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2024-04-11

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精选9篇)

篇1: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加强党员管理,建立农村党员分层

积分管理办法

农村党员是党组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推进,白杨河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入,但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给农村党员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白杨河乡党委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领导干部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制定出台白杨河乡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一、当前我乡农村党员管理的难题及原因

根据我们的调查,全乡各村党(总)支部普遍存在党员“没抓手”、“难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组织生活难。党支部是党员之家,家庭成员理应经常相聚交流感情,这个家才有家的感觉。但目前部分农村党支部一年难得过上几次组织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村集体经济薄弱,开展组织生活经费不足;党员外出务工,流动过多,参加组织生活的人数得不到保证;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是来享受,没有好处就不来。

二是按月收缴党费难。按月交党费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提醒党员记住自己的党员身份,坚持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流动党员,认为月月交党费实在麻烦,为了方便省事,村党支部遂改为一次性收足全年党费。由于不能每月收缴党费,加之组织生活少,党组织未能及时掌握党员动态,容易造成管理脱节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党员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导致有的党员对党的感情淡化,对党员身份不再看重。

三是集中教育培训难。我乡农牧民党员居住分散,平时各忙各的,难得聚在一块。而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地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使农村党员发展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党员平均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偏低,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兴致较差;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理想等。这些差别导致对党员难以统一管理和集中培训,即使以支部为单位也难使教育培训计划满足所有党员个体的需要,所以党员的参与率往往不高。

二、加强农村党员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难题,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管理的新途径,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能够真正落实到农村。

一、实行分类管理。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进行分类,引导其发挥作用。一是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管理。根据各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设置让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岗位,如党务村务顾问、财务监督、计划生育监督、环境卫生监督、社会治安维护、民事纠纷调解等,并规定相应的职责,采取一人一岗、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等形式,由支部把能够胜任某些岗位且符合条件的党员推荐上岗。上岗后,支部要及时进行督查。对出现问题的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改进,有效地加强管理;二是对外出务工党员进行跟踪管理。各支部要对外出务工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并落实好联系人,及时向外出务工党员传递支部的信息,并要求他们每月主动向支部或党小组作一次思想汇报,支部认真总结外出务工党员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给党员本人,促其落实整改,保持管理的连续性,使之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三是对老弱病残党员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将老弱病残党员编入同一个党小组进行统一管理,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照顾,让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当好支部的坚强后盾。

二、加强目标管理。确定每位党员的管理目标,每月对照标准结合个人表现予以评分,并每月进行公布。年终把累计得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表彰先进、处置后进的主要依据。(1)划分层次。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根据农村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全体党员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为党员的村两委干部;第二层次为年龄在59周岁以下的在家无职党员;第三层次为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第四层次为年龄60岁以上的无职或体弱多病的党员。(2)设定基分。根据四个不同层次党员的特点,按20~50不同分值确定相应的基准分。第一层次基础分20分,第二层次基础分30分,第三层次基础分40分,第四层次基础分50分。(3)明确指标。以监督制约和发挥作用并重,确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支部各项决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外出党员思想工作汇报;参加“三会一课”;党费缴纳;联系党务村务;协助调解民事纠纷;勤劳致富及扶贫帮困;提供经济发展项目;参加公益事业等32项指标。根据细化后的考核指标,每一项都明确规定具体得分和倒扣分值。(4)记录分数。每位党员人手一本《党员管理积分手册》,每完成一项指标及时记录在自己的积分手册中。个人独自完成的工作,要及时报告党支部,经支部讨论认可,按相应分值计分,扣分的统一由党支部讨论决定。各支部要确定一名支委为记录员,具体负责支部积分工作。党支部在每月召开的党员会议上通报各党员的得分情况,并与党员个人登记的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进行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5)积分运用。把积分等次作为年终表彰奖励和民主评议的主要依据。按照党员全年累计积分进行划分累计达100分以上的为优秀等次、70~90分的为合格等次、51~69分的为基本合格等次、5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等次。凡被评为优秀的,要及时在党员大会进行表彰;凡被评为基本合格的,要对其提醒和警告;凡被评为不合格的,给予三个月或六个月整改期,并确定两名合格党员对其进行帮助引导,督促其积极改正缺点。

三、完善制度管理。一是建立党支部会议预告制度。要求各支部在召开党员大会的前三天以电话或书面的形式向乡党建办报告召开的时间及内容,提前两天通知乡联系点领导领导和全体党员,让他们做好工作安排。会议召开后,由乡党建办随机抽查几名党员加以核实,以此督促支部按要求开好党员大会。要求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大会预告制度,开好支委会、支部扩大会议和党员大会,上好党课,并认真做好记录,确保有案可查,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二是建立与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为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各村支部要建立与党员定期联系的机制,以党小组为单位,落实一名责任心强的党员组长或副组长为联系人;制作本小组的通讯录,包括党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内容;联系人要每月与党员联系一次,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情况等,经每月汇总后向支部汇报,让支部能即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切实做好对外出党员的管理。农村党员管理是一项长期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加强制度管理,采取党员分层管理积分考核办法,激发广大农村党员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农村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白杨河乡党委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篇2: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一、积分设置

