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2024-05-15

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精选8篇)

篇1: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1、在哪里写作

让我们找出其他一些需要担忧的事情来重新评价你的习惯:你在哪里写作?这可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不相干的问题。你来决定它对你有没有用。

我知道有一些作家可以在任何地方扑通坐下来并开始动笔,而另外一些作家则需要特殊的地方,他们的电脑旁有更多的幸运符,而不是那些游戏机上。我认识一个人沉迷于他的工作空间中——放了一张书桌的卧室。这是她神圣的创作祭坛,谁要敢坐在桌前画一张生日卡片或者是写一张支票,那就闯大祸了,灾难就要降临。

好好想想你都在哪里写作,没有对的或错的地方。传说托马斯·沃尔夫在厨房里写作,因为他站起来有六英尺六英寸,所以他经常在冰箱上写作。对写作来说,唯一错的地方就是你不喜欢的地方。想要写得好、写得有规律,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让它成为这种愉悦的一部分。

2、找理想的写作环境

迷人的时光。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写作环境,每一个细节都要到位。可以站在阳台上俯瞰整个太平洋。可以靠在炉火旁做精美的镶嵌研究。当你完成了这些描述,把视线转到花样和细节上。你是更喜欢一个开放的环境呢,还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亮色调还是暗色调?自由的感觉还是安全的感觉?此外要记住,在这里答案没有对错与否。

作为一种帮助你注意到周边环境(甚或是提升它们)的方法,为你的环境写一份非常详尽的描述。你的眼光要覆盖到周围的一切。看看窗外,描述一下视线如何。再有就是:细节,还是细节。为了写作,加上一小段来描述你对于空间的感觉。是不是像天堂?有没有提供足够的私人空间?家人和朋友会尊重那个空间的界限吗?如果你常常在不止一个地方写作,那就对每一个地方做这个练习。

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空间写作,尽量添上你喜欢的事物,能让你感到愉快、自信和创造力的事物。喜欢上这个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切莫把缺乏写作环境当做不去写作的理由。许多想成为作家的人都在等——或许还会一直等下去——等待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当找到或者建立起这样的环境时,才着手文学创作。

相信我,那不会发生的。等待一个空间是等着不去写的一个理由。这些等着的人将不会产生创意,也不会得到跃然纸上的创意。

我写作的最好的房间是我结婚后的一个小房子,所有的墙壁上都倚靠着漂亮的书架,所以我真的被书籍包围了。我的房间还有一把放了软垫子的阅读椅、一盏台灯和两扇窗户。我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那里写出的。

而与之对应的环境是,有一年,我在一座老房子的一间后屋工作,那个房间是隔断出来的,温度很低,光线也不好。可我在那里每天写五个小时,日复一日。

如果你真切地想要写作,你就真的会写——无论你待在什么样的空间里。但是,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要对自己好点。尽你所能地给自己一个喜欢的空间。它会让“展示出来”变得更加容易。

设计理想的写作环境,添上所有你想要、你喜欢的东西。花一点时间,真正提升一下你的描述。修饰你的细节,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的描述。它有没有告诉你所有关乎你的写作目标和梦想的事情?有没有说出你所有的愿望,关于作家应该是什么?考虑一下这些问题,它们将帮助你设计一个理想的环境去写作,也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自己的写作冲动。

所以现在,你想象出了一个非常棒的写作环境。或许你已经有了这样的环境,你非常喜欢它。如果这样的话,恭喜你。但倘若没有的话,或者即使你有了,可是有时也会失去新鲜感,那么考虑换一个写作环境——图书馆、公园、公交车等。

陌生的环境可以为你的写作注入新能量,新的想法或新的思路会进入你的文章。然而,我并不是一个咖啡屋写作的信仰者。当你在别人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写作,一种自发的自我意识就会进入到你的文章。你是一个深沉的、忧郁的、神秘的作家。

对于我而言,在生成阶段,写作需要的是私人的行动,甚至是秘密的行动。秘密为文字增添力量,但这是我的偏见。或许你已经在公司里发现这么一个地方,在那里能够为自己创造出一种敏捷感和孤独感。如果那于你有用的话,用各种方式坚持下去吧。每个人都能发现他自己的程序、自己的仪式,这能激发他的创意。

篇2: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第一:阅读图册和影集。

你有没有试过在凝望一幅艺术杰作的同时,发现你的思绪也随之起伏,并围绕着图像编织成一个故事?如果有,那么你就是一个和我一样的视觉作家,也许也能像我一样,可以从随手翻开的图册或影集中找到跳跃的灵感。最好的方式是选定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挑选一本关于这个话题的书。这本书不一定非要是梵高的画册或安塞尔·亚当斯的影集,但其中的图片要能够点燃你思想的火花。因此,你可以选择建筑类的图册,可以是《时尚》杂志,甚至是一本菜谱。无论是什么样的图片,都可能成为你创作灵感的来源。

第二:欣赏电影的配乐。

任何音乐都可以激发灵感,但是你喜欢的电影中的音乐能使你回想起某个特定的场景,体会到这个场景蕴含的感情,以及电影特有的氛围和步调。举例而言,如果我要创作一个动作场景,但是找不到动作的节奏,或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时候我会找一部自己钟爱的相同类型的电视剧或电影,花上几分钟欣赏里面的配乐。然后,我通常就能找到创作的激情。事实上,作为一名作家,我们的工作是将一部头脑中的电影变成文字。所以为什么这部电影不能拥有自己的配乐,一首你已经熟悉并喜爱的配乐?

