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2024-05-0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精选9篇)

篇1: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在看电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明白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超多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但是当讲述农奴的故事时,又超多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我不能u越的规则,谁u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此刻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期望自我成为的人,上流社会期望自我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一样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此刻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u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情,安娜劝自我的嫂子原谅自我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但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性,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

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温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能够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十分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感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十分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十分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马,沃伦斯基还未出场前,安娜一向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之后,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个性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取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篇2: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看过电影之后我和老妈讨论,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拍这么多次,是因为一向没有一个十分成功的版本让所有其他翻拍的欲望望而却步,就像《乱世佳人》那样。好吧,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电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莉叶》那样。但是既然是用电影这样的媒介来表现这部文学著作,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电影表现的长处呢?比如说火车进站的场景,赛马的场景,很明显就看出来是能够营造的假背景。这让人觉得很失望,好像预算不够而充数的感觉。1847年的俄罗斯,书中描述的广阔的农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银子请那么大牌的演员,干脆就再多花点钱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吗?当然其他的一些场景还是很精致华丽的,比如机场舞会,歌剧表演之类的。

再聊聊演员吧。先说安娜。我以前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觉得相比较之下嘉宝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凯拉奈特莉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她从气质上来说并不接近安娜。(veryok)安娜是个丰满却又灵活的女人,就应透着高贵和灵动,以及和儿子在一齐的时候的母性美。但是凯拉似乎更多了些疯狂和神经质,她脸部的表情,过于平坦的胸部,还有本来就应是****之一的难产的时候过于平静的表现--安娜那个时候出于死亡的边缘,她的举动就应是疯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么理智而平和。当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情欲戏,但是按此刻的标准,也毫无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饰演渥伦斯基的。这么个大帅锅来演卡列宁让人大跌眼镜之余还感觉有点浪费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我本人厌倦了总演帅哥了吧,他要不断的突破自我。但是本片给卡列宁的镜头真是不算多,也难得有震慑人心的时刻。

渥伦斯基,无论是在原著,还是在电影里,都是最被关注的男人。这个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认认真真的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Johnson,这张脸还是够帅的。尤其是他用那双天蓝色的眼睛凝视安娜的时候,还是挺打动人的。但是他还是有点太嫩了。渥伦斯基虽然比安娜年轻,但是他也就应是个年轻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导演选Aron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比自我大23岁的老婆吗?

篇3: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成因分析

安娜熄灭了自己生命的火焰, 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安娜悲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个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那个社会从婚姻、社交、法律各个方面, 一步步把安娜逼到了不幸的边缘。

首先, 那个社会铸造了安娜悲剧的根源———同卡列宁的婚姻。八年前, 安娜由姑母做主, 嫁给了当时做省长的、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这种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出于家长之命的婚姻本身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卡列宁, 这个被安娜骂做“官僚机器”、“善于在虚伪中游泳”的人, 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的道德熏陶出来的不幸之人。注重功名、不懂爱情, 最终使他没有得到安娜的心。

安娜和这样的丈夫共同生活了八年, 虽努力去爱他却因情趣不合归于失败, 她只有将满腔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当她遇到了潇洒倜傥的伏伦斯基时, 她那被压抑的生机和活力“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 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 她迈出了走向短暂幸福却终为悲剧的第一步———同伏伦斯基相爱了。这是她婚姻的不幸。

其次, 上流社会“放逐”了敢于背叛它的安娜。在那个虚伪恶俗的上流社会, 尽管夫妻间彼此欺骗、各自偷情的事屡见不鲜, 但只要维持表面上的体面, 即夫妻之间的“正常”关系, 大家就相安无事。安娜的品性是高于这个上流社会的, 心地单纯忠于感情的她不能够像其他贵妇一样有秘密关系而“完全不算一回事”, 她为不能及早了结自己的暧昧关系而痛苦不堪。她大胆公开了秘密关系, 离开了丈夫投奔到伏伦斯基那里。而上流社会的贵妇们, 虽比她“坏上千百倍”, 却认为她的行为大逆不道, 将她排斥在彼得堡上流社会之外。

再次, 上流社会的法律加剧了安娜的痛苦。那种虚伪的法律不顾人的感情而只是维护宗法关系。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 离婚后却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试想, 在这种法律规定下, 安娜钟爱的儿子跟随了她会有美好的前途么?安娜自己会得到正常爱情生活的幸福么?

