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05-09

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共11篇)

篇1: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5: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18:采、背、板、椅、但、傍、清、消

19:由、术、吐、注、课、铅、笔、桌、拿

20:坏、松、扎、抓、祝、福、句、幸

21:之、令、布、直、当、第、现、期、轮、路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语文园地五短文《走山路》。

三、口语交际:《合作》

四、本单元训练要点:

1、量词的运用

2、看偏旁知字意

3、积累词语

篇2: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 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篇3: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正确理解运用呢?算法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基于此,笔者对本课进行了如下创新。

大胆构思,细心梳理。教师需要在合理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可控的创新。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了“教学重难点前置”这一突破常规的方法。引入算法和自然语言描述的例子就是课后练习中带星号需要学生思考的例题。解决了这个例题问题,与之相关的算法、自然语言描述和数学建模问题会迎刃而解,使课堂产生高效益。

一站学习,高效实施。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内需,整个学习过程都基于学习网站。从推演算法入手,酝酿课堂的温度;从变量和重建数学模型入手,构建课堂的深度;从通过“微课”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入手,营造课堂的广度。我从这三个维度精打细磨诸多课堂教学元素,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算法与变量的概念,学会建立数学模型。(2)初步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3)通过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4)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2.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理解与沟通为重心,围绕以下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一是生活中的“无刻度量杯取水”问题,通过此题进行算法、自然语言描述、变量、数学模型概念的梳理,实现知识的第一次重构。二是生活中的“数据交换”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引入第三个变量,理解重建数学模型,实现知识的第二次重构。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打造温度课堂

昨天,王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我把题目带来了,请同学们帮忙告诉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推算过程。

课件出示:用没有刻度的3毫升量杯和5毫升量杯,如何量出1毫升的水?

板书:A:3毫升B:5毫升结果Z:1毫升

想一想:杯子有几种操作方法(板书6种操作方法,如图1)。

设计意图:教学难点前置形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2.初识算法,经历探索过程

(1)初识算法

试一试:请同学们进入学习网站,在学习网站的“试一试”栏目中利用拖动“操作方法”模块的方式来尝试实现操作步骤(如图2)。

说一说(反馈):说说你的想法和操作过程。

利用学习网站中的排名记录,先展示步骤较多的操作算法,再展示步骤最少的操作算法(学生描述的同时,教师用图示进行板书)。

类似这样将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而完整地描述出来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算法。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来描述算法的步骤,则称之为自然语言描述,是算法描述常见的一种方法。

议一议(反馈):看到这两种操作算法,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结果相同,但操作算法相差较大,算法存在优劣,这个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执行的效率。

(2)认识变量

这样的题目,如果数值发生变化,操作算法也会出现相应的一些变化。

课件出示:用没有刻度的5毫升量杯和6毫升量杯,如何量出3毫升的水?

请完成刚才算法的同学尝试描述修改条件后的操作算法。

说一说:请一位同学说说想法和操作算法。

这些数值还可以改变吗?类似这样,这些可变数值的对象就是变量。(课件展示:变量是数据的存储单元,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变的。)

生活中常见的变量有很多,你能说说吗?(长方形周长C=2(a+b);正方形周长C=4a)

类似这样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数学结构表达式,我们称之为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切入,以解决问题为驱动,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地对算法与变量两个概念进行多层面的理解与沟通。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梳理与重构,积累“算法与程序”基本的活动经验。

3.提炼知识,挖掘知识深度

(1)交换数据

刚才,我们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方法解决了“无刻度”量杯取水的问题。譬如生活中,服务员错误交换了盛牛奶和咖啡的杯子,又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完成杯子的交换呢?

