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2024-04-15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精选14篇)

篇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

比如3×(3/5) 表示3个(3/5)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3/5)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

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 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分数与分数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

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

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篇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a/b)(b≠0)

3.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 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 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6.化简: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先把比的 前、后项变成整数,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注: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 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篇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在做中体验, 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 (1) 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通过整理和复习, 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创新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能主动优化。

教学难点:

策略的形成并优化。

教学转化点:

规律→算法→策略

能力训练点:

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探索情趣和探索精神。

先学提纲: (课前完成)

1.回顾: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1) 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2) 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 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 我们要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小组讨论:

这一单元, 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 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唤起学生的旧知, 并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所学更有条理性, 为综合应用打好基础。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2) 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 谈谈收获。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所感、所想, 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二、查漏补缺

1. 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1) 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2) 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 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集体交流。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共同校正。

同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 内化策略。

三、综合运用提升

1. 按1、1、2、5、3、1、1、2、5、3……这样的顺序排列成一组数。

(1) 第99个数是多少?

(2) 前99个数的和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校正。

2. 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2棵柳树、2棵杨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 ( ) 棵柳树, ( ) 棵杨树。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可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

五、课堂作业

1.国庆节五年级3班教室里要按“两红、四蓝、三黄”的规律挂彩灯, 一共要挂43盏灯。三种颜色的彩灯各需要多少盏?第21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只彩灯是什么颜色?

篇4: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是从认数里抽取出来单独设置的,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分与合”这部分内容在本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它是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前提。在学习10以内数分与合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建构1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它是认识20以内数的思想基础。学生习惯于从“分”与“合”的角度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例如: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19可以分成10和9等等,这些都是“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它为进一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做铺垫。进位加中需要将一个加数“分一分”再和另一个加数“合一合”凑成十,退位减中需要将被减数或者减数“分一分”再进行计算。

2学情分析。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且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部分学生甚至有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可以通过计算直接得出分与合的结果。但是他们大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提取,如果提及方法或过程他们则难以完满回答。

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分”与“合”的思想,在生活中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算理,会比较容易。

3重难点分析。

能够识记、理解、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基本知识要求,也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的安排大致分为7以内的分与合和8~10的分与合这两个阶段进行,但其实在教学每个数的分与合时,都有各自其侧重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在于知识结果本身。而在于过程目标的差异。

4、5的组成重点是理解“分”与“合”的思想;6、7的组成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8、9的组成要求学生运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10的组成则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探索、推想。

本单元教学,操作是主要的教学策略,其教学难点在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将“分”与“合”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认识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思想方法,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探索和掌握2~5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2-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桃子图片,猴子图片,圆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4的分与合

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出示两个猴宝宝图片(贴有名字:多多和乐乐)。一天猴妈妈拿来4只桃子分给她的两个猴宝宝吃。

课件展示:第一次分完,多多就大叫: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师:猜猜看,第一次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可以用桃子图片摆一摆。

学生用桃子图片摆一摆,并汇报:多多分到1个,乐乐分到3个。多多分到的比乐乐少,所以多多不同意。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把4个桃子怎样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2:

课件展示:

乐乐说:那怎么办呢?

篇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分数的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篇6: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运算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算乘除 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1) 总数与部分数相比较的问题:【分数乘法、减法】 一般解题方法:先求出未知的部分数,再用总数减部分数等于另 一部分数。

篇7: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教学内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生活中任何幸运与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请你举例说明。

2、学生举例说明。

二、基本练习:填空题,逐题出示,学生回答,并说明想法。

1、一个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1-6点,掷骰子落下后,1点朝上的可能性是()。

2、口袋中有红、黄、绿球各2个,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3、一副扑克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 的可能性是()。如果是两副扑克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 的可能性是()。

4、口袋中放8个球,如果要保证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3/4,口袋中应放()个红球。

5、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要抽1名学生参加抽测,抽到男生的可能性是(),抽到女生的可能性是()。

6、袋中有6个红球,2个白球,每次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好放回)。摸40次,白球大约摸到()次。

