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2024-05-0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通用6篇)

篇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篇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丁秀梅,郭贵英,408100)

摘要: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我国目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抹杀了人的个性,因此,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创新激情、创新素养、创新实践。鉴于导师制在我国某些高校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将从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有效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代社会急需拔尖创新人才,这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拔尖创新人才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更好的提升经济文化水平,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应加强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普遍采取学分制和班建制。在学分制影响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所修课程,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高校老师难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与学严重脱离,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接受到的知识浅薄,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这导致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超过了六百万,人才数量多但人才素质却未达标: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许多工作单位缺乏人才,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本科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而导师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将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改变我国拔尖人才缺乏的现状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利用导师制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及意义

导师制是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不超过5个)进行学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导师制的应用比较普遍,而在我国,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的培养,许多本科高校对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将导师制运用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好处有:

一)、有利于本科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新生阶段

对于习惯了中学阶段的忙碌生活、习惯了填鸭式教育以及上课只懂埋头做笔记和习惯核对参考答案的学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中学阶段最大的梦想,然而对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生活环境的改变、水土不服、方言差异、饮食习惯差异、离开父母以及要面对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这诸多的不习惯,许多内向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此时,根据我国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让老师对有不适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良好而有效的导师制不仅能为新生缩短升学的适应周期,还能帮助他们完善学习规划,克服升学后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带来的迷茫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帮助学生尽快地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学习阶段

许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迷茫和不自信,导致在大学二三年级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更加不知所措。也有的而学生由于个人情感或家庭问题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此时,若导师对其进行开导,作为学生的情感倾诉对象,不仅能为学生解决一些琐碎但却重要的小事,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导师与学生更好地合作。基于导师与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建立的感情和对彼此的了解,导师还能有征对性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开发智力,更好更快地向着拔尖创新人才靠近。

3、就业或考研阶段

在此阶段,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指导学生就业或考研。给就业的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网站和信息,帮助他们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写简历,或者及时关注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信息,给学生提供可靠的招考信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对于想考研的学生,则要给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选择报考的学校或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有利于完善本科生的知识体系

1、基础知识(稳固扎实)

合理利用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强化记忆,从而打好基础,让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也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2、专业知识(精湛前沿)

目前,很多学者反映,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等到大学毕业时早就过时了,等到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要重新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利用专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更能掌握知识,并有机会接触学科前沿的知识,与国际接轨。及时掌握新的知识,能有效地解决现在本科教育知识落后的现状,能很好地帮助本科生尽快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先进的领军人物。

三)、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激情

导师制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它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和经历去探讨导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课程和专业,还能决定问题的答案,这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观察力、质疑力、想象力。这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2、创新素养

因为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权利,有了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这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本科生的领导力、沟通力、协调力。

3、创新实践

由于导师制下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导师能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温暖,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对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动手力、拓展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充分利用导师制的优点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广度和深度,使他们普遍地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体系,从而使他们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对自己专业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创新拔尖人才需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其中包括开拓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各个方面能力的完善才能对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利用新知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构建导师制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模式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基础,还要具备先进的完整的体系。大学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具有完备的教学资源和雄厚师资力量,更容易在这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纰漏,不利于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随着大学生逐年地增加,大学生人数太多,大学管理是一种“放羊式”的管理,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个班级,其余任课老师只是教授课程,并且许多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师生之间互动少,老师不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任其学生自由发展。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往往有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开发与利用,最终只能作为一名平庸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思想、没有活力也没有一技之长。根据这些弊端,根据“导师制”来探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1,改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

很多学校由于“爱生如子”,巴不得每个学生都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全才和通才,不管学生的要求和个性,进行填鸭式授课,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狂补劣势学科而忽视了发展优势学科,从而变成了一个个的庸才。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选课,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向具有专业知识的拔尖创新人才转化,改变我国的人才结构,促进多元化和专门化人才的发展。

2,在本科高校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模式。

这种人才激励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本科生导师的激励。因为只有有创新思维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了避免某些导师怠慢自己的学生,必须建立导师考核机制。一方面,不能给与导师太大的压力,以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倾注到学生身上,另外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导师的监督管理。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导师的引导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倒是都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建立导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导师的考核,分为导师出勤率、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导师出勤率考察的是导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是否有怠工等现象;教学质量考核,即导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的互动,引导方式、以及是否灌输新知识等;而学生的成绩如何,也要作为导师的考核内容,因为我们不仅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不然,导师的教导方式显得太过形式化,学生一无所获,这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必须采取匿名的的方式,而且,投票情况最好不要让导师知道,只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考核最好每学期一次,以此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对考核成绩好的导师,适当的给与相应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对其进行培训,培训期满后再进行考核,若还不及格,则劝其辞职。

