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2024-04-10

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共6篇)

篇1: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共享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来探究,先要从共享经济说起。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群落结构和协同消费:基于日常生活方式》(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来的。共享经济虽然不是在中国提出的,但是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共享单车、共享公寓、共享汽车、共享停车、共享空间、共享充电宝、共享养老院等等迅速走红,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也引起世界的关注。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甚至也影响到了教育,如共享课程、共享图书、共享教育资源等。我认为,这不是教育对共享概念的简单跟风,面向现实与未来,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从终身教育到终生学习:我们需要提出共享教育的理念

如果仔细梳理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需要跟上时代潮流。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通常指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到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两个概念之间似乎是一回事,然而,从终身教育到终生学习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即主体有根本变化:终身教育的实施是以社会、政府作为主体,而终生学习的实施是以个体作为主体。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需要提出共享教育的理念。

首先,我们可以从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正式学习通常指有意识、有目的和影响人的活动。这是在学科和行业规范中进行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方式,正式学习场所包括课堂、学校等物理场所,现在也包括网络和虚拟空间。但我认为,非正式学习才是我们真正要正视和重视的学习,以往我们会把学校教育看得极其重要,但学校教育只占用我们人生当中约20%的时间,我们人生的约80%时间是处在非正式的学习状态当中。非正式的学习状态不一定有意识、有目的,但影响人的活动才是教育。非正式学习场所包括家庭、科技馆、博物馆、实地和工作场所等,当然更包括网络与虚拟等在线的学习环境。经常有人会以一个人平均每年读过多少本书来评判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知识碎片化的批评也时有所见。但是,在知识来源与呈现方式如此多元的信息时代,只以一年读过多少本书并不能证明我们的素养高低和人生价值,而零散、碎片化的学习同样能够丰富我们工作或生活的经验和成长。非正式学习促使无所不在的教育意识成长,教育的无所不在也许不是一种新的概念,但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无所不在的教育成为可能则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这种教育意识将产生一种即时学习的概念,如实时有效的取得知识或信息,实现问题解决的实时性。可以说,非正式学习必将促进共享教育的发展而渗透入整个社会,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我们可以从系统知识和非系统知识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系统知识是指学科性的知识和行业规范性的知识,其在体制中发生。在现代社会,学校的正规教育已经是人的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可以获得学科性的系统知识,同时行业的证书虽然各式各样,但都要遵行行业的规范,因此专门技能的获得也有一套专门系统的知识需要掌握。而非系统知识属于非学科性和行业规范性的经验知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生,极大一部分是在我们不经意之中发生,对我们在正规教育之外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系统知识的存在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教育就不存在了吗?事实上,人的成长不仅仅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之内。这一点对农村的孩子或城市的孩子是同样的。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建立和非系统知识及其经验获得的共享路径,其实比只知道在学校里面学习系统知识更重要,对每个人的人生也更有意义。

再次,我们可以从系统能力与非系统能力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系统能力是基于学科与行业规范的知识学习而形成的能力,而非系统能力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而形成的能力。我们对后者通常不太承认,现在所有的规范都是按照学校课程来规范。举一个例子,我们开车,我们不需要知道怎么制造汽车,也不需要知道怎么修理汽车,我们开车的唯一规范知识来源于什么?交通规则、交通法律。但是学习了交通法规,大路小路的训练过了以后,我们就真的学会开车了吗?其实我们还要回到实践当中,而开车的水平高低各种情况都不同,我们靠什么?我们靠实践当中不断的自我经验的习得和他人经验的共享。虽然这些非系统的知识是零碎的、碎片化的,由此产生的能力也是非系统的,但是这些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通过共享习得的非系统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却有助于我们的经验成长和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和改变着我们自己。

“随需所获,学以为己”:共享教育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教育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有人对共享经济一词进行释义:共享经济具有弱化拥有权和强化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经济体系下,人们可将所拥有的资源有偿租借给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变得更高。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而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同样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在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习得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正向契合。

