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散文欣赏

2024-04-16

杀猪散文欣赏(共8篇)

篇1:杀猪散文欣赏

杀猪散文欣赏

吴伯能自幼心浮气躁,自恃很高。跟师傅学了好几门手艺,但都不求精益求精,只是走马观花看看,侍弄几下就会了。别人三五载才能学精的手艺,他三五日便会了。到如今已是三十好几的人,若说手艺也有十几种在身,但行行是半把手。他并不思悔改,时常在人前好卖弄。前几日,一邻居电视机坏了,他就自告奋勇前去修理,可他捣鼓了半日,也没有弄出个头头道道,自觉没趣,谎说不能修了。而别人一会儿就修好了。邻居觉他一番好意,就没有说什么。他却不以为戒,依然我行我素。

又 一日,吴伯能和岳父对坐小酌。三五杯酒下肚,二人已有几分醉意,话也就越说越投机。岳父说“小军【岳父的小儿子】的婚事,我基本上已经安排妥当了,还有一件事至今未有着落,实在另人心焦啊!”“什么事令您老如此费心?”吴伯能瞪着一双朦胧的醉眼,摇头晃脑的问。”岳父说”去年冬天我养了一头小猪,如今小军婚事正好可派上用场,可杀猪人至今没有着落。”“我以为是何事,不就是杀头猪吗?有何为难,你约定时日我来杀猪。”吴伯能不以为然的`说。“你能杀猪?”岳父有些惊讶“以前不曾听说。”吴伯能说“我十七八岁时跟张屠夫学杀猪,一日杀猪百十余头不在话下。后来我妈说有损阴德,我就另谋他业,只是时日久了,不曾提起大家就自然无从知晓。”于是二人言定,三日后由吴伯能主刀杀猪。

这日,吴伯能与一帮朋友喝酒,天南地北聊的正在兴头上。小军忽然不约而来,“今日杀猪,爸让我来催你。”且说吴伯能他们聊的正酣,被小军当头一喝,这一惊非同小可。吴伯能惊出一身冷汗,方才忆起前日之约,顿时就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其实他早年跟张屠夫学杀猪不假,不过是个小角色,只是提提工具,拔拔猪毛之类的事情。至于主刀杀猪,是连边都不粘的事。前日之约,显然只是瞎吹了几句,让岳父逮了个正着。吴伯能做为长女婿,为博得岳父岳母赏识,常常在他们面前夸夸其谈,因其脑子灵活或着是运气好,替岳父家马马虎虎办了几件实事,虽不尽人意,但勉勉强强凑凑合合也过得去。自此后觉得很是长脸,并不把其他女婿放在眼中。可是今日之事,要是失约,自己将颜面尽失,威风扫地。他略微思索,横下一条心“我就不信,杀不了一头猪。”于是对小军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他又招呼四位好友:张三,李四,王麻子,胡五,细说杀猪之事。于是五位大汉雄纠纠,气昂昂奔牛家庄岳父家而来。

五位大汉来到岳父家,客套了一番,就直奔后院猪圈。尽管猪又肥又大,见者无不称奇,还是让五位大汉抓腿的抓腿,提耳的提耳,轻而易举地抬到杀猪案板上来。

杀猪场地设在院前街口方圆数十米处。此时是农闲之时,又经岳父大肆宣传,观者少则七八十人,多则数百人,连牛家庄德高望重的牛老太爷也来助阵,真是风光之至,荣幸之至。岳父忙献茶奉座以礼待之。

且说张三,李四按猪前身,王麻子,胡五按后半身。可怜这三百斤得庞然大物,被四位大汉死死按定,只有嚎叫之声,而无反抗之力。吴伯能从腰间拔出一把菜刀,众人皆笑了。小军说“别人杀猪都使尖刀,唯你使菜刀。”“是刀就能杀猪,”吴伯能说:“这就是另类。”他把刀放到猪脖子上,上下锯切。小军说“别人杀猪,尖刀刺入猪脖,猪流血而死,你这样的杀猪方法,我生平第一次见到。”“杀猪杀心,杀尾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杀法。”吴伯能此时倒很镇定,因为猪已无反抗之力,横竖也会被他所杀,于是竟有几分飘飘然,话也就多了起来。“这是我新创的吴氏杀猪大法,且让我使来,大伙开开眼。”此时岳父见女婿能言善辩,艺高人胆大,很觉脸上有光,也就开腔了“你姐夫是‘老手旧胳膊,提起就摸着’,小孩在家懂什么!一边去。”

吴伯能双手猛使力,刀入猪脖三分,猪疼痛难忍,大声嚎叫,摇头摆尾,四蹄乱蹬,几欲逃脱。四位大汉慌忙扑猪身上方才死死压定,鲜红的血顺着猪脖子一股又一股地流了出来。过了约十分钟,猪已声息全无,死了。吴伯能长长地舒了口气,四位大汉也从猪身上爬起,长长的喘着气,屁股刚挨着凳子,端茶欲饮。忽然那猪一跃而起,跳下案板,向街口奔逃而去。“赶快追猪!”岳父大喊。众人方才惊醒,三,五十人慌做一团急追而去。年高德勋的牛老太以手杖击地大呼“作孽啊!造孽!”

原来屠夫杀猪,手持尖刀戳入猪脖,翻转刀尖割断气管和血管,尖刀又深入一尺有余刺入猪心,才算大功告成。吴伯能持刀锯入猪脖三分,只割断血管,而气管和猪心却完好无损。猪虽流血,而气息尚存。只因四位大汉近八百斤重压,猪无力氶受而昏死过去了。吴伯能他们方起身,猪身上的重压解除,缓过气来,求生的本能,使它一跃而起逃走了。追猪的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心诚意,他们急人所急。另一类是打着追猪的旗号,实则是看热闹和起哄的。后一类人说笑着,打闹着,高声呼喊着。当时的气氛即紧张,又看似热火朝天。后来不断有人加入,追猪团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当时的壮观情形,牛老太爷至今记忆犹新,他曾要求把追猪团壮观的场面和人们的热情写入村史,以示后人。

那猪跳跃下案冲出街口,向右一拐,进入一片玉米地,人们 紧追不舍。猪在地里东逃西蹿,横冲直撞,近百十人在后边南堵北截,你推我搡,踩倒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双方相持了十多分钟,胜负便见分晓。吴伯能年轻力壮一直跟在猪屁股后边。起先猪还跑得轻快,后来就慢了下来,最后就趔趔趄趄的走着,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躺着不动了,猪终于累死了。人们浩浩荡荡的把猪抬回来置于案上,吴伯能继续使用吴氏杀猪大法将剩下的事干完。

