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音乐剧观后感

2024-05-03

猫音乐剧观后感(共9篇)

篇1:猫音乐剧观后感

音乐剧《猫》观后感

不像《歌剧魅影》中繁华褪尽似的无奈,也不像《钟楼怪人》里动人心魄的悲壮,《猫》给我的影像是神秘莫测的,也是统一唯美的。

在开始前的一段片头里,首先看到了很多双猫的眼睛,虽让人畏惧,但很有灵气,如同在黑暗里的猫显出一双双眼。片头音乐,给人阴森的感觉。一开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种各样的“猫”:“毛色”不同、“脸面”不同、表情不同、动作也不同,会让人感到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猫的世界。他们在舞台上欢快地舞动,尽量展现自己。一场猫的盛会,在这里,是他们的天堂。

正如人们公认的,在剧中最能触动人的心灵的,就是那首《回忆》,它由流浪而遭唾弃的老猫唱出,歌曲哀婉动人,从内心发出淡淡的凄凉感。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

其实,这守歌不仅唱出了老猫的心声,也唱出了那些年华不再但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们的心声。我们终会走到那一天,当自己慢慢老去,我们还能回忆自己的过去,而最美的回忆就是给人们带去了欢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如何走过,如果能在路上流下美好的足迹,如果能给别人带去美丽的风景,那么你的回忆就是最大的幸福。

回忆也是如此的动人。以至于每一个认真倾听回忆的人都会找到共鸣。魅力猫曾经的韶华已经化作过眼云烟,痛苦卑贱的生活折磨得她痛苦不堪。然而她既没有沉溺于那曾经美丽的幻想般的回忆,也没有被那些悲惨绝望的记忆所埋没。无论对过去的感慨有多么深沉凝重,明天总是新的一天。

我们不能赋予幸福以意义,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待在不同的位置,有不一样的标准,也是变化无常的。有些幸福在一瞬间就能得到,而有些幸福是靠岁月慢慢累积起来的。正如Old D所说:“我们有了经验,但失去了意义,重温的意义,给幸福赋予的意义。”

当最后老戒律伯告诉我们“猫其实和人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在猫的世界中其实也看到我们人类的缩影。

我们年幼时就像Jemima一样,无忧无虑,爱玩爱闹,跟着Rum Tum Tugger疯来疯去。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像Vctoria一样的纯情,一样的多愁善感。在没有Demeter的悲惨遭遇下、也没有Bombalurina的魅力四射中长大。我们学会了承担责任,虽然也许不像Munk在某个领域做领导者,却也像Alonzo一样负担自己的一份事。

岁月是什么?岁月是Jemima不谙世事的纯净双眼,岁月是Bombalurina的美丽笑颜,岁月是Rum Tum Tugger的轻狂快乐,岁月是Munk的青年力壮,岁月是Jennyanydots的唠唠叨叨,岁月是Grizabella的深深皱纹,岁月是老Gus回忆当年风光时颤抖的双手……最终,幸福是像Old D一样在岁月的历练下,明白人生的含义。

《猫》从剧情到表演,无一不充满着诡异凌乱的色彩,然而回味起来却似乎又有着共同的中心。无论如何,猫剧确实散发着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令人们不得不臣服在它的意境之下,这也正是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篇2:猫音乐剧观后感

我在很早以前就明白这支歌荡气回肠的音乐《回忆》,“夏日阳光穿过树林又一个清晨在等待犹如破晓时分的花朵记忆淡去触碰我吧让我重享往日记忆的美丽时光是多么容易触碰我你将明白什么是幸福看吧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既充满宿命感,又有对生命不可抑止的活力。这是由“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老猫唱出的“回忆”,该曲以忧伤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表现了思归的格里泽贝拉回忆它离开杰里科猫族外出闯荡,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昔日完美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夕阳黄昏,对家乡和亲人的眷眷思念与渴望,都在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如今已广为传唱,成为当代的经典曲。

在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并不是很在意歌词,大多是在观察人物的化妆、身体语言和动作。演员经常匍伏在地,很贴合猫的特征,异常是扮演母猫的女演员,天然一股风流,媚不可挡。公猫的阳刚与自得,则在典型的麦可杰逊式抚下腹摇臀部的动作中体现出来。各人只要踢脚便是笔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软,只要张手便是伸展,只要张望便是专注,见满台人影,却丝毫不乱。演员唱歌时趣稚可爱,有些又显狰狞。最难得的是表情,丰富多彩,很难想象他们怎样会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我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也轻捷,配合细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

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主角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很难得的是剧中一只老母猫的声线沙哑,脖子上的皱褶十分明显,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来也是大段大段歌词的,与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猫遥遥相望,脉脉含情,互相对歌,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篇3:音乐剧《猫》的艺术分析

音乐剧《猫》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改编, 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谱曲而成。虽然这部诗是为儿童所创作, 但是诗歌只能表达情绪却无法表现故事情节。因此, 韦伯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严密的戏剧结构相结合, 完美的向观众呈现了精彩的《猫》儿的世界。

一、音乐剧《猫》角色分析

角色在戏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猫》中有很多有趣和丰富的角色——“领袖猫”、“摇滚猫”、“魅力猫”、“富贵猫”、“迷人猫”、“保姆猫”、“剧院猫”、“犯罪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等。