读一读:请同学们先在学习网站“电子教材(教材pdf版,如图3)”中阅读学习,再说说你的想法。

说一说:阅读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梳理:当遇到异质液体时,就不能直接混合了,这时要分析问题,重新确定算法,需要引进第三个杯子Z (板书X、Y、Z)。对于怎样交换,我们需要重建数学模型,来进行数值交换操作。

(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刚才,我们知道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其实,算法不仅可用自然语言描述,还可以用程序语言来描述,如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请同学们先在学习网站“微课在线”中观看学习。

说一说(反馈):请同学们说说对计算机语言又增加了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小测试来试试自己学的情况哦。(学习网站小测试,图略。)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交换数据这个概念进行了梳理。同时,利用“微课”进行计算机语言发展的自学探究,使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容量更大,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4.小结延伸

(1)梳理

根据“小测试”情况,梳理今天的学习情况。

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建议同学们课后到“百度脑图”中进行笔记梳理。

(2)延伸

这就是刚才微课中展示的交换牛奶、咖啡过程的流程图(课件展示),也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建议同学们课后去预习。

设计意图:注重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提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篇4:八(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苍茫 蠢笨 胆怯 翡翠 震怒 蜿蜒 外壳

宛若 倦怠 虬枝 婆娑 伟岸 朴质 晕圈

倔强 宛然 派遣 狭隘 热忱 纯粹 鄙薄

精微 旁骛 秘诀 骈进 注脚 亵渎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诸如此类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积雪初融 纵横决荡 直挺秀颀 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全副精力 发愤忘食 强聒不舍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1868年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和散文诗《海燕》等,1927年被授予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1936年因肺炎逝世。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用他的稿费和积蓄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用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3.《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祖籍昌黎郡,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公”,也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所以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昌黎先生集》为其诗文合编。

4.《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青年时期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并称“康梁”。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5.《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著作有《刘宾客集》。《陋室铭》是他在和州做刺史的时候写的。

三、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一)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只运用在具体的句子中;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常体现在全文的构思上或突出主旨上。(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一般都是具体的事物,也有很少一部分比喻中的喻体是抽象的事物;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对象一般是某种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等。(三)比喻强调的是二者某种性状的相似性,象征强调的是二者内涵本质的一致性。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鸟”常见的象征意义

鸳鸯:夫妻恩爱,情侣和睦亲密。

青鸟:幸福佳音的使者。

大鹏:志向高远,奋发有为,前程远大。

凤凰、孔雀:幸福和吉祥,杰出人物,美丽,重生。

鸽子:友谊,和平。

大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燕子:春天,勤劳。

杜鹃:思乡,悲苦,意志坚强者。

百灵、画眉:能言善歌,声音甜美,聪明伶俐活泼。

乌鸦:晦气,不祥,悲凉,小人,俗客庸夫。

喜鹊:喜庆,愉悦。

仙鹤:长寿,清高,杰出者,隐逸,情义,祥瑞。

八哥、鹦鹉:人云亦云者,能说会道。

鸵鸟:不敢面对困难的逃避主义者。

天鹅:纯洁,忠贞,美丽。

雄鹰:坚强勇敢,志向高远。

麻雀:庸庸碌碌者,吵闹聒噪、喋喋不休。

五、什么是“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六、什么是“銘”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篇5: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反义词:

慢—快 笑—哭 小—大 友—敌

是—否 上—下 里—外 出—入

有—无 老—少 因—果 去—来

问—答 外—内 多—少 曲—直

苦—甜 北—南 开—关 没—有

满—空 生—死 白—黑 轻—重

天—地 热—冷 尾—头 快—慢

早—晚 记—忘 停—行 远—近

男—女 东—西 和—分 双—单

高—低 升—降 满—空 好—坏

弯—直 胖—瘦 真—假 脏—净

快乐—痛苦 温暖—寒冷 精彩—糟糕

安全—危险 辛苦—轻松 参加—退出

高兴—痛苦

近义词:

找—寻 叫—喊 去—往 村—屯

说—讲 完—尽 曲—弯 看—盯

甜—甘 擦—抹 热—暖 摇—摆

肥—胖 跳—蹦 抢—夺 行—走

看—瞧 滴—落 见—看 都—全 捉—捕

快乐—高兴 温暖—暖和 美丽—漂亮

回答—答复 发现—发觉 中间—中央

绵绵—连绵 雪白—洁白 扫除—清扫

游戏—玩耍 集合—集中 吵架—吵嘴

普通—普遍 创造—发明 思考—思索

慢慢—渐渐 看见—看到 辛苦—艰辛

粒粒—颗颗 愿意—甘心 一起—一同

本领—本事 参加—加入 欺负—欺压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知识点

原文: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本课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会认字写字组词