从此以后,吴伯能便出了名。

篇2:杀猪散文欣赏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幼年到童年,到花季,每个年头都在农村老家过。而过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杀猪、吃猪肉、啃猪大骨头。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每年过完年的春天,父亲就会去集市买回一头黑色的小猪娃娃,然后精心喂养到当年的腊月,村上都有杀猪的,进入腊月就开始杀猪,我和儿时的伙伴,就会围在杀猪的周围,有时,要个猪蹄甲,在地上捡些散落到地上猪油,回家放上一根棉花做的灯芯,晚上点着,拿着出去玩,油不够了,有时,还偷偷的在自家的猪肉上撕下一块猪油,放在猪蹄甲里,让它燃烧。

记得那年腊月杀猪,早晨,天刚麻亮,朦朦胧胧中听到父亲和周围村邻的声音,几个人一起,就去猪圈里把猪捆了,随后就听到猪的嗷叫声,我马上意识到准备杀猪了,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腾腾从被窝中站起来,麻溜溜的穿上衣裤飞身下床,准备去杀猪场看杀猪的。

早饭做好了,我匆匆茫茫吃了一点,看着平日里喜欢吃的食物,却没有胃口,我想等着吃肉,等杀猪后父亲煮的大骨头肉。

八十年代的腊月,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特别的冷。那年的腊月也不例外,北风呼呼的刮个不停,天空飘着小雪粒,小雪粒偶尔打到脸上手上,还真钻心的疼。尽管如此,我还是站立杀猪场的院中,等待着杀猪。

想想和我相伴近一年的黑猪就要变成刀下菜,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我幼小的心充满了矛盾,特别想吃猪肉,特别想啃大骨头肉,可又不想叫杀大黑猪。从初春到冬末,每当喂猪的时候,我准会尾随其后,然后扒在猪窝边上看猪吃食。人们吃剩的饭、菜,还有刷锅的泔水,都是猪的主食,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花开花落,草荣草枯,黑猪和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我每每叫它,它都会看着我卷着细小尾巴哼哼哼哼的叫个不停。

那时候,喂猪是每户人家必须的,如果谁家没养头猪,人们便会议论纷纷,你看他家懒的连头猪都不养。其实,养猪并不是能赚多少钱,俗话说得好;“喂猪不打圈,等于瞎胡乱。”说的就是要圈养,因为圈养起来,猪拉的猪粪可以做土地的肥料。养猪,是人们节约的象征;养猪,是人们勤劳的象征。

正当我为杀大黑猪伤心难过的时候,轮到该杀我们家的猪了,把捆好了前后蹄的大黑猪抬到桌子上,只见杀猪者拿起一根长木棍,照准猪的耳朵下狠狠的打上一棍子,那棍子下去就把猪打晕了,只听一声穿破云霄的嚎叫,杀猪手迅速把长长的刀子从猪的脖子下捅去,大黑猪应声倒在了血泊中。

北风继续呼呼的吹着哨,细小的雪粒不住的飘落在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不消不化,像撒了一层薄薄的砂糖。我的脸冻的通红通红的,脚也感觉麻的、木木的。

然后,在猪的后腿上剌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长长的铁棍,从那个小口里穿进去,把猪的全身都通一遍,开始吹气,一会儿,用气吹的猪大大的。等着下锅去毛、开膛、洗肚肠。我在跟前目睹了整个杀猪的过程,有时,我还可以要一个猪膀胱,里面放几个玉米粒,趁热吹起来,圆圆的,于是,每年杀完猪,就为我添了一件玩具,可以玩好几天呢。自己把猪肉拉到家,把猪肉放于桌子上,一般情况下,等杀猪的有空时,他会拿着刀去把猪肉劈开,谁家的猪谁家就可以卖肉了。

厨房内,一股淡淡的骨头肉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猛地翻身下床,奔向厨房。厨房的大灶上,搭着一口硕大的铁锅,铁锅内装了满满一大锅猪骨头。骨头连带着肉在锅中沸腾着、翻滚着。渐煮渐浓的骨肉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厨房,香气顺着门缝窗缝飘向整个院落。

奶奶进了厨房,看着我双眼紧盯煮肉大锅出神的发呆的样子笑了,一脸的灿灿的笑,笑的如一朵含笑的花,那么洁白、纯真,散发着香气。她俯身抚摸着我的头发,说:“饿坏了吧,小馋猫,叫奶奶先给你盛一个大骨头。”骨头肉还在铁锅中不停地翻滚着,我呼吸着锅中发出的浓浓的肉香味。奶奶用大铁勺从锅中捞出一块大骨头肉放到碗中,用手轻轻扯下一块肉,放到嘴边吹了吹塞进了我的嘴里,还没等我自己品尝品尝肉的味道,肉已经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吞咽了下去。奶奶正要再扯一块给我,我上前一步,一下子从碗中把整块大骨抓到手里,骨头还有点发烧,可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双手抓紧,大口大口的啃吃了起来,吃的我满嘴都是油,一大块大骨头上的肉被我瞬间吃完,真有股饿狼扑食的感觉啊,奶奶在一旁看我吃肉的穷相哈哈大笑,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看了吃的差不多了,给我盛了一小碗骨头汤,我慢慢的呷了一口,肉汤顺着咽喉滑向体内,好香好醇啊!

天色渐晚,雪在继续的下,雪粒变成了雪花在空中轻舞飞扬。大黑猪除去了骨头和肚肠,只剩下两大扇肥肉平放在上屋的案板上,只等明日切割后下油锅。

大骨肉还在文火中微微翻滚,更加浓烈的肉香味已满了整个农家小院。

几十年过去了,猪肉早已成了普通人家餐桌上每天都能看到的食物,我早已不再馋猪肉了,可儿时吃肉的童真和奶奶爱我的亲情成了我生命中恒久香醇的滋味,永久的在我胸中脑中回味。

篇3:略谈散文语言的欣赏

散文的语言必须写得精炼优美, 朴素自然。精炼, 就是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精炼, 就是要做到言少意丰, “寥寥数语, 就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语言精炼的典范, 比如其中的第四部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噩耗, ……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 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一段文字记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概略经过, 勾画出请愿者惨遭虐杀的情景, 揭露了反动政府凶残的面目和御用文人卑劣的嘴脸。不仅如此, 而且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认识、感情和态度。文字之简短、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感情之强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警句的运用是语言精炼的一个突出表现, 它易记、易诵, 精辟、深刻, 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些语句是议论, 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因而使整篇散文的抒情性更强烈。读着这些警句, 谁都为这些语句所感动, 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优美, 是指语言清新明快, 生动活泼, 富于形象、感情和音乐美, 读起来能给人以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真正的语言要自然、朴素、纯真。杨雄在《法言·词神》中说:“大文弥朴, 质有余也。”说的是好文章以朴素的语言为贵。朴素、自然、纯真的语言, 是一种语言艺术, 是语言技巧娴熟的标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言极为朴素自然, 犹如忠厚的长者对孩儿叙说往事, 侃侃而谈, 娓娓动听: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样的开头, 明白如话, 富有情味, 引人入胜。接着写百草园里“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树叶里长吟的鸣蝉, 菜花上肥胖的黄蜂, 泥墙根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以及蜈蚣、斑鸠……这些语言朴实纯真, 亲切感人。

