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何 艳

2024-05-08

案例分析 何 艳(精选3篇)

篇1:案例分析 何 艳

课题: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昔日《闲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讲讲还知道哪些孝敬的小故事。

3、小组合作交流应该怎样对待父母,表演一下。

《增广贤文》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

(二),老师今天在学习新课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小组表演

1、谈话: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照我们的?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他们?

2、分小组表演,看看那个小组表演得真实感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百善孝为先。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教案

课题:增广贤文三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一的原文及译文。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教学内容: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诉息,夫妇和而家道兴。只缘花底莺声巧,遂使天边雁影分。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朗诵并且背诵。

2、学生谈谈这几句话的道理。

3、小组讨论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缺点,同学间应该如何相处。

增广贤文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内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 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古诗词三首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 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

14(4)练习背诵。

三、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生命教育》第1课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默默的奉献,应懂得向父母感恩。教学重点:

懂得向父母感恩 教学过程:

一、问号屋:你了解爸妈吗?

二、故事园:雨中情。

三、智慧树

四、训练谷

1、想一想,如果这样做,妈爸什么心情?(1)父母下班回家,你递上茶。(2)你把房间弄乱。(3)妈妈出差,你致电问候。(4)放学迟迟不回家。

五、拓展营

六、良言板。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第2课 眼耳齿的保健

教学目标:

了解眼耳齿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懂得保健。教学重点:

了解眼耳齿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互动场:

将蛋壳分别浸泡在醋和水中,10分钟后观察。

二、问号屋

1、填一填

2、想一想

如果眼睛近视了、戴眼镜会带来哪些不便?

三、故事园

四、智慧树

1、早晚刷牙。

2、写字姿势正确。

3、不用尖锐物掏耳朵。

4、不乱大叫。

五、训练谷

1、儿歌《刷牙歌》

2、怎样保护五官? 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第3课 快乐多多身体好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保持快乐的心情,对人体健康的重要,获得快乐的方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保持快乐的心情,对人体健康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问号屋: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

二、互动场:游戏;快乐传递手。

三、故事园 谁是健康大使?

讨论:大家为什么选公鸡呢?

四、智慧树

1、保持愉快可降低患病机率。

2、获得快乐小秘诀。

五、训练

六、良言板。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第4课 从一滴水说起 教学目标:

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存的基础,珍惜水资源和生命。教学重点:

珍惜水资源和生命 教学过程:

一、问号屋

二、互动场

讨论:

1、口渴,喝不到水的时候…

2、有一次,我家停水了。。

3、有一年,我的家乡遭遇旱灾。。

三、故事园 牛与水的故事

四、智慧树

1、人体70%为水分

2、淡水仅占地球2.53%

3、节约水,从我做起。

五、训练谷

1、找出浪费水的现象。

2、哪些水可再利用?

六、良言板。

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第5课 呵护美好的生命

教学目标:

应该关心,呵护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 教学过程:

一、互动场

春游时,老师都拍到了什么?为什么?

二、故事园: 深情一跪

思考:2002年1月澳大利亚网球赛上发生了会发生什么?

三、智慧树

四、训练谷

1、分享“我的最爱”在小组中。我最喜欢的植物是。我喜欢它。

我喜欢它的小动物是。

2、你怎样热爱大自然中的生命呢?

五、拓展营 幸福的小草 教学反思:

篇2:案例分析 何 艳

本量利分析是分析成本、业务量、 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 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经常用于企业成本预测、 经营决策、经营风险分析等方面。而作业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 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通过对企业生产作业进行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识别, 来消除那些不必要或者是无效的非增值作业, 以便控制成本动因, 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如能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能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为目标利润的实现提供更为合理的财务依据。 下面以HL木制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HL公司) 为例, 具体说明本量利分析与作业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实践运用。

HT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一家生产和销售各种木衣架系列的企业,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远销英法日德意等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 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主要产品有豪华木衣架、普通木衣架等。 公司自成立以来产销量一直很好, 营业利润逐年上涨, 但最近两三年由于原材料———原木的紧缺造成原材料上涨以及生产工人招工难、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 导致产品成本不断上涨, 出口数量有所下降, 利润也趋于下降趋势。 考虑到采购木衣架的客户也需要采购裙裤夹, 公司从2012年起新增了一条裙裤夹生产线, 生产能力每年100万个,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公司以后不打算再新增新裙裤夹生产线。不过新生产线开工以后, 利润并没有上升, 反而比原来更低了。表1、 表2是HL公司2012年利润简表及其他资料。

