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2024-05-05

物业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分析论文(精选8篇)

篇1:物业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

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有效管理幅度要受到一定限制。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适度原则

管理幅度(或称管理宽度、管理跨距、控制界限)指平均每位干部管理下属员工的数量配备。管理层级指最高管理者到最基层员工之间设了几层机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是对应的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级就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级就越多。

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有效管理幅度要受到一定限制。管理幅度过小,造成越级指挥、多头指挥、越权指挥;管理幅度越宽,对干部素质要求越高,虽可降低管理中间层次,但管理幅度超过一定范围,势必导致管理人员负担过重,无法对下属人员施加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指导,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1、最适当的管理幅度设计并无一定的法则,一般是3~15人。

高阶层管理跨距约3~6人。中阶层管理跨距约5~9人。低阶层管理跨距约7~15人。

2、设定管理幅度要考虑的要素:

(1)人员素质:主管或部属能力强、学历高、经验丰富者,可以加大控制。

(2)沟通渠道:公司目标、决策制度、命令可迅速而有效的传达者,主管可加大控制。

(3)职务内容:工作性质单纯、标准化者,可加大控制层面。

(4)幕僚运用:利用幕僚机构作为沟通协调者,可扩大控制层面。

(5)追踪控制:设有良好、彻底、客观追踪执行工具、机构或人员者,则可扩大控制层。

(6)组织文化:具有追根究底风气与良好的制度文化背景的公司可加大控制。

(7)所辖地域:地域近可多管,地域远则少管,

二、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辩证使用的原则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因事设岗是正确的,而因人设岗是不科学的。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采用因人设岗的原则。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些咨询公司为客户按照“因事设岗”原则设计的组织结构遭到了失败。而一些公司灵活运用“因人设岗”取得了成功。

那么如何辩证使用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原则呢?

1、对于高层岗位要采用因人设岗原则。因为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职业经理人阶层。可以说这个阶层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属于稀缺资源,企业能够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个公司无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管理者,咨询公司提供的科学规范的因事设岗方案就无法推行下去。

2、为了留住核心竞争力人才(一般是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3、一旦组织的高层人员老化,为了及时培养接班人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4、对于普通岗位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采取因事设岗位、或因岗位而择人,问题不大。

总之,不要片面地强调因事设岗,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片面地强调了因事设岗位会脱离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设岗位的时候,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企业的需求情况,还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这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更应如此。不要片面地理解理论,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

三、执行和监督分设原则

监督要公正、客观,必须不直接参与执行,对执行的结果不承担责任。执行与监督合二为一,等同于自我监督,监督的功能消失。

具体表现在,董事会与监视会分离;稽核督察部门与经营部门分离;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分离;品管部门与生产部门分离等。

中国特色的辩证应用:可以将老板的亲戚适当安排到检查监督部门,而尽量少安排到执行 部门。因为这些人虽然不会做事,找喳的功夫却可以。但一定要跟这些人强调检查监督部门没有指挥权。

篇2:物业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核心提示:商业物业(楼宇)具有大空间、多设备、商号多、客流量大等特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大、责任重,管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物业的商誉。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为实现令各方满意的服务目标,就要不断调查研究市场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和不同租户、顾客对物业管理服务的不同要求与满意标准,以高于市场普遍水平的服务标准来满足他们,并赢得市场竞争。

1、管理目标

商业物业(楼宇)具有大空间、多设备、商号多、客流量大等特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大、责任重。一般住宅类物业管理主要管理居民的居住场所,服务对象是住户,而商业物业作为一种商业经营场所,其物业管理机构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业主、租户和顾客三个方面,其中,租户和顾客群不是长期稳定的,而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且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因此物业管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物业的商誉。一旦物管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出现差错,导致租户或顾客不满,对物业商誉有极大的影响,而若因此失去租户或顾客,就意味着会失去物业业主的信任,从而失去物业受托管理权,影响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为实现令各方满意的服务目标,就要不断调查研究市场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和不同租户、顾客对物业管理服务的不同要求与满意标准,以高于市场普遍水平的服务标准来满足他们,并赢得市场竞争。

2、管理措施

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与市场需求的差异,较之于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对于物业管理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在管理措施上,商业物业(楼宇)的物管机构应依据有关政策法规,严格制订一套适合商业物业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各专业岗位的职业守则与工作细则,按照高标准订立工作计划和服务质量标准,使商业物业始终保持清洁文明、安全舒适的经营状态,对违反管理规定者,均一律按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3、商业形象

住宅类物业设计形象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居住环境,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物业销售外,在日常物业管理上并无其他商业考虑,而商业物业的形象设计则肩负着极强的商业使命,恰如其分的商业形象设计能够诱发顾客的潜在购买欲望,使之形成现实的消费;良好的外观设计、优美的内景布置能够使顾客为这种具有艺术美的商业氛围而实施自己的购买行为。现代的商业大厦(商场、商城)正是利用卓越的商业形象设计使顾客产生美感愉悦的同时,引导顾客消费,从而促进商业营销。举凡成功的商业物业无不具备独树一帜的成功商业形象,如深圳铜锣湾商业广场独特的中庭设计、深圳山姆会员店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等等。同时,舒适、幽雅的购物环境与和谐有序的消费氛围,不仅可以树立商业物业良好的自身形象,促进自身商业发展,还可起到形象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周边商业物业形成区域发展,达到整体提升周边商业环境的效果。总之,保持物业良好形象是商业物业物业管理的主要任务。