这些猫儿们性格各异, 各种猫, 各种特征, 每只猫的背后都仿佛可以看到人类的影子。比如, 领袖猫Old Deuteronomy代表智慧和经验, 他像一位饱经世故的老人, 在族里深受尊敬和爱戴;魅力猫Grizabella是剧中的核心人物, 年轻时是家族里最美的猫, 性格冷漠、孤傲, 总用漠视的态度去看待所有的事物, 当她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后, 独自离开了猫族去闯荡世界。然而, 外面的世界并没有让她快乐, 当她再次回归猫族时已是蓬头垢面、苍老丑陋的老母猫了。这正代表着现实中的很多人, 让人们都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老去, 将留下怎样的记忆;摇滚猫Rum TumTugger象征着成熟男性的魅力;魔术猫Mistoffelees有着不同形象的公猫;可爱猫Jemima是年幼小猫的代表, 象征着真实与纯洁;罪犯猫Macavity经常带领一群老鼠作恶, 却总能逍遥法外, 尽管如此, 每一只猫儿那独特的外表和鲜明的个性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使人印象深刻。

二、《猫》的经典曲目《Memory》分析

《Memory》作为全剧情节的转折与高潮的主题曲, 是韦伯连夜修改, 最终获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的经典唱段, 《Memory》一曲便出自魅力猫Grizabella之口, 共出现了四次, 感人至深的是第二幕Grizabella以忧伤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展现了她外出闯荡, 遭遇人生的痛苦, 昔日美好时光的流逝和青春不再。当Grizabella第二次出场时, 一片寂静, 身穿黑色晚礼, 长发披肩, 用沙哑的而颤抖的声音唱到:“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我可以面对往日的微笑, 那是我很漂亮, 岁月侵蚀了我的一切, 夺走了我的宝藏, 幸运的是, 我在衰老, 但心中的记忆永不褪色) 孤独的Grizabella倒在了舞台上, 痛苦, 失落没有别的猫陪伴她。

歌曲的音域并不宽, 主要从打字组的G到小字组的降e, 只有唱好了第一句才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耳朵。第一个音是小字一组上的降b音, 并且一共持续了7拍。歌曲在演唱时需要用中等的音量作为开场, 轻轻诉说着故事的感觉, 用气声来表现, 需要气息连贯, 唱到句末“alone”时, 由于音域低, 所以需要用真声发声。无论是歌曲中部B乐段中, 音域从小字组的a不断上行到c2, 还是在主题最后一次出现时, 调性从降G大调转到降D大调的部分, 都要运用到混声以及气息的支持来保持稳定的歌唱状态。

三、音乐剧《猫》的舞台呈现分析

1、舞蹈

《猫》的角色丰富多彩, 为了表现表演者是一群猫, 其舞蹈表现方式不能按照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剧作品来设计, 不但要有极具猫的特色的舞蹈动作和表情, 而且还要用芭蕾、现代、踢踏舞等多种舞种, 将每一首歌曲的舞蹈表演中都有色彩的、抒情的、戏剧的表现出来, 灵活的使用独舞、双人或者群舞形式, 体现猫特有的自由散漫的特点。舞蹈动作中身体的柔韧性更接近真实的猫, 身体的扭曲度可以让观众联想到平常所见的猫的形体动作。例如, 纯白猫Victoria在开场舞时做了高难度的芭蕾舞动作来展现猫的柔软与细腻, 更彰显演员扎实的舞蹈功底;摇滚猫Rum TumTugger夸张的扭胯动作, 则是模仿了摇滚巨星猫王的经典舞蹈动作。可见, 舞蹈的夸张和变形得当, 不论是气氛还是剧情及人物的表现力上都有很强的戏剧性。

2、音乐

剧中没有对白, 为了讲述故推动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声乐艺术将其独特的构成和表现方式把音乐和诗歌两种不同的艺术结合在一起。作曲家韦伯用交替出现的跳音和休止符来表现猫的机敏;为了表现猫的神秘则用半音和不协和的音来制造; 用跳跃感来烘托节奏、旋律的起伏, 以映衬猫的灵动;演唱风格以美声为基础, 流行音乐风格为主, 音乐创作上完美的把古典、摇滚、爵士融为一体, 这些手法共同创造了《猫》剧, 使人沁人心脾, 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多元化的音乐享受。

3、舞台设计

除了《猫》中精彩的舞蹈和音乐, 还有舞台设计及其灯光效果的变化, 当人们沐浴在这样的佳境中时, 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在《猫》中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到猫的一举一动和他们不同性格那充满生气和感染力的舞蹈, 另观众如痴如醉。

场景中, 总共有2500多个道具, 设计师采用现实的创作手法, 将生活中的实物以猫眼中的比例放大三倍, 任何一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当观众走进剧场就会发现超大型的牙膏筒、碎碟以及各种垃圾或者是供猫儿们玩耍的天桥, 如此的舞台设计给观众带来真实感。灯光随着故事的发展忽明忽暗, 渲染出悲喜交加的气氛, 营造出一个梦幻的世界。毋庸置疑, 《猫》运用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音乐剧经久不衰, 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四、结语

音乐剧《猫》成功的运用文学、音乐、舞蹈、舞美设计等诸多元素, 来展现综合艺术形式的高度, 完美表达了角色的情感和角色的性格, 完整的交代了故事的发展和冲突。通过猫的世界来寓意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让观众从人和动物的双重视角来注视整个舞台。歌曲《Memory》很好的将音乐旋律、歌词以及故事主题相结合便成为《猫》的灵魂。所以说, 音乐剧《猫》绝对可以称之为一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盛宴。

参考文献

[1]姚颖.浅析音乐剧《猫》的艺术魅力[J].大舞台, 2011 (4) :17-18.