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天、四、是

二、多音字

地慢慢地(de)天地(di)

三、近义词

挺—直 顽皮—淘气

四、反义词

圆—方 挺—弯

五、重点句

1、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谷穗弯弯”说明秋天来了,谷穗成熟了。写出谷穗谦虚、可爱的品质。)

2、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大肚子一挺”是作者想象的雪人的动作,写出雪人顽皮可爱的样子。)

六、主题感悟

这是首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征,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知识要点:

(1)要求会背的课文包括语文园地里的儿歌一定要熟练背会,做到一字不差。

(2)生字分两类:要求会认的生字400个(生字表一)要做到会认读、会组词(至少三个)、

会加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边鼻音、轻声、多音是难点,多加注意);要求会写的生字100个(生字表二),要做到会书写、会听写、会默写、会笔顺、会组词、会加音,其中形近字和同音字要多加注意。

(3)常用偏旁部首名称要知道,代表的意义也应了解;汉字结构要分清。

(4)课后和语文园地里的语文常识及题型要理解并牢记,从而举一反三会应用。

具体内容

一、识字写字:

1、生字表(一)中汉字能正确读认。

2、生字表(二)中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火、出、也、牙、心、西、片、皮、里、衣、瓜、年、生

3、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组词练习:

一()二()()

三()()十()()

木()()禾()()

上()()下()()

土()()个()()

八()()入()()

大()()天()()

人()()文()()

火()()六()()

七()()儿()()

九()()无()()

口()()日()()

中()()了()()

子()()门()()

也()()长()()

山()()出()()

飞()()马()()

鸟()()云()()

公()()车()()

牛()()羊()()

篇6: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崖yá(悬崖、山崖、断崖)

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二、多音字

难nán(困难) 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 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雨) mēng(蒙骗) měng(蒙古包)

三、近义词

等闲——平常 磅礴——雄伟 逶迤——蜿蜒

四、反义词

逶迤——笔直 开颜——愁眉

五、理解词义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六、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文学常识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八、问题归纳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

“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件事?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暖”和“寒”的妙处。

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六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如,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把它作为复习重点,与教材重难点结合起来复习,既避免了撒网式的题海战术,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善于归类。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篇7: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二、故事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__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 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文学常识

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四、理解词义

1.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3.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4.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宽平的意思。

5.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6.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7.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8.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服、退缩。

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横冲直扫,冲杀突击。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进行激烈战斗。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六、问题归纳

1.找出文中多次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找出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不平凡”的含义。

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显示它很平常;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显示它是不平凡的。

2.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静态的黄土高原迎面而来的情景,突出了汽车速度之快。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黄土高原”比喻成“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画,为写白杨树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3.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点出“不平凡”,以“极普通”来反衬白杨树的伟大,寓伟大于平凡之中。为下文歌颂北方普通军民埋下伏笔。

4.作者为什么要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为了赞美白杨树的树中“伟丈夫”形象,突出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同时,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好女子”和下文的“伟丈夫”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5.第7段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这里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层层深入。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入,使读者思考人和白杨树的联系,为下文作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的象征。

6.第⑦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⑧段是否显得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这一段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了作者“礼赞”白杨树的真正原因,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作者所揭示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因为抒情议论的点染,而显得更加鲜明、突出。这一段既是对上文联想的补充,又是为下文表明态度作铺垫。因此,不多余。

7.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示愤慨鄙弃之情,深化了主题。以高昂的调子再次赞美白杨树,在结构上,呼应开头。

七、课文主题

文章采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赞美了白杨树倔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团结向上、坚强质朴的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 三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海底世界》说课稿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花钟读后感精选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重点句句子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篇8: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

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安排了这些内容: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开启大自然之门, 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 召唤学生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文本诵读中, 培养学生观察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叙述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一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 到傍晚忘记了回家;二是放鸭子时, 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 父亲的责骂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虽然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但正是由于他对昆虫具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了耐心观察的好习惯, 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 体会要打开自然课本、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 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

