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2024-05-15

体育强市工作汇报(精选6篇)

篇1: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市体育强市建设工作思路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办好第**届全国运动会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决定》以及省体育局《XX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市结合实际,以“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体育综合竞争力,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一、抓住《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契机,实现群众体育工作新发展。

我们牢牢抓住《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作为,不断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一)工程建设坚持高质量。

《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决定》的实施,促进了我市的全民健身工程进入了一个由重数量向求质量转变的新阶段。为高档次、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工作,我们牢牢把握“突出一个中心,服务两个大局,强化三个意识,处理好四个关系”。突出一个中心,就是突出“质量”这个中心;服务“两个大局”,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大局;强化“三个意识”,就是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处理好四个关系,就是处理好眼前和长远、数量和质量、政府和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系。从而保证了每一处全民健身工程都是群众利益最大化的精品工程,受到群众欢迎,被誉为“亲民、便民、利民”工程。

(二)活动开展坚持多样化。

在市级层面,我们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上半年由市体育局牵头精心组织了“X杯”**第十四届万人长跑活动、第三届XX艺术节和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等,每次活动参加的市民都在万人以上。活动期间,我们还印发了一万多份《全民健身条例》宣传单。这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并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抓大”的同时,我们积极调动和发挥各单项体协在组织开展群体活动中的资源优势和龙头作用,鼓励、支持他们在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上半年各协会组织的活动有上百次。在县级层面,我们鼓励支持各县市区体育部门深入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形成本地特色,打造品牌活动。目前,X市的沙滩体育和大秧歌、X区的长跑活动

赛等已初具规模。

(三)健身组织网络坚持全覆盖。

为让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运行流畅,百姓满意”,使群众享受更多体育发展成果,我们“抓好两支队伍,管好一个阵地”,即抓好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管好晨晚练点这个健身阵地,实现了健身组织网络的全方位覆盖。目前我市各类单项协会17个,“**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也已在民政局立项即将成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员人数已近万人,晨晚练点2000多个。对已经建成的晨晚练点,实行挂牌服务制度,公示站点负责人、健身指导员、健身项目、练习指导时间、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舒心、科学的健身环境,吸引更多的群众不断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

二、夯实基础,竞技体育工作保持可持续发展。

在竞技体育工作中,我市以“为体育强省贡献更大份额”为目标,自我加压,开拓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是抓好项目布局调整工作。

按照“强项更强、弱项变强,空项补上”的原则,我市对竞技体育项目重新调整布局,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省内外领先水平的项目,强化一批在全省拥有竞争优势的项目,突破一批潜优项目、新上项目和弱势项目,项目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抓好基础训练工作。

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和“两严”方针,继续探索完善训练工作基础年、积累年、强化年、突破年的周期训练规律,深入研究各项目的运动特点和制胜

规律,积极开展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的创新,科学训练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是抓好市县两级体校建设。

市县两级体校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和世界冠军的摇篮。**的竞技体育能有今天的辉煌,得意于此,今后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夯实这一基础。我们要依靠市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投入,使两级体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体校内部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在全市统一制定了训练、教学、后勤、纪律、考核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使两级体校真正成为体育人才健康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市体育系统辖4个市级训练单位,10所县级竞技体校,市县两级共有教练员223人,在训运动员4000多人,共开展了25个竞技体育项目。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占全省的24%;“X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3个,占全省的22%,市、县两级体校的数量、办学规模保持了增长势头。

三、选准突破口,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一要积极发挥国有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体育产业主阵地功能,把现有场馆做大做强。我市拥有省内一流的场馆设施,在保证业训队伍训练的前提下,我们最大限度地向市民开放。**体育公园常年向市民开放的健身娱乐项目有30多个,在重要时间节点,我们还举办一些大型的健身娱乐活动。上半年,我市利用现有场馆成功举办了

2010年苏鲁豫皖晋冀城市射击比赛、2010年“山东万泰杯”全国7人制橄榄球冠军赛、2010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比赛、“张裕”2010年世界杯蹼泳赛等多项赛事。场馆的充分、高效利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我们训练经费不足,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转变发展观念,不断开拓创新,把硬件用硬,把软件做硬,实现体育场馆效益最大化。

二是开拓思路,放宽视野,在培育市场上下功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走向社会,面对市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办满足不同群体健身需求的健身服务业。近期重点抓好健身俱乐部的扩点增面,下一步要以俱乐部为平台,积极拓展体育指导业务。