党员积分分为基础分和激励分两部分。基础分作为每名党员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赋分的基础上只作扣减,每项扣完为止。激励分根据党员发挥作用情况,给予适当加分奖励。基础分和激励分相加为党员本总积分,积分作为党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基础分共五项:

1、带头履行义务。按时参加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按时上党课、参加党员学习,及时足额缴纳党费。基础分为10分。每有一次不按时参加会议或不及时足额缴纳党费扣1分,每次迟到、早退扣0.5分。

2、带头落实政策。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和上级有关精神,带头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参加新农合、低保等惠农政策。基础分为10分。每有一次不按组织要求积极主动落实上级政策扣1分。

3、带头参加劳动。按时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义务劳动。基础分为10分。每有一次不参加扣2分。

4、带头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无违法乱纪行为。基础分为10分。每有一次违法违纪或违反村规民约扣5分。

5、带头弘扬正气。不参加邪教并坚决抵制和劝阻身边人参加邪教,抵制封建迷信和赌博,不铺张浪费。基础分为10分。参加或不抵制邪教扣10分,参与迷信和赌博一次扣5分,有一次红白事铺张浪费等行为的扣5分。

激励分共五项:

1、争做道德模范。模范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孝顺父母,家庭邻里和睦,评为好媳妇、好婆婆等“四德模范”的每次加5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每次加5分。

2、争做文明个人。坚持讲文明、讲卫生,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或精神文明先进的每次加5分。

3、争做为民先锋。主动帮助困难群众,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等。每次加2分。

4、争做建言标兵。向村党支部及时反映群众需求,并提出合理建议。每次加2分。

5、争做平安卫士。以维护村内平安为己任,坚持参加治安巡逻、维护村内稳定。根据每年完成任务情况分别加3—5分。

二、实施办法

1、制作公开栏。村党支部将全体党员照片公开在支部公开栏,照片下方存放“党员积分卡”。

2、定期统计积分。村党支部每月5日召开例会,按照个人提报、大家商议的方式,让每个党员把上月参加活动情

况、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和办实事情况对党员会进行汇报,然后由支部统筹考虑,统计汇总。对个别不明确的加减分情况交党员会集体研究,量化考核后,记录到积分卡上。

3、开展民主评议。每年“七一”前夕,村党支部对所有党员积分进行统计汇总。在此基础上,召开由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先通报每位党员得分情况,再通过书面划票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评出优秀共产党员。

三、结果运用

1、评为优秀党员的,发放荣誉证书,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公开表彰。

2、特别优秀的,推荐到上级进行表彰,优先考虑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

篇3: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关键词:农村,干部,队伍,依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时期新世纪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 党的正确领导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党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普遍较低, 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 甚至个别农村存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的问题, 应当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和深思。

近几年来农村发生的典型案件,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之一:以权谋私, 大肆侵吞。有的在国家扶贫资金发放、专项资金申报、国家征地赔款过程中, 欺上瞒下、虚报瞒报, 将公款侵吞据为己有;有的胆大妄为, 非法买卖庄基, 租赁土地, 中饱私囊;有的在土地承包、集体资产处置中, 接受贿赂, 优亲厚友, 以权谋私;有的钻国家政策空子, 借代收超计划生育罚款之机, 乱收乱罚, 合伙私分。

现象之二:吃喝成风, 挥霍浪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 互相攀比, 公款享受, 请客送礼成风。收受贿赂、挪用公款、交通肇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现象之三:干部民主决策和法制意识淡薄, 财务混乱, 账务不全。不少村组财务账目混乱。有的村组会计、出纳形同虚设。有的村组主要干部、出纳、会计“一肩挑”, 收入支出不建账, 收钱花钱打白条, 上任没有账, 形成“口袋装钱”“脑子装账”“嘴里是笔”, 尽是说不清的“糊涂账”, 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

现象之四:工作失职, 素质较差, 作风粗暴。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法制、政策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甚至经常打骂、侮辱群众, 违纪违法施政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其违纪违法行为, 有的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导致了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甚至造成矛盾激化, 诱发群众上访, 影响到党的威信和形象。