第三:从场景中组合故事。

这个方法显然和第一个方法相关,但并不完全一样。在这里,我们要寻找的并不是包含在某一幅图片中的信息,而是能将若干幅场景串起来的故事。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些分离的场景和图像:一个镶满华丽宝石的昆虫、一个充满黄沙的世界、一场发生在地球上最后一处水源旁边的异族大战。而你要做的,就是发挥想象力,将这些独立的场景和图像用一个故事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到源源不绝的灵感。随意选取三个场景来尝试这个方法,它也许会带给你惊喜。

第四:从零散的语句开始想象。

从下面这句话中,你能想象出什么故事?

“不,”她轻声说,抓着杯子的手紧贴在胸前。“我绝不会让你得到它。”

篇3: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众所周知,西方海洋文明起源于希腊半岛及其所在的地中海周边地区,而作为东方文明范例的华夏文明起源于亚欧大陆东部。生活在地中海周边,以捕鱼为重要生活方式的西方古先民在风浪来袭时候,往往处于避无可避,退无可退的情况。日积月累,这些地方的人们发展了以斗争性为特征的个性。而生活在亚欧大陆东部的华夏先民在遇到猛兽等危险时候,可以爬上树,钻入洞穴或以其他屏障作为依托,这一生活状况造就了中国古代先民以同一性为特征的个性。

地理坏境也塑造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时空观,相对来说,东方人以空间为有限,时间为无限,而西方人却以时间为有限,空间为无限。这一时空观又导致了东方人的圆融体悟哲学和西方人的扩张分析哲学。在东方人的眼睛里,人和世界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强调通过体悟自身而实现对世界的和谐把握。西方人认为人和外部世界是对立的,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一步步探索和殖民,才能实现对它的掌控。东方哲学是美的哲学,西方哲学是真的哲学。

东西方人不同思维模式的又导致了他们大相径庭的思维方式。连淑能(2002)曾经概括过十条中西思维差异:伦理型与认知型综合型与分析型主观型与客观型感知型与逻辑型想象型与实证型模糊型与精确型聚焦型与发散型后顾型与前瞻型内向型与外向型归纳型与演绎型。我们认为从思维载体上来看,东方人重视形象思维,西方人强调抽象思维。

2 汉英语言差异:中西思维差异的体现

中西思维差异突出表现在汉英语言差异上,而汉英语言差异在语义,语法(词法句法)语用修辞方面的都有突出的体现。

从语义上看,汉字是象形形象文字,这是由于处在陆地的华夏先民有时间(可以在安全的洞穴等屏障里)和物质载体(地上、树木及崖壁上)刻画外部世界的面貌而不必担心猛兽的侵袭。英语是像声抽象文字,这源于暴虐的海洋没有给爱琴海上以渔业为主要生存依托的古希腊人提供刻画外部世界的时间和物质载体。汉语可以依形赋意,观察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旁往往可以推知该字的大致意思。这一语言特质进一步强化了东方人的形象思维倾向。英语词汇是依形赋声,根据其拼写,我们可以大致推知的是其发音,意义和形式间联系较间接,主要靠人类的二次编码获得(虽然少部分英语字母组合的发音象征着某些意义,但受声音特质的影响,这一线索甚为模糊和抽象),这一事实反过来又强化了西方人的抽象思维。

从语法上看,汉语的词汇结构有着归类的趋向,倾向与把一个新的事物归入已知事物的类别里面。而英语倾向于用新的词来表达新事物。比如汉语里面的各种词汇的树往往是以X树的形式出现,而英语里面的不同的树却以各种不同的词汇的形式出现。这是东方人伦理型思维和西方认知型思维的体现。

汉语动词丰富,倾向与用一个动词描绘一个过程,这反映了中国人的综合型、感知型以及模糊型思维。英语介词丰富,倾向于用介词刻画动作或事件的详细历程,这是西方人分析型、逻辑型和精确型的思维特征的表现。

