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

2024-04-24

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精选8篇)

篇1: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成书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四大古典名着。这一本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和“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虽说没有那惊心动魄的事件,去有那永恒不变的道义。朋友之间的义,是小义;在战争时期,有无数战士英雄,为了后代,为了和平,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鲜血去抗争,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都是中华民族难以忘记的大义!

《水浒传》让我明白了许多,让我明白最深刻的道理,用一句话总结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篇2: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水浒传》这本书中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以及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入云龙”公孙胜。因为公孙胜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经常为宋江出谋划策,和梁山伯立下大功,所以我最喜欢他。

书中一共有四十四个故事,里面写了好几位英雄好汉做的种种事情,最后众好汉同投靠梁山伯,一同治理那些欺压百姓的 和坏蛋。其中,我最喜欢《众好汉攻打大名城》这个故事,故事中讲了卢俊义和石秀被陷害,众好汉为救两人攻打大名城,最后成功。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里面斗智斗勇的故事十分精彩。

篇3: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

细读课文,我们会对掘蚯蚓、钓虾、放牛、闻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在戏台前喝豆浆、返航时吃到了美味的罗汉豆等情节过目难忘。这是因为,先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装点了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得再好,怕也远远赶不上“老旦”踱来踱去的唱,也不会超过小旦咿咿呀呀的唱,更不要提铁头老生的翻筋斗了。如此说来,要让学生对教师包讲的课堂感兴趣,不是天方夜谭吗?如果教师还要学生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岂不更是强人所难?

我们试以“月下行船”和“返航偷豆”两件事为例,看看先生是怎样将故事写得引人入胜的。

在“月下行船”中,先生写道,当“我”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戏时,心情立刻不一样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在孩子们眼中,一切景语皆情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而在“返航偷豆”中,先生的记忆更加清晰:“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于是,大家偷豆、煮豆、吃豆,好不热闹。

为什么这两个故事让读者觉得如此逼真美妙?这与先生的亲身经历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切身体会,他才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如果加入了虚构的元素,恐怕就会出现败笔。

再回顾我们的学生时代。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那么多的课堂,聆听过那么多的教诲,但如果问你:“你对哪位老师的‘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老师说的哪句话记忆犹新?”……相信很多人说不出来。这是因为,教师一味的灌输,使学生失去了体验和自我感知的机会,他们在被动的状态下,很难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

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这样,他们才会在内心烙下鲜明的印记。明白了这些,作为教师的我们,还需要唠叨不停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课堂还给学生呢?只有增加学生的体验,我们的课堂才会被学生喜爱,才可能变得高效。

篇4:读水浒传有感600字学生作文

人们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有能耐之人也必有他的闪光之处吧。高俅能把自己唯一的优点练到极致,并且在关键时刻敢于展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钻研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当然,有一点我们也是非常清楚,他的品性是万万不可学的。

老师说,读书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青出于蓝。我想了想觉得很对,也许这就是我们读古典名著的意义吧。

(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成芸姸

指导教师:吉乃菊)

休息了将近五十分钟左右,决赛拉开了序幕。爆竹声刚一响起,参赛的四个队就像四支离弦的箭冲了出去。很快就较出了高低,红队不知道什么原因远远落在了其他三队的后面。虽然遥遥落后,可是红队却毫不放弃。只见船头的鼓手鼓槌高高一举,然后重重一砸,稳住了节奏。在震耳欲聋的鼓点中,桨手们配合默契,一边随着鼓点节奏协调有序的划桨,一边“一二一二”地大声喊起了雄壮有力的号子!红队不甘落后的精神极大感染了江边观赛的观众,岸上的观众不断地为他们呐喊助威。我身边的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更是一边拍手,一边叫道:“红队加油!红队必胜!”岸上的助威声传到了江上,红队的鼓手更有劲了,指挥的也更认真了,掌舵的也更卖力了,划桨的简直像是在拼命……见到红队慢慢追了上来,其他三队渐渐乱了阵脚。最后红队一鼓作气窜到最前面,取得最后的胜利。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一校五年级 段添宜 指导老师:钟华奇)

