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

2024-05-17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精选6篇)

篇1:《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

一、复习

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

二、精读训练

1、听老师朗读课文。

说说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秋姑娘给谁写信。

3、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什么?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4、她给大雁写的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 明白信里说的话吗?

(2) 启发: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大人们吩咐什么?(路上要小心……)

(3) 小结:秋天就要过去,寒冷的冬天很快就要到来,大雁是候鸟,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当然要多加小心了。

(4) 指导朗读。

试读,体会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和爱护。

指名读。看,大雁们记着秋姑娘的话,排的队多整齐!

5、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了什么?

(1)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问:知道什么叫冬眠吗?(指某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不吃不动,好像在睡眠的现象。)

B小朋友,你们睡在被窝里,爸爸妈妈常常在夜里给你盖好被子,为什么?

C朗读句子。

自由试读,指名一男一女赛读,后齐读。

(2)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了什么。

启发:小松鼠在哪儿过冬?(树洞)

小朋友有时贪玩忘了做该做的事,松鼠贪玩忘了做什么?(忘了准备过冬的食品。)这样有什么不好?

所以,秋姑娘催它们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免得挨饿。

B、指名对图上的小松鼠说话。

C、指名读,男生读,注意语速应稍快。

(3) 指导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图)这两个孩子在干什么?(给小树穿上“冬衣”。)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结: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呀!连栽在山村的小树都想到了。多好的秋姑娘!经她一提醒,山村孩子赶快行动起来了。

指名读,女生读。

6、引读第六、七自然段。

秋姑娘写呀写呀,咦,……?……,……!(同桌一问一答,师生问答。)

小结:枫树上的枫叶不见了,冬爷爷也就来到了,这时秋姑娘放心了,高高兴兴地走了。

三、指导背诵课文。

四、质疑。

五、作业。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篇2:《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

1.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3.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4、能正确认读生字词,并认识一个新笔画,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友”和“好”。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枫叶:师述: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枫叶)师:对,是枫叶,秋天枫叶红红的,多漂亮呀!喜欢它吗?老师也特别喜欢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片漂亮的枫叶,它还是老师刚刚收到的信。(师板书:信)指导读准“信”。

2、师:你们猜,这是谁写给老师的呀?

3、(出示秋姑娘的图)是秋姑娘(师板书)娘在这里读轻声音节,跟老师读准它,谁来和她打个招呼,生读。

4、秋姑娘不光给老师写了信,还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了信,你们想收到秋姑娘的信吗?(想!)

5、秋姑娘说了,只要你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她就一定会给你写信的。

6、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完成板书齐读课题。

5、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秋姑娘给谁写了信,信里又写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瞧,播音员叔叔读得多好,要是你能和这位叔叔读得一样好,那秋姑娘肯定第一个写信给你。

1、为了能让小朋友们把课文读得好听,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她的生字宝宝,看看谁能大声地拼读出来。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朗读检查。

(1)好友 心 生 全

看小朋友都拼得这么好,秋姑娘把这些生字宝宝组成了词语,让大家读一读。

(2)摘下 好朋友们 裹上 写信 片片 准备

瞧!秋姑娘又给我们送来了几个短语,你们还会读吗?

(3)充足的食物 南去的大雁 冬眠的青蛙 贪玩的松鼠

指名读(难读的多读几遍),教师正音,齐读。

(3)秋姑娘看到我们读得这么好,她可高兴了,调皮的生字宝宝们也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他们一下子都钻进了秋姑娘的信里,快让我们拿起书来读一读课文吧!看到这些生字、新词宝宝们,你可再多读几遍。

看到你们都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小朋友们,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找一找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呢?

(4)、指名回答,出示媒体图片并板书,读好这四个词。师:他们都是秋姑娘的什么?(出示好朋友)

师:你有好朋友吗?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师:恩,好朋友是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秋姑娘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认真,要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可看好了(摘枫叶)

三、指导朗读第6小节

1、咦,你们发现了什么呀?(指名说――枫叶没了)

2.(边说边出示)枫叶不见了,真奇怪,他们到哪儿去了呢?咱们来问问秋姑娘吧。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 谁来读好咦这个语气词。(再奇怪点,好奇点)指名齐读

●谁能把这个小问号读出来呢?(边说边将“?”标红)你来问!

● 谁来说一句带有问号的话呢?也就是问别人一个问题?随便什么问题都可以(指名说)

●我们一起来好奇的问一问秋姑娘吧!

