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中枣树》白居易

2024-04-14

《杏园中枣树》白居易(共4篇)

篇1:《杏园中枣树》白居易

杏园中枣树

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

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

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

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

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

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

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

吹煦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

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

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

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

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

轮轴材须此。

篇2:《杏园中枣树》白居易

【原文】

杏园中枣树⑴

人言百果中⑵,唯枣凡且鄙⑶。

皮皴似龟手⑷,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⑸,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⑹。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⑺。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⑻。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⑼。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⑽。

寄言游春客⑾,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⑿,从君怜柳杞⒀。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⒁。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⒂。

【注释】

⑴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

⑵百果:泛指各种果树。

⑶凡:平庸,寻常。鄙:粗俗,鄙陋。

⑷皴(cūn):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龟(jūn)手:冻裂的手。

⑸胡为:何为,为什么。

⑹幸:侥幸,幸而。

⑺杂英:各色花。旖旎(yǐ nǐ):柔美的样子。

⑻嫫(mó):嫫母,据《列女传》,嫫母是黄帝的妃子,长得很丑,但有贤德。西子: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美女。

⑼吹喣(xǔ):吹吁,呼气。轻者为喣,急者为吹。

⑽生生:孳生不绝,繁衍不已。

⑾寄言:传话。

⑿绕指柔:语出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原指钢韧性极好,不易折断。

⒀柳杞(qǐ):泛指柳树。杞,柳的一种,也叫红皮柳。

⒁“君求”二句:意为枣树自惭形秽,不敢与桃李相争。

⒂轮轴:车轮与车轴。

【白话译文】

人们都说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既平凡,又粗鄙。树皮像开裂的冻手,树叶像细小的鼠耳。它为什么没有自知之明,也来开花在这杏园里。它怎能受到攀折赏玩,幸而没有遇到伤害摧毁。在二月的曲江江边,各种花红得风光旖旎。枣树也在它们中间,好像是嫫母对着西子。春风对树木倒没有偏爱,它在温暖的吹拂下成长,从不停止。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的天理。且让我传话给春游的客人,请回过头来细细注视。您如喜爱绕指的柔软,听凭您去怜惜柳和杞。您如追求悦目的美丽,它不敢去竞争桃和李。可是您要造一辆大车,那车轮车轴的取材必须在此。

【创作背景】

元和二年(8)白居易由盩厔县尉迁翰林学士。次年五月,授左拾遗。一时间,诗人似乎仕途通达,春风得意,大有知遇之感。同时,也自以为有了臣世济国,一展鸿图的机会。于是他终日“食不甘味,寝不遑安”,勉力于“有阙必谏,有违必陈”。以至任职一月,既“谏纸忽满箱。”然而,他的尽忠职守,直言敢谏,并不被统治者所欣赏。宪宗皇帝就对他深怀不满。同时,他的孤傲的性格,不畏豪强的激切言论,也深遭权贵的嫉恨。因此,他常常感到苦闷和孤寂。

正如他在《长安正月十五》中写到的:“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从政愈久,他对黑暗的现实政治了解愈深,对权贵豪门专权,贤士才俊屈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就愈加不满:“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悲哉行》)《杏园中枣树》这首诗大约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写出的。杏园,在长安城南朱雀门街东第三街通善坊,和曲江相连,为当时新进士宴游之所。

【赏析】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一开始,诗人似乎只是客观地陈述了当时人们对枣树的普遍看法:“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平凡而又低贱,原因是它树皮裂,像冻裂的手,树叶细小,像老鼠的耳朵。”诗人以“龟手”的丑陋,鼠耳的猥琐来刻画枣树,描绘得很真实,也很形象,仿佛意在突出它的“凡”和“鄙”,引起读者对它的厌恶。前面冠以“人言”,就显得既不足信更值得怀疑。