阅读散文, 要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要深入地体会散文的思想感情。欣赏, 是高层次的带有综合性的阅读, 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 边读边全面地体会文章的美。也就是说, 先求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

篇4:散文《散步》欣赏

散步,这是一个极普通的题目,也是一件极平凡的小事,但《散步》的作者却抓住了生活中这一件易为人们忽视的小事,开掘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读后令人神驰遐想,余味不尽。

作品中散步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成员虽极简单,但安排却可谓匠心独运。散步时小家伙象发现新大陆似的一声喊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点出了这种安排的深刻寓意。妈妈和儿子,这是两代人。前面的两代人是老的一代和壮年的一代;后面的两代人是壮年的一代和幼小一代。他们在田野上散步,但也可以看做是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跋涉。老的一代,壮年的一代,幼小的一代,代代相承,连接起生命长河的链条。生命的长河是无限向前延伸的,但每一生命个体的存在又是有限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轻轻地点出了这一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有些老人要死去,但春天还是照常来。“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散步》中主人公的感受,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文中散步的三代人不也令人想到生命吗,三代人,这是生命所必然经历的三种不同存在的阶段。

三代人,年龄不同,境遇各异,思想不一,于是在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喜欢平顺和追求有意思,这正是生活中老小两代人之间常见的分歧,这一情节的安排于平淡自然中见深刻,足见作者之功力。这一分歧的解决颇耐人寻味。因为“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着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所以在歧路前如何举步取决于“我”。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各得其所又不愿意,“我”在这种情况上决定委屈儿子,但这时母亲变了主意。小路不平顺,但毕竟有吸引人之处,那里有金黄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的改变主意,也许有疼孙儿的心理,但也许更主要是因为被小路绚丽的风光所吸引。一家人终于走在有意思但又不平顺的小路上,这是代表未来的儿子所选择的道路。散步中这一小小插曲可以令我们想到生活中无数类似的事件,这里展示的是一滴水珠,但它包含着世界上所有的水包含的一切元素。

《散步》的结尾也是意味深长的。“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走得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似乎也的确是整个世界,老的代表过去,小的代表未来,这过去和未来都在现在的肩上。

篇5:杀猪过年优秀散文

1铭刻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儿时在乡下过的新年,那时,还常会听到长辈们说“腊月二十三,除尘扫房间”,寓意是扫除陈旧迎接新年,全家人会一起动手打扫房屋,拆洗被褥、清洗家具、粉刷墙壁、披红挂彩……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春节临近时家家户户还要忙着杀年猪、蒸年糕、炒干货……直到吃上年夜饭时才算忙完。

“杀猪过年,样样齐全。”小时候的故乡,每至年关时节,家家户户就为过春节忙乎开了,做炒米糖、磨豆腐、推糯米、打年糕……农历进入腊月后,过年的忙碌就到了高潮,其中最热闹隆重的就要数“杀年猪”了。

土地承包到户后的岁末腊月,杀猪匠(屠夫)在年前最吃香,杀过年猪要提前给杀猪匠预约排队,杀猪匠依次从村头挨家逐户杀到村尾。杀猪以前,要把长得毛色光亮、头壮膘肥、肉厚浑圆的那头猪挑选留起来,提前一天赶出猪圈,不再给猪喂任何饲料,以便肥猪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排尽拉空,杀猪匠打整肠肝肚腑时就快捷顺手。

腊八节前后,村前的空地上,每天都能听到人们吆猪、按猪、捆猪、杀猪的嗷嗷叫唤声。杀猪过年是乡里人的习俗,其实在那生活相对贫嘴薄舌、缺吃少穿、生活拮据的猴年马月,杀-条肥猪过年寄托着全家老小一年的奢求和欲望。

我父亲在世时常常感叹地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啊!联产承包土地下户后,这二三十年我回村上去看了看,猪吃的饲料与五十年代至70年代末相比,以前的人还没有现在的猪吃得好!”那个年代的肥猪要饲养一年半载,猪食主要是米糠、麦肤、酒糟、糠壳和青饲料,家庭生活的残羹剩饭,还有就是山坡上长的野猪草,地里种的红苕藤、卖蔬菜时剩的残枝败叶等就是喂猪养猪的好东西,即便是要喂点精饲料(红苕、玉米、高粱、杂豆类)都是从人的嘴巴里挤出来的,因为这些都是人们一日三餐锅里碗里的主食。喂精饲料也有讲究,母猪下崽、小猪出笼以前、肥猪宰杀前一两个月,而且能挤出点粗粮用红苕(红薯)、玉米、高粱、杂豆类喂猪的家庭是相当殷实的,家里既要没负担,且全家人都能在生产队挣工分,生产队分口粮先按人口分,年终决算后按每家的工分多少来分口粮,所以每户人家要在一年内喂养出栏几条肥猪,那是相当不易的。

要说喂养肥猪在那清贫的年代,喂养到120斤以上的一条肥猪,少则十个月到一年多才够收购达标等级,130斤以上为三等,140斤为二等,150斤为一等,超过160斤为特等。猪喂肥后,就要请人用竹块栏子或背柴架子抬到食品公司收购站,换回那精贵的肉票、油票、宰杀证和近六十元钱。过年杀的肥猪多半要喂上一年多,而且重量也就在150至200斤左右,若那家喂出一两头上200多斤的大肥猪,同一生产队、大队或近村、邻村的乡亲们都要跑起来看稀奇。那时七姑八婆们就要夸谁家的媳妇或婆娘最能干,养出了又肥又壮的大肥猪,总是啧啧称奇:“平常喂了些啥子哟!快把妙招说来听听……”此时的家庭主妇们最出彩,脸上总是绽放着一阵阵红晕和那芙蓉出水的笑靥。若让大队干部知道喂出了大肥猪的消息,准能在当年被推荐为先进个人,在全公社广泛宣传,或许还可能在公社三代会上戴大红花,获得诸如“养猪能手”、“勤劳突击手”、“致富标兵”等等殊荣称号。换到现在科学养猪,200斤以上的肥猪“小儿科”,最多四个月左右,就早超过了那个年代的大肥猪的重量水准。

