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2024-05-16

幼儿如何自我保护(精选6篇)

篇1: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如何教育孩子自我保护

现在的孩子经历的挫折教育相对较少,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相应减弱,渐渐接触社会的孩童,如何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下,平安健康地成长,是宝宝踏入社会的必修课。那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不要过多关注陌生人

很多时候,当孩子聪明可爱引人注意时,家长会对周围人的赞誉乐不可支。有时难免会忽略过多的与陌生人的攀谈,其实已经是让孩子更加勇敢地不认生。作为家长,应该简单果断地感谢对方对自己孩子的喜欢后,带孩子礼貌与之再见,这是在保护孩子;孩子也会从你告诉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命令中明白对他人的态度。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他人给予的食物或玩具,要学会拒绝。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物,这是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基本常识。但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教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

当有人抚摸孩子,家长要教给你的女儿“身体是自己的宝贵之处,不能被人动”。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亲孩子的人就是对孩子的喜欢,家长更不能忽略对男孩子的教育,保护男孩子的身体不受侵害这是一样重要的。可能很多家长都觉得小男孩不像女孩子那样柔弱,所以不太注意教他们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们一定要清楚,男孩也要懂得自己的身体不应被触摸。

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遵守规则。比如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家长也要牵着孩子的手,一直等到绿灯出现,并且会告诉他怎样分辨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的信号,所以孩子在过马路时会很自觉地看红、绿灯。带孩子出去时,要主动绕过井盖走,还要告诉他井盖不能踩。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父母的永远也不希望有危险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教育,就会减少许多危险发生。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

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

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

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2,不要轻易的去家里有哥哥在家,或者父亲在家的同学家。更不能轻易的去男同学家。

3,走在路上不要和任何陌生男人搭话。尽量避免自己一个人行走,最好找同伴一起走。

4,不要轻易的跟任何男人走。

多伦多警察局报道,95%的性犯罪,都是亲人,朋友,同学,或者是父母的同事等熟人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小孩子,听到此人是父母的同事,而且还见过,就很容易跟人走。这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实在万不得已不能接孩子要首先和老师联系,告诉老师你将派一个什么人去帮助接孩子。最好是女性。

5,当遇到有异性开始抚摸孩子的脸,四肢的时候,要立刻离开,并回家立刻告诉家长。

不要认为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孩子这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学会对异性的抚摸表示反感和拒绝的方法。

6,一旦发生危险,我个人不建议大人教孩子去用生命抵抗,毕竟孩子弱小,如何抵抗也抵抗不过身强力壮的大人。这个时候,告诉孩子她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点我在以前写过了。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受到肉体伤害的同时,在受到来自家长的精神摧残。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可能并不懂性伤害在精神上的意义。很多时候都是社会舆论和家长造成的。

让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同时,让孩子也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让孩子拥有快乐而又健康的童年是多么重要!

2017年12月 扬子第一幼儿园

篇2: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蔡集中心园

周德玲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所谓“隐患险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队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在幼儿园的各个门口、转变弯角、台阶旁,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四、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可以在“家园立交桥”上开辟有关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让孩子们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认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效能规则等等,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效能

蔡集中心园

仝秋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孩子产生兴趣而被接受。

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方法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孩子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否愿来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

