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参考-精选文档

2024-05-16

《白杨礼赞》教学参考-精选文档(通用12篇)

篇1:《白杨礼赞》教学参考-精选文档

《白杨礼赞》教学参考

训练重点 一象征

二排比句和反问句 预习提示

本文写于1941年。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阅读时,要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查字典,给下边加黑的字注音: 大毡子开垦外壳锤炼主宰倦怠 潜滋暗长旁逸斜出泛出婆娑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

第 1 页 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敢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2 页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理解·分析

一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生长环境不

第 3 页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结合课文,口头回答下列问题:

1.白杨赖以生存的“景美”是_____________ 2.白杨自身的“形美”是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内在的“神美”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本文运用象征、烘托、对比等方法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白杨树象征什么?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揣摩·运用 三选择正确的义项。1.“礼赞”的含义是:()(A)表示高度的赞扬(B)表示尊敬和赞美(C)表示某种礼貌风格

2.“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A)高原的空旷(B)高原的辽阔(C)高原的平坦

四“普通”的常常是“平凡”的。然而作者几次强调“普通的白杨树”却是“不平凡”的。仔细揣摩: “普通”的含义: “不平凡”的含义:

第 4 页 两者是怎样统一的?

五排比和反问的连用,强调和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第七段,找出四个反问句,看其中的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六△本文写白杨树有扬有抑,富于节奏感。如写高原景色,先写它的“雄壮”“伟大”是“扬”;接着写它“单调”,令人“恹恹欲睡”,是“抑”;最后,写突然出现傲然耸立的白杨,令作者惊奇,又是“扬”。在变化中突出白杨的风姿。以此为例,分析下边一段文字。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七△长短句交错运用,语言活泼多姿。如写高原特色的第二段。有少至三五个字的短句,有多达二十几个字的长句,或长或短,交互运用,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值得仔细体会,不妨以松、梅、竹、菊为题写一段话,也注意长短句的运用。积累·联想

八朗读全文,注意吐字清晰,速度适当,表达作品含蓄而奔放的感情。背诵第七段。

九作家袁鹰写了一篇题为《白杨》的散文,不妨和本文作些

第 5 页 比较,思考并回答下边三个问题。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第 6 页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961年秋天,兰新路上。

1.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______画,《白杨礼赞》是__________画。2.《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3.《白杨礼赞》《白杨》,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见一题可

第 7 页 以多做。茅盾还有一首咏白杨的诗,见后面《题白杨图》。你也试以一种树木为题,写写你的感受。语法·陈述句和疑问句

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1)告诉别人一件事,(2)询问别人一件事,(3)要求别人一件事,(4)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告诉别人一件事用陈述句,询问别人一件事用疑问句,要求别人一件事用祈使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用感叹句。

1.陈述句在说话和写作中,用得最多。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陈述句有的肯定一件事,有的否定一件事。表示肯定,是用字句或一般的肯定句式;表示否定,要用“不”“没”“没有”等。例如:(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2.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来表示。有的疑问句末尾还有“吗、么、呢、吧”等语气词。

疑问句有的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等来提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代词来回答问题;有的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有的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作出肯定的回答;有的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第 8 页 例如:

(1)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2)这件事你听说过吗?

(3)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4)能不能制造出一种奇妙的机器,能够模仿人的动作摘下树上的果实呢?

有一种疑问句不是有疑而问,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这种疑问句称为反问句。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例如:(5)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前一句是肯定的反问句式,是为了加强否定的语气;后一句用否定的反问句式,是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练习

一指出下边的陈述句哪些是表示肯定的,哪些是表示否定的。

1.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2.激光不是一种普通的光。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4.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第 9 页 5.我国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指南车。6.没想到天时地势竟把他搁在这个车站上了。二指出下边的疑问句表达疑问有什么不同。1.哪一位是班长?

2.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3.你是吃米饭还是吃馒头? 4.不知山上的枫叶红了没有? 5.屋里是踢球的地方?