面向现实,我们说共享教育是知识规范的慕课(MOOCs)与从经验中学习的创客(Makers,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的结合。比如慕课在基础教育当中、在边远地区当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匮乏地方的学校进行优质教育的迁移,它依然是有用和必要的。但是它依然是针对所有的人群,而不是针对人的个性,因而解决不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个性化学习的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能共同使用的数据和非捆绑的学习目标),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的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总之,个性化学习具有在任何时间和空间的弹性化学习,学习个体自己驱动学习路径,学习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等特征。而这正是共享教育的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说共享教育是非正式学习,以及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获得的重要途径。共享教育赋予个体经验和实践知识的习得在学习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在教育面向未来的时候特别需要关注的。

需要明确的是,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也就是说,以学习个体的要求不断改进以逐渐逼近不同差异个体的学习需求,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内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我们在教育理念上“跟着跑”的时间实在太久了。在今天中国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上“接着说”,教育应该努力思考共享教育的可能并创造共享教育的未来。

(作者:丁钢,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

篇2:浅谈高校思政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化

一、高校以务实的态度把公民教育作为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但是直到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推行宪政民主, 使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被确定下来, 现代公民教育才成为西方国家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重视公民教育是现代西方国家在教育发展上的一大特点。回顾中国历史, 我国的公民教育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公民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建国开始到七十年代末, 这是政治本位的公民教育阶段;二是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 这是市场经济土壤下公民教育的初期发展阶段;三是进入新世纪,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发为标志, 公民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的学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总则中的表述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各高校可以在人才专业培养方向、自身发展要任务, 也是高校必须坚守的底线.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成长时期, 大学生所面对的, 所思考的与中小学生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 更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之进行引导、培养他们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一个大学生只有经过相应的公民教育, 才能从一个自然人成为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公共道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民教育的统一性要求

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公民的教育目标, 就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和保障。以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必须要担负起这一重任, 而且也是最能担负起这一重任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 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一系列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 要立足于大学生公民的塑造, 培养其公民意识、观念与精神, 大力加强公民教育, 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公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质的统一性, 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公民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更宽泛。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转化的现实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重任, 从现实和长远来看, 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老师。”

1、深化改革, 探寻新路

公民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看, 这与公民教育所要求的作为公民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 具有一定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是趋于一致的。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概论》看, 这与公民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公民对社会主义、对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 强化大学生的国家意识, 提高大学生维国家利益的自觉性等是趋于一致的。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看这与公民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公民对华民族的认同, 讲国格、讲民族尊严,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等是趋于一致的。

2、保证质量, 改革教法

本学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施行教法改革, 以专题的形式授课, 对原有的教法大胆改革。在教育教学形式上, 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状况。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把较多的信息汇集起来, 增强知识的信息量,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手语歌曲等,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采取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 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教育教学内容上, 特别注重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 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进公民教育后, 笔者认为, 课程名称可以相应作出更改, 可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课》。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除了原来所体现的, 还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思想: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归宿;注重先进性要求和基础性要求的相结合, 以实现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统一。

4、加强教材融合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进公民教育, 其教材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一个思路是:专门编写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教材。另一思路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和公民教育所涉及的爱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品格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经过认真研讨反复审核, 最终把内容整合, 把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分为五大模块, 分五个专题, 即:适应教育、励志教育、公民教育、和爱国守法教育, 这样可以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 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我们期待着通过实践探索能够开创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局面。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发展要顺应时代的需要, 把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作为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担负起培养公民教育的历史重任,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征[J].教学与研究, 2007 (2) :20-25.

[2]叶美兰.“两课”教学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5 (10) :28.

篇3:数学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术形态;教育形态;转化思想;应用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人们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寻求所面对的数学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这些数学知识包括了数学语言、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等.

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转化”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随处可见.且不说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以及其他的三角恒等变化,单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直接提到的“转化”就包括了以下内容: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等.因此,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应当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将未知问题转化为熟知可解问题的思想方法,说到底就是化“生”为“熟”,见新思故,就是通过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的自己熟悉的问题去加以解答.梳理高中数学解题中蕴含的转化思想,笔者觉得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化生为熟,将生问题转化为熟问题.