由于商业物业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区不同,为正确地导引人群、疏导车辆、维持物业内部的有序经营,在适当的位置(如出入口处、楼层梯间、坡道处等)设置明显的指示牌显得格外重要。

在顾客分流方面,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如专人导引、专题广告导引、语音导引等),既能使顾客轻松流畅地进出,又能使顾客感觉到热烈的商业气氛。如果停车场、人行入口处过于拥挤,将会严重影响购物环境,并且影响顾客情绪。另外对于物业内各经营单位(商户)的招牌(广告牌)应妥善管理,保持物业外观整洁。

影响商业物业商业形象的因素很多,完善的物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良好的物业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强公众信心,从而吸引消费,有效促旺物业内的各项经营活动。

4、产权、债权关系

商业物业(楼宇)的所有权人可能是个人、一间或数间公司。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常是通过抵押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所以物业本身可能存在着所有权或债务形式多重性的特征,对于物业管理者来说,了解物业债权的实质性关系和所有权类型是相当必要的,若物业产权不清,从物管市场的角度而言,意味着物管需求方的主体不确定,必将导致物管作业因服务对象的不明确而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若物业债权关系复杂,则有可能使物管企业卷入不必要的债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经营风险。物业管理是属于长期经营的产业,物业委托方的产权、债权关系是否清晰明确必将影响物业委托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

5、环境清洁管理

商业楼宇物业环境的清洁与否是衡量

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保洁工作对物业业主、租户及顾客的影响极大,越是高档、现代的商业楼宇,对清洁工作的要求就越高。商业楼宇的人流多且人员杂乱,产生垃圾的源头较多,加上有可能部分租户居住在物业内部(如某些专业批发商场),存在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保洁工作相对难以控制。除应有专人负责流动保洁、及时清运垃圾、随时保持室内外卫生之外,同时应注重提高清洁工作的专业性,满足商业物业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保养需要。

商业物业(楼宇)的保洁形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由于商业楼宇日常的保洁需求时间较长(营业时间长,且节假日照常营业),在保洁人员的工作安排上一般实行两班倒,即将巡视和清洁分开,隐蔽部位(如消防通道内的设施)的保洁工作安排在白天巡视时间完成,夜间主要对营业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卫生间、玻璃、消防器具等公共设施。

②、商业楼宇的保洁重点在大堂及大门入口处。大堂、大门是出入人群的必经之地,且位置最接近物业外部环境,只要注意大堂和大门出入口的卫生保持,并及时进行保洁作业,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物业其他楼层、部位的保洁压力,但需注意在顾客经过出入口防尘垫之后,仍会有部分灰尘散落地面,如逢雨天,应组织人员将污迹控制在大堂入口范围内。

③、商业楼宇保洁巡视的人员配备主要由物业自身质素及档次来决定,楼宇档次越高,巡视的内容越单一,需配置的保洁人员越少;楼宇档次越低,巡视工作所需的人员越多,巡视频度越大,特别是集市型的商业物业,清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巡视保洁的质量。另外商业物业保洁还需注意对停车场、理货区及垃圾存放点的巡视保洁,为方便顾客,还应注意垃圾收集桶摆放的数量与位置是否合理。

④、商业物业对保洁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清洁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应注意事项的能力,在人员管理方面还涉及到防自盗等情况,物业管理单位应合理安排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及作业方式,做到既要保证物业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也尽量避免因保洁作业对物业内部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6、环境绿化管理

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是商业物业(楼宇)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出色的绿化管理则能提高商业物业区域环境的“含金量”。尽管商业楼宇的单位面积价值昂贵,仍需要通过环境绿化来点缀,并以此营造和谐舒适的宜人气氛,提高业主、租户及顾客的生活、工作质量。

商业物业的绿化管理以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为原则,为与建筑环境气氛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应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具体的绿化方案设计应结合客观环境,合理布置,既要考虑美观,通过绿化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小气候的作用,也要考虑植物品种的选择,方便长期的日常养护。

同住宅物业相比,商业物业(楼宇)因其着重商业综合使用功能及建筑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物业内可绿化区域面积较小,加上室内阳光照射不充分,因此给绿化工作带来困难,为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应充分利用有限场地,采取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拥挤的有限空间里营造绿意的环境。在绿化装点室内空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商业物业的绿化配置主要以室内绿化为着眼点,属花卉租摆范畴,对花卉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花卉在摆放期间应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防止出现乱叶、黄叶、虫害、痿焉、老化、不规整等生长不良的情况。

②、商业物业室内的亮度主要由日光灯补偿,光线较柔和,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以观赏叶片花卉为主,叶片质地应为革质以上,光亮无毛,颜色纯正。在养护中应及时清洁叶片,去除灰尘,以保持叶片光亮,必要时可喷施少量光亮剂。

