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2024-05-17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通用6篇)

篇1: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 行)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

竞赛委员会 第二条

仲裁委员会 第三条

裁判人员的组成 第四条

执行裁判人员的职责 第五条

辅助工作人员职责 第二章

竞赛通则 第六条

竞赛性质 第七条

竞赛项目 第八条

竞赛年龄分组 第九条

申诉

第十条

比赛顺序的确定 第十一条

检录 第十二条

礼仪 第十三条

计时 第十四条

示分 第十五条

弃权

第十六条

兴奋剂检测 第十七条

名次评定

第十八条

创新难度的申报 第十九条

竞赛有关规定

第三章

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条

自选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一条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的示分 第二十三条

应得分数的确定 第二十四条

最后得分的确定

第二十五条

无电脑计分系统的操作方法 第二十六条

裁判长的扣分、加分与减分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

竞赛委员会

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大会组委会选派若干名竞赛业务人员组成,领导大会的竞赛工作。各洲、各地区和各国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技术官员若干人组成。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

仲裁委员会

一、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5人或7人组成。

二、职责:

(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评判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表决票数超过半数以上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会员协会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三条

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执行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A组评分裁判员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3人,共10人组成。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一)编排记录员3-5人。

(二)检录员3-6人。

(三)宣告员1-2人。

(四)放音员1-2人。

(五)仲裁摄像人员2-4人。

第四条

执行裁判人员的职责

裁判人员在大会竞赛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总裁判长

(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解释规则与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与规程。

(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四)对运动员或教练员在赛场上无理纠缠,有权给予警告;对不听劝告者,有权建议技委会严肃处理,直到取消成绩。

(五)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工作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

(一)协助总裁判长工作。

(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由一名副总裁判长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

(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二)执行运动员比赛套路创新难度的加分。

(三)执行比赛中对重做、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四)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

(五)参与B组演练水平等级分数的评分。

四、裁判员

(一)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做好本组的裁判工作。

(二)依据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详细记录。

(三)A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质量的评分。

(四)B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分。

(五)C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难度的评分。

五、编排记录长

(一)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自选套路难度登记及评分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秩序册。

(二)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排列名次。

(三)编排成绩册。

六、检录长

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总裁判长和宣告员。

第五条

辅助工作人员职责

一、编排记录员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二、检录员

按照比赛顺序及时进行检录,并检查运动员器械、服装,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

三、宣告员

向观众介绍上场运动员,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则和比赛项目的特点及武术套路运动的知识。

四、放音员

(一)配乐项目比赛第一次检录时,负责收取音乐录音带或光碟,根据比赛出场顺序进行编号。

(二)运动员站在比赛场地3秒钟后,开始放音。

(三)比赛结束后及时将音乐录音带或光碟归还运动队,不得丢失,不得转借他人或复制。

五、仲裁摄像人员

(一)对全部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

(二)遵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

(三)全部录像均应按大会规定予以保留。

第二章

竞赛通则

第六条 竞赛性质

一、竞赛类型分为

(一)个人赛

(二)团体赛

(三)个人及团体赛

二、按年龄可分为

(一)成年赛

(二)青少年赛

(三)儿童赛

第七条

竞赛项目

一、长拳

二、太极拳

三、南拳

四、剑术

五、刀术

六、枪术

七、棍术

八、南刀

九、南棍

十、太极剑

十一、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十二、集体项目

第八条

竞赛年龄分组

一、成年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

二、青少年组:12周岁至18周岁以下

三、儿童组:不满12周岁

第九条

申诉

一、申诉内容与范围

仲裁委员会受理运动队对本队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裁判长的扣分和C组评判有异议的申诉。

二、申诉程序及要求

参赛队如果对裁判评判本队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00美元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个内容。

仲裁委员会对申诉要进行审议,查看录像,如裁判组评判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坚决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国际武联技委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判定属于裁判组的错误,仲裁委员会提请国际武联技委会对错判的裁判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退回申诉费。裁决结果要及时通知有关各方。

第十条

比赛顺序的确定

在竞赛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如有预、决赛的比赛,其决赛的出场顺序,则应按预赛成绩的高低,由低到高确定。如预赛排名相同,则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第十一条

检录

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并接受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赛前10分钟进行第三次检录。

第十二条

礼仪

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第十三条

计时

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动作,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第十四条

示分

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公开示分。

第十五条

弃权

运动员不能按时参加检录与比赛,则按弃权论处。

第十六条

兴奋剂检测

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进行兴奋剂检测。

第十七条

名次评定

一、个人单项(含对练)名次

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二、个人全能名次

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高低(或根据规程确定办法)进行评定,得分最高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三、集体名次

得分最高者为该项目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四、团体名次

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法进行评定。

五、得分相等的处理

(一)个人项目得分相等的处理:

1、以完成动作难度等级高者列前。

2、以完成高等级难度动作数量多者列前。

3、以难度得分高者列前。

4、如仍相等,以演练水平应得分高者列前。

5、如仍相等,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列前。

6、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7、如有预、决赛,成绩相等时,以预赛成绩高者列前。若再相等,则以决赛成绩按上述几条评定名次。

8、如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成绩相等时,则以上述第4、5、6条评定名次。

(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三)集体项目和对练得分相等时,按个人项目第4、5、6条评定名次。

(四)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第十八条

创新动作难度的申报

一、创新原则

必须符合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动作,必须是“自选项目动作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中未出现的B级(含B级)以上的动作难度。

二、申报程序

(一)每次竞赛每个套路限报一个创新动作难度。

(二)申报运动队必须填报“自选套路创新申报审批表”,并配以技术图解和本人演练的录像带在赛前60天(以到达邮戳为准)上报到国际武联技委会。

三、鉴定机构

由国际武联技委会聘请有关专家5-7人组成自选套路创新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

四、鉴定程序

自选套路创新技术鉴定委员会依据创新原则讨论(须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投票通过)后,确认创新动作难度的等级、加分分值、命名和错误扣分标准,并及时通知申报的运动队。赛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仲裁委员会和裁判组。

第十九条

竞赛有关规定

一、难度填报

参赛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在规定网站上填报“自选套路难度登记及评分表”,确定该运动员比赛套路的起评分,并将确认的表格经教练员签字后于赛前30天(以到达邮戳为准)寄到主办单位。

二、套路完成时间

(一)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组不得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二)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集体项目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三)对练不得少于50秒。

三、比赛音乐

规程规定配乐的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四、比赛服装

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佩带号码。

五、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场地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六、比赛器械

(一)必须使用国际武术联合会指定的器械。

(二)左手持剑或抱刀,剑尖和刀尖不低于耳上端;棍的长度不低于运动员本人身高;枪的长度不低于身高加臂长。

七、比赛设备

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脑计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八、本规则适用于国际任何级别的武术套路比赛。

第三章

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条

自选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评分方法

(一)由评判动作质量的裁判员3名(A组)、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3名及裁判长1名(B组)、评判难度的裁判员3名(C组)组成。

