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统计课后答案

2024-04-28

行为科学统计课后答案(共4篇)

篇1:行为科学统计课后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B B D B D 第二章

一、选择题:B C B D 第三章

一、选择题:C B A C CA C D A C第四章

一、选择题:C D B 第五章

一、选择题:C B E D CD D D B A第六章

一、选择题:A C C B CC A C E A第七章

一、选择题:A B C D DB D A A B

二、计算题:

1、用公式7-1计算t值(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2、(1)此题为配对设计(2)应选用配对设计t检验(3)使用公式7-2计算t值

P115例题方法做两组数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4、做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公式7-

4、7-5.5、做两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P76 例7-7.秩和检验 P115-116.第八章

一、选择题:D A D D A

二、计算题: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5计算F值。

P=0.0002,差异有显著性。任意两组间比较用P100,调整α水准法。

5、应总例数n<40,使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同例9-6。

6、双向有序属性不同列联表——秩相关:Rs=0.19366,P=0.0130。

7、双向有序属性相同列联表(一致性检验):Kappa=0.6809,对总体Kappa做95%可信区间得(0.5830,0.7788),不包含0,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第十章

一、选择题:D A D C CC B C C B

二、计算题:

1、配对设计差值符号秩和检验:P=0.0024,差异有显著性。

2、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T1(未患病组)=57,T2(患病组)=96,用T1=57 查表得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糖耐量不同。

3、两组等级资料比较秩和检验:T1=13378.5,T2=8357.5;Z=0.5413 , P=0.5883 >0.05,疗效无差别。

4、随机区组设计秩和检验:近似χ2检验:χ2=17.5714,P=0.0005<0.05,不同药物剂量对血清TD值影响不同。第十一章

一、选择:B C A A EB B A

二、计算题

样本相关系数行t检验。回归分析:使用公式11-

10、11-11,检验11-16。

(2)95%预测区间:公式11-

17、11-18。

3、因应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可做直线回归,按例11-2方法得:b=0.19879,a=16.52265;对回归方程做假设检验:F=212.48,P<0.0001。十二章

一、选择:E B C D AE A十三章

选择:B D A B C选择:C B A A E3、经检验服药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对照组服从正态分布,故应按

1、(1)相关分析:使用公式11-1得相关系数r值,再用公式11-5对

6、因水生株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故应做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的2、计算等级相关系数rs,公式11-21。

2、对三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单纯性肥胖组W检验:P=0.0114<0.10

一、不满足正太分布,故按P118,例10-5方法做多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十四章 秩和检验,求H值。q检验(公式8-11)。检验(公式8-12)。第九章

一、选择题:C A C C DC B B D A

二、计算题:

=4.4286<5, Td=4.5714<5,故需要校正,使用公式9-5或9-6得: χ2=0.5954,P=0.44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计学意义。(2)四个表资料相关性分析:公式9-2或9-4,得 关。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R×C表χ2检验,同例9-4,使用公式9-2或9-9得χ2=22.0979,一、3、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10计算F值,任意两组比较用

二、计算题

1、按例14-1行逐步回归分析:公式14-9得简单相关系数,14-10得

2、按例14-1行逐步回归分析。第十五章

一、D B C A C

二、计算

2、按例15-3方法行条件Logistic回归(1:1配对)。第十六章

选择:B C D E D选择:A A D A A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4、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10计算F值,任两组比较用LSD-t偏相关系数,14-11得复相关系数。

1、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应四个表中理论值Tb

1、按例15-1方法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

2、先画出四格表,(1)使用公式9-7计算χ2=

3、P=0.0833,差异有统一、χ2=5,P=0.0253,P<0.05,拒绝H0,接受H1,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有

一、3、本题应四格表中b+c=33<40,需校正,使用公式9-8得χ2=9.03,一、选择:E B A B CB E E

篇2:行为科学统计课后答案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第二章思考题

2.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使用时要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

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2.3除了自填式,面访式和电话式还有什么搜集数据的办法 试验式和观察式等

第三章思考题

3.1数据预处理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进行图示分析。

顺序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累计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进行图示分析。

3.3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

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组距分组又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分组步骤:1确定组数2确定各组组距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第4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数据分布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集中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4.2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4.3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四分位数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四分位数所在的位置,该位置上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

第七章思考题

7.1 估计量: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随机变量

估计值:估计参数时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值 7.2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7.3 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第8章思考题

8.1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8.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是什么意思?