③、室内花卉的选择应注意避免选用姿态臃肿的花卉,主要突出线条美和层次美。同时要避开有异味、有毛、有毒的植物。花木摆放讲究艺术,品种配置与摆放位置要适当,风格统一协调,构图合理美观。

④、因室内光照度有限,不宜摆放较高大的植物,注重环境配置的商家往往采用人造花搭配部分真花,并在透视的焦点部位人为加上背景以烘托气氛。例如,在蔬菜区用塑料制作的藤本蔬菜来映衬主题。

⑤、室内花木一般产自热带,因此室内的湿度要较大一些。由于受到环境的制约,室花更换较频繁,日常的养护大多限于夜间浇水或补充少量颗粒剂复合缓释肥料。

⑥、搬运花草植物时,保护花卉枝叶不受损伤,同时注意花木放置场地的卫生保洁。经常对植株进行检查,适当进行绿化补缺与品种调剂,确保植物生长成型,成活率达95%以上,保持植物常盛态势,可使室内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

7、安全管理

商业物业(楼宇)面积广、商品多、客流量大,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保安和消防队伍,并有一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物业安全,维持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

秩序。

对于商业楼宇的安全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将物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与商业经营中的防损要求结合起来。

商业楼宇内的人流构成复杂,几乎任何一家商业机构都要面对商品防损的难题,采取包

括录像监控、便衣巡查等各种保安措施力求杜绝商品流失。物管机构的安全人员应根据委托管理合同的要求,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若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自身设有专门的保卫部门(如商品防损部),物管机构应注意明确同防损部门的职责分工、责任区域的划分及具体工作的对接程序。若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将防损工作交予物管机构管理,物管机构应在自身安全管理部门内部明确各安全岗位的具体设置及岗位职责,通过有效分工,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在做好物业社区治安工作的同时,积极重视商业防损工作,将商品的损失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将物业保安管理同物业消防管理相结合。

消防安全是物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商业物业内人员密集、设备昂贵、财物(产)汇集,发生火灾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的每一位安全人员都应同时是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员,并具备相应的消防知识与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火灾隐患。

③、将安全管理与客户服务工作相结合。

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对象较多,包括业主、租户及商业顾客,同其他类型物业的物

管工作相比,由于物业的商业特性,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服务性,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能会接到客户的各种服务要求,因此,必须将安全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到客户服务工作中去,为顾客提供各种细致服务,尽可能地保护业主、租户和顾客的利益。

④、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

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属于封闭型或半封闭型,而商业物业属开放型环境。现代物业管理

中的安全管理概念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严格化,已不仅仅局限于物业方面的安全保卫,还包括犯罪、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危险物等紧急事故造成的安全保护问题。安全人员所承担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业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增加。

对于高度密集性的商业物业(楼宇)而言,若发生紧急事故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紧急事故处理程序,该套程序必须为诸如火灾、电源失控、水管暴裂、犯罪活动、爆破威胁、电梯事故、严重伤病等紧急事项有所准备。所有安保人员必须与物业电气、机械、交通和控制设备相关人员及物业业主、租户紧密配合。

任何一项安全计划都应有四个目标:预防措施、问题的检测和报警、损坏遏制及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处理物业紧急事故最先进的方法在于预防的措施。由于物业管理者无法事先准确预测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设计保护计划时,必须尽可能地提考虑任何紧急事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最大限度地作出反应。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事先做好电梯的准备工作,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供事故发生楼层的受伤人员疏散使用;在租户中提倡使用不易燃、防火性家具及材料;组织业主、租

户定期举行各种应急反应训练和活动;编制紧急事故程序指南手册并发放到所有物业工作人员、业主、租户手中;储备少量紧急物资等。

一旦紧急事故发生,人身安全就处于第一位。物业管理者应按设计好的基本应急程序履行职责,立即与业主、租户建立个人联系,通告危机现状以及解决办法。物业管理者必须全力以赴,以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尽可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运行是减少商业经营损失的最好办法。

提高安全的重要性还包括免受犯罪活动的侵袭。商业楼宇的一些地方是较易发生犯罪活动,如商业中心的停车场就是犯罪分子与歹徒经常活动的主要地方。对此,物业管理机构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增加照明灯以加强顾客安全感;人行道附近和停车场不应有藏身之处;为顾客提供的哨岗应安排在停车场重要位置等等。增加训练合格的保安人员,配备高性能的安全设备,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而降低犯罪发生。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应与当地公安部门加强联系,获得必要的建议与帮助。另外,租户若发现有可疑行迹应立即互相通告,这样由于失误导致的犯罪事故就会减少。

8、设施养护管理

商业物业(楼宇)高起点、高质量的设备设施需要具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专业化养护维修技术。因此在养护维修方面,必须有一支专业化队伍,对物业的各种设施设备加强养护,如空调设备、电梯设施等。由于商业物业(楼宇)使用频繁,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与建筑地面、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楼宇内部属于人流高度密集区域,空气调节必须适宜,载人运输工具必须保证长时间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减少停机率,并在商业物业开放运行中及时处理各种设备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为物业业主及使用权人提供方便及不间断服务。