安娜悲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安娜自身的性格因素和她对生活认识的局限。

与她所生活的污浊的上流社会相比, 安娜无疑是清高脱俗的。她有纯真、诚实、善良的品性, 有追求爱情、特立独行的勇敢精神。她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卓然独立于世俗之上。

但安娜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换个角度来说, 她常常过分沉溺于感情而缺少理智。

第一, 她那“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的呼喊和挣脱封建婚姻桎梏、奔向自由爱情的行为虽然是符合人性的, 但也是不计成本的。她没有考虑到, 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伤害到了丈夫的尊严, 会遭到丈夫拒绝离婚、拒绝她亲近儿子的报复;她也没有意识到, 她公开秘密关系的做法是对上流社会“偷情游戏”潜规则的破坏, 会招致上流社会的排斥。对于安娜来说, 拥有儿子和立足上流社会是她生存的重要支柱, 而她率性的行为使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安娜大病之后, 卡列宁曾答应离婚, 并愿意放弃儿子, 但安娜出于良心的不安, 羞于接受丈夫的宽宏大量, 放弃了这个机会。此后, 她跌入了一种不清不楚、麻木屈辱的生活状态, 什么也不考虑, “什么也不在乎”。表面上看来, 她既没有失去儿子, 又没有失去伏伦斯基, 实质上, 她彻底失去了儿子, 并有失去情人的危险。

第二, 她那偏狭的爱情观为伏伦斯基套上了爱情的枷锁, 使他淡漠了对她的感情。

伏伦斯基的爱情当然并非无可挑剔。他当初追求安娜可以说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 后来他也不够体贴安娜内心的母爱和情爱的痛苦斗争, 这一点人们已经谴责得够多了。但他的情感在安娜爱情的感应下逐渐变得严肃专一起来, 他也曾给过安娜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然而, 安娜的热情越来越炽烈, 而他的却越来越淡漠, 其中二人各有责任, 但主要在安娜。

诗人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可悲在于她不懂得这个道理, 她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 而且要求伏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 整个的他, 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 这也是她和伏伦斯基主要的分歧。

诚然, 伏伦斯基为了爱情曾经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 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 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 他就后悔了。他努力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 恢复自己对财产的继承权, 他整天迷恋着社交生活并在其中过得津津有味, 自然就冷落了安娜。

孤独的安娜发现伏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了, 她没有理解他们之间冷淡的实质, 误认为伏伦斯基一定另有新欢。无端的猜忌、嫉妒、口角自然使伏伦斯基始而厌倦, 继而冷淡, 终至憎恨这副爱情的枷锁。物极必反, 从这一点上来说, 安娜是用自己的双手将情人推离了她的身边。

当安娜确信她付出高昂代价所追求的爱情并不存在时, 她绝望了。她在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之后愤怒地说:“一切都是虚假, 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都是欺骗, 一切都是罪恶!……”她选择了自杀。

篇4:安娜·卡列尼娜

制片:蒂姆·贝万 Tim Bevan .....

编剧:汤姆·斯信恋 Tom Stoppard.

主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

类型:剧情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英国

片长:130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10·16 中国

剧情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继《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该片也是乔·怀特第三次与奥斯卡提名女星凯拉·奈特莉,著名制片人蒂姆·贝万、埃里克·菲尔纳和保罗·韦伯斯特合作。

篇5: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就安娜卡列尼娜主角来讲,我认为四个版本女主的表演都是不错的,嘉宝和凯拉奈特丽版在人物个性上更加鲜明,而费雯丽版比苏菲玛索版在表演上更为出色。