另外一种则是对学生的激励,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对敢做敢想、表现优异的人适当的奖励,口头奖励、奖励小物品也行。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科目不能是简单的文字科目,还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考核结束后嘉奖表现优异者,鼓励没取得优异成绩者,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3、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在本科高校里。导师不仅要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在教学的同时搞科学研究。这加重了导师的负担,分散了他们的精力。然而,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不仅能减轻导师的负担,还有利于学生接受学科前沿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早点接受学术思想的熏陶,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4、“一对三”方式。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不超过5个)学生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导师针对其教育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着重培养这几个学生,可以形成一个

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不定期的讨论以及合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交流以及知识的创新。不断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导师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出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其次,导师还应注重拓宽其它学科知识,做到全面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最后,导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各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端正,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健康,各方面素质质量较好,培养出全面的专业的身心健康的创新拔尖人才。

6、导师制需对创新拔尖人才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大,生活节奏逐渐增快,压力加大,操劳过度,身心容易疲惫。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其危害性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里心理健康显得十分重要,新时代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或缺,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人才拥有好的内心,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满足国家与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良好的心理状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需求之一,端正人才的态度,提升人才的幸福感与使命感,加强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有责任感得创新拔尖人才。导师制要求导师在思想以及生活上对学生加以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帮助,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培育出各方面都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

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学术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模式会更加地完善,并能真正运用到本科阶段的学生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建林 廖文武 樊智强 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

2、郝嘉利,康永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齐敏菊,孙淮宁 《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4、许星鸿《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 005)

5、李曰芹.《如何实施人才培养“导师制”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马延奇.《试析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项目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激励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政策为依据,以拔尖创新人才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在担当“中国梦”重任和创新人才成长理论上两者的深层契合点,研究了“中国梦”理论与拔尖创新人才成才的内在关联,构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分析二者内在的理论关联,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探究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性和主要价值,包括阐述“中国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教育内容的包容性,“中国梦”践行与当代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同步性,“中国梦”实现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任务使命的一致性。

在揭示“中国梦”理论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项目组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北大、清华等典型高校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及方案分析,对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轨迹及成长因素深入剖析,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非智力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对25所高校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现状及创新绩效影响关键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总结高校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的实践经验,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对科学大师成长的引领作用,了解目前高校在“中国梦”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对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内外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总结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的实践经验,客观把握当前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现状、经验和问题。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路径。从知情信意行五个维度将创新人才成长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出针对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中国梦”教育内容。从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的规律和路径出发,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容,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及对策建议,包括基本路径,以及内容、方法、载体的创新,以期为高校“中国梦”教育开展提供理论参照和指导,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认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最新动态,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为本论文做好文献资料准备。

问卷调查法。选取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5所不同类型高校。选取各高校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方面了解可能对大学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因子,包括性别、学校层次、学段、专业、成绩、导师、理想信念、生源地等情况,并且调查了大学生创新绩效情况(包括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获得专利情况等),作为创新绩效衡量指标,对目前高校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案例研究法。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以“中国梦”引领创新人才成长的方案进行案例研究,选取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成才轨迹及他们的成长因素、成长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得到启示。

分析归纳法。在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资料、数据,各种调查得到的情况,用科学的态度、加以综合分析,得出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内容、影响因素、成长规律、实现路径,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理论建构、思辨分析、调查研究、提出对策等阶段。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唯物史观思想、教育激励理论、人才学人才成长综合效应论、建国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梦”思想以及中国特色创新人才观为主要理论依据厘定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素质要求和成长目标,对“中国梦”的内涵与创新人才成长理论的内在勾连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十八大提出的人才战略要求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发现当前高校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担当起实现“中国梦”重任的必要性,主要价值,基本功能。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路径。根据调查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现状,结合典型高校在“中国梦”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及原因,就创新人才成长道路进行深入剖析,调研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关键因素,找出其呈现的重要规律和一般路径。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综合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高校型人才成长面临的挑战,探索培养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方法和路径,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要努力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弄清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之规律。因为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包括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得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多层次的子系统,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即人才成长的外在必要条件,研究得出的主要外部规律包括:马太效应规律、时势造就规律、师承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期望效应规律;人才成长的内部规律,即人才成长的内部必要条件,研究得出的内部规律主要包括:自身优势基础规律、经验积累规律、环境磨炼规律、范式效应规律、自我修炼规律。