9、消防管理

现代商业物业(楼宇)大多是立体性建筑,且机电设备较复杂,故其消防工作显得难度更大,也更重要。消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物业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业主、租户和顾客提供安全环境,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商业楼宇常见的引发火警的原因主要为烟蒂或火种处理不当、电器引致的火警、装修不慎等。商业楼宇内部人群密集,短时间内的人员疏散压力较大,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遇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疏散人群。商业楼宇建筑应严格按国家消防部门的具体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装置及设备,如火警报警系统、应急发电机、应急照明系统、花洒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等。楼宇内各类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的指示标识必须完整、齐全、清楚,所有固定装置、设备或装饰品均须达到高度安全标准,保证顾客,特别是儿童不致意外受伤。物业的消防管理还必须注意物业管理机构与业主、租户(使用人)之间的联合管理,组成以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业主和租户为辅的消防管理网络,必须注意消防宣传与强化消防管理之间的结合,才能真正把各项消防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10、车辆管理

商业类物业(楼宇)一般均位于本地商业旺区,用地有限,各类停车场所、车位较为紧张。据典型调查(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数据),在商业楼宇(商场、商城、商厦等)的实际消费购买人数(约占总客流量的40%)中,70%为乘车或驾车人士。一座较为成熟的商业楼宇,其建筑面积与停车

场面积的合理比例大致为4:1。由于停车面积供应紧张,对往来车辆实施有序管理难度较大。商业物业各类停车场(地上、地下停车场)应合理规划、加强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不仅保证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车辆停放秩序,确保业主、租户、顾客的车辆不受损坏和失窃,还应注意将车辆管理与环境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及交通管理想结合。例如在环境管理方面要求车辆和人员保持停车场内清洁,禁止乱丢垃圾。在消防管理方面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配备灭火器等。做到既方便顾客的交通往来,吸引顾客消费,又能保持整洁的物业环境和物业辖区内的安全与交通秩序。

11、公关关系

①、商业社区文化

商业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商业物业内的所有单位及个人均有重大意义。首先,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在物业社区内形成一种和睦、融洽、安宁的气氛,密切内部各商业单位间的往来,为互相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俗话说,和气才能生财。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加强业主、租户与物业管理单位的沟通,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及时化解矛盾,使物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第三,商业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唤起全体业主、商户的荣誉感,制造名牌效应。如通过组织业主旅行团、音乐会、康乐比赛等文化活动,一方面可唤起全体业主、租户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物业知名度,并将为物业带来可观的商业效应。第四,通过开展文化工作,保证了物业社区的“安全文明”,为社区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商业推广、促销活动

加强同商业物业内各经营单位(商户)的联络,有组织、全方位的促销活动不可或缺。物管机构可精心策划、积极配合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组织、宣传和开展各类促营销活动,如示范表演、展示会、联合促销、季节性社会活动等,努力为吸引顾客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添商厦热闹兴旺气氛,促进物业内各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联络,另一方面可扩大商厦的知名度,吸引大批顾客前往消费。

篇3:合同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合同确立了相关责任人、实施目标以及明确指出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漫长而烦琐,施工合同便是每个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行为指南。合同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协调并统一参建各方行为,并对规范建筑业交易行为和推动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论文以施工企业为例,探析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强化合同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1 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

1.1 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合同签订,就意味着经济关系的建立。合同是工程项目的灵魂,任何经济行为的发生都要受到合同的约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双方维护权益的依据,双方按照签订的责任各自履行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或删除,如若发生上述行为不但不能享受权利,还要接受合同约定的惩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合同实施环境的变化、双方对合同理解的不一致、合同本身有模糊不确定之处等原因,引起合同纠纷在所难免,进而引起的项目成本失控、项目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合同管理是实施索赔的重要前提

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与业主方签订施工合同后,就是要及时处理好施工索赔和工程变更准备工作。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从合同的角度来控制成本是常常被忽略的地方。由于签订合同双方利益的不一致,一份成功的合同可以帮助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可以节省成本。施工项目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牵扯到的工作复杂烦琐,由于天气、物价、违约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存在,在与业主方签订施工合同后,要及时处理好施工索赔和工程变更准备工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认真研读合同,对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要熟记,在合同中寻找和发现索赔存在的可能性。当项目开始实施时,每一日都应将当天的施工实际情况与合同进行对比,研究是否能够获得日期延期或者经济延期。

合同是进行索赔的书面文件,也是索赔成功的必要依据。从承包方与业主方的洽谈到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最终解除都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工程合同的管理渗透在项目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也是开展索赔的前提。合同的签订是合同管理的最初阶段,合同管理的后续阶段对于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轻报价、重索赔”虽然过于片面,但是也从侧面凸显了索赔对于承包方企业的利润影响。成功的索赔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刻将合同摆放在桌面上,对工程合同咬文嚼字,规避风险,牢牢把握索赔的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警惕反索赔,避免吃“哑巴亏”。

1.3 合同管理是强化责任成本管理的突破口

在任何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合同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合同在工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工程合同确定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规定了双方的经济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和权力。