答:显著性水平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和风险。统计显著等价拒绝H0,指求出的值落在小概率的区间上,一般是落在0.05或比0.05更小的显著水平上。8.3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答:假设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称α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论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

第10章思考题

10.1什么是方差分析?它研究的是什么? 答: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它所研究的是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10.2要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为什么不作两两比较,而用方差分析方法?

答:作两两比较十分繁琐,进行检验的次数较多,随着增加个体显著性检验的次数,偶然因素导致差别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而方差分析方法则是同时考虑所有的样本,因此排除了错误累积的概率,从而避免拒绝一个真实的原假设。10.3方差分析包括哪些类型?它们有何区别?

答:方差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区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而双因素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

第13章思考题

13.1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趋势,季节性,周期性,随机性 13.2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增长率;

(2)不能单纯就增长率论增长率,要注意增长率与绝对水平的综合分析;大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小,小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大。13.3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1.平稳序列(stationary series)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或虽有波动,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而其波动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2.非平稳序列(non-stationary series)是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成分,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组合。因此,非平稳序列又可以分为有趋势的序列、有趋势和季节性的序列、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合型序列。

第14章思考题

14.1解释指数的含义。

答:指数最早起源于测量物价的变动。

广义上,是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狭义上,是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实际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14.2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加权综合指数: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有加权数量指数和加权质量指数。使用条件:必须掌握全面数据(数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数量变动,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拉式公式:将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帕式公式: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加权平均指数:以某一时期的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使用条件:可以是全面数据、不完全数据。因权数所属时期的不同,有不同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形式、调和平均形

14.3解释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答: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价格指数: 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

篇3:组织行为学课后案例答案

1、谦虚

2、有礼貌

3、说话做事有条理。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自信。

6、能自我肯定。

7、能适切表达自己的看法。(2)现在几乎所有的竞争性选聘中都有面试一项,本案例中的面试对你有什么启示?

一、要自信,相信自己。

二、要避免面试时紧张。很多人面试时会出现紧张,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你不自信。但是,记住一点,把你所能够掌控的准备到最充足,那么和其他的面试者相比,你就有了更多的胜算,你也就会更自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永远也不会错。

三、在准备问题的时候,切记千万不要长篇大论,要抓住面试官感兴趣的内容——这就是你的背景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无论回答对方的什么问题,无论是传统的自我介绍型,还是闻所未闻的刁钻古怪型,记住,将自己的特长与对方的需要相结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经历,都要导出积极向上的一面。

四、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因此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当然这一次的考试有的人能通过,有的人可能要失望,所以心理建设很重要,不论通不通过,都要有后续的计划,因为人生的脚步是不停的。

五、回答问题时要合乎逻辑,不要离题,简洁正确。回答时,除察言观色外,最主要的是要据实以答,避免滔滔不绝、谈细节、或是漫无目的、妄加论断或批评等。第三章陈某的工作经历146页 1.陈某的组织承诺构成是有三部分组成:情感承诺(陈某对工作的热情和忠诚)连续承诺(陈某面对换职务和跳槽坚持留在技术部)规范承诺(顺从组织工作的安排)2.从组织承诺的角度来看,陈某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愿意为组织工作,也喜欢这份工作,愿意为了组织的的利益,为了做好这份工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深厚的感情,并非物质利益。从职业承诺的角度看,陈某有优秀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并且不断学习提升。对职业有很强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并且面对别的公司的邀请,陈某没有跳槽,由于社会规范不愿变更职业。但最后迫于巨大的压力和疲劳,终于决定辞职。3.作为H公司的管理者,了解陈某的经历后。1)我会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建立交流信箱,及时了解到员工在工作方面遇到的困难或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的情感需求。2)培养更多像陈某这样的热爱工作的员工,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改进,避免一个员工的责任压力太重。3)改良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淋着雨的鱼

团队精神

193 页

1.微软的团队管理有哪些特点?
(1)成败皆为队友共有(2)互教互学 互相鼓励(3)互相贡献和支持(4)承认并感谢队友的工作和帮助(5)甘当配角(6)尊重领导的决定

