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

2024-05-05

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精选7篇)

篇1: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

春游梅花山小学生作文

听说梅花山的梅花开了,今天上午一上完课,我、爸爸、妈妈和弟弟就一起去了梅花山。

到了梅花山,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山上游人如织,连小蜜蜂都来凑热闹了,我们看到梅花树上停了几只小蜜蜂,正高高兴兴地采蜜。继续往山上走,我见到了梅王,它很大,有的枝干比我的腿还粗,有的枝干已经干枯了,但有的枝干却仍枝繁叶茂。下山路上,还有情人梅,有个阿姨说是因为它们长在一起,所以叫情人梅。我想:梅树长在一起,为什么不叫兄弟梅或姐妹梅呢?我还见到了跳枝梅,杏梅等很多种梅花。

接近中午,我走到了游乐场,我上去一眼就看到了VR眼镜,我早就想玩了,我一下冲了过去,我看到了大大的牌子“银河幻影VR”。我玩了海底世界,里面说了海洋垃圾污染,使海洋动物们变异或合成。我还看到了因为海洋污染,刚生出来的小鲸死了,母鲸又被捕鲸炮打中,人们的捕杀和军事演习使得有些动物灭绝,到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受罪,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动物。我还玩了X战机,里面和敌人的战机对抗,炸掉敌方基地,毁掉敌方军舰,太刺激了!

在景区出口旁边,我还等了半个小时,观看了冰糖葫芦的做法:先用锅把糖煮好,然后放好板子,再把串好的.冰糖葫芦往糖浆里一滚就好了,把滚好的糖葫芦一风干就可以吃了,那味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有你亲自去品尝才能感受这纯天然的味道。

南京梅花山的美丽与芳香,还有小吃的甜美和游乐的快乐,是没有其他梅山可以比的,难怪称它是“第一梅山”!

篇2: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多文人都喜欢用美好的诗句赞美梅花。

我一听说梅花要提前开放,就心血来潮,一直粘着妈妈,让她带我去看。妈妈无可奈何,终于带我去看了。一走进大门,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一朵朵梅花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好像在选美,,要当最美的主角。梅花有红、白、黄、粉红、深红·····色彩斑斓非常美丽。有的梅花含苞待放,有的才展开了三片花瓣,有的完全开放了,露出了可爱的`小脸。蛋如果你很仔细看一朵花,还会发现末端戴上了一点绿色。更奇迹的是一株红梅里会带一株白梅,白梅里面会带一株粉梅。

站在高处往下看,整个红梅阁,人头攒动,都是观赏红梅的人。他们拿着相机对着红梅“咔擦”“咔擦”地把千姿百态的梅花拍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帮我拍照,但是小蜜蜂也来凑热闹,正假装在花芯上辛勤地采蜜,看见人也不飞走,不肯放弃到嘴边的美食,我只好怀着害怕的心情和它和拍了一张照片。突然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跑了过去一看才知道这是一个介绍红梅阁的石碑,这下我对红梅阁又有了很深的印象。

篇3: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 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 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进行教学实践,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去体验、去感悟, 加深感受, 从而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案例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有《春到梅花山》一文, 梅花对于南京的孩子而言可谓司空见惯, 但真正去了解或观察过它的同学并不多。因此, 我们在学习《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先在课堂上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抓住特点去观察, 然后组织学生去梅花山实地游览参观, 把大自然引入课堂, 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迷人魅力。所以, 在去梅花山之前, 我和孩子们一起把《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等问题解决了, 读通顺了课文, 初步感受了梅花山的美丽。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 我们如约快乐地向梅花山进军了。