一、将隐性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

很多数学概念有其隐含条件.比如,解三角形时,若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另两个角则必为锐角.又如,求PA+PB的最小值时,要善于挖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时,应引导学生将题目中概念的隐含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直接作为已知条件.

例1.求C17-n2n+C3n13+n的值.

分析:刚学习组合数这一概念时,有的学生不经思考就直接套用公式,当然是徒劳无功.其实,按照组合数的概念,Cmn中n≥m(m,n∈N),这就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却是隐含于题目中.当学生能够完成这一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时,自然不难得出n=6.这样,原题即转化为C1112+C1819,再套用公式,容易求得其值为31.

二、将复杂条件转化为简单条件

如,在解方程、解不等式时,可灵活地转化为函数的关系,又如,将超越式化为代数式、无理式化为有理式、分式化为整式、多元式化为一元式、高次化为低次;在立体几何中常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等,都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例2.设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题看似一个关于m的一次不等式,解题时就要对x2-1>0,x2-1=0,x2-1<0分别进行讨论,计算繁琐,而且容易出错.考虑到题目中m≤2的条件,再将原不等式简单变形,我们可以把原题转化成一个等价命题.即关于m的一次函数f(m)=m(x2-1)-(2x-1)在定义 三、将抽象条件转化为数学图象

四、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

比如,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或测量河对岸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又如,银行的复利、等额还款的一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列问题。

例4.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小区的两个出入口设置在点A及点C处,且小区里有一条平等于B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C沿CD走到D用了10分钟,从D沿DA走到A用了6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求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精确到1米)(2008年上海高考卷第17题)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命题者已经初步给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结合高中所学知识,学生应该易于将此问题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经过转化之后,学生不必被原题中的时间与速度所困扰,而只需寻找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了.由题可知CD和DA的长度及角O的度数,利用题中的平行条件即可知道∠ADC的度数.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两边夹角,就不难想到这时利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模型,解题就方便了,只要找出三角形,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约为445米.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转化思想,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不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优化学生化生为熟的思维品质,体验“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恩格斯语)之美,感受数学的学科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清.浅谈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魏华斌.数学中常用的5种转化思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李智.例谈转化思想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endprint

摘 要: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人们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语言、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等,通过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的自己熟悉的问题去加以解答.结合教学的具体实例,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转化归纳为四类,力求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具体为:将隐性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将复杂条件转化为简单条件;将抽象条件转化为数学图象;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术形态;教育形态;转化思想;应用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人们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寻求所面对的数学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这些数学知识包括了数学语言、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等.

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转化”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随处可见.且不说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以及其他的三角恒等变化,单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直接提到的“转化”就包括了以下内容: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等.因此,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应当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将未知问题转化为熟知可解问题的思想方法,说到底就是化“生”为“熟”,见新思故,就是通过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的自己熟悉的问题去加以解答.梳理高中数学解题中蕴含的转化思想,笔者觉得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化生为熟,将生问题转化为熟问题.

一、将隐性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

很多数学概念有其隐含条件.比如,解三角形时,若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另两个角则必为锐角.又如,求PA+PB的最小值时,要善于挖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时,应引导学生将题目中概念的隐含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直接作为已知条件.

例1.求C17-n2n+C3n13+n的值.

分析:刚学习组合数这一概念时,有的学生不经思考就直接套用公式,当然是徒劳无功.其实,按照组合数的概念,Cmn中n≥m(m,n∈N),这就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却是隐含于题目中.当学生能够完成这一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时,自然不难得出n=6.这样,原题即转化为C1112+C1819,再套用公式,容易求得其值为31.