从HL公司利润简表可以看出, 豪华木衣架和普通木衣架都是盈利产品, 共获利290万元, 裙裤夹则亏损了10万元, 从而导致公司总利润是280万元。 据HL公司管理人员所知, 裙裤夹在同行其他企业当中, 并不属于亏损产品, 而且销售利润可以达到10%, 那HL公司的生产的裙裤夹为什么成了亏损产品呢?HL公司裙裤夹的其他资料中销售费用主要指运输费, 运输公司按0.1元/个收取。 下面从本量利分析和作业成本分析综合起来对该产品进行分析探讨。

二、HL公司经营管理的本量利分析

(一) 对裙裤夹编制贡献式利润表

从贡献式利润表 (见下页表3) 可以看出, 裙裤夹的贡献边际总额是5万元。在补偿了15万元的固定成本以后, 最终亏损10万元, 因为它的贡献边际总额大于零, 还能补偿5万元的固定成本, 所以不应该轻易放弃该产品的生产。 不过对于裙裤夹到底能不能从亏损转为盈利, 还要进一步研究。

单位:万元

(二) 对影响利润的各变量临界值进行分析

从本量利最基本的公式: 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中可以知道, 影响利润的各变量因素共有四个, 即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在本量利分析中, 影响利润各变量临界值指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时, 即利润为零时销售量、 单价可以允许达到的最小值和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允许达到的最大值。

1.销售量最小允许值。 销售量的最小允许值=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15÷ (1.8-1.75) =300万个, 可见, 要想裙裤夹不亏损,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那么它的销售量最少要达到300万个, 目前HL公司裙裤夹的年生产能力只有100万个, 要想达到300万个生产数量, 要么减少其他产品的生产来转产生产裙裤夹, 要么再新建生产线, 其他两种产品豪华木衣架和普通木衣架都是盈利产品, 公司应该不会放弃生产那两种盈利产品而转产生产裙裤夹, 至于再建新的生产线, 因目前HL公司无扩大生产规模的打算, 所以这个建议管理层不会采纳。

2.单价最小允许值。 单价的最小允许值=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额) ÷ 销售量= (15+175) ÷100=1.9 (元) , 可见, 要想裙裤夹不亏损,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其单价最少要达到1.9元/个。 由于在该地区木制品生产厂家很多, 且该产品很大众化, 市场议价能力很低, 所以想通过提高单价来使该产品盈利的可能性不高。

3.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销售量= (180-15) ÷100 =1.65 ( 元) , 从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来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要想裙裤夹不亏损, 它的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可以是1.65元, 但我们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 HL公司裙裤夹的单位变动成本是1.75元, 已经超出了允许的最大值。 HL公司裙裤夹的单位变动成本由直接材料、 人工工资、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组成, 它的单位变动成本能不能再降低, 可以再作进一步的分析。 1直接材料包括原木和钩子, 大概占了裙裤夹总成本的46% (=0.8 ÷1.75 × 100% ) , 原木属于紧缺材料, 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钩子的供应商对该地区产品的供货价一直保持这个价格, 所以想从原材料价格上来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估计可能性不大。 2工人工资包括毛坯、机砂、油漆、组装工人工资, 这部分成本大概占了裙裤夹总成本的29% (=0.5÷1.75×100%) , 目前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水平处于该地区平均支付水平, 而且由于招工困难, 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基本处于上涨的趋势, 所以想通过降低工资来降低单位成本, 也是非常困难的。 3变动的制造费用包括水电费、 机物料消耗、机器设备维修等等, 这部分成本占了裙裤夹总成本的20% (=0.35 ÷1.75 × 100% ) , HL公司对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按生产数量来进行分配。由于新的裙裤夹生产线的机器设备维修费专属于裙裤夹, 厂房安装单独的水电表, 所以变动的制造费用所分摊的费用还是很合理的。4变动的销售费用包括裙裤夹入库和出库的厂内运输费, 装卸工人的装卸费, 汽车运输费等。这部分费用大概占裙裤夹总成本的5% (=0.1÷1.75×100%) , 支付的装卸费、运输费都处于本地区的平均水平, 所以变动销售费用基本上也不能减少。

