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课程体系

2024-05-14

乐高课程体系(精选5篇)

篇1:乐高课程体系

1.3课程体系

4C学习方法: 在科普教育中,一定不能就科技知识论科技知识,而是要将科普教育与实际应用,将科普知识与小朋友的动手能力相结合,真正引发小朋友对科技知识的兴趣。韦哲国际创意中心在工作中运用4C学习方法:

篇2:乐高课程体系

本系列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激发想象等多种途径,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发展自我意识;通过扮演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模仿各种活动,增加社会知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学习社会技能,如换位思考,分享等。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识和情感同时得到充分发展。

本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探索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增长知识;发展数理逻辑智能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搭建各种真实和幻想的动物模型及其生活的环境,引发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好奇,激发孩子热爱动物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本系列活动通过让孩子们搭建各种物体运动的装置模型,发展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探索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增加方位和运动的词汇,学习不同的形状;发展预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使孩子们在游戏与探索中发现物体运动的奇妙所在。

在本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搭建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怪兽的各种特征,发展大肌肉动作,然后开展编故事,唱歌和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虚构的故事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丰富词汇,发展口语,学习在众人面前表演,促进语言发展和增强自信,获得开心的情感体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系列活动可以使孩子们通过探索基本的机械构造及交通工具,掌握了初步的机械知识;通过自己动手装配各种机器和交通工具,学会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大大增强动手能力;通过设计不同功能的机器,进一步发展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介绍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分类、估算等逻辑思维能力。

篇3:乐高课程体系

关键词:乐高4C教育,基础教育,师范生,课程体系

1 引言

多年来, 中国的教育界一直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 探索和实践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性任务[1]。为此教育部引入了以乐高教育为主的教育解决方案, 它是长期以来与世界各国教育界密切合作, 不断探究和开发出最先进的教育方案, 并在25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 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接受和推崇。教育部已经举办了两次“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技术骨干教师培训, 力图推广乐高4C教育模式。

本文探讨乐高4C教育理念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职业课程教学模块中的应用, 研究提高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的创新教育模式, 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提供借鉴。

2 乐高4C教育的应用现状

2.1 乐高4C教育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 在基础教育中, 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验的要求越来越多, 因此除了常见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 各个学校还建立了很多新课程的实验室, 例如科学 (自然) 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劳技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探究实验室。这些新课程的实验室由于建设时间较短,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区别很大。已有数十年历史的乐高积木是世界公认的智力玩具的品牌, 在青少年教育上有着引人瞩目的成就。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乐高教育部以来, 乐高教育一直与国际顶尖的教育专家合作, 研究和开发适合学校的科学、技术、数学、物理等课程学习的产品。近年来, 乐高教育又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多媒体实验室合作开发出了RCX, NXT、传感器、马达等一些电子及控制核心部件, 开发出了直观、简中、能实现编程的图形编程软件, 形成了很多人熟知的乐高智力机器人器材系列。但无论如何发展, 乐高教育始终发挥着其器材的优势, 侧重于在设计制作, 培养使用者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这无疑为学生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乐高教育平台可以很好的在上述基础课程上使用, 通过使用这些教育平台,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非常的方便[2,3]。

乐高4C理论是以支持四个步骤的学习过程为目的而设计, 即:联系 (Connect) 、建构 (Construct) 、反思 (Contemplate) 和延续 (Continue) 。联系是通过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真实事情中去发现问题, 找出规律,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建构要求学生自己在制作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和交流来尝试解决问题、重新构建项目, 在不断的反复中, 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体验, 不断有新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 学生的知识、经验、交流能力、科学情感、自主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来。反思是让学生对他们看到或建构的内容进行思考, 对方案进行讨、反思并调整他们的看法, 同时, 辅导员也通过提问题来鼓励他们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达到成效的重要阶段。延续是建立在想了解更多内容的欲望的基础上。这样, 就又把学生们引入一个新的“联系”阶段, 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4]。

