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2024-05-14

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精选6篇)

篇1: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中山一中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征文比赛

获奖名单

初一年级作文大赛

一等奖:(36人)

1班殷炅灵 梁思敏

2班李晓雯、邓佩怡

3班凌钰琪廖振宇

4班陈晶晶刘洁儿

5班郑孟钏、叶钟杰、庞梦如

6班李振雄何婉莹郑咏欣

7班刘素华、黄钰华

8班李淇乐刘琪

9班孙昊然何绮华羊治岐

10班廖静怡陈一郎黄缨杰

11班严洁仪、高钰雅

12班马晓晴、胡永燊

13班陈佩琦廖婷娇

14班张慧琪林亮澄

15班陈薛欣陈丽娜

16班甘椅华何婉莹

二等奖:

1班肖嘉慧、钟鸿文、司徒婉莹、区栩健、卓剑芳

2班陈绮晴、周嘉瑶、周慧、吴楚枫、姜凯元

3班高静静梁浩均韩旭华黄雅婷欧阳宝珠

4班何倩怡吴子立刘绮雯邓启钊郑子贤

5班杨嘉儒、罗伊晴、王冠伦、牛星炎、李少茜、蔡慧国

6班曾晨昕张晨钰陈栩莹何倩铭郑晓诗黄晓芊 7班黄日炜、吴剑锋、陈绮君、陈晓晴、陈淑敏、8班陈苑怡方欣欣罗禹昆吴泳雅潘倩晴

9班金超凤张欣怡东雪戴韵沙钰刘亨

10班侯耀燊田晨枫高铵迪梁筠怡刘晓婷伍嘉琳 11班揭玛丽、何晓惠、邓芷君、麦锦培、钱沛宏

12班劳嘉敏、周慧予、李梓菁、黄展豪、孙倩韵

13班吴杰宏陈然郑健威彭斯敏周翠玲

14班郭敏玲李智杰麦紫滢杨诗晓吴美棋

15班何嘉琪胡佩琳刘倚桥林惠敏吴炜华

16班陈惠霞冼嘉欣李鑫龙晓晴苏颖尧

三等奖

1班

屈志宏、卢玮彤、肖绮炫、刘诗韵、周海晴、周嘉璐、陈晓君、赖嘉颖 2班

袁冠文、萧毅龙、吴宛龄、李嘉敏、黄嘉仪、杨帆、黄明扬、彭坤阳

3班

陶轲温嘉威梁锦源陆静然黄绮霞黄苑彤李俊铭林映彤 4班

欧晓琪李伟靖刘炫宙黄梓烽何颖琳郭映彤杨晁旭汪颖娜 5班

周正乔、温永盛、邓璐、何闯杰、陈恺殷、萧浩怡、雷健恒、陆瑶 6班

梁鹂莹王亿东林梓晴艾琬琰李智宏李汪洋温楚芬胡筱芊 7班

冯润芝、郭宇恒、黄雅仪、温晓欣、陆善莹、袁展棠、叶海瑶、林嘉慧8班

余惠怡李颀黄思莹刘晓琳邓筱馨冯漪殷何嘉雯罗雅元吴雪萱 9班

杨海燕吴婧芙古鸣熙王喆杨颖诗王咏欣袁斯莉陈嘉文10班

周舜胡天立廖溢机陈添鹏刘桐刘嘉亮吴美霞李祥楷 11班

梁家雯、何绮晴、周珊珊、陈美言、周骥良、郭漪盈、梁嘉俊、吴嘉权 12班

李嘉颖、林宇晴、杨晓敏、刘颖滢、杜泳怡、梁俊钧、高 枫、梁泳欣 13班

刘畅常晓峰罗嘉文黄颖琳林浩黄杏欣邱显斌黄绮恬 14班

陈钰瑶杨嘉庆吕杰谭晓珊王懿薇黄毅翀欧嘉琪吴嘉明 15班

王倩敏黄镜烙李晓晴林凯琪李旖汶林沛渝冼钰莹杨梓锋 16班

徐观铨刘中亮李迎雪何家俊程家俊郭嘉成范君豪李佩仪

初二级“好书伴我成长”