农村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 既有自身的原因, 也存在着教育、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分析上述种种现象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机制滞后。随着基层村民自治等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行, 乡政府和村基层组织的关系由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指导, 新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二是监督措施不力。目前, 农村都实行一年两次的“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但大多数都是采取村上干部开会商定, 所公布项目不细致, 不真实、不透明, 群众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加之一些乡镇对村组财务的检查、审计也流于形式, 给少数农村党员干部造成可乘之机。三是思想教育放松。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普遍存在着“只要经济发展了, 人均收入增加了就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要”的错误思想认识。一些乡镇党委、政府也把招商引资, G D P数量任务的完成情况当作衡量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的标准, 疏于教育和思想政治的考察。

针对农村个别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日趋严重的势态,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大治标和治本的力度。笔者以为, 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清理纯洁农村党员队伍, 提高党员素质, 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树立为民办事和乐于奉献的思想, 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组织建设, 核心是选好带头人。在选人方面, 必须选有一定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党纪法纪观念强, 有带领群众致富、发展集体经济能力, 不贪不占, 推荐那些备受群众信赖、拥护的党员做领导。

二是要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要把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的有效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各项制度, 做到农村事事有规则, 项项有办法, 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 严格规范农村村务和财务工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三是要严格执纪执法。乡 (镇、办) 党委应对纪委的工作高度重视, 工作上大力支持, 人员配备加强。对个别违纪干部, 不庇护, 及时查处。对违法的干部, 移交司法机关公开处理。乡镇纪委应克服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对于典型案件, 公开曝光, 加强宣传力度, 形成对违纪违法分子的震慑, 从而起到“查处一人, 教育一片”的效果。

篇4: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一)搞好村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农村培训工作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培训场所简陋的问题。首先是没有规范的教室,培训班上课一般都是用会议室代替教室,没有正规的黑板和讲台,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是缺少课桌,学员大多是坐在条凳上上课,既影响教学秩序又不方便记录。基础设施是开展农村党员队伍培训的物质条件,县乡党校基础设施落后,对正常开展农村培训工作很不利。到目前为止,很多贫困县的县级党校连一个规范的电教室都没有,乡镇党校的教室大多是用大会议室代替,而且缺乏师资缺乏经费,村级党校更是连课桌都缺。由于培训资金匮乏,村级党校无法购置必要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势必影响农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取消农业税以后,很多乡镇存在财政困难的情况,政府应增加农村培训经费的收入,至少能给各村级党校添置必要的黑板、课桌椅,为农村培训工作创造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环境和最起码的教学条件。

(二)整合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党员在敢于致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任重而道远。县乡党校针对当前农村的具体情况,应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农村党员的培训工作,具体措施是:第一,定期邀请专家、科技工作者到各行政村传授农村科技知识,使农村党员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骨干。第二,组织农村党员到外地种养专业户的种养基地参观学习,发挥农村致富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使农村党员能够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第三,充分利用县乡党校的多媒体设备,设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点,通过党员电教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强政治理论的培训,坚定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

从总体来看,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伴随着经济转型而来的社会现象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外,县党校应经常选派青年骨干教师下乡兼职或者挂职,这样既能指导乡镇党校的政治理论的培训工作,又能深入基层搞调研,掌握农村党员的思想动态,积累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丰富政治理论教学的素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员面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在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县乡党校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来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推动改革快速进行,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篇5: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教育就是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村民为农村和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尤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党员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村普通党员中普遍存在的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是他们不能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的主要症结。因此,教育党员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教育党员带头致富谋求新发展。农民需要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共同致富上作示范、做表率。因此,要使广大党员掌握新科技,学会新本领,在结构调整、增效增收方面先行一步,高人一筹,真正成为生产骨干、致富能手,成为村民的主心骨、领头雁。再次,教育党员牢记宗旨树好新形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根标杆。教育党员牢记宗旨这个老话题仍然是新形势下农村和城市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加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员教育必须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要在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把理论学习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工作,推动工作。

农村党员教育面广量大,要保证教育效果就必须区分各个层面,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运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搞好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增长点。在新形势下开展的各类活动,做到与时俱进,求新、求活、求实。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所谓求新,就是要不断更新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使教育具有吸引力。如在一些地方开展的“双带一促”都是值得借鉴的新形式。所谓求活,就是要在开展活动时多采用活材料,多用身边的人和事,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如党员“创十星”、民主评议等活动,就比较适合农村实际,为广大党员所接受。所谓求实,就是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要切合农村实际,切忌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经常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怎样为党旗添光彩”等学习座谈活动。

篇6:加强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无职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党员是关系农村发展、促进基层政权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引导不够、教育不力,部分农村无职党员信念动摇、观念淡化、战斗力减弱、先进性丧失,这与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是格格不入的,强化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他们引导和扶持,使他们永葆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是摆在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面前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农村无职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念动摇。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市场经济知识无法知晓,对市场经济规律法则无所适从,与周围富裕户相比产生心理失衡,怨天尤人,思想观念还存在“要穷大家穷、要富大家富”的观念;二是看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结构调整艰难,农民负担过重,对党解决农村问题的信心产生怀疑;三是看到农村社会治安混乱,少数干部作风简单,归纳为世风日下,认为当党员没意思,没区别,对我们党整治社会治安、加强基层政权的决心不相信。