[2]蒋欣儒.著名音乐剧《猫》之经典元素解析[J].音乐生活, 2013 (1) :76-83.

[3]王婧.浅析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J].学术园地, 2011:41-42.

篇4:闲话音乐剧《猫》

十年前被荷兰舞台娱乐公司收购的巴黎莫加多尔歌剧院被一场音乐剧“点燃”了。著名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史诗级音乐剧《猫》在这里重新得以演绎。今年1月,《猫》的演员招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剧院需要找到30多位优秀的舞者和歌者演绎新版本的《猫》。

仅仅过去了3个月,这部伟大的音乐剧就已经吸引了2000多人前来面试,还有200多人寄来了他们的录影带。经过一系列的选拔与淘汰,如今排练厅内仅剩60多名候选人,他们在选角导演拉巴·阿里纳与总导演克里西·卡特赖特的眼皮底下日夜排练,为最后能登上舞台而努力。

克里西·卡特赖特导演可以说是一只“老猫”了,她已经陪这部音乐剧度过了30个年头。站在他们身旁的金发女子是薇洛尼克·班德利尔,她是这一版本《猫》的驻场导演,负责具体的表演指导工作。10月1日正式表演开始之后,她将会接替克里西总导演的位置。

在巴黎,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有这样一部分面试者,他们在踏入排练厅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淘汰了。“想要演猫,”拉巴解释说,“就要具备猫瘦小妩媚的特点。”这样一来,那些体态丰腴的姑娘就直接出局了。另外,声音也要像猫一样,所以音域太窄的人无法胜任。最后,一名合格的音乐剧演员不是只有演技就行,过硬的舞蹈与演唱功底也不可或缺。只要面试者有一点不符合要求,薇洛尼克和钢琴师马蒂厄·塞拉特利就会立刻指出,选拔过程极其严格,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精英。时间飞逝,选拔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下周,《猫》首版制作团队的导演崔佛·纳恩和导演助理兼编舞吉莉·安莱尼将会飞抵巴黎,开展进一步的选角工作。

4月24日 星期五

“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人选最终确定,最初有两位加拿大姑娘与一位法国姑娘竞争这一角色。“魅力猫”是这部音乐剧的女主角,一首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回忆》让这一角色火遍全世界。最终,拥有绝美嗓音的普里西卡·德玛荷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拿下了“魅力猫”一角。新版《猫》的剧本直到第一次排演的前夜才最终确定,很多人都为普里西卡第二天的表演捏了一把汗。然而当普里西卡最后一次唱起《回忆》时,所有人心中悬起的石头都落了地,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格里泽贝拉。

5月4日 星期一

截至目前,《猫》还缺少十几名舞者。今天早上,将近100名穿着蓝色与黑色橡胶服的女孩“占领”了剧院大厅,她们都是来面试的。这些女孩中有的是坐卡车从阿尔萨斯过来,有的是几个人拼车从意大利赶来,还有人是从圣马丁门步行而来。面试开始前,她们或活动肩膀,或捯饬头发,或嚼着巧克力面包,总之都是为了缓解心中的恐惧与紧张情绪。拉巴·阿里纳到大厅后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签号,十人一组,上楼去排练厅进行面试。对于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来说,这段楼梯可能就是通往荣耀的阶梯。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她们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被选上。

8月17日 星期一

排练厅的舞台已经用白胶带勾勒出了轮廓。和平常一样,所有人在9点45分准时到场。克里西先开一个简短的小会,之后便开始“沉默”的热身。之所以说是“沉默”的热身,是因为在整个热身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听到关节嘎嘣作响的声音,却听不到任何人说话聊天。热身结束后,钢琴师带着大家做声乐练习,模仿各种各样的猫叫声:浮夸的,悲伤的,打哈欠的,快乐的,唉声叹气的……接着,导演在舞台平面图上讲解第一幕与第二幕进出场的位置,以及道具的摆放位置与使用方法。布景已经准备好,演员们在排演开始之前,要先去化妆,这是他们最期待的环节。

8月19日 星期三

一周以来,莫加多尔歌剧院的舞台上一直火星四溅,原来,工作人员正在搭建一座结构复杂的大桥,供猫儿上下戏耍。为了使桥保持平衡,桥的另一端悬挂着几个巨大的水桶,里面装满了水。

