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

2024-05-06

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精选10篇)

篇1: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1、倾听部分

(1)能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倾听他人说话。

(2)能区分普通话与方言的发音。

(3)能理解多重指令。

2、表述部分

(1)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

(2)说话声音的音量和语速适当。

(3)能用完整句连贯地讲述个人经历以及图片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

(2)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散文和讲述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口头语言和文字的对应转换关系。

(2)能独立阅读图书,理解画面内容。

(3)对画面的文字感兴趣,主动学认常见文字。

数学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2、能主动、专心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成果感兴趣,能注意发现周围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空间位置。

3、能听清老师的话,按要求活动,会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要求、结果,并按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结果。

4、学习按某一物体特征进行分类,建立初步类概念。

5、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物体大小因素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数序、数差关系。

6、有初步的方位感。

7、认识正方形、三角形,练习三角形、正方形的变换、拼拆和分类计数。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1、能够感知和理解歌词和曲调、内容,在集体歌唱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知道可以运用歌唱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刚柔、声音的连贯、断开等变化来表达音乐情绪。

2、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快慢、强弱的变化及自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联想,模仿和新编律动及舞蹈动作,学习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作品。

3、能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运用固定的节奏型演奏节奏乐,注意培养幼儿看指挥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集体演奏时与音乐、同伴协调一致。

4、培养幼儿听觉注意力和音乐感受能力,能区别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的变化,初步了解音乐A—B—A的结构,体验倾听的快乐。

社会教学活动目标:

1、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同时敢于承认错误,有初步的责任感。

3、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懂得谦让。

4、努力尝试克服困难,具有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守信的品质。

美术教育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节日教室布置,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

健康教学活动目标:

(一)身心保健

1、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主要功能,培养

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遵守有关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则。

2、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及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等)。

3、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会进行简单的队列变换。

4、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团结、合作、勇敢竞争、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质。

安全计划

(一)教师做到: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有要收回。严格幼儿安全制度,预防烫伤、外伤,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气管,预防幼儿走失。

2、保证教室的通风、干净,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

3、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一人一巾一杯。

4、严格书写交接班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与接班教师交代清楚。

5、幼儿午睡时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将异物放入嘴中等,并及时纠正。

6、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

7、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8、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规章制度。把孩子交到其父母的手中。有特殊情况须拿来接人字条或有效证件。上下午班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要关好及贵重物品要放好。9.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二)在幼儿方面做到:

1.在加强常规方面,做到井然有序,要求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2.确保上、下台阶的安全。幼儿能做到不推拉、不跳台阶。

3.幼儿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4.幼儿知道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受伤。

5.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挤,幼儿互相监督,拿器械时互相帮助.保证幼儿安全.6.知道不能碰电插座等电器,用剪刀时注意安全,知道正确的使用剪刀。7. 知道不把纸团、扣子等塞到耳、鼻里,也不能把异物放到嘴里。

篇2: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开展科学专题园本教研活动一年以来,教师们都已经摈弃了过去对于科学活动的陈旧观念,(过去我们的教师经常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在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到底幼儿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从教师们在本学期的科学教研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大家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科学教育没有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习的知识就难以被幼儿掌握、内化。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教师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深刻意识到,幼儿科学活动必须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

一、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

首先,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如一次大班孩子在绘画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位幼儿不小心碰翻了老师的水杯,结果画面上用彩笔涂的部分模糊了,而用油画棒涂的部分却安然无恙,这一现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大班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生成了科学《油和水真奇妙》系列活动,通过实验揭示现象,又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入,层层递进,极大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又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中油水现象的各种经验。如为什么炒菜时油放多了,菜汤上会漂一层油等等。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即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敏感地捕捉住幼儿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消息,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小

(一)班幼儿突然发现附近建筑工地上的大吊车,由于当时教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车子叭叭叭》科学探究主题活动,于是孩子们兴奋极了。不一会儿,参与议论的幼儿越来越多。如何利用这辆大吊车,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呢?教师大胆的组织幼儿走近大吊车,观察吊车的运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到吊车的作用,知道大吊车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

最后,我们要迅速作出反映,调整教育策略。中

(四)班师生们共同生成的科学主题活动”蛋宝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幼儿在制作蛋壳娃娃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要想将蛋清和蛋黄取出,但又不能破坏蛋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何让生活中这一十分常见的现象,给幼儿深刻的印象和实用的经验呢?中

(二)班教师迅速调整教育策略,运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请幼儿每人找一个蛋宝宝,保护它不让它受伤。幼儿想出了许多方法:有用手帕、餐巾纸包住的,有放在枕头里、水杯里的,有的请爸爸妈妈给蛋宝宝做舒适的窝的,五花八门的方法全部施展出来,在整个带着幼儿感情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发现是不断出新,幼儿对蛋易碎、不易运输和保存等特点的掌握也是生动而又感性的,这比教师天天提醒幼儿拿蛋宝宝要小心来的更自然和生活化了。

二、幼儿科学活动形式应尽量生活化

日常科学活动的生活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的人或事物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应为幼儿接触周围自然物、认识和了解科学现象打好基础。

我园地处环境优美的海核社区,园中有草坪,孩子们可充分活动及散步,有饲养区,里面养着幼儿喜爱的小白兔、小鸡等可爱的小动物,能让孩子在饲养、管理小动物的过程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等,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增长了知识。另外玩沙、种植园地、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也是孩子游戏及动手探索科学知识的好场所。例如中