通过系统研究总结,提出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实现路径。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路径,一是明晰寻梦方向,“中国梦”理论引领高校创新人才立志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党团组织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主要力量;二是激发追梦勇气,践行“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健康成长。文化熏陶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示范引领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推力;三是实践养成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主要环节;四是增强圆梦意识,“中国梦”目标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奋发成才。文化熏陶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示范引领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推力,增强使命意识、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路径探索,分别从内容层面、方法层面、载体层面的路径探索。从内容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的同时满足是“中国梦”教育重要原则,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的同向融合是“中国梦”教育内在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赢是“中国梦”教育价值旨归,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同步相连是“中国梦”教育基本遵循;从方法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正面宣传与排除干扰的同时展开是“中国梦”教育基本方法,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的相互协调是“中国梦”教育重要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互补是“中国梦”教育有效方法,社会教化与自教自律的同构并重是“中国梦”教育关键方法;从载体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中国梦与高校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齐抓共推中国梦,中国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扬光大中国梦,中国梦与新媒体宣传教育相结合、实现精彩中国梦。

(二)研究对策

从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的规律和路径出发,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容,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部门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梦”引导创新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用“中国梦”促进创新人才牢固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打牢创新人才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励创新人才勇担历史重任,用“中国梦”指导创新人才明确奋斗目标,树立理想信念;二是建设有利于理想信念坚定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制度。要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就应该建设优秀学生选拔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可成立由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负责审定实施方案、指导各校实施工作和选拔入选学校的专家组。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特点制定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遴选机制,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注重挖掘有特殊学术专长和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尤其要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的能够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学生;三是建立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可以搭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四是改革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加大理想信念评判比重。高校在改革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创新人才时,也应将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从而选拔出能够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新世纪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创造型人才实际上并不能按任何人预先臆想或确定的模式而被塑造出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形成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宽松、自由、浓郁的科学氛围;二是加强专业课程的渗透与隐性课程的作用。课程教学仍然是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主渠道,但课程教学也必须改革创新,以求收到好的成效;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网络教育活动。网络作为深受青少年喜欢的新兴大众传媒,具有多媒体、数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独特功能。1.建立红色网站,宣传红色文化。2.建立网上党组织。3.注重BBS的导向功能。4.开展网络竞赛活动。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引导教育。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倡导师生文明上网,保证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页面刷新率和访问量;四是发挥知名创新人才的榜样激励作用。在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激励,应该把政治性放在首位,即一切激励活动,包括激励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都要坚持政治第一。在对创新人才进行核心价值观塑造的榜样激励中,一定要选择优秀典型,不仅要是成果丰硕的知名创新人才,而且要是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乐于奉献社会的道德楷模。选择这种榜样进行激励定会收到好的成效;五是发挥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在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唯智论”盛行的今天,聪明、天赋等被很多人看作成功成才的前提,似乎一个人如果聪明或者有天赋,他将来就一定会有大作为。这表明人们夸大了智力因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导师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通过教学辅导、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出国访学等项目教师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不断的掌握科技领域的最新动向和前沿知识;二是发挥专业导师的表率作用,调动其育人积极性。高校教师应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履行育人职责。尤其针对专业教师而言,自身是否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发挥表率作用;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青年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精减教学内容,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针对学生个体量身制定翔实的个案辅导,让其优科更优。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让学生与知名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亲聆大师教诲,与大师对话,培养他们勤奋、踏实、求真、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其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开发设置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修课程,逐步构建起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优化课堂教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指导。课堂教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师应打破班级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要十分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注重积极开展并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个人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修养。高校学生应用“中国梦”引导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能力和判断力,使自己学会生存、善于学习和创新,能够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发展。作为高校的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以知名拔尖创新人才为榜样,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高校学生应以某些著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如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社会精英和学术大师等,以他们的成长经历为借鉴,努力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先进思想、优良作风等,使自己意识到,创新首先需要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引导,而不是盲目的。高校学生应以知名创新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从而激励自己的创新激情;四是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规范自身行为。在高校剖析和反思理想信念教育面临问题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对自我的监督和行为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中国梦”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更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思想基础,明确奋斗目标,勇担历史重任。

