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论文

2024-05-05

外来文化论文(精选11篇)

篇1:外来文化论文

我们失去了什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词。似乎洋东西总是先进的。

于是,“王老五”变成了“迈克尔·王”,“明珠花园”变成了“东方曼哈顿”;咖啡代替了香茗,可乐汉堡代替了豆浆油条。甚至连孔子,也要被唤作“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在那个民族自强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视为耻辱。可为什么,在祖国日渐繁荣的今天,这却成了一种时尚?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前不久鸡飞狗跳的圣诞节终于告一段落。众商家赚了个盆盈钵满,气氛甚至压过了元旦与中秋。这让我非常不满和不解,难道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宗教比亲人的团聚还重要?有些人连耶稣是个人还是种吃的都没搞清楚,圣什么诞?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节,居然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了民族文化遗产。正当我们纷纷抗议的时候,一个韩国民众的一句话让国人无言以对:“你说端午节是你们的,可你们在端午节那天做了些什么?”是啊,我们在愤怒和不满之余,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自己?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节日,还有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骄傲。更有甚者—— 前阵子上海有个吃饱了撑的教授做了个研究,说“龙”这个东西,在英文里是“充满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之意,做我们有着君子风度的中华民族图腾不太合适,要改。改成什么呢?按照这位先生的观点,改成温顺的哈巴狗再合适不过了。那好,从今天开始,他可以把自己称作狗的传人,看看会不会让外国人觉得舒服一些。 这就是当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气。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当年那个傲视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个霸气十足的国家哪去了?为了外国人的眼光就要改变自己民族的符号,我们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如今即将褪色,我们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边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这真的是有着一身铮铮铁骨的中国人吗? 想想曾经的辉煌与耻辱,想想今天的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永远不要忘了脚下这片肥沃的热土,不要忘了诞生于其上的,我们的根。

篇2:外来文化论文

2、《中国梦想秀》(一、二)——英国《就在今夜》

3、《中国好声音》——《荷兰好声音》(The voice of Holland)

4、《我是歌手》——韩国《我是歌手》

5、《爸爸去哪儿》——韩国《爸爸去哪儿》

6、《百变大咖秀》——西班牙《your face sounds familiar》

7、《星跳水立方》——德国《Stars in Danger: The High Dive 》

从《爸爸去哪儿》的大热看出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

2013年的中国综艺市场如同武林聚会一样很热闹很精彩啊。从年初《我是歌手》在湖南卫视一夜成名,到暑期《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成功控制住了广大观众们的遥控器,还有两大明星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也一时轰动娱乐圈和综艺圈。这些综艺节目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来自国外。《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来自韩国,《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星跳跃》来自荷兰,《星跳水立方》来自德国。

事实上,中国引进国外综艺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的最早选择由国外引进版权的开山鼻祖是于1990年开播的《正大综艺》,此节目断断续续地在央视播出了近15年,其间多次改版,引进国外游戏。如今,《正大综艺》已经成为了一个门派,有了许许多多的门人,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吉尼斯中国之夜》等。

当然,提到国外版权在中国大获成功的例子,我们又怎能忘记《中国达人秀》和《中国梦想秀》这两位前辈呢?如今,《中国达人秀》还在叱咤武林,《中国梦想秀》也已成功出师,选择创造自己的特色。

海外版权引进的综艺节目在中国大火,也看出了外国文化在一点点地渗入中国。当然,这是不能避免的。像综艺节目,谁不喜欢看新奇的呢?如今中国观众们也越来越喜欢文化差异了,也爱刻意去模仿。比如2012年《中国好声音》统治荧屏时,不少人摆出Rock手,高冷地喊一声“I want you”就显得很潮很时尚了不是?

这些总会让人想到最近越来越热门的西方传统节日,在年轻一代,过圣诞节的热情已俨然超过春节,情人节的风头也早就超越元宵节和七夕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于是许多人担心,这些外国文化的冲击将彻底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先把这问题撇开不谈,先来瞧瞧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

当然,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还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当这些综艺节目跋涉千里来到这个古老的国度时,我们也得帮助它们不要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爸爸去哪儿》,就做了许许多多的改动。

《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是2013年1月6日首播并大获成功取得了超过10%的收视率。注意这个时间,距离中国版上映只有区区半年时间,而湖南卫视宣称前期准备超过8个月,说明他们在韩国首播前就谈拢了版权。中国和韩国还是有相近的文化土壤,但是,《爸爸去哪儿》并没有全部抄袭,而是结合了本国文化作了一定的修改。