(一)班《种子发芽》系列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在自然角内,放了装有蚕豆的三个杯子,其中一个不放水、一个放一点水,另一个放一杯水。引导孩子每天观察,看哪个杯里的蚕豆会发芽,并将每天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以此让孩子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和适量的水。

三、幼儿科学活动应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斯宾塞语)。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幼儿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所以科学启蒙教育更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次小

(一)班一位幼儿把积塑塞到卫生纸的卷筒里,两个圆圆的积塑正好卡在卷筒的两头,就此疑难,小

(一)班教师开展了科学探索活动:”营救积塑宝宝”,幼儿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反复操作,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充分运用了已有知识、经验,如:比较长短、学习连接,使得整个探索过程具有无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活动又帮助幼儿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所以当幼儿碰到实际问题时,我们不必马上排忧解难,可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以此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科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另外,幼儿科学活动应渗透生活中的各项技能。科学活动时,应该把多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有机地整合在整个活动中,让幼儿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得到丰富,技巧得到验证。比如在小

(二)班活动"多种多样的糖果”中,教师不仅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语言交流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剥糖纸时又面临着生活技巧的问题;撕和剥又能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幼儿在互帮互助中提高交往能力,对糖纸的处理又涉及到环境整洁的问题,多样技能的渗透使科学活动更显丰实。

篇3: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

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人与自然”, 《西风胡杨》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如果教师能围绕相关板块来解读文本, 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就会显得轻松、自然。

一、解读单元“导读”, 把握单元教学的方向性

本单元导读指出:“大自然是画家, 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大自然会说话, 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知识;大自然是奇妙的, 它让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是伟大的, 它时时带给人们震撼。让我们睁大眼睛欣赏大自然, 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 敞开心扉感受大自然, 饱含激情赞颂大自然。阅读本单元课文, 要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 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导读的前一个部分点明了本单元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专题“教什么”, 导读的后一个部分告诉我们围绕本单元专题重点“学什么”。《西风胡杨》这篇课文是教育学生热爱和赞颂胡杨的优秀品质, 关注胡杨的命运,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情感变化的顺序, 从不同角度观察胡杨, 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 初步认识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解读文本, 把握课文教学的针对性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学范文, 教师要紧扣文本认真解读作者写些什么, 怎样来写, 为何而写。

1. 解读文本写了些什么, 领悟内容的内在联系。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全面把握文本写了些什么有一定难度, 因为它涉及学生的感悟、理解、概括等方面的能力。《西风胡杨》这篇课文, 作者先用两个自然段描写胡杨“形”的特点:胡杨, 秋天最美的树, 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胡杨, 是最坚韧的树。接着用3个自然段刻画胡杨的“神”, 赞扬它的品质和作用:胡杨, 是最无私的树;胡杨, 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最后用3个自然段写胡杨现在和将来的命运: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每逢烈日蒸熬, 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我站在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 祈求上苍的泪, 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 请它们在坚持一会儿, 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 哪怕就三天。第1~5自然段, 作者采用“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 属于并列关系;前5个自然段与后3个自然段又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即作者之所以热爱和赞颂胡杨, 以及关注它的命运, 是因为它的特点、品质和作用深深地感动了作者。

2. 解读文本怎样写, 领悟表现形式。

(1) 解读文本的表达顺序。《西风胡杨》这篇课文的表达顺序有三种:一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顺序写, 如, “两千年前”、“也有哭的时候”、“直到某日”等表现时间顺序的词语。二是按照“喜爱胡杨———赞颂胡杨———同情胡杨———关注胡杨”的感情变化顺序写, 如, “最美、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孕育”、“怕、担心、祈求、坚信”等词语。三是按照“看到———听到———想到”的观察顺序写, 如, “我都看见了……”“我听见……”“然而我坚信……”等。

(2) 解读文本的表达方式。《西风胡杨》这篇课文采用了议论、抒情、说明、描写、记叙等相互联系的表达方式, 最典型的是前4个自然段。如, 第1自然段写道:“胡杨, 秋天最美的树, 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 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 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第1句话运用了议论和抒情, 第3、4句运用了记叙, 而第4句是对第2句进行具体说明。

(3) 解读文本的修辞手法。《西风胡杨》这篇课文借物喻人, 主要运用了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如:“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 让给了桃花, 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 而将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3. 解读作者为何而写, 剖析主题思想。

《语文教学参考》在“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了《西风胡杨》的主题思想:课文“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质, 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 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 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把握《西风胡杨》的主题思想, 我们可以从情感变化来深入解读。

(1) 解读胡杨默默无闻为人类所作的贡献, 领会作者热爱和赞美胡杨的原因。课文表达作者对胡杨热爱和赞美的句段很多, 如“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 身后是城市, 是村庄, 是青山绿水, 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 可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 让给了桃花, 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 而将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2) 解读胡杨的命运遭遇, 领会作者声讨人类毁坏胡杨的原因。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 两处点明了胡杨的命运遭遇及原因:一处是“在那里, 一边是……大沙漠, 一边是……胡杨林”以及“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其原因是“拓荒与征战, 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第二处是“两千年前, 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 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 水草丰美, 滋润出楼兰、龟兹等西域文明”与“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每逢烈日蒸熬, 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其原因是“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 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从胡杨的命运遭遇及原因来看, 最直接、最主要的就是人为因素, 追根到底就是人们没有足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3) 解读作者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体会作者同情胡杨命运的原因。作者先抓住胡杨自然生长的特点, 从正面呼吁人们同情、保护胡杨。如“它们想求人类, 将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再以自己的所见所感, 从侧面呼吁人们同情、保护胡杨。如, “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 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 无比心痛。”