沃伦斯基我个人十分喜欢2012版艾伦的表演,十分精彩,眼神就把观众吸引住了,个性鲜明、有力。另外几个版本中,1948版是我第二喜欢的,感情过渡表现的也较为自然。

篇6:安娜卡列尼娜 影评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一曲爱情的悲歌举世无双;一颗受情感与理智折磨之至的心绝望地凋零;一段注定悲剧的情缘仍然执着再续。安娜卡列尼娜,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名字。

风雪中的安娜,一展绝望和痛楚的笑颜,终于卧在冰凉的铁轨下,解脱了充满忧虑、欺诈、悲伤和罪恶的人生。生命的最后一刻,安娜以“上帝,请饶恕我的一切”作为对人世的诀别,这是她的理智和良心对自己行为最真实的批判。抛夫弃子脱离家庭,她执着勇敢地追求着真挚的爱情,却因旧社会的道德法律,让可耻、堕落与负罪等邪恶的意识相继注入了安娜脆弱无助的灵魂。令她灵魂丰满不竭的源泉——人生之烛,也在生命的尽头,闪了一下比任何时刻都明亮的光芒,为她照亮了原来在黑暗中的一切,就“咣波”一声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远望着安娜血淋淋的尸体,孤独冰凉地躺在车站,脸上还残留了令人恐怖的绝望神情,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不忍回缅„„

一、车站偶然邂逅

薄薄的蒸汽缓缓升腾,震住了彼此的呼吸,面纱下的安娜独具风韵。四目相对的瞬间 安娜已悄然在内心做出了神秘的选择,情愫暗生。

“这短短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发现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闪现在她的脸上,荡漾在她那明亮的眼睛和弯了弯朱唇的微微一笑中。仿佛她身上有太多的青春活力,以至于由不得她自己,忽而从明亮的目光中,忽而从微笑中流露出来。她有意收敛起眼睛里的光彩,但那光彩却不听她的,又在微微一笑中迸射出来。”

安娜最具魅力的从来都不是华贵的服饰,也不是清丽的相貌,而是那“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和“她身上太多的青春活力”。弗伦斯基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点。这魅力来源于8年同丈夫卡列宁官僚机械般的生活,内心被压抑已久的爱欲形诸于色。不言而喻,安娜不可抗拒的生命本能使其魅力任意流淌,挑动了弗伦斯基的心。

同时,突如其来的看道工意外惨死于车轮之下,安娜大惊失色,认为这与她有必然联系,不由道出了“不祥之兆”。这四个字令人毛骨悚然,但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情爱之欲和所谓的社会道德理性的人生天平已被打破,开始倾斜。但安娜是旧社会的贵族一手造就的,这让她也不得不“理性”地恪守旧社会的伦理道德。因此,爱欲一闪际于脑海时,安娜既感幸福,又深感可怖。她已用社会意识筑了一道高墙,竭力地控制着自己。

可知,当爱欲泛滥成灾,生命的本能便爆发出了不可抵挡之势。

二、舞会再遇

安娜与弗伦斯基再度在舞会上相逢。

这一次,激情的洪流瞬间击垮了安娜用理性苦心构筑的防线,因为那理智是如此的软 无力。

安娜在与弗伦斯基对舞时,第一次大胆地用含情脉脉的双眼传递着无限的风情之球。眼睛里闪动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朱唇上浮现着难以掩饰的幸福。“安娜醉了,饮的是男人的倾慕之酒。”但在我眼里,她的陶醉不仅因弗伦斯基表现出的倾慕与敬重,更是由于安娜的一身情欲被弗伦斯基激活了。被弗伦斯基冷落的吉娣,一直都很敬重安娜,因为她认为安娜身上有一种“崇高的、她吉娣无法理解的复杂的、诗意的境界”,但她现在觉得安娜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妖魔般的、格外迷人的力量”。安娜直到看见吉娣失望的脸庞时,才重回现实,感到既幸福,又内疚。于是理性重新规束自己。她提前回到了莫斯科,回到丈夫身边,以此平复跌宕不宁的心。

那境界,那力量,寥寥几笔,却让我看见了安娜完全挣脱了社会道德伦理的枷锁、不顾

一切地享受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喜悦。只有那一刻,安娜不用像一个戴着面具的人活着。