(二)思想退化。农村贫困地区至今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农民党员思想上还带有昔日固有的局限性和弱点,<莲山课 件 >在农村党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党员,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改变家乡面貌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党组织一员,但也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经济关系的调整和新旧体制碰撞必然涉及到一部分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加之各方面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少数老党员思想转不过弯子,仍然以老眼光看待形势,认识保守、思想僵化。还有一些党员他们在任干部时,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发挥旗帜作用,而一旦从领导岗位上走下来,特别是非正常原因退出领导岗位,心理不平衡,在农村工作中支杈、设障,为村干部出难题。由于这些人,熟悉一定的党和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丧失先进性后负面作用更大,群众把这些人称为由“旗帜户”变为“钉子户”。

(三)纪律松懈。纪律性是党性原则的重要方面,我们党依靠铁的纪律性,才把党员凝聚在一起,有些农村无职党员存在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主要表现为:一是长期不缴纳党费,据调查在农村中无职党员能够主动交纳党费的在党员中不足20%;二是流动不办理组织关系,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僻贫困地区,农村党员外出打工、搬迁,很少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使许多无职党员也成为无名党员;三是违反规定,从事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有些无职党员,参与封建迷信,参与邪教传播;四是长期不接受党组织安排工作,不参加组织活动,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共产党员了。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对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课件 >

无职党员是党员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层次发挥先进作用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不同位置发挥作用也不同,加强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我们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对无职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高,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抓好在职党员教育管理,保证各项任务完成就行了,有的支部,只有遇到涉及无职党员尽义务时才去做无职党员思想工作,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工作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保障,无职党员教育与管理抓与不抓没多大关系,有的支部只有在支部改选,党员交纳时才想起无职党员。无职党员长时间得不到组织关怀,心中难免产生一定消极情绪,增添了开展工作的难度。

2、农村党支部工作不规范。有些村没有设置党员活动室,党员学习、活动没有场所

支部建设中没有坚持支部活动规范,使有些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有的支部无视党员权利,党务工作不规范,村务工作未公开,有的长时间不开支部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经常,使党员许多权利无法行使。

3、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教育内容不精,缺乏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教材。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培训,但是现在很难找到一部适合农村党员应用的教材,有些教材内容“广”而“阔”,他们需要的是直观适用、简单易学、通俗明了的教材,这是广大农村党员文化素质决定的;许多党员缺乏明确的思想境界追求,现在大家都希望得实惠,但个人实惠越多,共产党员个人价值,越低了;社会舆论的误导,把对党员的高境界追求,视为过期的,“左”的东西,加以嘲讽。

4、市场经济对党员思想的影响,使党员在义与利的轻重取舍上走进误区,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差异,使党员在义与利上产生困感,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使党员在义与利上客观错位;·社会捎极因素·和党内腐败现象,使党员在义与利上感到迷惘。

5、条件限制,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目前贫困县乡财政十分困难,不可能有大的投入用于党员教育,农民负担较重,不可能为此增加农民负担,无职党员居住分散,会难开,学习难组织,教育管理困难重重。

三、加强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基础,农村稳则天下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稳定和加强农村,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就必须要依靠广大农村干部,特别是地处—线的乡镇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农村党支部直接联系无职党员,要面对面地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各司其责,切实担负起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使我们在农村支部中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江泽民同志反复告诫我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广大农村实践“三个代表”不仅是对乡,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党员的要求,加强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农大农村党员成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忠实贯彻者。

2、创新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丰富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学习使每一个党员加强宗旨观念、坚持党员标准。各支部要在坚持“三会一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无职党员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解决无职党员致富无门问题;二是建立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农村无职党员有其特殊性,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在职党员联系无职党员制度,及时解决无职党员思想、生产、生活等问题,使无职党员永远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投入,充分发挥乡镇党校、成/学校、电教中心的作用,把乡镇党校建成农扣无职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战斗力的场所。

3、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农村无职党员的政治责任感,重点是完善党内通报制度,保障党员知情权;健全民主议事制度,保障党员参与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权;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党员的监督权,以增强农村无职党员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4、加大力度,关心无职党员生活和工作。现在农村无职党员,他们大部分已年老体衰,家庭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提供扶持,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能履行党员义务。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无职党员致富能力,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帮助无职党员选择1—2项种养实用技术,通过熟悉掌握,迅速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二是要广泛开展“进家门、知家情、解困难、送爱心”活动,使无职党员时刻感受党组织温暖,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与吸引力。三是切实搞好党内扶贫的指导与实施,帮助农村困难党员走出困境。