除了桥这一装饰外,莫加多尔歌剧院还找了五辆拖车从伦敦郊区运来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山”。布景师阿兰·沃克和他的团队负责用这些原材料在舞台上搭建出一个垃圾场。这是一个按照猫眼中的尺寸放大了的垃圾场,每一种垃圾都要比实物大3倍左右。阿兰团队用了整整两周的时间收集到了足够的原材料:250张厚纸板,20包巨型糖果和薯片,啤酒罐、香槟酒瓶以及红酒瓶各10个,30多个罐头盒,25份和床单一样大的报纸,3副网球拍,3个炉条,3件衬衣,5个胸罩,1条三角裤,床、鞋子、鸡蛋篮子以及自行车轮胎若干。他们甚至还制作了一辆车牌号为NAP70的废旧汽车,目的是向《猫》这部音乐剧的首位赞助者——约翰·奈培先生致敬。就在不久前,约翰·奈培刚刚过完他的70岁生日。

8月21日 星期五

就个人而言,霍华德·伊顿是非常讨厌猫这种动物的。但是从职业的角度出发,30多年过去了,这位《猫》的灯光师对这部音乐剧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霍华德陪着演员们一起去世界各地巡演:澳大利亚、欧洲、美洲、南非、日本、新西兰……霍华德与《猫》这部剧结缘的日子要追溯到1981年,那一年,霍华德只有27岁,整个《猫》的团队都非常年轻。说实话,当时没有人看好这样一部由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诗歌改编而成的音乐剧,更没人想到这样一群形态各异的猫人能在音乐剧史上创造奇迹。如今,《猫》的产业已经相当庞大,舞台最初使用的提线灯泡也已完全被LED灯替换,可霍华德始终如一,他还是会花整整一周的时间调试灯光,给予演员们最好的舞台灯光效果。

8月22日 星期六

人只要忙碌起来,时间就会过得飞快。经过上百次的排演与调整,整日整夜地剖析剧本,一点一点地抠细节,这部史诗级的巨作终于能完整地串演了。克里西在一旁仔细盯着每位演员最细小的动作与神态,任何错误都逃不过这位金发女人如鹰一般锐利的双眼。“如果连我都不注重细节,那么这部剧肯定会失败。”克里西1986年就与《猫》结缘,她对这部剧的所有细节早已如数家珍。

埃里克·卢斯托·卡雷尔是这部音乐剧的执行制作人,与在办公室喝咖啡、看材料相比,他更愿意与这些天才演员们一起待在排练厅。埃里克之前什么行当都做过。他曾经是芭蕾舞剧的灯光师,参与制作过舞蹈《舞踏》与北京马戏团的表演,也与莫里斯·贝嘉、希薇·纪莲等舞蹈家有过合作。2007年,埃里克跟着佛朗哥·德拉戈来到澳门,负责指导制作水上娱乐表演《水舞间》。五年前,舞台娱乐公司签下了埃里克。之后,埃里克监制了《妈妈咪呀!》、《歌厅》、《修女也疯狂》和《吸血鬼之舞》等一系列音乐剧。不过,《猫》这部剧对于埃里克来说可能算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一版本的《猫》中的演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演音乐剧。埃里克非常支持新人,但他支持的方式绝不是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表演,而是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做法看似效率低且风险高,但埃里克认为这样一来演员们就更能体会到《猫》的传统精神与内在精髓,而不只是一味地墨守陈规。

8月25日 星期二

我想,即使皮埃尔·伊夫·杜谢恩早知道自己要忍受痛苦,他依然会选择参演这部音乐剧。皮埃尔是《猫》所有演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猫》这部剧中地位最高的猫——“领袖猫”杜洛内米的扮演者。在《猫》的剧本中,“领袖猫”有特权每年都挑选杰利克猫族中的一只猫,将其送上天堂。皮埃尔不仅是演员,也是法国国际音乐剧学院的教授,这次脱颖而出的演员中就有几个是他的学生。不过毕竟年事已高,必不可少的舞蹈动作总是让皮埃尔感到万分痛苦。“导演当时向我保证说整部剧我只需要走上三小步就行,谁知道……唉,我早已不是20岁的小伙子了!” 皮埃尔叹气道。可能也只有他会相信导演的这句话吧……

8月26日 星期三

排练厅里,卡伦·布莱恩·道森正在给“摇滚猫”若腾塔格的扮演者,荷兰舞蹈演员戈兰·约瑟夫化妆。这一版本《猫》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演员都是第一次出演音乐剧,都是白纸一张。卡伦的任务就是教会每一位演员化出符合他们角色特点的“猫妆”。每当卡伦讲解时,即使是莫加多尔歌剧院的首席化妆师克里斯蒂娜·乐玛尚,也会认认真真地拿出笔记录下卡伦分享的化妆技巧与经验。卡伦的教课方式很特别,她给每位演员化妆时只化一半脸,另一半则需要演员们自己完成,这对于没学过专业化妆的人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化出的妆可以用‘惨剧’二字来形容。” 卡伦回忆道,“有些耐心较差的演员化到一半实在化不下去了,直接把化妆笔朝镜子狠狠地扔过去,然后冲我大喊:‘我受够了!凭什么让我们干你应该干的活儿!’可到最后,他们都办到了,而且非常感激当初我教会了他们化妆。”