有人说《爸爸去哪儿》是韩流对中国的又一次冲击。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爸爸去哪儿》中的拍摄和制作手法都是参照韩国,字体和字幕特效也是充满浓浓的韩国风。但是,这和《继承者》和《星你》终究是不一样的,中国在模仿时做了许多改动,也在这所谓“韩流”融入更多的中国色彩。

《爸爸!我们去哪儿》立足于本土化,使用辣白菜、大酱汤作为韩国食品的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而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回是登场人物介绍和在家准备第一次旅行的内容。他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北京郊外的农村灵水村。首先虽然设定为农村,但是其规模就已经与韩国版有差异。“四合院”形式的房子与韩国版初期的小而温馨的草屋不同,而是展示了浓郁的中国历史和传统的意味。

韩国版《爸爸去哪儿》中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大,是可以通过所以兄弟情来体现温馨。而中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不得不放弃这种方式,于是选用年龄较小的孩子,同样能够能通过父子情达到这种效果。

还有大人们管教“小皇帝”们的模样,以及“小皇帝”之间形成共鸣后逐渐成为“亲人”的过程,将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于韩国的教育文化以及家庭环境

这些改动也说明了外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是十分神奇的,文化的交融是微妙。如果我们把视线抽离荧屏,这种文化的渗透在生活中也处处都是。肯德基做了几十年的西式快餐,却愿意为中国提供豆浆油条;法国的红酒也可以被放在圆桌的转盘上供敬酒用;洁白浪漫的西式婚礼上为什么依然会有拜天地这样古老的传统?这是都是外来文化在中国文化下的独特演绎。

篇3:外来文化论文

一、两地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现状分析

针对石家庄、沧州两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采用具有系统、面大和高效率等特点的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下表:

通过调查可见, 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时间长、工作压力大, 但是收入不高, 精神文化匮乏。石家庄地区调查报告显示:调查对象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小学、初中文化 (含肄业) 高占56%;66%的被访者从不看书看报, 认为报纸上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 只要自己勤奋工作就可以了;75%的被访者知道“法律”二字, 但不知道其内涵, 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无从谈起;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都十分憧憬美好的未来, 希望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贫穷的生活现状, 52%的被访者对于自己的理想生活目标明确, 76%的被访者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对于自己的未来十分有信心;工作之余, 有51%的被访者想参加一些娱乐、文化活动。诚然, 社会保障等机构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些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帮助。

通过对沧州通胜公司和宏达机械制造厂的调查发现, 沧州的务工青年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存在一下问题。一是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其单调、贫乏, 读书、看报的机会非常少, 而周围的市民大多不愿意接纳他们、与他们交流, 精神生活的贫瘠导致很多外来青年自卑和困顿。二是他们的学历普遍偏低。大本毕业占调查人数的8.6%, 高中毕业占40%, 初中毕业占46%, 小学毕业占5.4%。

二、制约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提升的主要原因

虽然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缺少精神文化生活, 但是只有少数受教育程度在初高中水平的被访者, 有意愿通过参加夜校来提升能力。受访者中63.4%的人从未想过上夜校, 16.7%的人不想去上夜校, 而一直想上夜校的人只占了16.2%, 只有3.1%的人已上或曾上夜校。调查发现,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是否想要提高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大。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普遍认为, 不须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就能很好地胜任工作;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者, 大多年龄较高,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再接受教育了。很多年轻人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上升空间, 上夜校的意愿最强烈,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通过夜校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甚至转到了其他的岗位上。

三、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的若干对策

(一) 解决实际问题、竭诚服务是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推进教育培训, 全面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素质

据统计, 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24.78%。缺乏一技之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偏低, 已成为制约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是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基础环节, 也是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重要步骤, 应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扩大培训的载体。继续发挥技能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深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计划。同时, 积极依托民办高校、职业学校、大型企业、重点工程、经济强村和多种社会力量, 通过实施“联校助学”、“强村实践”等培训项目, 深入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

2.丰富培训的方式

充分利用流动学校、远程教育、职工夜校等多种形式, 就近就便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培训。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发达地区的相对优势, 通过见习实践乃至出国培训等方式, 丰富培训层级, 形成培训体系, 针对不同需求和实际培养从低端到高端各类技术人才。