(二)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为2分。

运动员申报的难度分值与演练水平分值(3分)和动作质量分值(5分)之和即为该套路的起评分。

(三)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扣分。

(四)B组裁判员分2组进行独立评分。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一组评定等级分数,另一组对编排出现的错误进行扣分。

(五)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完成情况进行加分。

二、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见“表一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常见扣分内容及标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1、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

劲力、节奏、音乐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3.0分-2.70;一般为2.60分-2.30分;较差为2.10分-1.80分。

(见“表二

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评分标准”)

凡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节奏分明,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

凡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节奏较分明,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凡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确,节奏不分明,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2、演练水平编排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完成套路时,必选的动作内容每缺少一种扣0.2分;结构、布局与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1分。

(见“表三

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编排错误的扣分内容及标准”)

(三)难度的评分标准

1、动作难度(1.4分)

根据各项目“自选项目动作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每完成一个A级动作可获得0.2分,每完成一个B级动作可获得0.3分,每完成一个C级动作可获得0.4分。每种动作难度的加分只计算一次;动作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过了1.4分,则按1.4分计算。

(见“表四

自选项目动作难度等级及分值”)

运动员现场所做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

(见“表六

自选项目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2、连接难度(0.6分)

根据各项目“自选项目连接难度等级及分值”,每完成一个A级连接可获得0.05分,每完成一个B级连接可获得0.1分,每完成一个C级连接可获得0.15分,每完成一个D级连接可获得0.2分。每种连接难度的加分只能计算一次,连接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出了0.6分,则按0.6分计算。

(见“表五

自选项目连接难度等级及分值”)

运动员现场完成的连接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连接难度加分。

(见“表六

自选项目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3、创新难度加分

现场成功完成被确认的创新难度,则由裁判长按加分标准给予加分。

其标准为:完成一个创新的B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2分;完成一个创新的C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3分;完成一个创新的超C级动作难度加0.4分。

由于失败或与鉴定确认的动作难度不符,不予加分。

第二十一条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评分方法

(一)评分裁判员由评判动作质量的裁判员3名(A组)和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3名(B组)组成。

(二)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

(三)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扣分。

(四)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定等级分数。

二、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的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见“表一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常见扣分内容及标准”、“表七

对练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常见扣分内容及标准”、“表八

集体项目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常见扣分内容及标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5.00分-4.10;一般为4.00分-3.10分;较差为3.00分-2.10分。

(见“表九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演练水平等级评分标准”)

凡劲力充足,节奏分明,编排合理,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

凡劲力较充足,节奏较分明,编排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出者为“一般”;

凡劲力不充足,节奏不分明,编排不合理,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出者为“较差”。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的示分

一、A组裁判员和C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二、B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第三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第二十三条

应得分数的确定

一、自选项目

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自选项目的应得分数。

(一)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A组3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现场演练时出现的动作规格错误以及其他错误,按照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常见扣分内容及标准的要求进行扣分,2名以上裁判员确认扣分的分数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应得分。

(二)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B组3名裁判员和1名裁判长分两组独立评分,每组2人。3号裁判员和裁判长按照劲力、节奏及音乐的要求对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整体评判后确定的等级分数的平均值,减去6号、9号裁判员对编排错误扣分(2人同时对运动员同一个错误的扣分只计1次)的累计之和,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

(三)难度应得分的确定

C组3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现场所做的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进行确认,按照自选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加分标准的要求,2名以上裁判员确认加分的分数累计之和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应得分。

二、对练项目、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

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一)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A组3名裁判员评分,2名以上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扣分数,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应得分。

(二)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B组3名裁判员评分,取3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第二十四条

最后得分的确定

自选项目: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或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或加、减“裁判员在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或明显错误时,裁判长的加分或减分”,即为运动员自选项目的最后得分;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或加、减“裁判员在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或明显错误时,裁判长的加分或减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第二十五条

无电脑计分系统的操作方法

当竞赛中无电脑计分系统时,可根据每次比赛的具体情况,在以下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笔录方式进行。

一、取2名以上裁判员示出的相同分数为运动员动作质量和难度的应得分;

二、取3名裁判员示出的中间分数为运动员动作质量和难度的应得分;

三、取3名裁判员示出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动作质量和难度的应得分,第二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第二十六条

裁判长的扣分、加分与减分

一、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被确认完成的创新难度的加分。

二、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重做、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一)重做:运动员由于客观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断者,经裁判长允许,可重做一次,不予扣分;因动作遗忘、失误、器械损坏等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分;运动员临场受伤不能继续比赛者,裁判长有权令其中止,经过简单治疗即可继续比赛的,可安排在该组最后一名上场,按重做处理,扣1分。

(二)完成集体项目、太极拳、剑套路,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者(含5秒),扣0.1分;在5秒以上至10秒以内者(含10秒),扣0.2分,依次类推。

(三)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对练套路不足规定时间在2秒以内者(含2秒),扣0.1分;在2秒以上至4秒以内者(含4秒),扣0.2分,依次类推。

三、如裁判员在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或明显错误时,在示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前,裁判长经总裁组同意后,可公开加分或减分。加分或减分的范围为0.01-0.2分。

篇2: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

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

(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对练不得少于50秒。集体项目为3—4分钟。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6)比赛器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7)比赛设备: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

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3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

1、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的要求,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规格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2、演练水平的评定与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1)自选项目:B组中由1名裁判员加裁判长按照套路动作劲力、节奏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的等级平均分数减去另外2名裁判员对套路编排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传统项目: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按照劲力、节奏、编排以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示出的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取3个分数的平均数或去掉高低分取中间2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

3、难度的评定与难度应得分的确定: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整套难度完成的情况,按照各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标准,确定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的累计分,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分。

4、运动员实际应得分数的确定:

(1)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2)传统项目: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队)的应得分数。

5、运动员最后得分的确定: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6、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被确认完成的创新难度的加分,执行对比赛中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二、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是以规则为准绳,以运动员现场技术发挥为依据,采用减分、给分和加分的办法进行的。由于武术套路的评判内容多,要求裁判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准确的评判工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只要我们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有层次地对武术套路内容认真进行观察和比较,评判工作完全是可以做好的。

(一)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二)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三)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四)对其他错误的扣分

(一)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武术套路有诸多武术单个动作所组成,每一个完整的武术动作,又是由“型”和“法”所构成。套路演练中,定势动作主要看其“型”正确与否。对“法”的评判,着重要看方法是否正确,运行路线是否合理、清楚,力点是否准确等。

套路演练中的各种“型”与“法”,在规则中都分别有相应规格的表述,因此,熟记和灵活运用规则中“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是评好评分动作质量分的基础。

对于动作质量的评分,原则是出现一次错误扣一次分,累计扣分,具体实扣。比赛场上,运动员的演练速度很快,裁判员应在边看边记得过程中,切实把动作规格方面的扣分点一一清楚的表示出来,以便达到快速而准确的评判目的。

(二)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整套演练分的评分属抽象部分评分,不像动作质量分的评判那样,扣分依据较为明显,能够具体实扣,它是通过比较法得出的结果的。因此,它不但要求裁判员全面熟悉规则精神,而且还需对所评项目熟悉了解,通过观看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水平,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认清档次,使评分趋于合理。

