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2024-04-17

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通用8篇)

篇1: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先导。会计界不少有识之士锲而不舍地探求会计研究的科学方法,希图通过会计研究方法的改变,来重塑会计理论的社会形象,对中国会计问题作出比较深刻的解释。然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

会计研究方法缺乏统一的认识,很不利于会计学的发展。本文提倡一种具有辩证和综合特征的规范一实践方法,希望对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研究方法有所益处。

一、会计研究方法上的争论

会计研究方法是指会计人员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手段、方式、程序和措施的总称。多年来,会计界对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支持者们认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只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既定事实,因而对整个会计理论并无贡献。近来,还有学者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假设、客观性、数学变量间的简单线性化及其经济理论基础(代理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提出了质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支持者们则认为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不科学,忽视对已有会计理论的检验,因而其形成的整个会计理论框架仍摆脱不了“空中楼阁”的尴尬。

显然,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两种不同会计研究方

法的局限性。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①忽略了对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或前提的判别和检验;②忽视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不重视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仅将会计环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看待;③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支持而仅代表了“闭门造车”式的个人观点和论断。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①力图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只具有偶然性;②强调模型化和定量化,而忽视了某些自认为是次要的因素,结果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和研究的系统性偏差;③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不尽合理;④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和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相比往往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会计研究人员当然要注意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但是过多地指责两者的局限性,而不能达成共识,对会计理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具有辩证和综合特征的规范一实践会计研究方法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规范一实践方法及其研究程序

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在研究方法上寻找突破口。这种突破应该使新的研究方法同时兼容传统与当代西方会计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优点,避免片面性,合理地将适用于各个层次和范围的具体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规范一实践方法就孕育而生了。

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模式是,会计研究的主体根据已确会计知识,对实践和理论发展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说。这一假说具有可检验性,可以转换成能够度量和进行统计分析的变量关系。通过对假说的实践检验、修正,逐渐使假说演进成为人们认可的会计理论。这种方法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发现性认识方法;二是实践认识方法。

发现性认识方法就是通过问题的发现从而确立研究目标和方向。发现性认识方法具有探索的目的,所以其本质不仅是形式逻辑的推理模式,而且是发散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拘泥于原来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规范,而是采取开放的、活跃的思维形式,所以发现性认识方法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在坚持现实检验的基础上突出了人的能动的认识活动,强调了认识活动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并且具有在不同的认识阶段转换认识方法和探索手段的内在结构调节机能。好范文版权所有

实践认识方法,旨在对原有理论及其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具有试探性和或然性的假设进行检验。从整个会计研究过程来说,构成这部分的研究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对理论和假说的检验上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如何实施检验和评价。在怎样将理论变得可供实践检验这一问题上,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理论接受检验的观念转换环节,这种转换不仅将会计理论同人们的社会需求、经济利益联系起来,而且将会计理论同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并使之成为能够指导或支配这些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观念。

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程序为;①根据自身已有会计实务和知识,判断自身研究能力;②设定目的,确立课题;③建立概念和理论框架,提出假说;④思维模拟检验;⑤社会实践检验(设计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数据分析、数据检验、评价假说);⑤假说向理论转化,演绎出规范理论。其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模式:

三、规范一

实践研究方法不是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结合

有些会计人员对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存在误解,将其当作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结合,其实不然。

首先,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不同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是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它没有考虑到认识与实践两

个过程的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其所形成的理论未经过验证,仅属于理论的假设指导。而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既考虑了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又以唯物辩证方法论和认识论考虑到认识与实践两个过程的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强调思维逻辑检验与数据检验的结合,使得研究结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好范文版权所有

其次,尽管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都对假设进行现实检验,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两大区别:①在现实检验的层次上,前者比后者的层次要高。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只承认存在的有用事实,以有用事实为标准来检验假说。这个标准是以利益为导向的,而且具有相对性,因为对甲有用的信息对乙未必有用,因此,这种以利益为导向并由此制约的社会需求的检验标准是单一标准。而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是以社会需求为确立课题的出发点,其检验标准是双重标准,即思想模拟检验和社会实践检验。这既保持了假说的逻辑推理的正确性,又使抽象的、定性的。探索性假说向具体的、可量变的理论转化。②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只是单纯强调实践对假设的检验确认过程,而忽视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研究方法上的作用,因而它难以超越对现代会计实务的描述和解释。而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运用发现性认识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发散型思维,其最终目的是要超越原有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解释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试探性假说。