2.2 乐高4C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现状

乐高教育已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中在试行, 取得了良好效果。秘鲁教育部为了实行教育改革, 请世界银行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协助, 以及乐高教育部的支持, 进行了为期2年的教育研究实验, 对比使用乐高教育工具和传统教育工具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实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 使目前秘鲁教育部已经全面引入乐高教育解决方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受秘鲁研究项目启发, 在英国某校开展监测项目, 监测学习积极性、专心程度与学习成绩。乐高教育部获得这一研究机会, 对谢菲尔德某校使用乐高教育材料的效果进行调查、监测和测定。结果表明乐高教育工具的引入非常成功。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都很高, 学生表现出很高的投入程度,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完成并取得进步的国立课程是:设计与技术、英语、数学以及国立课程所要求的关键技能和思维技能。该项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 学生因使用乐高材料而增进了彼此的合作能力。俄罗斯政府大规模投资在首都莫斯科和周围地区1200所学校和2000所其他公共教育机构中配备了乐高教育分部的产品, 包括学校专用的乐高“头脑风暴”系列。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 有远见的父母已经认识到使用乐高材料向孩子教授未来所需要的重要技能时的价值[5]。越来越多年龄为3-16岁的孩子在乐高教育俱乐部和其他课后活动场所使用乐高教育分部材料的机构,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和理科技能。

在我国, 乐高教育从2000年进入中国, 已有江、浙、沪、宁夏等省市的学校尝试引入乐高“做中学”的4C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乐高教育在创新教育领域长期的努力和成果, 2010年1月, 教育部与乐高集团签属了“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并在全国421所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创新竞赛活动, 同时重点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2010年7月教育部在在南京举办了“2010年乐高-教育部高中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 旨在为中国培养首批使用乐高教育器材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 同时全而推广乐高4C教育[6]。同时2012年8月启动了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二期计划, 以实施“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计划2011-2013年, 通过乐高集团对高等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捐助技术教育设备, 在全国建设50所左右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每个基地援助设备价值20万元。通过基地建设, 推动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开展, 提高中小学4C教育水平。

2.3 乐高4C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 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呼吁在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现代教学模式推广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了这些现代教学模式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施。因而,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但由于受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 制订的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 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 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应用能力, 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另一些教授较新教学理念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

实践表明,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乐高4C教育将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然而目前的基础教育方法与乐高4C理论的结合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因而如何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推广乐高4C教育理念, 以至于促进乐高4C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 研究体系

3.1 研究的总体框架

研究的开展是以乐高4C教育理念为核心, 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情况, 在面向基础教育师范生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 通过乐高4C教育活动的应用和实施, 探索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构建与设计, 以及基于乐高4C教育模式建立可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并以此为指导, 探讨乐高4C教育理念本身的教育规律和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教学的本质性问题, 在不同人才培养层次上, 实现与基础教育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乐高4C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形式改革方案。项目研究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 为了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职业课程体系中引入乐高4C教育理念, 需要完成如下内容:

(1) 研究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乐高4C模式职业教育培养方案

乐高4C模式职业教育培养方案应与基础教育相关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相关联, 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个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课程教学方案的构建能力, 并以此为培养目标。因此, 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方案按照基础教育教学过程来设置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避免重复课程。

(2) 实施基于乐高4C理念的课堂教学形式改革

乐高4C教学强调“做中学”, 以学生为主, 以教师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基于乐高4C理念的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这主要包括: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

(3) 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培养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 乐高4C教育教学所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 而是要求对学生个体在乐高4C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评估、验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任课教师来考评学生, 重在知识的获得, 而乐高4C教育的评价方法则重在能力培养, 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因此, 必须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测评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

(4) 教学资源的建立和师资培养计划

教学资源的建立要以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实施为目标, 灵活多样组织教学材料和资源, 一方面要加强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设施建设, 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与基础教育接轨, 能够模拟基础教育的实际, 开辟应用实验室, 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将得到训练。同时依托基础教育师范生实践基地等合作等形式, 以跟踪掌握最新教学动态和提升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为中心, 设计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

除此之外, 作为一种新引入的教育理念, 如何在教育课程体系中开展, 仍需克服许多问题, 例如需要解决来自国外的教育理念与国内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问题[7,8], 完成国外的教育模式在适应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实环境与体制后的本土化[9];基础教育的差别造成了学生知识程度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如何开展乐高4C教育教学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结合实际, 研究在教育理念、人才理念上的突破;如何使基于乐高4C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师范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相结合等。

