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2024-05-01

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通用8篇)

篇1: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2011年1月,千溪中学进行了领导班子重组。新的领导班子,既感到担子的沉重,又感到责任的重大。新的领导班子行政会议的召开,翻开了千溪中学新的一页: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作了明确具体的分工,落实各自工作岗位职责,同时抓住学校各个管理部门,强化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完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曾先后组织学校教务处等各部门从学校实际出发,分别制定了《千溪中学教职工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千溪中学班级量化管理评比方案》、《千溪中学教学绩效奖惩制度》等学校管理制度。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指导、制度的日趋完善和规范管理打造了千溪中学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铸就了千溪中学教学质量品牌,使千溪中学教学质量在七星关区的影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但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没有让学校领导班子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看到了教师们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充满了无比的艰辛和汗水,很多教师取得的成绩大部分都是通过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超负荷的辅导训练而换来的。

就靠教师们这种方式去换取学生成绩,长期坚持下去合适么?难道就没有一种比较高效的、快捷的、能让学生和教师都在轻松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中有所成就的方式么?为什么很多学生初中还未毕业就早早的弃学务工呢?为什么很多学生现在还要想方设法舍近求远而选择就读“城里名校”呢?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学校全体教师的沉思„„

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的一次讲座,触动了学校领导的心弦:对,要课改!要走向高效课堂!只有通过课改,只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千溪中学的现状和命运!有了惊喜发现,却又犯难:如何去课改呢?

有了想法就要设法寻找路子,机遇和努力并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饭局上,学校领导找到了适合千溪中学的答案:2012年挂任贵州省毕节市教育局副局长、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新课程改革领军学者王振权教授,在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大方县中路中学等学校正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试验。

抓住机会就不要放过,在和王振权教授充分交谈和磋商达成共识后,经过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千溪中学初步决定进行新课改,以毕节第四实验高中为课改学习基地,以王振权教授为课改学习顾问的千溪中学正式拉开了序幕,从此开始了千溪中学的课改之旅。

2013年春,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多次派出教师先后到大方中路中学、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毕节十中等学校对新课改教学模式进行考察学习,并于2013年底两次分别派出教研组长、部分骨干教师共计11人次先后到北师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进行考察学习,之后立足我校实际,初步确立了我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改模式,该教学模式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善于和他人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张扬个性,探索创新,实现团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2014年春季学期,经学校研究决定以2013级(2)班、2012级(2)班两个班(即当时的七(2)班和八(2)班)为试点班级,开始了我校的教改探索之路。

为了切实解除教师在课改探索中的疑惑,迅速推进我校课改工作,2014年4月上旬由学校出面邀请了北师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分管教学的朱绍聪副校长亲临我校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在这段时间,又派出我校副校长杨德祥、时任教导主任的丁政华两位学校领导到思南六中考察学习,学习归来后立即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2014年7月,学校邀请了都匀二中罗绍良校长来到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为全校教师课改工作加油打气。为了引进先进的课改管理理念,从2014年10月初开始到12月底,深感责任重大的学校领导先到浙江余姚市兰江中学挂职学习三个月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考察学习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为了让教师掌握课改理论基础,保证在2014年9月全面启动我校新课改教学模式,学校出资统一购买了韩立福教授编著的《有效教学法》,人手一册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并要求教师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做好学习记录,熟悉新课改教学流程,将教师学习过程纳入考核。同时组织全校教师进入2013级(2)班、2012级(2)班进行跟班学习,体会新课改教学模式。为了加快教师对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提升教师课改教学水平,学校还多次派出教师参加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优质课教学听课活动,同时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和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举行了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活动。

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和总结经验,通过一个学期努力,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由单一的讲授者的身份转变成了主要以组织者、参与者、关注者、体验者、合作者、激励者等为主的角色。学生表现也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中精神状态明显改观,学习情绪高涨,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快乐、充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很大的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团队意识增强,班集体更加融洽和谐。构建了我校新课改模式以及具体的教学操作流程,新课改教学模式日渐趋于成熟。

2014年秋季学期,为保证全校性新课改启动工作,学校于开学前制定了《千溪中学课改实施方案》,并对教师进行了学生小组建设理论培训,同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新课改课型、课型选择、不同课型操作流程、学习评价单的规范制作、学习过程设计、Word字处理软件应用等重要课改必备要素的培训。开学后的两个周,学校统一组织开了对全体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新课改跟班体验式培训。在全校课改工作全面启动以后,2014年11月洋思中学的区域性教研活动,又给千溪中学的7名教师提供了课改教学模式学习的锲机。

为加大对教师实施新课改教学模式的监督指导力度,同时做好教师评价工作,由教务处制定了《教师教学业务考核评价手册》,同时规定课改工作进展实行日报告制度,并由学校组织各处室、教研组深入课堂进行听课督查,同时进行课改业务指导和教学业务检查。为进一步激发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千溪中学新课改“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评比制度》,并将教师参与情况纳入教师期末综合考核。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新课改教学交流合作研讨平台,学校在制定执行《千溪中学新课改集体备课、上观摩示范课制度》的同时,加强了和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和毕节十中等课改学校之间的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教学活动等等。

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改工作一定会走向成功!