1.对功力(劲力、协调)的评分

2.对演练技巧的评分

3.对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的评分

(三)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难度动作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必然产物。设置它的目的在于增加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比性和裁判员评分的区分度。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难度(包括连接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他的比赛成绩和名次。因此,评判难度动作首先要熟练难度动作的规格要求,熟悉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常见的毛病与扣分要点;善于总结评判经验,要眼明手快地对难度动作进行准确评分。

(四)对其他错误的扣分

篇3: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关键词:武术,长拳,腿法,平衡

1 前言

在武术长拳套路中, 腿法和平衡动作是较为基本的技术动作, 也是表现套路动作质量及难度的基础动作, 通过练习可以有效提高习练者的柔韧性、协调性、稳定性等身体素质。本文对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腿法动作、平衡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 讨论其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及内在规律, 以期为长拳套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提高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 腿法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统计与分析

2.1 长拳套路中的基本腿法

腿法, 是武术实用技法之一, 即脚踢之法, 是一种发挥强有力下肢的功用之术, 从不同的角度, 攻击人体上、中、下“三盘” (三盘, 一般是心窝以上各部为上盘, 心窝以下至档部以上各部为中盘, 档部以下各部为下盘) [1], 在实践中为了保障击打的远度和力度, 力求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 多使用腿法。拳谚曰:“手是两扇门, 全凭腿打人”、“一寸长, 一寸强, 一寸长, 一寸先”、“拳打三分, 脚踢七分”、“宁挨十拳, 不吃一脚”、“练拳不溜腿, 到老冒失鬼”等等, 可见腿法在武术中的重要性。

在长拳套路中要求动作方法要“四击”合法, “四击”之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其中踢法就是指腿法, 主要有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在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将平衡的组别分为五组, 分别为:第一组 (屈伸性腿法) , 包括弹腿、踹腿、蹬腿、点推、铲腿、缠腿等腿法;第二组 (直摆性腿法) , 包括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倒踢腿等;第三组 (扫转性腿法) , 包括直身前扫和伏地后扫;第四组 (击响腿法) , 包括单拍脚、斜拍脚、摆莲拍脚、里合拍脚;第五组 (劈叉腿法) , 包括横叉、竖叉和跌叉。

2.2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统计分析

从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比较统计 (见表1) 可以看出:

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步法共出现1次正踢腿、1次里合腿、1次外摆腿、3次弹腿、1次蹬腿、1次踹腿、1次伏地后扫腿、4次单拍脚, 总计8种腿法共出现了13次;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共出现了1次正踢腿、1次里合腿、2次弹腿、1次踹腿、1次直身前扫腿、1次伏地后扫腿、3次单拍脚、1次斜拍脚、1次跌竖叉, 总计9种腿法共出现了12次;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共出现了2次正踢腿、1次外摆腿、1次弹腿、1次蹬腿、1次踹腿、1次伏地后扫腿、2次单拍脚、1次跌竖叉, 总计8种腿法共出现了10次。

统计结果显示: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使用的种类 (分别为8种、9种、8种) 相差不大, 其出现频次分别为13次、12次、10次, 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这正说明了在使用种类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出现频次越多, 说明重复动作越多。过多的重复或雷同动作表现出了套路内容空洞与单调, 比如在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出现了单拍脚4次、弹腿3次, 这两种腿法就占了总共出现腿法次数的一半以上。可见, 重复动作较多, 然而可喜的是, 相关专家与创编者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 在三套套路中单拍脚 (分别为4次、3次和2次) 和弹腿 (分别为3次、2次和1次) 的出现次数逐渐减少。

从腿法的组别统计来看 (见表2) , 击响性腿法、屈伸性腿法、直摆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劈叉腿法分别出现14次、11次、4次、4次和2次。

这可以看出, 击响性腿法所占比例最大, 而实战中腿法的运用最常见的却是屈伸性腿法, 如蹬腿、踹腿、弹腿 (鞭腿) 在散打中最为常见;从动作的攻击点来看, 可以将击响性腿法、直摆性腿法视为攻击上盘的主要腿法, 扫转性腿法和劈叉腿法视为攻击下盘的主要腿法, 而屈伸性腿法既可攻击中盘, 又可攻击上盘或下盘。其中击响性腿法、直摆性腿法多为直线型的进行上下或内外击打, 屈伸性腿法是由屈至伸的进行上下 (弹腿) 、左右 (侧弹腿) 或前后 (蹬腿、踹腿) 攻击, 扫转性腿法为弧线形的进行左右攻击。可以看出腿法既能击打上、中、下三盘, 又能进行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的攻击, 可谓八面威风, 上中下全面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从腿法动作的前后动作来看, 多为与手法动作的配合, 体现了“手是两扇门, 全靠脚打人”的手脚并用的作用, 戚继光在《拳经捷要篇》中说:“学拳要身法活便, 手法便利, 脚法轻固, 进退得宜。腿可飞腾, 而其妙也”[2]。足见拳法的便利与腿法有关, 三套套路中在“手做掩护、出脚隐蔽”方面应有所调整, 如, 第一套中第28式 (上步正踢腿) 、第二套中的第30式 (上步正踢腿) 均为两手侧平举, 如同基本功中的正踢腿练习一般, 这样大开门户, 身体的正面将无从防守, 出手何谈掩护?而在第三套中第33式 (正踢腿) 进行了调整, 在正踢腿前手臂立圆抡臂, 这有利于手做掩护, 同时还可兼顾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上下合一、手脚并用。“右臂由下向上立圆抡臂至头右上方”可以抡开对方的出拳起掩护作用, “左臂由下向上立圆抡臂至身体左后侧”可以上步近身扑面或抓头发, 继而可以变勾手向下回搂, 同时起正踢腿[3], 既可以手脚齐用, 又体现了出腿隐蔽、突然和简捷。同时左臂在头顶上方亮掌有利于护头, 右手在右跨旁成勾手有利于护裆, 这样两臂一上一下形成了上面护头、下面护裆之势, 封住了门户, 使头、裆等要害部位处于有效的保护范围之内, 符合技击原理。

另外, 腿法动作多为单一使用, 虽然有了手脚配合, 但缺少了腿法组合或拳腿的连环组合, 拳谚曰:“打人全凭连环脚”。如在华拳套路中就有转身里合腿———后挑腿———迎面退的腿法组合动作[4]。因此, 在长拳套路中的编排中要多考虑运用一些利于或便于突出腿法技击的动作素材, 不可忽视攻防技击技术, 即使有些动作经过加工改造, 不同于“原生态”的生死搏斗技术, 但也要保留攻防实战技术的主要环节, 并非“花拳绣腿、好看无用”。

此外,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种类虽然相差不大, 但内容有变化, 比如增加了跌竖叉、直身前扫腿等腿法技术, 也成了难度技术动作。将不同的类别动作组合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又复杂的动作组合。比如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第10式 (击步腾空飞脚) 、11式 (旋风脚劈叉) 以及第21式 (垫步旋子) 、22式 (直身前扫腿) , 体现了跳跃动作和腿法动作的连接配合;这也表现出了长拳“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更符合体育竞技的要求, 既体现了套路的高潮动作, 又增加了动作的节奏感和观赏性。