二、将复杂条件转化为简单条件

如,在解方程、解不等式时,可灵活地转化为函数的关系,又如,将超越式化为代数式、无理式化为有理式、分式化为整式、多元式化为一元式、高次化为低次;在立体几何中常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等,都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例2.设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题看似一个关于m的一次不等式,解题时就要对x2-1>0,x2-1=0,x2-1<0分别进行讨论,计算繁琐,而且容易出错.考虑到题目中m≤2的条件,再将原不等式简单变形,我们可以把原题转化成一个等价命题.即关于m的一次函数f(m)=m(x2-1)-(2x-1)在定义 三、将抽象条件转化为数学图象

四、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

比如,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或测量河对岸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又如,银行的复利、等额还款的一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列问题。

例4.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小区的两个出入口设置在点A及点C处,且小区里有一条平等于B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C沿CD走到D用了10分钟,从D沿DA走到A用了6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求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精确到1米)(2008年上海高考卷第17题)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命题者已经初步给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结合高中所学知识,学生应该易于将此问题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经过转化之后,学生不必被原题中的时间与速度所困扰,而只需寻找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了.由题可知CD和DA的长度及角O的度数,利用题中的平行条件即可知道∠ADC的度数.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两边夹角,就不难想到这时利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模型,解题就方便了,只要找出三角形,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约为445米.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转化思想,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不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优化学生化生为熟的思维品质,体验“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恩格斯语)之美,感受数学的学科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清.浅谈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魏华斌.数学中常用的5种转化思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李智.例谈转化思想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6).endprint

摘 要: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人们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语言、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等,通过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的自己熟悉的问题去加以解答.结合教学的具体实例,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转化归纳为四类,力求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具体为:将隐性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将复杂条件转化为简单条件;将抽象条件转化为数学图象;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术形态;教育形态;转化思想;应用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人们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寻求所面对的数学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这些数学知识包括了数学语言、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等.

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转化”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随处可见.且不说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以及其他的三角恒等变化,单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直接提到的“转化”就包括了以下内容: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等.因此,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应当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种将未知问题转化为熟知可解问题的思想方法,说到底就是化“生”为“熟”,见新思故,就是通过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的自己熟悉的问题去加以解答.梳理高中数学解题中蕴含的转化思想,笔者觉得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化生为熟,将生问题转化为熟问题.

一、将隐性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

很多数学概念有其隐含条件.比如,解三角形时,若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另两个角则必为锐角.又如,求PA+PB的最小值时,要善于挖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时,应引导学生将题目中概念的隐含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直接作为已知条件.

例1.求C17-n2n+C3n13+n的值.

分析:刚学习组合数这一概念时,有的学生不经思考就直接套用公式,当然是徒劳无功.其实,按照组合数的概念,Cmn中n≥m(m,n∈N),这就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却是隐含于题目中.当学生能够完成这一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时,自然不难得出n=6.这样,原题即转化为C1112+C1819,再套用公式,容易求得其值为31.

二、将复杂条件转化为简单条件

如,在解方程、解不等式时,可灵活地转化为函数的关系,又如,将超越式化为代数式、无理式化为有理式、分式化为整式、多元式化为一元式、高次化为低次;在立体几何中常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等,都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例2.设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题看似一个关于m的一次不等式,解题时就要对x2-1>0,x2-1=0,x2-1<0分别进行讨论,计算繁琐,而且容易出错.考虑到题目中m≤2的条件,再将原不等式简单变形,我们可以把原题转化成一个等价命题.即关于m的一次函数f(m)=m(x2-1)-(2x-1)在定义 三、将抽象条件转化为数学图象

四、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

比如,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或测量河对岸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又如,银行的复利、等额还款的一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列问题。