三、解读课后练习, 突出课文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西风胡杨》课后设计了四道练习题和一道带★的拓展题, 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第一道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2、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前半部分是检查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感悟、理解、体会, 按照课文情感变化的顺序, 读出自己对胡杨在不同时期的感情:前4个自然段及第5自然段的第1、2两句, 要读出对胡杨的喜爱、赞颂之情;第6自然段要读出对胡杨命运的同情;第7、8两个自然段要读出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关注。如, 第7自然段的第1句, 要用缓慢的语速, 低沉的语调, 读出作者对胡杨的同情, 唤醒人们对胡杨的关注;第2句要用缓慢的语速, 哀伤的语调, 读出作者对胡杨遭遇如此命运的沉痛心情, 呼吁人们对胡杨的关注;第3句要用由慢到快的语速, 由低到高、铿锵有力的语调, 读出作者对胡杨精神的赞美, 表达对苍天与胡杨会和谐生存的坚定信念;第4句要用欢快而高亢的语调, 读出作者坚信人们会关注胡杨、保护胡杨的盼望之情。后半部分是让学生领会这三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积累优美的词句, 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如, 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先概述, 再具体叙述;优美的词句有“生下来千年不死, 死后千年不倒, 倒下去千年不朽”;丰富的情感是“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 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第二道题:“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胡杨的, 跟同学交流一下。”这道题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重点写什么,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找出前5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胡杨, 秋天最美的树, 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胡杨, 是最坚韧的树;胡杨, 是最无私的树;胡杨, 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 , 然后让学生静思默想, 概括、归纳出胡杨的特点、品质和作用。

第三道题:“读下面的句子, 注意带点的词, 并联系上下文, 说说下面几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道题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一是表达自然 (上苍与胡杨等万物) 之间应该和谐生存的强烈愿望;二是渴望胡杨用顽强的生命力改变沙漠恶劣环境的焦急心情;三是盼望人类密切关注胡杨存亡与沙漠环境改变的迫切心情。

第四道题要求学生读读写写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目的是提高学生书写和积累词语的能力, 并能对词语的运用范围进行分类, 为习作储备语言材料。

带★的拓展题:“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上游的人们’, 你会怎样做呢?跟同学们交流交流。”这道题是通过创新思维的形式, 引导学生理解教学难点:一是运用“补白”的形式, 让学生沿着“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 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 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和爷爷的爷爷的胡杨, 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的思路, 说出上游的人们“这样做”的后果, 从反面进一步认识围垦开发给胡杨带来的危害;二是让学生围绕环保这个主题分析上游人们的做法, 表明自己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

四、解读单元“语文百花园”, 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专题设计了温故知新、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积少成多、语文大课堂、习作等7项练习。其中的习作“写一次游览的经历”体现了读写结合, 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这次习作, 应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习作讨论平台”的内容。

篇4: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目标专题

要改善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必须要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专题,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的归类和整合上比之前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在“用足教材、用活教材、建设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整合课外资源,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一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的课文都与家庭生活有关;第二单元的课文都与师生教育有关;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人生感悟;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小说、童话、寓言。针对这种内容设置,我们应明确每个单元都要有统一的教学重点和明确的学习专题目标。

例如,第一、二单元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关,大多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因此,两个单元可以整合在一起,共同突破同一个专题教学目标,即怎么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怎么写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三单元要突破的专题目标是怎么赏析写景的文章,怎么写写景的文章。第四单元的文章要突破的专题目标是怎么读以小见大、人生感悟类的文章,怎样在写作中以小见大,写出人生感悟。第五单元要突破的专题目标是怎么读说明文。第六单元的专题是怎么赏析小说、童话、寓言。

以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为例。记事也好,写人也好,都离不开“人”这一中心。要突破“怎么读、写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个教学重点,每篇课文就都要围绕“人物形象”这一重点,突破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这两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如下:第一,使用人物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第二,使用借物喻人或象征的手法衬托人物形象;第三,使用抒情议论点明人物形象;第四,使用对比的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使用人物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等几篇文章都有丰富的人物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因此,这几篇文章可以整合在一起学习。先让学生勾画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赏析人物描写的句子,从而明确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旨。可以先重点讲《散步》、《秋天的怀念》,让学生获得赏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概念。之后用一个课时总结人物描写手法的概念、作用,让学生对这一语文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盲人作家海伦,文章的心理描写丰富而细腻,因此可以重点讲心理描写。然后让学生以自学、自主探究的形式学习《羚羊木雕》和《王几何》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是否要在课堂上花时间讲解,花多少时间讲解要根据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定夺。

使用借物喻人或象征的手法衬托人物形象。《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篇文章,一篇是“物我合一”,一篇是“借物喻人”,在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借物写人、借物抒情的理念。这样的写法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很常见,如《秋天的怀念》文末那“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的菊花就象征着母亲品格,凸显出浓浓的母爱。