2计划经济时期,就是我童少时代(上世纪70年代),农村人要想杀头过年猪,必须先向国家缴纳(也称统征统购)。一头毛猪,办了宰杀证才有资格,叫送一宰一,更不能私自宰杀,要被罚款没收和批斗。那时粮食少,人们填饱肚子都很困难,哪还有粮食喂猪?收购站规定缴毛猪要120斤才达标,一头猪很多人家喂了一年多,收购站除去几斤食(活猪肚子里吃进去的东西),那猪还是不够秤。村民卖肥猪的时候,为了避免猪在路上屙屎撒尿减少体重,会找一个背柴的背架或卖猪栏,在上面铺垫上草,把猪按倒后五花大绑捆在背架上,再请三四个人抬上猪飞快跑至收购站。猪坐上“轿子”后一点不领情,发出刺耳的声音表示抗议,从乡村一直叫到乡场上的收购站。

村里杨大爷家养了一头“金猪”,只吃东西就是不长肥往采购站送了几次都没交脱。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杨大爷的幺儿有残疾(帮别人修房时被土墙砸断了一条腿),幺儿媳妇是盲人,只能在家里做一点家务,两个正在读书的娃儿又不理事,回家书包一丢就到外面耍去了。家里喂猪要糠没糠,要粮没粮,全靠杨大爷生产队收工回来到地里扯点猪草,那猪饱一顿,饿一顿,喂了一年半看上去才像一头出栏的猪。杨大爷请了人,抬到收购站,除去食重,净毛猪差5斤才够120斤,采购站不肯收。杨大爷只好把猪抬回家,又喂了5个月,抬去一称还是差3斤。杨大爷软磨硬泡,收购站的人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收!”

杨大爷灰溜溜地把猪抬回来,心中怒火全发泄到两个孙子身上,解下拴猪的棕绳,把两个孙子打得哭爹喊娘。两个孩子被打怕了,答应杨大爷以后每天放学扯一篮猪草回来。

还是那头猪,又被一家人精心呵护喂养了半年,杨大爷左看右看还是不放心,请来几个懂行的村民看那猪是否够秤。杨大爷用几片菜叶把猪引诱到一旁,挠着痒痒,几个汉子衔着烟斗站在一旁仔细观察,估量那猪到底够不够秤。那时乡下只有大抬秤,要是把猪捆上过秤,猪一旦受到惊吓,几天不吃食,又要瘦下去几斤。杨大爷不敢冒这个险。几个汉子蹲下身子,用麻线围绕猪脖子一圈,然后取下来用食指和拇指丈量麻线的长度,以确定猪脖子的大小,再和那些够秤的猪比较了半天,最后一致认为够秤了。

出乎预料,事实就是那么残酷,那头猪被送到收购站过秤,除去8斤饱食,还是差两斤才够达标级。这头喂了两年多的猪,收购站坚持原则,杨大爷只好软拖硬磨找收购站领导说了两天好话,最后好不容易僧人开佛口,在春节前让主人吃了“对半开”。这让杨大爷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他铁青着脸齿稀露龈地说:“那猪肉皮太厚,煮不粑(方言:不软和),只有嚼半天就捆吞了……”

肯定有人要问什么叫“对半开”?就是没有办宰杀证的猪,宰杀后公家一半,私人一半。吃“对半开”有两种办法:一是单独吃,自家把猪吆到收购站,杀了猪背一半肉回来;二是合伙吃,一家把猪抬到收购站卖了办宰杀证,另一家无证的杀猪,一家分一半肉。那年头肉食很稀罕,乡下精明人也有,生怕收购站的人大手大脚的把到嘴的肉糟蹋了,很多村民不愿意把猪赶到收购站宰杀;要是两家人合伙吃“对半开”,就把个头小的猪抬去缴公卖毛猪,办-张宰杀证,大的留下来两家一起想办法催肥长膘,到时候宰杀平分。总之是想尽办法为自己多留点肥肉,熬炼好猪油日常生活备用。

记得那是1973年,也就在那个还贫困的特殊年代,还是有人天不怕地不怕,不办宰杀证,也不想吃“对半开”,偷偷就把猪杀了,这叫私宰毛猪。我有一个在洒厂当工人的表哥,胆子特大,人也油滑精灵,他家的肥猪几乎隔一年都要是偷着杀一条。他单家独户住在一座山的树林下,距村子有近10里路,私宰肥猪鸡不惊狗不叫,当然同一生产队没人去检举,就吃稳了。

到腊月以后,表哥提前两个星期就让家里做好准备,悄悄备好盐巴、辣椒、花椒等腌肉的物品,劈好烧水退毛用的柴火,约定好回家杀猪的时间。到了这一天,表哥先让家里人给肥猪喂他从酒厂挑回烤白酒糟黄水(烤洒窖底的粮食酒,酒精度在60度以上),猪吃了就醉倒酣睡,他就在入夜后悄悄带着杀猪匠,背上买好的接槽猪(小猪崽),连夜赶几十里山路摸黑回家。冬天的夜晚,万籁俱寂,呼呼的北风割得耳朵生疼。表哥到家已是深夜十二点过,家中三个孩子早已睡熟,他母亲和媳妇早已烧好了一锅滚烫的开水等候。表哥不等解开背篼里的小猪,就打起电筒,和表嫂一起轻轻走进猪圈。表嫂给猪搔痒,待猪安静下来,表哥将准备好的一个麻布口袋轻轻套在猪嘴上,捆上细绳。一切准备就绪,两口子配合杀猪匠,按猪脚的按猪脚,捂猪嘴的捂猪嘴,那猪还没完全从睡梦中醒来,就已成了刀下鬼。接下来就简单了,退毛,开膛,清洗,肢解,腌制,整个过程都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天亮前,必须结束这一切。表嫂炒点肉,表哥和杀猪匠喝完酒,就乘着夜色匆匆返回酒厂上班去了。

表哥常年在酒厂工作,家里只有他老母亲、表嫂和三个孩子,一般人不会怀疑,但也不保险,那时阶级斗争抓得紧,经常有民兵晚上查夜,万一撞在枪口上就糟了。临村有一家人半夜三更偷杀猪,被查夜的民兵抓了个正着,父子俩都被扣上“破坏革命生产”、“搞资本主义”、“损公肥私“、“腐朽思想生活”的四顶高帽子,搜去了猪肉、遭到了昂贵的罚款、挨了十多次批斗,从此在村里头也抬不起来。为此,表哥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依然头天晚上和杀猪匠悄悄回家,有时把杀猪时间安排在第二天生产队出工的时候。这天,表嫂照常出工,他母亲在房前自留地里干活,担任警戒放哨任务。一旦猪的叫声传出来,他母亲立即声嘶力竭地咒骂家里那头黑牯牛:“死瘟的老牯牛,你发疯啦,猪儿哪里惹到你了嘛,弄得它惊叫唤(四川方言:大声叫)?”

如果遇巧,偶尔有人从表哥家门前经过,听到里面有猪叫,也以为是牛在欺负猪。至于表哥家的猪怎么长不大,他母亲还时不时在外面放烟幕弹:“我家简直是撞鬼了,那死瘟烂蹄的猪喂了几年,越喂越倒缩,几年了连点油星星儿都看不到,肠子都快锈断了,好背时(方言:倒霉)哟!”