篇7: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双阳镇共有党支部13个,党员606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与之相应的外出务工的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10月末,我镇共有流动党员81名,其中流出党员81名。其中:省内流动的35名,省外流动46名。都已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我镇流动党员中,35岁以下的6人,36—60岁的50人,60岁以上的25人;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问题成为农村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仅是搞好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我镇在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保证。

一、当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流动的范围更加宽广。据统计我镇流动党员中,流向省内的占43.2%,流向省外的占56.8%,较去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在省外流动的党员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外经济发达的城市。

2、流动的地点无定向。由于我镇外出务工的党员素质偏低,难以找到或从事较为稳定的工作,从事工作的时间多在一年以内,工作地点变更频繁,居无定向,不固定。

3、流动的时间长。随着务工人员的待遇不断增加、政策不断宽松,致使外出党员在流动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在外务工转变,部分党员已连续3-4年在外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前往。据统计显示,全镇81名流动党员中,外出6月以下的仅9人,外出1年以上的72人,最长的达13年。

4、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的意识明显增强。由于我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贫困,部分家庭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维系全家人的生活,使流动党员认为在外务工较其在家更加实惠,同时,通过外出务工也使家庭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观,更加坚定其在外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二、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镇的调查情况看,由于村党支部放松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个人党员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单位无党组织或即使有也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从而造成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组织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难到位。由于外出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很多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转组织关系、不开具党员介绍信,使其在流入务工地后,当地党组织无法确认其党员

身份,造成了原党支部去流不知情,务工地党组织不知晓,致使外出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原流出地党组织“难以管理”,流入地党组织“漏落管理”。

(二)去向难掌握。我镇大部分外出党员不给党支部报告就外出,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还有的由于务工地点变动快,不稳定,甚至连他的家人对其去向都无从知晓,党支部对其去向没办法掌握。

(三)活动难开展。由于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流动时间又较长,即使在春节等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据调查,经常与党支部联系过组织生活的占3/10,过组织生活不正常的占3/10,不过组织生活的占4/10。

(四)作用难发挥。我镇在外务工的党员,由于务工地点变动频繁,加之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在外务工中,大多数从事脏、险、累、重等体力劳动,很难在外出期间学到致富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本领,回家后也很难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只顾着挣钱,忘记了履行党员义务,外出期间对村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很少汇报自己在外地务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或向家乡传递致富信息,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作用。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流动党员自身、党组织、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愿意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后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有的“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二是流动党员在外期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挣钱上,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三是由于党员流动务工地点变化大,收入低,几个月换一地方,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工单位不了解的“两不”党员。

(二)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一是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不进行外出前的纪律教育,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难以开展。二是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嫌麻烦,不愿管,也不想管,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

(三)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走访我镇流动党员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大部分的业主和企业老板大都不是共产党员,因而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党建工作无兴趣,态度冷漠,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不支持。

四、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就如何抓好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我镇做了积极的实践与思考。

(一)、顺畅沟通渠道,掌握思想动态。外出党员一般以务工为主,流动性强,党员在想什么,有何困难,有哪些愿望和要求,党支部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在各村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的方法,登记流动党员个人、家庭、社会关系及生活工作等情况,记录流动党员和其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络方式及本人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以便于支部能够与其及时沟通联系,全面掌握其思想动态及其它方面的信息,并要求流出党员每半年通过用手机、电话、网络或写信等形式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镇党委在全镇党员中开展了“同流动党员结对子”的帮教活动,让所有流出党员都与本地支部党员结成对子,保持经常沟通,并教育他们要同当地党组织联系,搞好学习,遵纪守法,这样一来,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隐性党员”亮出了身份,找到了“娘家”,做到了“外出务工不脱党、人行千里有党管”。同时要求外出党员打工致富不忘家乡建设,要在致富信息、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人

才上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献一份力量,并按照镇委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上给予奖励。我们将这种管理方法作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一项经常性制度坚持下来。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党委成立了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党建工作和党组织负责人履行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了管理责任制和逐级汇报制度,实行专人联系制度,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全镇共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电话13部,靠实责任人13人,并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向流动党员公布,确保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随时沟通与联系。

(三)摸清底子,明确思路。全镇各级党组织都能按照镇党委统一要求,对全镇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每月按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入)时间、流出(入)地点、所从事的工作、联系方式分类建立了管理台帐。及时登记新流出、流入党员和注销返回流动党员,从而做到了“四清楚”,即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坚持流动党员月报告制,以党委每月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党员流动和教育管理情况。

(四)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服务。一是镇党委主动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沟通,督促流出党员主动“认亲”,及

