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2024-04-09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通用6篇)

篇1: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及有关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成立射线防护领导小组。

2、科室设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防护,包括安全门锁,通风条件,个人剂量的审查及受检者的防护等。

3、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4、机房门必须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头挂警示灯。

5、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向院射线防护领导小组汇报,并与公安部门、环保部门联系。

6、定期请市环保部门、省放射防护所有关专家对科室及周围环境射线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从事放射性工作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成立“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本单位辐射安全的自主管理,使本单位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性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措施,必须向卫生、环境行政部门书面报告,经审查同意后方能施工。施工期间应接受卫生、环境部门监督。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能启用。

二、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许可登记制度。领取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辐射安全许可证每一至二年由原审批部门经行一次核查。

三、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四、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就业前体检与就业后定期体检等管理规定。

五、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单位,必须加强对受检者及公众的防护,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到正确使用。

六、凡取得“许可登记证”的放射工作单位,在需要改变或终止许可登记内容时,必须向市卫生、环境、公安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篇2: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放射性物品的运输及其包装容器的设计、制造,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第三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放射性物品包装和运输中的核与辐射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

第五条 放射性物品的运输及其包装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当遵守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和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标准和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安全标准。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和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拟定,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发布。

第二章 包装容器的设计

第六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并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七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单位,应当通过试验验证或者分析论证等方式,对其设计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应当编制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应当编制设计安全评价报告表。

第八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如实记录设计和安全性能评价过程。

第九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应当在用于制造前取得设计批准书。

申请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批准书的设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计文件;

(二)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

(三)质量保证大纲。

第十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审查。对符合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和要求的,颁发设计批准书,并公告批准文号;对不符合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和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应当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一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批准后,设计单位修改原设计中有关安全内容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重新申请领取设计批准书。

第十二条 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应当在用于制造前,将设计文件和设计安全评价报告表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备案的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型号。

第三章 包装容器的制造

第十三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有与所从事的制造活动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四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对制造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进行质量检验,编制质量检验报告,并对制造质量负责。

未经质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 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制造许可证。

禁止无制造许可证或者不按照制造许可证的规定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制造活动。

第十六条 申请领取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许可证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制造许可证,并予以公告;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应当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八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二)许可制造的包装容器的型号;

(三)有效期限;

(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第十九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办理制造许可证变更手续。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变更许可制造的包装容器型号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重新申请领取制造许可证。

第二十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应当于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第二十一条 从事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活动的单位,应当在首次制造活动开始30日前,将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对生产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统一编码,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的编码清单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使用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进行保养和维修,并作出记录。发现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进行处理。

使用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单位,还应当对其使用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每五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进口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应当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

进口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计单位所在国核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设计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二)设计安全评价报告书;

(三)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相关业绩的证明材料;

(四)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质量合格证明;

(五)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的说明材料。

进口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审查批准程序,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进口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进口单位应当将包装容器质量合格证明以及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的说明材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在办理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进口审批和备案手续时,应当同时确定进口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编码。

第四章 放射性物品的运输

第二十七条 托运人应当持有国家规定的核安全或者辐射安全许可文件,并对放射性物品运输中的安全负责,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措施,选用优化的运输方式,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预防辐射事故发生。

托运人应当按照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运输说明书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运输说明书应当包括拟运输放射性物品的品名、数量、物理化学形态、危害风险等内容。第二十八条 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对其直接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工作人员进行运输安全和应急响应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和运输工具上设置标识和警示。

第二十九条 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和辐射防护的有关规定,对直接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第三十条 放射性物品托运前,托运人应当使用与其类别相适应的包装容器进行包装,配备必要的辐射监测设备、防护用品和防盗、防破坏设备。

第三十一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启运前,托运人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放射性污染监测机构对其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监测机构应当出具辐射监测报告。

二类、三类放射性物品启运前,托运人应当对其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并编制辐射监测报告。

监测结果不符合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国家标准的,不得启运。

第三十二条 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的承运人运输放射性物品。

承运人资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提交运输说明书、辐射监测报告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并对承运人进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等知识的培训。

第三十四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前,托运人应当编制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

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应当包括拟运输放射性物品的品名、数量、包装容器、运输方式、辐射防护、应急措施等内容。

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的审查批准程序,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前,托运人应当将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批准文件、辐射监测报告,报启运地、途经地和抵达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通过公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应当向抵达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放射性物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