三、归途重逢

归途中,安娜浮想联翩着舞会的种种美好,脑海里依然飘荡着弗伦斯基深情的眼睛。幸福的时刻让她与残酷的现实挣扎起来,就像她的情感与意识一样纠结。

“您的每一句话,您的一举一动,我都永远不会忘记,也无法忘记„„” 弗伦斯基执着地追在安娜身边并再一次热烈而真挚地表白。安娜的心震撼了。

她内心虽有热情之海澎湃万千,但仍口是心非:“求您,别说了,请同我一道忘记这次邂逅吧。”

心海泛滥,注定这场情缘再续。安娜终于不再拒绝,如饥似渴地享受着弗伦斯基的爱情。本以为会天长地久,不知如此盲目的爱情终会凋零。

岁月流逝,安娜终于在弗伦斯基的厌倦、上流社会的驱逐、自身对爱情的猜忌和对丈夫的负罪感中丢下了头。弗伦斯基,他是带给安娜幸福和真正爱情的天使,但也是他浅薄的爱情,令安娜的人生陷入了无限的苦痛,将她推入了地狱般纠结的生活。在他的爱情做不到对安娜专有时,安娜反抗旧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日渐枯竭,她本已支离破碎的心在旧社会道德伦理这条四面楚歌的道路上彻底崩溃。

人性已被扭曲,再没有勇气追求正当的爱情。浅薄的爱情,让她失去了一切,被她赋予了罪恶感的爱情不能填补失落生活的空虚。

走向毁灭,成了必然的事实。

这个由上流社会一手造就、又由上流社会推向灭亡的安娜陨落了,陨落在一个吃人的旧社会里。敌对的意识和守护旧社会的观点,让像安娜一样的女性忍受着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小说里还有的一条线索,就是列文。尽管最初他对爱情有像安娜同样的迷惘,他们都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但是他未选择爱情,而是投身农民事业,种种经历,让他探索了生命的真谛。但是我的心里已容不下列文,执著地、只想让安娜的悲剧震撼我的心。一切深刻的体会都源于悲剧。因此,安娜的悲惨爱情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自古妇女便是男人情欲的玩物,但当她们勇敢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权利时,却要被冠上背离社会道德、法律和正义的罪名,驱逐她们,从而逼迫她们就范甚至置于死地。

香消玉殒的茶花女,早夭的林黛玉,卧轨的安娜„„多少想要逾越鸿沟的血性女子用鲜血把文学史染得血迹斑斑。

我厌恶托尔斯泰于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安娜的鄙弃和几分嘲弄,我也自始自终不认为她是个不忠贞的妻子,事实上,我爱着安娜。情欲的确是使人堕落的最大力量,但一旦跨越了欲望,人的灵魂也就没有了意义。

“我若是战胜情欲

称得上伟大圣贤

但若是一败涂地

倒也得艳福不浅”

人人都向往柏拉图式纯洁无暇的爱情,以为它完美无缺,却不知非柏拉图式爱情本身就可悲而不可悲:“谢谢你满足了我的欲望,再见吧。”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卷题辞在我看来是最不经意但却是最珍贵的神来之笔。仅以此文讴歌安娜的悲剧,因为这痛苦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也因它唤醒了人世对“性”与“情”的审视和对爱情的重新理解。

篇7: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纳兰性德

总忘不了的是安娜那双忧伤迷离满是剪不断理还乱莫名情思的眼睛。也从此知道,额前留头帘的女子一定要有一双大而不空洞的眼睛。所以当安娜倒向铁轨的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她褐色的眼睛里有一种绝望随着睫毛的抖动而向四周扩散,就像沾了水的旧信笺,蔓延的不可抑制。

那是一种对爱情的绝望。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

安娜纵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

也许他们真的后悔了。发现除了爱情,除了身边这个女人,身边这个男人,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诱惑,那么多欲望,得到的东西毕竟是最不值得珍重的东西。亦或着爱真的是有极限的,“人到情多情转薄”,取一个最大值后就只能规律的陷入低谷?

