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教案设计

2024-05-07

山海关教案设计(通用9篇)

篇1:山海关教案设计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南石门中心大贾乡完小 甄丽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 气势磅礴 广袤无垠 干戈扰攘 浑然一体 捍卫忠贞 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 泳 抢 员

瞩 脉 沧 贞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铮 铮 响 嗬 渤 海 嘉 峪 关 纵 缰 驰 马

广袤 盔甲 干戈 扰壤殷红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板书设计:

城楼

2、山海关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山海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

篇2:山海关教案设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4、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你去过万里长城吗?去过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峻青去认识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行文思路

1、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标出自热段的序号,概括每段内容

三、理解文章思路

思考:作者围绕山海关写了哪些内容?

总:赞叹山海关

分:所见:山海关的特点:气势的雄伟

地形的险要

所想:可歌可泣的历史

总:歌颂山海关

可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四、体会文章内容

可请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问题,或小组讨论。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2段,

思考:这两节用怎样的词语介绍山海关的风貌?

(“好一座威武的”,“雄关”,“这号称……”等)

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叹)

2、朗读第3-5段

思考: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了山海关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那气势……那地形……在我……)

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些特点?(第4段分写第5段合写)

五、小节:

本节课我们看到了雄伟的山海关,那么,作者站在山海关之上又会想到些什么呢下节我们继续赏析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上节内容

1、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

2、第1、2段作者直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细读文章,体会内容

教师可用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启发引导补充。

1、朗读第6-9段

思考:作者站在雄关之上,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精神异常振奋,心胸倍加开阔→慷慨悲歌,涌遍全身)

作者想到了什么?

(第6段:在广阔的自然空间畅游第9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又分别有怎样的感受?(第7,9段)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及自己的感受?

(抵御,捍卫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2、朗读第10段并思考:

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歌颂)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形象?(雄伟庄严的风貌,伟大的体魄)

又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和精神?(可歌可泣忠贞的灵魂)

三、归纳文章主题

可让学生思考概括讨论,教师引导补充明确

本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雄伟壮丽,缅怀山海关的历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四、小节

这篇抒情散文,写作者在雄关上的目睹和遐想,用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全文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五、拓展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爱我们的祖国呢?

篇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所以在鲁迅笔下常常出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 鲁迅饱含深情集中记叙了长妈妈在他儿时留下的印象, 人物形象鲜明, 情感真挚深沉, 教学中抓住这些亮点分层突破。

【教学简说】

导入:先展示鲁迅故居的图片, 即故事的发生地。同学们在初一时曾经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中给年幼的鲁迅讲美女蛇故事的人叫“长妈妈”, 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人物, 我们一起来走进《阿长与山海经》。

一、感知人物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以下字音。

骇 掳 悚 絮说 惶急 疮 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辟头 画舫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 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 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 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教师小结:总之, 阿长有很多的缺点, 但从这些缺点中, 可以看出阿长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阿长是一个好人, 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 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诵读课文来分析。

二、拎出线索。

1.分任务读课文。

2.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边听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 从“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三、品味细节

1.教师提示:我们知道,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 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课文, 然后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1) 常喜欢切切察察

(2) 限制我的行动

(3) 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4)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5)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6) 谋害我的隐鼠

(7) 为我买《山海经》

四、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 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 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 放飞想象的翅膀, 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代长妈妈说些话, 并在课后写成小短文, 交给老师。

教师举例:

篇4:《山海经》造型设计研究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学艺术珍品,在现代文艺及动漫行业,如何善加利用呢?

研究与再创作

《山海经》中有许多惊世骇俗的记述,多数被人认为是荒诞之谈,但正因为这样,许多题材非常适合在文艺及动漫创作中发挥运用,其中古老的神话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黄帝大战蚩尤、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故事屡次在文艺影视作品及动漫作品中出现,被一代代炎黄子孙传为佳话。本文针对《山海经》中包括鸟兽神怪在内的生物系统及造型进行分析,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再创造,结合当代魔幻元素,将概念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法贯穿其中,塑造带有古老文化背景的崭新形象,将已被遗忘的过去,以全新的样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但是《山海经》中的记载信息量繁多,而且描述普遍简练,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设计工作,参照动漫行业的概念设计思路,进一步完善这个“角色”的背景信息,丰富其生活习惯及特点,编写角色的人物小传,从多个方面入手,使角色的形象根据文字设定中的理念,设计符合逻辑的角色造型及动态。