二(1)

一等奖:程小淇

二等奖:李欣余 韵

三等奖:周钊然 叶晴

二(2)

一等奖:蔡扬

二等奖:黄悦庚云开 莫纪岚

三等奖:甘翟阳 罗嘉亲

二(3)

一等奖:陈伊蕾

二等奖:张文谦余琦郭天颖

三等奖:缪晓曦杜绮清

二(4)

一等奖:林婉荧

二等奖:刘莹媛张雅惠李敏智

三等奖:陈宇静林翠玉

二(5)

一等奖:李琦珊

二等奖:林东敏柯静怡张一涵

三等奖:麦欣婷孔令行

二(6)

一等奖:熊林菲

二等奖:张颖怡李钰婷高颖林

三等奖:李梓曦

二(7)

一等奖:黄铭乐

二等奖:甄欣儿

三等奖:劳佩姿

二(8)

一等奖:刘茜莹

二等奖:张亦诗

三等奖:杨诗雨

二(9)

一等奖:蒋继研

二等奖:郑孟越

三等奖:叶镇源

二(10)

一等奖:甘露

二等奖:陈辉

三等奖:冯旭

二(11)

一等奖:梁司晨

二等奖:刘晓盈

三等奖:王旖旋

二(12)

一等奖:廉兆洁

二等奖:梁翘霞

三等奖:霍沁驰

一等奖

1班:

陈旖璐

2班:

莫晓晖

3班::

朴东丽

4班: 陈海杰 杨伟濠 吴梓岗 陈青仪 钟心杨泳仪 萧文轩 廖俊朗 谢宝儿 李灏晖 郑芷欣 饶俊益 郭止戈 黄泳贤 陈泽宇 魏楚场 黄雯茵 张宇洋 苏艺蕴 初三级 名著与我(读后感)

李棋欣

5班:

冯均浩

6班:

陈紫琪

7班:

李依璟

8班:孔颖

9班:黄颖欣

10班:

罗泳欣

11班:

黄颖颐

12班:

龚嘉欣董晔

二等奖

1班:

陈聪

2班:

杨紫莹许泳琪

3班:

吴钰珊李笑菡

4班:

赖凯茵叶丹妮

5班:钟绮桐龚俊

6班:陈芊 黄健娴 梁楸仪

7班:何洁莹占兆源

9班:刘昀 黄珈颖

10班:

高颖妍

11班:

尹斯妍李念慈颜炜琳袁嘉俊郑诗敏 12班:

狄昀区少鸿

三等奖

2班:

唐馨阳谢宜均原颖儿

10班:

梁欣李东洪傅诗逸黄紫婷余哲诚 11班:

吴子麒陈佩玲蒋紫珊张昕萧耀宗吴锦华12班:莫倩筠李宇鸿萧嘉育谭嘉薇 何淑仪

篇2: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我校学生习作水平,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快乐读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

为了将“和谐阅读 健康成长”的阅读活动推向高潮。通过组织与读书相关的征文比赛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体验成功与快乐,从而促使学生热爱阅读与写作,沉浸于阅读,成为富有内涵、身心和谐发展的孩子。

三、关于征文比赛:

1.参赛对象:三至五年级全体同学。2.比赛时间:第8周

3.作文要求:(1)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3)字数不限;(4)用信纸,题目下面注明班级、姓名、四、评奖办法

每班评选出优秀作文,语文老师将作文上交学校语文教研组,学校将评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公布、颁奖。

篇3: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一、以校为本, 拟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基本思路