9月3日 星期四

一根白毛,一根黑毛,用微型钩针钩织起来,再打一个极小的结。如此反复。这就是蕾珍的工作,把一缕缕黑白相间的毛发固定在猫儿们假发网套的周围。蕾珍就这样一毫米一毫米地赶着工,面对80顶假发,这得需要多么大的耐心与勇气。这些假发产自菲律宾,在最后几次彩排前演员们才能拿到假发成品。这些假发中,有一小部分是用人的头发制作而成的,比如“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假发;其他大部分都以牦牛毛为原材料,牦牛毛无论是强度还是伸展度都很好,且光泽柔和,手感光滑,很适合做猫的假发。在假发制作间的最深处,首版《猫》的假发的总设计师詹妮弗·丹正在那里制作一副猫耳朵。正式演出开始后,所有假发每晚都得用牙刷蘸着酒精一点点清洗,除去网套上留下的胶水痕迹。

服装制作间与假发制作间在同一层,今天那里真是热闹极了。原来,《猫》的总服装师特蕾希·斯迪勒今早从伦敦飞到了巴黎,专门前来把关刚刚从英国运到莫加多尔歌剧院的表演服。瞧瞧这些精致的紧身衣!这150件紧身衣全部是纯手绘作品,每一件都有自己独特的花纹与颜色,它们都是出自伦敦克勒肯维尔街区的两位艺术家之手。虽说是手绘作品,但是这些衣服都可以水洗,绝不掉色变形。至于其中的秘诀,两位艺术家选择保密。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些紧身衣每件的要价是……1000欧元!在特蕾希身旁站着的是丽贝卡·霍奇森、瓦莱丽·克多和卡琳·太古,这三位也是《猫》的服装师。她们正在检查衣服的拉链等细节。从10月1日开始,工作人员每晚都要用一种以3/4的水与1/4的伏特加混合而成的液体清洗这些紧身衣,目的是除臭。

9月6日 星期日

舞台已经准备就绪。这是几个月以来,所有演员第一次从排练厅下到舞台进行彩排,每个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新版《猫》的舞台总监吉罗姆·德克茨在一旁观看指导。从一开始,吉罗姆就是那个“什么都懂的人”。新版《猫》整体的进度计划就是由吉罗姆一手安排的。演出开始后,吉罗姆和艾米·琼斯负责拉红幕布,演员、灯光、特效何时入场的信号也都是由吉罗姆发出。除此之外,吉罗姆还了解每一处装饰的位置,舞台地板上的活板门,甚至舞台的角度。

9月11日 星期五

在剧院二楼电梯口的旁边,有一间非常小的办公室。当《猫》的随队骨科医生卡罗琳娜·斯米隆打开办公室门的一刹那,一股浓郁的药味迎面扑来,对于演员来说,这是希望的味道。威廉·达席瓦尔·佩德罗与阿克塞·阿尔维利一直在竞争“魔术猫”米斯特弗里斯这个角色,他们一个来自莫里斯·贝嘉所在的团队,一个来自巴黎歌剧院。不过,如果没有卡罗琳娜的灵丹妙药,他们俩谁都无法担任这个角色。威廉一直遭受背伤的困扰,阿克塞除了背伤之外,还有严重的脚伤。而卡罗琳娜虽然没有在《猫》中担任任何角色,但这位老舞蹈家深知这些演员哪里容易受伤,知道如何对症下药。在《猫》这个团队里,卡罗琳娜就像妈妈一样,细心照料着那些肌肉受损的演员们。

9月12日 星期六

自18世纪以来,在歌剧界,人们把舞台歌者第一次与乐队排练称为“坐排”。今天,《猫》的演员们在经过数周与钢琴的磨合后,终于可以进行“坐排”了!正式演出的时候,舞台上的演员是看不到乐队成员的,整个乐队都坐在舞台左边一处隐蔽的场所内,以便给舞台腾出更多布置装饰的空间。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包括乐队指挥格瑞艾姆·哈曼。没过多久,格瑞艾姆脸颊上的泪水已经风干,而汗水开始浸湿他的后背。

9月18日 星期五

“所有人就绪!第一幕准备开始!”克里西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穿过走廊,在舞台后台回荡。很快,演员们纷纷从后台出来,已经化好妆的他们很难再认出彼此。他们在紧身衣的包裹下显得既高贵又灵活,身体里似乎充满着巨大的能量。舞台中央,演员们伸出手,跳起了哈卡舞。一边跳,一边吟唱着:“猫猫猫猫猫……”这是他们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方式。今天下午是最后一次封闭式彩排,这次彩排演员可以紧张、打磕巴,导演也可以随时打断演员们的表演,但是从明天开始,莫加多尔歌剧院就允许外人入场观看彩排了。届时,整个剧院肯定座无虚席。时光飞逝,彩排结束了,舞台又陷入了一片沉寂,很多人都开始回忆,自1919年莫加多尔歌剧院开馆以来,这里上演过太多经典的作品:《不,不,娜奈特》《白马酒店》《礼物》《蓬帕杜先生》……这时,剧院的小灯亮了起来,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小灯用的虽是最普通的灯泡,却肩负着重任。剧院的小灯整晚都会亮着,为的是避免那些夜间造访剧院的人在乐池摔倒。在美洲,灯除了照明以外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驱鬼。无论如何,今晚的猫儿们不用担心有生命危险,因为——猫有九条命。