那些年杀过年猪的事,乡村里老年人肚子里最清楚,有明杀的(办了宰杀证)、暗杀的(借故猪生病害瘟)、有偷着杀的(表哥那种),穷饿怕了的人们总是想着法子沾上点油荤……

3寒冬腊月里,杀过年猪那天,家里热闹非凡。乡村家里的人必然是起一个大早,邀请的杀猪匠也早早的来了,同时还要找几个身强力壮的邻居或亲朋好友来帮忙,前呼后推把猪拖到事前准备好的杀猪板上,杀猪匠熟练的长刀对着肥猪气管、动脉血管捅进去,再倒弄三下拨出来,猪就在-阵阵嚎叫呜咽声中“光荣牺牲”了。

在我们童年时,杀猪匠有名堂,杀过年猪也有讲究。对主人家平常殷勤贤惠、人缘关系好的,只需-刀进去,再大再肥的猪只这一刀,刀拨出来猪血就喷涌而出一命呜呼,杀出猪肉也就剽白肉红,让大家眼馋馋的。若主人与邻里关系不很融恰,或者说日常招呼应酬欠妥,这时杀猪匠便会耍花样,猪杀死流少量血出来,要么猪流血不断气,故意折腾时间或大家按猪时的体力,直到猪痛死不动弹为止,这时主人家就很难堪。家乡人对杀年猪有风俗讲究,杀的时候只能一刀进去再拨出来,不能补二刀,乡下人杀年猪最忌讳;其次,杀猪匠要念恭喜主人家质四句子,刀工钱用红包封好放在接猪血的盆子里,刀一拨出杀猪匠就顺手将红包抄起放在嘴上牙齿咬住,名曰:封口费(70年代四元钱)。杀猪刀平放在血盆的口沿上,主人家明年运势如何,杀猪匠的刀上看乾坤、说子丑,这一封建迷信当然不再细说,现今科学社会的人就肯不会有人相信这些的!

肥猪放完血,猪血用小木盆或瓷盆装好凝固备用。在猪两个后蹄上各取一个口子,用一根长约一米八的元钢(俗称挺胀)沿着肉皮推进去反复十余下,然后杀猪匠嘴皮贴着猪蹄上割的口子,呼气鼓腮狠命地吹气,边吹边用用木棒使劲地敲打猪身,直到猪身鼓得圆圆的,将整头猪弄得象一只超大充气的气球,再用麻绳栓着割开口的上方捆扎起来,防止漏气。

几个壮实大男人,有大土灶的家庭就把肥猪抬上灶烫毛,没大灶的人家就把年猪抬在大木桶或大脚盆中,倒入沸腾的开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再从尾到头开始褪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典故。倒入沸腾的开水,用刮毛子褪毛,然后反反复复用刮毛子推刮,直到把年猪打整得白白净净,再用连环钩从年猪后屁股-侧捅进去,钩着后腿内大骨,倒起抬到房梁上去挂着剖取内脏、砍边口。边口砍开,年猪腰身背脊骨处两侧的背脊肉,各切下一斤半左右的精瘦肉作为杀猪匠的工资(70年代),杀猪的工序就算完成了,然后就是做杀猪饭了。

去净后的年猪肉,最后按主人要求,将肉分成小块。这些肉除了留下少许肉尝鲜,其它的肉都用盐腌制,入盐后用棕叶串好,挂在灶堂梁上,用柴火烟熏火燎。讲究一些的,直接放入一小房子,将肉挂在横梁上,用草木屑加入柏香、甘蔗壳、桔子皮等有香味的柴火燃料文火熏烤,这样熏烤后的腊肉色泽香味都堪称上乘,是村人待客、送亲、访友的特色佳肴和赠品。

年猪杀完后,主人家要用大锅煮上一锅“刨锅汤”招待左邻右舍。女主人在土灶的大锅里放上一大锅刚挑来的泉水,并点着柴火,将火烧着旺旺的,映红了她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不久,水开了,咕噜咕嘟地使劲地翻滚着。女主人把新鲜的猪肝、猪心、猪肺等下水放到锅中。那时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加点盐,自产的花椒、生姜,放一些香葱而已。另外还用猪肝、猪舌、猪肚等内脏配上干辣椒、青菜等炒一些下酒菜。农村里养的年猪基本上都是喂红薯、苞谷(玉米)、毛芋头的“绿色猪”,用年猪身上新鲜的下水做出来的菜肴,有种天然的鲜香味,非常可口,爆炒、白肉、回锅肉、炖煮都令人垂涎欲滴。

这一天很是热闹,几家至亲的亲戚全家必是要来的,还有左邻右舍,加起来有四五桌,男人们围坐火堆,一边说笑聊天拉家常,谈谁家的年猪大,谈谁家的收成好,小孩们喜欢成群在外面玩耍,女人则在家中忙碌着做饭;煮肉时,小孩们会被灶边的肉香吸引跑进厨房,女人们笑着切下几切精肉分发给每个小孩,小孩们如获至宝后又热热闹闹的跑到外面去了,忙碌几小时后,就要在门前的空地上摆上桌椅吃“杀猪饭”了。

“刨锅汤”烧好后,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热气腾腾,赶紧趁热吃上一碗,口味异常鲜美。配上农家人用山泉水自酿的米酒,清香、淳厚,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地吃肉,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米酒初入口尚可,后劲却足,有的男人开始不胜酒力,黝黑的面庞变得红红的,象秋后的红高梁。说话的声音不知不觉大了几个分贝,喝起酒没有了分寸,最后被家人强行扶着回去,嘴上还尤自嘀咕。

酒足饭饱后,大家开始坐在火塘边烤火,火熊熊燃烧着,火苗直窜、上好的木柴干裂得噼噼叭叭响的,火塘里的柴灰里,埋着花生、红薯,烤好后,香气四溢。小孩子拿着这些花生当零点,大人们围坐火堆,一边说笑聊天拉家常,谈一年的收成,谈子女外出谋生的新鲜事。在欢声笑语中,新年就要来扣门了。

4乡村有讲不完的故事,过年有道不尽的热闹。离开故乡已久,曾经,我竭力融入城市,很多年后,我才发现骨子仍是乡下人。乡愁、亲情,常常不约而至,被封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时时被唤醒,有时,仅仅源自一种家乡的食物的味道。

80年代,国家放宽政策,取消了缴毛猪办宰杀证制度,杀年猪杀多少也不会人追究,农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到了杀年猪的时候,家家户户笑逐颜开,跟置办一场喜事差不多。主人家杀年猪该请的客提前请到,做的菜都跟猪肉有关:回锅肉,炒肉片,炖排骨,烧肥肠,爆猪肝,煮血旺,炸酥肉,元子汤……花样不多,却实实在在。村里一家人杀猪,家家出动,关门插锁,扶老携幼,邀邀约约去吃年猪肉。大猪少说要吃掉一半,小点的猪一头还不够吃。村民们穷怕了、饿怕了、馋怕了,现在一下子有了底气,家里有的是粮食,每年喂三五头猪不成问题,吃掉一头猪算啥?一年苦到头,不就是图个喜庆、热闹、高兴吗?