四、落实“一把手工程”,推动体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为推动体彩工作更好发展,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省体彩“用精兵强将,抓县域市场,创全新局面”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体彩的“生命线”地位,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推进了体彩工作的发展。

一是加强体彩队伍建设。

为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体彩队伍,我们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他们的销售理念、营销技能和投注技巧;另一方面对新聘任的8名体彩办专职副主任,通过传、帮、带,使其迅速进入了角色,进一步夯实了体彩发展的人才基础。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在员工管理上,我们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定任务指标,明奖惩依据,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保证体彩安全,针对体彩发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出入票工作制度》和内部审计检查体系,严格规范设备采购、资金使用和对外合作程序,建立对大额购彩、兑奖资金的风险警示制度,保证了资金安全,为体彩发展建立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对落后网点的整改。

针对我市落后网点较多的情况,我们组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逐一走访每一个落后网点,查找落后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了限期整改责任人。对那些确实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劝其转让,尽快盘活资源,落后网点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在**晚报上增设体彩专版,增加户外广告宣传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体彩的知名度,树立了体彩的公益形象。世界杯期间,我们还在**晚报上开辟了“竞彩屋”专刊,助推了我市体彩销售工作。

我们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从上半年的体彩销售情况看,销量和在全省的位次并不理想。最近我们正在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争取下半年打个翻身仗。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全面落实《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决定》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地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快体育强市步伐,实现**体育更好更快发展,为奥运、全运作出更大贡献,为建设体育强省再立新功。

篇2: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201X年市政府印发了《贵港市质量兴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我市为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出台《贵港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方案》,推动从“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转变。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格局。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虽然我市在质量兴市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新的形势,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为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推进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质量工作,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如期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坚实保障,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质量强桂战略。为实现质量兴桂向质量强桂的新跨越,今天自治区兴桂办组织了调研组到我们贵港市开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桂战略的决定》起草工作专题区内调研工作。下面我就针对调研组提出来的问题,结合我市实施质量兴(强)市工作做简要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质量兴市工作成效及亮点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质量兴市﹙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质量形势,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各阶段质量工作。二是保障经费、鼓励先进。各市县政府在财政预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质量强市﹙县﹚工作经费。

2.品牌战略效果显著。

实施质量兴市以来, 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西名牌产品3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广西老字号2个,广西著名商标62件,广西优质工程14个, 4星级旅游酒店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设立“贵港市市长质量奖”,截至目前已开展了两届评审,共4家企业获奖。

3.标准化推进有成果。

全市已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6个,并制定实施各级农业地方标准24个, 覆盖了水果、蔬菜、粮食、禽畜及生态循环等多个产品和产业。贵港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永新畜牧西江公司等4个企业先后创建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服务业标准化方面,中石化贵港分公司服务业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在20获得批准立项,成为我区首批服务业省级标准化试点。

4.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末四大质量在保持原有水平上均有了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平均抽检合格91.5%;食品各环节平均抽检合格率91.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平均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农产品平均抽检合格率99%;全市大中型建筑工程验收合格率平均达95 %以上;全市各主要服务行业平均满意度达80%以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成率完成率达100%。

6.检测平台建设有突破。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质检中心建设,自治区级服装检测中心已完成实验室装修,自治区级水泥及建材检测中心已落实建设用地和完成项目立项。两级质检、计量技术机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市级质检机构检测项目不断拓宽,检测项目已达626项产品(参数),年检验样品总数已达3000多批/次。市级计量机构拥有35项计量标准,比20增长59.1%;投入设备和技术改造经费247.80万元,比2010年的60万元增长313%;计量标准装置及检测设备资产总值达310.16万元,比2010年的127万元增长144.2%;检测项目由2010的36项增至49项,达到平均每年增加2.6项,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计量技术支撑。通过优质服务,全系统20事业收入预计达到1315万元,比2010年增长3.9%。

二、“十三五”工业、农业、服务业质量发展目标

1.工业方面。巩固提升现有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发挥我市港口优势,以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农业方面。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生产,加大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管理,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发展支持政策。及时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复查换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年检、续展工作,促进我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种植面积稳定扩大,获得认证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得到发展。

3.服务业方面。继续以加快构建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建设为载体,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推动物流业国际化、规模化发展。以建设西江流域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为载体,丰富旅游内涵,加快服务标准体系,提升贵港旅游产品质量和规模,打造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品牌。以积极实施“树桂菜品牌”工程为载体,培育餐饮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休闲街区,努力实现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大力发展餐饮服务标准化和关联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