越往深处走, 游人就越多, 梅花开的也就越茂盛, 数量也从一丛丛、一簇簇变为了眼前的一片片, 孩子们惊叹:“哇, 好多啊!”“好美啊!”我借机让孩子们走近, 到一棵梅花树下来仔细观察, 说说梅花美在哪?有的孩子说它的颜色有粉的、有白的, 感觉很娇嫩, 有的孩子说凑近闻了闻梅花的味道虽然香但是不刺鼻, 我趁机引导说:“这就是淡淡的——清香。老师还想到一首古诗, 就是赞美梅花的, 墙角—”我话音还没落, 性急的孩子们已经接过我的话, 背诵出了王维的《梅》, 可是有些孩子并不懂得这首诗的意思, 于是平时素有“知识大王”之称的一个孩子就给大家简单说了说意思, 还强调了梅花不怕冷, 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顺势问道:“现在是二月份, 小朋友还穿着什么哪?”有人立刻回答:“我穿着羽绒服呢。”“我也穿着棉袄, 还戴着手套呢!”我指指梅花说:“早春, 寒气还没有退尽, 小朋友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袄, 这梅花就已经开放了, 你觉得梅花怎么样?”“不怕冷。”“梅花很勇敢。”面对孩子这样的回答我用微笑来肯定。

“小朋友, 你们看, 这一朵一朵的梅花靠的那么紧、那么近, 课文中怎么说的呀?”

“我知道, 这就是‘我挨着你, 你挨着我’呀!老师, 我现在还知道了那是因为梅花开得很多才挤在一起的。”

“是呀, 你真会动脑筋思考。”我笑了笑。

突然有个孩子叫起来:“老师, 你看, 这朵梅花上还有水呢!”

我窃喜, 有孩子发现重点了, “小朋友们看, 这水其实是什么?”

“是露珠!”

“真的呀, 好漂亮啊!”

“你们再看, 有露珠的这朵梅花看起来怎么样?”

“好透明啊!”

“像闪亮的珍珠一样!”

“老师, 这就是‘晶莹透亮’的意思吧?”一个孩子不太肯定地问道, 我禁不住夸奖道:“你真聪明, 你能联系到课文中的词语, 老师知道你已经弄懂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老师, 我想到了上学期学的一篇课文《看菊花》, 里面有一句话‘人们边走边看, 边看边走, 舍不得离去’, 现在这些游人也是这样的, 他们一直不停地在对着梅花和同伴说着笑着呢!”我立刻说:“是呀, 人们都喜爱这报春的梅花呀, 梅花开了, 就代表寒冷的冬天快要过去了, 温暖的春天就要到了哦。来到这的游人脸上都笑眯眯的, 不停地说着笑着, 走着看着, 梅花也开得这么茂盛漂亮, 整座梅花上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一起大声喊道。我想此情此景不用我再多说什么, 孩子们便都有了深刻独特的体会, 这种直观的体会是课堂上我用多少语言都可能引导不出来的。孩子自己体验到的和老师告诉他的, 我想前者的印象会更深刻吧。

【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这儿却是轻而易举,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1.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梅花山回来以后再上第二课时分析文本时, 我觉得轻松很多, 对于一些重难点的理解, 比如“满山的”“晶莹透亮”“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等, 孩子们都能通过那天的仔细观察和亲身体验理解透彻。语文课更关注学生“说什么”“怎么说”, 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最终怎么说上关注自己的表达, 我必须要设计让学生丰富语言、学习语言、提升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 而这个活动得建立在梅花山实地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与口头语和书面语言的亲密接触中, 通过倾听、朗读、想象、语言转换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积累语言、应用语言,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我想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孩子对于能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学习课本知识的方式很感兴趣, 自己也会很积极主动,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提高了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加强教学实践的意识。

2.学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够在快乐实践中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改变, 学生都不会太喜欢, 因为在学生看来, 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字字句句讲解分析文章实在很无趣, 这种理性的解读怎么可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呢?但如果是语文实践活动, 效果就会不一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

摘要: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应该回到生活中, 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实践的社会大课堂中, 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促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因而求知欲旺盛, 思维活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篇4:春游梅花山作文

一进大门,迎面飘来一阵阵梅香。从山坡上放眼望去,哇!好大的一片梅林呀!一团团如雪的白梅,一簇簇如火的红梅,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就像小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微风吹来,梅花发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芳香扑鼻,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犹如天上的仙女一般,真是心旷神怡。