篇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1.以学生为主体, 强化学法指导。传统的课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 弱化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 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窒息了他们的思想, 导致他们独立性的缺乏, 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 学是教的最终目标。建立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主动求索”的情境, 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 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如人教版高一教材, Unit 4 Earthquake, 课前我先给学生一道题:Do you know about earthquake?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earthquake”的资料、常识等。上课时让学生展示搜集成果, 然后出示唐山和旧金山两幅图片, 提出“It’s always calm before a storm”, 让学生思考, “Is it always true?”实际上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现象, 总是能了解出平静中的不平静。然后向学生提出What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让学生在Reading中找出答案, 学生兴趣盎然地很快找出了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提高了阅读能力, 又增长了有关地震的常识。又如在讲授“定语从句”时, 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定语从句, 然后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自主寻找定语从句的知识规律:先行词+关系词+定语从句, 关系词的确定应把先行词放回定语从句中, 根据它在定语从句中的功能来确定选用: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导师”作用, 要留意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 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要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交流, 生为主帅, 师为参谋,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2.以教师为主导, 深化教法改革。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 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 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确立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实施之法, 贵在启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教师的“导”, 是促进学生的“学”的关键。为此, “教”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 才能使应试教育真正过渡到素质教育。

1.善于“诱导”, 变“厌学”为“乐学”。首先, 阅读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 形成德、智、情的内动力意识,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厌学”为“乐学”。例如“Travel is a way to travel responsibly, it is a way to find out what can be done to help animals and plants as well as people.”随着话题的进一步展开, “Don't drive too fast. Don't litter .No smoking.”诸如此类的话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社会公德, 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有了“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2.着力于引导, 变“死学”为“活学”。这种教学模式即将教师传授阅读、写作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 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内化的同时, 把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 善于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 体现民主性, 尊重差异性, 增强激励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 变“死学”为“活学”。

3.着重于学法指导, 变“学会”为“会学”。这种教学模式即渗透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发展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为认识思考的对象,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正确检查学习结果, 总结学习活动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知识”为“能力”, 变“学会”为“会学”。例如, 在First Aid单元教学结束时, 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尝试的情景环节, 激起学生体验文章中的表述, 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 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带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 产生正面的学习迁移。再如, Life in the future中让学生想象未来的世界和生活。在A Garden of poems中也来感受英文诗歌的美妙意境等等。经过上述分阶段的实施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学习的过程, 总结规律, 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学内容, 使学生更能感受到英语语言所带来的学习愉悦, 使教学学习有真正意义上的升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我们高中英语教育在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了培养更能适应社会要求的优秀学生, 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也不得不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旨在初步探讨中学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参考文献

[1]王来喜.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施丽华.中学外语教学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2.

篇3: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关键词 政治教材 改革过程 影响趋势

一、我国政治课教材改革的主要阶段与内容

1.建国初期中学政治课教材体系的确立(1949年~1956年)

建国不久,我国中学普遍开设了政治课,先是采用源自解放区的政治科取代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公民科。战争时期形成的政治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对于刚刚解放的学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发动作用。但那些在战争中匆忙编写的战地教材,本来就不是为教学专门编写的,也根本没有教材的理论性和学科性。

从1952年开始,由于缺乏政治教材的编写经验,各地基本上是照搬了前苏联的政治课课程设置,在中学先后开设了“青年修养”、“共同纲领”、“中国革命常识”等政治课程,不久,又开设了“社会发展史”、“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等政治课程,基本上完善了中学政治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对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政治课成为当时的革命思想宣传,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原理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观念、继承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4年起,我国的政治局势基本稳定,但中小学教育还没有走上正轨。中学政治教材还是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的政治课程,在内容上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很大,政治课基本上还是政治教育的工具,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学习课程。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各年级的教材内容频繁变动,变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教材科学性和体系的不完善,而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具有很强的应时性和政治性,这也是政治课多年来没有摆脱政治性束缚的重要原因。

2.大跃进时期中学政治课教材的极左化(1957年~1958年)

1957年后,在全国开展了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政治课逐步成为了运动课、形势任务课,政治课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3.文革前政治课教材的完善和调整(1959年~1966年)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好转,中学政治教材也得到了调整和完善。1959年教育部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全国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1960年以后,先后组织编写了《做革命接班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教材。但第一部教学大纲还没有摆脱多年形成的政治教材必须为政治形势需要服务的课程模式。

在这一阶段,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明显的改变,那种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式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4.文革中中学政治课教材体系的异化(1967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一场灾难,它给教育带来的灾难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最为明显。在革命的口号和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政治课教学完全被政治运动所取代,正常的政治课被取消,课程的学科性已全部消失,政治课成了批判课、斗争课,给以后的政治课改革带来了无穷后患。

5.改革开放后中学政治课的课程改革和调整(1976年~1996年)

在这一阶段政治教材较大的变动有三次。

第一次是1977年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上的拨乱反正和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学政治课程的建设进入了新时期。198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全国统一的政治课教材,在初中开设了《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在高中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学科性的政治课程取代了“文革”期间充满极左倾向的政治口号。应该说,这套系统的政治教材,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政治教材。

第二次是在1977年版本的基础上,1982年和1986年教育部门又先后推出了两套教材。1986年开始对原有的五本教材进行了整合。取消初中的《青少年修养》改为《公民》。这套教材与1980年的五本教材相比,又出现了过分强调政治课的政治性和应用性的成分,使教学性与教育性分离。

第三次是开始试验一纲多本。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地开始出现省自编教材,上海、北京、吉林、江苏等地先后推出了地方性的政治实验教材,取代了国家统一的教材设置。到了1992年后,全国实验和试验性教材在统一命名为“思想政治”教材以后,才再一次有了统一的政治教材体系。

6.第一部政治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1996-)