7、有12个乒乓球,其中6个是红球,6个是黄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如果第一次摸出1个红球(摸好不放回),第二次又摸出一个红球(摸好不放回),再继续摸,那么第三次摸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如果每次摸好后都放回呢?体会两种操作程序的不同,结果也不同。

8、抛一枚硬币,连续9次都正面朝上,第10次抛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体会每次抛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不会因前面抛到的结果影响到后面的可能性。

9、红红和四个女生及三个男生一起玩捉迷藏,红红捉到一个同学,这名同学是女生的可能性是()。

体会其中的可能性只与被捉的学生有关,与红红无关。

三、综合题

(一)画一画

1、右图是一个转盘,请在转盘上画上阴影,使指针转动后,停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是1/4。

2、有10枚围棋子,从中任意摸一枚,摸到黑子的可能性是4/5。请你画出符合条件的10枚围棋子。

(二)连一连

3、在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连一连。(图意:4个口袋中分别装:2黑3白,3黑3白,4黑6白,4黑4白)可能性是2/5 可能性是1/2

(三)辩一辩

4、袋中有3个红球和2个黄球。如果摸到红球算小明赢,摸到黄球算小军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你认为谁获胜的把握大些?比赛的结果是否一定小明赢?为什么?

5、从1——10十张牌中任意取两张牌,牌面数字相加,和是奇数的可能性是多少?是偶数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和是偶数算小明赢,和是奇数算小军赢,游戏公平吗?如果换成1——9九张牌做上面的游戏,公平吗?

6、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1-6不同的点数,现在把两个骰子一起掷,骰子朝上的一面的的点数相加可以得到2-12不同的点数。掷一次,得到不同点数的可能性相同吗?为什么?如果猜中点数有奖,你认为猜多少点的可能性最大?猜多少点的可能性最小?

7、一种彩票是由0-9的任意数字组成的三位数组合而成,如315或426等等。某人买了一张彩票,请分析他中奖的可能性。

8、出示教材上第118页上第25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按要求回答问题,并说明想法。

9、出示教材上第119页上第26题。

先出示图,提问:这两张图按虚线能否折成正方体?说明理由。(相连的虚线必须是5条)

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按要求涂色、写数。说明想法。将图形剪下来沿虚线折一折验证。教学后记 课前思考:

这一节复习课内容紧扣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画一画”、“连一连”、“辩一辩”等内容都是学生们喜欢的,这样的复习课一定能让学生们的复习兴趣调动起来,相信通过这些练习和相关的复习,能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学会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掌握其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活动方案。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可能性,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另外,补充这样的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1.袋中要放红、黄、蓝三色球共5个,如果40人每人任意摸一次(摸完后球仍放回袋中)。要让摸到红球的可能为16次,袋中要放几个球?

篇8: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 比较反思, 形成技能

教材上从例题到习题, 方程的形式改变了, 但是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这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方程并不是简单的计算, 其过程要比计算复杂, 往往需要将方程进行转化、变形, 最后才是进行计算。因此, 解方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时, 通过自主反思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并形成思想方法的积累。

【教学实践】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后, 教学解方程。

(1) 进行比较, 启发转化

师:2x-22=64与2x=64有何不同?它复杂在什么地方?

生:多出了减22。

(学生一般观察到的是多了22, 而不是多了-22, 教师可在板书中用色笔突出这一点)

师:能把左边的-22直接去掉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 引导转化, 强化方法。

(1) 说出跟形如ax=b的方程相比, 下面的方程有何不同, 然后完成填空。

(2) 你能不能把下面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并说一说是怎么转化的。

(3) 总结反思, 形成技能。

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很快地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比较再转化。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有人将其分为“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前者指“只管公式, 不管理由”, 后者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 而且知道理由”。在方程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分析等量关系上, 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解方程的教学时间, 把解方程当作“非重点”来处理, 弱化为解决问题教学时的“衍生品”。对此, 我们可以在初次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 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工具性理解”。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积累相当的感性经验, 不可能充分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并将付诸实践。而在单元复习时, 学生有了相当的经验, 有足够的能进行比较归纳的素材, 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就容易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解题方法提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而实现“关系性理解”。此时, 可以出示适当的变式, 以促进学生异中求同, 突显转化的思想,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逐渐习惯解方程的书写形式, 容易获得成功感。部分数学教师有一种误解, 认为“工具性理解”应该避免。实际上,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调查发现,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都非常普遍, 而且各有各的用场。但是斯根普也强调, “工具性理解”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关系性理解”。