汉语的话题主语体现了东方人感知型和模糊型思维特征;英语的概念主语体现了西方人逻辑型和精确型思维特征。刘宓庆(2005:iii)认为“汉语是极富感性(perceptability)的语言”。从语法特征上看,汉语是一种主语语言而英语是一种谓语语言。汉语主语为中心意随笔走节节铺陈。英语以谓语为中心条分缕析层层扩展。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这与汉语人士综合型、感知型、模糊型的思维特征有关。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这与英语认识分析型,逻辑型和精确型的思维特点有关。

汉语的字有着比较自由的组合方法。这反映了东方人主观型模糊思维的实质。英语词的搭配受严格的限制,这反映了西方人客观型精确思维的实质。

汉语仰仗句序表达意思,因为东方人以空间为有限因而对空间顺序非常重视。英语有时态变化,因为西方人以时间为有限,所以在时间上费神用力。

汉语主动句及以人为主语的句子占大部分,这是东方人主观型思维方式的表现。英语种有大量的被动句还有大量的无灵主语存在,这是西方人客观型思维方式的体现。

语用方面,汉语更重视礼貌原则,这是东方人伦理型思维方式的体现。英语人士更重视真实原则,这是西方人士认知型思维方式的体现。

在修辞上,汉语人士更重视对美的追求。英语人士更重视对真的探索。这也是汉语人士和英语人士思维方面的差异。

总之,中国学生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经历思维调整。

3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汉英语言及思维差异的消解

中国大学生英语篇章的写作有可能要经历如图2的过程:

我们要在这里澄清的是:上图是一个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英语篇章的大致过程图,我们并不是说每一个学生写作时候都要严格遵循这四个过程,熟练写作者可能对常规的段落模板弃而不用,而一些高级写作者也可能在写作过程中直接进行修改润色。

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大学生写作一篇合格的英语文章,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句子的写作上。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一个句子时,有可能要经历图3描述的思维校正过程。

以现实环境为背景选用合适的谓词是写作一个正确英文句子的第一步(期间要考虑词汇的正式程度、褒贬内涵等)。在此期间,大学生一般要经历焦点化、抽象化和客观化的思维调适过程。焦点化指从适境意向(概念)中抽象出一个可以支撑、驱动全句,负载着全句最重要信息的核心谓词(大部分情况是动词)。客观化主要涉及被动句和无灵主语问题。大学生应该主动的调适自己的思维,选用适合被动语态和无灵主语的谓词。择词而用当然涉及到掌握词汇的问题。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是篇章给它限定的意义。学习一个词汇必须注意它的上下文和这个词后面的社会图景。从微观上说,英语的大部分词都有词根,有的词还在前面和后面加了前缀和后缀,了解词根的意义对使用词至关重要,词根辐射着自己的搭配方法。

下一步就是构建搭配,构建搭配主要是一个语义过程。英语动词和介词的联立、动词和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搭配都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中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一个逻辑化过程。这种逻辑化不仅是简单的概念、判断、推理过程,更是对词汇,词汇所处的语言系统,外部世界和人类本身认识加深的过程。庞德认为“词汇内含着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折射着历经世代沉积下来的传统、民族意识、约定和联想”(1911-12:297;转引自Gentzler,2004:16)而语言“似乎有着自己的生命,有着一种理论难以捕捉的能够调适、嬗变和劫后余生的能量。”(Gentzler,2004:16)这种语义搭配是和谐的,既不可有无法衔接的裂痕也不能过于臃肿,每一个动词和介词都在发言,都有自己的语义的磁场,都有自己的辐射范围,甚至内部的词根和词汇的长短和以及它的声音都在诉说自己所要求的适当搭配。

选择句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英语的句式是以谓语(主要谓词,有时还包括补语在内)为核心,以主语和谓语为第一层面向外扩张的。

这里我们认为宾语和属于补语范畴。任何句子,只要该句子的谓语由动词充当,不管是行为动词还是连系动词,也不管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其后面都有一个隐含的补充说明成分,总是表达一个常见或罕见的现实生活画面。我们可以在主语上面加上各种形态的定语,在谓语动词上面加上各种形态的状语,在补语上加上各种定语和状语来修饰三者。而这些定语和状语又可以有各自的定语和状语来修饰它们。如此层层扩张,直至无限。当然不仅是只有层级修饰的方式才能用来扩张句子,并列的方式也可以。我们可以在主语谓语和补语上面加上与它们并列的成分构成并列主语、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扩张句子。英语的句子像一棵大树,谓词是树干,主语是树根,其他成分是枝叶。主语是句子运动的源泉,谓词是一套驱动机制,所有的其他成分都与谓词直或间接与谓词联系相关。无联系或联系过于密集或疏散会产生病句、累赘的句子。

需要说明的是,从本图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句子一般情况下,状语是位于句子的前面的,定语可以位于主语和宾语之前(一般情况是在修饰语较短时候)或之后(一般情况是在修饰于较长时候),而补语(包括宾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末尾。