第 10 页

篇2:《白杨礼赞》教学参考-精选文档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②欲扬先抑。③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④“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⑤指导背诵。)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 盾

1.象征

2.排比、反问

景美------------------形美----------------神美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旋律高亢优美的歌曲《小白杨》,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学生交流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强意志等。由此导入本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教学呈现

1.谈一谈

学生呈现并交流课下收集的背景资料。

2.读一读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然后进行朗读交流。学生交流的句式为(投放大屏幕):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3.理一理:篇章结构。

4.品一品:写法、语言(培养学生质疑、品读、揣摩的能力)。

(1)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2)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5)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此环节中,师生探究出:

(1)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2)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义作铺垫。(3)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4)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直说的方式改写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写法。)

5.想一想:探究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章该如何写。

6.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

重点讲读第三段(第5、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1.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一九四○年三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注音练习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秀颀(qí)

三、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五、布置课外作业。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讲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

2.简略讲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五段(第9自然段);

3.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用词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句 陈述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 你不应该只觉得……

难道你就不想到…… 你应该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你也应该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么为什么要写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

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五、听朗读唱片(或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篇3:《白杨礼赞》教学感悟

一、完善的构思夺走了学生自主的领悟

在这节课里,教师设置的问题可谓由浅入深,遵循了事物认识规律,却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体感觉,这位教师是在引导学生完成三道练习题,题型为填空。表面上讲,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利,让学生围绕精心设置的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实际上,这种自主变成了“资助”与“馈赠”,学生的合作与探究都是在教师画定的圈子里开展,他们都在教师的“善意”相助下,明晰了白杨与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之间的内在关联,接受了作者意欲赞扬的白杨及其内蕴的精神。于是,学生接受了教师善意给予的“这一个”,至于“另一个”,自然难有自发、自主的深度阅读。

二、完美的活动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展示

新课改虽然推行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固守着一种习惯性思维,要扶着学生前行在语文教学园地里,要引导学生按照既设的方向前进,不愿他们走或多走一步弯路。这样的教师可谓用心良苦,但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让学生一开始就走完美的路。其实,教学需要学生真实地展现内心的思考,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思维的过程,善于接受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就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设定的层次感强烈的问题,压缩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展示。最终,学生呈现出的答案惊人一致。是这节课非常成功吗?是学生阅读能力出众吗?两者都不可信。

三、善意的评价缩小了教师发展的空间

点评这节课,正如前文所述,评课教师纷纷给予好评。评价时,也引用了不少时髦的点评语,例如,“教学设计基于文本和学生的基础”,“课堂组织严密,构思精巧”,“学生活动充分”……实际上,在语文界,这样的现象不是个案,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师的危机所在。一致赞扬的不可信,一致批评的要反思。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他必须清楚众口一词的美誉背后定有不少教学瑕疵,必须遵循效益优先的准则,从教和学的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例如,可在课中或课后与学生个别访谈,请他们讲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听取来自课堂参与主体——学生的真实见解。如此教师才有可能反思自我,进而促进专业成长。即使对于评课教师而言,过多的溢美之词也会促使其懈怠于教学研究,固着于既有教学程式的延续。

文学创作有个经验——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和融入,在文中巧于留白。在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留足缺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

1在教师的主动隐退中,走向完美

笔者观摩过不少名优教师的课,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主动隐身其后,更多地组织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环节的串联。就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用问题串联课堂,但不应是像前文所述的暗示文章内涵式的提问。例如,开头设以“由课文标题同学们能获悉什么信息”的提问;接着提醒学生研读文本,寻找白杨的品质和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再问学生“文章中除了写白杨,还写到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联”;最后,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用意。这样的设问就起到了串联、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

2在学生的失败体验中,走向完美

学生的成长(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会存有挫折和起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怕学生出错,甚至要希望学生出错,因为如果没有错误,要么是学生十分优秀,要么是课堂教学设计过于简单而低效。例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看法:“我觉得我的母亲也有白杨这样的品质”。对此,教者没有给予肯定,只是简单地用文中的“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予以解释。应该讲,这位学生的回答相对于教师预设的答案而言是有差距的,但可惜的是,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讲述理由,更没有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下面的内容。因为文章中认可白杨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更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实际上,在让学生有了失败的体验之后,让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并获取成功,这样的学习将更加深刻和趋于完美。

3在教师的评课归位中,走向完美

教师的评课必须有所改进,走出奉承化、套路化的怪圈。为此,笔者呼吁广大教师真正回归评课的本义之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并敏于挖掘不足。更有甚者,还要创新评课方式,敢于让学生参与评课,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效益的直接叙述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优劣的评判人,让学生感知评课教师评价能力的高低。当这些成为现实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是授课者,还是评课者)必然具有全新的动力,也必将逐步成为现实。

课堂教学是一项艺术,在大家都在刻意追求完美的时候,让教师主动缺失于教学过程中,接受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失败体验,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效益评判的主体,这样的教学也将趋于完美。