综上所述, 腿法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特点为:第一,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在使用种类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其出现频次逐渐减少, 其中击响性腿法和屈伸性腿法出现频次较多, 主要原因是单拍脚和弹腿动作的重复与雷同造成的;第二, 腿法动作既能击打上、中、下三盘, 又能进行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的攻击, 可上中下全面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 其动作的实战应用多为拳腿配合, 基本体现了“手做掩护、出脚打人”的特点, 但缺少腿法组合或拳腿的连环组合;第三, 跌竖叉、直身前扫腿等腿法技术的出现, 增加了动作的难度系数, 充分凸显了动作的观赏性和艺术美感。

3 平衡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统计与分析

3.1 长拳套路中的平衡动作

在武术套路规则中规定长拳套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平衡动作。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要求要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 其中必须有一种持久性平衡。可以说平衡动作对长拳的比赛成绩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竞技化程度更高的比赛中, 一个稳定性很高的平衡动作的完成会对比赛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长拳套路中一般含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侧身平衡、扣腿平衡等多种。

3.2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统计分析

从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比较统计 (见表3) 可以看出: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侧身平衡、1次扣腿平衡, 总计出现3种平衡;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燕式平衡、1次扣腿平衡, 总计出现3种平衡;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燕式平衡, 总计出现2种平衡。

注: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第39式“扣腿双摆掌”经反复观看录像后将其认定为过渡动作, 不符合平衡动作中的扣腿平衡组别。

统计结果显示: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数量和种类设计符合竞赛规则, 第一套、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符合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要求要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的规定。第一套中的提膝平衡、侧身平衡和扣腿平衡分属“直立提膝平衡”组别、“前俯、后仰、侧倾、拧身平衡”组别和“屈膝半蹲平衡”组别;第二套中的提膝平衡、燕式平衡和扣腿平衡分属“直立提膝平衡”组别、“前俯、后仰、侧倾、拧身平衡”组别和“屈膝半蹲平衡”组别;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符合2003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规则中未对平衡动作的数量和组别进行规定。

由此可见, 提膝平衡是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常见技术, 相对燕式平衡、扣腿平衡来说, 技术难度较小, 比较容易完成, 这种单腿支撑的动作“如树生根, 稳如泰山”, 瞬息变化的向静止性转变不但“稳固”, 而且还要“静定”, 做到戛然而止、纹丝不动, 这在长拳十二型中形容为“立如鸡”, 形象比喻了单腿独立势动作安定稳固和静观动态的机警神韵。扣腿平衡动作“伏如猫”的沉稳乖巧之势和燕式平衡如同大鹏展翅的静态形象都表现出了平衡动作相对静止的定势造型。此外,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还体现了静态动作的高低之分, 高的动作如“提膝架掌”, 似“金鸡独立”;姿态如“燕式平衡”, 像“大鹏展翅”;低的造型如“扣腿插掌”, 似“虎卧山岗”。显示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示肢体运动相对静止的定势造型, 表现了静若山岳、巍峨壮观的意境神韵。

4 结语

在长拳套路的创编过程中, 应拓宽腿法动作素材的选择渠道, 避免同一腿法动作的重复出现, 使之不但具有实用性, 而且要体现腿法技术的多样性, 注重不同组别的合理选择。在平衡动作的编排中, 既要体现动作的美感, 又应展示肢体动作在高、中、低势等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定势造型。

参考文献

[1]施荣华.简论武术的一种实用技法——腿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6 (2) :30.

[2]马明达.说剑丛稿 (增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 2007:277.

[3]王玉龙, 徐伟军主编.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64-66.

篇4: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摘要:自2003年新的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实施以来,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对武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新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比较,以及近几年武术套路变化的情况来探讨和分析武术套路新规则对武术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的评分、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新规则中创新动作分值的变化对武术训练和比赛的影响、新规则对武术教学和运动员选拔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武术的训练、推广和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套路 新规则影响

武术竞赛新规则作为武术套路竞赛进行的依据和武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其内部的变化必将引导着武术的发展和变化,其内部的修改都会对武术各方面产生影响。2003年修订的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施行以来,武术界教育界人士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目前尚无定论;从近几年的武术竞赛来看,已经对武术的技术内容、结构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但更多的业内人士只是看到了新规则的优点而忽视了它的不足,换句话说只是从高水平的比赛角度剖析了新规则的科学性、可行性,而忽视了新规则对武术套路结构、内容、技术训练及武术推广普及等方面的影响。本人将对新规则的成效和今后要改进的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新规则执行后对套路的评分的成效。

新规则较之旧规则在评分方面有了突出的改进,由1996年前的裁判主观评分变为量化评分。新规则通过这些方法对动作质量、演练水平、难度动作采取现场即时扣点,以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因此新规则提高了评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了比赛的客观性,增加了竞赛的可比性,促进了运动员的公平竞争,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武术竞赛裁判员是武术竞赛规则的执行者,是赛场上的法官。裁判员执裁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武术运动员的发展。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裁判员队伍才能保障武术套路比赛的顺利进行,并推动竞技武术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武术套路竞赛与体操一样,同属于技能类评分项目,它没有直接的量化指标;也没有可以判别胜负的客观标准,主要是依靠裁判员根据武

-------------------------------------------------------------------------------

(作者吴德兵,男,200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 从事专项武术,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员、运动员,湖北省随州武术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武术的发展与普及。本文在2009年第七次全国职教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术竞赛规则来评定运动员的成绩。因此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妨碍武术套路竞赛评判的公正和公平。新规则实行以后采取了电脑评分的方式,新规则在借鉴体操裁判规则基础上,根据武术套路的特点对难度动作进行了等级分类并用字母数字编码进行翻译,在评分中,要求每位裁判员对出现的错误动作在2秒内打分。这样不仅避免了比赛过程中裁判员主观上的不利因素,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而且也提高了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和素质。

二 武术套路新规则体现了奥运会的发展方向

现代奥运会的发展方向是“更高、更快、更强”。2003年武术套路新规则修改后继续向“高、难、新、美”的发展方向。其修改的背景是作为难美技能项目,竞技武术要想进入奥运会,必须和其它同类项目如体操一样,不仅要在比赛的评分中充体现客观性、公平性,同时还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动作难度,使竞技武术更精彩,更具有观赏价值。

在武术套路演练中,所谓的“高”,指的是套路演练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的高质量,也是武术跳跃动作的高度,这也正是奥运会“更高”发展方向的体现。而“难”既是指难度系数,又是专项素质和技能的体现,这又突出了奥运会“更强”的发展方向。

而武术中所谓的“新”不仅是动作的新颖和独创性特征,它要求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套路、技术要不断更新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和经久不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在奥运会中“更快”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更快不仅仅是比赛中的速度,更多的是强调奥运会发展的速度要快,内容也要不断更新。