三、对质量强桂战略目标的建议

真正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电子化技术,归集质量监督、检验检测、行政执法、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特设、安监、环保等各个业务领域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信用信息,搭建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平台,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做好质量信用奖惩信息发布和监督整改。

四、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人居质量等方方面的困难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当前质量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质量兴市工作推进不够平衡。

我市质量兴市工作虽是同时部署、同步开展,但仍有少数单位的工作落实不够扎实,发展不够平衡、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2. 企业主体作用有待加强

少部分企业的质量法制观念及质量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生产与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低,有标不依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制约发展因素较多。

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企业规模低小散、产业结构低档次、产品品牌同质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等问题,以及高素质质量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缺少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品。

原创性产品和创新技术较少,国家级知名品牌不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不明显,质量理论研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不强,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5.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高端检验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应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等问题,技术机构的检测技术与装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检测平台还缺乏“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高素质人才不足;检验检测市场化发展,对贵港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服务质量水平提出了新挑战。

五、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方面,需要的支持

从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帮扶贵港市完善产品、特种设备、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支撑保障体系,满足企业的需求,减少异地检验检测造成的各项成本。

篇3: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强市名城”内容丰富, 涵盖广泛。市档案局作为市委的职能部门, 更好地为建设“强市名城”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提出以建立“三个体系” (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 为根本, 以推进“三大工程” (档案馆新馆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 为依托, 以强化“三个能力” (服务科学发展能力、服务和谐社会能力、服务党的建设能力) 为重点, 充分发挥“资政惠民”作用, 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努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全面提升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水平, 为张家口打造“强市名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 营造文化内涵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 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发利用档案的中心、现行文件查阅的中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场所,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近年来,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 驶上了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快车道, 雄厚的实力基础为建设“强市名城”绘就了一幅崭新的蓝图。但是市档案馆馆库面积、基础设施、安全保管、公共服务等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由于库房面积紧缺, 自1993年地市合并以来近20年市直党政机关的档案应该接收进馆而无法进馆, 明显与《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要求相背离。由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和设备短缺, 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和对外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远远不能满足市委中心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用需求。

目前市档案馆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强市名城”建设中的“短板”, 不仅制约了我们“服务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能力”的有效发挥, 也与发掘张家口历史文化底蕴、繁荣名城文化的新形势极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现实的需要, 建设一个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张家口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档案馆势在必行, 这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符合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河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张家口等市, 国家档案馆均按照国家市级一类标准设计建设”。2008年国家出台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我市有15个县区列入规划并享受中央财政支持, 张家口档案馆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

从营造城市文化内涵出发, 市国家档案馆新馆建设应列入全市城市建设及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 把新馆建成与“强市名城”建设相匹配的具有文化内涵、现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如此必将进一步提升张家口的城市文化内涵, 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资政惠民”的作用。

二、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搭建信息平台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充分挖掘和利用馆藏资源, 发挥档案价值和作用, 不断提高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能力是新时期档案事业的重点任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 特别是信息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 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涌现已经对传统档案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档案载体和管理手段都面临着更新换代。档案部门必须着眼于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现代化手段, 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积极拓宽档案工作领域, 大胆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档案数字化建设道路, 实现历史档案与未来档案的有机链接。

“强市名城”的建设离不开信息资源, 而档案则是最真实、第一手的信息。目前市档案馆以保存纸质档案为主, 还未能实现全文数字化,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还有较大的差距, 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档案数字化建设, 就是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 以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核心, 以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 研究和处理信息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积极采用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 实现电子文件在线归档、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和资源共享。当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点, 是把各种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档案,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利用“张家口档案信息网”和“张家口政务网”向社会展示出来, 做大做强馆藏档案这一巨大的信息平台,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贡献率, 为建设“强市名城”服务。

三、推进档案资源建设, 保存历史原貌

把张家口建设成为“强市名城”, 是市委审时度势, 科学判断作出的重大决策, 必将对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档案工作为“强市名城”建设服务,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反映“强市名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档案接收进馆, 使真实反映这一重大决策的出台以及决策的落实情况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延续了张家口的历史。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重点是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资政惠民”这个主题。“资政惠民”体现了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责, 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政”就是档案工作要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发展服务, 为提高各级政府执政能力服务, 体现在科学执政要依靠档案, 民主执政要运用档案, 依法执政要凭借档案;“惠民”就是档案工作要服务民生、惠及百姓, 这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直接体现。当前为“强市名城”建设收集、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档案部门的历史责任, 是档案工作“资政惠民”的最重要体现。