梅花山的梅树千姿百态,看上去有的像一只气势汹汹的老虎,有的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的像一只美丽的孔雀。梅花引来了一群勤快的蜜蜂,小蜜蜂“嗡翁”地唱着歌,我忍不住和它们和勒一张影。

继续前进,四处人山人海,游客都在夸梅花又香又好看。我突然看到了“农家乐”三个字,我就很奇怪地问妈妈:“妈妈,农家乐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农家乐是一家饭店,里面的菜可好吃啦!”我听了,就说:“那么,我们进去品尝一下吧!”中午,该吃饭了,我们就到了农家乐,不一会儿,鲜美的菜肴就端上来了,我馋得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了一块红烧肉,哇噻!真是太好吃了,这饭店里的手艺果然相当出色。

篇5:春游梅花山作文

下午3点,颁奖活动结束,我们开始赏梅。我们跳芭蕾舞的6个“小天使”一进入景区,就被那惊艳的梅花和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迷住了。一株株梅树的枝头上点缀着数不清的梅花,有似火的大红,有带点的浅红,有纯洁的乳白。白色的梅花,它们像雪一样白,虽然小巧玲珑,却也傲然挺立枝头,给人们冰清玉洁,清爽怡人的感觉;浅红的梅花,一朵朵是那样的娇小,像青春美少女,那么害羞,让我不忍心去碰它;大红的梅花,哪里有了她,哪里就喜气洋洋,充满欢乐,给游人增添了一份好心情。我们背着白色的天使翅膀,衣服有红有绿,有黄有白,与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梅花形成呼应,旁边的游客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你追我赶,拍照留念,还不时捡起地上飘落的花瓣,小心翼翼地收藏进自己的小口袋中,梅园中到处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半小时后,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俯视梅花山,万株梅花尽收眼底,我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梅花的香气沁人心脾,感觉我的肺子也充满了香味。无法带走香气,我们就赶紧拍照留恋。

篇6:于梅花的作文:看梅花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大家庭总有一些外出活动,去散散心,陶冶一下情操。这天,天气很暖和上,据说这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一个春节。

于是,我们一家人穿上漂亮的衣服准备去超山看梅花。

进入超山梅园,漫山遍野都是梅花树,有红梅、黄梅、白梅和绿梅。

黄梅和白梅开得最多。黄梅黄得灿烂,如一片片油菜花,白梅犹如天上的云,一朵朵,一簇簇,美丽极了。红梅和绿梅正含苞待放地迎接游客,白梅和黄梅却是笑呵呵地迎接来来往往的游人。

此时一个小女孩正在梅花树下拍照,她那笑容多么像绽开的`梅花呀!超山的东边和西边都是一树树含苞待放的梅花,梅花的香味是多么令人陶醉,仿佛仙境一般。在这芬芳扑鼻的路上,欢歌笑语,我们拿出相机,将这美好的时刻定格在一张张相片中。

篇7:小学春游看梅花作文

一、服装品牌文化的内涵

如果说外在形象是品牌的“表皮”, 那么文化内涵就是品牌的“灵魂”。服装品牌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们情感诉求的表达, 它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服装发展到今天, 最初的蔽体和保暖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了。可以说, 服装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穿着体验, 这种体验使消费者的身份、个性得以完美的诠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这种感受的不再是服装简单的舒适与得体, 而是更多地来源于品牌的定位及文化。用汤姆·彼得斯的话来说就是“更少的材料, 更多的智慧”。一件中国制作的服装卖给外商只能值100元, 到了国外其标价就可以达到1000元甚至更高。这个价差就是品牌的价值, 特别是品牌的文化价值。