篇2: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西乡县城北小学 熊祥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积极教育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来到我们身边,引导我们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说实话,我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还太少。今天,我谨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从理论上而言,“积极教育方法是指基于儿童的发展规律,非暴力、解决问题为导向、并把儿童当做学习者给以尊重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践行在实际工作中,我想,应该是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识、了解、分析学生,明锐地洞察到教育问题之所在,并采用积极的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获得成功。

一、教师积极的心理调适与应对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我们不仅要和其他教师一样承担主线课的教学任务、公开课教学活动、校本研修和力求每一名学生都成长进步的教学成绩的压力,还要立足学校发展,做好自己分管部门的管理工作,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头绪是双重的,工作压力是加倍的,很多的纠结忙碌也是别人不了解的。当我们结束甚至还悬挂着学校管理中的会议、材料、活动、检查工作,匆匆走进教室时,心绪可能还未平静下来,课堂教学的思路也许还未见清晰。如果带着这样的情绪走进课堂,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面临这样的考验,我们头脑中就时常自我“斗争”,卷起一场场“头脑风暴”。

案例一:

虽然已经进入高年级,经过课堂中的指导,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很不规范,一次兴起,我写下了这首小诗: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续)

标点符号有了新的烦恼,字典公公家里又开始了吵吵闹闹。

看,小逗号垂头丧气,听,感叹号理论声高。句号张大嘴巴要求辩论,问号早已把机会抢跑。

小逗号为什么不再头头是道? 唉,小学生不会用句号,一“逗”到底我真烦恼—— 日夜加班我怎么才能休息好?

感情强烈的永远是感叹号: 抒发感情我从不把情绪闹,但也不要使用频率过高—— 处处强调等于谁也不重要!

顶受不了的当然是小问号:

一个问题里,画上我两三次是怎

么回事?

即使有再多的疑问和好奇,怎么能把我重复“敲”?

省略号捻着胡须发言了: 我的作用是省略,可也要用准确才好—— 不是我一上场谁都知道……

句号最终上场了:

我比你们谁都要悲惨—— 本来我是一个小圆圈,可总是有人把我变成点。

字典公公总是最后来总结: 标点符号个个都重要,使用方法小朋友们要记好—— 准确运用文章才美妙!

一次作文讲评中,我把小诗在作文存在问题的环节诵读给他们听,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在这样的幽默和趣味中,勿需老师再度讲解,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积极改进。

案例二:

给学生的毕业赠言

那时候,你们是个顶活跃的班,上课时交头接耳,非要让老师做“五分钟演讲”,下课时,在楼道飞奔游戏,留下了多少故事。现在,你们学会了遵规守纪,做好懂事的真实 的自己。

那时候,你们会面对不到1页的作文犯难,课堂上绞尽脑汁,回家让家长辅导修改;现在,一个题目就是一个话题,你们在作文中记录、分享、感恩、偶尔还评论时政。

那时候,你们大多数人还不会打扫卫生,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总是忙中添乱,直到老师指导扫地的方法。现在,班干部和管理员各司其职,我们的教室里,时常井然有序。脑海中,时常铭刻并怀念一个个身影——利用自己学有余力的时间扫地、拖地、浇花,为老师整理办公室。

那时候,你备受宠爱,心高气傲,在同学们中得票率不高;现在,你谦逊开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文总是那么有个性,而且,工作能力极强,每当交代给你的事,你总能可靠地办完,成为老师们羡慕的助手。

那时候,你总会干扰同学们的学习,逗笑同学,抛扔纸条;我很骄傲,你走过了心灵的湿地,你不但懂得了关心老师,包容同学,也让同学们在充满正能量的各种途径里接纳你,而且在作文中战胜了自己,一篇篇作文被老师登记在册,数篇作文发表。

恭喜你,那个一进我们班就眯眼睡大觉的历史早已过去,用心时,你公工整的书写,文辞精美的作文让我们叹为观止;

恭喜你,那个曾经会因为小文具的吸引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的你早已飞逝,你也会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友好的待人之道在班级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恭喜你,那个因为懒惰拖欠作业的你会因为别人作文的发表要努力写作和投稿,你的上进心成为你上进的动力;