随着时间推移,农村杀年猪的喜庆、闹热场景渐渐远去。如今很多集镇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村民们在杀年猪这件事上又有了新变化:一年要杀几头猪,但不会在同一天杀。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嘴巴也刁起来了,除了吃腌制的腊肉外,也想吃点新鲜肉换换口味。年前杀一头猪,估摸着肉吃得差不多了再杀一头。冬天猪肉用一点盐腌着慢慢吃,夏天杀了猪吃不完的肉卖给村里其他乡亲。后来,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置办了专门的灶具帮人杀猪。村民早上把猪吆过去,两三个小时后去取肉,省事儿又省心。

去年提前回农村老家过春节团年,腊月二十八,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好闹热,老家四代人(同祖的)全部回家相聚,仅我这辈就有叔伯的九个弟兄和三个姐、四个妹,七大八小共16家子人,座满了八张大圆桌,这个年确确热闹,在我叔伯大哥家办的办“九大碗”吃团年饭,杀了两条大肥猪,团年饭用了几乎所剩无几。年团完了,剩下的那一二十斤鲜肉用塑料袋一封,丢在大冰柜里,待我们那天走,每人还要提上一两块年猪肉回家。

去年腊月二十九,又遇到叔伯二哥家里杀过年猪,居然左邻右舍只有三五人来吃年猪肉。我就问我已满过九旬高龄的伯妈,才知道现在村子的里人都外出打工忙着挣钱去了,就算你弄好了,请人家也没有几人有时间来吃。村里请客吃年猪肉、喝“刨锅汤”的习惯也不知从何时起淡下来了。听伯妈说,随着村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家每户经常都在杀猪吃肉,请来请去觉得太麻烦、太浪费,慢慢的就不再请客了,最多就是找几个邻居帮着按猪和杀猪。

我溜达到二哥房后的一排猪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仅他家后面那一字排开的猪圈里,每个圈里少则十七八头,多则二十五六头,全部长得油光水滑、白毛红皮、活蹦乱跳的,全是圆滚滚的大肥猪,共有八十多条,大的有近三百多斤,小的也有二百三四斤重。听二嫂说,这些猪时间长的有五个月,最小那一圈猪还不到四个月,正月过完年就全部卖了,给重庆工作的小侄儿办婚礼和买辆结婚的小车……

篇6:散文:又到杀猪时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优美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急忙去接电话,姐夫,明天杀猪,和姐来吃猪肉,一定啊,好的,谢谢!。放下电话才想起又到了杀猪的季节,这是一个接近年关的季节,是一个亲人和朋友聚会的季节,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季节。

在东北,每到入冬的农闲季节,当气温转到零下,雪花飘舞、天寒地冻的日子,就是农村人杀猪的时候。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这一东北杀年猪的习俗:杀猪菜,起源于东北的农村,每年秋收农忙之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或过年前把家中的.肥猪宰杀,制成各种菜肴,招待乡邻。这就是原始的东北地方杀猪菜。杀年猪,一般多在腊八之后杀,故又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民谚。过去乡下一到腊八,过年的大幕就徐徐拉开了:杀年猪、做豆腐、蒸豆包、办年货......十里八村、家家户户,就连清冷的空气中,也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息。由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杀猪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过年、过节、办喜事等也都杀猪。

当厨房准备好两锅滚开的水后,正式的杀猪就开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猪抓住,绑上四蹄、缠上猪嘴,放上案板,一杀手将一锋利的长刀顺着猪的脖颈捅入,直至捅入心口,才能放出猪血来,另一人端起一个大盆一边接血一边搅动,防止猪血凝结。当猪死后,为了易于褪毛,还要在猪腿上割一个口,用嘴吹或用气管子打进一些气,使猪膨胀起来,然后就将热水浇到猪身上,开始褪猪毛,十几分钟后,一个或黑色或白色或花色的猪就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猪了。处理干净后,有一杀手运用庖丁解牛的本事,将猪分解开来,形成头、蹄、尾、肉、油、排骨、肠等。然后,就将洗净的大块猪肉、猪肝、猪尾等放入大锅中煮熟,并加入大料、盐等。将煮熟的肉捞出后,再舀出一些肉汤兑猪血,灌成血肠或面肠。再将切好的酸菜汇入烀肉的老汤中煮熟,将血肠、面肠也在锅中煮熟,杀猪菜就完全做好了。

最热闹的还是大宴群贤的时候。当主人拨一通电话后,陆续的群贤毕至,村里的知交好友、亲友尊长、七姑八姨、三叔二大爷,装的是满满一屋,炕上地下,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斟满浓烈的乡土散白酒,道一声恭贺年年杀大猪,推杯换盏,热情洋溢,唠的是一年里的辛勤劳作,赞的是村里的家长里短,想的是来年的春季播种。真的是肉香、酒香、菜香,沁人心脾;亲情、友情、人情,情暖人心。过去杀猪菜,不过是猪肝、烩菜、猪肉、血肠四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加了四道,肉炒青椒、肉炒芹菜、凉菜、面肠。

篇7:岁月像把杀猪刀散文

岁月如梭,但每个时期却显得悠长。回望走过的岁月,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思。至今我还忘不了孩提时代的光景,在故乡那广阔的田野里沐浴着快乐。许多大自然的景致和细节都是童年的记忆。那时年少,望远处的山外山遥想那是一番怎样的风景吧。童年在那滚铁环、捉知了和乡村小学的读书声中快乐的度过了。对于以后的事没想过,直到高考恢复后的1979年那个夏天。幸运的考上西安城的大学,想往着城市的生活。但四年大学在紧张的学习中过完了。又想往着奔向工作岗位去有番作为。那时候风花正茂,志向满满。

进了工厂,有节奏的工作开始了,逐渐也脱去了学生的雅气和书生气。每天上班的时候,工厂的喇叭播放着“咱们工有力量”,挺有一种自豪感。可不久工厂的效益滑坡,人心思变。有人摆起地摊,有人停薪留职去了私企,当然也有人调走了。