师生感情是促进教育效能提高的基础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有一位幼儿由于他父母中年得子,家里都比较宠爱他,样样事情都由着他去做,让他养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自私,霸道,蛮不讲理,稍不称心就打人,情绪极不稳定,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因此,他对老师十分抗拒对立,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我真心的和他试着做朋友。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又如在自由活动时,我和他一起聊天,向他讲《丁丁找朋友》的故事,使他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的道理。“从现在开始我来和你做朋友,我们一起来努力好吗?”他忙说:“好!我一定听你的话,争取做一个好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付出的辛劳在我们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他开始主动地来找我,把自己的心理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和爱,是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孩子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关注两个大脑活动区是激发教育效能的动力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不但有一个理智大脑,还有一个情感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和心态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各以其极不相同的认知方式密切合作。孩子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然而作为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例如:美工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在:“有趣的车轮”活动中我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然后再将车轮放在纸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来纸上就出现许多相互交错的“轨道”。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一块漂亮的花布,我可以做把它做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是我们浦东飞机场的跑道,飞机可以从这跑道飞到天上去”、“这是大海的波浪,海浪正在跳舞呢?”等。由于这些活动唤起孩子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所以他们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本质——培养孩子成才联系起来,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来尊重,在与孩子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来有效的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各种资源。例如: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各种技能,教师在活动中随时、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当我看见探索角中荣嘉富在认真地自制拼图,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纸,并在纸的中间画了一只小兔子,接着,他又找来剪刀想把拼图剪成九块,当时我真的很想提示他画面太小会很难拼,然而我却打消了干预的念头,心想:我还是先尊重他的意愿,等他发现后需要帮助时我再引导他。于是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果然由于他剪的九快拼图大小不均,加上画面又小,集中在中间几块,旁边几块拼图没有颜色、没有图案,拼来拼去都不能拼完整,只见他摸了摸脑袋,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时我才以“玩伴”的身份去加以引导,我找来几副买来的拼图,让他自己去进行比较。

“你做的拼图与买来的拼图有什么不同?”并协助他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使他明白画面丰富,色彩鲜艳的拼图容易拼:而构图单调、画面小的拼图难拼。由于我与幼儿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孩子在自己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整体效能。因此,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教师所要关注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全面教育

蔡集中心园 蔡玲艳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多次组织幼儿到现场去学习的多元活动中,我发现如果活动目标单一,即只实施某一领域的内容就大大浪费这些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如何才能做到一物多用,多物合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教育价值呢?在实践中我尝试着整合教育。

一、目标的整合

现在的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数学六方面,这种划分是让幼儿更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应该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如:在“土”的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大目标: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的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土的关系,感受土的重要,在大目标确立以后,我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该主题的切入口——玩土。孩子有的用脚踩,有的用手捏,还有的用小棍搅拌,别提多高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土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泥土里有其他东西吗?泥土里能种什么?„„我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将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目标,在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或显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的整合。

二、内容的整合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原来的美术、音乐、数学教学内容巧妙整合在幼儿活动中。如让幼儿观察比较牛,羊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说说它们与人的关系,数数牛和羊的数量,比较牛和羊的大小,又如“树”的主题活动中,不光进行认识各种树,了解树的生长过程,树的作用,树叶贴画等系列活动,还在现场利用树进行绕、跑、钻等体育锻炼,进行比较粗细,目测长短等数学教学,这里面涉及了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完全打破了领域的边界,通过内容整合,帮助幼儿积累了整合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幼儿整体性发展。

三、形式、方法的整合

教育形式,方法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如:春游时,我没有规定幼儿一定要观察什么东西,也没有指定幼儿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到达目的地后,有的幼儿在田埂上比赛跑步,有的幼儿在寻找野花,有的幼儿在谈论庄稼,有的幼儿在水沟里抓起了蝌蚪,我呢,参与在活动中,有时和个别幼儿交谈,有时和几个幼儿同乐。有时召集全体幼儿讲述,从而自然产生了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活动形式,在这过程中还不时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做做等多种方法学习,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异常积极与投入,形式与方法的整合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表现。

篇3: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首先, 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 我们可以都贴上安全标志, 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 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 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 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 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 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 甚至过失行为, 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 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 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 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 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 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 绝不包办代替, 这样, 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 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 可以通过观看图片, 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 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 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 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 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 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四、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 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 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 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 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 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做好家长工作, 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 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 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 定期举行家长讲座, 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 可以在“家长园地”上开辟有关的专栏, 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做好家长工作, 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篇4: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关键词】自我保护;伤害;条件反射

第一、良好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

例如,幼儿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幼儿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我们还开展了《我会穿衣服》《马路上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不怕》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第二、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自护习惯。

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极为突出,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也是使幼儿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如,设置问题的方法。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手拉手走路,有时甚至三个人一起拉手走,这是比较危险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护动作,而容易导致头部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幼儿不手拉手走,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学会积极的防御。