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这种模糊的感觉,为最后的急转直下,凭空出奇作好了铺垫。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这四句是前一部分的递进和展开。诗人先以一种指斥和嘲讽的口吻批评枣树“怎么这样没有自知之明,在这杏园中开花呢?”唐代科举习俗,新中的进士都要到杏园设宴游玩。园内佳木云集,景色秀丽。因此诗人嘲弄它不该到此争芳斗艳,以贻笑大方。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心中愤激的感情。那些气焰炙人的达官显要,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外表雍容华贵,内心却空虚肮脏。诗人踯躅其中,不免有力单势孤之感,同时更有对这些人的深深的蔑视。这里的嘲讽是一种清晰的反嘲。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又对枣树进行安慰:“哪里适宜人们攀折赏玩,不过也幸而免遭伤害毁坏。”诗人对枣树孤独寂寞不受赏识的际遇表达了自己的同情,愤激之余,借道家“无所可用,安所困苦”的消极思想以自慰。

诗人在《云居寺孤桐》中表达了类似的思想:“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言寄立身者,孤直当如此。”诗人后期避祸全身,大约和这种思想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曲江即曲江池,在长安城东南,是唐代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与杏园相距不远。诗人将读者引出杏园,拓宽视野,在更大的范围上进行比较,以加深主题。“早春二月,曲江池畔,百树生花,风光旖旎,枣树孤立其间,犹如嫫母和西施相对而立。”古人常以嫫母和西施作为丑、美两极的象征。诗人把枣树置于婀娜多姿、争芳斗艳的二月春树的环绕中,更加衬托出了它的丑陋、卑琐,以及它立身尴尬的情形。这是继开头的贬抑后的进一步的渲染,通过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它也引起读者的翩翩联想,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曲江池畔,一个衣衫褴褛,形容猥琐的士子走在一群衣着华丽、神采飞扬、笑语喧腾的才子仕女中间,那是很奇特的一种场面。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它通过议论、反问、对比等手法,突出枣树的平凡、低贱、丑陋。

“东风不择木,吹煦长未巳。眼见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如果说此前诗人对枣树的同情还隐约闪现在对枣树的贬抑中,那么,从这里一开始,诗人就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东风却谁也不嫌弃,不停地吹拂让它生生不息,很快便成了合抱的巨树,它按照自己的天性完成了自己。”诗人的语气尽管十分平淡,感情色彩也很淡薄,但却含着一种傲然自爱之气。无论人们的鄙视,嘲弄,枣树不会枯萎,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自然之性,它顽强地生长,在沉默和孤寂中壮大,以旺盛的生命力抗击着与它对立的世界。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这里形容温柔婉顺的媚态。在白居易的诗中,绕指柔多用于贬意,以讽刺那些苟合曲从的小人。如在《李都慰古剑》一诗有:“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诗人说:“游春的人们,请你们回头看一眼:假如你们喜爱柔顺的媚态,请你们去观赏柳树杞树,假如你们追求悦目娇艳,那么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桃树李树,如果你们要制作大车,作轮轴的却必须是枣树的树干。”在这里,诗人使用排比句式,语气促迫,一改前文那种舒缓的节奏。诗人先柳杞后桃李,将人的视线引开,然后陡然一转,如飞瀑直下,惊心动魄,点出全诗的主题。

既出人之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读者惊叹之余,又反思前文,顿悟柔顺的柳杞,娇艳的桃李,实在是徒具外表,不足大用,而外平凡却质地坚密。枣树才是真正能担负重任的伟材。

与白居易的众多咏物诗一样,这首诗也蕴含深刻的寓意,或在感叹身世,或在哀怜同道,或指讽权贵阀阅,或存心帝王回顾,或在演绎诗人对人生的观察,或兼而有之。就诗歌自身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抒发一种对人们屈没贤材,争逐虚名的不满与愤慨,并劝谕执政者能明察贤愚,以使有志之士得效轮轴之材,肩负起治国的重任。这是一首哲理诗。枣树平凡鄙陋,其身多刺,其貌不扬。它生在繁花似锦的杏园中,更令游春之客鄙弃。诗人的价值观却与众不同,认为枣树虽然不如柳杞柔可绕指,不如桃李赏心悦目,但“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对以貌取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篇3:《杏园中枣树》白居易

目前我市用常规方法栽植的枣苗多是自然休眠越冬的枣苗,而枣苗的休眠期较长,将近6个月。在漫长的休眠过程中,枣苗必然会受到恶劣自然环境的危害,如冻害、风干、风沙抽死等,这也是造成栽植时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2半干旱区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内容简介