3.提升培训的效果

加强就业技能、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等短期实用的综合培训, 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能力作为衡量培训工作的重要标准, 推动培训与技能的相互配合。

(二) 丰富文化生活, 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中既存在着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 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创造潜能。各级组织要从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 构筑强大精神支柱出发, 不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建设。

1.争取公共文化服务

青少年宫、人员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要带头向进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 同时要争取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部门的支持, 发挥它们的主体作用,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

2.丰富打工文化内涵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 通过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普及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做好城市的“新市民”。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外来务工人员的文艺创作和表演, 借鉴“鲲鹏文学奖”、“大家乐”等成功经验, 打造文化精品, 塑造健康向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

3.扩大文化服务覆盖

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文化产品, 动员社会力量向外来务工人员赠送文化体育用品, 推广建设“流动文化车”等文化阵地, 把文体活动和简易活动设施送进工地、宿舍、社区, 不断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汪敏生, 王益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J].成人教育, 2008 (10) .

篇4:外来文化论文

动漫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已经深深扎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时尚文化似乎很难而且也没必要做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区分。但动漫不仅是时尚文化,它还是一个产业,又是一种普及文化,它能起到影响青少年成长及道德审美观形成的作用。因此,笔者有兴趣去探索动漫文化形成的根源。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动漫文化是由日、韩传入的。在中国传统的美术分类中,没有动漫这个概念,只有动画和漫画。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形式、一种产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日式漫画涌入中国。这种以大眼睛、长头发、细高个的唯美人物造型,采用大量光感、动感的表现手法,结合电影剪接的构图形式的新颖连环漫画的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读者,并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形成了一种新的阅读习惯。这种新的阅读文化又与之后传入中国大陆的日本动画连续剧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互动,这就形成了动漫文化。随后国人还发现,这种文化互动还能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于是又有了动漫产业的概念。所以我们过去将动漫归入外来文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日本的动漫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既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里长出来,它必须从一个原始或传统的胚胎里发育出来。那么纵观传统通俗美术读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哪一种能够成为动漫文化的母体呢?答案是:只有连环画具备这样的功能。因为连环画和动漫画不仅有着同样的叙述模式,还同样有着“整整影响一代人”的文化效应。

所以国际上统称连环画和动漫画为漫画或连环漫画也并非偶然,如法国安格莱姆国际漫画节、美国漫画节等均包括传统连环画和当代漫画,原因就是它们原本出自一体。当世界在从连环画向动漫画渐变的时候,正逢我国“文化大革命”。在近二十年的与世隔绝之后,我国打开国门,完成了蜕变的动漫文化正好进入中国大陆,于是,一场外来文化传入的误解就由此产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日、韩,尤其是日本包括美国迪士尼将动漫文化发展成一种产业,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动漫衍生产品出现并成为利润的主体,动漫从文化成为产业。

如今,动漫文化是个大概念,这其中儿童、青少年真正喜欢的只是偏向日式风格的当代动漫。这方面作为“直系亲属”的连环画代替不了,时政漫画、讽刺漫画等“旁系亲属”就更不可能替代了。所以做好当代动漫是整个动漫产业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的文化产值和文化消费,更是一件关系到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大事,对这点我国的动漫工作者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篇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需要面对事实进行理性思考,作出选择,避免陷入类似“第一推动力”的思维误区.“传统文化”成为思考的问题对象是因为现实中面临着社会道德重建的问题.回到传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传统既不是负担,也不必固守不变,而是应当作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不能因传统而作茧自缚,也不能因外来文化而妄自菲薄.现实中西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们的传统中,这正是当代历史的启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发展,进行不同文明的.充分对话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具有预设性,只是理论的抽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总是在各种可能性中得到选择.面对当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华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结合现实国情进行自我确证,以开放的胸襟完成社会道德重建.