校园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 创设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 我校理性化地将校园文化氛围创设定位在“建设书香校园”上。并且确定了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即:“全力营建书香校园, 让书香弥漫校园, 让经典滋润学生童年, 让读书促进师生成长, 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为师生的人生成长奠基。”学校实施目标的思路是:坚持以校为本, 确定校本教研主题, 开展校本研究。确定了“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外大阅读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校本教研主题。坚持“教学相长、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建设书香校园的实施过程

(一) 创设环境, 营造书香氛围

1. 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特点, 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影响人的言行, 让学生一走进学校大门就会感觉到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一进校园, 墙面上“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便映入眼帘。楼内墙壁悬挂国学经典文章, 如:《弟子规》、《论语》、名人读书感言, 有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读书感言。利用媒体——“红领巾”广播在每周五的早间时播放古典名曲, 倡导学生在课间游戏中背诵诗文等等。

2. 书香洋溢在班级的每个角落。

在班级墙上设立各班级学生自己创写的读书口号;学习园地则是班级各具特色的阅读展示与积累, 如读书卡、读书笔记、读后感、书签、识字卡以及学生优秀阅读作品等;每个教室都根据本班实际结合校本教材创设的评比展示台, 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背诵活动中, 不断提高, 不断进步;教室的南墙则是各班级的特色栏目, 许多班级则发挥各小组的作用, 开展小组间的阅读、背诵评比, 从而使学生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教室右前方是班级图书银行, 图书借阅要按照班级的借阅制度, 进行详细的登记, 填好借书卡, 从而保证班级图书银行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二) 以校为本, 打造“书香教师”

强师资即强学校, 所以在书香校园建设中, 我们也把“书香教师”的打造工作作为书香校园软环境建设中重要的一项举措。

1. 每位教师每学年完成的重点工作:

制定一个计划、抓住两条主线、做好一份笔记、参加两次活动。一个计划:根据学校阅读计划制定与自己实际相结合的学期阅读计划;两条主线:一是把学校指定阅读书籍学透学精, 一学期一本, 二是根据提供的参考类书籍, 精读体味, 一学期两本;一份笔记:每天保证1小时的阅读时间, 力争读深、读透, 读有批画, 读有思考, 读有感受, 读有笔记, 期末写一篇经验心得。两次活动:指定书目的交流活动和自选书目的竞赛活动。

2. 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做到“五有”——有计划、有笔记、有活动、有总结、有评价;经费保障:学校每学期要筹措一定的经费, 购买图书资料, 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激励保障:每学期将评出20位优秀读书教师, 100名家长, 200名学生并给予表奖。

3. 读书学习厚底蕴。

学校要求教师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 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 读学生喜欢的书。向教师推荐教育书籍与杂志、报刊。如《崔峦老师谈课改》、《魏书生教学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班主任的教育艺术》《于丹论语心得》《学与教的心理学》、《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等书, 鼓励教师将所学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

(三) 开发校本课程, 把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1. 校本教材的研发。

组织编写了供学生使用的各年级《古诗文诵读》。这套校本教材共分6册, 每个年级一册。各年级教材均分为“背诵部分”和“阅读部分”。其中背诵指南又分为:成语篇、名言警句篇、国学篇、古诗篇以及精彩片段篇。所有背诵内容不重复, 且根据年级特点进行归类, 1—6年级具有连续性。二是编写了供师生使用的各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三百首》六年全一册本校本教材。三是编写供一年级使用的注音阅读教材《我爱阅读》——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校本课程。

2. 校本教材的使用。

(1) 结合校本教材, 规范每日常项活动。如:每天早上7点15到7点20之间, 5分钟课前交流展示。主要是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 以朗读或诵读、背诵、演讲、简介内容等形式向大家做以汇报。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对有进步的学生特别加以鼓励。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30之间, 提倡学生在教室或阅览室里自主选择课外书阅读等等。 (2) 结合校本教材, 上好校本课程。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为大阅读时间。根据阅读内容和进度, 根据学年特点或上背诵指导和展示 (检查) 课;或上阅读指导和成果汇报课;为了保证授课质量, 学校还要求教师依据校本教材, 写实用性的教学简案。