选择句式涉及到形式化问题。为了让一个长句更和谐,英语人士倾向于把一个句子的主要谓词放在句子的中间,并在通常情况下在它前面加上状语,而把定语放在靠近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只要不是被谓语和状语隔开很远)。总的来说,主语是世界上事物的浓缩,谓语是世界上事件的写照。主语更稳定,谓语多变化。秉承其性质,修饰谓语的状语与修饰主语的定语相比,在句子的位置上更灵活。

形式化还包括确定句子的时态。时态是英语的一个重要表意手段,它自己又通过各种变化表现出来不定式,动名词、分词都是时态的重要表现形式。

选择句式还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客观化,中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思维方面主动校正,配合谓词,选用被动句,无灵主语句来表现英语的真的特质。

4 个案研究:汉英思维的对接

因为中国大学生的内部思维很难琢磨,而且作为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都会采用翻译的方法来写作英语句子,因此,本文拟用翻译的形式来例证大学生如何写作一个正确英语句子的过程。

(1)大厅里的灯太亮,晃得我睁不开眼睛。

The light in the hall dazzled me.

表达上面汉语句子所述的概念时,学生首先要经历一个焦点化的心理过程(用一个简洁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来表达说话人的核心意图),完成了这个心理过程而找到dazzle(使目眩,使眼花,使惊羡,使赞叹不已,使昏昏然,使迷惑,目眩眼花,耀眼)这个词时。这个句子也就不难写出来了。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Unlike the girls,she was richly dressed and resplendent as a fairy.

在写作以上句子时候,“彩秀辉煌”和“恍若神妃仙子”表征的概念用客观平实的动词短语be richly dressed和be resplendent as a fairy表述了出来。

(3)有人告他走私。

a.He was charged with smuggling。

b.He was sued for smuggling.

c.He was accursed of smuggling.

在确定谓词到构建搭配过程中,要经历一个逻辑化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对英语动词和介词以及名词的搭配进行精确深入审视和剖析。a中Charge(索价,课,对...索费,把...记入帐册,赊购,控诉,使充满,加罪于,冲锋,收费,充电,指控,费用,电荷)的义项内含能量,这里是“用”(with)“他犯了走私罪”对他进行进攻(冲锋);b中sue(控告,請願)的词根su,而su是sequ的变体,有跟随,追随之义,这里是,“因为”(for)走私被“追查”;而c中accuse(指控,控告,指责,把...归咎于)和of搭配,是用来说明人们指责他“的”(of)内容是犯了走私罪。

(4)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可以看出,在构建搭配到选择句式的心理过程中,“完全”这样的副词以一种形式化(句式)的方式体现了出来。

(5)幸运的是,一个渔夫救了他。

Fortunately,he was picked up by a fisherman.

在构建搭配到选择句式的这个客观化的心理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采用被动语态,实际上这不仅是习惯问题,还包括逻辑问题,因为汉语句子表达的概念是“他”幸运而不是渔夫幸运。

(6)看她脸上不悦的神色,我觉得她似乎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The unhappy look on her face sent to think as though she had something to say to me.

客观化的心理过程不仅包括被动语态的选用,还包括无灵主语的抽象和应用。

5 利用网络写作地道句子:语言及思维差异的消失

无可否认,利用上图进行思维调适仅仅是写出合格英语句子的起点。但确实,有时候,人类的思维对与语言真相的破解会显得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们确实经过了思维调整,但是还是不敢肯定写出的英文句子是否真的地道,这时候,查阅地道的英文表达就非常必要了。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地道英语表达,足可以在大学生英语写作方面助他们一臂之力。李运兴先生曾就如何利用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翻译句子做过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应该先确定谓词,然后查阅搭配词典构建搭配。笔者就自己的写作经验提供以下一些可供查询的网址。

确定主要谓词之前,大学生应该对将要使用的词汇的正式程度、褒贬内涵等方面信息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是构建一个句子的首要步骤。

在确定主要谓词的时候,可以利用雅虎翻译网页http://fanyi.cn.yahoo.com/找到适当的词汇。如果该词汇不是地道的表达,可以到同义词网页词典http://thesaurus.reference.com/查询合适的词汇。这个网页不仅包括词类相同的同义词,还提供了一些词类不同同义词,有助于利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意思。如果对该自己选择的词汇把握不准,可以将该词键入http://www.answers.com/?method=24或其他权威网上词典查询其释义,当然也可以再google搜索框键入该词汇,利用google图片或视频按钮获得比较直观的对该词的感受。

确定搭配的时候,可以利用网页JustTheWord http://193.133.140.102/JustTheWord/查询该词汇的搭配。也可以利用句库http://www.jukuu.com/等平行语料库,通过模仿来构建正确的搭配。

构建句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英语句式总的来说是以主要谓词为核心,层层向外辐射扩张的,较长的句子(尤其是包含非谓语动词和从句时)一般应该把主要谓词放在句子中间以保持句子的平衡优美。可以利用http://www.collins.co.uk/Corpus/CorpusSearch.aspx和http://www.lextutor.ca/concordancers/concord_e.html等语料库的高级搜索功能(如在两个词之间设定字符数来对预设的句式进行验证和校正。

6 结论

利用网络辅助在写作英语篇章中进行思维调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大学生在明确适境意向,确定谓词,构建搭配,选择句式以及最后的斟酌措辞过程中要借助网络工具进行思维调适,这样才能跨越英汉文化差异的壁垒,写出用词妥当、符合英语表达式的准确优美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1]Gentzler,Edwin.2004.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http://www.answers.com/dazzlemethod=24.