签约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是“矛”与“盾”的关系。由于利益的不一致,会导致双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合同,并采取一些措施维护各自的利益,由此产生经济纠纷,引发利益矛盾。合同是一切经济行为的调和器,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了“合同”便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否则就算和监理的关系再好,只要合同上没有标明,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承包方也可以将自己的项目分包出去,此时,为了避免反索赔的发生,施工合同的条款设立要字斟句酌,每条条款都不应该存在模棱两可的解读。通过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降低由合同不明引发的责任成本,由此实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利润。

2 强化合同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2.1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是提高工程合同管理的原动力。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合同管理需要专人专职,必要时还需要外援的技术支撑;其次,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项目成本的控制与合同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再次,提高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让项目合同管理人员参与到整个项目合同实施中去,包括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最终解除。帮助合同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项目,多多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闭门造车,最终能最大限度发挥所长,帮助帮助项目规避风险,寻找与发现索赔的可能性,降低项目成本。

2.2 增强合同签订的法律意识

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收计划经济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合同条例非常模糊,责任不清,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糙,有些只是象征性的签合同,对其包括的内容并没有多加研究,有些合同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漏洞明显,涵盖许多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不平等条款。因此,首先应该从高层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合同管理的角度思考降低项目成本的途径,提高高层对合同管理的认识,加大对合同管理、索赔等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任何合同的签订都伴随着风险。充分做好签约准备、定期进行合同检查是查漏补缺、预防风险的唯一方法。施工合同指导着项目施工的进行,在签约之前,高层领导加强对合同的重视,聘请具有法律、估价以及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进行参考和审查,做好签约的一切准备工作。合同签订完成,合同管理人员参照每天进行的项目施工情况,对比施工合同,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加强和培养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合同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培养经济意识,才能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整体管理水平。施工企业要在较低的投标价的施工中如何获得利润,合同的严格管理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最根本的管理手段。

2.3 建立健全项目合同管理组织,使项目合同管理专业化

在国外,按照合同进行索赔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我国的合同管理发展比较落后,合同签完便高枕无忧、耸之高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国内承包商对合同的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合同的管理只是一份细小的工作,不值得花人力和精力去维护,合同的管理不够专业化是合同“备受冷落”的原因。结合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合同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份“兼职”,其需要专业人员去维护。包括为合同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对工程进行精细的预算、对经营进行充分的考量以及专业的索赔人员等等。如果本承包商能力有限,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合同管理的支持。应该注意到,加快合同管理的专业化对于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和索赔都具有积极影响。

2.4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项目合同管理系统

合同不是谁都可以签,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是加强合同管理的关键要素。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的签约、管理、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合同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甚至有些公司根本没有设立合同管理部门,不能充分利用合同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管理机构,将合同管理渗透到项目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明确部门职责,划分员工责任。

2.5 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套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对合同进行管理的基础。制度规定责任与义务,是无数次理论与现实相碰撞的结果。对于承包公司来说,施工合同规定了施工的工期、质量和价格,是公司索赔的必要依据。当天气、通货膨胀、施工条件等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承包商便可以依据施工合同进行工期或经济的索赔。从合同的制定、审查到最后的归档,每一步都需要专业人员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建立健全合同制度是签一份好合同的基础,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3 结语

施工合同的管理穿插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每个经济行为的发生起着指导作用。从工程合同管理的角度通过索赔和责任成本管理来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强化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应从系统化的角度,建立项目合同管理组织,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全面提高索赔意识。

摘要:合同管理穿插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之中,属于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施工企业为例,分析了合同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强化合同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煜帆.基于合同视角的施工成本管理及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罗建华,谭海彦.路桥施工子项目合同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82-86.

[4]李艳.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中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6).

[5]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50-52.

篇4:道路管理成本控制分析

关键词: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85-01

引言

目前,道路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道路工程企业都在不断的更新管理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实施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这也是对道路工程进行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另外,在目前的招投标模式下,道路工程的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管理的优化,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才能有效的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概述

(一)道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含义。

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就是指项目的施工企业或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货币表现形式,这些具体的价值包括进行生产资料的转移产生的价值和通过一定的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价值,道路工程的成本中心就是施工现场,对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也是进行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的成本,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者是其他的设备租赁等费用,还要施工中用到的主辅材料、配件的摊销费等各项费用的总和。道路施工企业的费用支出,还包括施工者的工资、奖金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根据项目成本的管理,一般可以将这些项目成本分为项目的计划成本、项目的预算成本和项目的实际成本等三种类型,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就要通过预算成本来表现[1]。因此,管理者要对施工项目中的人力、物力消耗,以及其他的成本产生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一定的工程目标实现。

二、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施工管理的进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当前的道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道路工程项目的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道路工程项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对具体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实现有效的统一。(2)当前的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的管理不到位,浪费情况严重,导致管理混乱。另外,成本的开支失去控制,项目的完成情况严重超过了预算的开支,而且出现了许多的不实发票,以及其他的花费情况。(3)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不准确,信息失真,导致不能及时的掌握具体的工程进展情况,导致相关的工程不能及时的进行成本的结算。同时,一些项目的结算周期比较长,不能反映具体的盈亏情况[2]。(4)项目的核算期限不准确,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和实际不符。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原来的成本核算情况进行随意的改变,所以,造成项目的具体盈亏情况反应不及时,对于未完成的工程和已完工的工程不能很好的进行划分。(5)具体的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失控,导致风险隐患加重,经常是建设单位和企业陷入法律纷争,对企业的形象造成破坏。