中学政治教材经过50多年改革与变动,才逐步完善与成熟。1996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用课程标准代替了实行50多年的教学大纲。从此,政治课教材的编写有了法的依据,政治课教材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二、政治课教材改革对政治教学的影响

我国政治课改革走过的60多年历程,正是政治课教材逐步走向思想教育性与知识教学统一的过程。我国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是教材变动次数最多,体系变化最大的一门学科。政治课教材的频繁变动和随意性编写,给政治课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1.政治课程“信度”降低

我国多年来政治课教材的频繁变动,有时候几乎是面目全非。今天是资本主义是最丑恶的剥削社会,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的,一会又说资本主义是高度文明的发展时期;今天说社会主义应该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明天又说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前后矛盾的说法,不仅把学生弄糊涂了,也把老师弄糊涂了。西方的经济文明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很难在当时的政治教材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2.政治课程的地位下降

中学政治课由于政治课教材的频繁变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跟着频繁变动,导致考试命题也失去了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有许多地区只好用开卷的形式来组织政治学科的考试。政治学科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学生不重视,老师也不重视。政治课教材的频繁“变动”,使教师要不断适应新教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我国60多年政治教材的频繁变动和教学课时的任意缩减就可以看出政治学科地位的变化(见表1)。

3.政治课德育功能低效

政治教材频繁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从理论上看,政治课教材的改革应该提高政治教学的德育效果,但由于教材的过于政治化,反而使政治课成为空洞说教的花架子,是好听没有用,政治课的德育特殊优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三、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教材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1996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2003年开始,宁夏、广东、海南、山东、上海(单独课改区)等省市先后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2008年后,全国全部实施政治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初中政治教材统一为“思想品德”,高中的教材统一为“思想政治”。高中除少数的省市,如上海、北京、江苏等地使用自主编写的教材外,大多数统一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试用教材。无论是国家的统编教材还是省市自主编写的地方教材,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

1.政治新课程教材的鲜明特点

(1)时代性与相对稳定性有机统一

政治课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要求。但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教材的时代性忽视了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导致教材频繁变动。政治形式的变化导致政治教材的不稳定。新的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稳定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制定的,在内容上定性在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任务,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有阶级斗争的存在,但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团结,为政治教材内容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2)课程教育性与学科性的统一

政治教材的教育性是政治教学的第一要义,但不是唯一目标,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是教育性与学科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政治认识。

(3)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政治课一直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动学习,新课程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中学政治课教材改革的趋势

中学政治教材的改革历程尽管有许多教训,但改革对中学政治教材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中学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是改革的结束,而正是真正意义上改革的开始。中学政治课教材的改革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生活性

中学政治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强调教材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政治理论,在学习中理解社会生活和解释社会生活。高中的教材的必修课有《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三个部分,都体现了教材强烈的生活性。初中三个年级中七年级的教材内容主要有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教育;八年级的是法律常识教育;九年级的全一册主要是社会政治教育。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哪一册内容,都具有强烈的生活性。

(2)开放性是政治教材改革的又一大趋势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高中新课程标准实行了模块教学,并不去过分地强调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内容体系的严密性。在学习目标上把教材内容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开放,正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要求,让学校和学生根据开放的社会生活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正确地看待和解释社会。

(3)教育性与学科性统一

多少年来,政治教材一直在探索教育性与学科性的统一,但总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一会过分强调其阶级性把政治课教学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一会又过分强调教材的知识性体系的严密而忽视了教材的时代性。60多年政治教材改革的最大教训就在于教育性与学科性的分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是建国60多年来真正实现了课程的教育性与学科性的有机统一。政治课教材改革的趋势就是要坚持教育性与学科性的有机统一,使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与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入发展,要求强调生活化的教学、生活化的课堂,倡导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学习,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欧阳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 毕玉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作者:赵琼(1971-),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

篇4:中美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1]它以选课制作为学分制的运行载体,将课程转化为学分进行计算,且设置最低学分限制,保证学生学习时间。

选课制是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自己选择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2]它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兴趣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选择,设计个人课表。它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受两方面的制约,既保证了专业学习的重点,也能顾及自身兴趣特长。

学分制是一种计算教学量的制度,而选课制是如何选择学习课程的制度。选课制是它的实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更加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导师制也是由选课制派生出来的学分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包括绩点制和课题制等,都是学分制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衍生出来的。

二、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19世纪初萌芽于德国的柏林大学,由威廉·冯·洪堡首行,洪堡认为“大学最主要的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注重研究高深学问,允许学生选科、选择教师和转学,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选课制。后学分制成名于哈佛大学,并在美国得以完善,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仍在实践中,影响深远。而我国学分制虽然引入较早,发展过程却坎坷缓慢,直至20世纪末,才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学分制发展经历了改革尝试期、完全学分制时期、限制学分制时期三个阶段,目前处于弹性学分制时期。哈佛大学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美国,最早提倡选修制的是托马斯·杰斐逊,威廉·玛丽学院是尝试选修制的首发学校。1799年,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了《普及知识法案》,其中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选修制,同年12月,威廉·玛丽学院决定采取这一提案。在当时教育改革的高涨呼声中,1839年在昆西的支持下,哈佛大学发动课程改革,哈佛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年级之后选修诸如科学、现代语等课程代替原来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但到了1845年,随着昆西离任、经费紧张、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等,哈佛开始减少选修课程,最后这次课程改革消弭无形。直至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工作者地位得到提高,形势需要学校课程改革,选修制的革新运动在美国再次兴起,哈佛走在改革前列。