2.如何解决团队中发生的冲突?
从管理者的角度(1)诊断根本原因(2)应与团队员工深入交流,不能孤立自己(3)缓和冲突——强制合作,强调团队精神(4)寻找共同点,在某一观点达成共识(5)全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 从被管理者的角度(1)竞争型方式(2)回避型方式(3)体谅型方式(4)合作型方式(5)妥协型方式 处理冲突的原则

     

避免设想对方自大或封闭 检视自己的负面态度 保持公正和开放,展示试图了解对方的诚意 不要当中责怪对方 认识破坏性冲突的代价和建设性冲突的优点 提供替代的双赢方案

3.结合微软的实例,谈谈如何塑造一个高绩效的团队?
(1)明确团队使命和目标 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2)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设定适当的绩效标准(3)设置合理的奖酬体系 有清晰的行为规则(4)培养团队精神和外部支持 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5)保持团队的开放和创新 团队具有一定规模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 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 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考核等。 团队精神。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有坚定的信念
2 淋着雨的鱼

 管理层。如给予下属员工充分的权利等

第五章 5-1 晨光炼油厂兴趣小组的故事 223 页

1、晨光炼油厂的 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哪些积极的效果? 员工之间的交流多了,交流涉及的范围变广了,交往的人数增加了;员工之间进行思想,感情和知识交流的机会增加了; 把工作的创新和求知的时间扩展到八小时以外,使八小时以 外的时间智力化、健康化、规范化;员工的纪律也有所改善;员工的心情也变好了;

2、晨光炼油厂的公会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起到哪些引导作用?

5-2 蓬勃计算机公司—一条想入非非的“妙计”225 页

第六章

悟空走了

怎么办

254 页

智明集团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一刀切的模式,较多地强调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 响,忽略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反作用,具有机械论的色彩。军事化管理对“悟空型”人才是一种压制。“悟空型”人才对时间和空间的的自 由需要强,这会阻碍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这些人应给于一定的人性化。给他们一定 自由的时间,空间和自我。像 Tim 的这种特殊的工作角色是使得他无法像其他职员一样的按照公司严格的管理

理 制度来进行工作的。从他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一个没有公司责任感和荣誉感 的人,他愿意为了其他的员工承担责任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对公司制度无视的员 工,他甚至说他实际是对公司充满了感激和归属感的。之所以导致这个结果我想必然是 这种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所导致的,这种制度并不是不好,而是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 适用了。对于像 Tim 这种特殊工作需要的技能型员工,这种制度是完全不能够让其得到 最好的发展的。所以建议公司应该把 Tim 留住,放宽对这类职工工作安排的制度要求,让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领导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地了解职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 趋势,了解职工需要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和动态性,有针对地采取实施管理模式。

第七章

“中国制造”天花板
3

286 页
淋着雨的鱼

第八章

松下公司这样培养商业人才

330 页

1、松下电器公司对销售经理的培训有什么特点?其指导思想是什 么?
松下电器公司对销售经理的培养是熔中国儒家哲学也现代企业管理于一炉,对学员进行 严格的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坚守产业人的本份,以期改善和提高社会生活,为世界文化的 发展贡献。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

2、松下电器公司试图培育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什么?
松下电器公司试图培育一种如中国古典名著<大学>中的“明德”——竭尽全力,身体 力行,实践商业道德,“亲民”——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至善”——为实现尽 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整合作用,辐射 作用,总之优秀的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管理深刻化,组织管理自动化。企业文化像一只无 形的手,引导组织发挥出巨大的潜在能量,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3、松下电器公司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松下电器公司为了培养销售经理制定了一所专门培养销售经理的商业大学,制定了一套 自己所特有的方案。在学员方面,公司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例如每次吃饭 前饭后都要诵念一些词,是员工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每天都学习商业道德课,使员工具有优 良的道德品行。还要交流经验,学习业务课,总结一天的收获。这些都是有效的树立了公司 的良好企业文化,形成了强有竞争力的公司。

4、此案例对你有何启发?
此案例对我的启发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组织风气一旦形成,就对群体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规范作用,筛选作用,

凝聚作用,而 良好组织风气的养成,领导率先示范,舆论积极导向,骨干带头,蔚然成风,开展思想工作,促使少数人从众。文化是企业的资本,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带来价值的增值,但是可以通 过文化的影响作用,影响到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变,优秀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不断增值的无形资本,因此企业应该培养凝聚力资本,一致性资本,创造力资本,形 象性资本。