篇4: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2]。教育部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四个重大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为此,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是制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重要命题。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理念

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引领性作用。要提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凝练人才培养理念。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高层次。高层次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高层次是指高尚品德和博专知识。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升级,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要求普通提高。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层次的鲜明特征。高层次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变革的价值追求,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产业变革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

有特色。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和成才规律。工业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经济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富有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应该练就能够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岗位要求的吃苦精神,练就能够适应工业行业要求的过硬本领,深深打上产学研结合的烙印,对工业行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推动民族工业走向世界、引领未来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我们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选择、比较长期的优势积累和较强创新创业潜质,并取得社会认可的创新业绩,将其培养成为学术研究大师、工程技术创新精英和工程工业发展领袖。

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全球行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已经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全球工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具体来说,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工程工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参与全球工程工业技术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竞争的综合能力。

(二)凝练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全面性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刀尖,位于人才金字塔的塔顶,能够驾驭全局、创新创造、引领未来。这就要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性育人观念。

产学研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成长规律。从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来看,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超常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要求、工科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产学研、工科教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多样化育人理念。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拔尖”是培养层次,“创新”是人才培养类型。从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来讲,都具有表现形态多样的特征。从生产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学术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精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系统化育人理念。教育不是独立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相互交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系统内和系统外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影响。从系统内来讲,实现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等合作,强化中外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从系统外来讲,需要统筹好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功能定位。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化育人理念。

二深化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

(一)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

立足当前工科人才培养实际,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工科人才成长规律,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保障。endprint

1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开拓人才培养口径

当前,以通识教育破解人才培养“出口”口径过窄问题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共识和普遍选择。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时间有限等三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学科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色彩非常浓厚的背景下,推进通识教育的现实选择和有效举措。从国内高校实践来看,基本上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在生源遴选中坚持大类招生。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构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建设素质教育基础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在培养机制上,本科教育阶段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着重推行人才遴选机制、专业选择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动态分流机制。研究生教育要按照一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推行学科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2实行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交织、过程分散、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链条断裂,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不能很好衔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间通道不畅。实行人才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破解以上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源遴选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遴选途径和选拔模式。第一,加强和改进自主招生制度,发挥优势、体验公平、阳光透明,注重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录用。第二,要改进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拔的工作机制,为有创新潜质、研究潜质和其他特殊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提供保障。第三,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渠道,对部分高职院校具有工程技术方面潜力的学生,以机制创新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立体化。

在培养过程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能够科学统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内容。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建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机制,破解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目标错位、课程相离、评价狭隘、效果相悖的顽症。在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学生考评等制度上相贯通、相衔接,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从现行教育制度来看,主要由两个模式可以实现,一是实行本硕博“2+1+5”贯通培养模式与“直博”模式,二是采取本科专业与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模式。

3实行校际、校企协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出人才培养象牙塔,回归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高等学校必须充分统筹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所合作等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着重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亲密接触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与创业潜质。同时,要着力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潜质和基础,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机制等人才培养活动的概括和总和。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符合高校实际,课程体系应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评价机制应该回归经济社会要求。

1确立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龙头”和灵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纵观我国工科教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数量庞大、层次多样、结构多元,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实际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多样化态势。这就要求各个院校在制定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既要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也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坚持走本土化道路,选择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并遵循拔尖创新人才通用标准和工程工业行业人才规格要求,构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主要依据。知识的传播、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培养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把握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发展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综合拓展课程等课程模块有机统筹起来。通识课程体系要满足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文理交融、注重东西结合、注重古今贯通。课程建设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结构优化、注重紧跟前沿、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课程的主体适应性、内容科学性和实施针对性。既要注重优质课程自主开发和建设,更要注重优质课程的引进和吸收,特别是要全面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式总和,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面向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来抓。特别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坚决杜绝“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注重思维培养,注重能力提升。

4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包括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方法。在评价理念上,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评价要着重考核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品质,坚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检阅的理念,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检阅相统一,更加注重社会检阅。在人才评体系上,要制定符合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等考核方法综合运行,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潜质、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内容。endprint