也许爱情真如流星,开始总会冲破黑暗闪耀于天野,最后又重新坠入黑暗,成为废墟中的瓦砾。从天上到地下,从星星到石头,大概是爱情潮起潮落的过程。

爱比恋更冷。这个译名告诉我们情爱原是一种温度,燃烧到顶点结局也只是灰烬。想起另一部电影---《爱的蹦极》,爱把我们逼至悬崖,又逼至我们纵身跃下,形成一个令人心上的弧度。

有个词组叫做fade out ,逐渐淡出。一个日本女作家用它来形容男女之间退色的关系,准确无比,一语中的。所有的颜色都会退色,但红色最能显现退却的程度,因为它是极致的绚烂鲜 艳,稍有差池便失去色泽,“每到红处便成灰,”红色原是最经不起摔打的颜色。爱情就是红色,玫瑰的红,血红,浓烈的那么容易颓败而灰头土脸。

而彼时的爱情和曾经的炽热已经让他们骑虎难下,过去的刻骨铭心成为一种束缚,若是分开,别人会说爱不过是他放浪形骸的借口,不过是她难耐寂寞的掩饰。他们必须在一起,以次证明这是段爱情而不是众人口中的通奸,只是,在一起又真的痛苦。

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了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 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的痛彻肺腑的追悼?如果不爱那么深,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伤人?曾经情深几许,到最后,竟只能“独个悔多情”。

也只好,“又到断肠回首处,累偷零”。哭那一地的落红,哭那曾经水分和阳光充足的爱情。

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 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 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 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 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渥伦斯基 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 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 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 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 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当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时,我 甚至希看她早点结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悲剧,吉蒂获得了幸福,多丽依旧安稳度日,卡列宁照样平步青云,可只有安娜,由于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由于“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会伤害任何人,我有权利这 样”。这是她的咎由自取吗?这是她成为一个所谓的堕落的贵族妇女而理应遭到的报应吗?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的、迂腐的、虚伪的卡列宁,八年时间 里,他压抑了她一切的热情和生气,当我们知道排除了爱情以权力地位为基础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当我们肯定了个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价值,又有何权 利指责她的选择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由于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 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假如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 不得不苦咽下风骚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 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 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 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 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

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 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 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 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 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 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 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 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 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 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 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 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 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 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篇8: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探析

一、内在原因

(一) 自身思想不成熟。安娜年轻貌美, 个性纯真热情, 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义无返顾, 以惊人的勇气和激情抛开名誉, 不惜与整个上流社会对立, 与渥伦斯基公然同居。 但是安娜是善良的, 作为母亲, 她对儿子有着强烈的爱, 这种爱使她在情人与儿子之间难以做出选择。她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生活后, 这种短暂而甜蜜的幸福使她宁可丢弃母亲的身份, 但是失去爱子所带来的悲伤却时时侵扰着她脆弱的心灵。安娜是矛盾的综合体, 所受的教育和信仰使她无法坦然面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 并由此而产生沉重的负罪感, 一方面她想大声向世界宣布自己追求爱情, 是幸福的女人, 但另一方面有夫之妇的身份却使她滋生出罪恶感, 她的灵魂渴望爱情, 但又受到爱情的煎熬, 渐渐地在孤独与无助之中难以自拔。当一个女人把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中, 其举止在常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 渥伦斯基面对“反常”的安娜滋生厌烦的情绪, 渐渐疏远了安娜, 而安娜为了爱已经一无所有, 面对情人的冷淡自私, 她感到绝望和发狂。