第三十七条 通过水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载运船舶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或者装卸。

第三十八条 通过铁路、航空运输放射性物品的,按照国务院铁路、民航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邮寄放射性物品的,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从境外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输的,应当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

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交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材料和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应当对放射性物品运输中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作出规定。

第四十一条 放射性物品运输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辐射事故时,承运人、托运人或者最先到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应当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要求,做好事故应急响应,并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同级公安、卫生主管部门。

接到报告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工作,并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分级报告的规定及时上报辐射事故信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权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四十三条 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并对监督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情况作出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四十四条 监督检查人员发现经批准的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确有重大设计安全缺陷的,应当责令停止制造或者使用,并提请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撤销设计批准书。

第四十五条 监督检查人员发现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有不符合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国家标准情形的,或者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有不符合制造许可证规定条件情形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发现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可能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造成辐射危害的,有权责令停止运输。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本条例规定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三)不依法履行放射性物品运输辐射事故应急职责的;

(四)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行为的。

第四十八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制造单位未按照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制造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九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制造单位将未取得设计批准书的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或者将未备案的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用于制造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对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进行安全性能评价的;

(二)未如实记录设计和安全性能评价过程的。

第五十一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未取得制造许可证擅自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活动的;

(二)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按照规定办理延续手续,继续从事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活动的;

(三)变更制造许可证许可制造的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型号,未按照规定重新申请领取制造许可证的。

第五十二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未依法办理制造许可证变更手续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暂扣或者吊销制造许可证。第五十三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制造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将未经质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交付使用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生产的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统一编码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编码清单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的;

(四)在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首次制造活动开始前,未按照规定将有关证明材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的。

第五十四条 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其使用的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进行安全性能评价,或者未将评价结果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 未经批准进口一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进口二类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六条 托运人未取得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批准文件擅自运输一类放射性物品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 托运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编制运输说明书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

(三)委托不具有运输资质的承运人运输放射性物品的。第五十八条 托运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启运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启运前未按照规定对放射性物品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的;

(二)将经监测不符合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品交付启运的;

(三)未向承运人提交运输说明书、辐射监测报告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

(四)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前,未按照规定将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批准文件、辐射监测报告进行备案的。

第五十九条 托运人和承运人在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中,有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危险货物运输规定行为的,由公安、交通运输、铁路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十条 未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将一类放射性物品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输的,由海关责令托运人退运该放射性物品,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托运人不明的,由承运人承担退运该放射性物品的责任,或者承担该放射性物品的处置费用。

第六十一条 在放射性物品运输过程中造成辐射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以罚款,罚款数额按照辐射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辐射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六十二条 单位伪造、变造、转让一籺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设计批准书、制造许可证、进口批准书,或者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批准文件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伪造、变造、转让的许可证、批准书、批准文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 拒绝或者阻碍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军队运输放射性物品,由军队有关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

含放射性物品的仪器或者设备在运输时,其包容放射性物品的部件应当符合本条例有关放射性物品包装容器的规定。

篇3: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2011年福岛事故后, 核工业界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各国先后出版核电厂安全要求或规范等均涉及“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2012年IAEA修订了SSR1/2[4], 提出“核电厂的设计采用安全原则, 必须采取实际措施来缓解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后果或辐射事故。必须实际消除可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高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事件序列, 对于发生频率高的事件序列不得存在潜在的放射后果或只能存在轻微的放射后果。”2013年西欧核能监管机构 (WENRA) 发布的《Safety of new NPP designs》[5]和2013年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 (CNSC) 发布REGDOC-2.5.2[6]进一步提出需要对“实际消除”给出一个量化的判断依据, 但判断“实际消除”不能只根据截断概率, 对发生概率很小的事故序列, 依然需要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福岛事故后, 我国核安全监管当局在2012年发布了《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7], 文中提出将“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力争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作为2020年的远景目标之一。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已经被核工业界广泛认同, 各国的核安全监管当局对新建核电厂都对此提出了期望或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主要从“实际消除”,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两个关键概念出发给出理解, 为此概念在新建压水堆核电厂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实际消除”的理解

1.1“实际消除”概念理解

“实际消除”的对象与定义在国际上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4,5,6], 其对象为“可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高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事件序列”;定义为“如果某些工况物理上不可能发生, 或以高置信度认为某些工况极不可能出现, 则可以认为这些工况发生的可能性已被实际消除”。