[4]http://www.answers.com/chargemethod=24.

[5]http://www.answers.com/suemethod=24.

篇4: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这样说不是嫌弃写评论这项工作,相反,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势必还将继续写这种东西。

可能越是写那种评论性文字,就越是感受到有话要说的迫切。

也许只有写小说,才能将如鲠在喉的苦闷释放出来;只有写小说,才能让写作者感受到不受约束的自在……小说没那么重要,写也不重要,但“写小说”在个体的写作者心目中可能怎么丈量都不为过。我可以在我的小说中破口大骂,丧心病狂,倾泻满满的恶意,唯有小说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放松下来去跟这个世界较较劲儿。尽管我们知道,所有的较劲或者谩骂诋毁,都将以失败告终,但有时候,不这样做一做、试一试,不去卯足力气推一把那个庞然大物,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这样说,不是说写了小说活着就有意思了,恰恰相反,写小说等一切艺术活动要证明的就是活着是一件极其没意思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尝试着找到自己的点,以至于站在这个点上获得合法性,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必要来这个世上走这么一遭的,而所谓的价值、意义都是枉然,只能成为我们人类不断虚妄且又不自知的一个个注脚。

在我看来,写小说跟其他打发时间的爱好或者习惯是一致的,比如有人喜欢改装车,有人喜欢自称跑者满世界参加马拉松比赛,有人喜欢世界这么大想去看一看,有人喜欢做义工,有人喜欢周末去教堂……虔诚或装逼,都是首先要被“打发时间”这个要义所笼罩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抱着怎样的心态,以如何动容的姿态和心理去面对一桩生活之外的兴趣爱好,首先都是要打发掉你那多余闲着难受的时间。以此来看,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上,没有高低之分。五十步笑一百步只能使其本身沦为笑柄,像一个农业金属爱好者去嘲笑挖苦小清新民谣一样荒唐可笑,本来就是一丘之貉,何来区别呢?

喜欢写小说不高级,但也不低级,如果有一天它成为高级货,那会让我感到羞耻。一个人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进而实现了所谓进阶的目的,这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也是一种鼠目寸光般的狭隘和无知。

至于小说家本身,也应该跟其他职业一样道貌岸然或者卑微可怜,它值得人们质疑,而不是相反去崇拜敬仰或者挖苦嘲讽。曾经听到有位作家说,“小说家天生就是要来看世界的。”这种观点和语气当然是虚妄和荒谬的一种。凭什么作家就要高级到“天生,就是,要来,看世界”的呢?那环卫工人天生就是吃灰尘的吗?保姆就是天生来伺候你的吗?有没有一种职业天生就是来吃屎的呢?小说家可以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职业,但不能成为一个人虚妄的理由;它可以给你带来荣誉和金钱,但不能使你成为藐视俯视众生的借口。

小说的重要是指向写作者个人的。它无法成为一个人得意洋洋的幌子,但却可以成全一个人的不合时宜。想来试去,唯有小说可以寄托我的全部感情和思绪。没有比小说更适合的文体了,也没有比小说更能贴合个人的状态和审美的了。

我的小说多数不长,这大概跟“抽出”时间去快速完成有关。不过可能也是跟自己所想所思只需短短的文字即可表达有关。我喜欢从一个点扩张到面的那种写作,不累,也能找到乐趣,这种乐趣不仅仅冒犯本身带来的乐趣,还跟它总是可以言听计从亦步亦趋地来完整表达我自己的恶意有关。恶意并不是真的恶意,相比轻浮而流于世俗的善意和同情,恶意才是人的本质。

在小说中,我愿意做一个恶人,去用恶意来揣度这个世界。我从来没有事先看明白过什么的,而是试图去发现,试图在写的过程中去发现点什么破解之谜或者展现其本质之类的。如果是正常的、泛滥的故事,在我看来则没有必要再去重复,有一些基于个人的阅读经历,已经有了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何必还要再去重复一遍呢?重复,可能会成为每一个当代作家的障碍。换言之,写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被完成,这首先是一个发现之旅。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掩耳盗铃般地刻意不顾历史的车辙,但无法真的做到忘乎所以地重复。哪怕你重复的是莎士比亚,那也没有什么意思,更何况人类发展至今,莎士比亚只有一个。