使用抒情议论点明人物形象。《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在叙事时融入了热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就要学习它用抒情议论点明人物形象的写法和表达文章主旨的手法,并让学生体会感叹句、反问句直抒胸臆的效果,学习适时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抒情议论的方法,理解文章中使用第一人称与人物对话进而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法。

使用对比的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我的早年生活》中,丘吉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比如自己与“聪明的学生”的对比,自己的失败经历与成功结局的对比)把自己的经历写得十分富有传奇色彩,把自己富有个性、自信、乐观、积极的形象鲜明地展现了出来。学习这篇课文及老师补充的课外材料,能使学生明确对比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在写作中也能自觉地使用对比手法。

这样一来,第一、二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围绕着“理解人物形象”这一中心目标展开,整个内容有了系统的知识目标,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学习各篇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其他单元的课文也是一样,要通过明确专题学习目标,整合各篇文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系统,目标更明确。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扩展阅读十分重要,但是,老师在向学生介绍拓展阅读的材料的时候,怎样确定什么样的材料要介绍,什么材料不介绍呢?拓展阅读的材料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语文老师。有人片面认为整合教育资源就是全面整合课外资源,脱离教材的整合才是整合。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育辞典》中说:“语文教材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由此可见,课程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用足、用活教材。

教师只有在明确了教育专题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将课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们已有的教育资源除了课本之外还包括每册配套的《自读课本》。《自读课本》中的内容与课本结合得十分紧密,将其中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自读课本上的“亲情是宝”、“世上只有妈妈好”、“父子情深”、“校园往事”、“学习大课堂”、“异域教育”等内容都与第一、二单元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利用课本资源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读课本上的阅读资源,就“写人记事”这一专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自读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有非常精细的人物描写,这些描写很值得学生拓展学习,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语言描写、《旦旦记趣》中的动作描写、《窃读记》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师道》中的外貌描写等等。

三、课后作业的整合

语文学习是积累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很多老师都会布置摘抄作业,但是对于学生摘抄什么内容、摘抄之后怎么点评这些内容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基本上是学生爱抄什么抄什么,爱怎么点评怎么点评。对于这些摘抄,老师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很多时候只是根据学生的摘抄量随便给予一个等级。如果教学内容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学习有一定的专题,那么摘抄作业也就能做到有章可循了。

例如,在教学一、二单元时,讲授的重点是“使用人物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之后,专门摘抄人物描写的句段,并且按照老师分析课文时候的方法来点评这些句子。这样的摘抄作业能更好地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

除积累之外,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写。学习课文的过程是“读”的过程,“读”“写”不分家,在读过课文之后还要有相应的作文训练。在以往的作文写作中,我们往往是看到什么题目或想到什么题目就让学生写什么题目,缺乏明确的目标,这样很难达到专项训练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就必须确立明确的写作目标,在明确了写作目标之后,学生的写作才能更有针对性,批改要求也才能更明确。

例如,布置学生以“××的你”为题写一篇写人的文章,尽量应用一、二单元所学的写人的技巧,即使用丰富的人物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使用借物喻人或象征的手法衬托人物形象、使用抒情议论点明人物形象、使用对比的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平时的小练笔当中还可以让学生专门应用某一种写作技巧写一个片段或写一篇短文。

四、学习方法的整合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少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想实行这些学习方法,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如果没有整合课程资源,没有系统的目标,老师在教的时候都是随意的教,那么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探究学习时就会觉得一头雾水。在教学中,学生只有明确专题学习目标,才可以采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这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专题教学目标,即围绕着赏析人物描写来明确人物形象。对此,教师可以先选择人物描写最集中、最典型的《秋天的怀念》进行教学。老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示范性地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对母亲的描写,通过讲读的方法明确母亲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在学习《散步》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己找全人物描写的句子,模仿老师之前的分析方法,明确一家四口温良谦让的形象,特别是“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尊老爱幼的品格,从而明确文章主旨。课后,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去查找资料,总结人物描写手法的概念、作用,并尽可能地找出例文,以此使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手法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再塑生命的人》、《羚羊木雕》、《王几何》这几篇课文,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篇5:幼儿园中班教育目标和措施

一、前言

经过上半学期在园的学习、游戏、生活活动,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孩子们从刚开学时看见幼儿园大门就哭,到如今天天吵着要来幼儿园;从吃饭、小便、穿脱衣服都要老师帮忙,到能自己入厕、自己穿脱裤子;从话都讲不清楚,到如今能念好几首儿歌┅┅孩子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已经开始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同时在孩子们的身上也有不少的问题,如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识字、念儿歌、背古诗,但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动作发展不协调走路容易摔跤。而家长们也往往把对孩子的培养重点放在智力的发展上,让孩子学这学那却忽略了能力、习惯、情感的培养,以至许多孩子都是高智商低能力。

二、指导思想

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宗旨,根据园务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打好基础,开拓创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拓展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研究,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学思想,将保教相结合的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来进行,从为孩子全面、和谐、身心健康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共同生活

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愉快参加各类活动。

措施:(1)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玩的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2)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器具,引导幼儿会玩,爱玩。

(3)通过做操、律动、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各种动作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目标2: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搭积木、扣纽扣等,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逐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措施:(1)过各种体育游戏和幼儿学习模仿操来发展走、跑、跳、爬等一些基本技能。

(2)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各种游戏对幼儿进行搭积木的训练,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3)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目标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动作。