关于武术中“美”,指的是武术套路中的武美表现力特征。武美表现力指动作的姿态、节奏、韵律、气势、及运动员的体形、精神、意识等感染力。同时又表现在套路编排设计及服饰、音乐、灯光的配备上。因此武术套路中表现了体形美、姿态美、气质美、节奏美、音乐美、器械美、及人与器械的协调没美。而奥运会也正好说明了这一切。奥运会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这种美在比赛的场地、器材、服装、理念、口号上足以证明。因此可以说武术发展的方向与奥运会发展方向是一致,而且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武术套路新规则有利于武术进入奥运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奥运会的发展方向,即竞技武术的发展方向。

三 武术套路新规则难度、创新动作分值变化对武术训练比赛的影响

2003年新规则实施后,在难度分值上有了很大的改变。2003年后难度分值增加到了2分,而1996年前则是没有的。在创新动作上1996年旧规则只有0.2分,而新规则则采取了未封顶的加分方式。作为每一位比赛的运动员都希望在塞场上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争取难度和创新动作,进而促进动作质量上的得分,从而达到取胜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一定要在完成成套动作的同时,加大对难度动作的训练,不断提高难度动作的水平,减少在比赛中的失误,同时积极培养运动员的理论水平,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要使中国武术不断适应社会和各国人民的需要,就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中国武术不断向前发展。在2003年新规则实施以前,正是由于旧规则缺乏鼓励创新的导向,造成了武术比赛上套路的演练单调雷同的局面。2003年前旧规则中规定了指定难度,使得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创新精神受到了压制;在比赛中为了增加比赛的效果,烘托气氛,击向动作如:拍脚、拍地、砸拳等大有增加。器械中,扎刀、刺剑、刀花、剑花、劈棍、云棍、随处即是,创新动作则相对较少。在比赛中谁是冠军便模仿谁的动作,缺少了武术创新的精神。新规则中创新分值的增加就是要运动员去不断的创新。对于运动员来说创新也是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的法宝,由人们对新动作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摸索适应过程,所以率先创新者往往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对手形成技术上的“落差”。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专项技术水平中保持明显的优势。所以创新动作分值的增加,促进了武术技术动作的创新和发展,丰富了武术套路的内容;也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

四 新规则对基层武术教学、选拔运动员提供了新的方向

武术套路新规则作为武术竞赛进行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必定为基层武术教学和运动员的选拔提供了新的方向。基层武术教学和运动员的选拔关系到未来武术发展的前途,所以在基层武术教学和运动员的选拔过程中,要以武术套新规则为导向。

武术运动员的选择,其最终目的是选择优秀的运动员,以达到取得良好比赛成绩。但是运动员如何选择呢?选择的指标又是什么?一个最好的指标那就是:“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通过分值分配的比重,对不同运动员在动作规格、演练水平、难度动作、和创新技术等方面的进行综合考试,最终得出综合成绩 。对综合成绩突出的运动员进行综合培养,而对在某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可以根据其特点,制定不同的运动项目,使人才得到合理的运用,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这样既避免了盲目选材和人才浪费的现象,又可以挑选到优秀的运动员为比赛创造良好的比赛成绩。

五 存在的问题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继承这一优秀文化,并使之推进奥运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然而我们在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同时,应立足于中国。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是基层体育运动发展并不乐观,武术更是如此。武术套路新规则作为武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并不适合基层武术的开展和普及,由于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基层武术开展普及两方面,两者在要求和目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专业运动员与基层武术学生,爱好者在身体素质上有着差异性,武术专业运动员是竞技武术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他们以争取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在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上与竞技体育保持一致。武术学生则是要通过国家的统一考试,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运动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基层武术爱好者他们只是为了培养兴趣和娱乐。

其次:两者在目标上的不同性。专业运动员以争取优异成绩为主要目标,反映在运动训练上就要求运动员要以高质量的完成难度动作,走高难新美的路子。武术学生的教学和训练则应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是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而基层武术爱好者只是为了娱乐和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

因此,在基层武术中,对武术学生和武术爱好者按武术套路新规则的要求进行教学和训练,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我国基层武术的开展和普及时,我们应在武术套路新规则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特点出发,发挥地方优势,针对武术套路新规则,制定适合本地方武术开展和普及的规则和方案,从而为我国基层武术的开展和普及作贡献,进而实现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

结论

1通过新、旧武术套路规则的比较,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行后,评分方式由主观变为量化,提高了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和素质,使武术评分变得更加标准,增强了比赛的可比性,避免了裁判员的主观干扰,有利于运动员之间公平竞争,有利于运动员个人潜能的发挥。

2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出台和实施,体现了奥运会的发展方向,使武术继续向着高、难、新、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符合竞技体育的本质规律。

3通过对2003年新规则和1996年旧规则进行分析,新规则在动作难度分值上的增加,使教练员、运动员更看重武术难度分值,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更倾斜于对难度动作技术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给今后的武术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

4武术套路新规则在创新动作分值上的大大提高,使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内容更加充实。增加了武术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因此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有利于武术内容的发展和更新,促进了武术工作者和运动员不断创新,有利于运动员的比赛和在比赛中取胜。

参考文献:

[1]武术套路竞赛规则[S].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武术套路竞赛规则[S]. 中国武术协会,2003,12

[3]张君,姜周存.从2003年新规则看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J].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4]龚双安.武术竞赛规则改革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0,(11)

[5]刘同为.十运会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缮诌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6]刘涛,李国冰,王明建.从新规则的实施谈武术套路教学的优化设计[J]. 四川体育科学,2005

[7]林小美,费兰.竞技武术套路新旧规则比较研究 [J]. 体育科学 2004,

[8]李传国,王成.关于武术套路技术内容单调、雷同倾向之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

[9]温佐慧.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10]辛双双.从竞赛规则的嬗变看竞技套路技术的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篇5: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竞赛规程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2010年10月9日—11日,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

二、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

三、竞赛项目

(一)传统拳术:

1、拳术类:形意、八卦、八极,通臂、劈挂、翻子;地躺、象形拳,查、花、炮、红、华拳、少林拳、其它拳术。

2、太极拳类: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其它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的规定套路均为传统项目;

3、南 拳 类:咏春拳、五祖拳、蔡李佛、虎鹤双行、地术拳、其它南拳。

(二)传统器械:

1、单器械:刀、剑、棍、枪、朴(大)刀、扇子、匕首、鞭杆、杖、棒、拐、铲、叉、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南刀、南棍、其它器械。

2、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双钩、双匕首、其它双器械。

3、软器械:九节鞭、双节棍、三节棍、流星锤、绳镖、其它软器械。

(三)对练项目:徒手与徒手、徒手与器械、器械与器械对练。

(四)集体项目。

(五)年龄分组:

A组:12周岁以下(1999年1月1日之后者)。

B组:12周岁至18周岁以下(1993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

C组:18周岁至40周岁以下(1971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D组:40周岁至60周岁以下(1951年1月1日-1970年12月31日)。