作 者:赵志浩 ZHAO Zhi-hao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8(6)分类号:G02关键词: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普世价值 社会转型

篇6:外来文化为话题的作文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文化体现在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1.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

儒家文化注重家庭关系,宗族血统,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以亲情、血缘为纽带,延伸到社会,讲究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自古以来不断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断地修筑长城,闭关自守。受此影响,中国文化也演变成了保守的陆地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从清朝的戊戌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每一次打开国门,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文化不断地同化着外来文化,却从来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与正统文化相对立的是,开放式的中国民间文化却是以敞开的胸怀迎接着外来文化。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店、西方哲学思潮等等西方文化,无不是借着中国民间文化的东风吹遍了中国的村村落落。

篇7:外来文化的冲击高考作文

我们中国人口众达十三亿,大伙举起袖子,就是一片云;大伙挥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我要告诉你:我们已不是原来你们口中的“东亚病夫”了!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蕴含着一个中国梦。这个梦一旦爆发,必将使中国突飞猛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林则徐,他的爱国心随着中国梦爆发,把你们运来毁灭中国的鸦片统统缴走,在虎门将鸦片化做烟云;中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中国梦爆发的他从小立志要参军保卫中国。因为有中国梦才有今天的安定,因为有中国梦才有今天的和平!

如今,新时期的中国梦,我们不再是一味抵抗侵扰,而是注重发展壮大自己。曾经你们在中国横行霸道,烧杀抢夺,给我们带来耻辱我们不会忘记,我们要转化悲愤为动力,努力向上,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不管是腐蚀人心和人身的鸦片,还是由此而引起战争带来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不论是日寇令人发指的屠杀行径,还是不思悔改的表现,我们都不会忘记,以此为警示,以古人名言为座右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国联军的罪恶行径历历在目,火烧圆明园,毁坏文物,盗取瑰宝;侮辱国人,践踏尊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碌碌无为而不思进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漫漫无目的前进。学如逆水行舟,我们要一直学习才能够为祖国不再受侵略,受耻辱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8:宗教文献翻译与外来宗教文化

1.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文献翻译

传入的宗教文化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被接受的客体,而接受的民族既是传播的客体,又是接受的主体。一种宗教能否传播到另一民族,就在于能否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也就是说,传入的宗教必须为接受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并且能够顺应或同化接受民族的文化传统,接受民族对传入的宗教一定要有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一种宗教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而只能是既保持有宗教的基本特征,又带有接受民族文化色彩的重构物。翻译作为一种主要的传播途径,要想成功地完成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任务,造成一定的文化影响,首先要依赖其大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契机。

1.1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佛教文献的翻译

佛教于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政治日益腐败,宦官专政,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佛教初传,不得不依附于社会上已经流行的神仙方术,其目的无非是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这也正迎合了统治者的思想,他们也用神仙方术的思想来改造佛教,使佛教在中国传播开来。但此时的译经多属个人翻译,并无固定的人员共同参与译经,缺乏系统。且来华的高僧皆在传教之余译经,并未取得朝廷的扶持,翻译工作亦无特定地点,翻译的文体不一,译名混淆。

从东晋开始,到隋末为止,政治局势更为动荡不安,为了麻痹民众的思想,统治者更为重视和利用佛教。而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反抗遭到失败后,他们也希望找到精神的依托,加上当时僧人的积极活动,佛教有了大量的信徒,佛教盛行开来。从东晋到南北朝之间,译经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译经组织,使译经事业更加蓬勃。当时译出的经典内容广泛,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此期译经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系统地介绍佛经,分辨不同宗论著作,确立翻译文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力求切合原意。

到了唐代,我国佛教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立国的统治者有了前车之鉴,接受了隋朝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巨大威力,为了巩固统治特权,一方面稍微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另一方面特别注意加强思想意识的统治,大力推崇佛教,使佛教进一步本土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唐代佛教的发展,使译经活动也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事业达到了顶峰。其特点是:主译者以本国僧人为多,他们都精通梵汉,深晓佛理;译经的计划性更强,节译选译者极少,往往翻译全集;我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有两名出自唐代;所译佛经,在忠实原著方面,大大超过前代。

唐末战乱频繁,译经事业濒临废绝,到了北宋末年,翻译逐渐寥落,译场也日趋式微,后来,就不再见于史书记载了。

1.2 宏观文化背景下基督教文献的翻译

早在唐代贞观元年,基督教传入中国,当时称景教。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据说,景教教徒曾用中文翻译出经书35部,但流传至今的景教文献并不多。这些译经中大多借助佛、道、儒的语言,因而这些译经无法传达景教要传达的真意,致使景教在中国无法扎根生长。虽然景教是在政府的允许下开始传教,并且曾经“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一度很兴盛,但会昌五年,唐武宗灭佛时,景教也受到牵连,直至景教在中原地区一度绝迹。