恭喜你,曾经的默默无闻已经化身为篇篇散文的的作者,给同学树立了标杆,给老师、家长了信心和骄傲。

……

就这样,从懵懂无知的儿童到初谙世事的少年,从天真无邪的笑容到纵深层次的阅读感悟,从不会写作文的抓耳挠腮到今天的自我超越,4年,1460个日子,你们经历了一个个破茧成蝶的蜕变,踩着每天的朝阳,走过人生里的天真烂漫。

任凭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这一切的一切,终将留在六3班每个人的记忆里。4年,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即便只有20分之一,但分明是如此珍贵。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感谢你我,让我们在关爱、包容、努力、进取中获得了这许多的财富——抛弃学习和成绩,我们分享了那么多关于团结、珍惜、感恩、友情、师生情以及奋进的道理。

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的是四年以来持久的爱和期待——对你们每一个的能力,老师都了如指掌;同时,也有太多的不舍和希冀。首先,老师期待并祝福你们在毕业考试中能取得一份优异的成绩。很多时候,被别人评价为“优秀”容易,被自己认可为“满意”却很难。因为,你们都对自己有着正确的定位和目标的预定。老师想告诉你们,人生中离不开考试,如果不重视考试,分数的测评、理想的工作、优质的资源都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所以,老师希望你们在毕业考试前平和心态,梳理得失,充分备战;考试中,认真审题,工整写字,创意写作,超越自我。当你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浩气长舒的时候,你会发现,超越,也就这么简单。

其次,老师祝福你们,带着小学阶段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走进中学,做一个佼佼者。面对中学的门槛,无需恐慌,无需忧虑——优秀的老师、优美的环境、优质的资源在召唤每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只要你听从老师的指导,保持你们热爱阅读、勤于钻研、高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你们将成为新环境的获胜者!

最后,老师要祝福你们,人生中成功通过了第一个6年的磨砺,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任何一个坎坷、考验,都将砥砺你们走向成功,直至你们理想的最高点。带着理想前行,你们将收获成功!

临近毕业,学生已经心浮气躁,再也没有心情静下心来听老师唠叨,也没有耐心听同学考试前的温馨提示,我给他们的赠言,承接了学生写赠言的活动,也给他们的后期复习、考试以及毕业后的祝福画上了一个句号。

二、生活化、情景化的学习策略

作文,无疑是语文老师最重视的话题,当然,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事:写作能力低的学生怕,怕无话可说,怕言语贫乏;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怕,怕自己的作文不能出彩,怕自己的头脑又将迎来一次文字拼杀的辛苦。针对这样的瓶颈,老师们除了注重习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观察、搜集资料、归集素材、提前构思以外,还可以将功夫做在练笔中,设臵生活化、情景化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一步步打破“怕作文”的心理。

我校陈娟老师运用练笔前开展游戏活动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为学生宣告:今天作文课不写作文了,我们做一个游戏活动“贴鼻子”!学生紧张心理全无,老师讲清游戏规则和活动要求,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开始了,蒙着眼睛的同学先 是摸不着黑板,再是在讲台上摔了一跤,接着又把鼻子贴错了地方,教室里乐开了花。游戏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游戏的表现和心得,最后写成作文。因为有了先前的经历见闻,写作就不难了。

上一周,也为了再次让学生体味作文课的轻松,写作的愉悦,我设臵了一个游戏:一张报纸上能容纳几个人?半张报纸上能容纳几个人?四分之一张报纸上能容纳几个人?……

记不得这个游戏的主题了,我只是引导他们做游戏,观察,然后写下来。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容小觑:团结起来力量大;遇到问题动脑筋解决,会事半功倍——一张报纸上容纳了5个人,半张报纸上容纳了4个人,四分之一张报纸上容纳了3个人!他们还给游戏起名字:“谁在船上待得久”,“团结的考验”,“报纸的故事”……作文题目也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作文课》《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小故事,大道理》《一场欢笑,一个道理》……最精彩的一篇作文获得了三面小红旗的殊荣:不但把游戏描写得生动有趣,还把自己的心理恰如气氛地融入其中,让游戏扣人心弦。

此外,有的老师专门设计了作文课上 “击鼓传花”、一只手吃香蕉的活动,学生写起来水到渠成,内容生动,题目新颖。

三、基于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聚焦要旨

长文短教

关注语用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长期以来,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一是“走马观花”,认为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阅读实践,不做精心预设和准备,结果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随意化,课堂上蜻蜓点水,表面上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学生收效甚微;二是“精略不分”,认为略读课文言辞优美,内涵丰富,不做精雕细刻乃是浪费课程资源,立足“字、词、句、段、篇”,关注“听、说、读、写、思”,一课时通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准确地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呢?