第六课《变色龙》采用叙事的方式, 巧妙地展示了变色龙三个方面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看、问、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 描写了变色龙的静态、动态的主要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多种方式观察动物的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七课《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蝉儿脱壳前后的颜色变化以及动作过程, 不仅是因为观察仔细, 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持久的跟踪观察, 并通过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观察内容, 让学生领悟跟踪观察的方法和有序生动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以上的四篇课文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知识点“学习观察”而构架安排的, 主要聚焦“动物”。“慧眼细察出佳作”, 习作2是写一个小动物。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写出动物外形或动作的主要特点。巩固过渡句的使用, 使文章前后段之间更紧密, 从而有条有理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形成观察能力。

练习2的内容也突出了“学习观察”这个核心知识点, 其中两个部分与观察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诵读与积累”, 内容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的名言, 从不同方面强调了观察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 深刻感悟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二是“想想说说”,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话, 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前后联系, 发挥想象, 合理推想。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协同发展。

可见, 这一单元围绕核心知识“学习观察”系统地编排了教学内容。观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探索大自然奥秘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视野中的“观察”与培养学生的“说”“写”等能力是分不开的, 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丰富自己的感受, 更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升表达水平。本单元在第三学段的开始, 既要注意与前面学习的联系, 又要注意区别, 突出本学段的重点,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溯源:前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二学段中, 围绕“观察自然”的课文很多, 包括观察植物、动物、景物的, 还有观察的小故事、实验文章等。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之前, 学生对观察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知晓一些观察方面的知识, 如观察要有目的, 由上而下、由远而近, 由整体到部分等观察顺序;初步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通过看、听、闻等手段进行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跟踪观察、对比观察等。在习作上, 一、二学段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书中图画、自然界植物、生活中景点等, 让学生积累素材, 写出图意或事物特点, 适当展开想象。另外, 口语交际训练、综合性学习也注意训练观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一、二学学段中, 与本单元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着紧密联系, 教学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些内容: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通过介绍达尔文对海洋中小岛上昆虫的观察从而感悟道理, 培养学生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这与《装满昆虫的衣袋》都是介绍名人观察的故事, 以榜样感召学生观察大自然, 培养热爱观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这与本单元第七课《金蝉脱壳》有相似之处, 两位作者都采用的是同一方法, 即跟踪观察的方法。但在表达观察的结果时, 前者是粗细条勾勒, 后者是细描刻画, 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这种安排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

四年级上册“培养学习习惯”中将“留心观察事物”作为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看图表达内容时, 初步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留心观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 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不仅对语文学习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重要,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初步让学生知道观察静态事物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要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观察;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四年级下册一单元的《燕子》这篇写景散文描写了燕子外形、飞行和休息的情景,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通过看、听等两种方式仔细观察, 既描写静态、又描写动态, 而且语言准确生动。这与本单元第六课《变色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有些类似, 但这两篇课文的文体显然不同。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教学前先布置学生到校外去有目的地观察, 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而且要写得有意思。通过例文, 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力求有新的发现。例文就是通过小作者细心的观察、简洁的描述, 展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则活生生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生活中的新发现”,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新发现, 具体地写出来。通过这次作文训练, 使学生明白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四年级下册习作5写“一两种植物”, 要求学生先确定观察对象, 对选择的对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最后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习作的练习为五年级上册习作2“写动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延展:后续学习的巩固与提升

第三学段中除了这一单元外, 与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关的课文不多,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我们要利用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继续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表达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讲了作者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生动具体地描写鸟儿归林与栖息的壮观场面, 表达了作者爱鸟的心情并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 让学生体会作者有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观察, 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观察内容。

六年级下册四单元《夜晚的实验》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这一课很好地回应了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学生平时观察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看后印象不深, 笔下写不来。这是学生普遍的问题。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观察要有顺序, 否则观察显得乱七八糟、杂乱无章。观察时, 在对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 要抓住重点进行再观察, 否则观察的主次不清。只有突出重点、细致观察,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惟妙惟肖。在观察过程中, 边观察边想象,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 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是因为写作不仅要写观察到的人、事、物, 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基础。课标在第三学段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要求学生的观察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具体, 观察与积累、想象等相结合, 提高表达水平。