三着力构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机制

(一)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办学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第一,要建立校级领导机构,主要负责校内资源统筹安排,确保校内优质资源能够满足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实需要。第二,要科学确定办学投入机制,能够科学论证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标准,确保办学资源科学配置。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效益监控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种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提升,预防资源浪费。

(二)教学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第一,要明确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授课教师标准,为组建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该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视野开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精到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要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实行课程教授负责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均需要教学团队的教授进行审核。第四,要大力引进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担任工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弥补高校教学不足,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第四,建立课程教学研讨机制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团队要实质性运行,授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导师制的建立在欧洲国家具有较长的实践历程和良好效果。我国导师制度的建立始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导师制或者导生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担任导师。遵循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学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一,制定学业导师遴选条件、聘任程序。第二,明确学业导师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第三,严格学业导师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

(四)动态分流管理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实验区制度。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实行特殊政策,优势资源比较集中。学生在实验区学习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区设立意图、学业标准进行考核。同时,也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动态管理分流机制。第一,明确动态管理分流标准,以明确的学生发展标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明确动态分流程序。建立学生转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动态管理分流工作顺畅。第三,完善学生退出跟踪服务机制。学生动态分流后,进入新的专业班级学习,在班级融合、成长适应和学业发展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困难,需要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2-10-23].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篇5:-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多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有所冲

突,虽然社会各界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问卷研究如何在适应现有教育制度的前提下探讨和研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1、你是否了解创新型人才? b

(A)了解(B)听说过,但是不是很了解(C)不太清楚

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和了解创新型人才的?(多选)ce

(A)报纸和书籍(B)电视(C)网络(D)学校教育(E)社会教育(F)其他:____

3、您觉得,大学生做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ad)

(A)学习新知识;(B)完成毕业论文;(C)完成导师的任务;(D)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4、您如何评价大学课程内容的创新性(相对于您的需求而言):(d)

(A)很强;(B)比较强;(C)一般;(D)比较弱;(E)很弱

5、您的任课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或其它参与式的教学方式的情况是:(b)

(A)充分;(B)比较充分;(C)一般;(D)较少;(E)从不

6、你所在的学校是否组织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关培训? c

(A)有,并且很重视(B)有,但较少(C)有,但偏于形式(D)没有

7、你是否参加过有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培训或活动等? b

(A)有(B)没有

8、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吗?(a)

(A)是;(B)不是;(C)不全是;

9、您认为创新是大学生的责任吗?(c)

(A)是;(B)不是;(C)现在不是,将来会是的;

10、您觉得,目前大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多选)(acefg)

(A)学习环境差;(B)导师队伍薄弱;(C)国家投入太少;(D)大学生数量太多(E)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F)教学方法单一;(G)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H)其他(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1、您希望您的导师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给您提供?(多选)(ad)

(A)研究方向的引导;

(B)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

(C)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

(D)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E)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

12、您觉得大学生要创新,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abc)

(A)氛围;(B)资金;(C)信息;(D)知识;(E)技能;(F)指导

13、您认为激发人才创新激情最有效的手段是(d)

(A)物质激励;(B)事业激励;(C)感情激励;(D)其它

14、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多选并排序)(acdeg)

(A)独到的思维方式;(B)高科技素养;(C)团队精神;(D)探索精神;(E)勤奋;(F)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G)交流能力;(H)(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5、您认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面需要做的是:(多选)acd

(A)突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

(B)在教学中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C)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开放实验室

(D)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

(E)(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6、您认为,要提高创新型人才教育的质量,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多选)(bf)

(A)停止扩招,把创新能力列为各类院校招生的参考依据;,选拔高质量生源

(B)改革教学理念,变机械灌输式教育为启发诱导式教育;

(C)改变目前的学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

(D)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淘汰率,严格掌握培养目标

(E)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F)建设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G)(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

17、在现有教育政策下,在大学期间可实施的基础上,您认为可以以何种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如:开设课程,请具体说明开设什么课程?)_____________实施项目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可以联系社会企业单位,带领同学参与前沿科技,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2005年,创办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数理基科班)的招生从两个班扩展为8个班,数理基科班的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出了迈向推广的第一步——这8个班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数理基科实验班,还包括理学院的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本科生,信息学院的部分招生名额也并入数理基科班一起招生。在这个跨院系的数理大类平台的基础上,实行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统一招生,前两年学生在理学院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教育,二年级末学生根据“规