以下分别例举说明;

设计一:当康

出自《山海经.东次四经》,经文记载:钦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解读:钦山中有兽,名叫当康,其形状像猪而有牙,其叫声有如呼唤自己的名字,见到则天下丰收,是兆丰穰的瑞兽。

1、最初设想

根据原文记载,当康是一只象征丰收的瑞兽,则首先可将其定义为正派角色。从外形来讲,能够被记录下来的特征,一定是非常显眼的,它形象如猪,长着比较明显的牙齿,既然象征丰收,那么形体应该肥硕些。以上是对当康这个角色原始信息的确定,同时也给设计工作圈定了范围。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这个范围内继续丰富该角色的背景信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康从形体上可以算是猪,猪本身就是人类的主要营养源,具有让人亲近的好感,自古以来,艺术创作中的猪多是肥头大耳,天真可爱,十分讨人喜欢,友善的元素在该设计中是可以参考的,但当康并非普通的家畜,它出现的地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意味着两种可能性,其一,当康具有神力,可以呼风唤雨,改变天气,将气候和土壤调整到适合稻谷生长的状态,同时驱逐可能会影响庄稼长成的一切虫害。其二,当康没有所谓的特异功能,它靠现实条件制造丰收的有利条件,这可是需要天时地利的活儿,那么,它需要强健的体魄,用来抵御危害庄稼地的一切敌人,但单靠它一猪之力,恐怕不能协调诸多方面的因素,它还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有其他物种,如动物、人、神怪愿意帮忙。这样看来,当康可以被理解为粮食的守护者,是一个值得人类尊敬的吉祥兽。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将两种可能性结合起来进行加减法设计,从而一个具有一定法力,有号召力、友善、受人尊敬的猪形象呈现眼前。

2、明确身份信息

此时,我们对角色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当康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加具体的说明,是时候要给角色一个合适的身份。设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证件提供的信息都指向证件持有人,从多方面立体的对证件持有人进行描述,通过这一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证件持有者是真是存在的,这十分重要。那么,让我们来给当康做一系列立体的、多方位的身份证明吧。当康,物种:猪。性质:瑞兽。性别:雄性。出生时间:(在《山海经》成书年代以前)约4000年以前。职业:庄稼地的守护神兽,被赋予“长老”的尊称。当康活跃于4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在人类使用工具劳作初期,与人类共同对抗各种自然灾害,保护农作物的生长,保护了人类的繁衍生息。这样,当康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更加清晰了。

3、撰写人物小传

明确了角色身份,还没有真正达到立体的认识角色的效果,要让角色好像真实存在一般生动,还需要给角色撰写人物小传。通常情况下,小传需要尽量的详细,许多在创作的最终效果中不会出现的内容也要尽量完善,其目的在于工作者能够像了解自己邻居家的玩伴一样了解我们设计的人物,这样才能在创作更多的情节中,活灵活现的实现角色的表演。

于当康来说,成为守护人类庄稼的使命也许来自于祖先与人类的盟约,在蛮荒年代,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既与自然界对抗,又与自然协和,人类与动物的友善相处变得尤其可贵。当康自小受到前辈的教导与指引,学习祖先传下来的法术,能够呼风唤雨改变天气,能够与鸟兽虫鱼交流,得知自然界变化的微妙信息,它性情温顺,愿意与人类成为朋友,由于长期与人类相处,逐渐了解人类的语言及生活习惯,逐渐也变得善解人意。青年时期的当康与人类并肩作战,对抗自然灾害的侵袭,为了保护庄稼,它不畏龙卷风的肆虐,站在飓风面前施展法术,它的勇猛与坚忍不拔的斗志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在可怕的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无畏与献身精神,在人类与神怪兽族群中传为佳话,中年时期的当康受到大家的尊重,被众人推选为稻田的守护神兽,自此,它一直坚守不渝。步入老年的当康,将自己一生才学无私的传授给了自己的徒弟,最后在平静中结束自己无憾的一生。