措施:(1)通过故事、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知道玩的时候不能奔跑,不能推挤别人。

(2)活动中提醒幼儿排队走路、玩滑梯。

目标4:巩固盥洗、入厕常规、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

措施:(1)通过平时的生活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毛巾、水杯标签,能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脸,用自己的水杯喝水。

(2)通过故事、谈话、儿歌等形式,巩固正确的洗手的方法。并培养幼儿手脏时养成即时独立地洗干净双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手心手背用肥皂洗一洗,用清水洗干净再甩三下,会打开毛巾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擦干净。

(3)利用生活活动时间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想要小便就要去,小便后要自己拉上裤子再请老师帮忙塞衣服。

目标5:愉快的进餐,基本上能独立吃完自己一份饭菜,保持桌面、地面、身上的整洁。

措施:(1)利用“餐前小广播”在餐前向幼儿介绍菜谱,引起幼儿的进餐欲望。

(2)通过区角活动中的“给小动物喂食”这一活动区,继续帮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小勺。

(3)通过故事“两个宝宝”培养幼儿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尽量做到桌上饭粒、地上、身上也没有饭粒。

目标6:初步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措施:(1)通过故事、谈话等活动了解饭后漱口的重要,知道饭后要及时漱口。

(2)通过儿歌“漱口”、比赛谁的嘴巴最干净,继续学习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目标 7:继续了解正确穿脱衣服的简单方法,并能安静就寝。

措施:(1)通过示范,讲解和念顺口溜,进一步了解脱开衫、穿脱套衫和裤子的正确方法

(2)通过故事“两只小船”初步学习分清左右脚的方法。

(3)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个别午睡习惯不好的幼儿改掉坏习惯。目标8:懂得爱护幼儿园的各种东西。

措施:(1)在老师的提醒下,会轻拿轻放椅子、玩具等。

(2)通过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挣抢玩具,不随便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

(3)通过故事“玩具宝宝要回家”进一步引导幼儿活动结束时把玩具送回家。目标9: 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措施:(1)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培养幼儿乐意关心别人。如同伴跌到,能 扶起同伴,帮助同伴拍灰尘。

(2)通过故事“玩具大家玩”培养幼儿不挣抢玩具,大家一起友好地玩。目标10:培养幼儿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措施:(1)通过游戏本身让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感知什么是规则,知道游戏时要遵守游戏的规则。

(二)探索世界

目标1: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

措施:(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热爱春天。

(2)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说出春天有哪些变化。

目标2:继续培养幼儿学习计算的兴趣,学习粗浅的数学知识。

措施:(1)老师利用区角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逐步引起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利用教学活动及区角游戏活动进一步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比多少。

(3)利用图形宝宝的游戏,进一步认识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三)表达与表现

目标1:继续学听、学说话,进一步听懂老师对自己和对同伴说话的意思。措施:(1)通过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继续培养幼儿

(2)通过自由活动,指导个别幼儿进行一些听说练习。

目标2:学说礼貌用语和生活中的常用语,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

措施:(1)注意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语言交流的培养,并让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

(2)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让 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讲话,学念儿歌,学讲内容浅显的故事。

(3)在区角游戏中培养幼儿乐意参与游戏,大胆地交谈。

(4)指导幼儿用普通话说出日常的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名称。

目标3:进一步让幼儿喜欢并愿意参加音乐活动。

措施:(1)通过教学活动,跟老师学唱简短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模仿操。

目标4:进一步接触使用美术工具和材料,愉快自由地涂、粘、贴、撕。措施:(1)利用早上来园活动,让幼儿动手撕撕贴贴。

(2)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使用美术工具和材料操作发展兴趣,表现情感。

(3)美术活动形式多样化,纸团画、搓搓团团、任意撕纸、粘贴、粘纸等,激起幼儿想学的兴趣。

目标5:喜欢看书,继续了解看书的基本方法。

措施:(1)通过语言活动、区角活动、情景表演让幼儿喜欢看书,进一步了解看书的基本方法。

(2)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角能完整地按顺序读一本书,不受别人的干扰。

(3)能根据画面或谈话内容简要回答问题。

(四)家长工作

目标:

1、加强家园联系制度,取得家园联系一致性。

措施:(1)通过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及时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及幼儿在园的各种情况,家园一致进行教育。

(2)定期出好每周的家园联系栏,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络。

(3)每学期召开两次班级家长会,开放特色活动、班级半日活动展示,让家长了解 幼儿在园的情况。

目标

2、鼓励家长配合园内活动。

措施:(1)通过家长与教师的随时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篇6:幼儿园第一学期中班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中班教学目标

一、日常生活

1、能安静进餐,保持桌面、地面清洁,学会收拾残渣及餐具,饭后漱口。

2、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会便后洗手。

3、学会穿脱衣服、鞋袜,并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4、能按时安静入睡,睡姿正确;午睡起床后会整理床铺,能自觉喝水。

5、学会整理自己使用后的学具教具。

6、能与较多的同伴友好相处,会使用礼貌用语。

7、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及书写姿势。

8、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获得一些粗浅的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常识。

9、按要求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推人、一个紧跟一个走。

10、玩大型玩具时,不推拉、不争抢。

11、爱护五官,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放物品在鼻、耳、口中。

12、离位时能轻轻地把小椅子放在座位下面。

1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了轻的习惯。

14、学着和老师一起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并能按规则进行游戏。

15、能自觉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并能放回原处。

16、培养幼儿与人交住的能力,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别人同意才能玩。别人送给东西要得到家长的同意才能接受。