一、聚焦要旨 课堂探究详略分明

要旨,即主要的旨趣、意思。略读课文中的教学要旨,即略读课文中的核心探究点。单元导读、略读课文前的教学提示、课文题目、一些有特色的文本线索,都能帮助我们准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旨。针对教学要旨有的放矢进行课堂指导,而对感知环节进行粗略处理,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对预习提示中的问题进行批注;粗略进行字词处理,课后绳子达到会认、会读、理解的程度即可。

二、策略导引

实现长文短教

(一)兴趣先行,激活课堂思维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金钱的魔力》一课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本课的教学指向为“概括托德和老板的特点,并体味相关片段”。虞大明老师紧扣这一教学要旨,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感悟二人见钱眼开、刻薄、虚情假意、以貌取人等鲜明的个性特点,并抓住文中描写精彩的“笑”这一语言运用点,通过《红楼梦》中人物动作写笑,课堂兴味盎然。

(二)小组合作,引领高效参与

小组合作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认知兴趣,学生在合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对自己的知识重组乃至创新,形成立体知识网络,使所学知识不易消失,甚至保持很久。同时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及创造的价值,完美了人格的塑造。

(三)课堂翻转,提高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主要在课前进行,课堂上更多的是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课,课前,老师组织学生结合微课进行自学:破题解疑,了解作者;字词指导,疏通障碍;梳理层次,了解顺序;阅读指导,把握重点;启发想象,激发期待。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汇报,在重点段落的学习中,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感受火烧云上来以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发散了学生语言思维。

这节课,将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无缝链接,充分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了课文的“范本”作用,让教学变得有效、有用。

(四)微课应用,延展文本内涵

微课是指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对于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精要处,利用自制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重点的达成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设计了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掠影的微课,既帮助学生感悟了 课文“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又对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二号坑、三号坑构建了课外认知。其次,又着眼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在“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部分用微课着墨,让学生讲文本感悟和形象了解形成统一。

(五)拓展延伸,衔接课堂内外

略读课文的编排主要是为了推广应用,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例如在教学《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教师就充分抓住优势,补充课外知识。课前——搜索信息,快速走进文本。让学生搜集有关西藏和文成公主的资料,为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课文,理解文成公主做准备。课中——扩展阅读,丰富文本感情。笔者在此环节,下发了相关的“相关链接”材料——文成公主进藏的另一个传说。通过不同版本的阅读,提升了学生对同一个故事的感知深度。课后——链接课外,深化阅读进程。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略读课文的最终价值。

三、关注语用

力求一课一得

江苏特级教师张学伟主张,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在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应有所侧重,使学生一课一得。

(一)学习表达方式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小男孩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辆新车,没想到他“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保罗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自己坐过新车,没想到他背出了残疾弟弟,让弟弟看一看这辆新车;保罗邀请小男孩坐车兜风;和兄弟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此段描写,让读者的心弦一次次被扣紧,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教学中,可抓住这几次“出乎意料”让学生感悟“一波三折”这种写作技巧。

(二)同类语言训练

《火烧云》一文中,在火烧云变幻莫测的颜色部分,可引导学生感悟ABB式、对半式词语:红彤彤()()、半紫半黄()、();《顶碗少年》一课中,引导学生用原文中的词语说话:这真是一场()的表演后,可让学生用下列词语说话: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这样,给学生的词汇感悟打开了一扇窗口,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丰厚了语言积累。

(三)巧用秘妙之处

秘妙,即那些有所隐藏,不让人知道。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如《白公鹅》一文中: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 可要大吃一惊了。段落中连续出现两次转移话题作用的省略号,是教学探究点之一。怎样把这样枯燥的知识让学生显而易见地明白?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破折号前后的话是对谁而言?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对“话题转移”这一破折号的作用了然于心。