4、造型设计

在了解当康的身份、性格及生活经历后,这个富有智慧的人类朋友在我们脑海中已经有了基本的形象,此时,可以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它的样子,在4000年前,人、兽、神共同生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给当康设计符合当时自然条件的服装与道具,猪形态的当康,身上所有的配件都源自于自然,它身披兽皮,把动物的骨头作为纽扣,头顶神圣之意的动物头颅,配合含有法力象征的羽毛,手持木制法杖,屹立在肆虐的风沙中,静静的凝视前方,等待时机,蓄力待发。

本着这样的一种设计思路,《山海经》里所涉及的许多环境、生物便可系统化的显示在我们面前,设计风格趋于现代人审美,有漫画、插画的风格。这对宏扬我国传统文化是有一定意义的。

《古本山海经图说》 马昌仪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篇5: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学习本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学习

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感知人物烦琐、愚昧、迷信善良、朴实、真诚拎出线索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品味细节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想象创新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诡谲、惊险、有趣、生动,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知人论世

1、关于“阿长”:阿长(?——1899),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姓名不可考。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三娄人,夫家姓徐,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做裁缝;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招进了一个女婿。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约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她的深厚感情。

那么,长妈妈具体是个怎样的人呢?不识字的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呢?

2、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3、关于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著名的、、,原名字,浙江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散文集《》、《》、杂文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毛泽东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勇敢的旗手,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

三、初读感知

1、阿长(长妈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在什么情况下,我称我的保姆为阿长?

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喜欢切切察察,常惹**

管“我”很严,喜欢“告状”

睡觉爱在床中间摆“大”字

烦琐的规矩和道理(元旦早晨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长毛”的故事

谋害隐鼠

买来《山海经》

请你点评目前为止你看到的阿长形象:用“从鲁迅的描述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阿长”说话。

你的周围,有没有“切切察察”的人?有没有行为举止粗俗的人?有没有喜欢对你说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的“道理习俗或故事”的人? 请用生动的语言为他们画像。

四、精读细品

一)读19--24段,小组讨论 :

1、19至21段写了什么,目的何在?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我怎样的心理?

3、当阿长买来书时,我有何反应?

反复品读阿长买回书时的那句话: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你读到了些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为什么说这是大文豪鲁迅最心爱的宝书?

二)这时,“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了吗?

阿长------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一个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保姆。事隔经年,46岁的大文豪鲁迅仍然深情的怀念着她,让我们共同读出鲁迅那真切的祝福和祈祷吧: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三)思考: 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她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山海经》事件后对她 的情感又变为了同情与怀念,这是什么写法?这对你以后写作特别是写人作文有何启示?

五、创新实践

1、请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模仿长妈妈写一封信给鲁迅。

2、创编故事:《阿长买书记》

教学后记

篇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快速梳理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材料和主旨的关系。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原文与“变异版本”的比较)的方法,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怀念以及对“弱者”的同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材料和主旨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材料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表格法”与“变异法”。

通过表格设计,引导学生快速理清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文本改造的策略,将文章部分内容“变异”,再与原文进行比较,从而领会文本“材料与主旨”的关系。以之引导学生领会散文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与学生朗读结合。

要求全体学生在听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以下任务:边听读课文,边圈点批注,边思考问题,边填写表格。

思考的问题: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她有怎样的印象和情感?根据以上问题的提示,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填写表格时注意原文语句的“化用”)

自然段关于“阿长”的事情她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印象和情感

1~2介绍称呼和来历∕∕

3~5喜欢切切察察;

不许“我”走动;

睡觉时摆成“大”字。①不大佩服(讨厌)。

6~12懂得许多规矩;

教给我很多道理。②不耐烦(觉得非常麻烦)。

13~18常常对我讲“长毛”。③发生空前的敬意;

却不料还有“伟大的神力”;

特别的敬意;

逐渐淡薄完全消失。

19~29⑤⑥⑦ ⑧

30~31⑨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理清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二)主旨领悟

研读课文开头(第1~2自然段)与结尾(第30~31段)。

1.大家对“阿长”的称呼分别是什么,这是她的名字吗?她的这个“阿长”的称呼是怎么得来的?你如何理解这样的姓名来历?