模控制,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

2007年5月,2005级数理基科班的230余名同学将面向全校的院系选择自己将来的学业方向。

“这是具有9年历史的数理基科班从实验走向推广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实验班,清华在探索一种新的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向推广,这正是当初办数理基科实验班的一个基本目标。”清华

大学副教务长陈永灿说。

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清华大学先后在1998年创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化生基科班),本科阶段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和全校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 “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追寻这些“实验班”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世纪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性的探索。

勤于耕耘 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即将毕业的数理基科班白雪宁同学,从大二下学期起就师从物理系楼宇庆教授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大三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星系磁流体密度波的SCI论文,同年提出新的理论课题“研究非球对称的自引力塌缩过程及其应用”,他还在物理系张双南教授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幂律谱指数的估计方法,很快应用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工作中。现在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理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offer。

石振宇,化生基科班即将毕业的2003级本科生,提出一种合成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并被其导师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纳,此项目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863”计划经费支持;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两篇SCI论

文,被陈国强教授评价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不亚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白雪宁、石振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一批拔尖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宽口径大类培养夯实拔尖创新的基础

在谈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时,大家无不提到了“宽口径大类培养”的概念。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是以培养‘成品’如‘红色工程师’为目标的,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清华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教育不再是以‘成品’为目标了。要盖高楼而不是平房,打基础花的时间就要长,所以我们更为重视基础。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潜力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

一、清华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在增长,这样我们的本科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和改变。”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说。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数理基科班同时强化物理和数学训练,旨在培养既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有现代物理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学生。在头两年的夯实基础的阶段,数理基科班将学习以高等微积

分、代数与几何、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这4门课程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平台课程体系。化生基科班诞生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兴起的大背景下,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化学系的“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以及生物系的“四大生物”基础课程,还有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为了带领同学们接触交叉

学科的最前沿,老师们根据化学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对这些课程都做了改进。

人文学院两个实验班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系列的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3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课

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特色课程引领学生登高峰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引领同学们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

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是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共同特点。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

和全年级交流。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

化生基科班吸收数理基科班的“专题研究课”的教学经验,设置了9个学分的“科学研究训练”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室和导师直接进行类似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训练”要求每周不少于6个学时,但是经过统计,每周在实验室度过20-30个学时在2003级同学中间相当普遍,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用“着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很多学生在实验室做起研究来游刃有余,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专业课程,与研究相得益彰。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一些学生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他们非

常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钻研学术课题。

截至目前,化生基科班2003级的27名同学已经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罗望熙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导师崔爱莉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合成了以前未见报道的一种新化合物,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阐述了合成的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他还在2006年获得清华SRT优秀项目一等奖。在谈到科学研究训练的时候他说:“提前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本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做科学研

究,对于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种应用。”

化学系副主任张新荣教授说:“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也使得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他们在选择未来道路时就非常有理性,能较早地确定

发展目标,这些都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科学实验班,第4学年的学生将在清华或微软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而优秀学生将有机会

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名师云集育英才

“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名师主讲,与同学面对面地探讨科学问题,是这些实验班的一大特点。在软件科学实验班,按照培养计划,从第3学期开始到第6学期,清华将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共同为“软件科学实验班”同学们开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强化科学基础训练。除了姚期智先生将主讲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之外,国际著名密码专家、清华教授王小云将亲自主讲学生在三年级春季学

期的核心课程“密码及安全计算”。

人文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可以说聚集了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最好的师资。如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主讲“国际关系分析”,社会学家李强教授主讲“社会学原理”,历史学家教授葛兆光主讲“古代

中国社会与文化”、清华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讲“西方经典研读”等等。

数理基科班打破学校之间的门户之见,先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聘请了一批国内公认的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麻省理工学院的Kerson Huang教授主讲“统计力学”,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主讲“普通物理”,北京

大学俞允强教授主讲“电动力学”,北京师范大学赵铮教授主讲“广义相对论”等等。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汪劲松在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时候将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归纳为: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说:“实施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我们将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做相当多的工作。”作为清华大学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和拔

上一篇:开展护士节的活动总结参考下一篇:变电站新人员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