从“实际消除”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从概率角度诠释的一个概念, 对于“物理上不可能”可以认为是不发生的概率为100%, “高置信度的极不可能”即发生概率极低, 而此概率值是极度可信的。因此“实际消除”不能完全等同于“绝对不发生”, 而应该是发生的概率极低。“实际消除”对于发生概率极低的工况要求高置信度, 因此由于外部灾害的不确定性太大, 从概率论角度针对外部灾害是否满足“实际消除”评估方法应该与内部事件有所区分。

当“实际消除”理解为发生的概率极低以后, 可以发现“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释放”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 而是与早期的导则或法规中对于核电厂的技术安全目标的阐述是一致的。IAEA在1999年发布的INSAG-12[2]和我国2004发布的HAF102[8]《核动力设计安全规定》中对于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为“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 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 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 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另外在HAF102的2.1.5节中还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适用以下原则: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只有较小或者没有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实际消除”是对“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 “实际消除”应该理解为安全目标。“实际消除”作为安全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指标判断依据, 因其内涵为概率论的概念, 可以考虑给出一个量化的评估概率。“实际消除”的对象为核电厂的事件序列, 因此其量化的评估概率也是针对单个事件序列, 是单个“点”的评估, 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 (LRF) 有所区别, “LRF”表征的是核电厂发生大量放射性释放事件的概率积分值, 是一个总体的概率安全目标。“实际消除”的安全目标应该是与LRF安全目标处于相同地位, 其体现个体与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因此对于“实际消除”的量化目标建议与LRF值处于同一量级。另外, 从合理可行尽量高的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角度, 不能仅凭评估概率而进行截断考虑, 需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要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做到合理可行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1.2“实际消除”量化理解

从“实际消除”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从概率角度诠释的一个概念, 对于“物理上不可能”可以认为是不发生的概率为100%, “高置信度的极不可能”即发生概率极低, 而此概率值是极度可信的, 因此如何去量化“概率极低”也是“实际消除”一直存在争议的关键点。对于概率安全目标的确定本文认为需要从概率安全目标的合理依据和实践的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概率安全目标。

1.2.1概率安全目标的依据

美国核电的概率安全目标的制定是根据两个“千分之一”的安全目标。两个“千分之一”为:核电厂附近个人因反应堆事故造成即时死亡的风险, 不应超过美国公众成员因其他事故造成“即时死亡风险之和”的千分之一;核电厂附近公众群体因核电厂运行可能导致癌症死亡风险, 不应该超过所有其他起因致癌症的死亡风险的千分之一。其它国家的概率安全目标值也多是参考和借鉴美国的安全目标的结论。

1.2.2实践可行性

在提高概率安全目标时应该考虑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 如果目标值太高, 工程实践中实现的代价非常大, 则会降低核电的经济性, 不利于核电的发展;如果目标值较低, 如果当前电厂设计就已经满足, 则达不到对新建电厂进一步提高安全要求的目标。因此, 新建核电厂的概率安全目标应该是在当前目标基础上, 考虑了工程实践中合理可行的措施后能够达到的目标。

美国EPRI在1999年发布的URD[9]和NRC在2012年发布的SRP19.0[10]中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频率 (LRF) 安全目标为小于10-6/堆年;2012年欧洲发布的EUR[11]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频率安全目标为低于10-6/堆年, 若考虑“陡边效应”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安全目标小于10-7/堆年;加拿大CNSC核安全监管当局2014年发布的REGDOC-2.5.2[6]中明确导致大量释放的频率小于10-6/堆年。

从“实际消除”的概念和定量化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实际消除”的设计安全目标, 是对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与补充。“实际消除”的概率安全目标值的确定需根据合理依据与实践的可行性, 将其与LRF的概率安全目标相结合。在设计上考虑预防缓解措施, 合理可行尽量高的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从而实现“实际消除”。

2“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理解

从“实际消除”的理解可知“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其实是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 其安全目标与LRF的安全目标是处于相同地位, 因此对于“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中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应该与LRF中的理解是一致的。

IAEA在SSG-4[12]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推荐了四种判断方式:放射性核素的绝对量值、堆芯装量的某个份额、厂外人员受辐照的特定剂量、导致“不可接受的后果”的放射性释放。