(1)长妈妈:母亲,许多别的人;阿长:祖母;阿妈(阿长):“我”平时(憎恶时)。

(2)称呼的来历:“叫惯了,没有再改口”。

(3)“理解”:

①于“大家”而言:集体地、习惯性地冷漠,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的残酷(更其可恶、可鄙、可恨、可怕)。

②于“阿长”而言:习以为常,以为理所应当(何其可悲)。

2.品读课文结尾部分(第30~31段),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他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的情感。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文章主旨。

(三)深入探究:材料与主旨的关系;语言内涵的品味

1.关于“《山海经》”。

(1)借用鲁迅先生的语体形式,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小鲁迅对《山海经》“发生”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渴慕”。

(2)何为“渴慕“?

【设计意图】品析语言内涵。

【明确】所谓“渴慕”,表示比“羡慕、爱慕、思慕”等程度深,是渴望到极点,一种迫不可待的爱慕、思慕、欲求。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我”的渴慕?

【设计意图】提取信息加以分析。

【明确】段20:“很愿意看看……”;段21:“但一坐下来,我就记得……”;段22:“太过于念念不忘……”;段25:通过“我”拿到《山海经》时候的反应来表现、突出“渴慕”之情。

(4)品味表现小鲁迅拿到《山海经》时的反应的语言:“震悚”“霹雳”。用得到满足时的激动和兴奋来表现“渴慕”“念念不忘”。

(5)让他发生如此“渴慕”之情的《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明确】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6)运用“变异法”,进行比较阅读:文中有三次提到“《山海经》”,文字有什么不同?如果把第三次和第一次调换顺序,可以吗?文字如下:

【明确】不能换,第三次的文字表明──经过“自己细细读”,已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烂熟于胸。这些描写中,说明了《山海经》于“我”而言的意义是:“打开一个世界”“唤起无穷的好奇心,无羁的想象力”的一本书,甚至可以说有“启蒙”的意义。

【设计意图】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悟文章材料与主旨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7)成年鲁迅对《山海经》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呢?他怎么看待《山海经》对他的意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研读第29段。文章第29段,列举了5部“绘图的书”,都是些什么书呢?列举它们,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可以删掉这一段吗?

【明确】这些内容的意图在于说明《山海经》对鲁迅的影响。

(8)阶段性总结:所以,于小鲁迅而言,《山海经》是他“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

品味语言内涵:什么是“宝书”、什么是“心爱的”、什么是“最为心爱的”。

2.关于“阿长”。

(1)小鲁迅是怎样得到《山海经》的呢?当然是阿长买来送给他的,但是为什么花了许多笔墨交代一位远房的叔祖的事儿?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因为他惹起小孩子鲁迅对《山海经》渴慕之情。那么,直接就写从叔祖那里“最初看到”或“最初得到”《山海经》,不就行了吗?──当然不能这么写──为什么?──因为“不真实”,此其一也。其二,我们来比较对叔祖太太的“改写”文字,想一想,鲁迅写“叔祖及其太太”这段文字的用意是什么?

原文变异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他的太太也和他一样,也是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也爱种一点花木,常常微笑着修剪珠兰、茉莉的枝条,还要自言自语道:“真好看啊!”这老人也就微笑起来。他很爱和孩子们往来……

【明确】写叔祖太太,是为了说明叔祖“是一个寂寞者”,他是“很疏懒的”,暗示读者,他与“我们”往来,称我们为“小友”,只是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并不是真正关心、关爱孩子。

(2)那么,别人呢?──别人,“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3)只有阿长,阿长是怎样的呢?可顺势分析品味:“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叫“也来问”?──说明好多人都问过,但只有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别人问过也就问过,没有真正关心过。只有“阿长”,目不识丁的阿长,主动来问,利用“告假时间”去买,最后“高兴的”送给“我”。(对比,反衬)

(4)文中有两次提到阿长有“伟大的神力”,但表述却有所不同,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品味两次提到“神力”的不同。