元朝时,元世祖忽必烈遣使请罗马教皇派宣教士来中国传教,被称为“也里可温”的基督教,即蒙古语的福音教,在中国一度振兴。但由于元朝统治者要借助中国传统的儒佛道相结合的文化传统建立国家,稳定江山,因此基督教受到了主体文化的排斥。这一时期的翻译,主要是蒙古文和维吾尔文的《圣经·新约》译本,这更加限制了基督教在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教徒也主要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极少,随着元朝的灭亡,也里可温教也归于灭绝。

明末清初,是自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形成的第二个翻译高潮,这期间是基督教在中国最为风光的时期。当时欧洲一批耶稣会士先后来华,他们肩负着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的使命。清代初年,清政府重用传教士,这推动了天主教的传播。利玛窦等人逐步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翻译活动来扩大其影响,抬高天主教的地位。他们的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但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这次翻译高潮无论从时间、译者队伍还是译著数量上来说,都远远不能与第一次佛经翻译相比。在翻译理论上也没有重大成果。但在这次翻译高潮中,除了翻译一些宗教著作外,还翻译了一些虽然仍与宗教有关,但却有独立学术价值的哲学、伦理类著作,特别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类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这是主要特色。由于中国“祭祖尊孔”的传统与基督教的“独奉上帝”的原则相矛盾,罗马教廷内部在“中国礼仪”问题上争论激烈,颁布了所谓“禁约”,引起清政府的不满,最终康熙帝与罗马教廷发生正面冲突,颁布禁教命令,史称“百年禁教”,这一禁令使得基督教在中国不能顺利传播。

鸦片战争时期,基督教的传入越来越与政治武力相结合,西方各国不仅欲通过“坚船利炮”,而且想通过物质以外的精神文化来达到侵略的目的。虽然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教义典籍大大增多,但随着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殖民活动的思潮的高涨,维护中华本土文化的“反教运动”也声势逐渐浩大,基督教再一次遭到排斥。

2. 微观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文献翻译

微观文化背景即译者或翻译策动者的个人背景和文化取向。就宗教翻译而言,宗教经典之所以会被翻译,便是因为一个社会群体要给另外一个社会群体规定某种宗教信仰。因而佛经与圣经翻译者一开始便有很强的目的性,即把另一种信仰带入一个新的民族。要达到这个目的,很显然得靠具体的翻译操作。一个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选材、理解和表达,三个步骤中处处有着译者的主观参与。

2.1 微观文化背景下的佛经翻译

在译经人员上,我国的佛经翻译可分为三期。第一,外国人主译期;第二,中外人共译期;第三,本国人主译期。第一期的代表人物为安世高、支娄迦谶等,他们来自西域,对汉文不甚了解,必须请汉人做译经的助手。由于他们的汉语水平有限,译文往往词不达义,译作质量不高的居多。第二期的代表人物为鸠摩罗什、觉贤、真谛。这一阶段,外来传教者比较懂得汉语,而中国的翻译佛经的人员也能深刻理解佛理,译文的质量远远高于第一期。第三期的代表人物是玄奘、义净等。这一时期担任主译的人多是精通教义、通晓梵汉两语的中国僧人,如玄奘既有极高的佛理造诣,又兼通梵汉两种语言文字,因此这一时期所翻译的大量佛经典籍质量极高。

在选材上,最初的佛经翻译人员是不作选择的,翻译佛经也没有计划性,遇到什么就翻译什么。到了东晋,翻译者精通梵文,兼解汉语,这时的佛经翻译内容广泛,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这一时期译经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翻译者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立翻译文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力求切合原意。到了唐代,译经的计划性更强,节选译者极少,往往翻译全集,而所翻译的佛经在忠实原著方面大大超过前代。

在理解表达上,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期,一开始便依附于社会上已经流行的神仙方术,并以此为指导来翻译佛经。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佛教教义,许多佛经翻译者以儒道概念范畴内的文字来翻译佛经,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佛教教义。由于佛教中的许多概念与老庄玄学中的概念有很多契合之处,因此当时一些学者往往通过老庄玄学的名词概念来理解和诠释佛教义理,这种用儒道的概念范畴来比喻和阐述佛教经典的方法称为“格义”。格义佛教经典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中国佛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玄学、儒学与佛教相结合。