篇5:音乐剧猫观后感

音乐剧《猫》是我观看的第一部音乐剧,给我很不同的感受。

一、《猫》简介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S.Eliot)的诗集谱曲的音乐歌舞剧。

音乐剧《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也是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歌剧。而剧中《记忆》一曲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

二、观后感

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的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在开始前的一段片头里,首先看到了很多双猫的眼睛,虽让人畏惧,但很有灵气,如同在黑暗里的猫显出一双双眼。片头音乐,给人阴森的感觉。

剧一开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种各样的“猫”:“毛色”不同、“脸面”不同、表情不同、动作也不同。演员们的表演动作,非常逼真,非常灵活,会让人感到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猫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你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种类的猫。他们在舞台上欢快地舞动,尽量展现自己。虽然大体的情节很难把握,每一只“猫”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零零散散,完全不能拼凑。在剧中最能触动人的心灵的,就是那首《memory》,它由流浪而遭唾弃的老猫唱出,歌曲哀婉动人,从内心发出淡淡的凄凉感。

篇6:音乐剧猫观后感

一开场,我就被舞台上的庞大阵容所震撼了,随即,我开绐有点忘乎所以的感觉:里面的猫太多了,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这时,老师给我们作了点评:原来,故事发生在一个废物堆积场里。今夜是月圆之夜,杰里科猫族举行一年一度的舞会,所有的杰里科猫都在这里汇集,在黎明之前,它们会从里选出一只猫,送它上云外之路,从而获得重生。因此,在这个舞会上各种各样的猫儿们都要登场介绍自已,希望能获得重生。

明白了剧里面的基本要素,我看起来明白多了,此时,我又开绐被不同猫儿的特性所吸引了,我感觉我好像成了里面的一只猫,对即将产生的能获得重生的猫充满了期待。

渐渐地,许多猫都陆续登场了:“有迷人猫”“保姆猫”“领袖猫”“剧院猫”……出场时,我们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它的无穷魅力所钩住了。就像剧里面迷恋他的母猫们一样……

主角出场了。其实她第一次出场,并不怎么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只知道:一天到晚风光地在夜总会里左穿右插,但现在,她落魄了,遭到了他猫的唾弃,是一只极不受欢迎的母猫。

第二次出场,她高歌一曲《回忆》,使我想到了许多:我仿佛看到了她对岁月的无柰,对回首的沧桑。我仿佛看支了她的过去,看到了她依然风光的时候,是那样的扬眉吐气。她希望回到过去,继续过那种腐朽的生活。是啊,谁没有风光的时候呢?可是到老了,那段时光永远不能回来了。面对往日,她可以微笑;可现在、将来呢?

于是,我从她第三次出场时继续寻找答案,这一次,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的不只是她对过去岁月的悔恨,对过去虚度时光的自已的悔恨,更生重要的是她对未来的希望。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没错,既然在过去,大部分的光阴已被浪费,我们又何必再用未来的时光继续悔恨呢?展望明天,你将发现,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能走出昨天的阴影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篇7:音乐剧猫观后感

我们这一学期选修的《音乐基础与视唱》课程,主要观看了《歌剧魅影》,《猫》等几部大型的世界著名音乐剧,以及介绍和解释了音乐基础和视唱以及鉴赏方面的知识。不像《歌剧魅影》中繁华褪尽似的无奈,《猫》给我的影像是神秘莫测的,也是统一唯美的。因此《猫》成为音乐剧中的传世经典.

为何猫可以成为音乐剧中的传世经典为何猫可以成为音乐剧中的传世经典? 其实《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简单的故事,却被演绎的异常动人与真实;音乐剧通过不同的音乐旋律,舞蹈编排,场景设计,服饰装扮,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

他们那些演员,听老师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演员,确实,演了那么久,结束的时候连气都不喘,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很难得的是剧中一只老母猫的声线沙哑,脖子上的皱褶非常明显,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来也是大段大段歌词的,与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猫遥遥相望,脉脉含情,互相对歌,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这个音乐剧的美工,舞蹈,音乐等元素融合为一体得综合性艺术演出。剧情结束时,魅力猫载着大家的祝福登上了九重天,获得了新生。这部音乐剧欣赏完了,《猫》的世界浓缩了人类社会。从音乐剧中看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猫》的故事更像一个寓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应有尽有。

剧中人物的风格,其实应该是猫物才对,各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性情与故事,每一只猫的个性都是那么的鲜明,就如世上的人一样,有着各自的内心世界,剧中的猫仿佛也被附上人类的影子,成为表达的载体。也从中映射出纷繁世界的变幻无常与多姿多彩。但整部剧以魅力猫为贯穿剧集的主线,也成为将故事推向高潮的关键,令宽容与爱这一主题在此部音乐剧中得以升华,而一首旋律梦幻却透着无限哀伤与渴望的“回忆”成为传世的经典。