三、提高道路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组织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实现道路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就要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具体的施工项目中,承建单位或者是代建单位都是道路建设成本的责任承担者,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这些单位对道路项目成本管理的意识,从上到下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流程。同时,提高道路项目的考核标准,将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建立企业内部的奖惩体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建立一定的组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促进项目的有效进行。

(二)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成本控制。

对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就要充分的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一定的道路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对具体的工程项目作出科学的设计方案,实现有效的成本预算[3]。同时,运用相关的管理系统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加强对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施工建设单位要对相关的施工项目成本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规划,可以有效的避免道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费用产生,也是实现道路工程建设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运用经济措施优化成本控制。

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施工人员的管理,其中,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一定的考核,将工作的效率和职位的升降以及待遇和薪水进行关联,可以很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道路建设工程的许多代建单位,建设的项目都比较分散,所以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经理责任制,对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将单位的项目工程利益情况和负责人的利益相关联,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的增加,但是具体的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缺少有效的管路手段,而且工程成本的预算不准确,也给道路工程的建设单位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实现道路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就要建立具体的项目成本管理组织,充分的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另外,运用一些经济措施,对道路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优化和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万冬春. 道路工程的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6:177-179+18.

[2]阳玲艳. 浅谈道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J]. 民营科技,2013,09:170.

[3]何仲柔. 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3:167-168.

篇5:物业管理成本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国网安徽萧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 235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电力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从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防范措施、搞好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一、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首先,企业可在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技术过硬的员工或资深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员,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如参加岗位培训、集中培训、外出参观交流学习等,然后再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积极效应,在公司内部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违章行为。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术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规程、技术业务知识、事故应急预案及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在事故发生时做到沉着冷静、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并以最快速度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2、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要提高安全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与学习,如安全警示教育、事故分析等,让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充分认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并把安全教育培训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岗位专业培训相结合,把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提高技术业务能力相结合,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工作中时刻关注安全,相互督促提醒,将保障安全生产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3、加强防范措施,使安全工作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是电力施工型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电气操作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健全和细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奖惩措施,制定详细准确的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标准。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监控力度,使安全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必须勤下现场,做到对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心中有数,对施工现场的工作组织协调和安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安全监督人员、班组长、工作负责人、现场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应有的安全监护责任;现场工作人员要养成“习惯性遵章”的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此外,还要加强对外委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力度,对安全职责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差的施工单位,坚决取消其承建资格。

4、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责任到位,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所在。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电力施工型企业除了要认真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外,还需要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出企业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层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职责具体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将安全生产的职责、权限进一步规范化、明晰化,实现公司上下同欲、齐抓共管,确保施工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二、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1、项目决策阶段质量控制。

包括审核电力市场需求分析、项目选址报告、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任务书等内容。要保证选址合理,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划,使项目目标和水平具有合理性,并与其投资环境相协调。

2、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设计依据工作进程和深度不同,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技术上复杂的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是我国工程设计行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各个

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和经济文件。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阶段设计深度的控制来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因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不同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按设计准备与设计展开两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3、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就是要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预控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施工工序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构成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质量检验和管理的基本环节。从现场管理角度看,工序就是人、材料、设备施工方法和检测方法、环境等对工程质量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只有发现、分析和控制工序质量中的质量波动、将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工序控制目的就是要控制工序形成的质量特征值的波动范围,控制其分散程度以及特性值波动的中心位置。控制主导因素,稳定工序,保证工程质量。究其特征就是管因素、管过程,而不是单纯管结果。

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工程的竣工验收两个方面。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设计与施工质量,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阶段的结束和生产使用阶段的开始。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对促进项目的早日投产使用,发挥投资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竣工验收一般分为单项工程验收和全部验收两个阶段进行。单项工程验收是指在一个总体建设项目中,一个单项工程或一个阶段已按设计要求建设完成,能满足生产要求或具备使用条件,且施工单位已进行预验收,监理工程师已初验通过,在此条件下进行的正式验收。在整个项目进行全部验收时,对已验收过的单项工程,可以不再进行正式验收和办理验收手续,但应将单项工程验收单作为全部工程验收的附件而加以说明。

5、项目使用阶段质量控制。

使用阶段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按照合同和有关的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即回访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织原项目人员主动

对交付使用的竣工工程进行回访,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填写质量回访表,报有关技术与生产部门备案处理。工程交付以后,使用过程也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开展质量回访和检查,即一年后到现场检查和听取新建、改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限期整改。同时要对输变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束语

优质的电力工程质量就是一种保证。要想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就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不断地总结过去,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它的落实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步发展,甚至电网的安全稳定。我们应积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安全文明管理落到实处,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12-16