(二) 把爱当作生命的独特个性。安娜的爱情悲剧源自她的个性, 一直以来她的生活是衣食无忧的, 处于上流社会之中, 与卡列宁的婚姻生活是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与渥伦斯基相遇, 使安娜内心深处的爱之火被点燃, 她渴望自由, 渴望爱情, 渴望自己掌握命运。她所谓的爱情, 其实是一种精神寄托, 是期待挣脱枷锁而生成的暴戾, 这种非理性的爱情是不会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安娜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 她虽是狂妄率性的, 但从小受的教育和宗法信仰却起到束缚的作用, 她的身份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 但内心深处的渴望却又时时折磨着她, 使她难以决断。在这种情况下, 她的爱没有理性可言, 已扭曲变形。她的个性和行为被上流社会所不齿, 并非因为她爱上其他男子, 而是因为她公开了爱情, 这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和蔑视, 于是上流社会抛弃了她, 失去一切的安娜近乎偏执和疯狂, 而此时的渥伦斯基渐渐失去耐心和爱情, 对安娜日益冷淡。由于爱情的破裂, 安娜陷入绝望之中, 她在丈夫那里没有得到爱情与自由, 在情人这里也没有得到, 上流社会的虚伪和道德、冷漠与残酷共同谋杀了她。

二、外在原因

(一) 婚姻的原因。安娜年轻美丽, 个性率真善良, 对爱情有着无限的渴望, 但是却在姑母的摆布下成为高官卡列宁的妻子, 这位比自己大二十岁的高官不可能给予安娜所向往的爱情, 这是日后安娜背叛家庭的根本原因。八年的夫妻生活, 安娜没有得到过爱情的滋润, 丈夫热衷于追名逐利, 在家庭观上更加看重形式, 他的眼里没有爱情与激情, 思想僵化, 他认为婚姻是法律形式的存在, 而爱情对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东西, 他视安娜为妻, 提供安娜所需要的物质享受, 却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在安娜眼里, 他是冷淡和虚伪的, 他的生活是规律和机械的, 他热衷于政治, 喜欢哲学和神学, 忽视夫妻之间的交流。安娜对他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有尊敬, 有依赖, 也有厌恶。如死水般的婚姻、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令安娜深恶痛绝。

(二) 社会的原因。安娜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的宗法制社会和宗法制家庭是安娜无法摆脱的。不论任何社会和国家, 家庭道德观具有共性, 悖于常理的做法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安娜身处上流社会, 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创造出男女公开社交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滋生出通奸等事件, 但是封建礼法却又束缚这种放荡的行为, 弥漫着既淫荡又虚伪的气氛。在社交场所中, 贵妇人们对于安娜的不贞都执有幸灾乐祸的态度, 她们无所事事, 安娜的出轨使为她们提供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她们认为安娜蔑视上流社会, 这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开始排挤孤立安娜, 把她驱逐出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这种冲突在安娜去剧院听帕蒂演唱会时达到高潮, 她不敢再抛头露面, 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精神上极度空虚的她寄情于对情人的疯狂爱情, 但是由于卡列宁拒绝离婚, 加之渥伦斯基的日渐冷漠和疏远, 她饱受折磨, 最后绝望地以结束生命来做出最后的抗争与控诉。

篇9:《安娜·卡列尼娜》

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国立芭蕾舞团成立于1977年。创立者艾夫曼为舞团奠定了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格调。1998年,继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剧院两大剧团之后,被俄罗斯政府授予“国家艺术团”的最高荣誉。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如今它成为唯一一个包揽了俄罗斯所有重要艺术奖项的现代芭蕾舞团。

艾夫曼杰出的才华在学生时代已初见端倪,1964年从基什尼约夫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在编导大师阿列克西泽门下深造。他在1970年首演《艾卡诺什》时崭露头角,同年成为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维格鲁华学院”的舞蹈编导。毕业后,于1972年进入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为马里歌剧暨芭蕾舞剧院编排了芭蕾舞剧《格伊雅奈》,1975年为基洛夫芭蕾舞团排演了新版《火鸟》。1988年,获得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授予的“功勋艺术家”称号。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艾夫曼就开始找寻自己的方式来编排剧目,探索新的流派。他逐渐将眼光投射到古典文学之上,倾向于选择极其矛盾的、尖锐的人物形象,意在表达热烈的舞蹈激情。《白痴》、《疯狂的一天》、《第十二夜》、《柴可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红色吉赛尔》、《安魂曲》、《我的耶路撒冷》、《唐璜与莫里哀》、《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最新排演的《罗丹》概莫能外。