3、学习自护常识,培养自护能力。

意外的自护常识是人们在历经灾难后,对灾难原由的规律性认识及所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灾害中,幼儿往往受害最大。那些恶性的犯罪活动,如绑架、拐骗等黑手往往最先伸向幼儿。所以,向幼儿普及意外自护常识是形势所迫。意外伤害是偶然发生的它又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幼儿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幼儿学习自护常识,有利于自护能力的提高,我们就将自护常识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如认识夏季时,我们告诉幼儿如何避免雷击的伤害;认识电时,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电器的方法;把各种信号、标志、符号,编进故事中讲给幼儿听,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护常识,提高应变和自护能力。

第二、教育幼儿敢于求助,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幼儿体力小,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险情时身心难以应付,所以求助是幼儿自护的最好方法。许多幼儿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就惊恐失措,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又因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幼儿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往往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所以教师和家长传授幼儿求助的技能要从敢字入手,教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平时要求幼儿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请别人帮什么等。在电话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利用电话求助是获得帮助的有效办法。我们要求中班以上的幼儿学会拨通自己家及父母工作单位的电话,并且知道110、119、12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

第三、通过直觉体验、情景类推,培养幼儿的自护能力。幼儿有受伤的体验,对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当见到别的小朋友摔伤跌破时,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他人身上。这种直觉体验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护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在情景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护教育。我们还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让幼儿讨论学习自护方法,以弥补随机教育的不足。如创设着火了怎么办,躲在哪里最安全等情景活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增加幼儿的自护经验。我们还开展一些自护实验,如怎样灭火、怎样防地震、娃娃流血了怎么办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护能力。

幼儿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没有事先估计到或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对幼儿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1、幼儿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

幼儿由于年龄小,体质和体能发展不理想,在活动时往往把握不好平衡,身体重心不稳,动作不协调,反应慢,不灵活,相撞时躲闪能力差,加之成人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 会,甚至剥夺了幼儿实践、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因此,意外伤害事件就很难避免。

2、幼儿不良行为造成的伤害。

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忽视孩子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有些幼儿任性、执拗,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在游戏和户外活动时,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兴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这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正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隐患。

3、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伤害。

我国传统的儿童保教观是“保护”、“养育”,儿童在成人的全方位保护下成长起来,他们在意外事故中,表现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从而导致了意外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幼儿园的具体做法有:

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体弱、受保护过度的幼儿,在活动中经常磕磕碰碰,而平时活泼好动、身体健壮的幼儿意外受伤率却很低。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由于体弱幼儿不爱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所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那些活泼健壮的幼儿,由于好动、灵活、反应快,遇到情况能采取紧急措施,因此受意外伤害较少。由此可见,增强幼儿体能是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在园区环境改造中,我们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创设了便于幼儿锻炼的各种环境设施。我们对现有的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对大型玩具进行全面检修,认真检查每一颗螺丝,做到防患于未燃,将意外伤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我们利用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小型场地,增设了废旧轮胎和老师自己制造的吊球、拉力器、攀登架等,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如幼儿在玩轮胎过程中,知道了一手扶着一手在后面推就滚稳了,而且越玩越灵活,并且知道轮胎要倒时赶快躲开身子、跳到一边就不会压着脚。这些器械既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又锻炼了幼儿的体能。

我们除对幼儿进行体育训练外,还注意开展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能。如:春天带领幼儿去郊游,通过远足活动对幼儿进行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冬季运动会组织幼儿进行达标项目比赛,自觉加强了平时的排球、跳绳、投掷、翻滚等项目的练习,兴趣很浓,达标率也有所提高。

篇5: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孟连县幼儿园 刘静

摘要: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中的最基本能力。但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善,独立生活能力及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各方面知识缺乏,但又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对一些危险的事不能做出正确、准确地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易发生事故,影响健康。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它充分说明了健康、安全、生命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现实意义。然而,健康、安全与生命是不能靠被动地等待给予的,而应该是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我认为应该从更新教育观念,放飞孩子中开始;从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教育活动中提高;从重视家园配合,搞好同步教育中完善;从抓住契机,做好随机教育中创新。关键词:培养;幼儿;保护;意识;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中的最基本能力。但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善,独立生活能力及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各方面知识缺乏,但又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对一些危险的事不能做出正确、准确地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易发生事故,影响健康。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它充分说明了健康、安全、生命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现实意义。然而,健康、安全与生命是不能靠被动地等待给予的,而应该是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我认为应该从更新教育观念,放飞孩子中开始;从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活动中提高;从重视家园配合,搞好同步教育中完善;从抓住契机,做好随机教育中创新。那么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幼教教育实践,谈谈个人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几点点滴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放飞孩子