例4.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小区的两个出入口设置在点A及点C处,且小区里有一条平等于B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C沿CD走到D用了10分钟,从D沿DA走到A用了6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求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精确到1米)(2008年上海高考卷第17题)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命题者已经初步给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结合高中所学知识,学生应该易于将此问题转化为解斜三角形的问题.经过转化之后,学生不必被原题中的时间与速度所困扰,而只需寻找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了.由题可知CD和DA的长度及角O的度数,利用题中的平行条件即可知道∠ADC的度数.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两边夹角,就不难想到这时利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模型,解题就方便了,只要找出三角形,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约为445米.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转化思想,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不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优化学生化生为熟的思维品质,体验“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恩格斯语)之美,感受数学的学科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清.浅谈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魏华斌.数学中常用的5种转化思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篇4: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要十分注意用尊重、关爱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后进生因为缺点多,优点少,所以平时很少得到尊重,经常遭到冷言冷语。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状态,表现敏感、多疑、固执、敌对。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用理解尊重来赢得教育契机。作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权利,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后进生自卑心理非常强烈,原因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以为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但是,无论多么差的学生都有优点。因此,在集体活动中我有意让他们发挥出来。能唱歌的,让他登台表演;有体育爱好的,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用集体的荣誉影响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好学生谁都喜欢,他们往往以积极进取、学习勤奋、人格健全赢得老师的青睐,平时老师对他们也是眼睛盯着,嘴里念着,心里记着。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在具体工作中,却很难做到或坚持下去。他们因为缺点、缺陷,或平时一些不良行为而被遗忘,被冷落,甚至被反感,因而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的冷眼里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失败感,他们未接触社会便过早的承受失败的痛苦,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差生并不缺少批评,而是缺少表扬、关心、鼓励。有一句话说“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老师千万要想方设法的给学生温暖和爱,让学生在温暖和爱里获得发展的动力和自信。人都有被肯定的愿望,教师言而由衷地肯定、鼓励会激发学生的信心,焕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无动于衷的。事实上,人们往往是“投之以桃,抱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问题学生也是一样,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给他送去温暖;当他们受委屈时,我们给他送去关心;当他们有细微的进步时,我们给他送去鼓励;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们给他宽容、帮他改正。那么,他怎么会不亲近老师呢?我们班曾经有个后进生叫胡小俊,以前,不仅学习不努力,而且散漫不遵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逃课,即便在学校也是在课堂上睡觉。老师批评他,他却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话也不讲。许多任课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对他感到很无奈。后来经过了解知道:他父母离异,现在同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条件不好,每月生活费经常不能按时寄来,因此每当月末的时候,他的心情都十分不好。得知这种情况后,每当快到月末的时候,我都主动找他了解情况并经常借钱给他。有一次他的脚扭伤了,肿得很厉害,可是他舍不得花钱上医院。看到这种情况,当天下午我就强迫带他到医院看医生,上了药。回来的路上,他的眼里噙着泪水,一句话也不讲。第二天下午的大扫除,他一瘸一拐的,却仍然参加劳动,而且脏活累活抢着干。同学门看了也都很感动,我抓住这个契机,利用班会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这种带伤劳动的积极表现:实际上是心灵美的表现,要求进步的表现。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声中,他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现在他不仅遵守纪律、学习努力,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尊重学生,是转化后进学生的前提。学生天真、单纯,容易受到伤害,很多优秀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就是尊重学生。在这种被尊重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希望。从而树立起做一个好学生的信心。后进生一般家庭压力较大,如果老师在家长面前再说学生的不是,无异于在学生伤口上撒盐。老师最好对家长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他提出希望,使他在双重尊重和信任下,树立目标,增强信心。其实,尊重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我班有一个女同学叫李艳霞,平时比较注重穿着打扮,有一天穿了一件很暴露的背心,我看到后,没有马上直截了当的给她指出来。第二日天课间操,她仍然穿着那件背心。我装做无意地对他说:“天这么冷,穿这么少,不冷吗?一会儿快回宿舍套件衣服!再说穿这么少多难看,这件衣服最好留着在家里穿。”听我这样说了之后,她再也没有在学校穿这件衣服。我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全班同学互相尊重。现在班级已经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行。”比如,每天我都坚持不懈地7点前到学校,那些散漫的同学看到我这样也坚持早到校。班级劳动,我每次都和学生一起干,同学看到老师都这样,那些平时不愿意劳动的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要求同学背的课文,我都先背下来,那些不愿背课文的同学也在老师的影响下,把课文背下来了。我个人平时也是从来不迟到早退,每节课我都提前到班级,每次作业都仔细认真的检查批改,从来不马虎对待。有个同学后来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我原来是一个很懒惰的人,是您的影响使我变勤奋,变得有毅力了。特别是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我真正领悟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和怎样对待生活,这些将使我终身受用。”