舞蹈几乎成为情节的唯一承载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艺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与艾夫曼一贯持有的创作思路不谋而合。小说中原本有两条平行线索,一是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间的情感纠葛;另一条是以作者托尔斯泰自己为原型的农场主列文与社会及自我之间的矛盾。小说结尾,列文找到了出路,而安娜走向了毁灭。

为了集中矛盾冲突,明朗故事线索,艾夫曼砍去列文的人物线,将舞剧聚焦于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的情感冲突与命运走向,并作出独特的造型处理。演出中,卡列宁从头至尾以黑衣示人,从与安娜的第一段双人舞开始,反复出现将手背于身后的体态动作:焦虑地背手踱步、大量的抱臂和下蹲动作,塑造出隐忍的、也可以说是古板的艺术形象。在发觉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私情之后,他与安娜的双人舞不断出现前后进退的动作:卡列宁坚定有力的完成他的大动势,无论安娜一次次失去重心或是往反方向倾倒,还是跪地向前,颤抖着抓住卡列宁的脚,都不顾一切努力前行。在试图用孩子绑住安娜的几次“动作”之中,安娜每每痛苦地乞求,卡列宁就直接将安娜扛于肩上。下半场的独舞秉持长线条的大开大合,但是地面动作的设计仍十分克制。

沃伦斯基则完全不同,他跟安娜相仿,身着明艳的、不同颜色的服装出现,动作明快而直接。与安娜的托举建立在拉手的动作之上,具备长线条的流畅感。在描绘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第一场感情戏中,编导艾夫曼将两人置放于舞台前后对角线两侧,上场门沃伦斯基的沙发和下场门安娜的床遥相呼应。沃伦斯基先站立起来,随后安娜也站立起来,在不同空间完成相同动作,体现二人情感的胶着状态。紧接着,难忍相思的安娜披上外衣,从舞台后方跑下,迎来了与沃伦斯基相见的高潮。大量的举抱旋转,各式的空中下腰,直到二人相吻倒地。下半场的双人舞也是同样的基调,直到当二人度过美好的独处时光回到现实世界之中,迫于压力,沃伦斯基表现出和上半场安娜相似的畏惧和躲避的动作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几乎成为整部舞剧其戏剧结构的唯一承载,继承了以舞蹈为主要表情手段的方式。以下半场三人的情节舞为例,不同于以往将一些文学作品改编的芭蕾,一味追求舞蹈戏剧性和哑剧。艾夫曼所编排的舞段不仅具有情节性,更长于抒情。黑衣卡列宁左手背手与红衣安娜的双人舞,充满摆荡的对抗,此时的安娜去意已决,不断抗争以投入绿衣沃伦斯基的怀抱。

舞剧的收尾采用了符号化的虚拟手法,将安娜内心的世界外化于形。安娜服下酒后,倒于椅子上,待钟声敲响,脱下紫衣只着肉色体服。在干冰和音乐的配合下,用独舞和群舞营造出嘶鸣感,展现出情欲的纠缠与挣扎。在最后一段双人舞中,被托举起的安娜上身僵直,刻意摆出勾脚和内八字。此时,披头散发的安娜早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与其说那是对沃伦斯基的愤恨,不如说她已选择了自我放逐。在铁轨群舞,灯光刺眼的最后一瞬,安娜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用身体探索内在精神

一部上乘的舞剧总是以自己的独有的艺术手段,通过形象舞蹈来揭示内在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不僅展现了爱情纠葛,更揭示了伦理人性。安娜是可悲的,她受到了时代洗礼,敢于为生活而同社会抗争,却未能摆脱旧思想桎梏。如艾夫曼所说,安娜并没有学会爱,对沃伦斯基的爱也好,对新生活的追求也罢,都出自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她唯一爱的是她的孩子,这也只是出于无法抗拒的母性本能。安娜与沃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只建立在情欲之上,这也是他们的爱情走向毁灭的原因。安娜选择了自杀,表面看来是报复沃伦斯基和卡列宁,表达对上流社会的抗议,事实上是时代的局限与个人性格缺陷的冲撞导致的必然结果。安娜杀死的是她无法控制的、陷入激情的另一个自我。是同情还是批判?艾夫曼并没有在作品中站在某个价值层面上评价人物,他甚至没有提出问题。他的作品与创作阐述十分一致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意图单纯展现一个处于激情之中的女人的悲剧。亘古不变的总是人性,全剧透露出艾夫曼对文本本身的咀嚼和人之为人的思辨。