第九章

Z 董事长的领导方式为什么不受欢迎

370 页

第十章

10-1 阿维安卡 52 航班

437 页

1、分析 52 航班飞行员与肯尼迪机场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在哪些环节发生障碍? 第一,表达信息不精准。飞行员一直说“燃料不足”,管理员认为:这是飞行员们经常使用 的一句话。当被延误时,每架飞机都存在燃料问题。但是,如果飞行员发出“燃料危急”的呼
4 淋着雨的鱼

声,按照规定,管理员就有义务优先为其导航,并尽可能迅速地允许其着陆。一位管理员指 出,如果飞行员表明“情况十分危急”,那么所有的规则都可以不顾,我们会尽可能以最快的 速度引导其降落的。遗憾的是,52 航班的飞行员从未说过“情况紧急”,所以肯尼迪机场的 管理员一直未能理解飞行员所面对的真正困境。第二,危险性塑造不够。52 航班飞行员的语调也并未向管理员传递燃料紧急的严重信 息,“没有告诉油量最多可以维持 2 个小时”,管理员接受过专门训练,可以在这种情景下捕 捉到飞行员声音中极细微的语调变化。尽管 52 航班的机组成员相互之间表现出对燃料问题 的极大忧虑,遗憾的是,他们表达的危险信息没有被管理员接收到。第三,害怕承担责任。飞行员的文化和传统以及机场的职权也使 52 航班的飞行员不愿 声明情况紧急,没有估计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式报告紧急情况之后,飞行员需要写出大量的 书面汇报。另外,如果发现飞行员在计算飞行过程需要多少油量方面疏忽大意,联邦飞行管 理局就会吊销其驾驶执照。因此,飞行员不愿意发出紧急呼救。于是,为了荣誉感,为了怕 吊销执照,一场悲剧就发生了。这是一个凄惨的真实故事,因为一句话没有沟通到位,因为 没有掌握沟通理论,不确认沟通信息是否让对方收到和正确解码,于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 失。虽然航空公司的管理比较精细化,但是也依然存在沟通的问题。于是,一个可怕的结论 就是:沟通不到位拉响了管理的警报。txt 电子书分享平台

(1)缺乏信息或知识(2)没有说明重要性。在沟通的过程中,没有说明每件事情的重要性。(3)只注重了表达,没有注重倾听(4)没有完全

理解对方的话,以致询问不当(5)时间不够(6)不良的情绪。在沟通的过程中,情绪会影响到效果(7)没有注重对方的反馈(8)没有理解他人的需求(9)职位的差距、文化的差距等也会导致沟通的失败

2、哪些办法可以克服上述障碍,避免这场灾难?如何加强对飞行员、机场交通管理员的沟 通培训?

(一)(1)、运用反馈。很多沟通问题是直接由于误解或不准确造成的。如果管理者 在沟通过程中使用反馈回路,则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这里的反馈可以是言语的,也 可以是非言语的(2)简化语言。由于语言可能成为沟通障碍,因此管理者应该选择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易于接受者理解。管理者不仅需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 向的的听众,以使所用的语言适合于接受者。记住,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信息被接收,而且需要信息被理解。通过简化语言并注意使用与听众一致的言语方式可以提高理解效 果。(3)积极倾听。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在倾听。倾听 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寻,而单纯的听则是被动的。在倾听时,接受者和发送者双 方都在思考。(4)、抑制情绪。当管理者对某件事十分失望时,很可能会对所接受的信息发生误 解,并在表述自己信息时不够清晰和准确。(5)注意非言语提示。我们说行动比言语更明确,因此更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你的行
淋着雨的鱼

5

动,确保它们和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语言的作用。

(二)积极倾听技能

1、主动倾听与被动倾听

2、开发有效的积极倾听技能

3、反馈技能。

篇4: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1

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社形式把他们逐步

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改革。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30年改革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课本上没有老师补充,从网上找了一些,供参考,上课老师说主要从出现的问题,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怎么解决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依据的科学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化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4.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形成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3.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合起来,建立统一战线;4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5创立共产主义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6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7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8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民主原则;9.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4.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开放性。

(1)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2)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4)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科学发展观等的发展。

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补充1.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试用两个绝不会的理论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

