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检查考评说明报告

2024-04-16

五和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检查考评说明报告(精选3篇)

篇1:五和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检查考评说明报告

金塔镇青铜小学

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说明报告

为加强学校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现将我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情况作如下报告:

每学期开校后,春季2月底,秋季8月底,区教育局来学校检查收费情况。学校除了每学期开学之前在学校大门口粘贴的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外学校没有擅自设立任何(例如:转学费、赞助费、择校费、补课费等)收费项目,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扩大收费范围的现象。

篇2:五和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检查考评说明报告

说明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我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在学习中,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就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要以活动为依托,以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为创造文明校园而献计献策。我校广泛开展了“读中华经典、记励志名言、唱红色歌曲、做有道德的人”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了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深入贯彻落实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建立了升国旗制度,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制度,定期召开班队会制度等,使学校德育活动经常化。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正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进行。

二、深入学习和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校领导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专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三、优化校园环境,培养文明学生

按照《若干意见》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德育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开学后,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细则》等常规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起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体现了良好的校园风貌。

四、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一)通过升旗、班会、板报、宣传橱窗,强化了德育功能。

1、通过升旗仪式,实施教育

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做到规范、整齐,严肃庄重。并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感恩祖国、人民、父母、远离毒品、安全教育等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师生很大的鼓舞和启迪,让他们进一步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善待生命、珍爱生命,使生命更鲜活更精彩。其次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抗挫折意识及理想意识等等。

2、完善班队会制度,每一次班队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绝大多数班级能认真准备、成效明显。

3、充分利用板报这块阵地,内容分别为“学雷锋、树新风”、“行为习惯养成”、“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震自救”“思想品德”、“爱国教育”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坚持每月一次的板报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及时反馈。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在各门学科的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一班队会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环保、礼仪、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以班级竞争为动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校领导和少先大队的统一领导下,我校每周由值周教师带领少先队干部进行全面检查督促,从学习、纪律、卫生、行为等方面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并颁发流动红旗,以示表彰。通过这项活动,使各班学生出现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以家校联系为纽带,充分发挥“家校”联系作用。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们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家校”联系的功能和作用。

(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重点,注重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感恩活动

我校结合重大节日和突发性事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喜迎新年” “劳动节”、“建党节”等开展活动。师学生懂得我们拥有伟大的祖国,拥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拥有亲爱的老师,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从小树立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举--------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如:我们利用“喜迎新年”、“母亲节”、“劳动节”开展了“感恩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用句句真挚的话语、亲手制作的精美的感恩卡、亲笔书写的美观、工整的新春对联、用送给爸爸妈妈的感恩童谣来表达了同学们浓浓的感恩之情吧!更让我们在七彩的心愿树上留下自己新年的美好心愿:用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用感恩之情回报社会,用关爱之心伴随成长。

2、孝德的活动

我校以弘扬孝德,争做有孝敬心的人,实践孝行为主题,开展了班级“孝”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孝敬日”(3月8日、母亲节、父亲节、五

一、教师节、重阳节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们逐步具有一定的孝德意识,并用自己的行为“书写”许多感人的故事。

3、读书活动

我校以:教师研读,学生趣读,师生同读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高素养、促进发展。通过读书活动,我们还相继开展了演讲比赛、写读后感等,让读书真正成为一种兴趣,更进一步的养成一种读书习惯。再读书中去感受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感情。解读名人、名言、名句、名篇,共品名著,进行爱国、爱家乡、励志教育。

4、观影视活动

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如《铁道击队》、《小兵张嘎》、《董存瑞》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还布置观看有关国防的电视专题片或介绍军队生活的电视剧,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军队、热爱人民解放军,牢固树立“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强烈意识。

5、“缅怀革命先烈,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我们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少先大队部的安排下,在全体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召开了“缅怀革命先烈,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为主题的主题队会(故事会)。

6、我校开展防震、防火演练活动 在5.12特大地震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这次地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是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制订了“二街中心小学防震应急预案”,并在每学期都进行1—2次实际演练。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

7、召开庆六一文艺表演暨颁奖仪式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隆重而热烈的“庆六一”文艺表演。首先举行一年级的学生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仪式。入队结束后学校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进步学生等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接着孩子们观看了由各学校带来的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快乐。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在未成年人身边树立了一个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8、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1)对全校留守儿童做全面深入调查,各班要建立了详细的信息档案,设立留守儿童花名册。教师要做到三知,即:每个教师要清楚地知道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儿童代管人和父母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

(2)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每个班对每一位留守儿童设立成长记录袋。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每个教师每周不少于一次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班主任每周撰写留守儿童成长记录。

(3)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教职工与 “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在班级里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 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4)建立了学校家庭联系制度。每位教师对留守儿童每学期实地家访,每月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

总上所述,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还不满足,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若干意见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方法,克服弊端,坚持以人为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巩固现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采取更扎实的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篇3:五和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检查考评说明报告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检查考评情况的说明报告

对照永昌县教育局局相关通知要求精神,结合我校学期初制定的《河西堡第三小学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检查考评方案》的要求,我校于2017年7月初,对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了梳理和自评,现将相关检查考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的措施

(一)开展的主要活动

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做美少年等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办家长学校等学校教育活动;开展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开展了征集童谣及传唱等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活动。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学校有考核方案,各项活动都有具体负责人,具体任务分工明确。

2.学校建立了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的组织网络。大队辅导员聘任班主任为中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少先队管理和班级政教工作。

3.将政教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班会、少先队活动为辅、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为具体内容的政教工作体系。

(三)机制体制及金费保障 1.成立河西堡第三小学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勾延年

副组长:王淑琴、刘琪

三、康天祥

组 员:刘寿

三、王玉民、张润年、张崇河、周佩剑 2.各项实践活动金费有保障。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深入学习和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校领导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专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二、优化校园环境,培养文明学生

按照《若干意见》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德育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开学后,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细则》等常规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起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体现了良好的校园风貌。

三、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一)通过升旗、班会、板报,强化了德育功能。

1、通过升旗仪式,实施教育

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做到规范、整齐,严肃庄重。并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感恩祖国、人民、父母、远离毒品、安全教育等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师生很大的鼓舞和启迪,让他们进一步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善待生命、珍爱生命,使生命更鲜活更精彩。其次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抗挫折意识及理想意识等等。

2、本学期继续完善班队会制度,每一次班队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绝大多数班级能认真准备、成效明显。

3、充分利用班级板报这块阵地,内容分别为“禁毒防艾”、“未成年人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震自救”“思想品德”、“国防教育”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坚持每月一次的板报检查评比制度,及时检查及时反馈。评选校级板报制作优秀班。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教师在各门学科的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一班队会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环保、礼仪、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以班级竞争为动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校领导和少先大队的统一领导下,我校每周由值周教师带领少先队干部进行全面检查督促,从学习、纪律、卫生、行为等方面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并颁发流动红旗,以示表彰。通过这项活动,使各班学生出现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以家校联系为纽带,充分发挥“家校”联系作用。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座谈会,(每学期第11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们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家校”联系的功能和作用。

(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重点,注重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考核具体情况见考核反馈表年7月16日

上一篇:粤语社岭南文化图片展合作计划下一篇:求求你表扬我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