艾夫曼总是热衷于各种极端矛盾的人物情节,同时勇于将这些问题变成戏剧性的舞台现实。他是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舞蹈家,曾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心理芭蕾”: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着眼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无论是吉赛尔还是安娜,作为编导的艾夫曼都竭力去揭开隐藏在人物内心与行为下的动机。他的舞蹈美学观正如哲学家苏珊·朗格所定义的一样:“舞蹈表现的是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展示的是感情、情绪和其他主观经验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标示主观感情之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或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我所说的‘内心生活’,是指一个人内心对其自身历史发展的内心写照,是他对世界生活形式的内在感受。”他既努力追求现代舞蹈风格,又坚守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与表情手段。当然,对现代舞、爵士舞等元素的灵活运用,造型动作不拘一格的自由创作,甚至杂技一般高难度的托举技巧,也对古典思想原则起到了反作用。

nlc202309031622

对艾夫曼来说,舞蹈创作不只是身体上的拓展,更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孜孜不倦地找寻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重视芭蕾舞剧的主题选择和内在传达。这种将现代舞丰富的表现力与古典芭蕾舞语汇融合,以真挚感情和戏剧意味为基础,来探讨哲思的表现手法可追溯到18世纪,当时法国舞蹈家让·乔治·诺维尔已对情节芭蕾作出较为完整的阐释。艾夫曼所成长起来的20世纪,正是苏联戏剧芭蕾的兴盛之时。30年代,苏联舞蹈界掀起改编文学名著的潮流,编导们纷纷选用名著情节创作舞剧,改编自巴尔扎克的《幻灭》甚至被称为“三幕的舞蹈长篇小说”。到了20世纪中期,在表情和手段上已不限于哑剧,而是以舞蹈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情节的“情节舞蹈”。从这个角度上看,艾夫曼的作品可以说是对俄罗斯舞蹈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可惜当时大批的舞蹈作品对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理解相对狭隘,造成舞剧中的行动过于生活化,使得戏剧芭蕾在60年代日渐衰微。随着20世纪后期,交响芭蕾的再度盛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虚拟手法大行其道。如俄裔舞蹈家乔治·巴兰钦,其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极大的突破创新,在交响乐的配合下,作品诗歌一般的意境充分发挥了舞蹈本身的特性。俄国舞蹈家米歇尔·福金在提出对芭蕾舞剧改革的思想时,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舞蹈应该是解释性的。它不应堕落成简单的体操。舞剧决不能再由节拍、登场等构成,它必须表现出艺术概念的整体性。音乐、绘画和动作这三种成分应该和谐地融为一体。”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有着类似的特性,舞蹈的结构可以借鉴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结构。艾夫曼深谙创作规律,他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获得成功,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功不可没。在他编导的作品中,已有六部选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也许是出于对作曲家的钟爱,艾夫曼总能熟練且妥帖地找到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爆发点。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表现型艺术,更准确地说,它是表现型艺术中的抒情型艺术。任何表现型艺术、抒情型艺术都明显地倾向于艺术的主观来源,更注重作品与艺术家包括情感在内的内心世界的关系。舞蹈艺术更倾向于表现心理事实而非再现客观事物;更倾向于比较理想地描述客观现实而非比较忠实地描述客观现实;更倾向于追求感情真实而非追求本质真实。舞蹈不只服务于视觉之美,还要通过形象的介质去探寻内在的本质。艾夫曼在作品中,用自然的、非程式化的动作,去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他没有停止在创作中自我承认、自我启示,以求探索内心的源泉,挖掘生存的直觉现实。

上一篇:解读祥林嫂形象的深层意义下一篇:档案带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