答: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它揭示了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进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凭人们主观的意志、愿望实现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灭亡的,也不可能为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种生产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国民经济。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经营是由资本家自行决定,社会产品也是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与占有形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形式起来反对占有形式,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使占有形式适应生产形式,即按照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进行了一些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缓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从发展趋势上看,资本主义无疑还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干预来缓解矛盾和危机,来维持它的生存、促进它的发展,这些调节和干预,使得生产关系拓宽,使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只要这种调节和干预还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那么,它的作用就必定是有限额,就改变不了它的历史命运,这是最终的。在另一方面,只要资本主义劳动制度还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社会主义就还得和资本主义在同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将是长期的。但是,历史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补充2.如何正确理解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这就用粮食税制度代替了余粮征集制;第二,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这就在工业方面改变了实行全部国有化的政策;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这是实行粮食税之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必然趋势;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是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是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

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落后而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应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私营经济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与此相联系,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在过渡时期,还要继续存在。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

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列宁指出:在经济落后,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从事小生产的农民具有劳动者和私有者的两重性,所以对农民既不能驱逐,也不能镇压,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长期、缓慢、谨慎的组织工作来改造和教育他们。

第七,要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

僚主义。直接在小生产这样一个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高形式的民主制,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解决这矛盾,必须完成两项划时代的任务:一是改革国家机关,发的发动群众参加管理,监督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二是进行文化建设,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水平。

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

导,必须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列宁始终重视正确处理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认为我们需要的党应该是真正同群众有经常联系的党,善于领导群众的党。他尖锐地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实行集体领导的重要,认为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但同时要实行个人负责的制度,绝对不能培植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同时,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安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3.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局面。第二,当变不变,固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

第三,苏维埃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补充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答: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历史的分析,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一个胜利”后,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和战争威胁之下。在当时特殊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建设同战争赛跑的非常情况下,为了尽快缩短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距离,苏联不得不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时间发展某些关系全局的关键部门,暂时牺牲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次要的部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要由国家从上面加强领导和协调。因而可以说,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

(2)苏俄的特殊国情。革命前的俄国是个军事封

建制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人民没有民主的传统。苏联在建国时文化状况又非常落后,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文盲,这就决定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实际上不可能都来参加国家管理,再加上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这又为个人集权等现象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3)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社

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运行初期出现某些偏差和失误,也属于正常现象。

(4)斯大林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

法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不可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之下,所以斯大林模式有其

答: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1.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3.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然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地通过改革来探索实现社会主义之路;4.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1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2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3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列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的发展战略,最终造成经济每况愈下。4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日益脱离群众并失去民心; 5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决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4.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

答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一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模式和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

4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需要有灵活的改革策略。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

6社会主义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随时注意把握社会脉搏,最大限度地缩小因改革而给社会和社会不同阶层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使绝大多数社会阶级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7在多民族国家里进行改革具有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性,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时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5.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曲折。

答: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而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

2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系于改革,但改革切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切合国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性、曲折性和艰难性;

4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并未消亡,社会主义事业犹在。第六章

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1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等方面。

2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他所创造的生产力为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4)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有这些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1)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国家所有和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2)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还是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4)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没有变,西方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

答:当代资本主义包含和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许多方面都已经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社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股权社会化、分散化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种自我扬弃;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大和强化,成了主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具有明显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得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表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并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某些形式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这三个方面来答)

答:改革开放30年所出现的问题:(1)贫富收入差距拉大。(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垄断部门)。(3)腐败问题严重。

主要原因是:还是来自改革不彻底,双重体制并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转轨时期腐败发生的深刻根源在于权力不但不肯退出市场,相反却在加强自己对于市场交易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以便获利。(这些问题背后所折射的是社会机会的不平等性)

虽然改革开放这30年出来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抹杀这30年的成就。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再次,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最后,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

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路也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消除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不良遗产”,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

革。政府退出不该管的领域、管好应该管的事情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好政府有两个要求:一是有限,二是有效。往深处说,政府改革涉及政治改革,它的目标就是在建设宪政民主制度下的服务型政府。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宪政、民主和法治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互相界定的;但是在政治改革的实际运行中,它们是可以有先有后的,不同时期的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当前,应当在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树立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以建设法治为中心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法治建设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正确地配置权力,规范政府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加强公众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

从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今后改革的着力点有两个方面:

上一篇:《弟子规》主题阅读总结下一篇:稳态分析和瞬态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