篇5: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摘 要】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个人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与学校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学校组织知识的过程。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关键词】教师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化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和强大的发展力量。学校是一个以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也是一个以知识、人才、思想资源服务于社会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组织。知识是学校的共同体,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既能加速知识的转移、流通和运用,又能建设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高学校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教师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指教师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与共同提高。实际上,它是一种知、行、思合一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也是一种最实效、最经济、最具体的一种校本培训方式。什么是知识共享?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是对知识的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的个体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移过程.有学者说,知识共享,它是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校联系起来,从而加速知识的流通和大量知识的创新。综合以上定义,笔者归纳为知识共享是在学校和教师群体中,信息和知识应尽可能公开,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接触和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在教学和科研中,通过教师间的对话和交流,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升教师的学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

(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

(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研究者。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根据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则与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他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

可见,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正如波兰尼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了隐性知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二、隐性知识的特点

1.隐性知识的多与少决定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动,事实上隐性知识就是我们头脑中的经验、技能、智能,因此隐性知识可看作是一种个人的能力,一种在当前或未来做事或进行判断的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倾听或感觉(肢体的或情感上的)事物而获得这种能力。所阅读、查看、倾听或感觉的不是隐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转移的媒介。

2.隐性知识的获得是动态的

个人能否从源材料中获得隐性知识依赖于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该过程中,以下两个因素非常重要:

(1)个人的背景(他们的境遇、历史和基本假设)与所描述对象的背景之间的相似性;

(2)源材料的组织方式与读者的原有知识的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隐性知识的获得高度依赖于两种非常主观的结构:背景和组织结构。例如,一个人能把隐性知识转移至另一个人的报告,但无法把隐性知识转移给另一个人。

3.隐性知识是生成性的

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解释、探究和运用对信息的补充和抽象。最重要的是,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生成关于一个客体的恰当的新命题,而不仅仅重复所接收到的命题。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

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而教师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并不能自动完成,要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

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其成为外显的类似文档等形式,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主要有:

(1)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而隐性知识尚未或难以规范;

(2)显性知识背后已经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和实证的基础,而隐性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

(3)显性知识稳定、明确,而隐性知识难以捉摸;

(4)显性知识通常已经过编码或格式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编制程序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述。而隐性知识更多的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形式来呈现

(5)显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有明确的本质认识,隐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的内涵认识不清而只是知识模仿;

(6)显性知识由于已经用特定的方式表现其稳定、明确的内涵,并且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容易储存、传递传授、被人们理解、分享。而隐性知识则不容易储存、传递传授、掌握和分享。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显性化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当隐性知识变得清晰起来,知识就具体化了,就可以让人分享,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基础。

第一,建立“习得性、发现性和交流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可能和空间。诸如教师听“学者作报告,概念知不少,行动缺实效”的状况,就是缺乏教师主动参与、研究探索、交流分享的活动。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建构“习得性、交流性和发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书写“课后教学反思”。给予教师专门的反思记录册供教师使用,并做到不定期召开交流总结活动。“教学反思”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帮助教师实现专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凝固化。并通过及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留下难以获得的素材。

第三,撰写“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如果说“教学反思”主要记录教师新鲜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的核心则是通过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个人专业成长的转折点和关键、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诀窍。对这些知识的格式化,对这些知识的编码,有助于帮助教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或者“扬长避短”的弱点,这是教师对自身进行的一种“元认知研究”。在教师中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交流可以使教师们分享到其他人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是教师付出之后才能得到的收获。游泳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代替不了在水中的练习。有趣、难忘、难堪的经历,最精彩、最得意、最特别的故事,挥之不去的困惑,令人兴奋的感受,在研究自己的“专业生活史”的过程中,升华专业思想,调整专业为。这就是一个向专业迈进的过程,这就是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四、结语