五年级下册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后写一篇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把它的特点写出来。训练学生仔细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 写好习作。六年级下册习作4“记一次实验”。习作要求就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或自己边实验、边观察, 做好记录, 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 多动脑的良好习惯。这些习作训练都是对本单元教学后的巩固与提升。

篇9:七(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颤动 发绺 诅咒 两颊 镶银 丰润 胸脯

地窖 殷勤 踌躇 摩挲 抖擞 颓唐 赫然

嗤笑 揩油 虐待 恣情 镶嵌 黑痣 磕头

卜问 劝慰 焚烧 魄力 跻身 遗孀 遴选

鐘磬 篝火 征途 确凿 攒集 收敛 腻味

觅食 秕谷 宿儒 蝉蜕 倏忽 袅袅 殷红

凄楚 恍惚 嗫嚅 萦系 水榭 抉择 剔透

轩然大波 初生之犊 别具匠心 声誉卓著 著作等身

相得益彰 轻妆淡抹 心清如水 不能自已 变幻莫测

当之无愧 融为一体 熔于一炉 貌不惊人 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二、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2.《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3.《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

6.《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7.散文常识

(1)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特点:取材自由,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3)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等。

(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以小见大等。

篇10: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流漂)

讠:言字旁(语认识说话读课谁诉)

亻:单人旁(休体何做作住仔什他)

口:口字旁(唱听叶呢啊吗吧响嘴哪)

辶:走之底(过远近还送)

扌:提手旁(打把拉扣)

忄:竖心旁(快慢恨)

冫:两点水(次冷准)

犭:反犬旁(猪狗猫)

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目:目字旁(眼睛盯)

足:足字旁(跳跑)

月:月字旁(肚朋腿)

人:人字头(会合全)

门:门字框(闪问闻)

宀:宝盖头(宝家宁)

土:提土旁(地场城)

风:字框(风凤)

王:王字旁(球玩)

八八字头(谷分公)

火:火字旁(炒烧)

口:方框(国园圆)

女:女字旁(好妈奶)

心:心字底(想思念)

饣:食字旁(饱饭馒)

一年级语文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其一:字母表(音序表)

Aa B 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三拼音节还包括:介母)

三、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四、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五、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六、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七、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24个韵母

ɑ o e I u ü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si c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

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单韵母:a o e i u ü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介母:i u ü

一年级语文拼音知识点

记住字形读音(形象记忆)

唇音:

b字好像收音机,收听广播b、b、b(播),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字好像水出盆,妈妈泼水p、p、p(泼),

双唇送气清塞音

m字好像两扇门,蒙上眼睛m、m、m(摸),

双唇鼻音

f像一根小拐棍,爷爷靠它f、f、f(扶),

齿唇清擦音

舌尖音:(舌尖中音,也叫舌翘音)

d字好像小马蹄,跑起路来d、d、d(得),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像一把小雨伞,下雨打开t、t、t(它),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像火车进隧道,赶快鸣笛n、n、n(呢),

舌尖中鼻音

l像一根大木棍,打跑老狼l、l、l(乐),

舌尖中边音

舌根音(也叫舌面后音):

g像9和弯镰刀,收割庄稼g、g、g(割),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像大锤和凿子,雕刻石头k、k、k(刻),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像倒立小酒杯,装满美酒h、h、h(喝),

舌面后清擦音

舌面前音:

j像一只小公鸡,圆圆眼睛j、j、j(鸡)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像一面小红旗,迎面飘扬q、q、q(旗)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像西瓜切四半,娃娃吃瓜笑x、x、x(嘻)

舌面前清擦音

平舌音:(舌尖前音)

z像一个数字2,娃娃写字乐z、z、z(滋)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像一只小刺猬,弯起身体c、c、c(刺)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像树上蚕宝宝,吐出织茧s、s、s(丝)

舌尖前清擦音

r像田里小禾苗,向着太阳r、r、r(日)