二、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缺失

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 二十多年来, 从加工到贴牌, 如今已进入品牌时代, 形成了服装品牌集群。说起福建的服装品牌, 很多人会想到电视里频频播出的广告:才子、柒牌、七匹狼、劲霸等。近年来, 福建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能增长每年都在30%左右, 总量已位居全国第四, 仅次于广东、浙江和江苏。同时, 服装设计、制作到加工工艺软件、硬件方面, 在全国已具领先水平, 还有一些具有国际水平。但是, 与后发的江浙一带相比, 福建服装品牌的影响力差距明显。

从历史上看, 福建的服装缺乏文化底蕴, 原创品牌只在部分区域范围内叫得响, 影响力还比较小。福建服装品牌, 到底缺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福建的服装品牌在一些消费者心目中就是明星加广告。福建的品牌也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关, 一部分消费者盲目崇拜明星, 如许多企业邀请明星作为形象代言人。在原始积累阶段, 明星加广告的确有一定市场效应, 但容易造成产品的特点和明星的风格不配套。同时, 广告费列入成本, 易使企业偷工减料, 最后伤害品牌形象。而在服装的文化内涵上, 从审美角度来看东西方也有着很大差异, 全盘西化的服装会让中国人找不着感觉, 不加区别地进行“拿来主义”, 是制约福建时装发展的症结所在。

三、服装品牌文化的特点

第一, 它是目标顾客所特有的情感, 是其他品牌很难复制使用的。

如“才子绣梅花”用现代的视觉诠释新的才子概念, 用梅花的影像浓缩中国文化元素。自古以来, 梅花是中华民族风骨的生动写照, 咏其风韵独胜、吟其神形俱清、赞其标格秀雅、颂其节操凝重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而才子是对古代文人的通称。传统的概念里, 才子大都是以通晓古今、吟诗作画的秀才、举人或状元等形象出现。而现代生活中, 这一概念正逐渐被演化, 才子应该是在各行各业成功或渴望成功的人们, 并具有谦恭、进取和“达济天下”的情怀。

第二, 它应该是最能引起目标顾客心灵共鸣的情感。

只有共同经历过的东西, 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幸福”、“苦难”、“荣誉”都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 “决不放弃”这种共鸣不仅是相互的崇敬, 还有很多惺惺相惜的味道;才子服饰启用梅花作为品牌形象载体, 以梅花喻才子, 也将寒梅傲骨和坚韧的品质植入才子的品牌文化中。

服装的品牌文化在建立过程中, 不是简单的打广告、做宣传, 关键是要符合品牌文化特点, 并且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 用整合营销的方式用同一种声音进行无孔不入的传播。

四、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创建方式

通过对公认的有文化内涵的服装品牌的观测和分析, 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创建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由历史演进自然沉淀而形成的品牌文化。预先没有任何人刻意地去设计和营造品牌的文化内涵,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事件、故事和趣事逸闻成为了品牌联想的一部分, 在后人的记忆中, 这个品牌成为了某种文化象征, 进而具有了文化内涵。如美国著名的Levi’s牛仔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Levi's牛仔是自由和个性的体现, 它是独立、民主理想、社会变迁和富有情趣的象征, 同时也是最为经典的牛仔品牌, 上述文化就是来源于历史的积淀。这是品牌文化最原始, 也是最自然的来源。但这种方法太慢, 历史机遇少见。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品牌的发展历史是很有价值的, 对想建立百年品牌的企业, 必须为品牌建立历史档案。

第二种是在创始人的监护下有意识地创建品牌文化。国际上顶级服装品牌大多是设计师品牌, 如法国的夏奈尔、皮尔卡丹;意大利的普拉达、阿玛尼;美国的加尔文·克莱因 (CK) 和拉尔夫等, 这些品牌之所以拥有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 正是服装的款式经过了设计师的诠释, 设计师的诠释正是设计师个人对其服装的理解和个性在服装上的投射。这是服装品牌文化得以延续和保持的一种有效手段。毕竟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人品的体现方式。中国人常说文如其人, 服装品牌亦是。这是服装品牌文化的又一种来源,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也需要较长的时日。