(四)应用特殊形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由两封书信组成,教师巧用资源,引导学生发现书信的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五大要素及其格式,并拓展诵读书信格式儿歌:称呼定格打冒号,先向对方问个好。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事情写完要祝福,健康快乐不要少。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书写右下角。这样的教学,与单元习作教学接轨,也使书信格式的讲解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发现。

(五)进行写话迁移

《顶碗少年》教学中,可这样引导学生写话:时隔多年,这场表演依然他让赵丽宏难以忘却,文章结尾是息样写的?在学生齐读后。继续追问,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场坚持不懈的的表演,一定让他心里感悟到了许多许多,可是作者仅仅只用了一个省略号,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就让我们化身为作者,把感悟记录下来。学生或记录“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路上需要他人点拨”,“坚持就会胜利”等内心感悟,练笔收到了实效。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关于略读课文教学实践和方法梳理的心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略读课文的教学探究,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将继续探索,力求打造更为高效的略读课堂。

陕西省教育学会2014年度一般课题•提高小学语文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效果的研究(立项号SJHYBKT2014113—03)

针对中高段略读课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课时任务难以完成等问题,我们课题研究实打实地开展调查、实践研究,目前,课前设臵预习单导学;教师制作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前臵性学习,实现课堂翻转;以及梳理要点,聚焦教学要旨进行课文研读和语言文字训练等方法,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篇3: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现代科学史证明,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中新思想、新理论的生长点, 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往往与新理论的产生同时并进,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会计研究方法就不能产生会计理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始终, 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

会计研究方法, 又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是指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所运用的方法, 即研究者为发展和完善会计理论, 在收集和整理会计实践经验材料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会计研究对象外延的不断扩大, 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会计理论研究。

二、会计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研究的意义

(一) 会计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

研究方法是“驶达真理彼岸的航船, 是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巴甫洛夫曾经说过, “初期研究的障碍, 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 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 我们就更提高一步, 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 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会计科学的研究同样需要运用适当的会计研究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 会计研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于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 研究人员在进行会计研究之前, 明确并正确地选择对所研究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

(二) 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 对于科学的进步, 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吴水澎教授认为, “会计和其它学科一样, 不仅是知识和学说 (表现为会计理论体系) 的总和, 而且还包括认识过程的研究方法。这不只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我国会计理论内容, 同时它还有助于人们从方法论的高度, 统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 有助于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认为会计研究方法是一种更为本质意义上的理论, 并把它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为会计理论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三) 正确运用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

毛泽东早就指出,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会计研究方法可以视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桥”和“船”, 是完成会计研究任务的重要手段,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会计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 会计研究方法运用恰当, 不仅可以圆满地实现会计研究目标, 而且可以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三、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主要会计研究方法

目前, 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两大主流。规范研究是我国目前会计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 实证方法的运用在我国呈现出愈来愈广之势, 迄今已成为我国会计学者广泛接受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 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青睐。

(一) 规范法的特点及局限

规范会计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规范会计研究对理论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 规范会计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 并可对某一个理论命题做出演绎证明。这样, 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 以使理论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 这在会计基本理论和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 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三是规范会计研究同时还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 以发现新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规范会计研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系统性缺陷:一是规范会计研究忽略了对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或前提的判别和检验;二是规范会计研究往往忽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不重视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 仅将会计环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看待;三是运用规范会计研究得到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支持而仅代表了“闭门造车”式的个人观点和论断。

(二) 实证会计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实证会计研究就是通过分析、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 寻找其发生的原因, 以预测会计实务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它区别于规范会计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关注事物是如何进行的, 而不是关注事物应该如何进行;不是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 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 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实证会计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实证会计研究从评价规范会计研究所依据的前提入手, 对规范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的现实有效性进行检验, 进而肯定或否定规范研究成果;二是运用实证会计研究得到的实证理论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 说明现存会计实务程序、方法在应用程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且对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务和那些虽已发生, 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和实务提供解释;三是实证会计研究十分重视对会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 并大量引进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 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实证会计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实证会计研究力图使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 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只具有概率或偶然性;二是实证会计研究过分强调模型化和定量化, 经常由于忽略某些想当然是次要的因果, 有时会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和研究的系统性偏差;三是实证会计研究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也有不尽合理之处, 因为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 作为“经纪人”的会计研究者, 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偏好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干扰;四是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相比往往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如对与具体某项会计准则相关的问题研究总是在会计准则公布之后若干年, 确切地说总是等到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时才能得以实施。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再次证明, 那就是仅仅依靠哪一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科学的方法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综合性、互补性。规范法和实证法就其对客观实践的改造和主观世界的指导来说具有各自的优势, 可以说他们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反映了客观事物运行的规律, 从而进一步对实务进行指导和预测。