篇4: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1.Graduate Dep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2.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Center,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Beijing 100061,China;3.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对提高上海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上海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并规定了具体任务。“体育强市”不仅仅指竞技体育的强势发展,“体育强市”建设本质上是一个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赛事、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场地设施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强市”建设对于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提升上海城市形象以及提高上海市民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体育服务关乎广大市民基本体育需求和体育权益的实现,更是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与保障。无疑,“体育强市”建设对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上海建设“体育强市”的相关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指出“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为了推进建设“体育强市”的战略部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1年11月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该文件阐述了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体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部署了六大主要任务,即“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竞技体育创造新成绩、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体育赛事提高新效益、业余训练培育新人才、体育设施提升新层次”。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体育强市是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2 公共体育服务:上海“体育强市”建设的基础支撑

公共体育服务即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1]。公共体育服务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轴心,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化的体育组织、科学的健身指导、准确的体质测评等服务内容。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从民生角度来构建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长效机制,是体育事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更是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的基础性支撑。“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建立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体育回归民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上海“体育强市”建设以满足市民多元化体育需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市民身心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与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公共体育服务惠及全体市民,对于培养广大市民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增强市民体质健康、促进体育生活化、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形成浓郁的城市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为包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描绘了蓝图,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也正在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当前,上海正在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这对上海的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然会相应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水平、数量和质量,作为体育强市基础支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理应得到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一项以满足群众公共体育需求为目的的“实事工程”,是上海市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支撑和切实保障。

3 “十一五”时期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就

3.1 制度化建设逐渐加强

“十一五”期间,针对公共体育服务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与法规,这些制度化政策法规的出台为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依据与保障。《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即构建并完善具有上海特色的多元化全面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市民体育健身意识,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在“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的引领下,2006年针对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制定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社区公共运动场开放管理办法》,指出社区公共运动场的设计应做到“四注重”,注重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效果;注重公共安全;注重与绿地的协调;注重与环境的匹配。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实事求是、以区县为主的建设原则。建成后的运动场应常年对外开放,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8小时。然而,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建设与开放仍然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2007年上海市体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试点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将上海市长宁区、杨浦区作为试点区域,对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探索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安全、有序、长效运行机制,同时要求社区应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期间的健身指导。为了监督社区与学校场地设施的开放情况,2008年上海市体育局出台了《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评估办法(试行)》和《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评估办法》等文件。

3.2 便民化设施不断增多

“十一五”期间,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物质基础——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的数量不断刷新,便利、亲民、利民的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成为公共体育服务取得成就的有力体现。2006年上海市全市共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130个,社区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80个,社区健身苑201个,居(村)委会健身点4537个,配备各类健身器材8.2万件。同时,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全年建成各类农村体育健身运动场95片、乡镇健身苑(点)180个。2007年全年共建成社区健身苑201个,基本覆盖街道、乡镇;建成社区健身点4586个,覆盖100%的居委会和80%的村委会;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建成农民健身设施400处。2008年新建社区公共运动场46处130片,新增体育设施面积50000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实际可向市民开放的社区公共运动场共有220处,有124处对市民免费开放,占总数的56%。同年,政府继续加大对于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投入,共投入3848万元,新建农民健身工程431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60000多平方米。2009年全市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261处,合计建成各类运动场地637片37.8万平方米;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处,设施 1490 个,总面积 61.8 万平方米。[2]

3.3 系列化活动初具规模

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市民体育兴趣与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上海市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全民健身节三大品牌活动;并积极开展青少年寒暑假体育活动和比赛,有23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第24届上海市中小学生跳踢比赛;有640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新闻晨报杯”篮球赛和“新民晚报杯”足球赛;有近7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游泳培训。2007年,成功组织了东方明珠市民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月等活动;组队参加了迎奥运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展示大赛;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会。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东方明珠、松江佘山元旦登高长跑活动,春节“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春节健身大拜年”,“日行一万步,健康迈向奥运会”上海市公务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我的奥运我参与”等大型主题活动。2009年借助举办世博会的东风,除了继续推广东方明珠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等大型群体活动外,于5月10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8月8日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以健康跑的形式传达“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的主题和“生活体育”的理念。在青少年暑假期间,市体育局会同市教委开展了“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并继续开展“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学生篮球赛、“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和“东方体育日报杯”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这些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欲望,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2010年继续举办了东方明珠元旦登高、市民健身大拜年活动;举办了社区体育大联赛;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继续举办了中小学生跳踢比赛、中学生篮球赛、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人人运动、学会游泳”等,形成了具有品牌特色的针对青少年特殊群体的一系列健身活动。