时缴纳党费,确保了党员与当地组织的联系,确保了组织生活不间断。动员流入党员及时“归家”。联系协调为流动党员办理转接组织关系、代理承办缴纳党费等,还积极联系当地党组织,尽可能地为有特殊困难的流动党员提供服务。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流动党员回乡过节的机会,举办培训班,对流动党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截止到2009年2月8日,我镇共采取以会代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2期,受训流动党员35人(次)。三是流出党员和流出地党组织实行结对联系,通过书信或电话定期沟通,联系人每月向支部汇报所联系流动党员的情况。每季度走访一次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家庭,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家属的思想、生产、生活等情况,做好服务工作,以解除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在全镇开展的“我帮联、我承诺”主题实践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先后为56名流出党员许诺4项10件,落实帮扶资金2万元。四是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党员自评活动,侧重流动党员是否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在家乡和务工单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等内容,促使流动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主动发挥作用。

另外,在每年春节期间,我镇都开展了以“进家门、问冷暖、解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流动党员活动。做到了:送一次温暖,上一堂党课,办一件实事,开一次恳谈会,致一声问候。我镇还结合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农村党员冬训,在春节期间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报告,谋发展,送温 7

篇8: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为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探索我乡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乡党委对全乡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情况作了认真的调研,此次调研深入全乡18个党支部,共召开座谈会3次,实地走访调查20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近100份,对当前我乡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下步工作思路和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一、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我乡共有农村党员535人,占全乡党员总数的79.5%,其中35岁以下的130人,占农村党员的 19%,36岁至45岁的145人,占21.9%,46岁至54岁的171人,占25.4%,55岁以上的227人,占33.7%;大专以上学历的87人,占12.9%,中专(高中)学历的169人,占25.1%,初中以下学历的417人,占62%;担任村组干部的11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7.4%。近年来,我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建设一支能与时俱进,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根据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我乡在健全体制、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和用活载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农村党建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管理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抓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投入建设资金 多万元,完成立12个村级党员活动阵地的新建和整修,并配套设臵了村报刊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同时以活动中心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成立了各种群众性文娱组织,从而保证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开展,较好地发挥了活动场所在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创新教育手段,为农村党建工作增添新的动力。一方面,在继续向上级组织推荐先进参加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依托乡农民

学校和科技协会开设培训课堂,将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示范点作为培训的观摩园、参观点,聘请农业专家、致富带头人、对农村党员进行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农业知识等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实施选派科技特派员包村带户工程,使他们走上致富道路,从而带动农民致富,据统计,近三年来,我们向上级组织推荐先进参加培训培训学习的达80余人次,依托农民学校和乡科协开着培训课堂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00余人次,使24名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在市、区两级党委大力支持下,建成了12个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乡、村都配备了站点管理员,完善了工作制度,同时有计划地对全乡农村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和农村政策法规培训,截止目前,全乡中青年党员已基本掌握了1—2名实用技术,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强。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制度。规定各责任人必须经常研究并督促检查党建工作,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注重党务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培养锻炼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者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乡共有党务工作后备干部20名。

四是完善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先后对党内组织制度、党员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上墙,同时还制订印发了《交通乡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从日常教育管理、党员纳新、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和违纪党员的处理、责任追究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各村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相应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村党支部每月基本上都能够组织一次以上活动,坚持一月集中一次以上的学习,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民主

生活会,一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五是用活载体,增强教育管理效果。几年来,围绕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运用各种载体,相继开展了“结对帮扶”、“节日慰问”、“部门帮村”、“党员先锋工程”、“创先争优”、“创建四好班子”、“支部+协会”等活动。近三年来,共计帮扶、慰问特贫困党员261名,慰问金22800余元,12个村皆实现了至少1个区级部门和1名乡副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全乡建党员示范岗9个,确定党员科技示范户36户,产生先进党支部18个,先进党小组36个,优秀共产党员54名,新建“春见”协会1个,养猪协会1个,辐射5个村45个社3500余户农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重视不够。一是工作号召多,具体落实少,办法老套,缺乏创新。二是基层支部对党员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要求不明确,对党员的有关情况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管理与监督,有的支部只知道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具体在哪里、干什么却不甚清楚;有的支部由于组织活动不定期,缺席党员也不给补课,放任自流。三是一些党组织仅重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轻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培训干部、调整班子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一整套完整的办法,而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有的即使做了,也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问题二:一些基层组织班子缺乏凝聚力,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少数基层组织人员不想干、不愿干,班子老化,干部精神不振,整天就是应付事务,没有心思做基层组织工作,因而制度不完善,工作不规范, “三会一课”不能正常进行。

问题三:党内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都属于业务型、管理型干部,既精通业务,又熟悉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少。在方法上,一些基层组织的政治教育只是读书、读报、读文件,不能把理论、政策与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缺乏时代性与针对性,因而党员接受的新知识甚少;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动态不过问、不了解,普遍教育与个别工作方法也很少采用。