四.结合我国国情对会计研究方法的思考

(一) 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会计规范研究方法

目前, 我国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许多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一, 会计准则建设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需要相应的会计理论为指导, 在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研究中, 需要以抽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进行必要的演绎推理, 或以会计惯例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归纳研究。第二, 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又一项重要工作。第三,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研究这些问题时, 笔者主张更多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 同时注意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采用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些准则制度是否符合制定的初衷。

(二) 资本市场与行为研究业的发展需要采用会计实证研究方法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成熟与规范、行为研究业的发展, 会出现许多规范研究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会计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解决, 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 现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当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 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 逐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摘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始终, 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文章首先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出发, 探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进而对我国现阶段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方式──会计规范研究法和会计实证研究法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 提出了对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实证会计,规范会计

参考文献

篇4:对规范专项档案管理的认识及实践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研究

一、提高档专项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提高专项档案管理水平能够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人们的生活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的水平,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新媒体和技术的介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所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应该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进行档案的管理模式的改革,才能使档案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与优化。通过完善档案的管理渠道,档案的管理形式,强化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改变原有的档案传播模式,这样才能逐渐的实现档案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发展目标。着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着档案管理的发展模式,努力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档案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发展。

提高专项档案的管理水平能够使档案的管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档案的管理能够为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常的档案管理种类繁多,这就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档案的统计和计划方面的难度也加大,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档案整理难度也加大,这样会大大影响档案的分类和传输。所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能够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提高专项档案的科学管理能够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专项档案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档案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政治和经济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这也能够集中体现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所以,专项档案管理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繁荣,专项档案管理的发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一个良好的见证,还能够为未来的文化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方向。

二、如何提专项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改变传统的专项档案管理模式。要想提高专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应该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將传统的观念进行解放,意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漏洞,正确的了解科学化的管理水平的必要性,树立全新的专项档案管理理念,人们的主观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的提高专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另外,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还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和设备的使用等。

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就是档案的保管,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属于馆藏型,在保管工作方面要着重考虑档案的保密性,只有在进行人事变动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档案的变动,虽然这种管理方式是十分有效和严格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建设实用型的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中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资源能够达到高效的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实现用户的服务水平最优化。此外,档案资源的量与质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促进专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档案现代化水平的建设是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水平,还要加大对档案的资金技术投入,及硬件设备的使用和投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步骤的实现现代化建设,这样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高效。此外,最好建立一个健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雇佣人员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专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对专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中要的推动作用,政府能够给与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建设,使计算机应用系统进入到档案管理的内部,增加档案管理的储存空间。

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专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处于主要的地位,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前进,每个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相关的使用技巧。使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整理和分类,熟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等。

建立健全专项档案管理机制。专项档案管理的背部人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机制,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档案管理的特征和需求。在进行统一的管理过程中,还要讲员工的任务分配到个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专项档案管理具有多方位的管理体系。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专项档案管理的管理与指导,使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符合要求。

三、结语

专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专项档案的管理水平可以使我国的文化发展更加繁荣,使档案的管理更加专业、更加规范,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将繁重的档案任务变得更加轻松,有条理,由此看来,提高我国的专项档案管理水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丽英.浅谈如何实现档案管理专业化[A].北京大学,2010.

篇5: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体育科研方法在体育科研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仅是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通道,为体育科研定向开路,而且也是运用科学成果的桥梁,使科学认识的程序规范化、最优化.