舌尖前浊擦音

舌尖后音:(也叫翘舌音)

z、c、s小酒鬼,见到酒杯(h)舌头翘,说话变成zh(蜘)ch(吃)sh(狮)。

zhi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i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i舌尖后清擦音

特殊声母:(零声母)

y字好像小树叉,挂件衣服y、y、y(衣)

齐齿呼

w字好像小屋顶,乌龟小屋w、w、w(屋)

篇11: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上传: 潘益花

更新时间:2012-12-21 10:36:46 l 教材基本结构

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l 学期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独立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演讲稿和建议书,续写故事,根据漫画和图片编写故事。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人交流,修改时能学习他人的方法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课内习作7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口语实际

1、学习演讲、辩论、建议、劝说等基本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综合性学习

1、能搜集整理资料,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等,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特点及魅力。尝试学写儿童诗。

2、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l 具体板块 ·识字写字

单元 识字写字(120个)词语(300个)

认识会写(120个)读读写写(183个)读读记记(117个)/ 19 29 11 2 / 19 27 11 3 / 18 28 20 4 / 18 28 15 5 / 19 28 13 6 / / / / 7 / 19 28 19 8 / 8 15 28 附具体字词:

单元 识字写字(120个)词语(311个)

数量 生字 读读写写(186个)读读记记(125个)

第一单元 19 第1课:邀 俯 瀑峭 躯 津 蕴 侠

第3课:谧巷 俏 逗 庞 烘 烤 韵勤 勉 吻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静谧 追随 小巷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29)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凝聚 恶作剧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11)

第二单元 19 第5课:施 挠 庸艰 毅 铲 劣 惹 讥 浆 岔 第6课:挚寝 频 朦 胧 凄 斑 篇 杰出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27)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纯洁热烈 刚劲 领略 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19)

第三单元 18 第9课:搁 填 怨掀 唉 裹 魁 梧 淋撕 霉 虑 第11课:悠仪 歉 溜 嘿 割 舒适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 倒霉 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28)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 劝阻 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20)

第四单元 18 第13课:晶 莹蔼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

第15课:嗡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遥望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和蔼可亲闪闪发光(28)葬礼 主持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15)

第五单元 19 第17课:扭 胯厨 套 猬 畜 窜第18课:挽 囫 囵 枣 搞 恍 霜 详 逝章 咳 嗽 厨房 刺猬畜生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31)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陡然 艰苦 软绵绵 牛毛细雨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13)

第七单元 19 第21课:塑 饼谱 抑 挫 歇 吉营

第23课:劈寇 蕉 筒 躁 革 遭 泣 浴 搏 碑 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皮革 凝重 华贵 英武 气概 伤感苍茫 石碑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28)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 知觉 空落落 光秃秃冷清清 直勾勾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19)

第八单元 8 第26课: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

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纯熟 陌生清幽 琴键 陶醉苏醒 飞奔 记录莱茵河 霎那间 微波粼粼(15)探访 交涉 风采 赴约 淡雅 捉摸 衬托 幻觉 深远 降生 模仿身段 造就 抗议 风度 炼就 毅力 有朝一日大洋彼岸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 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 不在话下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28)

备注:到五年级止学生已经掌握常用汉字3000个,故本册开始没有再要求认读的生字。教师要正确把握两类字词在掌握上的度,该记住的一定要记住,会写的一定要会写。注意词语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积累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背诵、抄写。14篇精读课文中,有6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另有3篇略读课文有背诵或朗诵要求。精读课文中有9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14篇略读课文没有提出抄写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好句,多读读,体会后再抄下来。(具体如下)

要求 篇目及要求

背诵

精读课文篇 1《山中访友》背诵喜欢的段落(指定段落)

5《詹天佑》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指定部分)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把感受最深的部分(指定部分)

17《少年闰土》背诵第一段

25《伯牙绝弦》背诵全文

26《月光曲》第九自然段

略读课文篇 2*《山雨》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自定)

8*《中华少年》分角色或表演朗诵全诗

20*《有的人》有感情朗诵

抄写

课文篇 1《山中访友》第3题,抄写描写生动的语句(指定句子)

3《草虫的村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5《詹天佑》抄写喜欢的句子(指定句子)