4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制度设计”执行不力

在目前政府“管理行政”的体制下,无论是政府办体育、政府管体育还是政府养体育,都存在着实体与程序法律制度的缺失[3]。虽然上海市每五年都会制定《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政策法规,文件中均多次强调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政策、法规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公共体育服务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相关立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上海市已经提出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的号召,但仍缺乏具体、配套执行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律、法规。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层面,政府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之一,政府承担着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以及提供相关的财政支撑等职责,但法律制度上仍未清晰地明确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职能和角色定位。与公共体育服务内容相关的有些立法的地位不够高,比如《上海市社区体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评估标准(试行)》、《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评估办法(试行)》等多为试行的管理与评估条件,处罚力度十分有限。《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只规定了一些比较宏观的工作任务与重点,仍缺乏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序性法律。目前,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绝大部分资源垄断在行政管理部门手中,由于没有程序限制和政策法规的约束,高度的集权配置致使公共体育服务的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合一,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局面造成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低下、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不高、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负担沉重等窘境。

4.2 “多元主体”供给失衡

围绕着公共体育服务这一主题,最为核心的内容即为公共体育服务“由谁供给”、“供给什么”和“如何供给”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由谁供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不同的供给主体,所供给的内容与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应该“由谁供给”,才能解决后续“供给什么”和“如何供给”的问题。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然而,随着上海市经济发展,上海市民的公共体育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政府这一单一的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目前,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4]。但上海作为我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配置,如采用特许经营、内部市场、凭单制和政府采购等形式,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此外,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社会组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一,其作用应该是十分巨大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供给主体中群众基础最深厚、感染力度最强的一种供给主体。社会组织是能够促进市民之间交往、激发市民体育运动兴趣以及满足市民日常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一种组织形态。然而,纵观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举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东方明珠市民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月、“日行一万步,健康迈向奥运会”上海市公务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活动均是由体育局举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而由社会组织运作与举办的群众性活动相对较少。

4.3 “以需定供”尚未畅通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实现上海市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城市转变。服务型城市背景下的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者”形象,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然而,上海市目前构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比较明显的政府意志,即由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根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据现实体育资源条件而设立的政府期望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市民的体育需求及其变化特征。有研究表明,上海市民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并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少,免费开放率低,免费开放的时间过于短暂,免费开放时段不合理;健身场馆收费价格偏高,与一般民居的消费能力不相匹配;所能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数量较少、种类单一,现有健身点、健身苑已经不能满足少年、青年和中年人的健身娱乐需求;目前社区公共体育场在规模上和地点的选择上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全民健身点的布局不尽合理,未能充分体现其便民性[5]。由此可见,以市民体育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首先要了解市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应在其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范围内尽力提供相应的服务;其次是市民的体育需求发生变化时,政府应积极回应市民新的体育服务需求并确保满足市民的体育公共需求[6]。然而,目前政府较少关注民众的真实想法和评价,在所谓的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也因此往往缺少民众的表达和参与的环节,因而在许多地方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脱离民众的需要,造成服务与需要的错位乃至脱节,其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往往是上级的“规定动作”或者是官员的“想象”,甚至是一厢情愿。

5 建设“体育强市”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5.1 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

公共体育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与保障,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步伐,最基本与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在建设“体育强市”的进程中,为了确保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即将新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在选址和规模上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和覆盖面积。加大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开放力度,可以着力打造以区级大型全民健身中心为引领,以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全民健身点为重点,以居民区体育设施为基础,以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的建设设施、社会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为补充的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此外,政府应该进一步出台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序性法律,强化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程序限制,改变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局面,使公共体育服务在完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保障。