E组:60周岁以上(1950年12月31日以前者)。

四、参加办法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报1支参赛队。每队可报领队、教练、队医各1名,运动员12名。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各1项)。可兼报对练和集体项目。

(三)每个参赛队限报对练1项。编组限2人或3人,男、女可混合编组。

(四)每队限报集体项目1项。性别、年龄组不限。人数不得少于6人(少于6人时不予编排)。

五、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2006年研究制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试行)。

(二)同类拳种、器械集中编组,凡每一拳种、器械不足5人时均集中编为其它拳种、其它器械类。

(三)项目时间

1、传统拳术、器械和对练40秒—2分钟。

2、太极拳4—6分钟,太极器械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太极器械:演练至3分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可以配乐(自备CD盘或音乐磁带),音乐伴奏中不能出现说唱等其他内容,若出现说唱现象,由裁判长在应得分中一次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放音乐。

六、录取名次

比赛按各年龄组别和各单项男、女分别设一等奖(A、B、C、D组按10%比例录取,E组按20%比例录取)、二等奖(按20%比例录取)和三等奖(按30%比例录取)。其他颁发纪念证书。录取比例均按实际参赛人数录取。

七、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请各参赛队于9月9日前将报名表和报项表一式二份(须用A4纸打印,并加盖公章)邮寄(以到达邮戳为准)至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传统武术节组委会,存留本队备份1分,并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shehuiwushu@126.com和cztyjt@163.com)。

2、请将本人1寸免冠照片、身份证复印件、责任申明书,同报名时报名表邮寄至武术节组委会。

(二)报到

1、请各队于10月7日报到。

2、请各队于9月30日前,务必将抵达河北沧州市的具体日

期、航班或车次、人数传真或邮件形式告知组委会,以便接站。

3、请裁判员于10月6日报到,自带深色裤子、黑皮鞋。

4、交通:在沧州火车站、沧州长途汽车站设有武术节接待站。

八、经费

(一)各参赛单位费用自理,请于报名时交付组委会。

(二)参赛费用(包含食宿、比赛、大会统一组织的活动、交通和宴请以及开、闭幕式):

1、标准间每人每天190元。

2、普通间每人每天170元。

(三)汇款地址:

银行名称:工行西环支行

银行地址:沧州市运河区御河路9号

账户名称:沧州市体育总会办公室

账号:***0890

(四)请各队于报到时将汇款凭证复印件交至组委会。

九、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二)裁判人员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另行通知。

十、联系方式

(一)中国武术协会社会部

联 系 人:冯宏芳、陈曦

联系电话:010-64912***

传真:010-64912149 / 64912150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

邮编:100029

电子邮箱:shehuiwushu@126.com

(二)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组委会

联 系 人:何李、董军

联系电话:0317-2029136

传真电话:0317-2029136 通讯地址: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朝阳街7号沧州市文化体育局

邮编:06100

1电子邮箱: cztyjt@163.com

十一、其它

(一)请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于10月8日上午09:00按时参加组委会和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具体地点见报到须知。

(二)运动员须自行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各参赛队报到后,大会医务组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取消参赛资格。

(四)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在检录处等候,3次点名未到,按弃权处理。

(五)比赛无故弃权者,取消本人全部比赛成绩。

(六)比赛运动员必须穿武术传统形式的服装、武术鞋(服装、器械自备)。

(七)为保证竞赛编排秩序严谨,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必须在10月8日中午12点前,由领队或教练签字向大赛竞赛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经同意

后,每更换一项交100元人民币。

(八)此规程、报名表和《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可在中国武术协会网站下载:.cn。

篇6:理论-武术套路教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武术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且武术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武术教学的整个进程中,它包含着各种的因素,如:教师、学生、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既相互对立又促进统一。特别是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整个质量的变化。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武术的技术动作方法,更大限度地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获取理想的整体效益。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从教学教法入手,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并与实际情况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都有可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每个人都应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武术教学?我们怎样进行武术教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次课要解决的问题。

武术教学概念:

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练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

2、学习效果及时评价

3、再指导、再练习,不断提高 武术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体育实践课教学,由于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人体器官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积极参与活动并协调配合,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有时甚至是较大的负荷,并因此而产生身体疲劳,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一点也是体育实践课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依据。是体育实践课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施控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

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因此,体育教学组织复杂多变。而其他学科一般在教室进行,教学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干扰,师生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教学组织较容易。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体育实践课教学多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在群体的相互交往中完成的,如球类的技术与战术,田径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间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牛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使群体间相互交往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独立的,学习过程中相互间交往的机会较少。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有利于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学牛在活动过程中立即付诸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而其他学科的教学,以思想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表现。

武术教学的特点:

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尚武”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勇于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武术教学要结合武术的特点及教学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明确习武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虚心好学、苦练不辍的学风,抵制好勇斗狠,恃强凌弱、夸夸其谈等恶习的侵蚀;继承尊师爱生的传统习尚,加强遵纪守 法的道德教育。

二、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无论徒手或器械,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线复杂;三是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配合、内与外的协调等。此外,动作之间的前后衔接是否连贯,节奏是否分明等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武术历来讲究“身传口授”,即教师要注重直观的演示,身体力行,多以领做为主,配合语言提示,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地掌握动作。

同时,合理地运用各种直观方式组织教学,对于正确地理解动作概念尤其重要。必须依据教学的主要任务,结合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进行完整示范、分解示范、重复示范、重点示范、对比示范,并辅之以语言讲解、提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三、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技术风格与特点。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特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冷兵器的消失,武术逐步成为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不少技术在动作规格、动作幅度和动作节奏的要求上与技击的原形有所变化,然而就整个套路来讲,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为主要内容。因此,在套路教学中必须抓住不同拳种、器械的技击特点,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攻防含意、劲力使用方法、节奏变化差异,强调动作的速度与力度,使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攻防动作的理解。通过对攻防意识的培养,演练时合理处理动、静、起、落、站、立、转、折、缓、快、轻、重的技术要求,掌握不同拳种的技击技巧,充分运用武术攻防格斗规律表现动作的攻防意识,突出各拳种不同的风格特征。

四、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动力和精神

动作规格是根据武术运动不同拳种的特点与风格对动作准确性提出的具体要求。拳种、风格、特点不同,动作规格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动作规格是体现拳种特点与风格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教学效果与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以单个动作为例,首先要强调该动作姿势(手型、步型、身型)的准确与工整;其次,应强调该动作方法(手法、步法、腿法。身法)的正确。强调动作的规格,是武术直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建立正确动力定型的根本保证。

在武术教学中,当学生已弄清动作的往返路线后,教师应进一步强调动作的准确性,要求动作符合规格、“势正招圆”。另外,武术套路运动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它要求演练时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以及各种

方法协调一致。通过准确有力的外在动作,把内在的意识表现出来。在传统的练功方法中,强调“拳打千遍,其理自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都是体会‘种形兼备”和“内外合一”的演练技巧。

五、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的任务,尽量做到系统化、多样化;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步骤应当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同时根据武术技术的特点,教学中不断强化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