单位:万元

4.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100 × (1.8 -1.75) =5 ( 万元) , 从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来看,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 要想裙裤夹不亏损, 它的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是5万元。 HL公司裙裤夹分摊的固定成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折旧摊销以及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基本上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 短期内是不能使这些固定成本降低, 所以想通过降低固定成本来使该产品盈利也不太可能。

从本量利分析角度可以看出, 裙裤夹由于贡献边际总额大于零, 能够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 所以不能简单就认定裙裤夹是个亏损产品, 但从影响利润各变量临界值的分析得出, 想从提高单价或者是销售量以及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来增加裙裤夹的利润的可能性不太大, 那为什么同行业厂家生产的裙裤夹又有约10% 的利润呢? 到底是哪个生产环节出了问题, 可以用作业法进一步的分析。

三、HL公司经营管理的作业分析

作业是企业为实现目标进行的与顾客价值创造相关的各项资源消耗活动, 从作业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看, 它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因为与价值无关所以应尽量避免或消除。

(一) 资源动因分析———作业有效性分析

对资源动因分析可以揭示作业成本的资源项目哪些资源是必需的, 哪些资源需要减少, 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 最终来确定如何降低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 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HL公司生产裙裤夹作业是按批数进行生产, 是批次级作业。 它消耗三类资源:第一类与生产裙裤夹数量有关, 如原材料、钩子的用量等, 可以用生产裙裤夹的数量来表示这类资源消耗的资源动因。 第二类与裙裤夹所用材料的处理有关, 如对材料的储存、领用、挑选等, 可以用材料处理的次数来表示这类资源消耗的资源动因。 第三类与生产裙裤夹的机器设备有关, 可以用机器小时来作为这类资源消耗的资源动因。 经过逐项排查和与同行业最佳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HL公司对所用材料的处理比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原来HL公司因裙裤夹订货量不多, 所以对生产裙裤夹的材料———原木没有库存, 都是接到订单才去购进生产裙裤夹的原木。 但因为生产这种木制品 (包括衣架、裙裤夹等) 对于木材的干湿度要求在18°以下才能生产,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干湿度, 则要进行烘干处理。 因为HL公司都是接了订单才购进原木, 干湿度一般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所以每次都要进行烘干处理, 且烘干的原木容易有裂痕, 所以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挑选。 而同行业多数企业对生产裙裤夹的原木有大量库存, 进行自然风干。 为此, HL公司认为, 虽然裙裤夹订单数量不多, 但客户稳定, 订单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 每年也可以根据订单数量事前购入原材料进行储存, 让其自然风干, 从而降低了不合理资源消耗, 这样在原材料处理上比以前节约30%。

(二) 资源动因分析———作业增值性分析

通过作业对产出的贡献, 分为增值性作业和非增值性作业, 一般来讲, 增值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该作业功能是明确的; (2) 该作业能为最终产品提供价值; (3) 该作业在企业作业链中是必需的, 不能随意去掉、合并或替代。因为非增值性作业并非企业生产所必需的, 所以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HL公司生产裙裤夹的作业中, 对裙裤夹订单的获取, 对裙裤夹进行生产、组装、包装都属于增值作业, 是必需的, 不可替代的作业。 而仓储、 搬运、 检验等属于非增值作业。 所以应当重点分析非增值作业中哪些作业是可以控制的。 经过分析研究, 发现HL公司存放裙裤夹产成品的仓库, 是在距离公司放置木衣架产成品的大仓库比较远的一个小仓库, 裙裤夹产成品组装完毕入库时, 发生了一次人工搬运费, 因大货车没法进入到小仓库的地点, 出库时又发生一次人工搬运费, 这样使得该产品的运输费比同行业高出20%左右。 为此, HL公司将存放裙裤夹产成品的小仓库和位于木衣架产成品大仓库边的车间管理人员办公室进行调换, 这样处理后, 运输费比以前下降了20%。

四、HL公司作业改进前后裙裤夹的盈利情况分析

对裙裤夹进行作业改进后, 再来看看它的成本情况, 由于原材料节约了30%, 所以由原来的0.8元下降到0.56元, 销售费用 (运输费) 节约了20%, 由原来的0.1元下降到0.08元。 裙裤夹作业改进后的资料情况如下: 销售数量100万个, 单价1.8元, 单位变动成本1.49元, 其中直接材料0.56元, 直接人工0.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0.35元, 变动性销售费用0.08元, 固定成本15万元。 根据新的成本资料, 以及原来的成本资料表再来编制裙裤夹作业改进前后的贡献式的利润表来进行对比, 如表4所示。