3.2 研究的开展

我校作为普通高等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特色明显。我校开设的专业基本涵盖了中小学开设的科目, 办学定位为面向基础教育, 培养教师人才, 拥有一批熟悉基础教育、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在师范生培养和中小学教师及校长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的研究内容的开展, 就是以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为试点对象, 研究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与实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

(1) 制订科学的职业教育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按照乐高4C教育项目的实施来设置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设置关联课程群, 注重知识间的递进和融合, 经过基础技能训练、高级能力训练和综合创新能力训练, 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培养方案体现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特征。

(2) 建立教学资源平台

以乐高4C教育模式的完整性实施为目标的建立教学资源平台, 采取灵活多样教学形式, 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 也是以乐高4C教育模式为目标进行。

(3) 制订实践教学方案

充分利用依托和加强基础教育校际合作, 建立健全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以面向基础教育为导向和中心任务,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 制定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以评价学生应用技能为中心, 以教学模块的完成过程及效果为主要手段, 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建立可控的过程评价与激励体系。

(5) 制订先进的师资培训方案

充分利用校际合作的平台, 深入著名基础教育学校, 了解最新基础教育动态和发展趋势, 培养掌握先进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队伍。

3.3 研究的效果

通过在基础教育师范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引入乐高4C教育理念, 实现了教学观念创新, 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学生“做中学”, 以学生为本, 真正建立融合乐高4C理念并符合国情的教学模式, 同时课程设置充分了体现乐高4C教育的特征, 能体现差异性、层次性培养的方法, 注重技能训练, 并以知识结构为组织形式, 建立起立体式的围绕主题的教学资源, 注重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达到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4 结束语

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职业课程培养计划中引入乐高4C教学模式并构建相应的培养方案, 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 并建设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能有力地促进和完善4C教育教学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态度、提高专业基础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综合素质人才。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将有效地推动和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 进而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作广.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 2002, 2:5-13

[2]罗洁华.乐高积木在通用技术课程上的有效使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11:110-112

[3]郑清春, 武刚, 郝丽芳, 等.基于乐高机器人系统的创新设计实验室开放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10) :22-23, 39

[4]李跃柏, 刘洪宁.浅谈乐高4C教育理念在中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7:275

[5]马志军.乐高教育-全球创新教育领先者[EB/OL].http://www.docin.com/p-474254889.html

[6]郝志国.宣化一中的创新教育展望与乐高“做中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4:40

[7]吴永军, 宁婷婷.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2:25-27

[8]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18-27

篇4:乐高课程学习测验答案

1、乐高教育至今有多少年的发展历史?(14分)

1.A、34年

2.B、36年

3.C、42年

4.D、48年

2、乐高教育机器人最初是由丹麦乐高公司和哪所大学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进行一项【可编程积木(Programmable Brick)的合作案】?(14分)

1.A、哈佛大学

2.B、麻省理工学院

3.C、剑桥大学

4.D、斯坦福大学

3、乐高教育学习方案针对哪个年龄段的学员?(14分)

1.A、3-16岁

2.B、5-12岁

3.C、5-18岁 4.D、3-12岁

4、用6块2×4的乐高积木可以拼出大约多少种不同的组合?(14分)

1.A、1000 2.B、10000 3.C、一百万

4.D、九亿

5、乐高“头脑风暴”可编程机器人不包括哪一个?(14分)

1.A、RCX机器人

2.B、NXT机器人

3.C、EV3机器人

4.D、LXE机器人

6、由电脑控制的乐高机器人于那一年被学校引进?(15分)

1.A、1983年

2.B、1984年

3.C、1985年

4.D、1986年

7、乐高教育器材适用于我国那些学科的教学?(15分)

1.A、数学

2.B、物理

3.C、通用技术

4.D、综合实践

5.E、信息技术

6.F、以上都是

乐高结业测验 1、4C教学模式中的四个C分别是?(5分)

1.A、Connect Construct Comfortable Continue 2.B、Connect Control Contemplate Continue 3.C、Connect Construct Contemplate Continue 4.D、Connect Construct Calculate Continue

2、乐高教育倡导__________,把游戏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5分)

1.A、做中学 2.B、玩中学

3.C、玩中悟

4.D、做中悟

3、利用________虚拟搭建工具软件可以制作乐高三维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5分)