篇8:音乐剧《猫》——人性光辉的启迪

《猫》剧拉开帷幕, 舞台的布景是一个环绕舞台与观众席的大垃圾场, 猫与人共同身临其境。而垃圾的体积比现实生活中的要大3倍, 全剧动用了大约1500个大小道具。美妙的戏剧故事就在观众的惊异中徐徐展开:《猫》剧在开场通过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 向各位观众展示了猫家族的各个成员, 老杜特洛内米 -----“领袖猫”、格里泽贝拉猫 ------“魅力猫”、蒙克斯崔普 ----“英雄猫”、詹尼安点点 -----“褓姆猫”、史金波旋克斯 -----“铁路猫”、若腾塔格 -----“摇滚猫”、布斯托夫·琼 -----“富贵猫”等, 在这一个浓缩的猫社会中有的是领袖型、有的是贵族、有的是土豪, 有的是劳动者真的是“猫”生百态, 剧中“猫”间生活和“猫”们的心路历程演绎的淋漓尽致。而最后上场的“魅力猫”已经变成了一只蓬头垢面, 一脸惆怅丑陋的老猫了。猫儿们不愿接受这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 整个猫族对她非常敌视。剧中刻画了“魅力猫”虽然衣衫褴褛, 处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刻, 但依然怀有勇气决心和梦想来舞动自己重回猫族获得新生的渴望, 一首“回忆”让冷漠的猫族们又忆起了那温暖人心的情景, 重新接纳了“魅力猫”让她获得了新生。“魅力猫”在最辉煌、最美丽的时候选择了离开猫族。我们感动“魅力猫”在辛酸尝尽市态炎凉, 洗尽铅华的同时, 坦诚的表达了回归猫族, 获得重生的心愿。这份坦诚、这份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带给人以希望和勇气。同时猫族不计前嫌以博大的宽容和包容重新接纳了“魅力猫”, 全剧通过舞蹈歌唱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各个猫所处的生活位置, 猫咪们虽然分工不同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了积极向上迎接未来的生活面貌, 这正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所应有的基石。猫剧演出期间美国从80年代初的金融开放到80年代末“黑色星期一”的全美股灾, 大批工人失业, 极大地影响了投资和消费, 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许多人一夜之间一贫如洗, 人们在经历了大起大落时痛心疾首正如同“魅力猫”一样坚强面对生活, 心灵深处又充满了梦想与希望去拥抱新的生活。与那个时代同行的《猫》剧无疑对社会是一种激励。在《猫》剧中由特里沃 . 南作词, 韦伯作曲的世界经典歌曲《回忆》唱到:“天明, 我等待太阳的生起, 我要为未来思虑, 而我不能放弃。黎明到来, 今夜就要成为回忆, 新的一天就要开启。”《猫》剧中这段美妙的歌曲不正是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吗。

通过形形色色的猫咪揭示了世间的冷暖, 演绎了善良、邪恶、美丽、丑陋、富贵与贫穷。最近疯传网络的“当你看到流浪汉被店家赶出餐厅 , 你会怎麽做”的视频展现了在流浪汉处于人生低谷时周围人的各种心态, 大多数人能够站出来包容帮助这个流浪汉, 这个视频之所以能广泛传播也反映出了在大多数人心里产生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友善, 这样的正能量让人们在心底产生了共鸣。人的一生有时一帆风顺, 有时挫折不断。功成每在困苦日, 事败多因得意时, 我们要以此来警示自己, 在成功之时要奉献出爱心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 在困苦时不要沮丧与抱怨, 把生活的不顺转化成前进成长的动力, 做到诚信、友善的对待他人, 共同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

篇9:音乐剧《猫》的中国化

今年8月,《猫》的第15个语言版本中文版在上海正式上演,此后相继在西安、重庆、武汉、广州和北京共6个城市进行巡演。12月14日,音乐剧《猫》中文版在广州大剧院连演24场后谢幕,异常火爆。12月21日,《猫》中文版将在北京世纪剧院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演出,连续出演52场。此次《猫》中文版的首轮演出共计162场,观众们这回可以听到“喵星人”说着中国话,完完整整地欣赏国外经典音乐剧的曼妙之处。

中国“猫”艰难起舞

《猫》是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儿童诗《擅长打扮的老猫经》及其他诗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次公演。韦伯是《猫》的灵魂人物,他用4年时间着手改编艾略特的“猫经”,并邀请特雷沃尔·努恩担任导演,把一部没有对话、几乎没有情节的儿童诗搬上了舞台。

今年3月,因去年制作《妈妈咪呀》中文版大获成功的亚洲联创公司,与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达成协议,联手推出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除了起用中国演员、说中文台词,《猫》的制作和演出基本参照原版,包括剧本、舞台、服装、道具、化妆、音响,乃至猫群服装上的毛发纤维等等,力求展现不输原版的品质。据说韦伯对《猫》中文版非常重视,英国真正好戏剧公司也派出了资深团队全程参与监制,其中包括参与制作了《猫》的全部14个语言版本的乔安·罗宾逊,她是此次中文版音乐剧的导演兼舞蹈总监。

《猫》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剧中34只体态各异、性格迥然不同的猫,不仅要会唱,还要会跳舞,会表演,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喵星人”的特征。尤其是舞蹈方面,《猫》剧集合了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现代舞等多种类型的舞蹈。这在本土音乐剧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挑选素质全面的演员无疑成为一大难题。此次《猫》中文版挑选演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上千名音乐剧人才,许多在国外寻找音乐剧土壤的演员们也大量回流,回国参加遴选。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选角工作,制作团队采取折中办法,将优秀的声乐演员和舞蹈演员集中起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紧密培训,对一些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声乐演员来说,高强度的练习“基本上让他们醒了下不了地”。