杰斐逊将选修制引入美国大门,埃利奥特则带领哈佛大学将选修制在美国生根发芽。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上任伊始,便宣称:“本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在他的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1872年,哈佛取消四年级所有的规定课程,在1874—1884年十年间,哈佛全部年级实现选修制,且选修课占该年纪课程总量的60%,到1895年,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仍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1897年,整个哈佛的规定课程只有一年级的一门修辞学。埃利奥特为解决当时在美国大学中,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的难题,在选修制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学分制,并在全校推行。后来,学分制推广到全美直至全世界。这个时期是完全学分制时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授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决定毕业时间,不受修业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它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是学分制的雏型,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多的课程设置造成资源浪费、课程重量不重质等等。

面对完全学分制带来的问题,美国大学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来限制完全学分制中的随意性,这段时期可以将其称为限制学分制时期。继埃利奥特之后,洛厄尔接任哈佛第22任校长。他针对学分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中与分配”制,并引进英国的导师制作为配套制度对学分制加以完善。“集中”是指学生在可供选择的课程中,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专业课以保证重点;“分配”是指剩余的课程分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各选数门,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有余地,妥善处理了完全学分制出现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职业结构流动,它也面临着集中的领域与分配的领域怎样组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问题。

二战后,教育走向普及化,弹性学分制应运而生。弹性学分制就是在不改变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的基础上,对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允许有一定的伸缩性的一种学制。它扩大了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除时间上的弹性外,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方式,现今许多高校致力于实现学生学习空间上的弹性化,使学生学习更加效率、立体。MOOC等微课堂的发展,正在使学生的学习地点弹性化,时间自由化,资源节约化,这些都使教育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领域。

(二)我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学分制也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虽引入较早,但由于战乱等因素发展缓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918—1952是引入期,1918年选课制经由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引入我国,并在北大率先实行,后国内高校纷纷效仿。1929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章程》使学分制在我国得到确立。

1952—1978年是停滞期,主要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学制不适应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部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缓慢发展。

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学分制得到初步发展。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我国的学分制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国家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正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国内一流高校纷纷进行改革,如:许多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国家近来提出的“双一流”建设,这些政策和改革,落到实处,都是需要推动课程的改革,完善学分制的发展。

三、启示与展望

纵观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历程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和领悟。肯定的是,学分制的发展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以对国外学分制的发展加以借鉴,解决学分制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应有更多的自主权。对比中外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学分制在国外是由自由的土壤发展起来,主要是学校主导,加以完善,由个别学校推广到全国。寻觅我国的学分制发展足迹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学分制的发展在校际间萌芽并得以推广,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由国家主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初期发展快,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的选课制给学生选择空间十分有限;学生选课时选容易的而非自身需要的;学生在选课之前缺乏对该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所学内容的了解,盲目进行选择等等。对于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操作问题,学校根据情况自主处理更加灵活即时,但也要注意实时监督。

其次,学制应更加弹性化。在我国,大学一般是4年,研究生3年,这种固定模式太过僵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在课程上,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此外对于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来获取学分。

最后,学校应更人性化。学校建立专门的咨询中心,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根据其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盲点、未来规划等建立合理的课程表,学校网站应当有专门关于学校专业教师的短视频和课程大纲、考试要求等,让学生在选课之初有渠道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以避免盲目选课带来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摘要:学分制的发展由来已久,研究其历史对我国当前学分制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学分制与选修制的关系、中美学分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以及启示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学分制的发展历史,再结合我国学分制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学分制,选修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学分制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高教研究,1998(S1).

[2]王慧青.学分制与选课制[J].教学研究,2005(1).

[3]常思亮.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理论与时间,2010(5).

[4]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3.

[6]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昔纵横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7]张劲松.高校学分制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的剖析[J].山东教育学报学报,2007(5).

篇5: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关键词】中学体育 1+X 教学改革 可行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42-03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由此,姚明于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在中学阶段全面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姚明的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各方热议。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明确表示,对姚明的提案他非常认可。与此同时,王登峰还表示,教育部在下一步将要在中学阶段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究竟具有多少可行性呢?关于它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呢?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一、“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概念界定

究竟何谓“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呢?王登峰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1是一个专项,所有孩子每周一节体育课都要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X是基本的运动技能,就是跑、跳、投,提高他们身体的灵活性、灵敏性。”基于王登峰的具体表述,我们可以将“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作出如下概念界定:“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是指要求学生掌握一项体育专项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其他多种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同时要掌握多种体育运动技能,并未存在专项技能的要求。而“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则重点强调“1”,即运动专项,从这一点来看,它也是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

二、“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可行性

“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呢?为此,特专门针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体育教师的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本次共发放教师问卷2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从全国各地选取,问卷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有效率为98.00%。

1.教师对中学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看法

之所以要进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定是因为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不利于中学生整体体育运动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查和了解体育教师对中学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看法。

表1表明,76.32%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10.25%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不需要改革;其余13.43%的中学体育教师表示对该问题还没有想清楚。总体来看,绝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均认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当问及原因的时候,有教师表示:“当前体育很多学生和教师上课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已。有的同学只喜欢足球,因此他们上篮球课的时候往往表现出非常不耐烦;有的同学喜欢篮球,因此他们在上足球课的时候也同样表现出很不耐烦。同学们的这种表现也让我们教师感觉到非常无奈。”基于访谈中体育教师的种种表述,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2.教师对“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可行性的看法

上述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那么,究竟如何进行改革呢?对于该问题各位体育教师的意见并不是非常统一。基于此种情况,特地在问卷当中对“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要求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