———大量放射性核素释放的某个绝对值 (以Bq的形式表示)

根据放射性核素释放进行大量的定义主要有两个类型, 一类是以EUR为代表的“有限影响准则” (Criteria for Limited Impact, CLI) 的形式, 另一类是以IAEA为代表的核事件分级与放射性释放量对应表的形式。

2.1 EUR

针对设计扩展工况 (DECs) 提出的释放量限制要求以“有限影响准则” (Criteria for Limited Impact, CLI) 的形式给出, 用以评价电厂在DECs中的设计可接受性, 也作为二级PSA (Probability Safety Analysis) 的成功准则。

这些CLI可以保证如下设计目标的实现: (1) 反应堆800m外无需紧急防护行动 (如撤离) ; (2) 反应堆3km外无需采取迁延的防护行动 (如避迁) ; (3) 反应堆800m外无需采取长期的防护行动 (如再安置) 和 (4) 电厂外仅有有限的经济影响。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十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核电厂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相容性, 表1给出了典型性核素131I和137Cs的释放量限值。

2.2 IAEA

IAEA根据国际事故等级[13], 对各等级的事故后放射性物质释放进行了限制, 其选择等效于核素131I剂量当量作为评估的核素, 因为131I是核电厂释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 易于表征放射性物质释放水平, 按照放射学辐射剂量效果, 可以将释放到环境中所有核素的放射性活度的数量等效至131I。当释放的放射性当量水平超过1014Bq剂量的事故被定为五级及以上事故, 五级事故基本特征为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而四级事故基本特征为放射性物质少量释放, 没有明显厂外风险, 一般不需要场外保护性行动, 如表2所示。表3给出了一些已经发生的典型事故及其放射性后果。

*三哩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释放较少, 按照堆芯损伤状态定义为五级, 其余事故按照放射性物质水平划分等级。

———堆芯装量的某个份额

NUREG/CR-6595[14]中分析认为, 挥发性/半挥发性裂变产物 (碘、铯、碲) 的释放份额超过2.5-3%, 或者碘的释放份额超过10%都可以认为是大量释放。

———厂外暴露人员所受的某个特定的剂量

NRC和EPRI在核电厂安全目标中对“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给出了一种定义, 即厂址边界处全身剂量大于0.25Sv。

———导致不可接受后果的某个释放

导致不可接受后果的某个释放更多是一种工程的定性判断, 在二级PSA的LRF分析中认为导致安全壳失效的事故即可认为此事故后果将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核电厂的放射性最终的包容边界丧失可视为“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定性判断。对“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定性判断, 便于工程设计上对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进行判断和考虑相应的缓解措施。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判断建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的方式便于工程判断, 定量判断可以对定性判断进行补充, 弥补遗漏。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进行了研究, 形成初步的结论与建议:

(1) “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而是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沿续与补充, 此概念在核电厂的设计中应该作为一个设计安全目标。

(2) 外部灾害的不确定性太大, 从概率论角度针对外部灾害是否满足“实际消除”评估方法应该与内部事件有所区分。

(3)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为一个概率安全目标, 其对象为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或状态, 与LRF的概率安全目标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 建议其概率安全的量化目标与LRF处于同一个量级。

(4) 核电厂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率安全目标应该考虑单个事故序列发生的概率和核电厂的LRF值, 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5)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建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虑, 但是具体的量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4:核事故泄露哪些放射性物质

核事故的五个特征

简单地说,核事故就是指涉及核设施的事故,尤其是涉及核反应堆的事故。在事故状态下,若有关的专设安全设施不能按设计要求发挥作用,则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会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核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安全事故,常常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事故的发展非常快,从出现事故到放射性物质开始释放入大气,时间约为半小时至数天;

(2)多途径及多种放射性核素照射;

(3)影响范围广、人员多、作用时间长;

(4)核事故不仅可使部分人员伤亡,而且可造成广泛及深远的社会及人员心理影响,并在事故后期遗留大量特殊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5)需要经专门训练的救援队伍。由于核事故的特殊性、突发性和社会性,因此需要经过训练、短时间内能集中进行善后救援工作的队伍。