3.美丽的枫叶到底去哪儿了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课文,看谁读得最仔细!

四、指导朗读第7小节

1.谁来告诉大家,美丽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呀?

(出示)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2.原来枫叶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呀!知道了答案,你们高兴吗?(“!”标红)一起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吧!老师觉得你们可以再高兴点儿,再来读一遍!

3.(整体出示两句话)这两句话一问(指?)一答(指!),下面老师来问,你们回答,好吗?(你们回答的真好呀!)再请男生来一问问,女生来回答。

五、指导读好第一小节

1.是啊!秋姑娘摘下了一片又一片的漂亮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去了一封封充满关爱的信。这“一片又一片”就叫“片片”。(出示词卡:片片枫叶)一起读好这个词。

2.师引读——“秋姑娘摘下 。”(边读边出示句子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师引读:

指名读,(再多点的枫叶)齐读。

六、指导读2至5小节

(一)、指导读好第一封信

师:师:秋姑娘在秋风里写了一封又一封,把信都寄了出去,信送到了大雁的手中,大雁左看右看,急得直嚷嚷(多媒体播放大雁的叫声):“看不懂,看不懂,谁能帮帮我呀!”师: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愿意』(点击出示第二段内容)生练读。

师:谁来跟老师比赛读读?评一评。

师:我读好这段有一个小秘密,想知道吗?(给“多加小心”加着重号)就是抓住了“多加小心”来读。用上我的秘密试试看。

师:这回能赛过老师吗?生读,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读好第三、四、五封信

过:(多媒体出示青蛙、松鼠、孩子说话):“快、快快,看看秋姑娘给我们的信里说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帮谁读呢?

若学生说喜欢第二封信,则教学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封信。

5、我们一愿意帮助小青蛙的小朋友一起再把秋姑娘的信读给小青蛙听吧!

(三)若学生说喜欢第三封信,则教学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封信。

(四)若学生说喜欢第四封信,则教学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读第四封信。

5. 多好的秋姑娘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一齐再把这四封信读一读啊?

分组读。

七、秋姑娘就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冬天终于来了。(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枫树图,指导读好最后两个自然段。)师引读:

八、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师:爱读书的孩子是老师最喜欢的。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秋姑娘的信》,那么让我们拿起书把它连起来美美地朗读一下。

指板书总结: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九、教学生字:

1、秋姑娘见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可爱,十分喜爱你们,可是现在她必须要走了,临走是特意留下了两封信给你们,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出示映在枫叶图上的生字)

2、看,第一封是一个新笔画,书空

师:认识了这个新笔画,快来看看第二封吧, 哦,这是两个生字,秋姑娘希望大家能把这两个字漂漂亮亮地写在田字格里。谁先来大声地读一读。

3、指名口头扩词

师:看,它多孤单呀!给他们找朋友吧!

4、说记忆方法(书空笔顺,说结构,熟字记忆)

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6、师提醒:小朋友们学得多认真呀!写字之前看看三个一做到了吗?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7、最后,秋姑娘还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她想想,她还要给谁写信,要写些什么?想好后下一节课告诉她。

板书:

秋姑娘的信

好 大 雁 撇点

朋 青 蛙 好 友

友 松 鼠

篇3:《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七

师: (拿出几片枫叶) 这些就是秋姑娘给小青蛙、大雁、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 (神秘地) 想知道上面写些什么吗?

生:想!

师: (随手拿起一片枫叶) 那我就给你们读一封吧! (佯装仔细看了一下) 这封信是秋姑娘写给小青蛙的:

亲爱的小青蛙:

冬天快要到了, 你睡觉时可一定要盖好被子, 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呀!

你的朋友:秋姑娘

师: (疑惑地) 奇怪!枫叶上明明什么字也没有, 我为什么还能把信读出来呢?

生:老师是猜出来的!

师:对了!我是猜的。不过, 我可不是瞎猜, 而是把课文读了好几遍才猜出来的! (举起其余几片枫叶) 剩下的这三封信, 你们也像我一样读几遍课文, 再来猜一猜, 读给大家听, 好吗?

生认真地朗读课文, 不一会儿, 纷纷举手。

师: (拿起一片枫叶, 交到一位同学手上) 告诉大家, 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生:这是写给南飞的大雁的。

师:那就请你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

生:亲爱的大雁:

冬天就要来了, 你们要往南飞, 路上一定要小心!