对于中方导演刘春来说,《猫》中文版最大的难处在于剧本的翻译。艾略特的诗歌本就比较晦涩,而中文语法、声调变化等都给翻译造成不小难度。待翻译成中文后,必须将中文再反译成英文,然后交予三方版权拥有者把关。先是英方导演看主题是否偏颇,而后是出版艾略特诗集的出版社要看译文是否有所变动,再就是让艾略特的遗孀同意认可并签署版权授予书,三方都要统一。就连英方音乐总监菲兹·沙普尔也说:“最大挑战是把中文的词和韦伯的音乐配合。在译配中主要是‘配’字。中文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在以前的语言版本中没遇到过的。我们把一定数量的音节放在乐句中,让音符和语言的音节配在一起,但演员告诉我意思又不对了,所以对我来讲是个很有挑战的工作。”在后来的表演中,在解决一些特别困难生硬的唱词短句上,演员们采取了唱白夹杂的方式,唱不顺的地方就用咏叹式的台词过渡一下,以保证歌曲的韵律和完整度。

本土化的渗透

《猫》中文版的制作虽然要求从音乐、舞蹈、表演以及舞台等都按照原版标准,但是中方主创团队还是争取让“中国制造深入到各个制作环节里”。最明显的是服装制作本土化。《猫》中文版的服装样式沿袭了纽约版,剧中34只猫,每只猫有两套服装,还有鞋子、假发等不同的配饰。在过去的演出中,服装配饰几乎都是直接从英国带过去的。这一次中方团队根据英国寄来的样品,自己找到制作样衣的公司,请来中央美院的画师们为服装手绘花纹,从青海找来的牦牛毛经过处理后成为仿真的猫毛,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达到了英方的要求。服装总监罗恩在看到服装成品后说:“中国将成为全球《猫》剧造假发和服装的基地。”

在舞台布景方面,作为“猫窝”的巨大垃圾场中堆满了1500多件各式垃圾,其中就添加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废品”,如月饼盒、军用水壶、兔爷、“粤A”车牌等。在歌词方面,为了更贴近中国观众的认知,有些地方进行了意译,如“罪犯猫”麦卡维蒂一段中的“Napoleon of crime”译成了“鬼爪七”,“Heavenside Layer”被译作了“九重天”。还有许多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在中文版中做了适度“本土化”处理,如“贵族猫”炫耀自己吃得起高级的披萨、牛排等西餐,换成了小笼包、烤鸭和茅台酒;演出结束猫儿们与观众说的“再见”,在上海的演出中改成了“再会”。即使只是小小的改动,中方团队也需要与英方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博弈之后才能得到认可。正是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看出亚洲联创的创作团队对本土音乐剧发展所寄予的急切之情。

不妨先实行“拿来主义”

音乐剧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中国却还是个新鲜的舶来品。外国音乐剧在中国第一次“试水”是1987年的《推销员之死》和《魔棍》,上世纪90年代《巴黎的火炬》《秧歌浪漫曲》《夜半歌魂》等音乐剧在国内上演时连连受挫,直到21世纪初世界名剧《猫》《狮子王》等剧引进后才获得巨大的反响。如何引导中国观众接受并关注音乐剧,打开中国音乐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近些年也推出了一些中低成本的原创音乐剧,如三宝的《蝶》《三毛流浪记》等,但严格来说离经典之作还有很大距离,在缺乏创意和商业运作理念的前提下,借鉴学习西方成熟的音乐剧制作模式,进行本土化尝试,也不失为摸着石头过河。亚洲联创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CJ集团联手成立,其目标即以现场娱乐为核心理念,以音乐剧和大型演唱会等为主营业务。他们借助“原版引进”,成为国内第一个从产业思维去打造音乐剧的公司,树立了行业标准,为音乐剧产业找到一种长期良性的市场可能性。从《妈妈咪呀》开始,亚洲联创逐渐形成了一套制作理念及剧目长期经营的模式。只是这种“拿来主义”毕竟不是长久之策,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经典原创作品。

《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的大获成功,对国内音乐剧从业人员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慢慢起步,音乐剧演员们在国内也能得到发展和历练。《猫》剧就吸引了日本四季剧团中的多名中国演员,其中有7人获得了参演《猫》中文版的角色。

中方制作团队和演员们在《猫》剧上确实下足工夫,非常用心和努力,但是差距依然不小。在导演乔安·罗宾逊看来,不同版本的《猫》中最大的特色其实取决于演员,“演员必须具备这个角色的条件才可以,主要是需要演员自己来塑造角色。”中国“猫”们的表演仍显生涩,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和即兴创作的能力也难以达到欧美演员的水平,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逐步推进的过程。观众们对《猫》剧最高潮部分的《Memory》(回忆)的期待值最高,因为这首歌伦敦版出了个伊莲·佩姬,纽约版出了个芭芭拉·史翠珊,而中文版的“魅力猫”在演唱该经典之作时,功力显然难以企及那种震撼人心的高度。

上一篇:it职业调查报告范文下一篇:蒋永光党性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