17、鼓励幼儿敢于承认错误,改下缺点。

18、在公共场所中不大声喧哗,遵守相应的规则。

二、语言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话。

2、能用普通话,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会讲述1~2个故事,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句子完整。

4、能够理解所学故事的内容,并较连惯说出主要情节,并能合作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6、学会2~3个看图讲述,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展示中的事件顺序,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7、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能主动认读环境中认识的汉字。

8、学习有顺序的看图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9、对幼儿进行词汇训练。如动词、量词、形容词等,并能用几个词汇进行说一段话。

三、数学

1、教幼儿学习目测5以内的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能正确判断5的数量。

2、学习按外部特征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3、能通过观察,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能通过操作,学业会并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5、认识图形(椭圆形、梯形等),体会图形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6、会用常见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7、能够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四、科学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事件和现象有好奇心,喜欢提问和探究。

2、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饲养、种植活动,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3、感知四季的明显特征和气候变化。

4、感知磁铁、泥土、空气等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沉浮等现象,喜欢参加科学实验活动,能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5、认识各种常见的动、植物各部分名称及作用,能根据动、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家禽与家畜。

6、初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及服饰,如:藏族、蒙古族等。

7、了解人的某些行为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8、了解中秋、国庆、元旦的意义,感受节日的气氛。

五、美工

1、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继续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2、学习用各种线条、色彩、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特征。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3、学习简单的构思,布局合理,会添画背景,辅助特等,丰富画面内容,表现简单的情节。

4、继续学习蜡笔画、水粉画、吹画、手指画等表现形式和基本技能,能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有力。

5、学会正确使用剪刀,并能用废旧物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6、继续学会剪、折、撕、贴等多种技能,掌握正确使用粘贴工具、材料的方法。创作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

7、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折叠出简单的形象。

8、初步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线条、色彩、形状及其构图。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9、培养安静、整治、有序等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

10、能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物体及色彩产生兴趣。

六、音乐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演唱的的过和中,正确地表现乐曲的前奏、间奏。

2、能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协调的舞蹈动作。

3、能准确唱出多首歌曲的曲谱。

4、能掌握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5、乐理知识,了解音符的名称及节拍。

6、能说出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七、体育

1、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

2、能一路纵队跑,初步掌握圆圈跑、往返跑、持物跑。

3、能进行双脚跳、单脚跳。

4、原地双脚纵跳触物。

5、原地双脚往上跳,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

6、能从高20~30厘米、宽20厘米、长2.5米的平衡木上走。

7、能自抛自接球、传球、滚球、拍球。能连续拍球20个。

8、发展投掷、钻爬的能力。

9、能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四路纵队。

10、能随音乐节奏做器械操、体能操、动作规范有力。

11、会利用球,绳、棒、圈及其他废旧材料(易拉罐、可乐瓶、报纸、木棒)等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一物多玩。

12、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能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13、在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

篇7: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专题

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准备:事先在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动室周围张贴交通事故图片、各种过马路的交通标志。

目标:

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准备:事先在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动室周围张贴交通事故图片、各种过马路的交通标志。

过程:

1、请幼儿一起观察交通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2、与幼儿一起观看DV。引入主题,请幼儿观看关于交通安全的DV。请幼儿说说观看DV后的发现及感受,一起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师:你们在录像中看到了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你觉得他们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3、请幼儿到教室四周去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并猜测它的作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告诉幼儿交通标志的真正意义。

延伸活动: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警察。(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警察给予罚单。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重点放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你为什么会

得了罚单?你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篇8: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之我见

例如, 中班绘画活动《水果娃娃》, 活动前, 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谈话活动《水果》, 活动中幼儿对水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活动正式开始, 我让幼儿先进行讨论“:怎样来画水果娃娃?”有的说:“我要画苹果宝宝踢球。”“我要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裙子。”……看到孩子们讨论得这么热烈, 于是我很放心地让孩子开始构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起来, 一边画还一边和旁边的孩子骄傲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他们的纸上还是一些不成形状的线条, 有的只是随意地在纸上乱画, 有的甚至画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活动即将结束时, 我将孩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看过去, 几乎每一张画都趋向两种形式:有的画的是圆圆的苹果, 有的画的是弯弯的香蕉, 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我心里嘀咕起来:为什么没画出来呢?是不会画吗?走过去询问孩子, 终于孩子给了我答案:虽然大家有很多想法, 却没有一定的构图技能。

我们还可以从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作品中看出, 他们虽然有时会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和事物之间感情上的关系, 同时还能表现一种空间关系, 但他们会把这些形象以排队的方式放置在基底线上, 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例如, 我女儿也上中班, 有一次在家我教她画长颈鹿, 最后她画出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排着队的长颈鹿, 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说, 长颈鹿在搬家, 搬到更漂亮的地方了。