你的朋友:秋姑娘

生读其余几封信略。

师:秋姑娘写好这些信, 就请秋风把它们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们。枫叶信随着秋风飘呀飘呀, 很快, 小青蛙、大雁、小松鼠和山村的孩子都收到了秋姑娘的信, 它们读了信, 会说些什么呢?

生1:它们可能会说:“秋姑娘对我真好!”

生2:它们会说:“秋姑娘对我这么关心呀!

……

师:秋姑娘对自己的朋友们这么关心, 朋友们也想关心她并感谢她, 于是, 他们就请我们在这片枫叶上 (拿出又一片枫叶) 给秋姑娘回一封信, 小朋友们愿意帮他们吗?

生:愿意!

师:出示 (枫叶为背景)

亲爱的秋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朋友:小青蛙 (大雁、松鼠、山村的孩子)

生: (纷纷交流)

生:亲爱的秋姑娘:

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冬天就要来了, 你要保重身体, 多穿点衣服!

你的朋友:小青蛙

生:亲爱的秋姑娘:

你对我太好了!谢谢你!天冷了, 你可不要受凉了!

你的朋友:大雁

…………

师:秋姑娘带着朋友们对她的关心就要离开我们了, 冬爷爷也快来上班了, 天气会越来越凉, 小朋友们愿意学着秋姑娘的样子也写一封信来关心我们身边的同学、家人或是老师吗?如果愿意, 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附学生的“信”)

亲爱的爸爸:

天气凉了, 你骑车上班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呀!

你的儿子

亲爱的老师:

冬天就要来了, 天气冷了, 你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 不要冻感冒了!

你的学生

……

教学反思

增加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中, 学生每读一个词、一句话、一篇课文, 都是一次语言的积累,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读, 这些语言只能是机械地存入学生的大脑中, 时间长了, 便会渐渐淡忘, 甚至丢失。因为他们很少有运用的机会, 久而久之, 自然会消失。因此, 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机会,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 从而成为“活”的积累。因此,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 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理解中读, 读有所知, 读有所得,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由此可见, 朗读也是促进学生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充分的朗读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阅读量少, 词汇比较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比较单一有限, 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就是依靠他们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而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上面的教学中, 我“故弄玄虚”, 说能读出枫叶上的信, 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情境, 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变泛泛被动的朗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 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充分阅读来积累语言材料, 来对语言“内化”, 为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作铺垫。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 为的是吸收”, “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 并积少成多, 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 或读而不熟, 有了意思, 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 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 多读, 熟了, 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心思而顺理成章。”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会写, 但口头表达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创设情境, 促进语言内化。学生习得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 就是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内化语言, 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他自己的语言。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 我用几片小小的火红绚丽、具体可感的枫叶为引子, 创设了读文、猜信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秋姑娘或是她的朋友小青蛙、松鼠……并通过这些角色的体验, 有效地激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在和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中, 对文本语言进行大胆重组和再创, 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同时, 在读文、说信的过程中, 他们深切感受了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 “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种子就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心田种下。

篇4:秋姑娘的信

学完《秋姑娘的信》后,老师说:“冬天快要到了,秋姑娘还要写好多好多的信,可她怕来不及,你们能学着课文的样子,帮她写几封吗?”

小米的作业: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知了,叫它快快起床,和自己捉迷藏。

一封写给小鸟,对它说:“你好呀!”

一封写给小白兔,让它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学校。

再写一封给小蚂蚁,让她快来和自己玩耍。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给秋姑娘写了信。

不合格的原因:

没有写出秋姑娘对朋友们的关心与体贴,语言不够生动。

老师的话:

小米呀,课文里的秋姑娘会关心别人,懂得让小动物们做好过冬的准备,可是你写的秋姑娘却不会关心别人。到了寒冷的冬天,这些出来玩的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能用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来体会秋姑娘对动物的关心,努力去发现还有谁会需要得到秋姑娘的帮助,那就更好了。让我们从你的文章中感受到关心他人的温暖,增添彼此爱的力量,展示我们美好的生活,好吗?另外,如果你能给每位收信人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老师相信,你的文章读起来会更加精彩!

小米:老师,我明白了。您瞧,我修改的文章怎么样呀?