“长毛”时“《山海经》”时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明确】之前“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神力”指的是她居然脱了裤子就能抵御大炮的进攻,小孩子信以为真,觉得好恐怖,好神秘;当然从大人,从成年的角度看,又会觉得好可笑,有一种幽默的调侃在里面。而“确有伟大的神力”则是指“她能够做成功”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没有文化,目不识丁,把《山海经》误听为“三哼经”,她与小鲁迅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一个保姆,但她关心、注意并重视了一个小孩子的精神需求。相对于她的“关心、重视”,别人则一律是“漠视”,这让成年鲁迅也颇多感慨。

(5)阶段性总结:所以,文章才叫《阿长与〈山海经〉》,而不像《藤野先生》那样叫《我的保姆阿长》,也才有了文章结尾那一声深沉的向大地母亲的“祈愿”,愿生前不幸的阿长在大地母亲的怀里得到灵魂的安息。

3.仿照老师的“变异”,如果由你来继续“变异”,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你还有哪些选择?并简要分析和阐释。

预设“变异”的可能性:

①第19自然段:“删”──叔祖与别人不同;

②第22自然段:“删”──对阿长的“不屑”;

③第24自然段,“换”──“三哼经”为“山海经”

④第28自然段,“删”──《山海经》的粗拙;

⑤第29自然段:“删”──木刻本的丢失;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走进文本,利用“变异”比较的方法,领悟散文中有些“似乎无理,貌似闲笔”的文字,但仔细“想去”,“竟是有理有情”,这是领悟“材料与主旨的关系”。

2.还有,我们品味语言,发现有些字眼“好似无理,又似太俗”,但“合上书一想”,仿佛必须有它方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这就是品味散文的语言,尤其是鲁迅的散文语言。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将你感兴趣的文章与同学分享。

篇7:山海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三、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领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来表达感情的。

五、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重点:目标二、目标三

难点:目标四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第二课时完成目标四;课后完成目标五。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有谁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

我们今天学习一篇什么文章?板书课题:阿长与《山海经》。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可以

较全面地了解阿长这个人。在阅读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遍生字生词。出示小黑板或

投影。

二、检查预习:点名抽查

(一)注音:

掳()去震悚()惶()急疮()疤()

诘()问惧惮()粗拙()疏()懒骇()

(二)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A名字B说出C名誉D有名誉的

2、念念不忘()

A惦记,常常地想B念头C读D“廿”的大写

3、疏懒()

A分散B不亲密C粗心D不熟悉

4、烦琐之至()

A极B以至C到D至于

(三)小结并过渡:

1、点评总结检查情况。

2、过渡: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标题,作者为什么将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

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大家将课文

仔细地阅读一遍,解决下列问题。

三、课文讲解:

(一)、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1、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从每件事情中归纳出阿长的形象特征。

3、依次划出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适当引导,大概意思正确即可。具体归纳见附表一。

2、引导归纳,教师小结:

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

的美德,但也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她的这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是由于封建思想的

毒害造成的,与其说是她的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

点评: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恶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

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3、明确:

具体词句见附表一。

作者先写对她“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对她的烦琐的规矩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

却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真正是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

“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的“新的敬意”才是真

正的崇敬和敬爱,才是发自内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

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思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种先贬低后扬起的写法就叫先抑后扬。

4、明确: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

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抒发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

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三)小结:将内容归纳整理成表格形式,构成附表一。如图:

附表一:

1、事情:2、形象特征:3、感情色彩:写法:

A喜欢切切察

B不许我走动说我玩皮适性任情纯朴真率“实在不大佩服她”先

C睡觉摆“大”字“最讨厌”

D懂得许多规矩:吃福橘、真诚、善良的祝福“烦琐之至”

教给我很多道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非常麻烦”抑

E她常常给我讲“长毛”愚昧无知“空前的敬意”

F买《山海经》关心和爱护善良仁慈“新的敬意”后扬

四、作业:巩固性训练,巩固目标一、二、三。

1、语文练习册本课练习一、二、三、四。

2、课文练习一、二。

五、板书设计:

见附表一。

附:参考资料及文章:潘旭澜《<朝花夕拾>的艺术》施承权、黄政安《鲁迅散文、散文诗选读》

《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越国旗主编的初二语文(上)《中学教材全解》

第二课时

作者邮箱:xyzy2828@vip.sina.com

篇8:海关自动化分拣系统优化设计

海关快件自动分拣系统是现代自动化分拣系统的重要应用[1]。它提供了信息审核、快件检测、快件定位、快件远程监控等功能,从而达到快件从申报、检测到分拣一体化,快件监管透明化,并且降低设备耗损、提高系统分拣准确率和分拣效率、降低分拣成本的目的。海关快件自动分拣系统对所分拣快件实施控制决策主要依据快件的属性所决定。属性信息的获取主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是快件在进入分拣系统前,由快递公司向海关申报货物的EDI(数据交换)信息[2];第二是当快件传送至分拣线后,由分拣系统检测单元所获得的信息。本文正是基于此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以OPC通讯方式链接PLC与上层管理系统[3],并建立实时数据库与Oracle关系数据库之间的ODBC接口[4],以分散控制,集中监控的新思维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5],并最终实现分拣、检测与监控一体化[6],达到分拣系统高速分拣、准确定位[7]、稳定工作的优化效果。

2 系统概况

分拣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控制模块、现场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监控模块。快件分拣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具体快件分拣流程如图1所示):

(1)系统检测全系统设备是否启动就绪;

(2)快件条形码读取,并进行货物信息审核;

(3)快件X光检测结果、称重信息传送至实时数据库并保留;

(4)快件现场采集实时数据同快件EDI申报的历史数据进行匹配;

(5)根据处理信息下达控制指令,数据处理后信息储存关系数据中

3 自动分拣系统的优化设计

本系统控制范围大、距离远,传统的自动分拣系统采用单一控制网络,控制总线结构材料消耗大,设备调试时间长、故障点增多,不利于维护和故障点查询。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控制网络,数据处理过程中所有信息都传送给PLC相应模块,并在各个模块进行分析解决,随着分拣系统规模的扩大,快件信息增量大,分拣点增多的现状,这种控制模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通过网络化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监控”将整个系统网络划分层次,整个系统由上层信息管理系统的集中管理,下层网络由不同站点分散分布控制方式,达到优化的效果。系统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由从分拣系统的网络构架可以看出,本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运用两层架构方式,支持PROFIBUS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标准的设计。第一级PROFIBUS构建的现场总线,其通讯速度最高可达12Mbps,完全可以满足下层网络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时间确定性和实时性要求,而且由于其环境适应性和现场抗干扰强,对于本系统的现场条件,可以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PROFIBUS协议比较简单,有利于后期底层网络的维护。ET200M作为DP从站通过PROFIBUS-DP与CPU316-2DP连接,实现现场控制网络中货物EDI信息采集、光电开关信号的采集以及电气执行机构的实时控制。

第二级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场设备之间经由PLC通过100兆以太网进行通讯,系统采用以太网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足够的带宽,减少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达到实时性的要求。而对于这种基于TCP/IP的开放式网络,不同的设备可以更好的互联,而且由于本系统有远程监控的控制要求,这种结构可以达到现场控制与远程办公无缝连接,增加了监管的透明度,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4 主要技术方案

由1介绍的分拣系统运行过程可知,过程(2)、(3)、(4)对系统实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最高,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正式对此三个过程进行优化,并对系统时效性进行分析。

4.1 实时数据采集实现

现场检测模块将快件在线的实时数据通过PLC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实现数据高速,可靠,可读写速度快且能实现安全管理机制和柔性化功能,我们提出通过应用OPC通讯方式,具有语言无关性、代码重用性、易于集成性等优点。且OPC规范了接口函数,不管现场设备以何种形式存在,客户都以统一的方式去访问操作。

4.2 异构数据之间的转储

实时数据由检测组件采集至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数据源存储在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中。为了实现同EDI申报信息匹配,须将数据从实时数据库迁移至自动分拣系统的Oracle关系数据数据库中。Oracle关系数据库中存放着由快递公司申报的EDI信息作为快件的历史数据。这两种不同数据库间传递的数据属于异构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换。鉴于在分拣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量大,用一般数据传输方法要花费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系统对于实时性的要求,因此本系统中通过ODBC接口解决两种数据库中异构数据相互转储的问题。