那令人忐忑不安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拿到试卷,我也和大家一样拿起笔“刷刷刷”奋笔疾书,宽敞的教室里,只听见一阵“沙沙沙”——如无数只蚕在吞食桑叶的声音。

刚开始一帆风顺,钢笔所过之处所向披靡,看着那一个个空格全都塞得严严实实,我的心不禁有点小小的兴奋。

糟糕!一只拦路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善诱”,手中的笔遇到了真正的“对手”,静静地停在了半空中,不听话的冷汗乘机“逃”了出来,顺着脸颊向下“冲”。

我双手托着脑袋,一脸的苦相,再看看身边的同学,他们似乎也因为遇到了同样的难题而焦躁不安,一个个小脑袋摇来晃去,连连叹息。有的同学不停地用手指敲击自己的脑袋瓜,似乎想敲出点什么来……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小学六年级 杨礼芬 指导老师: 陈 超 )

傍晚,姨婆做饭时,厨房的电灯不亮了,姨婆真是又气又急。

李磊是小牛撅起屁股——来劲了,他像猪八戒举起钉耙一样,扬起晒谷场上的晒耙断开闸刀,跃上椅子,解开电线上的旧胶布。金属丝都烧断了,能亮吗?李磊“噗”地用打火机一点,电线外皮冒出绿色火焰,还发出“嗤嗤”的响声,一股刺鼻的臭味迎面扑来。李磊伸手捏住火焰一拔,烫得他从椅子上跳下来,鼓起嘴巴直往手指吹气,原来他心太急,手指被烫起了一个泡。过了一会儿,他重新站上椅子,这次吸取了教训,等火灭了再扯,一下露出了亮闪闪的铜丝。他把两边的铜丝接起来,外面再缠上胶布。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医生给病人做完了包扎手术。

篇5: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600字

《水浒传》主要写北宋时期108个好汉在梁山被迫起义,最终被朝廷灭掉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好汉是武松。说到武松,就不得不提《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了。武松在景阳冈的“三碗不过冈”中喝了许多碗酒,然后就去过景阳冈,遇见一只老虎,老虎就要吃武松,于是就出现下面的一幕:“武松把左手紧紧的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呢,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蹦出鲜血了更动不得,只是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找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又棒打了一回。”“揪、偷、提、打、放、寻找、拿”,这几个动词用的多么精妙、准确。啊!我仿佛看到了武松在打虎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简直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呀!武松不惧恶虎,沉着冷静,将老虎碎尸万段,真是让人拍手称快呀!

其他的故事也让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当我读到林冲安分守己,却遭高毬所害,我感到愤愤不平。高毬只会惹事生非,却担任官职,我为北宋感到悲哀.....

篇6: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600字

《水浒传》这本名著是由施耐庵在元末明初时期创作出来的(一说为施耐庵与罗贯中一起创作)。讲述了宋微宗统治时期,宋江等一百零八将不满政府统治而在水泊梁山造反,然后被朝廷招安,并为朝廷出力。在征讨方腊以后,一百零八员正、偏将只剩二十七员。最后,童贯等四个奸臣设计,用水银毒死了卢俊义,又用毒酒假称御酒毒死了宋江李逵,花荣、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的事。书中清晰的讲清楚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个性、特点与性格。还刻画了许多衬托的人物,如:潘巧云、裴如海等人物,将好汉们描绘得更具体、更生动。

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回是: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为这一段内充分体现了鲁达的性格:为人仗义、嫉恶如仇、扶持弱小。但他也十分冲动,由于迫切的想为金老报仇而使出了浑身气力,将镇关西打得一回去就断气了,最后也只好畏罪潜逃,出家当了和尚。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回里,武松和施恩结为兄弟,并狠狠地打了蒋门神一顿,帮施恩从蒋门神手里夺回快活林酒店,还让蒋门神大没面子。从这一回里,我体会出了武松也十分仗义,而且为兄弟两肋插刀。而我们在生活中,虽然不可能向他们两个一样,但绝对不能持强凌弱。

在“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和“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里,我体会到宋江十分爱惜人才。他将董平招降后,去帮助卢俊义。张清打伤了好几员大将,他就舍弃粮草,将张清擒获,又用宽容的语言将张清招降了。

篇7: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600字

细细品读一遍后,我不禁哼上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颇有一番梁山好汉豪放的气势。书里记录了一百零八个头顶,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水浒传》里好汉聚集了四大高贵品质:忠、信、义、勇,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以他们为榜样,故事中让我最喜欢的人物有:力大无比的鲁智深,机智冷静的林冲,英勇无畏的武松,还有千万人敬佩的宋江,因为他们都具备忠、信、义、勇!