篇4:白杨礼赞教学反思

本文我采用析读课型进行教学,通过对《白杨礼赞》的朗读分析教学中,我获得几点启示:

(一)散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熟悉写作背景,茅盾同志赴延安是1940年6月于西安遇见朱德总司令,搭他的车到延安的。回重庆后于1943年写作《白杨礼赞》。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当时重庆甚至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反动派势力消极抗日,茅盾同志去延安之行亲眼目睹了西北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抗战,多次粉粹日寇的“扫荡”。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这篇文章,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情地歌颂他们。这就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课文的时候找到切入点和抓手。

(二)散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住,结构就理不清。作者一喟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也就是散文的“神”,围绕“神”来写“形”,作者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叙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这样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完美呈现。线索抓住了,在朗读和分析课文的时候,对象征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篇5:白杨礼赞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方式。这其中的原因既与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又与教师的风格和文章体裁内容等密不可分。但是就本文而言,设计有效的主问题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之所以说比较好,因为问题的设计还是有点请学生入瓮之嫌。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平凡”;“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平凡,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篇6:《白杨礼赞》教学反思

1.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整体感知,品味赏析;情感变化,欲扬先抑;借助背景,总结升华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符合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主问题的设计,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比如: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个主问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从文中找到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对白杨树有了整体认知,白杨树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再体会开头的境美,对黄土高原下的白杨树有了更深层的领悟,前后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2.注重朗读与品味语言的结合。本课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必须注重朗读的训练。朗读不仅是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体会白杨树外形美的环节,让学生抓住词语重读,比如“力争”“绝无”“一律”“绝不”等。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休会到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外形特征。学生在体会白杨树神美的环节,让学生抓住四个反问句反复朗读,学生的情感迸发出来,深刻体会到白杨树的精神和意志。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朗读中触摸语言、赏析语言、涵咏语言,在朗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师生的语言呈现出螺旋式地上升,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达到“师生一心,教学相长”的理想

篇7:《白杨礼赞》四赞

一赞其一线串珠的结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 “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就是指它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无论笔端怎样纵横,行文如何捭阖,都要紧紧围绕着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白杨礼赞》写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写无边无垠的绿色麦浪,写眼睛的倦怠,写恹恹欲睡的情绪,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写敌后守卫家乡的哨兵,写北方的农民,写贵族化的楠木……看似漫放巧纵,实则一线串珠——这根线就是“白杨树的不平凡”,所有的“散珠”都是为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服务的,有了这根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就变得结构谨严、形散神聚了。

二赞其步步推进的内容。文章先写黄绿错综、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展现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接着镜头推近,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表现其外在形象的不平凡;进而揭示白杨树的“伟丈夫”精神,赞美其内在品质的不平凡;最后指出白杨树象征了广大的抗日军民,表现其象征意义的不平凡。如此写来,由境而形,由形而神,由神而意,循序渐进,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三赞其层层深入的情感。文章一开始就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并用“实在”一词,突出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真诚确凿、发自内心的;文中不仅两次重复强调了这一情感,而且进一步用“决不是”异常肯定地凸显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也毋庸置疑地深化了赞美崇敬之情;文末,作者“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高声”中饱含着纵情讴歌、无限热爱的深挚情怀,将对白杨树的礼赞推向了高潮。

四赞其传神传情的语言。茅盾用“无边无垠”来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来写高原的“色”,用“扑入视野”来写汽车的“快”,可谓精妙传神;用“傲然挺立”“力争上游”“笔直”“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倔強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来写白杨树的外形、精神,可谓恰如其分;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来写白杨树及其象征的抗日军民的品格,可谓贴切到位,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文章还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美感,也巧妙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炽烈的礼赞之情。

篇8:白杨礼赞教学反思

首先,确定给学生讲什么是重中之重。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的不用讲,简单提点一下,重点是要讲出超越学生初感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本身要对教材有专研,能读出自己独到的体验。此外,老师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能够找出文章当中最值得讲的内容。

其次,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过渡语精炼而又富有文采,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之感。要做到这一步相当考究老师自身的底蕴。此次上课,思路清晰做得比较到位,但衔接不自然,偶尔还出现了断片,这和我平时的上课习惯密不可分,以后一定要多多注意。

再者,我一直认为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它其实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那么,语文课则有表演课的特征。一篇篇文章,或描绘自然风光,让人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万种;或抒写人间真情,直抵人心,触动我们的心灵;或阐发哲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作为语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融为一体,感染学生的情绪。这就涉及到老师的肢体语言是否表述到位,语音能否调动学生的情感。除此之外,一个语文老师的普通话和粉笔字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鉴于以上分析,对自己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每天至少练字和普通话各十分钟,尤其是练字。

要多看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撰写教学研究,力争做一个研究型与上课型兼而有之的老师。

每次上完课要写教学反思,每周进行一个教学总结。

篇9:《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讨论、交流等过程,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文章层次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通过课前查资料教师补充的方式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赞美)。

(三)深入研读

1.课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礼赞白杨树的?