三、建设书香校园的初步成效

从学校来看:建设书香校园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环境和氛围, 二是物质载体, 三是读书活动的开展, 四是组织载体的建设, 五是校本教材的研发, 六是读书活动的评价, 七是读书走进课堂, 八是读书走向社会。从教师来看:打造“书香教师”, 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品位,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支热爱读书与书为伴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从学生来看:学生有一定的读书兴趣, 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个目标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难, 它是隐性的, 是一种隐性文化,

四、建设书香校园的前景展望

篇4:“我的班主任”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征文主题

征文以“我的班主任”为主题,讲述班主任的故事,感受班主任的情感,浓缩班主任的记忆,分享《班主任》的观后感。

1. 学校教职员工。

2. 小学3-6年级学生。

3. 初中7-9年级学生。

4. 高中1-3年级学生。

征文要求

1.紧扣“我的班主任”这一主题,叙事真实完整,内容健康向上,贴近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2.征文题目:教职员工组参见《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5年第一期杂志;小学组参见《小学生天地》2015年第一期杂志;初中组参见《初中生天地》2015年第一期杂志;高中生组参见《高中生学习》2015年第一期杂志。文章字数在2500字以内。

3.征文均要求注明学校名称、年级、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和联系电话。

4.各地教育部门可结合实际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赛,以学校为单位选送优秀作品参评,请将电子文档发至各编辑部邮箱,邮件主题应包含“我的班主任征文+区域+姓名”字样。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电子邮箱xbzrzw@163.com 联系人:罗佳 电话:50769215

《小学生天地》电子邮箱xxstd22@sina.com 联系人:胡敏 电话:50769358

《初中生天地》电子邮箱czstd-wz@163.com 联系人:刘平宜 电话:50769395

《高中生学习》电子邮箱gzsyw2006@163.com 联系人: 吴锋 电话:50769287

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

评选表彰

1.届时将组织专家评审,拟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并评出优秀组织奖,对所有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2.将邀请特等奖获得者参加《小学生天地》创刊30周年刊庆活动或参加暑期游学夏令营活动。

3.《湖北教育·新班主任》《小学生天地》《初中生天地》《高中生学习》杂志将选登优秀征文稿件。

4.联合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优秀班主任的感人事迹。

新班主任编辑部

2015年1月17日

篇5: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3月3日上午10点,由菏泽市总工会举办的首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主题为“注重家教家风·培养家国情怀”,助力全市家庭文明建设。即日起,菏泽市总工会将面向全市女性职工举行征文比赛,以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女性职工在阅读中传承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

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心的重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活动不断深化。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全国历届“书香三八”活动成效显著,女性阅读在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此举对菏泽倡导女性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菏泽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截至底,菏泽市共有女性工会员794797人,广大女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丰富女职工的文化生活,培养女职工的阅读习惯,打造学习型、知识性、创新性的时代新女性,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菏泽首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正式启动。

篇6:书香校园读书节和朗诵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2012年校园文化艺术将推出“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通过师生同读、亲子共读等形式,大力加强“书香班级”、“书香学子”“书香教师”及“书香家庭”建设,努力营造全校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师生与好书做伴,与大师对话,读写结合,为师生个性和谐发展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读书是一件终身的快乐事情,争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

3、通过活动,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书香校园活动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活动内容:

(一)教师层面:

(1)活动中,和同读小组的学生同读1本书;写好读书笔记或读书随笔,不少于1篇;

(2)以班级为单位开一节阅读交流课(如:好书介绍,好书阅读指导,好书读后感交流);

(3)参加全校“书香校园教师读书征文”评比活动,每位教师上交一篇读后感或者读书随笔参评,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

(4)教师保留同读一本书过程资料,参加“书香教师”评选活动;