2. 提炼思想, 积累经验

学生在获得“工具性理解”的同时, 已经积累了“关系性理解”所需的感性经验, 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 将技能提炼上升为思想方法。例如, 在《整理与复习》的单元教学中这样的比较就显得必不可少。

【教学实践】

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在比较其相同点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转化的基本思想。

学生解方程:

师:这两题解方程的倒数第二步, 即3.4x=6.8和4x=24有什么相同点?

生:最后都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师:能具体说说这两题各是怎么转化的吗?

生:第1题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减相同的一个数。

生:有时也可同加、同乘或同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生:第2题是先计算5x-x。

师:是的, 能先算的可以先算, 也就是先把未知数进行整理、合并。

篇9: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在情境中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教材从生活中选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现象作为认知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以此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页的例题分3步呈现,首先呈现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勾画出两条边,这些勾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根据3张照片中的彩色线分别画出3组直线,从现实情境和具体物体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对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3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开数学思考。第42页例题的呈现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在这样的“实物和图形”的反复转换中,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2强化操作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让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不单是操作方法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第40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道例题都是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或垂线之后安排的。都不是教材指导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想办法画,在画的活动中继续体会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内涵。

3注重知识的应用与解释,体会知识的价值。教材选取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知识对相关现象做出简单的解释。如穿过马路的最短路线、怎样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管接到小明家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进行解释与应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与“垂线”等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本单元安排了大量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需借助多个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图活动有画平行线和垂线等,测量活动有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而在此之前,学生的作图和测量的机会不多,经验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2-44页“认识垂直”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生活场景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通过组织看一看、量一量、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在现实中找到物体表面上互相垂直的现象实例,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2复习。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从每幅图中找到互相平行的线吗?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一组平行线呢?请大家指一指、说一说。

3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也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评析借助教材例题提供的素材,让学生找出平行线,一方面对上一节课进行了复习,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新知。另一方面为下面发现“垂直”、抽象“垂直”提供物质基础。

二、观察发现,认识垂直

1初步感知垂直现象。

师:同学们认识了平行线,也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你能从图中找到相交的线吗?指一指、说一说。

师:从两幅图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组相交的直线,从中我们各抽出一组。(课件出示两组相交直线)观察这两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我们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而且这里的这4个角都是直角。

2深入研究,形成概念。

(1)根据讨论提纲,课件出示讨论题,让学生自学课本例1。

★什么叫互相垂直?你是怎样理解“互相”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什么叫垂线?什么叫垂足?

(2)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分别记作直线a和直线b,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怎么描述呢?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3,回归生活,理解概念。

(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观察这几幅图片,找找看,哪些线段所在直线是互相垂直的,指一指、说一说。

(2)变换、沟通。

课件动态出示镜框位置变化的过程:我们再来看这个镜框,如果老师这样放(倾斜),长边和短边还互相垂直吗?如果我们把镜框拉成这种形状,长边和短边还互相垂直吗?请谈谈你的想法。(稍停)

(3)拉成这种形状,长边和短边不是互相垂直的,我们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依据是它们相交的角是否成直角。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

评析这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两组相交的直线的特点,抽象出“垂线”,形成对垂线的感性认识;经过自学讨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目光再转向生活,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相框的两次变式(先是长方形的位置变式,接着是图形形状的变式),使学生在变换的情境中深刻感知“垂直”的本质。

三、动手操作,学画垂线

1认识垂直线段。

刚才从生活中找出了大量互相垂直的例子。那

么,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呢?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组织学生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2教学垂线的画法。

(1)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垂线,想不想自己画一组垂线呢?请同学们想办法画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2)小组交流后课件动态演示画垂线的方法。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先将直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已知直线平移,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然后沿着这条直角边,过这已知点画一条直线。

3教学“试一试”。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在课本“试一试”中画一画。

评析能借助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里,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已认识图形中的垂直线段,为动手作图明晰概念;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尝试画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尺规作图的步骤,最后再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个环节,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有教师的示范指导、有学生的动手实践,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课堂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指定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这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想法。