(学生读课文圈点勾画)

2.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在此生长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体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恹恹欲睡时看到白杨树,令人振奋的惊叫起来,意在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欲扬先抑对白杨树进行反面衬托。)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课文那些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特征?

(外形和精神,外形从枝、叶、干、皮几个方面)。

(四)拓展延伸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仅仅是写白杨树吗?运用了什么手法?

(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五)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图片,回顾本课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篇10:《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官池初中

樊小平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领会欲扬先抑、铺垫、对比的手法。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3、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件)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2. 复习象征手法。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

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第5段,概括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白杨树的形貌的?本段中哪几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精神气质?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外部形态:参天耸立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内在气质: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白杨树除了具有这样的精神品质以外,它还象征什么?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 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作者要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写高原风光?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7.读课文第2段思考:

(1)、作者笔下的高原是什么样的?(2)、高原风光给了他什么感受?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2)雄壮,伟大——单调

8、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作者描写高原风光对白杨树起到衬托作用

1、正面衬托,景美树更美,不平凡的环境孕育不平凡的树

2、反面衬托,景虽美,但离开白杨树便显得有点单调,因而白杨树更美。

9.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 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白杨树 北方农民、哨兵

抗日军民精神意志

白杨礼赞

茅盾

团结向上 倔强挺立不屈不挠

篇11:略谈《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

本文颂扬了中国北方抗日民主根据地崭新的生活,是一曲热情洋溢的赞美乐章。文章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助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热情讴歌了他们正直、朴质、严肃、坚强温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赞颂的感情。同时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也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鞭挞。该文不仅的组织内涵博大精神,而且结构(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外化體现)严谨、缜密、完美,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下面敝人就以这篇散文的线索、照应、过渡、段落、层次五个方面对《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略陈管见:

一、线索明晰。线索,顾名思义就是文章行文的脉络,是作者构思谋篇的途径,也是一篇文章结构的核心一篇目文章如果抓不住线索就理不清结构。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三个字正是作者抒发礼赞之情的基石,所以说“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就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借助这一线索,文章才能够追求一种“自然之节奏”。其意态,的确有点像“散步”,似“闲谈”,如“行云流水”。本文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主要是类为作者对所赞美的对象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为该篇文章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运用了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得以实现,该文以此为线索,紧紧地把全文贯穿起来。无论是哪一个段落,都围绕着“白杨树不平凡”这一中心展开叙述、抒情和议论。如首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开门见山,起笔有力,礼赞之情破空而来,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分析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从而又具体地分析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从而构成了文章的核心部分为此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即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黄绿错综的黄土高原)不平凡,白杨树的外部形态(笔直的干,紧紧靠拢的枝,片片向上的叶,无比光滑且有晕圈的皮)不平凡,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伟岸、质朴、严肃、坚强不屈)不平凡,这样看来,文章众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写到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形到神,突出了白杨树确实“不平凡”。行文中,虽然不见作者以“美”字直接赞许然而白杨树却美不胜收,尽得风流,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二、照应巧妙。开头一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既点明了本文的文题,又和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遥相呼应;还引出了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不平凡的白杨树。”再如第五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倔强挺立,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为第七、八段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其象征意义作了铺垫。

三、过渡自然,过渡是上下文间的衔接、转换,是使文气贯通,脉络分明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对高原景象的感觉到对白杨树的特征描写,没有丝毫的生硬之感,仅仅运用了一个过渡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就使上下文尤其连贯,浑然一体。在对白杨树的特征描写之后,又运用过渡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与后文赞美白杨树的段落衔接起来,显得相当紧凑、严谨。这两个过渡,既承接的上文,又引起了下文。另外,又使用了一个过渡句:第八段的开头一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还用了一个过渡词:如第三段开头的“然而”一词。综上所述,由于本文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所以才给人留下浑然天成,别具匠心,信手拈来的深刻印象。

四、段落分明。该文各段内容单一完整,形式完美,和谐灵活,舒展自如。各段都能工巧匠有集中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第五段围绕首括句(中心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由总到分刻意塑造白杨树非凡的外在形象。同时,九个自然段都能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或长或短,错落有致。