篇6:基建工程管理与控制分析论文

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对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组织的结构优化,使整个项目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并且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及安全。第二,要不断提高基建工程中的科技含量。在选择设计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有综合性的评估,有突出优势的施工方案能达到提升项目投资的收益以及综合效益的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周期短的重点工程,往往都是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此时更能体现出工程管理优化的深远意义。

3.2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在工程管理中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合理地控制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基建工程投资是有限的,所以甲方必须合理地对合同中地各个条款进行应用并要求施工单位也要及时地完成合同中所规定的相关任务。另外还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地规划,科学地运用资金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同时,基建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对所有的施工图纸、相关文件以及法律法规都有清楚的了解。如果出现招标的文件和图纸的内容有出入的情况,则要以图纸为准。以免施工过程中,在现场签证的环节出现争议。

4结语

综上所述,基建工程项目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具有内外部联系的综合性工作。施工企业应全面考虑、合理规划、有序实施,进行全面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对整个项目管理进行规范,使得每个管理环节达到完善和科学,进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企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各阶段管理控制工作的要点,阐述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席丛林,徐晓波.浅析高校中基建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S2:119-120.

[2]凌敏.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技术,,05:137-139.

[3]孙家祥.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06:48-49.

篇7:公司预算管理的行为控制分析论文

经济,是一个公司的命脉,因此把握住公司的经济运行状况,无疑是对公司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公司的预算管理,就恰好可以对公司业务所需的资金及公司目前的经济状况有很好的把握。要想全面地进行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对这项工作的行为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大部分企业公司也开始推行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及相应的行为控制工作。不过,由于公司在这方面发展得较为落后,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公司推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强化公司内部资源整合配置的、增加公司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营模式。目前,各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己经采取了这种公司运营模式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果。

1.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合理化的规划

公司的预算管理,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基于公司短期或长期的发展目标,将市场、客户的需求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方向,并目_通过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掌握与市场状况的分析,进行合理化的预测,以这样的方式,对企业的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安排。

2.明确公司内部职员的责任、权利及具体工作内容

在公司推行预算管理,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公司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地划分,保证公司内部每一位职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权利和具体工作内容。具体来说,公司将一定时期内的业务管理、经营目标进行划分,落实到公司内部具体的部门、主管、相关责任人员工,以确保公司业务可以安全、有序地进行,使得公司有效实现责任和权利的有机结合,为公司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工作内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提升了公司的软实力,防止公司权、责分担不清的状况出现。与此同时,企业通过采取预算管理的运营模式,对公司、企业的投资方也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资产、信誉的保障,以此来招揽更多的企业投资人,进而增加了公司所能承接的业务种类与数量。

3.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企业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状态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而随时变化的。同时,企业的目标是没有限制的,因此,这就对企业的资金要求很高。为了尽可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公司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公司推行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对现阶段企业的业务及企业的.具体资金运行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就会对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有了一定的预测,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的配置有了更为合理化的安排,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业务的实际操作质量,加快公司的发展,让公司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分钱都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进而提高了公司资源的使用效率。

4.为企业的日常管理找准方向,提供依据

在企业内部,实行预算管理不仅仅对企业的业务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还为公司的日常管理找准了方向,并且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准则。具体来说,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全面推进,首先可以充分了解公司业务的运行状况及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其次,还可以根据公司资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于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与工作质量评价机制,以此来实现企业的业务目标。

二、目前公司预算管理与行为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清晰

现在,很多的公司对于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工作认识得不够清晰和深刻。其实,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资金情况的预测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市场的运行状况,对公司的发展进行切实可行的计划,以达到公司的业务要求。进一步来说,要想做好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绝不能简单的通过对几组数据进行改动,或是主观臆断的对公司的发展进行没有事实依据的安排。而是要认清眼下的时局,将公司的具体状况与市场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多次的讨论,审时度势地进行预测,并对公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安排。而现在,由于很多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机械的预测上面,因此其预算管理工作往往没有达到期待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

2.预算管理工作的方向模糊

在中国,大部分推进预算管理的公司,其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向并不清晰。在实际的工作,大都没有将数据的预算与公司业务的具体执行与预算管理的控制很好的融合,从而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实用性。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公司长期处于这样的预算与管理工作脱节的状况之下,就会使得预算管理工作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威信力。

3.行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度进行规范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进行,都是需要相应的行为控制或者是制度进行管理的,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全面实施公司预算管理的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很多的突发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对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或好或坏,一旦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公司又没有采取有效地行为进行控制的话,就很有可能对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从而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施行。现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公司,大多对其行为控制多是极为有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很多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这对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没有推动作用,还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三、解决公司预算管理与行为控制问题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正确理解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切实有效地推行预算管理的工作,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理解,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是首要任务。只要让企业员工对预算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去除掉之前的落后、陈旧的思维观念,才能够使公司员工有效地进行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才能将公司的资金、业务、资源,这三者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推进公司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机制与行为控制机制

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完善的企业预算机制与行为控制机制,是保障企业有效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以这两项机制作为保障,才有可能在工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时,有条不紊的进行解决,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对公司的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3.健全预算管理和行为控制工作的质量考核制度