问题四: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失之于宽。一些基层组织在年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原则性不强,保持一团和气,不能正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后进党员基本没有触动,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原因分析

一是党员管理机制滞后,造成对党员难于有效管理。首先组织生活单一化。在开展“三会一课”中,许多党组织往往是念念报纸或结合当前工作议一些事。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党员没有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其次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搞一锅煮,效果很一般。最后是教育体制不科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党员教育某些方面,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缺乏捆绑合力,造成教育与管理、监督相脱节,因此很难实现教育上的整体效应。

二是教育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工作,存在教育管理方式简单陈旧,多年不变,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针对性等问题,不适应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现代生活。出现教育管理方式上的不适应,主要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不多,甚至有些党组织对教育管理还不够重视。说起来条条重要,干起来无关紧要,忙起来根本不要的现象还较普遍。

三是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关心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不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不能及时帮助,对生活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还存在对党员民主权利尊重不够的问题。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但党内的大事不向他们通报,不和他们商量,过分强调集中,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得到行使。

四是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偏低。在市场经济的

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甚至于部分农村党员参与宗教、迷信和邪教活动。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观念滞后。

三、新形势下工作总的思路及对策

今后,要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党员教育内容,转变党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活动的新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思想上纯洁起来,行动上先进起来。

一是抓认识,增强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抓实。

二是抓制度,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一要落实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要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重要标准。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员教育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主抓责任,改变依靠上级抓、部门抓、条条抓的状况,并把能否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进一步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定

期召开党员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做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四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系统化。

三是抓班子,舞活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龙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乡党委要对支部书记人选的拟定、培养、考察、选用等全程介入,按照“两推一选”程序,通过民主推荐和党员选举-其中重点是扩大群众推荐范围,可借鉴外地“两票制”经验,由全体村民先投信任票,然后再进行党内选举,真正选出一个符合民意,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村支部书记。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畏难情绪较大,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把村支部班子轮训一遍,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干部典型,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切实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四是抓队伍,建设创业型、发展型的农村党员群体。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组织程序,真正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拓宽视野,敞开大门,把农村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内来,注重将毕业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优秀土专家、田间秀才等青年重点发展;通过教育培养、挂职锻炼等形式,促使他们尽快成熟,并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入党组织,提升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注重把农村外出打工的一些成功人士纳入党组织视野,从带领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发挥“双带”作用、服务于农民的意识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和锻炼,成熟后吸纳入党组织,拓宽农村党员服务农民的空间和领域,落实好“村村大学

生计划”,充实后备力量。

五是抓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党员队伍素质。解决好党员队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制约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制约因素,关键在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核心是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必须强化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思想,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先进性意识。进一步拓宽农村党员的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动力,切实保证农村党员在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中始终走在前列。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突出以远程教育培训基地为龙头,综合利用高等院校、乡村党校、农村党员科技教育示范园等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党员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六是抓管理,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对那些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回村的退休党员,要求他

们树立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对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那些在村内从事一般性生产劳动的在职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局和长远的观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对那些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先进信息的传递者;对本村的老党员,要求他们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坚强后盾。

七是抓载体,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不断总结以往创建活动载体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活动形式。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如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党员联系贫困户”等活动;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用岗位的形式把党章规定的党员职责和义务进一步具体化、明细化,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舞台。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无论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深化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八是抓机制,激励农村党员全面发挥先进性作用。一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扶贫帮困基金。采取各级财政拨付、党费和社会募捐等形式积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村党员中年老体弱、病重身残和家庭特殊困难的党员。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建立农村党员参与村务党务重大决策的制度,保障农村党员与其义务对等的民主权利。三是要树立一批各层次党员典型大力宣传。树立典型要贴近不同的农村党员群体,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用农村党员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充分唤醒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示范点动态管理机制,每年选择培养一批好的典型挂牌。四是要强化农

篇9:加强农村党员管理 建立农村党员分层积分管理办法

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党员管理工作,做好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是各大企业工作的基础。生产一线党组织必须对当前的党员队伍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和分析,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发现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文章主要就党员积分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并就目前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时,正是我党全面发展小康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发展形势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对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企业的党员队伍能否一直保持先进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党建工作的建立,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长效性发展。因此,不断地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党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是增强我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党员积分管理方法的具体内容介绍

通过积分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党员同志的积极性,使这些党员同志可以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的党员积分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進行层次化管理

为了实现党员更加系统化的管理,首先要对党员队伍进行层次化划分,实行分批次的管理,这样才能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可以将党员同志分为农村、企业、机关事业、流动等四种类型,并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分别管理,下面主要就这四个类型进行简单说明。

