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2024-05-11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共5篇)

篇1: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篇一: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企业的发展,应与白菜的生长一样,遵循市场环境的规律,该做大时做大,该做强时做强。

笔者住在卧牛城郊,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几垄白菜。借着冀南的秋高气爽,小白菜很快就长成了大白菜的样子。那叶子油绿油绿的,散开着,而且大得惊人。由于受不住诱惑,就采下几片白菜叶子煮着吃了。结果是超级难吃,苦中带涩,简直就是忆苦思甜菜。时间到了10月下旬的霜降节气,白菜们就像接到了统一的指令,叶子开始一层层地收拢,围着白菜心抱团,也就是包心。临近立冬的时候,一层层的白菜叶严严实实保护着中间的白菜心。这个时候的白菜,如果你清炒着吃,那叫一个鲜,百菜白菜鲜,百菜不如白菜。

道法自然拾取大自然的精华,就连白菜也不示弱。在霜冻来临以前,趁着艳阳高照,白菜将叶子向外伸展发散,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和水分。我们还不知道白菜是怎样将太阳光和水转换为葡萄糖的,但可以想象,这时候的白菜一定是将尽量多的养分和能量临时储存在叶子里。随后,履霜而知坚冰至,在天气转冷之时,叶子们就快速收缩,并且全力进行葡萄糖加工,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完成所有能量的储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借着稍纵即逝的机遇,将尽量多的资源聚拢在自己的门下,向来是我国企业的长项。尽管也曾出现过德隆那样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像秋天的白菜那样,借助良机才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现在,全球的经济冬天来临,根据白菜的经验,该是企业界调整步伐,消耗吸收叶子里的能量并且最大限度制造葡萄糖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做大还是做强,其实并不取决于企业的意志,而是决定于市场的环境。

在市场每年以50%或者更高的速度成长、市场格局快速形成之时,企业的主题就是做大,就是跑马圈地,占领有利的地形并且建立战略控制点保护自己的利润池。一旦错过这个机遇,机会窗口就会关闭,这时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企业继续扩张的空间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而将圈地得来的资源整合好,也就是做强,就成为经济收缩时期的企业战略主题。

一家钢铁企业在前5年市场快速成长期,选择了做精、做专和做强,结果,业务规模始终徘徊在200万吨左右,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是500万至800万吨的规模了。现在,经济进入低迷时期,那些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将会进行精耕细作式的运营整合,为下一轮的增长高峰强身健骨,而此时的这家企业虽然运作效率高,但是市场留给它的成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过低,在低迷时期生存都成了问题。就像那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过早收拢叶子的白菜,在严冬来临前可能就是最早被淘汰的。

这家钢铁企业的经历表明,错失发展机遇非常可惜,但是那些扩张有余而收缩不足的企业,同样也会在经济的冬天里夭折。就像霜降之前的大白菜,尽情地舒展着,享受着阳光雨露;其实,这时期它的叶子是苦涩的,内在的养分是稀薄的,生命也是很脆弱。/ 7

篇二:超星尔雅数学文化期末答案

1正六边形从旋转的角度看有()个元素在对称集里。1.0 分? A、4.0? ? B、5.0? ? C、6.0? ? D、7?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的题目,给出的条件仅仅是除法中的()。1.0 分? A、被除数? ? B、除数

? ? C、商? ? D、余数?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无论是“说谎者悖论”,还是哥德尔的模仿,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1.0 分? A、自相矛盾? ? B、自相抵消? ? C、自我指谓? ? D、不合情推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为()个部分。1.0 分? A、29.0? ? B、37.0? ? C、46.0? ? D、56.0?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点线图上的点,如果奇结点是()个,就不可能得到一笔画。1.0 分? A、.0? ? B、1.0?

? C、2.0? ? D、3.0?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高次方程求解的探索成就,产生于我国古代什么时期?()1.0 分? A、魏晋南北朝? ? B、汉唐? ? C、宋元? ? D、明清?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举的例子“烧水”,说明了数学中的什么方法?()

1.0 分? A、函数与方程? ? B、分类讨论? ? C、数形结合? ? D、化归?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公元 17 世纪后,整个自然科学研究都关注变量与函数,这种情况的最早标志是()的出现。1.0 分? A、微分? ? B、积分? ? C、篇三: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高考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 7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1福建高考卷)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1福建高考卷)37.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的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2011海南高考卷)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

(2011海南高考卷)20.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海南高考卷)22.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10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12年1月

1日起禁止斗牛。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人们之所/ 7 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

(2011江苏高考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一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 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11江苏高考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2011江苏高考卷)27.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2011江苏高考卷)2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全国高考大纲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

(2011山东高考卷)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 7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011上海高考卷)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011上海高考卷)20.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B.抽象思维的过程C.获得经验的过程D.寻求真知的过程

(2011四川高考卷)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11年天津高考卷)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011重庆高考卷)28.图5(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2011重庆高考卷)29.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2010山东高考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010浙江高考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7 / 7 / 7

篇2: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看哲学思维方式变革

哲学的发展与创新通常伴随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创新,而哲学思维方式的概括与表述可以是多角度的..其表述根据是:西方哲学的命运本质上是由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所承载,所延续的;从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看,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分为实体性思维方式与实践思维方式.