利用其他形状的纸,能折出直角吗?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同学们在“想想做做”第3题上,经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垂直,谁来说说,关于垂直,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典型习题分析

1用足操作活动,在操作中巩固概念,探究规律。

教材安排了许多有效的操作活动。如教学完平行线的概念后,教材在41页安排了“想想做做”第2题,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折痕的长度,再结合图形独立思考能发现什么,知道这些折痕的长度是相等的,了解长方形对边之间平行的线段都是相等的。在教学完平行线的概念后和教学平行线画法之前可以安排这个练习。为了使这个操作活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按下面的教学步骤加以实施。

(1)折纸: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观察对边平行。尝试用它折出一组平行线。

(2)验证:折痕是否平行?怎样验证?

(3)讨论:折痕的长度相等,说明了什么?

(4)引新:你能利用这个发现尝试画一组平行线吗?

这里,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操作、讨论的空间和时间,展现其发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平行线”的直接感受和体会。

教材第44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第45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和练习六的第6题都应让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巩固知识、探究发现。

2注重数学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画平行线和垂线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技能。

教材中多次安排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的练习,而且已知直线的位置经常变化。

这样安排的意图是:已知直线位置的多变,既能促进学生灵活地使用工具,更能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水平”“竖直”对数学中的“平行”“垂直”的制约和局限。多次练习画平行线和垂线,形成相应的技能,为以后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练习六第4题。本题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出示第1小题,明确要求,学生独立作图,教师个别辅导。

(2)学生交流画法,教师强调作图要点。

(3)出示第2小题。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议议,该怎样完成。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4)变式练习。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先过A点作底边BC的平行线。再画出底边上的垂直线段。

3加强知识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平行线、垂线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教材也提供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练习六的第7题。

这一题意在通过寻找最佳“接水管”的方法来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篇1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习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

2、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七、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篇1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细菌、霉、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吃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细菌体极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如,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8、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在数小时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生产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净化环境)、(生产然料)等。细菌的过:(会致病)。

10、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1、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12、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3、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青霉菌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14、霉的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的过:霉菌会(造成食物或其他物品变质);(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1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最初发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

17、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1、使用显微镜里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曝晒。

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至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至40摄氏度,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至6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一、1、古印度人认为,大地被4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半圆的,地是方形的,是平的。即“天圆地方”的猜想。

2、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4、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5、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又回到了西班牙。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猜想。6、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升入太空;1969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登上月球。7、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在太空围绕地球飞行14圈。

8、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9、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10、70年代以前,描绘地球面貌是航拍;70年代以后,卫星拍摄地面,图片更清晰、准确。

11、地球的内部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12、七大洲有:(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13、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4、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15、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夫妇终生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

16、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地震也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如1976年唐山地震。

17、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列火山)、(休眠火山)。

18、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1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山上有鱼龙、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20、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21、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2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23、人类的活动会改变地表。如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

二、问答题:

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 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我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我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

《物质的变化》

一、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如蜡烛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燃烧。

3、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如,生鸡蛋,面粉做成了馒头,树叶变红,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冒泡。

4、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如饮料罐被压扁,白糖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等。

5、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绝对无水的空气或者光有水无空气,铁都不会生锈。

6、铁銹又松又软,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的更快。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7、铁生锈的其他原因: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

8、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涂沥青)、(制成不锈钢)等。

9、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如白醋。

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如碱水。

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11、人呕吐时会感觉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胃和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水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含有(碱性物质)。

12、维生素C、叶酸都是酸性物质;小苏打是碱性物质,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13、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竹子喜好碱性土壤,硫酸亚铁呈酸性,可用来改良土壤。

二、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射”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干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观察纸花变成什么颜色。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一、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自制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月球表面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4、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上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是(冬)季。

6、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目前,已知太阳系8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小行星、彗星等。

7、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从近到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8、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许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银河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太阳是其中一颗恒星。

9、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10、(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乘坐的是“神舟5号”飞船。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3、望远镜的发展: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天文台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14、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像一个巨大的磁铁,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运载火箭速度达到7.9千米/秒,就能挣脱地球引力。