总的来说,我国佛经翻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外国人主译阶段,到中外人共译阶段,再到本国人主译阶段。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是“归化”,并采用了“格义”的方法,即用儒道的概念范畴来比喻和阐述佛教经典,以此来去除语言文字和理解上的一些障碍,使佛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相融合。

2.2 微观文化背景下的基督教文献翻译

早在唐代基督教即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景教,景教教徒阿罗本来到长安,通过翻译基督教经书来传播基督教,这些译经中大量借取中国文化中现存的字句来翻译,甚至大量使用佛教的语言文字。这种译法虽然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依附于社会上已经流行的神仙方术有相似之处,但这些佛教化了的景教经典根本无法传达景教所要传达的本意,中国人所读到的只是景教所借用的符号所表达出来的意念,而并非景教的真正理念,因此有人甚至认为景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

元朝时,意大利天主教会士约翰·孟高淮诺曾把《圣经·新约》翻译成蒙古文和维吾尔文,还组织过唱诗班,在教堂里演唱。但由于当时信教教徒主要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极少,而用蒙古文和维吾尔文所翻译的《圣经·新约》限制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限制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因而这一时期的翻译影响甚微。

明末清初期间来华的耶稣会士,知名的在70名以上,一般都有著译作品。意大利人利玛窦主张“习儒归汉”,除了他的《天主实录》引用儒家思想论证基督教义比较成功之外,其他的译著均影响不大。如意大利人罗明坚所译的《天主圣教实录》,因中文水平有限,很多名词是直译过来的,不便于中国人理解;葡萄牙人阿玛诺所译的《转世金书》在教会中极受重视,译的是原书的第1、3卷,但实际上译文深奥,难以普及。

1807年,马礼逊将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他是将全部《新旧约全书》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自马礼逊开始,新教的教徒和学者们历时百年,投入近百名人力,翻译《圣经》,出版了各种中译本,终于在1919年2月出版了《新旧约全书》,是最早用白话文翻译的著作中最为准确审慎的好译本,被公认为最好、最透彻,且流传最广泛,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起到推动的作用。但即便如此,这些版本在普通的中国人读来文字上仍有不适应之感。

佛教与基督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契机下,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者在中国的不同命运。佛教在中国被普遍接受。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中国译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全面渗透,以至于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三足鼎立,基督教在中国只能说是惨淡经营,从唐代灭佛连带把景教也灭了,到元时昙花一现又随元的灭亡而灭绝,到清时“百年禁教”,再到近代的“反教运动”,总之是屡次遭到排斥,当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总之,翻译与文化是互动的,翻译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成功的翻译促使客体文化迸入主体文化,失败的翻译只能阻碍客体文化进入主体文化。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周发祥, 李岫.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6]楼宇烈, 张西平.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6]于可.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篇9:外来文化论文

释迦牟尼和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印度释迦族治理着迦毗罗卫国,就是现在的尼泊尔附近。这个国王的一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做为王子,他娶妻生子,过着十分富足而优越的生活。但他并不开心。因为他看到王宫外的人们贫富不均,贵贱等级森严,很多人生活痛苦不堪。

到了他27岁的那一年,他不愿意登上王位,非要离家出走。于是他住进荒山野林,行乞谋生,苦修苦行;同时又遍访大德,博览群书,成为一位深刻体察社会、知识极其渊博的人。6年后,在一棵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顿悟成佛。之后,他以毕生精力在恒河流域布道传法,广泛宣扬他的无常、无我、因缘、解脱思想,而且不分贵贱,任何人都可以信奉他的教说。这位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就是后来人们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释迦”是释迦族的姓,“牟尼”是“圣人”的意思,译成汉语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我们概括地表述一下佛教: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以合乎理智的教说,示导人类转迷开悟,其目的是实现净化社会的理想,是一种以超越阶级、超越种族为特色的宗教;其信徒以成佛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将释迦牟尼称为佛。佛教中很重要的教义早已为世人所熟悉,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劝人行善等等。

汉语系佛教—禅宗

公元67年,中国汉朝皇帝接见了两位印度僧人。从此,佛教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8个宗派在中国传承至今。大家都知道的少林寺实际就是禅宗的诞生地。