核事故泄露哪些放射性物质

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采用的核燃料主要是含3%左右的铀-235。铀-235裂变时会形成60余种不同的碎片,这些碎片通过β(贝塔)衰变,产生约250种不同核素,称为裂变产物。在这些裂变产物中,质量数集中在95和140附近,如碘-131、铯-137和锶-90等。

裂变碎片是放射性核素,会发生一系列的衰变,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主要为β射线和γ(伽玛)射线。有的核素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如碘-131(8天)等;有的核素半衰期较长,如铯-137(30多年)等。虽然核电站的反应堆中产生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放射性物质是不会向环境中释放的,其主要原因是核燃料和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被密封在锆合金的包壳中,只要包壳不发生破裂,这些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出来。

核泄漏事故发生时,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一般可分早期照射和随后的照射影响两个阶段。

早期照射

外照射和内照射

早期照射主要是放射性物质随空气扩散。空气中具有γ射线衰变的放射性物质,会对处于空气污染区域的人员产生直接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沾染在人体皮肤和衣服上,给人体造成照射;同时,通过呼吸道,空气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质可以进入人体,给人体造成内照射。外照射的剂量大小与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人员在污染区停留的时间、放射性物质沾污的量和沾污的部位等有关。

放射性物质沉积在不同的部位

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依据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不同,在人体中的沉积部位和器官也是不同的,如碘-131主要沉积在甲状腺、铯-137主要沉积在肌肉和骨骼等。

随后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排出人体,对人体的影响也就较小。有些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很难从体内排出,在随后较长的时间都会对人体造成照射。

随后的照射主要由放射性物质的沉降引起。放射性物质随空气扩散后,在它所经过的地方会有部分沉降到地面,从而污染地面上的土壤和水体,生活在污染区的人员会接受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同时,放射性物质还会通过各种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土壤和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被植物(青草、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等)吸收,人和动物食用这些植物时,放射性物质转移到人和动物体内;人若食用牛奶、牛羊肉、鱼等,放射性物质也将转移到人体,给人体造成内照射。

认识放射性碘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几次核事故的洗礼,当时大凡受到辐射影响的,都无一例外受到了放射性碘的伤害。

放射性碘是重要的核裂变产物之一,在核爆炸或核能企业尤其是核电站严重事故中,它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碘元素中最有卫生学意义的是碘-131至碘-135,尤以碘-131为主。

碘属卤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许多碘化物都具易挥发性。放射性碘极易由胃肠道、呼吸道和伤口吸收,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无论是无机或有机碘化物经口摄入后1小时,吸收率约75%~83%,3小时后可完全吸收,吸收部位主要是小肠;气态碘或气溶胶碘吸入后1小时,吸收率可达80%以上;伤口对碘的吸收率可达70%以上。

碘高度浓集于甲状腺

碘在体内高度浓集于甲状腺。当摄入小量碘-131对甲状腺达到数戈瑞剂量时,开始可引起腺体功能增强,而后个别人可缓慢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当甲状腺受照剂量达30戈瑞时,便会发生永久性功能低下;剂量达100戈瑞则甲状腺遭到破坏,可使腺体滤泡萎缩、间质及血管纤维化。

放射性碘对儿童危害更大

放射性碘对儿童的危害性比成人大。同一活度的放射性碘,儿童摄入后甲状腺受照剂量为成人的2~10倍,而其更大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可从妊娠母体传递给胎儿,随胎儿甲状腺功能的形成而浓集于腺体,使胎儿甲状腺剂量约为母体甲状腺剂量的10倍。放射性碘内照射的远期危害是诱发甲状腺癌,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4年,就发现了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高,在2000年统计发生的1800例患者中,多数是3个严重污染区的儿童。

正是由于在核事故时人有可能最先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故推荐此时服用稳定性碘,使甲状腺吸碘量达到一定饱和,从而阻止或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推荐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核事故时可能造成食物污染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碘-131、铯-137和锶-90等几种。它们通过食物链向食品中转移,其主要的转移途径包括向水生生物体内和向动植物转移。其中牛奶中的碘-131峰值一般在一次孤立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后48小时出现,因此对牛奶的控制较其他食物尤为重要。

核事故发生后,越早将奶牛和其他肉食用的牲畜撤离受污染的牧场,并喂以未受污染的饲料,牛奶及其他肉食品的污染水平就越低,人们食用后可能接受的照射剂量就越小。同时,对受污染的牛奶、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可采用加工、洗消、去皮等方法去除污染,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蜕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而且这种对策的风险和代价很小。