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面对社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家长也不知所措。就使独生子女的成长过多地被家长、学校过度保护着。在安全教育方面,更是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伴,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但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上策。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不应因噎废食,束缚孩子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能生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把孩子臵于被动的地位;而应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在老师的指导监控下,适度放飞孩子,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让他们在自身的摸、爬、滚、打中学会自我保护,引导孩子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

二、加强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低,自控能力差,但是好学、模仿能力强等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易被幼儿接受的形式,开展自我保护系列教育活动。以安全教育为主,卫生保健知识为辅,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我们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如:在幼儿园的所有电器插座旁,我们都贴上了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在活动室,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我们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之中。我们成立了“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住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予以指出。

2.在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是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当今的家庭中成人往往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过多。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却事与愿违,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孩子不仅在生话方面不能自理,而且在面临危险的往往不知所措。老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转化为幼儿的自护习惯。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桃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平时注意对幼儿生活小节方面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恬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又如:幼儿园的饮水机,一直是让老师放心不下的地方,有的小朋友就是喜欢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碰碰它,许多危险就因此而产生。我在保育员打开水时就请孩子们观察,开水热气腾腾和翻滚的情形让他们大吃一惊,然后我接了一杯水让他们轻轻地碰一下杯子,他们尝到了“烫”的感觉,知道了开水的危险,就再也不去碰它了。同时,我也教育孩子们知道如真的被烫着了怎么办。适度的危险尝试,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度,并且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幼儿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自我保护能力有所提高。

3.安全主题活动中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我们把幼儿的需求作为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安全主题活动,充分挖掘自我保护教育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安全主题活动是幼儿园里常见有效的一种安全教育方式。我们设计了丰富的安全自护主题活动方案。比如主题活动《安全与规则》,通过游戏、录像片、故事和儿歌,告诉孩子们玩大型玩具时要遵守安全规则。在讲述安全道理时,我也不单纯用禁止口令,而是通过形象化演示和亲自参与活动,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

例如:杰杰做游戏时头皮在墙角擦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抓住这个机会,我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让幼儿讨论:“杰杰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并贴上标记,提醒全园小朋友注意。

又如:我们邀请中班小朋友月月的爸爸(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小朋友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了解了一些交通常识: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等;认识一些简单标志: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衔标志等等。同时利用角色游戏《小汽车》让幼儿进一步学习遵守交通规则。此后,我们带幼儿走出校园,到公路边,进行靠马路右边行走和马路左右看的实地训练。我们还选编适合幼儿特点的交通安全教育的儿歌、故事、游戏作为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大班幼儿对火警电话、悄防车很感兴趣,我们就接着开展有关消防安全的活动:观看动画片《我的家》(消防专题宣传动画)、创编儿歌《着火了怎么办》等。最近我园大班配合消防主题活动举行了一次火灾安全模拟演习游戏。游戏内容事先没有通知大班幼儿。大约孩子们午睡结束的时间,教室内响起警铃,老师们走出教室,大声喊,着火了。然后,有的老师拿起“灭火器”冲向“火区”,有的老师迅速组织孩子离开教室,只见镇子们都用湿毛巾梧着脸、弯着腰、小跑着到了“安全岛”,整个撤出过程只用了9分钟。

小班幼儿思维较为直观,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以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为蓝本,增加了有关自我保护的课程,如:看图讲述《手指划破了》、情景讲述《生病以后》、歌曲《对不起、没关系》、体育《小小消防员》、科学认知活动《我的身体》、《有用的五官》等等。通过教学,让幼儿明确自我保护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角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救能力