知识共享过程中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说,显性知识的共享比较容易达成,可以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文件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等书面文字方式,或教研室的集体活动、教师面对面交流、现代信息手段传播等方式实现。相比之下,隐性知识的共享要困难得多,因为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知识,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头脑中,难以形式化和规范化,有些隐性知识甚至无法有效传递。知识共享的达成,需要教师间长期密切的接触、广泛开展教学观摩、认真的交流,也需要教师个人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知识的“雪球效应”表明,知识不会因过多地应用而磨损减少,相反,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时才得以发展,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教师知识共享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群体水平的共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校组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4).

[2]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2).

[3]林崇德等.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4]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

[5]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刘岸英.内隐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8]丁嬿.标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9]马志刚.教育日记伴我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10]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褚宏启.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12]李春玲.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13]竺辉.“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4,3.

[14]莫晓东,顾通达.实习培训机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探索[J].师资培训研究.2004,2.

[15]阵峰.衰永坤.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http/www.orum/maganize/read.php.

篇6: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关键词:全纳教育;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

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的主旨是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由于目前不少人对职校存有偏见,把它视作无望继续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而职业学校为谋生存,招生时又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现今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进生”,他们是学习、纪律,甚至道德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群体。如何使他们转变,成为可用之才,这是职校教育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而全纳教育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表现不佳的学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长平时溺爱有加,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造成的;有的是因家境不好,家务繁重,疏于管教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交友不慎造成的等等。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自信心不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自暴自弃,缺乏团队精神,他们的心理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只要教育得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

二、后进生的类型

1.学习后进型

这类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成绩较差。但是他们品德较好,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爱做好人好事。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表面遵守纪律,实则羞于表现自我。

2.品德后进型

这类学生学习尚可,只是思想上存在问题,其表现为性格孤僻内向,喜欢独来独往;常以成绩自傲,处处盛气凌人;说话尖酸刻薄,行事不计后果;能够独立思考,不听善言忠告。他们虽然成绩优秀,由于自私和偏激,苦恼时时充满着他们的心房,妨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3.学习、品德后进型

这类学生成绩既差,习惯又不好,最令老师头疼。其表现为:情绪喜怒无常,行为偏僻乖张;多愁善感,猜疑心强;喜欢恶作剧同时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厌恶老师和家长。老师对他们必须加强引导、转化,否则他们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后进生的成因

1.家庭原因

家境拮据,父母离异等等,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失误,更是后进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只重智力开发,鼓吹“读书至上论”;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一责二骂三打,只准学生循规蹈矩,不许学生稍越雷池;更有甚者,对子女溺爱万分,可在学习上、思想上却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止步不前,变成了后进生。

2.教师原因

教师的教育方法失误,是后进生形成的一大原因。一些教师只注重好成绩,把“三好生”变成了“一好生”;对成绩差的一味挖苦、嘲笑甚至体罚,或者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还振振有词地说:朽木不可雕也。这样,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还有何兴趣?在他们心目中美好的教师形象也不过是这样,他们对学习、对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因此,他们最终沦为后进生,也是必然的了。

3.社会原因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吸烟、饮酒、打架斗殴、拉帮结派,影响恶劣。教师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他们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目前的现实是:学校周围摊店林立,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近年流行的“读书无用论”,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进取的热情。

四、运用全纳教育转化后进生

1.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开展活动时都非常投入且充满自信,好胜心特别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兴趣班、专业兴趣小组,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篮球比赛、书法美术比赛、文艺演出、技能操作竞赛等,让后进生也能有展现各种能力的机会与舞台,让他们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競争,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自身的潜能。在平时,对后进生要注意肯定与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这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2.给学生以宽容,尊重学生人格

一位学者曾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如何倾注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行为思想多使用理解和宽容。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应不论其优劣。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打开心扉。那一定会让你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全纳教育的批评是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还是好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黄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上一篇:企业观摩调研报告下一篇:醉桃源,醉桃源无名氏,醉桃源的意思,醉桃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