表2表明,196名中学体育教师当中,82.12%的人认为“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可行;2.31%的人认为“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不可行;其余15.57%的人表示还未想清楚该问题。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认为“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访谈中有赞成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体育教师表示:“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我认为是非常可行的,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学生所喜爱的,他们总有一项或两项自己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之后,中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而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可以得以兼顾,这对于他们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均是非常有利的。”在访谈中不赞成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师则表示:“该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虽然很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师资问题、场地问题、排课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首先解决的。只有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方能真正切实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总体来说,大部分体育教师赞同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

(二)关于学生的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亦是从全国范围选取,共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回收456份,其中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为86.40%。具体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对中学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看法

既然体育教师普遍赞同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那么中学生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对此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表3表明,432名中学生当中,83.25%的人认为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9.31%的人认为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不需要改革;其余7.44%的人表示对于该问题暂时还没有想清楚。总体来说,大部分中学生赞同对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访谈中,赞同实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同学表示:“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进行过类似于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到了中学阶段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似乎一点都没有改变。我喜欢武术,可是学校根本没有开设武术课。如果学校能够开设专门的武术课该有多好啊。”还有同学表示:“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任何新鲜水源的注入。同学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越发突出。我认为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有不赞同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同学则这样认为:“我已经习惯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感觉现在的教学模式没有什么不好的。”虽然有部分同学持不同的看法,但是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同学表示希望实施体育教学改革。

2.学生对“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可行性的看法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赞同实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不过对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可行性他们又是持何态度呢?

表4表明,432名被调查对象当中,92.38%的中学生认为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可行;1.26%的中学生认为“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不可行;其余的学生则表示没想清楚。总体来看,大部分中学生赞同在中学阶段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访谈中有学生表示:“这一天我早就盼望来到了。我非常喜欢踢足球,如果我将来可以选择足球专项的话一定开心极了。学校早就应该这样干了。”有学生表示:“大学体育专业课程中都有专项课,我认为我们中学也应该实施这样的做法,这样做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提高专项体育技能,对终身体育的发展也非常有利。”除此之外也有同学持不同的观点,有同学表示:“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对于那些没有任何体育专长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这部分同学可以混日子,一旦开展专项课之后,就不再好混日子了。我就是这样的同学。”他的这种看法是极为消极的,但是也是很多中学生不赞同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原因。

三、“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未来发展建议

从上述论述当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师生赞同在中学阶段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但是改革必定不是一件小事,在未来究竟如何具体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呢?下面,主要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试点先行,逐步普及

“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行进行试点,试点可以从一些体育教学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选择,比如“北上广”。之所以选择这些城市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体育教学和师资条件,师生接受新教学改革思潮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国家相关部门在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一点。如果在这些大城市试点成功,那么可以将这一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进一步进行推广到一些中小城市,甚至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总而言之,改革的步子不能过大,应该逐步进行,由点到面,最终将“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效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实施。

(二)教师培训,增强师资

“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中的“1”即是指一个专项,它可以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是足球、武术、体操等。但是我们中学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师并不具备全面的体育专项教学技能。有的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选的是篮球专项,有的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选的专项是足球专项,而有的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选的则是武术专项。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如果有学生选择羽毛球,那么学校又没有专业的羽毛球教师来任课又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更多可以从事专项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在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多招聘一些冷门专项的体育教师,为“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有效助力。

(三)投入资金,增强设施

对于很多中学来说,它们的运动场地设施是非常不健全的。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有的甚至只有一片简单的篮球场地。这对于“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来说无疑是一个拦路虎。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各部门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给各中学拨付更多的资金用于体育运动场地建设。诸如,羽毛球馆的建设、乒乓球场地的建设以及足球场地的建设等。有了完备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方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一目标,各学校可以打造“一校一品”。 “一校一品”即是指每个学校开设一个专项,诸如足球场地充沛的学校可以开设足球专项课,篮球场地充沛的学校可以开设篮球专项课,乒乓球场地充沛的学校可以开设乒乓球专项课等。

(四)建立制度,科学考评

“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为其建立起专门的考评制度,这一点也是非常必要的。“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之后,必须要见到具体的改革成效,如果改革成效还不如以前,那么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不要也罢。为了有效推行“1+X”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各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学应该建立起专门的考评制度。诸如,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专门的“1+X”体育教学改革推行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具体教改工作。“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推行小组要定期对下属各中学进行视察,考察各校实施“1+X”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效。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专门的“1+X”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行制度。例如,如何组织各校进行具体的改革,对改革中表现优异的学校作出怎样的奖励等,对在改革中表现较差的学校又将作出怎样的惩处等。各学校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诸如,对专项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严格考察,考察其教学成效,一旦发现有教师无法有效胜任时必须要及时予以更换,以免影响专项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的实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在未来“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前预设,事先解决,制订出一系列推进“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之下,“1+X”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李小伟.姚明说得对,体育专项化教学是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5.3.6(5)

[2]葛振营.“1+X”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青岛科技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

[3]刘元强.发展中高职院“1+X”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4]刘斌,常金栋,周挺进.公共体育“1+2”与“1+1+X”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

篇6: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一、当前农村教学现状

1. 教师教学现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 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总结起来就是“讲得多, 做得少;被动多, 主动少;知识多, 体验少;练得多, 会得少”.