15、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遥远的宇宙深处。16、1972年,“先驱者10号”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17、难忘的太空人:我国明朝人万户,是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位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牺牲了七位宇航员。

18、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与地球最相似。

二、1、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

一、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对问题答案的猜测。提出假设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通过观察和测量,发现格陵兰岛每一年都在漂离欧洲大陆。

4、科学家们收集证据的过程漫长、艰苦,需要坚强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的耐心。

5、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己已有的经验,但经验并不完全可靠。

6、(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模拟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如模拟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如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等。

7、做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二是确保实验的公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

8、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二、问答题:

1、做科学的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篇1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

1.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谭千秋老师。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含义:谭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将千秋永存。

3.对“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这个姿势挽救了4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这一姿势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表达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敬意。

4. 生死攸关(仿写)左右为难、黑白分明、生死存亡、生死与共、生死之交

5.最后的姿势也是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不朽的姿势。

篇1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郑成功》是苏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 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战斗, 并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宝岛台湾和建设台湾的事。文本赞颂了郑成功的爱国情结与充满民族精神的品格。全文没有一处写到人物的外貌, 所以人物形象的初始化印象并不能感知。但作为写人的文章, 我们又确实需要凸显人物形象, 这形象从何处来, 形象的根源最终回归到人物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上来, 社会人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 这也最终成为人物形象的根源。教学此类文章, 应该首先关注事情的发展状况, 在事件的发展之中来关注人物形象, 品味人物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物形象及人物品格的确立依赖于事件本身, 依赖于作者在文本中的褒贬措辞, 依赖于作者在文本中提供给读者的品味空间。

基于《郑成功》的教材解读:

一、抓拓展, 体验形象

《郑成功》这篇课文中,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 在学生头脑中只有“民族英雄”四个字, 并无其形。因此, 如何让“英雄”二字放大, 并将其形象、品质等立体展现出来, 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让“英雄”的概念及标准真正深入学生头脑中是我们必须做的, 但现在学生只能感知不能表述。何谓民族英雄?其实就是为民族或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 这仅仅是逻辑的推断, 而真正反映出来, 必须立足于文本所透露的事件, 在这里事件就是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不幸被荷兰侵略者所侵占, 民不聊生。郑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 看到这种情况又气愤、又激动, 立誓要收复台湾。于是,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开始了:“修造船只, 聚集粮草, 操练海军。”在“严明的纪律下, 整肃的军容下”充满“必胜的信心”, 阅读之中, 想象之中, “爱国、严明、有信心”的郑成功出现了, 这是在开始阶段建立起来的人物的初始形象。但文本在这个地方没有详细叙述, 所以要真正感悟这初始形象必须抓住关键处有效拓展, 比如, 当郑成功看到自己训练的海军时, 会说些什么?这样, 模拟他的话语, 其形象也就在模拟中不知不觉生成了。

二、抓字眼, 感悟形象

“信心是胜利的前奏, 真正的战斗在海上。”文本第五小节主要写作战的过程, 也是展现人物的最佳段落。可细细一读, 第五自然段并没有直接写到郑成功, 而是写到了郑军官兵, 写到他们的奋不顾身及作战的机智。其实, 这就是作者描写的巧妙, 通过官兵的英勇作战, 衬托出郑成功的英勇、机智及指挥有方。另外, 通过荷兰侵略者失败时的狼狈与郑军胜利时的欢呼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更能展现郑军的精神面貌, 为郑成功真正“民族英雄”形象的树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本次战斗中, 敌人“企图负隅顽抗”, 写出了敌人即使拥有铁甲舰和大炮等先进武器, 但面对郑家军的“训练有素”, 仍显得“畏惧不堪”, 敌人面对舰船被“炸”时的“惊恐”与郑家军乘胜时的追击, 有力地再现了郑成功所率领的部队的强大。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反过来“强兵之上有强将”, 也正衬托出了郑成功的人物形象:英勇无畏、机智及其浓厚的爱国情感。