从表4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HL公司作业改进后的裙裤夹的利润由原来的亏损10万元上升为盈利16万元, 销售利润率达到8.9% (=16 ÷180 × 100%) 左右, 已趋近同行业10%水平。 HL公司对裙裤夹的案例分析, 体现了在生产经营中巧妙地结合本量利分析和作业分析二种管理方法所产生的作用与效益。

1.HL公司如果不经过本利量分析, 单纯的从营业利润表上看, 那么就会觉得裙裤夹的生产是亏损的, 而把裙裤夹这条生产线给停掉, 殊不知这样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2.HL公司如果只利用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法来对裙裤夹进行分析, 虽然认为该产品贡献边际总额大于零,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固定成本, 而不应该简单地认定该产品是亏损产品而停产, 但继续生产该产品则每年会亏损10万元, 会对生产管理者的心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单位:万元

3.HL公司在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作业法来对裙裤夹的生产来进行分析探讨, 则首先在经营决策上能正确判断出裙裤夹应该继续生产;其次通过作业分析可以找到该产品哪些作业是不合理的、 重复的, 是需要改进的;哪些作业是属于增值的, 是必须的而不能随意去掉的, 哪些作业是属于非增值的, 可以通过改进作业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的。 HL公司的裙裤夹经过作业分析, 在原材料购入环节和产成品入库、出库环节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作业改进, 从而把裙裤夹的单位变动成本由原来的1.75元降到1.49元, 降低了15%; 利润由原来的-10万元上升到16万元, 提高了260%;公司的总利润由原来的280 (=210+80-10) 万元上升到306 (=210+80+16) 万元, 上升了9%。

综上所述, 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 不仅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的经营决策, 提高单个产品盈利水平, 同时对于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综合的竞争力的增强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五、结语

我国的商业环境的变化, 虽然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机遇, 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这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当中一直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那么, 结合作业分析法, 企业不仅可以撑握企业经营当中利润、成本、销售量等各种数量关系的联系及变化, 更能发现引起成本变动的真正原因, 通过控制成本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赢取更多的营业利润。 不过, 作业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当中能把它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还是很少, 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更新观念, 同时加强员工业务学习, 尽量结合先进的、 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创新出适合于企业自身的一套成本管理方法, 来提升自身的优势竞争力。

摘要:本量利分析属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 作业分析属于新兴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如能将两种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结合运用, 将会对企业提升优势竞争力起到巨大作用。本文以HL公司为例, 探讨了结合运用本量利分析和作业分析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作业分析,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篇3:案例分析 何 艳

对于会议确定将在全国选取100个县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何艳玲认为,这说明此前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基层。应该说,政务公开作为一种倡导的理念,我国也有一些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并没有非常具体的细则。现在要做的试点,从政府角度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希望推动政务公开更加具有操作性。在以前的文件中政务公开更多是一种要求,没有形成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这次提出标准化、规范化是一个进步。

会议还确定,各部门要就本行业本系统主动公开的内容、主体、时限、方式等编制目录并动态更新。何艳玲指出,本质上,这种目录的编制和动态更新还是由部门自己来决定的,这可能会产生公共决策部门化的问题。应注意避免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现象。

何艳玲认为,这些年我国各级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总体上还是有进步的,东南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市民文化比较浓厚、媒体竞争激烈的地区尤为突出。因为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个人和企业决策的参考,形成了一种倒逼政府信息公开的机制。

何艳玲指出,这两年政府在突发事件情况公布上有了一定进步,就是倒逼的结果。这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逐步学习的過程,过去那种“堵”“防”“塞”的方法已经不奏效了,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信息公开、信息交流与沟通来达成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

对于政务公开,何艳玲认为,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在法律层面上出台一个统一的、比较详尽的、具体到细目的、可以直接操作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而不能由部门或者地方政府自己决定公开什么信息。

至于建立政务公开效果评估机制,何艳玲指出,这种评估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内部的类似绩效指标考核的评估,另一种是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第三方评估(比如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做的政府信息公开指数测评),后一种尤为重要。

上一篇:2010陕西村官真题下一篇: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演讲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