1.农村党员

农村党员主要考核工作内容包括:是否积极缴纳党费、是否积极联系群众、是否在日常的工作中起到了榜样作用。

2.机关事业党员

机关事业党员主要考核的工作内容包括:是否积极参与三会一课、是否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否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是否积极参加一切党员活动。

3.企业党员

企业党员主要考核的工作内容包括:是否积极参加日常党员组织的活动、是否遵守企业岗位的规则制度、是否积极献策进言、是否带头为群众办实事。

4.流动性的党员

流动性的党员主要考核工作内容包括:是否积极办理党员的相关手续、是否积极地参加活动、是否定期向当地的组织进行相关的汇报。

(二)党员积分管理的扣分标准

党员的积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基本分数、先锋分数、扣分。最终的积分都是由这三部分分数累计组成,下面详细地介绍这三类分数。

党员积分的基本分是六十分,是否会扣分必须参考党员的平日表现,如果良好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就不会扣除基本分数;先锋分,就如字面意思,党员首先要为群众起到一个表率作用,需要积极地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积极地服务群众,同时还要积极地为组织贡献自己的计策,为党组织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表现良好会为自己适当加分;扣分是指党员如果有违反积分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给自己的组织或者群众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就会依情节扣分。

(三)政策落地执行

既然已经开始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各地就必须严守制度,将积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作为党员需要去当地的组织进行相关登记,如果有任何被扣分的行为,经过委员会审查以后进行扣分。整个管理过程的实施必须体现公平公正,严谨科学,不能出现任何情况的缺漏。如果不在考核范围内的情况,也需要备案提前去进行报备处理。

(四)展示分数情况,增加党员的积极性

各地的积分管理制度要进行分数的展示,这个分数的高低是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主要依据。分数高自然而然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优秀党员,在后期的岗位评选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党员的积分考核周期以一年时间为准,即从每年的一月份到十二月份为一个评选周期。

在评分的过程中,如果基本分没有扣分,那么就依次评选为先锋党员称号;基本分扣除的情况下,按照分数高低依次评选为合格型党员,如果扣分较多,那么会受到党纪党组织的处置,一般都是约谈提醒为主;如果违规扣分情况较为严重,有可能会撤除党员资格。

二、目前我国党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党员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需要根据管理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最近几年,党组织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加强管理,但管理效果不明显,这主要在于党组织过于注重对硬件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软件方面的管理。如果管理仅仅留在党员会议和党员制度的完善上,没有真正地对症下药,没有对党员的工作方式进行管理,那么永远都不可能取得管理成效。所以说管理方法一定要得到相应的改善和调整,着手解决真正的问题。

(二)管理力度不大

从目前的管理状态来看,当前党员的管理力度已经开始变小,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没有严加管理,同时也放松了对部下的管理,有时候还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党员队伍里面出现了很多裙带管理,这也导致管理阶层中的不敢管现象。

(三)观念比较落后

现在很多地区的党员管理方式都较为落后,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这也是管理过程中的一大瓶颈。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很多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调整与完善,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党员积分管理方法实施的好处

(一)党员的参与性得到有效提升

很多党员在入党之后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对一些党组织活动都不太重视,所以党性意识较为淡薄,这主要是因为党组织对党员同志的疏于管理。自从采取了党员积分管理方法以后,将参与党组织的活动都纳入了评分的范围之内,并且还会实行相应的扣分和加分管理,所以很多党员同志的积极性也相应得到提升。例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是强制性的,在这种积分管理办法实行之前,党员们参与的都比较少,自从实行了以后,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极大地提高了考勤率。

(二)党员的先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以前,党员都比较缺乏先锋意识,大多不想起带头作用,实施了党员积分管理办法以后,有很多党员为了获得更多的积分,努力去争先锋。所以这个方法完全解决了党员们带头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党员们的先锋意识,基本形成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先锋的局面。

(三)党员的模范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党员都是从普通民众中选出来的,所以党员要有模范意识,做普通民众中的楷模才行。在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实行之前,这些党员们的模范意识并不强烈,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现在有了这个管理办法,情况与以前大不一样,党员们的模范意识得到了提升,开始注意自身的形象,更加积极地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四)党员的宗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一些党员的积极性和觉悟性都不高,党员是为国家和群众服务的,有了党员积分管理方法后,通过积分的形式展现党员为群众做的实事,给党员们的定位和评价都更加准确到位。所以党员要想自己的分数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这样党员同志的党性也被无限地激发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四、党员积分管理方法实施效果

所谓实践出真知,经过长时间管理制度的实践,可以看出党员积分管理方法产生了一定的管理成效。目前,积分卡成为党员们素质的考核标准之一,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提高党员们的素质,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将党员行为公开化,在群众的监督下,党员同志就必须以身作则,起到相应的表率作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五、结语

上一篇:[已发]白酒企业推新品,为什么不成功下一篇:写优秀个人求职简历的七大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