任何一家企业的员工,都难免会有一定的惰性。而要想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合理的预算管理及行为控制工作的质量考核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公司通过对员工工作质量的考核,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推动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是提高公司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加快企业进步脚步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结语

篇8: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

1.1 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

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主要是依据市场环境、招标文件、工程概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综合确定适合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的成本价格。在投标报价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对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市场价格进行周密调查, 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科学估算。在投标时就对该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制定, 克服投标报价的盲目性。提高工程成本控制预见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投标报价。

1.2 工程开工前的成本预算

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主要是依据市场环境、招标文件、工程概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综合确定适合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的成本价格。在投标报价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对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市场价格进行周密调查, 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科学估算。在投标时就对该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制定, 克服投标报价的盲目性, 提高工程成本控制预见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投标报价。项目成本预算是指导项目部成本控制的一个指令性指标, 是建立目标成本的依据。要求项目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和数量均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单价和数量要详述原因, 并上报工程科据实增补预算计划。

1.3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 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 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在平时工程实施过程中, 要分阶段、分时间对预决算成本进行汇总对比分析, 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预算要求, 计算实际施工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消除超出预算成本的现象。

1.4 工程完工后的成本汇总、审核、分析

工程完工后, 对实际发生成本进行汇总和分类, 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并与相应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施工成本以一个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 依据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汇总、分类。比较的基础上, 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应该注意的是, 施工成本分析应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1.5 项目成本控制的总结

评价项目成本审核分析完成后, 对项目成本进行总体评价, 以评价该工程成本控制的情况。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成本是否超标, 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 明确以后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与管理理念, 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比较。

2 公路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与核算

2.1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标准应按预先编好的成本分解表中的人工费进行控制, 人工费控制必须注意:

(1) 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员的数量。

(2) 改善劳动组织, 注意劳动组合和人机配套, 减少窝工浪费。

(3) 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时间, 尽量避免工时浪费, 减少工作中的非生产时间。

(4) 不断提高队伍技能。

(5) 注意加强对零散用工的管理, 提高零散用工的劳动生产率。

2.2 材料费的控制

(1) 合理确定材料数量。在工程建设中, 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 一般可达60%~70%左右, 因此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节余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节余, 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 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 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 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 节约时给予奖励, 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 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 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 减少了浪费损失。

(2) 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 要确定材料价格, 必须组织工程、物供、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地进行充分的调查, 货比三家, 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 以最优惠的价格取得供应商;现场材料员要把好所进材料的质量关, 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低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

(3) 规范工地材料领用的基础工作。公路作业一般远离市区所在地进行野外施工, 材料管理不好、领用基础工作没跟上, 最容易给该工程项目造成较大的浪费。领料凭证, 项目材料员必须通过健全的计量、验收制度来管理好现场的材料, 即一切项目物资 (包括大宗的沙、石料) 的收、发、领、退, 都要按规定进行计量、验收, 办理领退手续, 对库存物资财产都要定期盘点, 保证账物相符, 对现场材料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做到工完场清, 余料退库。

(4) 对于非常紧缺材料, 应按照随用随进、略有库存的原则供应, 以免占用资金, 间接地扩大成本。另外, 广泛考察料源, 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采购物资。密切跟踪市场信息, 把握价格信号, 对于料价要富有前瞻性, 在施工淡季或有可能上涨的材料, 要进行部分储备。

2.3 机械费的控制

(1) 材料的用量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 材料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 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 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 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队结算, 节约时给予奖励, 超出时由施工队自行承担, 从施工队结算中扣除。这样, 施工队将会更加合理地使用材料, 减少浪费损失。

(2) 材料的价格控制。

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要确定材料价格, 必须组织工程、物供、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地进行充分调查, 货比三家, 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 找到价格最优惠的供应商。

(3) 材料的管理控制。

改进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各环节的损耗, 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 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合理使用材料, 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径。

2.4 管理费的控制

管理费用在项目部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 其控制和核算较难把握, 使用和开支时弹性较大, 现主要采取总量预算控制。主要根据项目本身的情况及公司历年来管理费开支情况, 依据工程类别与大小确定工程管理费预算成本, 其次严格执行招待费和办公费使用的审批和报销制度, 由专人来审核把关, 控制费用开支。

3 实现对公路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

3.1 制定成本责任制

制定项目的成本计划, 并按照计划的要求将整个工程加以分解, 将各部分落实到直接执行计划的单位、部门和个人, 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同时还要制定奖惩制度, 项日经理要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及各班组定期进行成本检查和业绩考评, 并将审查结果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 实行有奖有惩,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3.2 注重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管理部门要及时的收集和整理与T程成本有关的原始资料, 及时统计出工程各个阶段的成本。按照责任成本考核的要求, 分析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距, 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工程管理部门。项目经理应定期召开阶段降的工程成本分析会, 通报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完成情况,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并研究出解决办法。

3.3 加强监督指导

加强审计工作, 对大宗材料的采购, 重大费用开支, 大额资金流动等进行监控。对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制度遵守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 对出现的问题, 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 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景川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新模式暨预算与决算及成本控制操作实务全书[M].西安: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005.

[2]李彦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如何写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下一篇: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