通过建立实时数据库与Oracle关系数据库之间的ODBC接口。可以实现数据表间数据的迁移。数据转储流程如图3所示。

在自动分拣系统Oracle关系数据库中,使用Oracle提供的R D B W o r k B e n c h与实时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访问界面,在Power Builder通过ODBC与RDB Work Bench相连。通过Power Builder提供的数据管道技术将实时数据库中指定数据表迁移到Oracle关系数据库中,完成数据在不同数据库中的转储。当分拣完成后,根据实时数据的情况,所有数据转储成为历史数据,以备调用。

4.3 快件分拣的容错与定位

为实现分拣系统准确、高速的分拣,需要将分拣快件实施准确定位。所有上传的快件实时数据都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分拣的判断条件,这些判断条件包括现场扫描站读取的快件条形码信息,快件称重信息和X光成像图像核实结果,通过这些实时数据与申报信息比对,如果实际信息与申报信息相符,则进行正常分拣,否则进入暂扣区等待进一步检查。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分拣的基本原理是将整个分拣线分为为四个通货格口、一个暂扣区和一个容错区。每个部分都分配一个能唯一标识该格口的无符号整型特征值:X1、X2、X3、X4、XA和XB。

在现场PLC从信息管理系统中读取货物的格口信息为无符号整型,将其依次存储于MW00至MWnm区域,其长度大于传送带上快件总数。

在符号表中定义变量名从Yn至Ym。主程序中快件通过称重和X光检测环节进入分拣区,当快件被暂扣区格口的光电开关检测到时,信息管理系统将比较Yn是否为XA,若等于则说明该快件不符合标准,改判其格口信息,将其分拣至暂扣区待查,同时将Yn+1至Ym数据依次前移1个存储区,以保证Yn为当前货物特征值。若不等于则放行至一号格口。一至四号格口同理进行判断,最终实现准确分拣。

经现场调研发现,重量较轻的快件A在通过X光机时易与后面较重快件B发生堆栈,可能被分拣区光电开关误认为是一个体积较大的快件C,从而给后面定位造成困难。故系统中提出容错判断处理方式,对快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纠正,以达到更好的分拣效果。

传送带的速度一般保持不变,为一个常数。因此同一个货物经过不同的光电开关所需时间相等。所以对于快件A经过X光机前的光电开关的时间进行记录,并定义为T1;对经过X光机后的光电开关的时间进行记录,并定义为T2。对T1,T2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进行正常分拣,若不等则货物发生堆栈。此时须将堆栈的两个目标A和B作为一个快件C进行处理,将容错区格口特征值赋予Y(n+x),同时将Y(n+x+1)至Ym的数据依次前移1个存储区,保证堆栈而成的快件C只具有一个格口特征值,且等于容错区格口特征值。

由于需要实时追踪快件的物理位置,因此在每个格口入口处以及整个传送带安装若干光电开关,当快件经过某一光电开关,PLC检测到该信号,并将其通过以太网送至信息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通过其变量名或者在PLC中的绝对地址得知其实际地理位置,因而可以在仿真流程图上相应位置作出显示,从而实现精确的追踪定位功能,同时也可为工作人员直观地展示整个分拣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分拣流程。

4.4 系统时效性分析

从扫描开始到各项检测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控制命令及时下达给PLC成为整个系统控制的关键,因此系统时效性是对分拣系统达到控制目的必然要求。要保证快件在经过目标格口时系统能作出快速分拣响应,就必须要求系统单次分拣响应时间小于快件在传送带上从格口光电开关到格口分拣机的通过时间T1。而传送带速度基本保持为0.8m/s,格口光电开关到分拣机距离约为1m,因此可以确定通过时间T1=1/0.8=1.25s。

设条形码扫描时间为TS,条形码站与信息管理系统通讯时间为Tss,PLC程序循环扫描周期为TPLC,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通讯时间设为TDB,PLC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OPC协议通讯时间为TOPC。本系统单次分拣定位的总时间周期为T2

快件条形码长度为32字符,每个字符8位,加上每条报文的报头和报尾共计34个字符总长度为:(32+1+1)×8=272bit

条码枪通讯波特率为19200bps,则可以得出:

Ts=272/19200=14.2ms,约为15ms。

PLC程序扫描周期TPLC的典型值为30ms。

根据OPC基金会的研究结果,OPC服务期与OPC客户机之间传送500个变量的时间小于100ms。

由此可见总时间计算公式的前3项为固定值且小于等于145ms。因此可知影响本系统时效性的关键因素是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连接时间TDB和条形码站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时间Tss。工业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经过估算传输32个字符的条形码信息所需的时间大大低于100ms。

可见整个分拣系统的单次分拣响应时间T2小于250ms,大大小于通过时间T1=1.25s,由此可见本分拣系统的设计满足时效性要求。

5 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单次分拣响应时间T2远小于货物通过检测区域时间T1,且系统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容错率,两层网络结构的应用体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监控的思想,实现分拣、检测与监控一体化,使分拣系统高速、准确、稳定的工作。上述快件分拣系统目前已在深圳海关监管中心航空快件处理区投入使用,分拣效率远高于每小时分拣1200件预期要求,且分拣差错率小于0.01%分拣指令改判成功率大于99.9%,实现了预期的控制的要求。实践证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启明.自动分拣系统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物流技术.2002,(5):7-15

[2]陈光军.EDI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5):8

[3]赵红洲,潘西明.基于OPC协议的数据集实现与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测控自动化),2006.22,(9-1):29-31

[4]谢丽霞,杨宏宇.行李自动分拣统计分析系统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5,(7):3-6

[5]陈彦辉.以太网技术在配送拣货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2004,(5):57-58

[6]王令其,潘松琦.自动化仓库认址检测与监控[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2):18-20

篇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等词语;

2.掌握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1.掌握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2.准确把握阿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授课类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演读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

教学设想:采用主问题“假设你要聘请保姆,你是否愿意聘请阿长?”串领全篇,步步追问,引导分析出不愿意和愿意的原因,及“抑”和“扬”的内容自然得出,由“抑”到“扬”,水到渠成的分析出阿长的性格特点及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鲁迅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引出长妈妈,走进文本。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积累重点字词: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阿长的身份、性格等

三、跳读课文,感悟形象,掌握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主问题:假设你要聘请保姆,你是否愿意聘请阿长?

先请不愿意的同学说说理由,引导分析“抑”的内容:

因为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多嘴多舌)

②限制我的行动(管我太严)

③睡觉成“大”字(行为不雅、不拘小节、愚钝)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麻烦、迷信)

⑤讲述长毛的故事(愚昧无知)

⑥谋害我的隐鼠(诘问、憎恨)

看来的确不讨人喜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的词句。板书: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憎恨、诘责

看来有这样一位保姆是挺烦人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还要聘请她呢?

再请愿意的同学说说理由,引导分析“扬”的内容:

因为她为我买回了《山海经》这本书。

我相信父母经常给你们买书,你们拿到书什么感觉,什么心理?鲁迅拿到书什么感觉?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们来看看买书的前因后果。

1.阿长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引导朗读19-28段,说明:文中没有交待,学生无法回答,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

2.設置阿长买书的情境,体会阿长买书之艰难。

教师扮演售书员,学生扮演阿长,体会“三哼经”三个字的信息含量。引导品读第22段,教师读的过程中故意漏掉“太”、“连”、“向来”、“都”,让学生体会这几个词的重要性。

3.买回的“粗拙的本子”为何被称为“最为心爱的宝书”?品读25、26段,体会作者得书后的惊喜和震憾。

4.由此,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既然有新的,那肯定就有旧的,说说幼年的鲁迅在什么时候还对阿长产生过敬意?

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5.理出情感线索,完善板书,了解欲扬先抑写作手法及作用。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深沉怀念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掌握描写人物手法

1.细节描写,栩栩如生:如写长妈妈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

2.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等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3.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语言寓庄于谐,含义深刻。

五、课堂小结

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又不失深沉庄重。作者怀着诚挚的感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抒发了对她的思念。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黄胖而矮、有点粗俗、甚至愚昧但淳朴善良,关心疼爱孩子的长妈妈吧!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掌握重点字词的形音义;

上一篇:描写青岛作文:五年后的青岛下一篇:三年级写我的植物朋友风信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