第三种是品牌文化通过有意识的策划并长期运作形成。这是品牌文化最快的创建方法, 通常由策划公司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策划人员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品牌运作想法进行提炼和提升, 并进行艺术化地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把某种文化内涵赋予这个特定的品牌。一旦这个刻意设计的品牌文化内涵为目标市场所认可, 在品牌与特定的文化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想, 这时品牌就有文化内涵了。“才子绣梅花”或许就是很好的印证。2004年, 才子设计团队细致研究主要消费群体的个性休闲生活方式后, 重新提炼才子品牌的文化基因, 围绕才子族群的生活方式与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历经一年多的锤炼, 才子“锦绣时尚”系列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底蕴, 以现代人精致的生活追求为基础, 采用印花和刺绣的表现手法, 推出了轻松写意、休闲舒适而又温文尔雅的现代商务男装风格。

从目前来看, 前两种方法在运用上对很多国内服装企业来说难度较大。笔者建议福建服装企业可借鉴“才子绣梅花”的品牌文化创建法, 借助策划公司表达品牌文化, 让消费者充分感觉到品牌的文化。需要指出的是品牌文化的策划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公司高层的意见, 但更多的是策划人士的想法。因此, 公司如果认可策划人士赋予品牌的文化, 在实施时公司管理成员首先要吃透并认同, 尤其是公司的高层管理成员一定要对此坚信, 并全力支持, 而且要想成功还必须坚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必须注意品牌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而且任何一种品牌文化的来源和创建, 其最终成功都需要时间——要有自己的历史。

五、提升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对策

2005年, 以梅花为品牌形象载体的才子“锦绣时尚”系列, 正式吹响“中国原创”号角。2006年, 才子在全国2000多个销售网点创下了零库存、销售同比翻番的业绩。2007年, 引进韩国、香港设计团队, 及时把国际流行反映到产品的生产中, 让消费者时刻感受到时尚潮流。2008年中国年, 中国文化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借助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增强, 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成为时尚流行的强力元素。事实证明, 才子始终坚持的品牌定位和文化魅力符合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福建众多服装企业可以从中借鉴其成功之道, 来提升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和品牌竞争力。

1.汲取消费者的群体文化

品牌文化必须是目标消费群所认同和欣赏的, 它产生于目标消费者, 同时也发展于目标消费者。因此, 品牌文化的创建必须汲取目标消费群的群体文化。每个特定的消费群体都有其特有的群体文化, 如能把这些群体文化元素结合在品牌文化中, 无疑将拉近品牌和目标消费群的距离, 从而让消费者产生高度的情感共鸣。

品牌如人, 也拥有独特的性格。自诞生之初, 才子品牌就以典型的文人气质, 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我国服饰品牌中独树一帜。如今, 才子拥有明确定位的品牌性格:博学、儒雅、睿智、内敛, 这得益于支撑品牌永续发展的背景工程——五千年历史文化, 这是才子永不变更的思想库。才子从古代文人墨客演化而来, 它的广义足可以论及拥有过人一面的所有成功人士。才子身上体现的是以和为贵, 以才为美, 以情为重。“领绣衬衫, 绣出东方气质”——广告片中品牌形象代言人梁朝伟的一举手、一扬眉, 立即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通过对梅花元素的大胆使用, 才子男装上演了“锦绣时尚”、“绝色传奇”、“国粹演义”、“中国派”等一幕幕精彩的时尚大戏, 也向男装界宣告:男人进入美丽时代。由此, 开创了“文化休闲衬衫”的全新概念, 令一向不起眼的男士时装带出花样的魅力。

2.挖掘“中国特色”文化

从目前国家文化在整个服装领域所处的地位来看,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欧美文化, 甚至日韩文化也让本土文化退避三舍。不可否认, 欧美等国家引领着服装流行和时尚趋势, 加之中国服装多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廉价商品形象很难突破, 要想树立强势的本土文化, 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中华文化并非不堪一击, 更非文化缺乏,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服装领域的挖掘与开发不到位, 或者只是简单继承而缺乏创新, 再或是传播与推广不当, 使得本土文化在服装上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缺乏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面对新生代的主力消费者, 如何挖掘出与时代特征相联系, 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文化, 并在老传统上做出新花样, 将是本土品牌文化的核心与根基所在。