岁月呀,这把杀猪刀,有人主动挨了一刀,离职南下了,有人忍小痛熬着,随着减员分流下岗买断工龄。我也在小痛中折腾调走了。

重新进了庙门,去了个小殿当和尚,敲了多年的钟,可始终没在主阵地上,依然敲成了半老和尚。忽然间听说有的地方53岁一刀切,才想起自己也快了。岁月这把不显眼的钝刀,也将自己切成了泥巴肉沫了。微信里有个搞笑的歌曲《老芳》,述说《小芳》多年来的变化,滚滚红尘,世事沧桑,坎坷曲折,岁月用那钝刀终将你雕挖切割成另一种模样了。翻开当年大学毕业合影,那群英俊少年,各有不同的.造化,各有各自的成功与失败,真是“花出一枝,彩艳各异”,如今境况差别很大。同样的迈出了大学门槛,同样的岁月里,境遇不同,路径不同,却让岁月这把刀雕刻得各式各样了。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走流逝,过去的事有些已如烟散去,有些却积淀成今日之因果。

过去总记着这句话:“当你离开这人世时,不应因碌碌无为而愧恨”,现在看来恨岁月没有道理,往事已成往事,只要碌碌谈何非得作为呢?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也不失为一种大气的心态。

怨岁月娇情,怨自己无情。岁月并非一把杀猪的钝刀,岁月是一路的风景人文,岁月是伴我人生的里程碑,岁月是我生命的长度与深度。

致祥林嫂

祥林嫂本是可怜人,死了丈夫,儿子阿毛又让狼叼走了,算混的很惨了。见人就唠叨这些伤心的事件,人都厌烦了,于是更加让人看不起,还有人看笑话,更没了同情心了。

祥林嫂没文化,她不知道人们的价值观。人们对权势和财富是崇拜的,对苦难仅是一时同情而已。说的太多,牢骚满腹,于事无补,别人听都厌了。所以大凡如祥林嫂般的人们,还是打落牙往肚里咽,找个没人的地方独自舔伤,闭紧嘴巴躲远些。微信上讲了:“别人帮你,那是别人的义气,别人不帮你,那是别人的自由。谁也不欠你的,做人要自尊。”所以别把自家的痛苦郁闷讲给别人,现在的人都忙,都在寻觅有用的资源或者娱乐。你都如此狼狈了,别人还听着也扫兴,且耽误了时间。

祥林嫂们,虽然可怜,但请记住别指望别人同情你、帮助你,因为这对别人无益。说的多了,让别人以为你连面带里都没了,更小视了你的价值。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静静的伤心,最好把悲催落魄认了。别人也许以为你坚韧、刚强,也许还在心里赞许你。

社会就这么现实,郁闷的日子只有独自承受,熬过去后如果翅膀振奋腾飞了,化悲痛为力量,这时候别人则笑脸相见,认真倾听的,如果造化好,有了权势和大把银子,别人又把你当亲人了,责怪你阿毛的事怎么不告诉他,他一定会把狼打死的,责怪你苦闷的时候也不向他谈谈,没把他当自己人看等。关键的状况是你要腾达,否则还是不可见人多言多语,别人躲之不及,彼此都难看。

祥林嫂们,也别怪世态炎凉,有些话千万别说出来,闷在心里好。这时候的办法还得想,建议改嫁,找个死了老婆的官老爷或者财东家,改变一下处境。生活总得向前,别总在郁闷中伤心。说难听些,就是你伤心死了也不能改变一切,更让人看笑话了。

我也仅是劝劝,我知道痛苦中人的郁闷,可当下这世上找人说话难,无人有心听你诉说,只有自强不息这条路了,你说呢,再别见人就提阿毛的事了。

生活就是这样,混背了之后只有自己调整心态、状态,把伤心事落魄状说给别人,那是多余,且不值得的。人们趋炎附势,趋利避害,人性使然。只有咽下苦难的熬,挺起腰杆撑。付出更多的辛酸与努力去改变状况。“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古人早讲过了,所以别把不如意的事挂在嘴边了,讷于言而敏于行,关键是改善的行动与措施。

世俗的光环

世俗以为人是要有光环的。比如朋友相见,都很在乎你的职位名头。那怕用不上这光环,也会仰而望之。光环成了世俗的敲门砖,许多场合都在谈论着谁当了什么官,谁又要升任什么官。光环就是权位、职衔,象征着社会地位。

有时候问起一个人,回答若是一般员工,则事实上等于说这人混的很一般。当然想明白当官的不一定就学问高,能力强,人品好,但人们还是不屑于平头百姓的,认为没啥能耐,仅有口饭吃而已。人们看重的是造化,并不关注这人的品质修养等。这些年里我也接触了许多人,有的人学问很大,有的人待人也好,有的人还挺安分守责,但终了没个一官半职,即使有人凭业务有了高级职称,别人也会说就是个匠人吗。

世人崇拜官,还是有些道理的,官毕竟有管理权,拥有人事调配和资源调度权力的。且多数人还是唯官的眼色行事的。你无官一身轻,这轻的是自己的份量。虽然有人对官不屑一顾,只能说明你不走官道,或者没实力谋上官位而已,如同对待金钱,有人视为粪土,那是没挣上大钱而已,对官还是宜平视较好,毕竟官是主流社会的东东,好官可以造福百姓,与官和谐相处,争取支持和平台,你才有施展的机会。与官平和相待,两看相不厌也好,才可过平静的日子。

社会多元化了,官也不比往日的官了,特别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更追求金钱和财富。但还是要承认在南方官位仍然是光环之一的。做为普通人,也不应为头顶没个官帽而自卑,毕竟当官是门高深的艺术,比的是综合实力。没有官帽也不可仇官,活自己的人,走自己的路,过常人的日子。

有的人很怪,没当上官则牢骚满腹,怨天怨地,这大可不必,只能说机遇不佳,实力不够。当上官的,也宜夹紧尾巴,待人平和,切勿凌人盛气,不可一世,毕竟当官也仅是一阵子而已。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性格各异,这与学识、能力、业绩无关。这么想开了,有光环就让发些光,没官的调整心态平和面对。多数人都是草木一生,也包括官们。为一时得势得意也非大智慧,快活的走完人生路也许更好。

人生短暂几十年,有许多事也不由人。尽人事听天命,也许顺其自然为好。世态本就炎凉,不必在乎别人的红脸白脸。大智若愚,看开看淡看远,心里才能平静平和,自己才多份安详。

篇8:略析散文诗的欣赏

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 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 很多人说我总是分不清什么是散文, 什么是散文诗?什么又是现代诗, 我该怎样去欣赏等问题, 因此就很难真正去领悟散文诗的魅力和意境, 而现代诗就显得抽象模糊, 甚者搞不清写的什么, 要表达什么, 这也许是目前很多读者感到很困惑的事情。

而散文诗恰恰兼顾了现代诗的自由和开放, 又具备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缜密不拘一格的风格, 因此散文诗比散文“内容表达更精辟, 诗情更炙烈, 篇幅也不大, 语言常以形传神御形, 语言更显韵味十足, 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手法更自由, 思维更富有跳跃活泼性, 联想更丰富, 语言更有色调感, 情感更和谐统一”。这样会一下子读者抓住迫切体会身受的冲动, 散文诗的表达传递, 初步感知读者语言的特点, 思想特点, 他在写什么, 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等, 有的散文诗结构疏密有致, 错落有致, 在感情上都存在内在的情感宣泄, 抑或令人扼腕长叹, 或者愁肠百转。这样让读者欣赏就更容易步入文章的情景中去。