我觉得, 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考虑, 在指导中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 如何在绘画的构图中将“自由”与“模仿”更好地进行结合。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技能时, 并不是简单地告知孩子某种特定的技能, 如孩子不会画趴着的小猫时, 就直接教授如何画趴着的小猫, 这就容易忽视和抑制幼儿在构图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的愿望和发现学习的机会, 我们应尽可能地通过捕捉活动中的最佳问题情境、投入相关材料, 设置系列问题、提醒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引导幼儿改变已有经验、将幼儿已经胜任的具体问题概括化等方式, 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陈鹤琴先生认为,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 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 教师应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 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 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我们应让幼儿走向生活, 走进大自然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 为培养幼儿的创作兴趣, 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 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孩子的想象力虽然会突破时空限制, 但还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现实, 最终用于生活。大自然和生活中既有动态的事物, 又有静态的事物;既有微型的, 又有大型的, 是很好的锻炼他们观察力的场所。如, 在秋天捡拾落叶时, 孩子们发现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各异的;天上的云朵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开, 会不断地变换……所有这些不经过生活观察是发现不了的, 不经过观察是创作不出来的, 所以孩子只有在生活中有所体验了, 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思维活跃, 独具个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中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 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 让幼儿产生大胆表达的愿望, 并在表达中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如, 一次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 我带孩子们到饲养场参观, 刚进去有个孩子惊呼:“看!这里养了好多的小鸡啊!”孩子们兴奋极了, 都跑到前面看。有的孩子说:“小鸡在拍翅膀”“小鸡最爱吃虫子了”。回园后, 我让幼儿倾听一段旋律柔和、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曲子, 然后跟随乐曲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 把乐曲的意象转化为动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 用语言表达意象, 最后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结果, 孩子们画出了许多颇具创造性的作品, 我们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真心、耐心, 更要有一颗可贵的童心。这颗童心能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想象的天地, 能和孩子们共同沉醉在想象的世界里, 并带领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们, 喜欢看他们轻松自如地挥动画笔, 驰骋、翱翔在童话天地里,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在绘画中都能品尝到快乐!

参考文献

篇9:幼儿园中班珠心算教学刍议

【关键词】幼儿珠心算教学;问题;注意事项

1幼儿珠心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中班幼儿珠心算的兴趣容易产生,却很难持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教学都会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为教学切入口。在珠心算活动中,“算盘”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在孩子们的玩具和学具中发挥出它的教育启智功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珠心算最大的诱惑。当他们刚走进课堂,面对小巧、精致的算盘都会兴奋不已,甚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来大玩一通。那时,对珠心算的喜爱之情全溢于言表。兴趣易产生,却很难持久。当孩子进入真正的学习、训练阶段后,由于他们真实的年龄因素,毕竟才是一些4 岁左右的孩子,一定时间的枯燥拨珠训练、则会令他们开始的学习热情减退、消失,更有甚者转成厌烦、恐惧心理。如何让孩子起初产生的短暂的、临时兴趣得以保持,甚至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升温、提高,从而让孩子单纯的外在兴趣转化成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教学问题。

1.2幼儿个体差异显著,珠心算学习能力成不平衡状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近一年珠心算的学习、训练的幼儿,其思维能力一定优于其他幼儿。显性成绩表现在: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能力强;思维敏捷;记忆力提高;右脑半球得到有效开发;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等等。然而,大千世界,人本来就有先知后觉之分,何况每个幼儿的发展亦是各有先后、不尽相同。有的幼儿语言描述突出点,而逻辑思维就略逊色些;有的幼儿思维敏捷,但动手能力笨拙点;有的幼儿接受能力很强,但学习偏于浮躁。所有这些使每个孩子在珠心算学习中的成绩,成为不平衡状态。从而,给我们教师的统一教学、制定目标带来一定困难,如何解决幼儿发展的这种不平衡问题,让每名幼儿通过学习,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展。也是呈现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2搞好幼儿珠心算教学实验的对策

1.1丰富教学形式,把珠心算教学渗透到各科教学

现代教学观已经越来越重视各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珠心算教学同样也不能闭门造车。要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感受学习乐趣,就有必要在每个活动中渗透语言、美术、计算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例如将一堂活动设计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教学环节一步步展开,目标一点点接近。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认知能力,获得立体化的知识。还有,特别是在拨珠训练中,为避免幼儿对长时间,单调的拨珠产生厌倦情绪,可以再单一的手指拨珠同时,赋予趣味性的儿歌。既愉悦了心情,又主动的获得了知识。更为主要的是:增强了他们对珠心算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1.2分散教学难点,促进个别化发展

毋庸置疑,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与年龄大小成反比例的。现代教育观认为,应该重视儿童个别差异,从而给予充分的关注,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为了充分尊重、重视幼儿在认知思维等能力反面的差异,我们遵循《新纲要》中个别化学习原则,在教学中,除了新的知识点采用集体学习形式外,对于珠心算学习中的难点,我们采取逐一分解——小步走、稳步走的循序渐进法。尤其是在学习口诀中,我们针对每一术语、词义予以具体、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让幼儿在亲自的操作中感受、理解口诀含义,根据各个幼儿发展水平,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能动的获取知识、提高认识。为接下来的珠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见,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两极现象,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自己可以达到的层面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幼儿中班开展珠心算教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无不感叹孩子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看着他一个个手握铅笔在算盘上噼里啪啦的样子,让我们尤为感叹,对他们进行珠心算教学不仅利于将来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智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算盘不再单纯是计数工具,而且还兼任了教育工具和智力开发工具的角色。幼儿中班的珠心算教学还远远没有结束,让我们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教学经验,为今后的珠心算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2幼儿园中班进行珠心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量力而行 审慎行事