2. 学生学习现状

在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这十几年时间里, 经常到市区学校听课学习, 我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与市区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不够集中, 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 (2) 缺少正确、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3) 上课时, 学习思维反应缓慢; (4) 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欠缺, 没有条理, 依据混乱; (5) 心理压力较大, 不敢去请教, 不愿意去问.总之是学生课前不预习, 课堂上不思考, 课后不总结, 学习状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二、构建“生成性”课堂的方向与目标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双边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 即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 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更加注重教学的多元评价, 并实现评价的艺术性、客观性、适时性.因此, “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 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 是一种提升的教学, 是基于凸显学生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立足于三边互动的一种教学理论, 值得认真研究与运用.

1. 实现四种转变

我们要改变当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实现四种转变: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观众变为演员. (2)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演员变为导演. (3) 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从纯知识性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4) 课堂形式的转变:从一个人的独角戏变为很多人的舞台剧.

2. 完善课堂结构

完善“一线两点三维四步”的课堂结构, “一线”是指“以知识的发生发展为主线”, “两点”是指“牢牢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三维”是指“重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步”是指形成“经历—体验—探索—运用”的课堂教学流程.

3. 创造师生同乐的课堂氛围

所谓“同乐”, 即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表现在三个方面:上课前好奇、上课时快乐、下课后回味.好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平等、致远的.所谓开放, 是指思维活跃、全民参与;所谓平等是指课堂上师生都是活动的参加者, 谁都可以发表见解, 什么观点都可以讲;所谓致远, 是指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品质的塑造、人格的健全.课堂是一个舞台, 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性”课堂的策略

1. 你的知识很丰富, 学会在课堂上装不懂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我们有的老师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上了课堂就滔滔不绝, 到了下课还意犹未尽, 恨不得把自己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告诉学生, 唯恐漏了一点没讲, 唯恐学生没听清楚.你的口才得到提高了, 学生都成了不会说话的人了.如果能多问问“为什么”, 多问问“你是怎么看的”, “你是怎么想的”, 多让学生讲一讲, 你会发现学生讲得也很好啊, 比一个人的表演耐看多了.

2. 你的关怀很体贴, 学会探究时适时放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代表作《教育论》中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优秀的母亲不会整天抱着孩子, 该让他走路了就勇敢地放下来, 哪怕跌了跟头.在教学过程中, 要放手让学生说, 让学生做, 哪怕说不好、做不好也没有关系, 哪个人天生就会呢?哪个人开始就能做好呢?熟能生巧啊.光你自己说, 学生不会说, 还要教育干什么?教是为了不教.

3. 你的责任心很强, 但更要学会包容错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学生说了、做了, 难免不全面、不准确, 很正常, 就像孩子一样, 做事就会犯错误, 但就在犯错误的过程中, 他会学会很多、体会很多, 所以, 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能包容学生的错误, 容许学生犯错, 并帮助他改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这样几点: (1) 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2) 学会等待; (3) 尝试沟通.

4. 你不是课堂的主宰, 把课堂还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 使他们能够自己学, 自己学一辈子, 学到老”.“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不能成为口号, 要付诸行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 动起来, 与其呱呱讲一节没有效果的课, 不如让学生参与到对知识的体验与探究中来,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四、关注课堂生成, 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

郭沫若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研究,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 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什么是质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在体验和感受的双边活动, 是内心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分数是质量吗?很显然不能等同.在分数的指挥下, 学生会形成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忽视了人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以教为本”生产出的是流水线的产品, “以学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人格的健全和提高.

篇7: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

摘要: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查,了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现状,并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反映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于客观反映这一场课程改革进展和存在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本文对此作一研究,旨在为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交流的新切口,敬请广大同仁多加指导。

一、当前常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因素分析

1.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模式,辅以谈话和讨论为主的模式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谈话和讨论模式,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认为通过教师讲授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避免走弯路。

2.优势分析

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但它不等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辅以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不会出现教师一直唱独角戏的现象,符合现阶段教育的实际情况,不仅体现了教与学的传统理念,而且还体现了新课标下学生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间的协作能力,所以它在现阶段比较受推崇。

另外,其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常使用,如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虽然能培养学生能力,符合新课标理念,但在现阶段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观念转变较慢,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这些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只能偶尔使用,通常是一学期最多使用两三次。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选取,其中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因素,还有社会、学校等一系列因素,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表现欲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方法的介绍,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泯灭了他们的创造性,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不喜欢地理课岸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不强。

2.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不尽如人意

长期以来,学生一直作为被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对象,服从于教材,服从于教师。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失去了青少年该有的活泼天性、自我意识,只是抱着为了应付考试的心态,觉得简单地做些笔记就行,无须过多关注。

3.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在课堂上。我们通常会看到“以教师为中心,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一种绝对的“领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屈从的地位,课堂上只是单向的“灌输”与“接受”信息的传递,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教法单一,手段单调,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最后必然产生厌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4.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化

当前,高中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学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教师为了在学年评价中获得好等级、好声誉,两者都将教学评价活动直接指向升学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许多学校实行依据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

5.学校基础设施落后

从调查中显示,中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的频率并不高,只是偶尔在课堂中使用,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学设备不齐全,有的学校连地理挂图都没有,更谈不上投影仪、电脑等常规媒体,学校对地理课程重视度不高,造成基础设施跟不上课堂。

三、进一步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

针对目前形成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应及时想办法补救,以便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论是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深入发展课程改革。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与新课标结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勇于挑战自己,从“蜕变”的痛苦、困惑和迷惘中走出来,给自己重新定位,促使自我的成长和提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这就要求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并采用好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设疑推进法、野外观察法等,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不断更新知识,汲取营养;及时开展观摩教学、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共同提高。

2.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主动地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事来处理,课前应当自主地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后及时巩固,这样才能把地理知识和技能熟练地掌握。在学习书本之余,要主动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学以致用,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通过学习,能够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培养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野外地理考察和社区地理调查的能力等。