作 者:张建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80 关键词:客体   程序规范化  

篇6: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第3、4周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的实践,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结合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阐述了作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实践 联系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马克思正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由此可以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为实践的社会观。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实践既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也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人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制约着 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2.2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人类社会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是适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研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地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辨证的方法论原则,为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武器。

2.3从马克思的社会观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3.1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对于我国当前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类实践的对立面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和谐的两个扇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实践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其次,社会和谐还应进行社会有机体内部的有效整合,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要素和谐统一起来,确保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历史的、能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在多元竞争的社会观理论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并最终合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发展问题,正确而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对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全面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并将它的理论精髓应用到人类实践,无疑是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确道路和重要途径。

2.3.2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而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石,同时,和谐社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系统的完善、内部要素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努力使社会系统首先成为一个和谐体,这样中国社会也就演化成了和谐系统。中国社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会主义和谐系统应该是一个要素功能完全、系统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且系统负效应较小,能充分发挥1+1>2 的整体功能,同时不断优化不断向着更科学更有序方向发展的社会系统。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3.1过程的含义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是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能永恒地存在。

3.2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两个现实性危机或者是挑战:一是职业倦怠;二是兴趣枯竭。前者是针对广大从业者而言,后者是就普遍的教育对象和受众而论。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共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双重困境:理论探讨浮光掠影、学术研究缺乏整体战略,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教育实践对于扭转社会风习、思潮和伦理道德的力度欠佳、实效低迷、备受责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入推进。所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问题也要以过程思维来分析,运用客观的、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二点:其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时代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及其当代形式。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思想精髓已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主线,它充满生命力地浸透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之中。因此,要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价值的历史必然性,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其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需要革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其次,过程思维要求我们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任何问题,也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这个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而且也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诸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上。每门科学都有分析与综合,有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过去主要是从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是很必要的,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有关学科建设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论断也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在过去很长时期里,我们过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它的整体性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2007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其根本要求是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其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有的学者仅仅从马克思主义某个方面、某个角度,游离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去把握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甚至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地步。有的人甚至进一步去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从整体上去研究和学习它。其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实际问题。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回答这些复杂的问题。在研究问题时,可能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方面,但不要忘记,这是整体中的重点。其三,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过去一直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政治理论课讲得很细、很专,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课区别不开,甚至变成了知识性课程,冲淡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只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五个二级学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础性的学科,是贯穿于其他几个学科的一根红线。它是纲领,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展开,它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在世界上传播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创造性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理论成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始于毛,成于邓,以后各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会为它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论文

篇7: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三)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

识、实践及思考

一、认识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生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促使基础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列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操作都是有序和周密的,都必须有严格的课程计划、课程组织、和课程考核。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是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设置的一种现代教育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成才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依据在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涵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点,“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活动的核心取向。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锻炼了知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与传统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开放性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课程使得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关注社会生活。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恢复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培养的学生也一定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2)实践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过程性和合作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和生活体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习得如何交流与合作。(4)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放在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在这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是“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也是必修课。与传统课程的区别主要是:(1)传统的课程是国家课程,有部颁教学大纲、教材,有专职教师,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实施、评价等管理措施;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校本课程,是有待学校开发和建设的“自留地”。(2)传统的课程是学科性课程,其教材是按严谨的知识结构体系编排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多地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到的知识是多学科的,是整合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学生“会学”的能力。确切地说,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门课程。

弄清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的关系,首先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内容和对象不属于某个学科,是综合性的,研究的问题也是综合性的,必须结合各科知识才能解决。其次,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整理、组合、使用,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研究实践的体验和感受,将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广泛猎取知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在此我想用一句话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给以总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什么课都不是,什么课都是”。从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难度。

二、实践

为了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上了一节绪论课,主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由于研究性学习的难点和关键是如何选题,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向学生介绍了如何选题,接着就主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为了打开学生选题的思路,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创造发明常用的方法及案例如类比仿生法、逆向思维法、或加或减法、扩大缩小法、列举缺点法。

为了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要求学生记笔记,并告诉他们记笔记的方法,主要记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词句,而不是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为了使学生有问题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每节课提出三个问题,但做下来,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不如意。

首先学生自由组织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4—6人,并选出组长。各个小组根据本组同学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题。教师下班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设计调查表,如何进行研究,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最后要求学生将研究性报告通过发电子邮件上交。教师根据研究性报告给予一个恰当的评价。具体调查研究过程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课时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做课题及解决学生做课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思考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某几天安排固定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我认为象我校安排每周一节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的固定课时很好,由于学生所选课题及内容千差万别,不可能使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课题研究,所以每周一课主要是用于指导学生做课题,而具体做课题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各自行动,学校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当然,学校不能在双休日时间里安排任何补课。我认为学校安排某个时间,全校全体学生都进行研究性学习,大家都去做课题,这表面上看搞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不切合实际的,由于有的课题适合这个时间做,有的课题适合那个时间做,所以不可能进行统一。