不管欣赏那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都应该是一种心情舒展和清净平和的心态才能达到欣赏的效果, 如果是抱着浅显而浮躁的心情, 那是欣赏不了作品的, 欣赏是一种文学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及高超审美的技巧的完美结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本身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 它能缓解来自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 使身心得到美的享受, 并使人在欣赏中认识生活、理解人生、陶冶性情、涵养德性, 使欣赏者拥有一颗健康和高雅的心灵。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最美的眼睛点燃了最美的一切, 而散文诗作为文学一种心灵感悟艺术, 自身有构成艺术美的基本形式要素, 而对散文诗欣赏正是鉴赏者和散文诗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作品的成功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合理运用, 而对作品的鉴赏则要求鉴赏者具备一定的条件。欣赏散文诗作品可以采取以下三法:

一、文字感染法

是否敏锐的发现散文诗作品的文字优美是鉴赏者对散文诗进行鉴赏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必备条件。有了较好的词美, 在首先进入审美鉴赏时, 是关键的第一印象而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 鉴赏者通过感官对文字形式和散文诗情感表达形式把握的敏锐程度。这种把握是对形式的一种直觉体验, 对形式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或生命的运动形式的直接把握和领悟。

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 直接影响鉴赏的正确性。它是感性的, 文字美审美感受力是可以培养的。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美的形式与生命的律动, 我们可以在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这样就不断的积累了对文言美的准确把握, 自然界中的种种生命的运动形式与人类复杂的内在感情体验之间相互作用, 最终会变为稳定、巩固而持久的审美语言美的感受力。

此外, 对散文诗文学作品广泛的、经常性的接触, 有意识地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种种形式所包含的情感和生命力的句子和华丽不虚的辞藻, 也是培养审美感受力必要的方法。我们在反复欣赏散文诗的作品时, 能够逐步认识各种艺术语言, 并从中获得广泛的情感体验。值得注意的是, 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不断训练,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起到对文字美的吸引来铺垫对热情平和的欣赏。

二、音乐溶入法

林语堂说过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月下听萧声山中听松声, 如果欣赏一篇美的散文诗, 配上适合意境的音乐, 那简直是相得益彰和起到美仑美幻的效果, 这样的结合无非是获得情感思维和穿越灵魂最深部分的触动和震撼, 既然有了美的文字语言, 又有了富有生命的律动益笃, 那么欣赏起散文诗作品时就更容易地把握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抒情的意味, 字与音符的交融, 语言与阶韵的对话, 节奏与灵感的互动, 形式多样多变的表达和谐的统一。

就像在溪水潺潺, 四周静谧的山涧, 青苔幽谷之中, 缝隙野百合的绽放, 一把古筝, 一本散文诗集, 悠扬的琴声……

这样就完全可以溶入散文诗作品的所涉及到每一个角落, 一览无余。每个人的情感方式表达不一样, 但情感绝对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尝试用妙语、妙哉、来引发调动意象来形成兴奋点。包括对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 因为情感是平等的。

三、画面切入法

不难看出, 每一件散文诗作品都离不开实物和画面的背景, 有青山碧水构成秀美的和谐统一, 有峭壁急流构成的俊美和谐统一, 有奇松诡异苍劲的高贵所构成的统一, 有黄昏后田野沟壑中金黄油菜花, 有安静中袅袅炊烟的农舍之美, 有幸福之家茶余饭后的闲情和谐统一之美, 有爱情浪漫盛夏林荫漫步之美, 有秋的榕树片片落叶之下白发苍苍老人仍然搀扶的可贵之美, 有可爱儿女与父母在天地之间某一个角落里安静和蔼之美, 每一件作品, 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每一篇散文诗作品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也许都发生歌声背后的感情故事, 都是又画面来烘托出它的文字与画面有机的结合, 因此在欣赏散文诗作品时, 把作品所透露出的的情感文字用画面切入来欣赏的话, 那么读者已经完全可以身临其境了, 溶入诗意般的梦境, 忘我在纯净的大自然中陶醉月光柔和之美而无法自拔。

如在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荷花、月色、荷塘、还有青雾, 这都是些多美的意境和画面, 不说亲临漫步, 就是想想都让人熏熏醉, 我们可以索性称为:小情趣、小见解、小题材、小思想、小情愫的画面故事。

再者我们在欣赏散文诗作品时, 需要打破平时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放弃科学和实用的的态度, 从不同的视角和情感转移来支撑对散文诗的理解, 不过散文诗不是凭空想象和编造虚渺的东西, 然而很多人对散文诗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感觉你那些东西都是假的, 是无病呻吟。或者有的人会认为这些东西不实在, 酸不溜揪的, 没什么意义, 还是读些使用性的工具书实在, 因此要求达到真实的情感真诚的喜爱欣赏诗歌的流露, 那就只有真正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 否则, 也是枉然一番。而鉴赏者也无法进入审美状态;距离太近, 把散文诗等同于生活本身, 就会对号入座, 不能很好地欣赏作品,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只有同审美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综合鉴赏者各方面的因素, 才可能真正进行欣赏活动。

在整个欣赏活动中, 欣赏者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真正的兴趣, 才会找到敏锐的共鸣的切入点, 针对一个毫无文学气质修养的人强迫他来欣赏诗歌, 那也只是对牛弹琴, 逼鸭子上架, 只有真正的兴趣, 才会发挥主动性, 不断地去追求, 去发现美;只有真正的兴趣, 才会真正浸润在审美的享受和愉悦中, 得到美的陶冶和启迪。当然, 兴趣也是同样可以培养的。散文诗作为文学形式本身的丰富和趣味性, 具有使人喜爱的特性, 容易让人产生兴趣。首先因为它短小简练, 使人一口气把他欣赏读完, 审美兴趣和鉴赏水平是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真正领略到散文诗的美和意境。当然, 能真正把握这些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多读各路名家的散文诗才和文学作品才能做到这点

摘要: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文学体裁, 她的写作和欣赏都有着自己的规律。散文诗的欣赏具有风韵美、画面美和音韵美等特点。

关键词:丰韵美,画面美,音韵美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王剑冰主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杀猪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散文阅读欣赏散文形象03-01

唯美散文欣赏05-26

经典散文欣赏07-31

诗散文欣赏04-08

动人散文欣赏04-11

尘烟散文欣赏04-16

罗兰散文欣赏04-21

飘摇散文欣赏04-26

缘散文欣赏04-29

花事散文欣赏05-01

上一篇:记忆里的老师作文400字下一篇:个人运输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