五、层次清楚。本文层次井然有序。开头扣题点题,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纹)。接着描写西北高原雄壮的景色(衬托白杨树),然后由远及近写白杨树的风貌风格,再以树喻人揭示白杨树的象征风格,最后运用对比手法,赞美白杨树,突出中心。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该项段“卒章显态。”作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水道渠成地得出结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且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使文章首尾圆合。因此,这最后一笔同样能体察出作者经营结构的甘苦,写顽固派的态度,实际上是换个角度继续赞美白杨树;写楠木的“贵族化”,实际上是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

篇12:《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巨野开发区一中:马爱景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说出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3、学习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思考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预习:

1、结合工具书解决本课字词。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一)导入新课

白杨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是,我们见到的白杨树和茅盾所写的“白杨树”是一样的吗?今天我们将走近西北高原上的生命特色《白杨礼赞》,看一看茅盾在文中抒写了怎样的情怀。

(二)1,解题:“礼”,崇敬。“赞”,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2,了解作者和有关写作背景。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提问: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3,关于象征这种表现手法:

1、什么是象征手法?(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赞美的事物上叫象征,也叫托物言志。它的作用有二①把作者要说而不直接说的意思,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②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直接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本文属于后者)

象征:是要把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称赞的事物上的一种写作方法。写法上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的描写;做深刻细致的评价,加以评论点明象征意义。

2、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拟人和比喻是修辞方法,是就语言来说的,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2)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都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大体都用在立意上,而拟人则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写的生动形象。

3)象征与比喻的借喻的相同点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象征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要作细致地描写,而借喻式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需描绘或刻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全文抒情线索。边读边找出文中几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句子一一标出。提问:哪几次?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文中共四次提到“不平凡”。抒情的线索: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读4,6,8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明确: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第二段(第2—4自然段),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不平凡。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五)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什么?(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六)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西北高原的景色及感受。

教师提问:高原景色是从三方面来描写的,也就是色、大、平(色彩、辽阔、平坦三个特点)从本段中找出表现色彩、辽阔、平坦相对应的词。

明确::“黄绿错综”写其色彩;“无边无垠”写其辽阔;“坦荡如砥”写其平坦。

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在写高原景色时用了一个比喻句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那么黄和绿各指什么?看课文“黄的是土。。。。”在这里分别写“黄”与“绿”。不仅讴歌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并且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深表赞叹。接着,又用彩笔浓抹出西北高原的特色——“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宛若并肩。。。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什么?(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自然令人产生“雄壮”或“伟大”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感到有一点“单调”。

同学们:作者描写高原的目的在这里已渐渐体现出来了:目的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以“雄壮”“伟大”为背景,是为了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也就是白杨树坚强的意志品质。)暗写了白杨树生长环境和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的艰苦环境是一致,从而是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作铺垫。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倦怠,单调”在这里指出不足之后,笔锋突然一转,由景写到什么?(树),请同学们看第三段

“刹那间。。。猛抬眼”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一排”、“三五株,一株”,由远而近,看得更真切。这使作者见到这些树时情绪由“恹恹欲睡的情绪”到“惊奇”地一叫为之一振,并发出惊奇的赞叹。通过我的情绪变化,为下文对白杨树的描写奏响前奏,渲染气氛。文章由低潮恹恹欲睡转向高潮“惊奇”地一叫,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作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是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出现起了渲染作用。

同时作者描写高原的目的二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在恹恹欲睡时看到白杨树,令人振奋的惊叫起来,意在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欲扬先抑对白杨树进行反面衬托。

(七)结束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板书“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锋,给人一种壮美之情。

第二课时

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来看5~~6自然段:

(一)朗读第5、6自然段后思考:

这个部分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同学们,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板书“形神之美”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由树联想到什么的?连用了4个什么句?构成一个什么结构?这组反问句的意思?(人,反问,排比)

明确:(1)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气质全面地赞美白杨树。明确(2)① 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

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的性格,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的形象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由外向内,由树及人,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现白杨树的象征之美(3)第8自然段有何作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揭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4)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哨兵,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种手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齐读在书上划下揭示象征意义的语句

(三)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思考:(1)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楠木指哪些人?

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在文中象征诸如国民党反动派等。(2)写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写楠木看似离题远了,其实是换个角度赞美白杨树,其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鄙弃之情,深化了主题,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和谐完美。

上一篇:职业素养与礼仪修养下一篇:术前检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