3.改变升学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还是把升学考试作为指挥棒,总是以考试为中心,所以应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就要求要把考试方式与学生实际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考试时,应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数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表对某一地理事物的看法。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改变考试模式,不能只是单一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把考试分为两部分来考查,一是笔试部分,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另外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切不能全盘按照课本来命题,读死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促进教学评价内容多元化

目前,课程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于课程理念,必须改革高考命题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以分评教”的教师评价制度,探讨新课程所倡导的各种素质评价方法,切实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公民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应加大力度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地图、地理资料、地理模型、教学软件等地理教具,还有多媒体设备等都应到位,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重视课外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新课标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特点。

6.学校和社会转变观念

地理已经作为高考的一门科目。学校和社会应转变观念,把地理作为主课来对待,提高地理的相应地位,这样才能激励地理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劲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地理课堂教学。

篇8:千溪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一、前15年 (1978~1992年) :

采取单一“制度”形式的会计规范, 会计记录是规范的重点, 以国营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为主线, 开始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主要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企业实质上是国家的“车间”, 不是相互竞争的独立主体,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用来满足政府制订计划与征税之用, 税务会计指导会计工作, 税收政策决定着会计处理方法。单一所有制、单一行业企业占多数, 混合所有制、混业经营的企业还不多, 所以国家实行分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以会计科目为核心, 主要对外报表是资金平衡表、利润表、成本表等。

从1978年开始, 会计制度改革以国营企业会计为主线, 以国营企业会计改革引导全国会计发展, 改革措施主要是恢复、重建和不断修订、补充与国营企业相关的会计制度。财政部在1980年首先对涉及面广、影响大、会计业务相对复杂且具有普遍性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修订, 开始了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修订。1981年1月至10月, 财政部发布了《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又于1985年和1988年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以上制度的发布与实施完善了我国主要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满足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的要求, 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步入了有章可循的有序阶段。1985年4月, 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 并于1988年5月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1984年3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并于1985年先后发布了国营工业、运输业、建设业、商业、金融业企业等的成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86年12月, 财政部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 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的质量。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 外资开始进入我国,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大量涌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财政部于1985年3月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开始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成为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制度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二、后15年 (1993年至今) :

“制度”与“准则”并存的会计规范, 规范重点转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从分行业到统一, 会计准则从“1+16”体系到“1+38”体系, 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趋同的会计规范

党的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会计开始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转变, 提出了财务会计独立于税务会计的思想, 但税务会计仍然通过《行业财务管理制度》发挥较大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会计改革始于1992年年末《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这次的会计改革是一次全新的改革, 是我国会计制度的一次全面更新,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思想的一次全面实践。

1. 从会计准则层面看。

1992年11月,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提出了会计主体假设, 界定了会计六要素, 对市场中出现的特殊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对外不要求披露成本信息, 主要对外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从1997年起,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13项具体会计准则, 初步建立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1+16”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与实施, 是我国借鉴西方会计模式的一次试验和探索。从2005年初开始, 财政部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全面启动了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我国于2006年建立了由39项准则组成的“1+38”会计准则体系,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 从会计制度层面看。

1992年, 财政部制定发布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当年5月财政部还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模式, 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 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前奏, 对于促进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股份制试点企业的会计核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6月,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并于同年12月发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加入WTO之前完成了第二次会计制度改革。

三、后15年我国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15年,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组织、交易方式、投融资体制均未完全建立, 企业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经营模式还比较单一, 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而后15年,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 企业的经营模式、资本结构开始多样化, 企业的外向型交易和事项不断增多, 国内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 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政策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标准的特色化与国际化之争。

2000年12月, 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介绍、宣传《企业会计制度》时, 重点突出了“中国特色”, 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冯淑萍指出:“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的会计标准, 我国制定出不同于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 是中国会计特色化的体现。”证监会立即做出反应, 2001年1月16日, 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卫国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 为适应进一步开放的需要, 降低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成本, 要在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前提下, 加快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国际化的速度。”从此, 在国内掀起了一场中国会计标准是走特色化道路还是国际化道路的争论。周小川指出:“不要将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东西作为中国特色保留, 而应该更多地参考国际经验, 更多地向国际标准靠拢。”对于证监会的不同意见, 财政部不再强调“中国特色”, 改变了此前的说法:“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已基本实现国际化, 会计标准的制定是采用制度形式还是准则形式, 应取决于该国的法律体系, 与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无关。”在会计标准特色化与国际化之争进行的同时, 还发生了对会计标准制定机构的争论。我国长期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制度, 会计标准制定权力的分配一直是单向的, 而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标准制定权则由民间机构 (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掌握。证监会主张建立各方广泛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财政部则强调我国的会计准则属于国家的行政法规,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规范, 由财政部制定并下发, 是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的。财政部和证监会关于会计标准特色化与国际化的争论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权归属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的争论,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会计标准制定的博弈。

2.“补充审计”的6年之争: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争取公正待遇的曲折道路。20世纪末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频发使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公开化, 也使国内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监管部门, 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规定》, 要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上市后在证券市场再筹资时, 应聘请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按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我国会计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同时还应聘请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补充审计。补充审计政策的出台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存在着被挤出审计市场的风险。因为上市公司为避免两次审计及降低审计费用, 可以聘请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由其一次审计并签发两份报告:由国内的成员所或合作所签发面向A股市场的审计报告, 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直接签发面向B股市场的审计报告。这使同时发行了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被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夺去。2001年1月, 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上市公司应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提供审计服务, 使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又面临着失去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可能。对此, 国内审计界向补充审计政策发出了“合法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等全方位的质疑, 导致了财政部、证监会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政策博弈。前两者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陈述观点, 后者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陈述观点, 互不相让, 各执一词。