作 者:黄文正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政经系,贵州遵义,563002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FU NEW IDEA年,卷(期):“”(6)分类号:B0关键词:形而上学 思维方式 实体 实践

篇3: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初识马克思哲学的人往往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把它理解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早已讲到, 中世纪哲学的特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分离, 而近代哲学的特征则体现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与和解。事实上,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同一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黑格尔本人就早已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 也就是说, 它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 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 (1) 显然可见,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乃是发自近代西方哲学的典型问题。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2) 在马克思看来, 撇开实践来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所以, 就马克思本人来说, 他是不可能厕身于传统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之中, 继续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理解为自己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那么, 马克思是否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已经指出:“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3)

从这段重要的论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之谜”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这一基本问题就是指“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然, 在马克思看来, 这一基本问题也蕴含着“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 但这些斗争不过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具体的表现方式罢了。因此, 把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事实上, 马克思后来的一系列论证也证明了我们的理解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 马克思写到:“到现在为止, 我们只是主要考察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个方面, 是人对人的作用……” (4) 众所周知, 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活动, 尤其是生产劳动作为出发点的, 而生产劳动本身就蕴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在谈到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时指出:“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 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 (5)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一般说来,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水准到什么程度, 人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反之亦然。并且, “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 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 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 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6) 即只有当人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过程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 人们才可能有意识地对物质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和调节。

可见,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本就不是黑格尔所揭示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复和延续, 而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他视为“历史之谜”的东西。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提出, 正是解决“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矛盾的思想指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经济建设要解决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从前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 而现在提倡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来拉动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 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之外, 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 坚持好字优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中全会又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主要是从“人民”出发去理解并阐释“人”这个概念和“以人为本”这个观念的。他这样写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 不讲根本动力, 或者只讲根本动力, 不讲根本目的, 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一个整体, 他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为了人, 发展也必须依靠人。传统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区别, 还表现在如何认识发展的手段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 但与传统发展观不同, 科学发展观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讲的“关键在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 是实现人的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因此,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可见,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再发展, 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哲学普遍真理的指导下, 在总结本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正确处理人与人, 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 既与时俱进, 又科学合理。

摘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非传统理解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来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提出科学发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贺麟、王太庆译, 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第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41页注[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35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97页.

篇4: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笔者住在卧牛城郊,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几垄白菜。借着冀南的秋高气爽,小白菜很快就长成了大白菜的样子。“那叶子油绿油绿的,散开着,而且大得惊人。”由于受不住诱惑,就采下几片白菜叶子煮着吃了。结果是超级难吃,苦中带涩,简直就是忆苦思甜菜。时间到了10月下旬的霜降节气,白菜们就像接到了统一的指令,叶子开始一层层地收拢,围着白菜心抱团,也就是包心。临近立冬的时候,一层层的白菜叶严严实实保护着中间的白菜心。这个时候的白菜,如果你清炒着吃,那叫一个鲜,“百菜白菜鲜”,百菜不如白菜。

道法自然拾取大自然的精华,就连白菜也不示弱。在霜冻来临以前,趁着艳阳高照,白菜将叶子向外伸展发散,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和水分。我们还不知道白菜是怎样将太阳光和水转换为葡萄糖的,但可以想象,这时候的白菜一定是将尽量多的养分和能量临时储存在叶子里。随后,“履霜而知坚冰至”,在天气转冷之时,叶子们就快速收缩,并且全力进行葡萄糖加工,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完成所有能量的储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借着稍纵即逝的机遇,将尽量多的资源聚拢在自己的门下,向来是我国企业的长项。尽管也曾出现过德隆那样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像秋天的白菜那样,借助良机才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现在,全球的经济冬天来临,根据白菜的经验,该是企业界调整步伐,消耗吸收叶子里的能量并且最大限度制造葡萄糖的时候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做大还是做强,其实并不取决于企业的意志,而是决定于市场的环境。

在市场每年以50%或者更高的速度成长、市场格局快速形成之时,企业的主题就是做大,就是跑马圈地,占领有利的地形并且建立战略控制点保护自己的利润池。一旦错过这个机遇,机会窗口就会关闭,这时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企业继续扩张的空间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而将圈地得来的资源整合好,也就是做强,就成为经济收缩时期的企业战略主题。

一家钢铁企业在前5年市场快速成长期,选择了做精、做专和做强,结果,业务规模始终徘徊在200万吨左右,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是500万至800万吨的规模了。现在,经济进入低迷时期,那些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将会进行精耕细作式的运营整合,为下一轮的增长高峰强身健骨,而此时的这家企业虽然运作效率高,但是市场留给它的成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过低,在低迷时期生存都成了问题。就像那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过早收拢叶子的白菜,在严冬来临前可能就是最早被淘汰的。