5.2 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涵

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须处处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主旨。离开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对人的生命品质的关怀,再多的健身设施、再好的硬件环境,也将事倍功半[7]。在建设“体育强市”的进程中,可以将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作为依托,以晨晚练健身点、健身展示大会、新优健身项目培训为引领,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调动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上海市的生态环境优势,将体育活动与生态公园、绿色湿地相结合,使市民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能够体验良好的生态环境、陶冶身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群众体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融合;应更加积极承办各种大中型体育赛事,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深刻领悟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的共鸣。依托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之间通过举办各种社区间、家庭间健身、竞技一体的体育联谊活动,对市民喜闻乐见、基础深厚具有地区特色的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推广,如海派秧歌、排舞、手杖舞等等,真正实现“一街(镇)一特色”。依托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继续深入开展每天锻炼1小时、人人学会游泳、校园足球等活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此外,应加强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的职工体育建设,推进以企业组队、企业交流、企业办赛为模式的职工体育大联赛,培育“一企一操”、“一企一队”、“一企一会”、“一企一赛”的企业体育活动品牌。[8]

5.3 培育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

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但不是惟一供给主体,需要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在上海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管理职能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与转变,政府应由过去的高度集权,逐渐将权力下放给企业和社会,形成多元的供给主体体制,尤其在准公共体育产品的领域[9]。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健身意识的提升,广大市民公共体育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同的供给主体,能够提供不同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这是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方面体育需求,可以避免政府单一供给所产生的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公民基本体育权利的保证。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与服务外包等方式,将市场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来,如可以将某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转让给市场,使得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市场可以通过引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增强公共体育服务产业活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10]。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民间健身组织等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上的作用,使其能够分担政府的一部分职能,改善政府由于能力不足而带来的供给效率偏低的困境。

5.4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机制

现阶段,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使得公共体育服务评价相对空泛,尚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与激励作用。在评价过程中重形式轻效果,只注重公共体育服务年度资金投入数量、体育场地设施建筑面积等等,而忽视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况且,单一的“自上而下”监督机制无法体现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程度,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机制。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中,除了包含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外,还应注重对投入产出效益、体育设施利用率以及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指标等。市民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主体之一,应建立健全市民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参与机制与表达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公众监督机制,将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以及政府对于市民评价的回应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之中[11]。在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权重,使民生工程中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占据应有比例[12]。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体系中,也应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体育锻炼达标情况、居民体质监测等指标,以丰富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构建包含评价取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的完整评价系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9.

[2]上海市体育局编.上海体育年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叶小兰.健康权视野下的体育公共服务探析——基于人权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0(3):29.

[4]郑家鲲,张怀波.影响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5):20.

[5]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体育科研,2008(2):38.

[6]曹可强.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需求导向——以上海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4.

[7]戴健.公共体育服务要立足人的幸福[N].文汇报,2012-08-08(5).

[8]上海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9]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2012(5):69.

[10]荆俊昌,冯欣欣.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6):67.

[11]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J].人民论坛,2011(10):39.

篇5:体育强市工作汇报

一、领导亲自督导,项目直接上报为确保扩权市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亲自进行督导。先后四次召开专门会议,精心安排,要求及时加强与省林业局的联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市领导根据我局实际情况,逐条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自行审批和直接核审上报的项目,目前,我局已直接申请上报的项目有三个:一是退耕造林5000亩,匹配造林10000亩;二是杨扇舟蛾防治项目;三是杨树天牛防治项目。

二、加强干部学习,做好业务衔接为尽快与省林业局的工作完全接轨,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操作规程,用足用好政策,我局全体人员正在抓紧学习,掌握政策,熟悉业务,并建立了与省局直接联系的网站,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省局政策。同时,加强与省林业局的联系、沟通,两次与省局有关业务处室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就有关政策法规、项目办理和审批方面等问题,进行了咨询。

三、对口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到位根据省林业局的机构设置,我局对相关科室进行了小范围调整,做到完全对口,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科室今后的工作指责,确保人员及时到岗到位。

篇6:创建质量强市工作小结

2015年12月工作小结

------以巩固深入为切入点,构建质量强市长效机制

我们是属于交通大家族的一员,以我们的辛勤工作和高质量的服务,来使我们的信誉倍增、形象更好,创造“交通人”的形象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无论任何工作、任何工程,只要是“交通人”干的,大家就放心、高兴。龙陵分公司2015年紧紧围绕“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及集团公司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市各部门的工作,努力开展质量强市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和规范,深化学习,真正把“交通人”这个无形产品,锻造成全市人民公认的信誉品牌,有力推进我市质量强市工作正常有序健康开展。

我们将在继续巩固质量强市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持久地抓好质量强市工作。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 :

1.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理念创新;

2.从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出发,实现质量强市工作体系创新; 3.从增强针对性入手,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内容创新; 4.从实效性着力,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措施创新。

上一篇: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下一篇:企业文化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