三、抓细节, 生成形象

收复台湾的过程通过战场的描述到此可以说是结束, 其“英雄”造型渐已露出,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罢笔。如果说正面战场给予郑成功的“勇猛无敌”的“英雄”的话, 那后来台湾同胞的迎接无形又从另一侧面———“爱民, 亲民”展现其人物形象。如果是一员“暴将”, 人民是否会欢迎他, 经历了殖民侵略的台湾最怕就是军队, 而此时对郑家军的迎接礼节却如亲人般, 不正是对“爱民如子, 惜民

雄”的承认吗?文本从正面写到酋长的迎接,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 以及那迎接的群众自发放鞭炮, 载歌载舞, 无不诉说着台湾同胞内心的欢喜, 无不体现英雄人物形象的延伸与拓展, 不仅收复了台湾, 又收复了人心。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郑成功的“民心工程”, 真正架起了大明王朝与台湾的沟通桥梁, 从而使台湾同胞与明朝人民融为一体, 这样的“英雄”不是“民族英雄”又是什么呢?

收复是体现郑成功人物形象的主体部分, 建设台湾是后续, 但这个后续又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郑成功完整的形象展现, 不仅是战场的英雄, 爱国的英雄, 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的英雄, 略写主要是为了体现文本在结构上的“详略主次”。

综观全文, 全文依着一条主线“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 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并依次展开事件场景, 在事件的叙述中道出“民族英雄”的本质, 这样的“民族英雄”才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

关于苏教版第十一册《郑成功》教学过程的设计:

1. 引进“英雄”主线

(1) 板书“英雄”, 请学生述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2) 谈论何为“民族英雄”就是在为本民族或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 并出示人物“郑成功”。

(3) 请学生谈谈对郑成功的了解。 (初步建立第一印象)

(4) 本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什么事?

引导说出基本内容: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宝岛台湾, 再建设台湾的事。

(5) 问: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都做了什么?面对这种情况, 郑成功都说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问卫兵……”指名朗读并找出不同点。“郑成功一听是台湾, 便慷慨激昂地说”与“郑成功一听是台湾, 便说”相比添加了修饰词, 感受加修饰词的好处。

(6) 郑成功是怎样说的, 怎样做的?找出文章中最能概括的一句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 让学生学会概括文本内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生活体验的迁移, 让“英雄”概念初步植入学生心中, 但由于认知经验的不完善, 需要通过一定的场景来让学生进入议论场面,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对台湾同胞的同情心。在这种情况下, 郑成功的“民族情感”在学生心中被点燃, “慷慨激昂”语调及内涵自然领悟。)

2. 展开“收复”场面, 呈现“英雄”本质

(1) 为了收复台湾, 郑成功将怨恨与愤怒放在心中, 他先做了什么?引出第四小节, 学生自由读完后, 说出自己的收获。

(2) 准备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想象一下, 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当郑成功在修造船只遇到困难时, 心里会想些什么?

最后胜利, 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人, 离渡海远征不远了, 你作为一名士兵, 你会想。 (出示“渡海远征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感悟“终于”一词, 体会收复之心急迫;操练时准备时间之长。)

(3) 过渡:瞧, 这就是郑成功的军队, 出示“绵延十几里, 风帆蔽空, 战旗招展……”模拟采访, 采访郑成功:看到你训练的这支军队, 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演示, 让学生回归生活的大门, 让历史的车轮再现, 感悟必胜的信心, 让“严明, 信心足”的郑成功形象得以展现。)

然段。

(5) 概括:此时, 在你的脑海里, 郑成功给你怎样的印象? (英勇机智)

(6) 战争结束, 郑成功来到台湾, 看看, 台湾同胞表现又怎样?

出示:荷兰侵略者: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 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郑军官兵到台湾的场面 (第六小节) 。

同是军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突出郑成功治军严明、爱民如子的形象)

(设计意图:抓住字词的感悟, 从辨析的角度看出郑军官兵的英勇, 有效地引读文本, 这样, 让学生在自我体会中确立郑成功真正的“民族英雄”形象, 在朗读中升华成自己的内心情感!)

3. 略谈建设台湾, 体会结构之美

(1) 过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从此就坐镇台湾, 他为台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

(2) 谈论“把台湾从侵略者手中夺回”的目的是什么。

(3) 郑成功仅仅收复台湾行不行? (不行, 长年的战争使台湾人民的生活艰苦, 光收复不建设, 这种现象不能根本解除。)

(4) 为什么不详写建设台湾呢?