将写作者自己的虚妄彻底打碎,从一个人走向人本身,确实非常难。我们可以看到太多的是,一个人多么不自知、自以为是和得意洋洋,而很少看到自省和自知。不是坚持就有意义,苦逼哈哈却又一无是处的写作者太多了,不要去怜悯他们,更不要去以此高看他们一眼,从某种意义来讲,平庸跟懒惰是一个意思,都不值得多看一眼。不能因为你的勤奋和痴迷,就直接得出一个漂亮的结论。你知道,世事可没那么容易。

能看见的大多数写作者不是天才,而是庸才居多,依靠那么可怜巴巴的一点点才华,就想着对文学以身相许一辈子。这样的破事儿还少吗,只要你有一点羞耻心,就应该让人首先学会从得意洋洋的坚持中自拔出来。

这样的话既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点观察,也是对自己而言的一种说法。我是随时做好准备有人告诉我,你就是平庸的傻逼快快放弃写作这件事吧的那种人。不要害怕被质疑和诘难,不管你持有哪种写作观和文学态度,庸常化写作这件事本身才是写作最终的真正灾难。它远比“写得好坏”更加令人胆战心惊。

对于写作者来说,什么才是应该写的,什么才是他最值得写的,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我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但是每当我看到很多平庸无力残缺庸俗的写作,就会为之感到悲伤和心虚。

每个写作者都应该极力地避免平庸和无力,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写作不同于说明书写作的原因。写作是创造的一种,重复和庸俗化都没有必要。我以为,一个以重复他人和复制自己庸俗为机能的写作,完全可以放弃,不是每一个写作者都有成为写作者的必要。与其说我们在给自己打气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不如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地寻找一些个退出的理由和借口。坚持不懈是写作的劲敌,也是破坏写作的罪魁祸首。我们在开始写的同时,就应该发明一个“退出”机制,用以保证每一个试图成为写作者的人都可以顺利退出。以此,最终剩下的或许有可能才是那个真正的写作者。

篇5:写作方法:寻找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

除了我自己的写作,不管是小说还是回忆录,没有什么能比带着大家进行这种练习更让我快乐的了。这个练习以人的五种感觉为基础。

别人的每次体验都会触发你自己生活中的一段回忆,而这段回忆可能已经被你忘却,或被封存在某个隐蔽的密室里。也许你只是听到别人说起“苹果醋的味道”、“摸到羽毛的感觉”、“炸培根的味道”、“日落的景象”和“雨声”,就可能打开那个隐蔽的密室,让你想起那些有意义的记忆和故事。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相信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即创造性的灵感,尤其是写作的灵感,来自酒精和毒品。当有了这种痛苦经历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我就寻找别的方法去刺激创作灵感。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读到了关于奇迹的定义:“奇迹……对我而言,似乎不是基于遥远的脸庞、声音或是治愈力量,而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那些变得更为敏锐的感觉,因此片刻之间我们能看见、能听见那些一直存在的关于我们自己的事物和声音。”在这个定义中,我找到了刺激灵感的钥匙。

我认识到,可以运用我们的五种感觉来激发我们自己的故事。我已经在写作课上检验了这个理论,发现的确如此——运用我们习以为常的、天生感觉中的一种,如味觉、嗅觉或听觉,就会有故事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

练习开始

例如,通过味觉激发的方式——你不需要真的去吃什么东西,只需要想象某种东西的味道——就能创造出故事。

有一次,我只是跟一群工厂的工人提到培根的味道,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受到启发,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

故事的中心内容讲的是一个孩子,当他醒来闻到炸培根的味道,他就知道这一天全家人会过得很愉快;如果他醒来没有闻到炸培根的味道,这意味着他的父母前一天晚上喝酒过多,宿醉昏昏,这一天家里也就不会有什么愉快的事了。

下面是一张普通食物味道的清单,也许能拨动你脑子中的一段记忆或回想到某个场景:

苹果醋的味道

爆米花的味道

咖啡的味道

巧克力的味道

热狗的味道

不管哪一种味道,都会让你心有所感。

篇6:写作要寻找生活的珍珠

一.畅游广阔的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随时随地的留意人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捕捉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春游、野炊、游泳、采集标本……使他们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体验大自然的绝妙情韵的同时, 丰富自己的情感, 提高自己的认识,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静物, 可以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表及里;观察一处景观, 可按空间顺序观察;观察动态事物, 可分阶段描述。