篇8:对规范——实践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

【关健词】实证会计研究;规范会计研究;结合

实证会计研究的依据是观察到的会计实务,其目的是解释和预测实务,而其关注的则是经济和会计的有关现象。因此,要采取恰当的方式,通过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分析,有机结合运用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与此同时,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进一步发展好完善好会计研究的方法。

一、实证会计研究

实证会计研究把实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会计学里去的研究,它的研究方法是从个别发展到一般。从总体上来看,从特殊发展到一般的归纳模式是具有一定的归纳性的,但是,和传统的归纳法相比,在产生结论的过程里有所不同,所以可以称之为归纳法的新品种。

二、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比较

1.规范会计研究的优缺点

(1)规范会计研究的优点

对于规范研究来说,从假设到初始理论的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演绎和证明某一命题。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以前,可以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加强规范会计理论的严密的逻辑性,这有利于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会计体系的研究。对于规范会计研究来说,它可以有对自身的会计理论进行检验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发现其中的错误,同时发现其中理论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提出先进的理论命题。

(2)规范会计研究的缺点

对于规范性会计研究来说,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忽略了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同时也忽略了前提的判别和检验。对于规范会计研究来说,其结果通常因为缺乏经验而代表了个人的观点,除此之外,还代表了个人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研究忽视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同时也不注意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仅仅是把会计环境里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对待。

2.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缺点

(1)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点

对于实证研究来说,其前提是评价规范会计研究,对于规范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然后对于规范研究结果进行肯定或否定。对于实证研究来说,它重视研究会计主体行为,同时注重研究会计主体的动机,与此同时,引入大量的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成果,举例来看,有契约理论。这样的研究方式可以进一步拓宽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来说,其广泛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理论的可信度。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来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说明现在的会计实务程序和方法在应用程序上有差距的原因,并对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进行解释,也没有对一些已经发生 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的现象和实务提供解释。

(2)实证会计研究的缺点

实证会计研究有一定发的缺点,其过分强调模型化,同时过分重视定量化会直接导致对一些次要因素的忽略,这样一来,直接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研究的系统偏差也会发生,这样一来,其“ 可证伪性” 遭到怀疑。因为实证会计致力于通过有线的事实,同时力图通过现象来证明问题,所以其研究结果有一定的概率性,兼具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其“ 可重复性” 遭到怀疑,和规范性会计研究相比,实证会计研究在时间上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长久以来,它会影响对计实务的指导,同时影响着对会计实务的预测功能。所以,对待两者的正确态度应该如下:

①规范性会计研究必须建立在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上, 同时,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命题。在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里,研究者必须尽最大可能排除价值判断,同时要侧重于通过实证和近似实证的研究来揭示客观的会计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外部联系。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指导会计准则为目标,通过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构建规范性会计理论。除此之外,缺乏缺乏实证研究支撑的规范会计命题可能是空洞的

②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来说,它必须服务于规范会计研究,在规范会计研究提出的命题为目标规范会计理论形成后,必须使其在应用里接受检验,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发展。如果实证研究脱离了规范研究,那就会变成盲目和凌乱的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两种结合的理想模式,通过两种会计研究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保证会计理论的结构的逻辑性和紧密型,另一方面可以为会计理论的真实性提供依据,同时又保障其精确性,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研究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历史和现状,很容易得出结论,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基本上是规范研究,很少有实证研究的理论。这样一来,会计理论会缺失应用价值。所以,必须加强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力度。在当前,会计研究领域里问题层出不穷,举例来看,现在我国对于资本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已经出现,而对于规范性会计研究和

鉴于此, 必须积极推行实证会计研究,尤其在当前, 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虽然现在西方国家里对实证会计的研究仍方兴未艾,但是我国必须保持清醒,出现新的研究理论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它是对整个理论系统的综合发展。

三、结论

尽管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分开这两种研究方法,应该把它们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来说,其最终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这样一来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可以满足教学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研究,有利于规范会计实务,举例来看,可以进一步满足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政策辩论的需求。通过把实证会计研究结合规范会计研究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裘宗顺.试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J ].财务与会计导刊, 2X() l , ( 9 ).

上一篇:测试心得体会下一篇:线上比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