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南北朝的时候,有个叫菩提达摩的僧人从南印度来到河南,就住在嵩山脚下。相传,他在一个山洞里面壁9年,打坐静修,顿悟成佛。达摩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一派的祖师,少林寺便成为禅宗的祖庭。现在的少林寺后山上,还有一个达摩洞,洞里的一面石壁上有一个人形身影,据说那就是达摩当年修炼的身影。达摩主张“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口口相传、教外别传”。自从达摩创立了禅宗,他被称为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禅宗传到慧能,就只传顿悟成佛的佛法,而不再传衣钵了;得到佛法的也只称“师”而不称“祖”了。

藏传佛教与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藏语系佛教。主要指中国西藏地区,和中国蒙古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印度北部一带流行的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的修行。

密宗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故称密宗。密宗从唐代传入中国长安,史称“唐密”,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所依,以真言(即咒语)、手印、仪规等方式修行,以达即身成佛。但到五代时期以后就衰微了。现在西藏所行的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或“喇嘛教”。

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佤族等,几乎全民信仰佛教。这些民族所信奉的,都是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即俗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早在1000多年前就由缅甸传入云南西双版纳,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逐步流传开来。由于他们的经文是古代南天竺的一种地方语,通称为巴利语,所以称为巴利语系佛教。由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佛教。

佛教的“四库全书”—《大藏经》

佛教的经籍,经过2000多年不断的整理、翻译、编纂,汇集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全书,称之为《大藏(音:zàng)经》。《大藏经》的内容主要是由经、律、论三部分构成,所以也称做“三藏”。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由佛弟子结集整理而成;律,是佛陀为弟子制订的日常生活守则;论,是佛弟子为阐明经、律的理论解释。

篇10:在外来文化侵蚀下的传统文化

黄欣怡

摘要:如今文化全球化正在伴随着经济迅速蔓延,也开始侵蚀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民族应该吸收外国的优质文化,摈弃外国的劣质文化,以防止对本民族造成严重的文化危机,同时改进自己存在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以此来发展自己独特的创新文化,使得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大千世界中芳香永存。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的抉择

如果把地球比作是一个人的机体,那么各国的经济体就是每一个器官,而文化就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运输着气体与新陈代谢物在各个器官之间穿梭,实现各器官的物质与产物交换,是的各个器官有序的进行着生命活动。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异国文化也相伴随的涌进本国,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是侵蚀,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

一、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与现状

1.文化全球化的概念

在讲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时,我们先来谈谈文化的概念,本人认为文化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经过一定的时间所形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如:习俗、经济、教育、语言、文字、饮食等,所以说文化全球化也就是各个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

因为每个人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不同也会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有些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跨越本民族文化的地域、突破社会制度的局限性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和共享,是以经济全球化过为基础、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1]以多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主要方式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还有些人

认为:文化全球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制度文化、科技教育、心理意识、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是不同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是不同文化与文明交流过程中的相互理解。[2]虽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总言而之文化全球化就是各个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

2.文化全球化的现状

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一样,造成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各个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除了融合外,还会产生冲突。目前各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相遇时,有些是相互融合,就如西方的教育文化,如今世界各地的教育设施,体系趋于同一化;有些却发生了严重的冲撞,如先进国家对女人的地位的逐渐提高的文化现象对中东地区女人所受到种种限制的文化现象产生的强烈的冲击。

同时目前的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不对等的关系。这里的不对等和不平衡并不是指文化自身的优劣,而是指各民族由于自身经济政治的强弱地位造成文化的交往、传输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平衡状态。[1]当弱国想引进强国的资金,那么必须要了解外资所在国的文化,然后再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尽量迁就他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因为弱国也不想得罪资金的供给者,从这样的贸易交流中可以看出,弱国者迫于某些原因而学习了强国文化,而弱国文化却没有在这次贸易中得到对等的传播。而且一国经济强大的时候,那么该国会通过先进的技术来传播他们的本土文化,而弱国却无法用同等的技术去传播。这些都是不对等的关系,而与文化的优劣有关。

二、被侵蚀的中华民族文化

1.日常生活侵蚀

曾有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在《全球化的利弊》一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侵犯一个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3]文化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的交流、吸取对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外的垃圾文化,这些文化侵蚀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就拿饮食方式来说,因为中国菜的营养健康价值高,所以在世界各地都享誉盛名,这样的传承本应得到国人的认同与倍感骄傲才是,可是由于现在的公司都是与国际公司的管理制度接轨,员工工作时间紧凑,所以大家都没有时间煮饭,从而引起的是快餐行业的兴起,快餐的营养健康价值远远低于中国的传统烹饪。

