水应急预案.doc

传染病应急预案.doc

电梯困人应急预案.doc1.doc二次供水.doc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docx破坏性地震.doc

停气、漏气预案.doc

(八)运行后各专业的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

设施设备维护部: 贺小根 联系电话:*** 给排水: 李成根 联系电话:*** 装修专业: 刘志宏 联系电话: ***

土建专业: 林芝贵 联系电话: 85445300 会议系统: 王建忠 联系电话:***

上一篇:勤工部年度总结下一篇:乡镇文化站工作典型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