3.品牌文化应贯穿于品牌经营管理

品牌的忠诚度、品牌联想、品质形象、品牌的知名度, 都和品牌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品牌文化作为一个服装品牌的灵魂, 应该贯穿于品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广告宣传、店铺零售等, 每一环节都要体现服装品牌文化的内涵, 比如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本品牌的顾客定位, 如何把最新的流行信息体现在产品风格里面, 也就是风格文化决定流行的取舍, 而不是流行文化决定风格的取舍。才子每一个举动, 都在坚守民族血统, 以现代的、时尚的、多元的文化触角, 在品牌突围中创新, 抢占时尚话语权。

另外, 引进优秀人才, 创新营销手法, 整合品牌传播, 加强公司内部创新管理对打造品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品牌具有价值, 是品和牌的结合, 品从广义上来讲是基础的东西, 产品的质量要好, 经营团队和理念要有扎实的基础, 而后才有牌, 即知名度, 靠打广告可以提升一定的知名度, 但要真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必须增强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塑造。

4.加入品牌故事

乔治阿玛尼、迪奥、夏奈尔等国际品牌都具有悠久的品牌故事, 他们的品牌渊源、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师变迁等内容都是品牌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品牌文化进行传播的天然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 品牌故事的提炼不是凭空编造, 更不能流于形式而停留在表象上。以品牌的渊源为例, 许多本土品牌都会简单标榜自身品牌的“洋血统”, 而在一些外在形式上也的确会表现出一定的“血缘”相似性, 但形似而神非, 缺少了文化中其他元素的整体支持和配合, “故事”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很难让消费者信服。

如“才子绣梅花”的创业故事登陆CCTV-2精品栏目《财富故事会》, 提升了美誉度;联合国际影帝梁朝伟、国际著名导演关锦鹏、国际顶级广告公司奥美打造有情才子广告片, 引领潮流;作为中国男装仅有两家入选企业之一, 顺利完成奥运火炬传递。

5.以“绿色”为导向

要想在国际化中走得更远, 必须遵循国际标准, 从ISO9000、ISO14000到该领域的生态标准认证OeKo-Texstand100。同时随着世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 “绿色产品”消费日趋成为时尚, 企业为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应研发环保纺织品, 增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才子“领绣衬衫”以轻柔透气的纯棉、麻等环保面料, 刺绣、印花、扎染等传统手工艺, 勾勒出现代男士的绚丽洒脱与唯美追求。

六、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局势下, 才子坚守梦想, 追寻原创, 步履稳健, 将品牌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才子”, 这个拥有五千年战略题材背景, 承载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名字, 决定了才子及其它服装品牌的永续发展思路:以国际化思维发展中国特色品牌, 让中国特色品牌走向世界, 并与国际时尚接轨。

摘要:进入21世纪的今天, 服装的消费不仅仅是款式的竞争, 更是品牌的竞争。不同公司的款式之间的差异性在缩小, 品牌成为辨别差异性的重要标志, 品牌可为服装做出各种解释, 赋予服装文化层面上的意义。以“才子绣梅花”为例, 通过分析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缺失的原因, 阐述服装品牌文化的内涵、特点、创建方式, 并针对如何提升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才子绣梅花”,服装品牌,文化内涵,提升

参考文献

[1]谭煌, 浅谈中国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J],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袁燕, 戴鸿, 雷中民.品牌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4 (2) .

[3]乔南, 申永涛.浅谈服装品牌的商业价值与文化内涵[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4]萧琳.浅谈服装品牌文化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08 (22) .

[5]戴孝林, 陈秀凤.品牌服装的文化建设[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7 (4) .

[6]刘贵生, 龙正平.论国产服装的品牌文化塑造[J], 特区经济, 2006 (6) .

上一篇:九班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化工工艺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