1.A、LEGO PRO 2.B、LDD 3.C、LEGO STUDY 4.D、LEGO

4、“联系”阶段中最主要的任务是?(5分)

1.A、防止学生偏离学习方向

2.B、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C、促进学习学以致用

4.D、便于课堂的导入

5、案例中,彭老师创设的“Max寄来的任务包裹”情景凸显课堂教学的(5分)

1.A、趣味性 2.B、生活化

3.C、系统化

4.D、知识性

6、最新研究指出,专注学习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学生越()于学习,学习就会越有()。(5分)

1.A、专注、效果

2.B、喜欢、效果

3.C、努力、效果

4.D、喜欢、兴趣

7、在“建构”阶段,彭老师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学习,是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5分)

1.A、以项目为中心

2.B、以学生为中心

3.C、以教师为中心

4.D、以学校为中心

8、假如在数学课上使用乐高机器人来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来确定机器人前进的距离,教师使用三种建构级别中的()级别来教学最合适。(5分)

1.A、无限制的解决问题的活动

2.B、有指导的研究

3.C、无限制探索

9、合作学习分组时应遵循“异组同质”原则,主要是为了()(6分)

1.A、便于管理

2.B、每组都有善于表达的学生

3.C、各组力量均衡,比较公平,活动进度相对统一

4.D、形成互补团队

10、在反思阶段,教师提出的以下问题,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提问?“你们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有哪些”属于 ________“你们这样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属于_______“他们的方案设计得怎么样” 属于_______“你们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属于________ 1:促进理解提问 2:引导评价提问 3:启发分析提问 4:提示回忆提问(6分)

1.A、3 1 2 4 2.B、3 2 1 4 3.C、1 2 4 3 4.D、2 1 4 3

11、课上,学生完成“清扫车”后,教师提出“如何让清扫车更安全”的问题,是_________型延续。(6分)

1.A、知识应用

2.B、知识记忆

3.C、知识递进

4.D、知识理解

12、为了更好地检验学习成果,评价要侧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6分)

1.A、正确

2.B、错误

13、学习评价量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有效工具。(6分)

1.A、正确

2.B、错误

14、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竞赛。(6分)

1.A、正确 2.B、错误

1.15、建构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创造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6分)

1.A、正确

2.B、错误

2.16、“延续”实际上是一个新挑战的开始。(6分)

1.A、正确

2.B、错误

1.17、给学生延续任务,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6分)

1.A、正确

2.您的答案: B、错误

2.18、在延续阶段,老师不必接入学生的学习,要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6分)

1.A、正确

篇5:乐高机器人课程学什么?

乐高机器人课程是一种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搭建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机器人的乐趣,还能学会不少知识。在课堂上,孩子将学习使用杠杆、齿轮、电机和红外线等多种传感器,学习编程中的各种模块和编程逻辑等。通过学习,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创新天赋,全面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挖掘孩子领导众人的潜力。

在接触机器人伊始,孩子们首先要学的,是熟悉乐高各部件组件并了解其作用,以及一些基本的拼搭规则。老师在孩子们熟练掌握这一点后,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发挥想象、融入个人创造的元素,而不拘泥于图纸或是现有的范例。在这一过程,锻炼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说乐高组件是构成了机器人的骨架形态,那么各个传感器则为机器人的重要器官。在学会了如何构建机器人的形以后,孩子们需要进行对传感器的种类、作用以及安装、连接方式的学习。这一步的完成,使机器人有了可以行动的可能。这一学习过程涉及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融会贯通。

最后的编程是赋予机器人大脑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机器人才有可能真正动起来,通过编程,让原本不会动的机器人鲜活起来,能走、能转向、能完成指定的任务。所以,最后的编程,是乐高机器人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锻炼孩子的一部分。编程会锻炼孩子逐步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乐高课程体系】相关文章:

药学课程体系05-24

公司课程体系05-26

创新课程体系04-13

德育课程体系05-12

摄影课程体系05-04

高校课程体系05-14

医学课程体系06-05

课程创新体系06-07

课程体系再造06-08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05-25

上一篇:圣诞节暖心祝福语短句下一篇:安全阀的维护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