9《穷人》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11《唯一的听众》抄写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指定句子)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抄写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

21《老人与海鸥》抄写借助加点部分理解后的两句子。

26《月光曲》抄写喜欢的句子。(指定句子)

略读课文没有抄写要求

备注:从背诵内容看,只有3篇课文是统一要求的;从抄写的句子看,基本集中在句子表达的“生动形象”、内容“含义深刻”。

教师可以从教材要求摘录的句子中发现摘录的类型:描写生动、用词丰富、含义深刻、描写有特色„„可以作为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范例。·阅读教学中渗透的读写内容与要求

单元 单元学习要求 课次课题 课文渗透的读写要求 朗读和

默读

注意体会作者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哪些独特的感受,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1《山中访友》 找出“我”和山里“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句子

描写,结合自己的体验交流学习体会。有感情朗读

2*《山雨》 学习细致观察,借助联想和想象写出山雨的韵味和作者对山雨情感的方法 自由读,多读

3《草虫的村落》 1-以作者目光为序,说说自己看到的和印象深的内容;

2-能结合文中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注意联系实际谈出体会 有感情朗读

4*《索溪峪的 “野”》 从课文中的描写体会索溪峪的“野”,感受与自然对话,欣赏自然的美 自由读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詹天佑》 理解杰出和爱国,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默读自主画示意图并用自己的话介绍开凿隧道的方法 感情朗读和默读 6《怀念母亲》 默读讨论“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围绕三个重点句子中的问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心。默读

7*《彩色的翅膀》 学习快速默读理清脉络,围绕问题讨论战士的爱并交流自己的体会。快速默读

8*《中华少年》 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以读为主,方式多样。有感情朗诵

感受真情的美好,让爱在心灵深处扎根。在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9《穷人》 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评价人物。默读和部分有感情朗读

10*《„„马》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略读能力,理解课题。自由读

11《唯一的听众》 注重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理清脉络,能主动质疑,借助问题理解重点句子和文章内涵。默读,有感情朗读

12*《用心灵去倾听》 把握课文内容,交流感动的内容 自由读

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懂得从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家园尽一份力量。学习把握主要内容,能联系实际,学会深入思考。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13《只有一个地球》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借助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能举例说出课文运用说明方法 默读

14*《狼和鹿的故事》 通过文中提示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练习较快速度读课文。联系实际谈出体会。快速默读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 有感情朗读

16*《青山不老》 理解课题;通过问答问题理清脉络把握课文的内容。默读

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相关作品认识和了解鲁迅,感受他的崇高精神。学习在阅读中理清思路。掌握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17《少年闰土》 通过小标题概括主要事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文中对闰土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方法。有感情朗读

18《我的„„》 学习列小标题概括课文每一个部分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人物思想情感,正确评价人物;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表情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有感情朗读

19*《一面》 说清课文主要内容,交流对鲁迅新的认识,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阅读

20*《有的人》 理解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有感情朗诵 开展搜集、欣赏、朗诵诗歌的活动,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有兴趣的尝试学写儿童诗。放声朗读诗歌,举办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诵活动

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揣摩把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情感的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培养高尚的情怀。21《老人与海鸥》 体会老人和海鸥的情感,学习默读讨论课文问题,理解课文中心。理解句子生动的描写。有感情朗读,默读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中事件;交流体会到的人和松鼠的情感。自由读

23《最后一头战象》 独立讲述故事;默读中主动质疑问题;学习课文行为具体描写,体会其作用,感受大象的内心感受。有感情朗读,默读

24*《金色的脚印》 快速阅读感受狐狸救子所表现的行为和深情;联系课文谈正太郎和狐狸一家之间的情感。快速读

结合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借助各种渠道了解艺术,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25《伯牙绝弦》 理解古文,自己讲述故事内容;正确理解古文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朗读

26《月光曲》 通过重点段落学习联想和想象写法,交流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人物之间的行为表现,体会人物特点。有感情朗读,默读

27《蒙娜丽莎之约》 欣赏名画魅力,围绕具体描写对照插图理解内容和写法。阅读

28*《我的舞台》 进一步学习快速读课文把握我学戏的故事内容,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理解具体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内容。快速读