在冬季上冻前,要把准备第二年栽植的枣树幼苗移出苗圃,进行沙贮。沙贮既可以在土窖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到第二年的一月份,在枣苗休眠期达到其生理需求的时候,要及时把沙贮的枣苗装入营养钵中,然后移到大棚内进行期前萌动。装钵前要对枣苗进行修枝,剪去侧枝和过长根系,保留枣苗主干高30-40厘米,以保持营养供应平衡。

修剪好的枣苗要进行蘸根处理,把枣苗的根部放入加有生根粉的水溶液中浸泡15分钟,以促进根系生长。

经过修剪和蘸根的枣苗就可以装钵。装钵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枣苗放入营养钵中,用营养土墩实即可。装钵用的营养土要求是粘质土,以利于成坨。营养土里要掺加10%的熟农家肥和10%的沙质土,以利于枣苗生根。装好钵的枣苗就可以移入大棚中进行期前萌动。枣苗入棚前,要首先用杀菌灵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消毒,杀灭有害病菌。随后做好用于放置营养钵的畦床,畦床以宽1米、深50-60厘米为宜,否则不利于浇水。畦床做好后,就可以往里摆放钵体了。在摆放过程中,钵体之间必须挤实,摆满一个畦床后,上面要盖上一层浮土,使钵体之间不留空隙。三月末,大棚内的枣苗有可能发生白粉病,这时要喷1-2次甲基津布托或粉尽防治剂,及时消除病害。

三月末四月初,当枣芽萌动5厘米以上时,要及时给枣苗施肥,补充营养。施肥时要喷施浓度为3%的尿素水,10天喷一次,一个月内连续喷3次。注意,不要把尿素直接施到根部,否则容易烧伤枣苗。

四月末,开始放风炼苗,使其迅速适应棚外自然环境,以保证栽植后顺利成活。五月末即可移入枣园进行栽植。

栽植前,首先要把枣苗从大棚内带钵完好起出,起苗前5天不要给枣苗浇水,让钵内土壤形成土坨,以利于运输和栽植。在运输前要用专用工具将枣苗装好,运输途中尽量减少车辆颠簸,防止土坨破碎。

3半干旱区枣树绿苗栽培技术与枣苗传统栽植相比较的优点

3.1在枣树幼苗成活率方面:

3.1.1采用半干旱区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培育的枣苗,是将枣苗移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越冬,缩短枣苗的休眠期,使其提前萌动,到枣苗的栽植季节,大棚内的枣苗已经成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避免了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样栽植成活率较高。成活率在90%以上。传统的枣苗栽植在每年4月中下旬进行,起苗时剪除苗茎上所有侧枝,挖出苗木,在这一过程中苗木的原有根系不可避免的受到损伤,已贮营养成份部分流失,成活率在45%-50%。我们在朝阳市燕山湖风景区、朝阳县柳城镇东山村设置了试验区,试验结果见表1,表2。

3.1.2采用传统方法栽植的苗木需当年适应环境,而采用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处理的枣苗,只要从大棚内带钵完好起出,对枣苗的侧枝,根系无任何损伤,苗木的成活得到有力保证。

3.2缩短了初次结果的时间

采用传统方法栽植的苗木需当年适应环境,成活率极低,且次年结果。而采用半干旱区枣树绿苗栽培技术的枣苗,只要从大棚内带钵完好起出,对枣苗的枝芽,根系无任何损伤,苗木的成活率得到有力保证,且用这一方法栽植的苗木当年即可结果,当年见效。

3.3经济效益显著

以1公顷枣园为例,传统方法培育的枣苗栽植密度按2m×3m计算,每亩需苗木110株,此枣园共需苗木1650株。市场价格1.5元/株,苗木费总计2475元,成活率在50%左右,这样农民仅苗木费损失一项可达1237.5元;而采用半干旱区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培育的枣苗成本约在2.0元/株,共需苗木费3300元,成活率可达95%,大大降低了苗木损失的费用。我市年平均栽植大枣约5000公顷,如果都按此法栽植,每年可大大减少苗木损失费,为农民节支500余万元。

(注:以上两试验区各品种枣树绿苗和相应对照区的枣苗均为10000株)

另外采用此技术栽植的枣苗可当年结果,尤其是促进以后年份的丰产增收。

篇4:《杏园中枣树》白居易

重寻杏园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绝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徘徊。

上一篇:“魔鬼”训练下一篇:忘川客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