2.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 才不至于千人一面, 万人一腔。

3.观察时, 还要调动全身各个器官, 不光用眼看, 用耳听, 还要用整个身心去感受。比如你来到海边, 用眼睛去看海水, 看沙滩, 看海鸥, 看一切与海有关或无关的东西;用耳朵去听海涛、海风, 海鸟的呼唤;用整个身心感受大海给你的那种凉爽、清新和快意。还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如果只观察不记录, 那么有很多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 日后即使能回忆起来, 也是朦胧的。所以在使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 要让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把观察到的自然景物的状态, 气候的变化, 人物的音容笑貌, 社会的各种现象等, 无拘无束的写进日记里。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练就一双锐利的眼, 一个灵活的脑, 一颗敏感的心, 一双勤奋的手。

二.捕捉生活的瞬间

当学生对生活的闪光点视而不见时, 教师可帮助学生捕捉住生活的瞬间。如一次劳动课结束后, 我了解到学生在劳动课上做的是手工,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节课小制作都很漂亮, 老师也想学, 谁愿意教我?”同学们纷纷举手。我说:同学们都太热心了, 我一时不知道该跟谁学好了, 这样吧, 同学们把你的做法详细的写下来, 老师慢慢的看, 慢慢学着做好不好?”同学们兴趣盎然, 写起来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 句子通顺。学生上体育课, 我喜欢透过窗口看他们欢蹦乱跳的身影。一次, 同学们在上完一节跳木马的体育课后, 兴致很高, 我趁机引导学生回忆:“体育老师是怎样讲跳马的要领的, 咱们班谁跳得最好, 他是怎样助跑, 怎样起跳, 怎样分腿, 怎样落地的?当你自己跳时你怎样跳的?心情如何?”讨论后以《跳木马》为题写篇作文, 大部分学生写的生动具体。只要留心,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素材。

三.挖掘深化主题

沙子经过磨砺才能成为珍珠。我们老师教会学生对主题挖掘深化。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目为《喜事》的文章, 内容是写她家邻居结婚的场景。她写的语句通顺, 内容具体, 彩车的装饰, 新娘, 新郎的装扮, 热闹的婚礼仪式都写的生动具体, 传神, 但最后的结尾却大煞风景:结婚的场面真热闹, 我多希望再看一看结婚啊!我问她想通过这件事表现什么, 是想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呢, 还是想批评铺张浪费, 讲排场的不良风气呢?文章没有中心就等于没有了灵魂。这篇文章稍加修改, 就成了篇很优秀的作文。总之, 我们只要善于发现, 深入到生活中去, 就能捕捉到写作的素材, 就能寻找到生活的珍珠。

苏秀梅, 甘肃省张家川县张棉中学教师。

摘要:生活中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 都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好奇, 但是, 当学生提起笔来却觉得头脑空空, 无话可说。原因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 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老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细细寻找闪烁的“珍珠”, 使一件极其细微的事情, 一次真情实感的交流, 一缕生活浪花的冲击而触发的感情, 都变成学生写作的素材。

篇7:在阅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目前, 很多学生觉得写作难, 害怕写作, 甚至是厌烦写作, 一看到写作就敬而远之。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对写作的训练, 较少练笔, 或者是从不练笔, 而是在考场上直接应战。另一方面, 教师觉得教授写作难, 批改学生作文也难, 从而不知不觉就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 写作能力仍很差。正因为书面表达是一项综合能力测试,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成为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依托课文, 在加强阅读技能指导的同时进行写作技能的指导, 并输入相关词汇与句型, 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阅读技能的长足发展, 会有效带动听、说、写的技能的发展。

2 案例描述

(1) 教材分析及教学构思

根据新课程理念,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发现、交流和体验中应用英语。

本节课的中心话题是阐述自己喜爱的运动, 这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章分四段, 每一段都自成一体。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 他们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词汇量, 但语篇分析能力仍较弱, 句型运用能力也有限。

笔者将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阅读, 学会运用文章结构和文中语言来阐述自己喜爱某项运动的原因, 完成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化。

要达成此目标, 首先应在导入环节给学生做好铺垫, 笔者先开展猜谜游戏,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阅读文章, 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每一段内容进行分析, 找出文章中如何用英语阐述自己喜爱某项运动的原因, 为之后的写作活动做好准备;在语言输出环节,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用英语阐述自己喜爱某项运动的原因;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文, 并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

(2) 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让学生根据屏幕上所展示的关于运动的谜语进行竞猜, 如果猜不出来则露出图片的一角给予提示。比如:

Born of a true lightweight, not the length feathered bird, no wings to fl y the air, landing not diffi cult to take-off foot.