政府部门对食品、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也给出了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浓度限值:在规定时间内摄入的放射性物质所致公众内、外照射的待积剂量(成年人按50年、儿童按70岁计算)应满足年剂量限值的要求,即公众每年小于1毫希伏。

正常环境中的土壤和水中也有少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铀、钍、镭、钾等)和人工放射性核素(铯、氚等),因此,各种食物中或多或少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有些地区要多一些,有些地区少一些,它们并未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食用了放射性食品,只要其放射性核素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下,就没必要担心健康问题。

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

在核泄漏事故发生时,放射性烟羽(含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和气溶胶)将向空中扩散,当这种烟羽可能随大气到达你所生活的区域时,个人如何对加以防护呢?

(1)携带收音机:

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若发生核事故,当地政府会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实时发布指令和通告,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民众,让大家保持镇静;而这时携带收音机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了解外界、接受信息的方式,使用带电池的收音机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事故突发情况下找不到有效的电源。

(2)穿戴帽靴、勿淋雨: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以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若是下雨天,则更应尽量避免淋雨,因为许多放射性物质会随雨水沉降,从而对身体造成污染。

(3)关闭门窗和通风口:如果要求你撤离,注意保持门窗和通风口关闭;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则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这种措施会尽可能减少外界空气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室内。

(4)进入地下室: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因为地下区域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程度大一些,能更充分地保护你。

(5)彻底洗澡换衣服: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中,则应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使受到污染衣物上的放射性物质慢慢衰变减少;彻底洗一次澡以清除体表的放射性污染物。

(6)封好食品: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封的食物应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7)别用电话:如非必要,不要使用电话。因为电话有许多孔口,外界放射性物质容易对其造成污染,进而将污染物传递给人体。

(8)用铅板等遮挡: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在紧急情况下应就地利用周围屏障及时避险,防止短时间内吸入过多的放射性物质,待放射性烟羽漂过后再采取其他防护。

篇5: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

安全管理制度及保障措施

1、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的安全管理由药剂科及有关使用科室负责,落实专职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安全。

2、凡有储存及使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品的科室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3、建立严格的审批、采购、领取、使用和登记手续。

4、使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做到:谁用谁领,随用随领,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的使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不得乱存乱放或私送他人。

5、外出采购、运输,应指定专人专车;入库前必须严格核对数量。

6、存放危险品仓库(室)的地点、场所要有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

7、对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要指定专人专柜保存(专管人员名单报保卫科备案),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8、对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的保管,坚持分间、分类储存,严禁混放,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严禁任何人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库区吸烟,不准将火种、易燃品等物品带入仓库。

10、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11、未经安全培训,不熟悉危险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篇6: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在制造活动开始前,依据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编制制造过程工艺文件,并严格执行;采用特种工艺的,应当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或者工艺评定。

第十六条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编制质量保证大纲并有效实施。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对其所从事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质量负责。

第十七条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零部件和整体容器进行质量检验,编制质量检验报告。未经质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 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编码规则,对其制造的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进行统一编码。

一类、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制造的运输容器的编码清单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制造的运输容器的型号及其数量、设计总图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在每次制造活动开始前至少三十日,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交制造质量计划。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制造活动的特点选取检查点并通知制造单位。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根据制造活动的实际进度,在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选取的检查点制造活动开始前,至少提前十个工作日书面报告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第二十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对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活动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对二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应当对制造过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三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制造,应当根据每年的备案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应当检查以下内容:

(一)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遵守制造许可证的情况;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

(三)人员资格情况;

(四)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与所从事制造活动的适应情况;

(五)编制的工艺文件与采用的技术标准以及有关技术文件的符合情况;

(六)工艺过程的实施情况以及零部件采购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情况;

(七)制造过程记录;

(八)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处理,以及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等。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单位有不符合制造许可证规定情形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监督检查中发现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确有重大质量问题或者违背设计要求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该型号运输容器的制造或者使用。

第二十三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使用单位在采购境外单位制造的运输容器时,应当在对外贸易合同中明确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符合我国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境外单位配合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义务。

采购境外单位制造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相应制造活动开始前至少三个月通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并配合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境外单位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下一篇:岘山镇岘山完小合格学校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