(5)向所任教班级捐献总数不少于3本文学类或科普类书籍,教辅资料和报刊杂志不接受捐献。

(二)学生层面

(1)抓好班级“图书角”建设,做到“三有”,即有专人管理,负责借还登记;有读书互助小组,同伴共读;有足够数量的图书(至少人均三本)。

(2)参加“师生同读”和“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写好读书笔记或读书随笔,不少于1篇,鼓励学生在校园、在家中诵读经典书籍。

(3)开展“一日三读”,即“晨诵”(早自习前10分钟);“午读经典”(午间半小时,默读经典

名篇);亲子共读(晚上在家与父母一起阅读)。

(4)以班级为单位参加阅读交流活动(如:好书介绍,好书阅读指导,好书读后感交流);

(5)参加全校“书香校园学生读书征文”评比活动,每位学生上交一篇读后感或者读书随笔参评;

(6)学生保留“师生同读”和“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过程资料,参加“书香学子”评选活动;

(7)向所在班级捐献3本文学类或科普类书籍,教辅资料和报刊杂志不接受捐献。

家庭层面:

(1)印发《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2)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通过亲子阅读,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高中生不少于20分钟,初中生不少于30分钟),并在家校联系本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3)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4)开展“亲子共读――“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四、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启动阶段(2012年10月15日——19日)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利用班会进行宣传发动。

(2)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师生共同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柜。

(3)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校园读书节荣誉榜”。

(4)各班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第二阶段:2012年10月22——10月31日为“书香校园读书节”重点实施阶段。

(1)按照方案中关于活动内容要求,完成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家庭层面相关任务;

(2)学校举行作家报告会,各班组织学生参加;

(3)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便于教师指导,学校图书馆提供新书推介宣传展板,学

生根据相关内容自己借阅或购买,老师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第三阶段:2012年11月中下旬为总结阶段。

(1)对“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进行评比总结。

(2)表彰 “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若干。

“秋之韵”诗歌朗诵比赛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园;引导学生热爱诗歌,鉴赏诗歌;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师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学生风采;营造“朗诵经典诗文,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氛围。特决定举办“秋之韵”诗歌朗诵会。

二、主题思路设计

盈盈秋水,是秋含情的眼波;悠悠远山,是秋淡淡的额眉;艳艳秋菊,是秋恬静的笑靥;皓皓明月,是秋含羞的脸颊;飒飒秋风,是秋深情的话语;蓝蓝星天,是秋高远的心胸„„秋,不是凄凉的代名词,她丰盈、秀美,端庄、妩媚,一片枫林,好似天边的一抹红云;一地金黄,如同落叶上在翩翩起舞。她你是凝重的冬、纯真的春、活泼的夏的延伸!秋,她别具一种神韵!因此,我们以“秋之韵”为主题开展诗歌朗会。

三、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学生以班为单位参赛,共41个代表队

四、比赛时间和地点:

预赛时间:,各年级部组织,初中级部推选3个代表队参加全校决赛,高中年级部推选2个代表队参加全校决赛;决赛时间:,预、决赛地点:二楼报告厅,各年级部提前预约预赛地点。

五、评分标准(预赛):

1、内容以诗词为主,表达爱国热情,抒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1分)

2、衣着得体,与参赛主题贴切,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2分)

3、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内涵。(1分)

4、朗诵内容熟练,最好能脱稿,声音洪亮。(2分)

5、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2分)

6、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分)

7、朗诵形式和朗诵内容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给于适当加分。(1分)附:

“秋之韵”朗诵比赛预决赛评分表

比赛抽签号:评委姓名:

五:比赛安排: 分年级进行预赛,按初中部、高

一、高

二、高三共4场赛完。

六、评委:

教师:各年级派1名语文老师(组长)共6名

学生:各年级派一名学生代表参加

七、奖项设置:

所有的评委给所有的代表队打分,高中各年级前2名和初中部前3名共9个队进行一、二、三等奖的角逐,按照分数的高低决定获奖级别。

一等奖

2、名二等奖

上一篇: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下一篇:房地产行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