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武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专门练习的重要内容,掌握正确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攻防技术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功、基本动作一般概括为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功、肩功、臂功、腰功,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等内容。经常进行基本功练习,可以增强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对于增动作质量、减少伤害事故发生和延长运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动作是套路运动的基础,任何拳术、器械套路都离不开基本动作。因此,将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是武术课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之一。

套路教学的阶段:

根据人的认识现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和武术套路技术动作的特点,武术技术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和基础套路的教学。基础套路教学一般以拳术为主,要求学生学会动作,明确规格,掌握练习方法,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适应套路教学训练的要求。

第二阶段:主要在巩固第一阶段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教学拳、刀、枪、剑、棍等中级套路及传统项目,要求掌握套路的动作规格和不同套路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并进一步加强身体认;练,以适应更高的技术要求。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单练套路的演练技巧和难度动作质量,学习对练套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特点,形成学生个人技术特长与风格。

武术套路教学步骤:(书上4个步骤)

武术套路是由数十个动作所组成,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方法、心志意向、节奏神韵等要素。教学中应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步骤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套路教学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简介要领,使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对于动作姿势可作一般的要求,否则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分散学生对方向路线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二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动作的姿势达到准确与工整。在学生掌握了动作的方向路线之后,教师要按正常的速度进行正确的示范,并组织学生反复练习,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严格要求,强调动作的细节和手型、步型。身型的准确与工整,克服紧张。僵硬、不协调等反应,使正确的动作逐步成型。

第三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连贯完整地完成动作。教师要根据套路的节奏进行正确连贯的完整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之间衔接的技巧与方法,并严格地组织练习,强调动作协调、完整统一、用力顺达。

第四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特点与演练风格。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动作的性质、劲力、风格、节奏的分析,进一步讲解精神、意气与形体动作的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体会“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演练技巧,突出所学项目的特点与技术风格。

第五步:主要任务是通过训练继续巩固与提高。这一步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将前四个步骤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巩固与提高,使学生在纠正错误动作的同时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

武术套路教学要求:(书上内容)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重视对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传授和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较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掌握和提高套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拳术套路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围绕重点选择相应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例如选择“腾空飞脚”为教学重点,则可选择前俯压腿、前踢腿、前拍脚、交替摆跳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作为一般练习,为飞脚 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首先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

难度动作是指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复杂动作是指动作的路线、方向变化大,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在套路教学中,一般将这类动作确定为重点,最好安排在每次课套路教学之前,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传授。这样既能为套路教学铺平道路,节省教学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难度或复杂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和前后动作连接的完整性。

(三)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

分节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分节时要注意每一节中的教学重点不要太多,一般1~2个,要围绕重点动作安排准备活动和预备性练习。教一小节告一段落,让学生消化巩固后再进行下一节,做到有教有练,稳步前进。分节时要注意动作的连续性和内在联系,不宜断势。同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变化不宜过多。

(四)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

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持械手对器械的支配和身步的配合,发挥出器械的攻防效果和特长,形成其技法特色。因此,不同器械的套路教学,首先要突出传授器械的基本技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器械各部位的名称、规格以及持械的方法,学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基本用法。例如,初学者在练习剑术时,往往握把太死,不会使腕力,体现不出剑法。因此在学习剑术套路之前,先介绍几个主要剑法,如剪腕花、刺、点等,体会用力顺序和力点,初步掌握后再学习套路,以做到持械方法清晰,身械配合协调,可以更好的体现出该器械的运动特点。

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与途径,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应力求做到以任务为目标,以方法为途径,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保证任务的完成。武术套路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比赛法等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一)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准确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直观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全貌,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观察示范的动作,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示范动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示范位置的选择

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以全体学生便于全面观察为主要依据。一般有三角形顶点示范(教师站在学生横队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中心示范(教师站在学生队伍的中间)、斜前方示范(教师站在学生学习套路前进方向的庄或右前方)。

2.示范面的运用

正确地使用示范面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动作,掌握要领。一般情况下,凡是身体侧向行进的动作,可做镜面示范;凡是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可做侧面示范;不能做镜面与侧面示范的动作,可做斜面示范;比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做多面示范。另外,还可以将动作进行分解或重点进行示范。3,领做示范

学习新动作要求教师采用领做示范。领做示范时,教师应注意示范的位置与示范的速度。

领做示范时教师应根据套路的运动方向来选择位置,一般位于学生的左、右前方或正前方,要使学生尽可能看到教师领做,以便进行模仿,掌握动作的运动路线、方法与姿势。当运动方向改变时,教师应更换位置。

领做的速度,通常在开始学习时要慢速进行,以利于学生进行模仿,随着对动作的逐渐熟练,逐步过渡到正常领做。

4.示范与讲解结合运用

动作示范是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直观教学方式,易于收到感知动作形象的效果。生动形象地讲解则是通过语言作

用于听觉器官的直观方式,可准确地揭示动作的内在联系。示范与讲解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模仿动作,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刺激,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体脑并用,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对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以示范为主,以讲解为辅;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讲解为主。学习新动作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情况来采用示范与讲解结合。

(二)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武术套路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交互方式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重媒体信息,经过计算机设备的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训练的手段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能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程、关键、要领与细节,特别是对结构复杂、腾空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能提供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动作要领,领会单个动作至全套动作的演练风格。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媒体教学将以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有效的交互能力、灵活多变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武术套路是由单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难易程度不一,所以武术教学常用完整与分解的教学方法。

(-)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了解单个动作的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缺点是遇到比较复杂或难度大的动作时,学生不易正确地掌握动作细节,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完整教学法:

1.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2.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二)分解教学法

是将完整的单个动作合理地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便于学生掌握动作细节,更好更快地达到动作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教学法: 1.结构和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

3.富于顿挫、节奏感变化较强的动作。

注意:分解教学法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碎,教学中应尽快地过渡到完整动作,以免影响动作的完整性。一般可以采用完整一分解一一再完整的原则,把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分解教学掌握动作的细节,通过完整教学了解动作的全貌,通过分解与完整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从学会单个动作到学会整个套路技术。

三、语言法

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启发和提示,能使学生明确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对于正确理解动作、加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解

讲解是语言法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并且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1.讲解的内容

教学中一般需要讲解的内容有:

(1)讲解动作的规格与要求

动作的规格与要求,是武术科学化、规格化的关键,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讲解动作的基本规律

讲解武术套路运动的基本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更好地掌握技术,而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如武术动作技法的基本规律、呼吸与动作配合的基本规律、套路运动的节奏规律等。

(3)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

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与纠正方法,可以提示学生防止发生此类错误,即使在独自练中 出现了错误,也可以很快地意识到并采取一定的办法予以纠正。

(4)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

动作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尽快学会与正确掌握该动作。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动作,抓住关键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5)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攻防含义是武术的主要特征,是套路运动存在的主要依据,正确地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与掌握动作,使意识更清晰,动作更逼真。2.讲解的方法

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形象化讲解

即将武术动作的形态比喻成自然界常见的某种现象。比喻必须形象、贴切,有利于学生发生联想。

(2)术语化讲解

术语是指武术的专门用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术语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规范化的要求,而且可以减少讲解时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3)口诀化讲解