备注:

1.每组有相对集中的读写训练点,在整组教材的教学中始终给予渗透。

2.本册主要读写训练点为:学习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会总结方法;熟练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小标题);借助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这些内容与要求,需要教师在每课的教学工作中扎实地落实,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能力,在考试中能灵活运用。·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分别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口语交际和习作

单元 口语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要求习作内容习作要求 备注(1)想象成大自然一员介绍自己的生活或变化(2)听录音展开想象写音响作文

(3)交流暑假生活 展开合理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可介绍游览的风景名胜,可介绍自己在暑假做的事情和收获 说写合一 记实、想象 汇报会:祖国在我心中 采取演讲、朗诵等不同汇报形式,分组准备,全班汇报。演讲稿:祖国在我心中或读后感 注意格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表达清楚,有真情实感 说写分开 记实 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选好事例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和反驳,通过辩论对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生活中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注意事情发生的环境和发展变化,能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后能与同学交流意见 说写分开 记实 4 “珍惜资源”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畅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多样选择:1建议书;2漫画作文 1 学习建议书规范的格式,用具体的内容围绕环境保护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2看懂漫画,写出理解和感受,围绕资源保护编写漫画故事 说写分开 记实、想象“留在心

中的印象” 选取生活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人,说好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和印象,还可以选择后来的事说出印象的变化 多样选择:1写一个 小伙伴 ;2续写作文 1用一两件事情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根据自己合理的想象,围绕提供的开头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说写分开

记实、想象 / / 尝试写诗歌;写活动总结 / 7 1-动物 故事; 2-学习

劝阻 介绍动物丰富的情感故事,加深多动物的了解和认识;模拟对话,学习劝阻 看图片报道写作文;可以选择口语交际内容写作文 根据图片报道合理想象编写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说写分开(合)想象 “身边的艺术” 介绍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 写自己一样喜欢的艺术品(艺术活动)或

学过的一门艺术 把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故事和感受写出来;注意学习运用文

中表达感受的方法 说写分开 记实

随文安排3次小练笔

1.《草虫的村落》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2.《穷人》展开想象续写穷人。3.《最后一头战象》想象一个场景,写大象嘎羧的内心感受。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教学中可以由读到写,不要受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安排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时间一般在半课时以内或10分钟左右,当然也可以在课后练习,教师对此可灵活处理。小练笔的要求不宜拔高,更不能将其和“习作”混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笔,是一种日常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录下来,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备注:从八次习作安排和次随文练笔看: 1.本册习作安排特点

(1)拓宽题材范围,习作内容比较宽泛,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大;

(2)写实、想象结合,漫画作文、看图作文、演讲稿、建议书、读后感、活动总结等作文类型多样;

(3)重视习作前的合作讨论和准备,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注意养成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2.本册习作重点与要求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写人和记事是重点,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特点);(3)有意识地运用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能自觉主动地修改自己的习作;(4)尝试写演讲稿、建议书、读后感、活动总结等应用性强的习作,注意和同学交流。

3.本册习作教学注意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阅读中学方法)(3)让学生有一定量的习作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展示、鼓励和分享。·回顾.拓展

“回顾.拓展”的设置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主动积累和习得语言,初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开展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高年级的特点。

单元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第3个栏目安排 了解见闻和联想在表达上的特点 描写有关赏春感悟的古诗名句(诵读、积累)趣味语文:《妙答“一”字诗》(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复述故事)收集祖国锦绣山河图片资料(明确收集范围;注意对资料的整理)评议人物,把握人物特点和主要事件,感受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读准、谈体会、抄下来)展示台: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 交流学习环境和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并运用此方法促进习作能力提高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句(诵读、联系生活理解大意、主动积累)课外书屋:介绍儿童文学(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并实践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好方法 环保主题的宣传语(诵读、抄下来)成语故事:成语“竭泽而渔”(读懂故事内容,练习讲述此故事,说含义)评议鲁迅和交流阅读他的作品的体会。

上一篇:《观内怀仙》原文及作者简介下一篇:七夕给同事朋友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