最让我体会到好汉精神的情节是“景阳岗打虎”。 武松,人称“行者”, 他武艺高强,嫉恶如仇,又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一天,他去镇上会哥哥,在景阳岗旁的一家小酒馆里喝酒,一碗又一碗,第四碗时,老板不让他喝了,毕竟这可是“三碗不过岗”的超烈性酒,可他执意又来了几碗,不听劝告,不顾旁人阻拦过景阳岗,遇上了白虎,借着酒劲儿,空手打死了凶猛的白虎,他为老百姓除了害。他当时的无畏,连白虎见了恐怕也会心虚。看到这儿,我不禁联想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们,他们就像无畏的武松,带领人民打倒一批批凶猛的白虎,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篇8:读《从学生那里学教书》有感

下面我就选取一些让我印象深刻、体会颇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让学生能够体面地改过来

“正因为学生还是孩子,所以经常会犯错。有人说犯错是人的一种本能,何况是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当孩子犯错后,教师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允许孩子遮掩,也有义务让孩子有所遮掩。”

看到这段话,我想到了自己教学时遇到的一个案例。一次在做课堂练习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正坐在座位上摆弄着键盘上的按键。看到这种情况,我气不打一处来。平时课后检查机房时总会发现许多键盘上的按键不是不翼而飞,就是弄乱了顺序,由于上课班级多,找不到当时犯事的学生。于是心想,今天你还不被我逮个正着。我让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强调了一番机房上课的纪律以及机房设施的保护等等。此时,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到了那位学生身上,而这位学生羞愧得连脖子都红了。

看到书中严老师的处理方法之后,我想该脸红的人应该是我。如果当时我可以换一种处理方法,既能让学生认识到他的错误,又不至于伤害他的自尊心就好了。我觉得这样处理会更好:“刚才老师看到有个同学动手能力非常强,他可以把键盘的键全部都一一拆下。不知道他的记忆力是否跟他的动手能力一样强呢,能否把拆下的键全部正确地装回去呢?”我想讲到这里,这位学生应该已经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并且会加以改正。这样既可以起到教育的效果,又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不至于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

当我们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要急于批评,不要急于处理,要给他们一些反思的时间,因为学生主动改正远比教师强制干预后再被动改正来得有效。

二、让学生读到老师脸上的“风景”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学习,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老师。而教师呢,就应该是一本‘风景画’,要经得起学生的阅读。”

曾经和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一起聊天,路上偶遇一个学生,该老师说,这个应该是某班的学生。我不禁感叹:“你的记性真好,这么多学生你都记得住。”体育老师说:“也不是,这个学生的性格和表情很像某某班主任,应该是他班上的。”这位老师告诉我,小学里,学生的表情和举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有时候一个班主任教出来的学生性格几乎差不多。很多时候,老师有怎样的表情,学生也就会有怎样的表情。尤其在小学,小学生的个性还没完全形成,很多时候都会进行模仿,模仿老师,模仿同学。教师应当经常检查自己的表情是否符合教学的情感需要,是否已经调整好了心情,能否给学生一个最佳的状态。

三、拒绝对学生的“伤心”评价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激励学生,用得不好,又会伤害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都会积极地使用评价手段,只是,有些外表似乎很漂亮、动机似乎很堂皇的评价,其实暗藏或显露着消极成分。”

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作出的是即时的、直接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有可能会犯错,这个时候,教师往往是说者无心,而学生则是听者有意。因此,教师在评价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说法、做法是否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书中严老师所说,教师应当把自己当成学生,这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此外还应把学生当成自己,以便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进行评价。

上一篇:丰盛的晚餐日记100字左右下一篇:公司春运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