针对幼儿对身体伤害的应急意识差,缺乏自救能力,但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在角色游戏中开展自救活动,可使幼儿的伤害降至最低水平。

如玩医院的角色游戏时,幼儿扮演“医生”或“病人”。老师在游戏中注意提醒“病人”遇事不慌张,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处理。启发“医生”对流鼻血的“病人”进行处理时,应先将凉毛巾放到“病人”的额头上,再用卫生棉球塞住流血的鼻孔。为手指划破的“病人”处理时,启发“医生”用创可贴粘好伤口,流血较多者可用卫生纱布或洁净的毛巾捂住伤口,再向大人呼救。对摔伤、碰伤的轻度“病人”可用卫生绷带或卫生毛巾、带子等包扎伤口等;又如玩《我的家》角色游戏时,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父母,要和家人在一起。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并要求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三、重视家园配合,搞好同步教育

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我保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通过家长问卷,我们了解到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47%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我们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如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通过家园栏,开辟了 “安全、自救”知识园和“每周一问”,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液化气、热水瓶、电插座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臵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幼儿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提醒幼儿独处在家中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或打110报警等。我们通过这些栏目,提高了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另外我们还把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展示给家长看,清楚地阐明每一个活动需要家长哪方面的配合?如何配合?等等;同时,我们利用口头、电话、校信通等联系方式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及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相互进行意见反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育措施。由于我们的有效工作,家长配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大体现,好多家长主动关心我们课题的研究情况,并为我们提出建议,如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就是在家长的提议和配合下得以顺利进行的。

四、抓住契机,做好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一次上课时,一位小朋友突然吐了,我们便开展了“我生病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去给傅医生(校医)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4)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5)去寝室休息。这说明孩子们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当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连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自我保护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还应该不断增强幼儿的在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把安全的责任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他们就能更健康、平安的成长啦!参考文献:

[1]路蓉.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浙江幼儿教育,2000(5);

篇6: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然而,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促及到幼儿的安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成长,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我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相信孩子,放飞孩子。

在幼儿教育日趋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成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一些家长就认为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伍,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成人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更可靠的。所以,一些老师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不应因噎废食,束缚孩子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应生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放飞孩子,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形成勇敢的一面,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且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二、发动家长,促进家园联系的同步教育。

得到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在北京市21世纪实验幼儿园的一项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园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47%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例如,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还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 “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等办法;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另外把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定时展示给家长看,向家长清楚地阐明每一个活动需要哪方面的配合?如何配合?等等;利用口头联系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和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相互进行意见反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育措施。有了家长配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有效工作就会得到很大体现。

三、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进行有意教育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设计游戏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例如通过《娃娃找家》、《我的家》等一些游戏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等等,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积极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自救的具体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高昂的情趣,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知识。

2、开展专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只有他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如果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次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雯雯小朋友的头皮被墙角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抓住这个机会,我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⒈讨论:雯雯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⒉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⒊设计、制作各种危险的标记。⒋找危险,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并贴上标记,提醒全园小朋友在游戏中注意。并通过认识标记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生成各种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知道怎样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认识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街标志等等;利用一些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遵守交通规则。此后,定时带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事先和幼儿共同制定几项规则纪律:如走路靠右边;看见绿灯走、红灯停;过马路要四下张望;小朋友之间手拉手不可掉队……经过几次的活动,孩子们基本上就能遵守规则和纪律,使活动顺利地开展,也使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开展交通安全的系列活动中,如果幼儿对火警电话、消防车感兴趣,就可以接着开展有关消防安全的活动:观看动画片《阿q正传》(消防专题宣传动画),带领幼儿参观消防方面的各种图片,进行模拟练习等。

3、有效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巩固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抓住一日生活的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就可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一次做早操时,一位小朋友突然晕倒了,我便开展了“我生病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去给保健医生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4)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5)去寝室休息。通过谈话使孩子们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五、经常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醒巩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比如幼儿都知道在走廊不能奔跑,但大多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却做不到,这就需要成人平时多对幼儿进行正确行为的疏导,使之形成习惯。因此老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要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上一篇:国企改革1n文件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你问我答》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