2002年1月10日, 安然事件的曝光使人们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提出了质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以此为例极力提出不同意见, 使得监管层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补充审计政策, 政府高层的态度开始转变。国务院从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角度指出, 审计部门可以委托中、外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查证工作。为了减轻国内舆论的压力, 2002年1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2002年受理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材料的通知》, 规定公司聘请的执行法定审计和补充审计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归属于同一集团。同年3月1日, 证监会又发布了《2002年A股公司进行补充审计试点的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原规定做了重大修改:一是将“全面实行补充审计”改为“部分试点”, 大大压缩了补充审计的实施空间;二是取消了只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才能进行补充审计的条款;三是同一集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执行补充审计与法定审计。至此,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被逐出审计市场的风险大大降低。2007年3月18日, 证监会发布《关于不再实施特定上市公司特殊审计要求的通知》, 取消了特定上市公司实施特殊审计的规定。同时, 证监会还取消了多项涉及金融类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差异的相关规定。至此,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被终结,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终于取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3. 反倾销调查与我国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

会计肩负为反倾销应诉服务的新使命。据统计, 到2000年9月5日止, 各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达378起, 涉案国家和地区达28个;截至2001年9月30日,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为452起, 涉案国家和地区达30个。从1979年到加入WTO前, 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已累计遭受了400多起反倾销调查, 直接影响出口金额达100亿美元以上。

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会计相关的产品定价、成本核算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原因之一。加入WTO前,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会计制度没有与国际接轨。当外国反倾销调查官员对涉案企业的财务账目及经营情况进行核查时, 企业难以提供详实、准确的账目数据, 对应诉非常不利。面对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缺陷暴露出来:一是企业没有反倾销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来收集和调查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 增强会计举证、会计陈述和会计抗辩的力度;二是没有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没有将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置于国际反倾销法和国际反倾销的会计规则的整体中, 企业对国际通行的会计规则、国际反倾销法以及进口国的反倾销法了解得不透彻;三是缺乏国际上认可的会计标准, 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规定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4. 超前性准则与现实的碰撞:

会计标准与会计环境不匹配。财政部1998年6月12日发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是继1992年发布基本准则后发布的第四个具体准则, 该准则有两大超前性:一是对债务重组中的非现金资产采取公允价值计量, 这是我国首次在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我国当时的产权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很不成熟, 依靠资产评估得到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将债权人让步作为债务重组收益。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1999年到2000年, 至少有4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60余起债务重组, 涉及金额超过80亿元, 取得债务重组收益高的大都是连续亏损2年以上的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将债权人让步作为重组收益, 计入营业外收入。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准并将债务重组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一些上市公司将债务重组当作利润操纵的工具。著名的郑百文案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郑百文公司将信达公司免除的1.5亿元债务按照当时的准则确认为1.5亿元重组收益, 使财政部不得不专门发文明令这1.5亿元不能计入郑百文公司的利润。

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发布并于2000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将非货币性交易中是否有“收入”产生的界限划定为“是否导致交易双方所持有资产的目的变化”, 如果双方交换资产后持有目的发生了变化, 则营利过程已经完成, 交易双方原有货物的价值通过这个交换过程得以实现。最典型的就是武汉长印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长印股份”) 的“别墅换藏书”事件。长印股份于1999年年底与其控股股东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桩非货币性交易, 长印股份以6幢别墅换入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传世藏书》, 通过这桩交易, 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产生5 000万元的收益。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26年 (1981~2006年) :

从宣传、借鉴西方会计思想和会计理论, 到制定我国自己的会计准则, 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的趋同

在这26年里,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为十个阶段:

第一阶段:介绍。1981年, 中国会计学会开办《会计研究》杂志, 介绍西方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

第二阶段:参与。1982年, 我国加入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开始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讨论。

第三阶段:借鉴。1985年, 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其中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与思想。

第四阶段:研究。1988年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 开始研究制定我国会计准则。

第五阶段:操作。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两则两制”, 首次按国际会计模式制定了准则形式的会计规范。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首次建立了为现代企业服务的会计制度, 并于1993年聘请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帮助我国制定会计准则。

第六阶段:组织。1997年我国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开始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1998年我国成立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咨询机构, 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提供咨询和建议。

第七阶段:建制。2000年开始, 财政部颁布了5项会计制度及专业核算办法, 建立了统一的会计制度, 作为我国会计模式向国际会计模式的过渡形式。

第八阶段:合作。2002年, 我国与日本、韩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举行三国会议, 开始了我国会计规范的制定机构与国外会计组织的合作。

第九阶段:趋同。2006年, 财政部颁布了“1+38”会计准则体系, 使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的趋同。

第十阶段:等效。2007年6月12日, 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与服务事务委员查利·麦克里维表示, 欧盟委员会将在2008年年底前做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否等效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国成为欧盟确定的除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三国之外第四个“等效准则”候选国。一旦得到批准, 将给我国企业在欧盟上市节省大量的成本并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刘峰.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的一种解释.财会月刊, 2002;A11

[2].刘峰.理论的作用:关于补充审计争论的解释.财会月刊, 2002;A12

[3].冯巧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权益失衡及其对策.会计研究, 2003;2

上一篇:坐火车日记二年级下一篇:二年级神奇的大自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