幼儿园珠算教学是一种智力启蒙教育,是一门似乎容易而实际上不容易的新兴学科。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称职的教师,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并研究珠算教育的特点、目标、内容和方法,充分权衡幼儿园的自身条件,尤其是师资水平。否则必然事与愿违。

2.2着眼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有人认为中班幼儿学珠算无非是教幼儿拨拨珠,数数几个珠,持有这种观点,就会不论条件,一哄而起,既不严肃又很有害。有的教师为了出效果,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随意增加时间及难度,结果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甚至逼迫幼儿学算盘,结局适得其反——“倒”了孩子学珠算的“胃口”。

3总结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 ,高科技目新月异 。在有限的学龄时期内,如何以最优化的教育方法 ,教育出最优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珠心算教育”可谓一个新的课题,值得珍视。

【参考文献】

[1]丁先觉.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七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工作报告[J]. 珠算与珠心算,2013,02:4-8.

篇10:中班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

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活动,发展大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参与集体游戏,发展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通过制作动物模型,发展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学习收拾、整理玩具,培养自理能力;能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游戏;尝试钻、爬、跑等活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随着音乐的节奏,灵活地控制肢体做出适宜的动作;能通过拼摆物品等活动,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能力。学习自己制作食物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培养收拾整理餐具的能力,发展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进行防火演习,辨认应急路线,学习在危急的情况下安全逃离的方法和知识;了解电源等安全知识,知道不能玩火。知道水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几种补充水分的方法,养成多饮水的好习惯;学习洗手帕和擦桌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做简单的清洁工作;懂得保持家居卫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吃不洁或变质食物的好习惯;知道注重个人卫生、食物营养以及运动都是保持健康的方法。

语言

能注意倾听他人的要求和问题,初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喜欢听有关动物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续编、创编故事或儿歌,并从中体会到乐趣。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乐于与他人谈论自己的经验,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描述;开始独立阅读图书,并能根据画面理解其大意;对文字或符号感兴趣,喜欢老师在自己的作品上加上文字说明。敢于当众大方、自然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喜欢学习儿歌,能理解和想象儿歌的内容与情境;能从前至后有顺序地阅读图书或图片故事; 认真观察想象和理解故事画面,能看图讲述故事,乐于参与和故事内容相关的讨论活动;根据图卡讲述故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用较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作品以及心情和感受等;喜欢朗读故事、儿歌,并能进行简单的改编或续编。

数学

基本掌握 10 以内的数字和数量;基本理解 0 的意义;初步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分辨前、中、后的位置;能认识对称图案的规律,辨别对称和不对称的物品;能按大小、种类等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能自己确立分类标准,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如:形状、颜色、大小;巩固 1-10 的顺数,初步学习倒数 1-10;认识 10 以内的相邻数;认识 11-15 的数字和数量;认识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初步理解“一半”的意思;通过分类和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排列图卡等活动,发展数理逻辑能力; 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学习梯形,感受心形的特点; 能根据物品的形状进行分类和配对;能按规律排列图画和颜色;进一步认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和黑色; 能够利用中介物比较线条的长和短;能认识一星期的排列顺序,能运用简单的工具辨别容量的大小,掌握度量容量的技巧;认识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理解“深”和“浅”的有关概念;能做简单的统计。科学

对动物感兴趣,有了解、研究动物的愿望; 能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收集资料、讨论等探究活动了解动物;开始使用语言、统计、录像等多种形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观察、探索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制作再生纸的实验;认识常见的电器,知道它们的用途;观察植物的生长,并尝试作记录。喜欢并积极参加种植活动,认识种植的工具,了解种植的步骤;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好奇心,主动探索面包店、理发店等的环境和布置;探索消防员的制服和消防工具的用途;在参观活动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乐于观察物品的线条、颜色和形状,喜欢搜集有关的物品;通过与颜色有关的实验活动,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品;观察蔬果成熟前后的颜色变化;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对变化的科学现象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懂得运用预测、观察和调查、实验和操作验证、记录得出结论等环节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对下雨现象感兴趣,探索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了解防水面料;通过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了解根和茎的作用;乐于探索并认识水的循环和水的三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了解溶解、沉浮等现象,认识水的溶解作用。尝试并学习使用显微镜等科学工具进行探究,培养探究兴趣;观察病菌的外形,初步了解病菌会传播疾病;通过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探索食物变坏的原因,发展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实验,能观察、记录和口头报告实验结果。

社会

能理解并遵守参观动物园以及班级游戏、活动的规则;初步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具有初步的独立性;乐于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开始了解并欣赏自己及同伴独特的地方。培养珍惜食物、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认识环保标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学习垃圾分类,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了解小区的各种商店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并了解一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及其使用的工具,并认识到各种职业都是很重要的;理解并感谢帮助我们的人,能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初步了解公民的责任,如树立拾金不昧的意识;能轮流玩游戏,享受各种集体游戏的乐趣,发展合作能力。尝试用图画或颜色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喜好;乐于欣赏别人的作品;与小朋友合作制作图画作品并布置画展,发展合作能力;敢于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艺术

认识、选择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并能大胆地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能发现周围事物中对称美的规律,并能运用对称进行装饰、创造活动;能恰当地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进行小制作,大胆进行艺术和生活表现能敏感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线条、颜色、形状等,能感知自然环境的美;通过各种与线条、颜色相关的制作活动,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发展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

上一篇: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下一篇:有意义的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