口诀化讲解是指将武术的某个动作进行高度概括,总结成言简意明并有一定格律韵味的词句。口诀化讲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

(4)单字化讲解

单字化讲解是指对武术动作的某个环节或关键进行提炼、归纳、总结成一个字进行提示,或以若干个单字提示动作的若干个环节。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二)口令的运用

口令是组织学生、指挥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武术教学中,长拳的口令一般是声音洪亮,短促有力;太极拳的口令则较柔和、缓慢。根据教学的需要可运用不同的口令。1.常用口令

这种口令是一个动作一个呼号,如《初级长拳第一路》每段八个动作,口令的呼号是:10,20,30,40„„(口令1为第一动、,l后面的O为休止号),即口令不要 拉长,节拍基本相等。

2.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

如在动作口令中间,第三个动作需要分成四个小节,这种口令的呼号就变成:10,20,到第三个动作时,应呼成,gu,ap,gu(圈内的呼号是分节动作口令)。3.提示性的口令

一种是先提示再喊口令:提示的内容一般是动作名称,如《初级长拳第一路》中“马步双劈拳一一一一10”“拗弓步冲拳一一一一20”,前面的动作名称是预令,后面的呼号是动今,预令应有拖音。另一种是先喊口令再提示:提示的内容一般是动作要求或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初级长拳第一路》中弓步冲拳接弹腿冲拳动作“10一一一一(弓步)后腿蹬直”“2O---一(弹腿)力达脚尖”,前面的呼号是动令,后面为提示内容。4综合性口令

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指挥学生练习时,可综合运用各种口令。如果需要培养学生动作规格时,用常用口令;培养学生动作节奏感时,用快慢相间的节拍呼令;帮助学生熟练动作或提示动作方向、速度时,可运用提示性口令。还可以只提示,不呼口令,如走、快、停、转、跳等。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错误并提出纠正错误的办法。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差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耐心地采用分解动作。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进

行纠正。

(二)由于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强调规格与要求,用站桩式的练习、助力与阻力和定向直观法来帮助纠正。

(三)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不能完成动作时,教师不能因急躁而挫伤学生的学习情绪,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逐步地完成动作。

(四)由于心理原因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应做好思想工作,并采用一定的保护与帮助,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

(五)由于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性质,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来诱导与启发,帮助纠正。

纠正错误的动作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共性错误,组织学生集体会诊,启发学生分析错误的因果关系,以点带面地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练习法

在教学中,采用练习法可以迅速、正确地掌握动作。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法,通过学生亲身实践,逐步消除错误动作,巩固提高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教学常用的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综合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指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将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分段动作、整套动作重复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练习时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而切合实际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不同阶段以及动作的难易程度,科学地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间隔的时间,要注意及时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方法。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变换运动负荷、环境、场地、器材等,如放慢动作速度、降低运动负荷,或者采用相应的辅助练习等。变换练习应选择安排好变换的条件和运动负荷。在动作学习、改进和提高技术时,对变换的内容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练习效果符合教学的要求。

《三)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是指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练习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注意使练习手段、练习量和强度、练习间隙及练习程序的安排,符合教学要求。综合练习没有固定的练习形式,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掌握、巩固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

练习法常用以下组织练习的形式来实施,一般采用个人练习、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

个人练习

个人练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演练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因人施教和纠正个别错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体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的能力。在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时,也可以采用个人轮流练习法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由教师或学生骨干组织练习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节省时间,保证练习数量与质量,提高运动负荷,使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应统揽全局,抓住共性,督促各级完成练习任务。

集体统习

集体练习是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指挥学生统一进行练习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进行示范与讲解。集体练习要求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有令则行,无令则止。集体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提出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六、比赛法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出教学比赛的标准与要求,采用个人比赛、分组集体比赛、分组推选代表比赛等形式。这种教学比赛,可由教师评分,或者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来评定成绩。学生在这种具有“竞争”因素、心理紧张的情况下去完成动作,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套路的演练水平和比赛的适应能力。

教师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运动负荷的安排和学生的组织等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课中发挥主导作用。1.组织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组织好学生是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组织学生练习一般采用三种形式,即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与个人练习。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需要,应把这三种组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授课的组织一般采用集体教学与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复习课的组织一般采用集体练习纠正动作错误与分组练习巩固提高相结合的方法。2.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之一。在一次教学课中,一般安排两个主要教材,其他的教学内容应为这两个主教材服务,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有利于主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一次教学课中,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的练习一般占课时的三分之一,新授内容占三分之一,复习内容的巩固提高占三分之一。而且基本功内容力求为主要教材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打下基础。3.区别对待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年龄、性别、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在武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一次课中主要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技术指导纠错的方式方法、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武术拳种的不同风格特点等,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区别对待。4.贯彻套路教学基本特点的能力

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抓住这些基本特点,认真贯彻、分步实施。尤其是武术的攻防含义的教学,对于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懂其法、明其理,提高武术技术技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5.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鼓励这种热情,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之始终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练习之中,力求避免课堂枯燥、沉闷的现象。在武术教学课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语言诱导、竞赛评比、表演示范、分析评议等手段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6.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课堂的内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如外部环境的干扰、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运动负荷的调控、各种伤害事故的及时处理等等。

制定武术教案

教案是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期教学进度,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一堂课设计的教学方案。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教案的撰写

武术套路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练习时间与次数等方面,这些内容的表达概括起来大致有表格与文字两种形式,一般采用表格式较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编写教案,都应力求简明扼要,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教材符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课的组织严密,教学方法科学,运动负荷、练习密度适当,场地布置、安全措施落实。

(-)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

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选择组织教法和安排运动负荷的依据。课的内容与任务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因此,在制定课的内容与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让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对于部分基础好或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

2.课的内容、任务要明确具体

在制定教案时,课的内容、任务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要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突出教学的重点。由于每次课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的任务不能过多,要求不能太高,要有的放矢。特别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案各部分的撰写

根据课的内容与任务,在教案中对各部分的练习形式、组织安排、教学手段、练习时间和次数、运动负荷预计、场地器械等,都要作出周密的安排。1.开始部分

在开始上课时,一般应由班长(或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报告人数、记录考勤、师生问好、行抱拳礼,然后宣布上课,并由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与任务,提出上课的要求。2.准备部分

课的准备部分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身体各部位练习,为进入基本部分做好思想与身体方面的准备。准备部分中常用活动内容可以只写动作名称、学生的组织形式,而新出现的教学内容或比较复杂的教材,则应写出教法、要领与要求。3.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课的主要部分。教材内容的名称、要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步骤,易犯错误反纠正办法,练习次数、时间,以及学生的组织形式,练习方法等都要求以文字与图示详细说明。在编写基本部分教案时,应注意把教学与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结合起来,把重点。难点与保护帮助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结合起来,充分贯彻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与特点,使整个课堂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

4.结束部分

上一篇:夜深了,你在思念谁,谁在思念你美文下一篇:新教育实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