2.思想道德侵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它影响着该民族的思想,但当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本民族文化就会与之进行交融,发生了变化,改变着该民族的思想,如果是优质文化那当然是好的。因为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固然都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先

进养分,但这种吸收的前提则是继承与保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4]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绝对完全的优秀的,必有杂质。如今许多外来劣质文化侵蚀着国人的思想道德,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色情暴力等。[4]这些外来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鄙弃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追随外国的劣质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抉择与发展

1.吸收优质文化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不是死寂的,它是有生命的,它也需要养分去茁壮成长,去枝繁叶茂。所以当参差不齐的外来文化进过中华民族领域时,我们应该吸取他们优质的文化而鄙弃劣质文化,以至于才能更好的发展,创造出新的文化。但这些都要基于原有的文化来发展,因为只有内在唯一才能继续发展成唯一的新事物,就好比是一朵红花无论它吸收了多好的养分,它都不会开成别的颜色的花,因为它的基因是唯一不变的。

2.改进落后文化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落后、腐朽的文化,我们民族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文化全球化的蔓延中,应该改进自己本民族的落后、腐朽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不断地进行取舍、扬弃、改造,从而演化成一种既是本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既立足传统、又重在创造的新文化。[2]

3.民族文化个性化

若要想让世界的人们认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除了要做到优质以外还要做到个性化,就像有些人一样,看到别人看的衣服好看,自己也去买同样的衣服,看到别人的头发造型好看,自己也立即去剪了个同样造型的头发,试问尽管自己模仿别人之后变得很漂亮,但还有自己的味道了吗?我们说的文化个性化,也并不是完全的阻断自己与外界接触,而是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再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创造出一种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味道的新文化。想必这也是让世人赞赏的文化。

虽然中国国力在不断的增强,但是我们却对年轻的一代的人的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教育,现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们像空气一样充斥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如果没有及时的对我们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他们全新的大脑将会被外来文化

侵蚀、占据。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思想一旦根深蒂固,却难以根除,而且还会直接的影响到下一代的子子孙孙,那么该民族将不复存在。

四、参考文献

[1].白仲航, 张旭, 高京平, 刘伟.新时期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状况与前景探析[J].社会文人.2010, 08P188,179

[2].吴迪.从文化全球化看中国文化的发展[C].论坛集萃.2011.08期 P274-276

[3].张利丽.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9Vol.37 No.3P187-190

篇11:外来文化论文

岂止是传统音乐可以夹杂英文演唱,就是元宵节与情人节也不期而遇了,这场相会本来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拿汤圆一手握玫瑰不知如何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呢?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呢?为何偏偏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担忧“文化入侵”呢?

既然并非文化侵略,又为何要以防备之心、抵抗之意去对待呢?当有些人怒言故宫中的美国咖啡馆应“滚出故宫”时,自己是不是正将故宫留在日本相机的取景框中,又把纪念品塞进法国的名牌包里呢?那些貌似满腔的爱国血随处泼洒,是在抗拒咖啡,还是在抗拒美国呢?是不自信的病入膏肓以致将自己臆想成文化的受害者,还是前朝宫中复现前朝的闭关锁国呢?如果那些口口声声控诉着“文化侵略”的人抗拒回答这些问题,那至少应该理性地探求:如果真的是侵略,那又是什么遭到了侵略?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大儒王国维之死。有人说,现代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但王国维还是沉湖了。关于他的死,有“殉清”说,有“殉文化”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走在前面的预见,却还是做了中道弃世的魂。如果王国维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成为另一种文化的先驱。

文化现象与文化产物,都是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托而存,缺一不可。譬如故宫,若物质湮灭,那前朝不过是遗民早醒的梦;若精神无凭,那故宫不过是病老砖石草木的堆砌。由是以观,异国而来的文化,并未侵略哪一部分,也不能侵略哪一部分。有人或许说是异国文化挤占了本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以至于侵略,而这番言论正如“异国”的小说家罗森所说,是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精神存在界限”。

既然他国文化并非以侵略之姿进入,那我们又何必扮作文化的受害者,从而手持自制的正义旗,去抵抗不同姓的期许与善意呢?桦木的纹理,若是将之粉碎焚烧抛洒,又如何追求琴瑟和鸣的群英荟萃呢?

上一篇:参加训练营的感受下一篇:童年的端午节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