总结:一篇文章要真正展现人物的形象, 面面俱到是不行的, 只有抓住典型, 才能真正展现人物魅力, 这叫详略得当。

篇14: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联系旧知经验,自主建构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共安排4道例题教学比的知识,例1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初步理解比号、比的前项和后项;例2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值及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3和例4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让学生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借助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联系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灵活、有序思考,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知,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二、鼓励多样策略,培养探索意识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联系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知进行合理推理,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安排了按比例分配的例5,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的数,再求出几份的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教材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沟通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三、激活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

本单元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内容是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很难用尺直接度量出它们的高度,要通过某种规律间接测量获得其高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竿高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和经验,自主测量出大树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交流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黄山的风景图片,想看吗?

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

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

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2电脑呈现例1主题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回答板书)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板书)。

评析以欣赏感受3幅图片的舒适、美观度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制造一种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惊奇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与此同时。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揭示课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其实,“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1)交流: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2)介绍:2比3记作2:3(板书、讨论说明注意点及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3明确比是有序的。

提问:2比3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3比2呢?

追问: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总结: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能颠倒位置顺序。

评析继引入环节中的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也可以……时”,进而根据果汁是牛奶的2/3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从二者内在的联系中揭示比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

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4完成“试一试”。

(1)讨论:

①指图中的1:8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②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2)交流。

(3)再认识:你知道第几瓶溶液最浓吗?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电脑出示例2讨论完成表格,问:你是怎么求出他们的速度的?

(2)交流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揭示比的意义。

(1)观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比,讨论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2)小结: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评析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进而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3自学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自学后小组讨论:

①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比和比值是一回事吗?

②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③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2)交流完成表格。

(3)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评析自学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学生看书自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与掌握关于“比”的其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4内化比。

电脑出示:“在刚刚结束的我校乒乓球比决赛中,王勇同学以4:0大胜上届冠军李明获得冠军。”根据这则消息,小红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比分只表示双方的成绩,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不同的。

评析学生联系自己课外积累的问题,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比,产生了疑惑,而教师则启发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为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惑。

三、自主练习,应用比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3 了解黄金比——电脑呈现小提琴、五星红旗、东方明珠塔等图片。

谈话:欣赏完这些有何感受?(充满美感),原来这些图片都运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比——“黄金比”,当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

4回忆。现在知道为什么课前第二幅照片最美观了吗?它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就接近0.618。

四、全课总结(略)

习题开发设计

一、渗透新旧联系

根据课本提供的相关习题乃至例题。分析其内容与学生已学的哪些知识是密切相关或相联的。从而把新旧知识或思维方法进行合理整合和渗透。既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又唤起旧知构建新旧知识链,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1由课本P68“试一试”的内容设计为:“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图表示在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的4种情况。(灰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如果将其中的(1)和(2)两种溶液混合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内,此时这个比较大的容器里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多少?如果将(1)、(2)、(3)和(4)混合呢?”。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同时把比与已学的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计算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习题的综合功能;二是学生通过求每种溶液中洗洁液与水各占每种溶液的多少时,可以用分数求出,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方法求出,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又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拓展知识内涵

根据课本内容的特点,着手考虑对课本资源作必要的充实和丰富,注入诸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探究新发现的元素。通过让学生练习,巩固新知,丰富知识内涵。进而在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案例2由课本P72第3题设计为:“量出下列每一个三角尺上30。角所对的边和斜边的长,完成下表,仔细观察各个比及对应的比值,你有何发现?”

设计意图一是增加动手操作(测量长度)的机会,二是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发现水平。学生发现“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规律,这是练习中的额外收获,在加深对三角尺边的认识过程中拓展知识的内涵,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三、助推知识延伸

根据课本内容资源,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现有的知识进一步延伸。设计的内容不仅利用双基能力的形成。而且要着眼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达到以旧引新、以旧促新的功能。

案例3由课本P74思考题设计为:“如图整个图形的总面积为90平方厘米。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1)求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2)求大、小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

上一篇:商界名人的座右铭及故事下一篇:我的小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