The answer:Badminton

【设计目的】这一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使学生对以前所学过的关于运动的单词进行了复习。而这些词汇都与后面的写作相关, 这就为后面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3 案例反思

笔者认为, 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找到写作的灵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挑选一些内容真实、有意义且能完成实际教学内容的写作练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筛选一些可以为写作服务的阅读材料, 同时任务设计也要为写作服务, 设计的课堂活动越多, 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就越多, 语言习得当然也就越多, 这才能使得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 从而实现“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了就用”。

(2) 启发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比如教师可以一步步提问, 学生一步步作答, 然后将答案串起来, 说一说, 或者同桌进行商讨, 理清思路;也可以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或发动全班同学, 人人开动脑筋, 各抒己见, 自由联想, 不受限制。有了“发散思维”的基础, 教师再做适当的评述、归纳或总结, 进行“适当集中”, 使学生对写作的主要内容、大体框架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样, 他们动笔时便会觉得灵感来了, 觉得有东西可写, 而不再是无从下手了。

(3) 学生完成写作后, 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换作文本, 互相批改, 也可以收上来自己批改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 要给学生写出恰当的批语。如有必要, 应单独对着学生进行面批。另外, 由于教师要利用一节课完成阅读与写作两项任务, 这就使得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因此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即在有限的时间内, 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最强的能力,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结语

总之,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 教师就应多挖掘心思, 巧妙地设计教学。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阅读技巧指导的同时, 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技巧点拨, 并让学生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 从严要求, 加强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并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多途径、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地训练学生,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才能使读写结合真正有效, 让学生能真正在阅读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1]蒋显菊.构建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 2006.

[2]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陆华泽, 周正钟.大学英语协作型读写结合研究[J].科教文汇, 2007.

[4]徐浩.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 2001.

篇8: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

一、在感悟中触发写作灵感

“那些新芽, 条播的行列整齐, 撒播的万头攒动, 点播的傲然不群, 带着笑, 发着光, 充满了无限生机。” (《菜园小记》) 这短短几句话, 让我们生出许多遐想:这些新芽, 一个个精神抖擞, 迎接春光的问候, 多像一个个钢铁战士, 英姿飒爽, 迎接首长的检阅。你看, 它们多阳光, 多灿烂啊!这样的大好春光, 这些可爱的新芽们, 怎舍得浪费, 它们会使劲地生长。你一定很纳闷, 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艺术效果呢?你仔细看一下, 就会发现, 文字虽短, 却是很讲究用词, 用心推敲, “条”“撒”“点”字, 让人想到菜园里的菜, 种的简直像汉字一样横平竖直, 有时又不拘一格, 别具匠心。这几句话还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让人联想到这哪里是菜, 简直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 享受着大好春光啊!从这些优美的文字中, 让学生细细感悟, 模仿练习写句子或者片段。

二、在观察中感受生活的美

作文最重要的要求是写出真意, 也就是让学生诚实地说自己的话。那么, 作文的源头是什么?就是生活, 作文材料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是不能胡编乱造的, 都要在生活中获取材料。而小学生从学校到家庭, 所见所闻都是有限的, 要想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的作文, 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呢?

1. 在校园生活中观察、思维、表达。

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生最熟悉的是老师和同学, 他们对学校生活非常熟悉, 对校园环境了如指掌。因此, 我让我班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校园里他们觉得有意思的事物。于是, 学生开始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在一周后写出了《生物园, 真有意思》《含羞草, 真有意思》《他, 真有意思》等等优秀的作文。这样的培养与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也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 更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在家庭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

学生除了上学外, 其余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家里度过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在让学生练习写人的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写父母, 或写其他的亲人等等。

三、巧用评语, 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

评语是作文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作文批语不但要在写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发展过程,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同时, 教师要注意改变评语的方式, 变理论说教为情感交流, 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对话, 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

1. 鼓励性评语。

激励性语言鼓舞人心, 催人奋进。在评改作文过程中, 遇到选材精当、开头结尾出色、遣词造句能力强等等具有类似长处的习作时, 我通常采用肯定型评语。如:“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争先恐后’这个词能准确表达自己当时迫切的心情, 用得好!”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 一定能从中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兴趣。

2. 赏识性评语。

赏识能使人愉悦、快乐,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心智开启, 灵感涌动。于永正大师曾经说过:“每位老师随时准备一千顶高帽子。”因此, 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3. 尊重性评语。

我经常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在于“蹲”的形式, 而在于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的见解。

四、以讲促练, 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学生说话有条有理, 而写作时却眉头紧锁, 欲言又止。寻其根本, 可以发现, 同学之间、伙伴之间的交往, 往往需要口头的表达, 而“写”时却没有人给他引导思路。因此, 在进行写作训练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表达叙述, 即在作文时, 让学生构思后, 把要写的内容先叙述出来, 然后列出提纲再写, 培养表达能力, 并引导学生把“讲”和“练”联系起来。这样, 先叙述后练笔,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讲的过程中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写作能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五、走出课堂, 汲取营养

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 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 学会观察事物, 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让他们充实了生活, 美化了生活, 创造了生活, 让学生明白习作素材就在身边。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各方面的书籍, 多方涉猎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创作源于学习, 我们应要求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名言, 并加以交流和强化记忆。

上一篇:中医怎么治疗更年期下一篇:军训学生代表宣言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