这家钢铁企业的经历表明,错失发展机遇非常可惜,但是那些扩张有余而收缩不足的企业,同样也会在经济的冬天里夭折。就像霜降之前的大白菜,尽情地舒展着,享受着阳光雨露;其实,这时期它的叶子是苦涩的,内在的养分是稀薄的,生命也是很脆弱。就像许多凭借着庞大消费市场和低价劳动力而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规模位居行业前茅,光环是有了,实则内功不足,一旦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上升,就毫无招架之力。霜降一来,就该及时收缩,提升内力;否则,冬天一到,就晚了。

大白菜的种植少说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适应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已经是其基因的一部分。而现代企业才刚刚出现三四百年,对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则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这次的金融风暴就像一场洪水,它会扫荡农田,消灭劣等植物,但是随着泥沙而下的还有补充土地营养的矿物质。

洪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漠视,以及由于恐慌而采取的懦弱举动。经济周期总是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凡百年基业的成功企业,无不是历经风吹浪打,在大浪淘沙之后才脱颖而出的。

篇5:大白菜生长哲学

道法自然,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植物界对此的领悟远远超过企业界。

学者王鹂住在京郊,过了一段闲云野鹤的日子。奥运会一结束,就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几垄白菜。借着北京的秋高气爽,小白菜很快就长成了大白菜的样子。“那叶子油绿油绿的,散开着,而且大得惊人。”王鹂受不住诱惑,就采下几片白菜叶子,煮着吃了。结果是超级难吃,苦中带涩,简直就是忆苦思甜菜。时间到了10月下旬的霜降节气,白菜们就像接到了统一的指令,叶子开始一层层地收拢,围着白菜心抱团,也就是包心。临近立冬的时候,一层层的白菜叶严严实实保护着中间的白菜心。这个时候的白菜,如果你清炒着吃,那叫一个鲜,“百菜白菜鲜”,百菜不如白菜。

道法自然拾取大自然的精华,就连白菜也不示弱。在霜冻来临以前,趁着艳阳高照,白菜将叶子向外伸展发散,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和水分。我们还不知道白菜是怎样将太阳光和水转换为葡萄糖的,但可以想象,这时候的白菜一定是将尽量多的养分和能量临时储存在叶子里。随后,“履霜而知坚冰至”,在天气转冷之时,叶子们就快速收缩,并且全力进行葡萄糖加工,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完成所有能量的储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借着稍纵即逝的机遇,将尽量多的资源聚拢在自己的门下,向来是我国企业的长项。尽管也曾出现过德隆那样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像秋天的白菜那样,借助良机才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现在,全球的经济冬天来临,根据白菜的经验,该是企业界调整步伐,消耗吸收叶子里的能量并且最大限度制造葡萄糖的时候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做大还是做强,其实并不取决于企业的意志,而是决定于市场的环境。

在市场每年以50%或者更高的速度成长、市场格局快速形成之时,企业的主题就是做大,就是跑马圈地,占领有利的地形并且建立战略控制点保护自己的利润池。一旦错过这个机遇,机会窗口就会关闭,这时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企业继续扩张的空间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而将圈地得来的资源整合好,也就是做强,就成为经济收缩时期的企业战略主题。

一家钢铁企业在前5年市场快速成长期,选择了做精、做专和做强,结果,业务规模始终徘徊在200万吨左右,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是500万至800万吨的规模了。现在,经济进入低迷时期,那些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将会进行精耕细作式的运营整合,为下一轮的增长高峰强身健骨,而此时的这家企业虽然运作效率高,但是市场留给它的成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过低,在低迷时期生存都成了问题。就像那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过早收拢叶子的白菜,在严冬来临前可能就是最早被淘汰的。

这家钢铁企业的经历表明,错失发展机遇非常可惜,但是那些扩张有余而收缩不足的企业,同样也会在经济的冬天里夭折。就像霜降之前的大白菜,尽情地舒展着,享受着阳光雨露;其实,这时期它的叶子是苦涩的,内在的养分是稀薄的,生命也是很脆弱。就像许多凭借着庞大消费市场和低价劳动力而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规模位居行业前茅,光环是有了,实则内功不足,一旦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上升,就毫无招架之力。霜降一来,就该及时收缩,提升内力;否则,冬天一到,就晚了。

大白菜的种植少说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适应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已经是其基因的一部分。而现代企业才刚刚出现三四百年,对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则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这次的金融风暴就像一场洪水,它会扫荡农田,消灭劣等植物,但是随着泥沙而下的还有补充土地营养的矿物质。

洪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漠视,以及由于恐慌而采取的懦弱举动。经济周期总是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凡百年基业的成功企业,无不是历经风吹浪打,在大浪淘沙之后才脱颖而出的。

企业的发展,应与白菜的生长一样,遵循市场环境的规律,该做大时做大,该做强时做强。

[编辑 张山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相关文章:

大白菜生产05-29

秋大白菜06-09

大白菜贮藏技术06-08

体育游戏:大白菜04-18

大白菜的折纸教程05-13

大白菜病虫害05-09

建兴的大白菜作文04-07

大白菜的科学种植技术05-05

大白菜杂交种制种技术05-18

刮大白工程专用合同04-09

上一篇: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下一篇:走进清明缅怀先烈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