小米新作: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调皮的知了,叫它们不要忘记准备食物,不要等到没东西吃时又向蚂蚁借。

一封写给懒惰的寒号鸟,叫它快快做窝,别冻着了。

一封写给聪明的小白兔,快准备好充足的胡萝卜和青菜。

再写一封给勤劳的蚂蚁,冬天到了,该休息休息了。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篇5:《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理解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教学准备:

秋姑娘图、枫树图(枫叶可拿掉)、南飞大雁图、青蛙冬眠图、松鼠玩耍图、山村孩子游戏图、音乐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秋天到了,枫叶红了,秋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来了。(出示秋姑娘图)来给秋姑娘打个招呼吧!(学生打招呼)瞧,秋姑娘正忙着摘下片片枫叶,给好朋友们写信呢!

2、过渡: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信中又写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细读文

1、放文录音,学生听后说一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师相机出示:大雁南飞图、青蛙冬眠图、松鼠玩耍图、山村孩子游戏图

过渡:秋姑娘给大雁的信中写了些什么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看图,师述:秋天到了,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方飞去。提问:大雁为何要“南去”?

(3)哎哟!大雁在南去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危险?(指名讲)

(4)指导朗读。

原来,大雁在南去的路上会遇到这么多困难与危险呀!怪不得秋姑娘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呢!谁来当秋姑娘关心关心大雁。(指名读)

3、学生自学第三至五自然段

(1)师: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请你选择一封信读两遍,体会一下秋姑娘是怎样关心好朋友的。再学着秋姑娘的样子给同桌读一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

B、看图理解“冬眠”。指名说一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冬眠。

C、提问:冬天冷不冷?你在哪里睡觉?暖和吗?

看青蛙冬眠图,说一说青蛙在哪儿睡觉?盖被子了吗?

谁来当秋姑娘提醒一下小青蛙。(指名说)

D、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看松鼠玩耍图,请学生说一说小松鼠在干什么。

B、谁来当秋姑娘催一催贪玩的松鼠。(指名说)

相机指导理解“充足”(可让生做动作)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五自然段

A、指名读。

B、提问: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小树裹上“冬衣”呀?

(指名说)

、谁来当秋姑娘提醒提醒山村孩子。(指名说)

D、指导朗读。

E、你们看,山村孩子已经给小树穿上“冬衣”了。

、拓展训练

(1)师:瞧,秋姑娘还在不断地写信呢!咱们小朋友都爱帮助别人,咱们也来帮秋姑娘写信吧。

(2)准备给谁写信呀?告诉他什么呢?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说后评价(如:你真会关心人、我替×××谢谢你等)

6、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

(1)师问: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生答)

(2)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树上的枫叶不见了,冬爷爷也来到了,秋姑娘放心了,高兴地走了,老师也想当秋姑娘和你们一起给好朋友送信,好吗?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文。

四、指导写字

A、出示生字,认读。(指名读、齐读)

B、学生按笔顺写字。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文。

2、采集几种落叶,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篇6:《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读懂课文,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的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3、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准、读好课文。

资源利用:有关课件、词卡等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入境

1、出示一片枫叶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这是老师刚刚收到的信。

2、指导读准:“信”

3、师:老师看得出来,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都画着一个问号,说吧,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4、[多媒体出示]秋姑娘图

指导读准:“秋姑娘”

5、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看课文。

<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生齐读课题。

听老师读课文。要求找出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

二、初读感知

1、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看秋姑娘都给谁写了信。

2、交流,相机指导读准:“好朋友们”、“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师:小朋友们,大家先把这段话读一读,待会儿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就让他代表小朋友们去告诉大雁。

[多媒体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生练读)

2、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准:“小心”及整个句子。

齐读。

师:秋姑娘为什么让大雁“路上多加小心”?

3、谁来把秋姑娘的话说给大雁听?

说的时候,应带着什么样的表情?

[多媒体出示]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

师:瞧,大雁们听了秋姑娘的话,排的队伍多整齐呀!它们一定会一路顺风的。

4、[多媒体出示]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配音:“快,快,看看秋姑娘给我们的信里说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那咱们快把三段话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在小小组里练说,待会儿讲给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听。

(生以小小组为单位,自学三、四、五小节,师巡回指导。)

5、交流汇报。

(1)重点指导读准:“生病”、“食品”、“裹上”

(2)读准句子。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指名学生分别把秋姑娘的话讲给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听。

(4)相机讨论:

秋姑娘为什么让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秋姑娘为什么让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让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呢?

6、激情想象

(1)小朋友们,秋姑娘还会写信给谁呢?写些什么呢?小小组里说一说。

(2)全班交流。

7、秋姑娘在秋风里,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多媒体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上一篇:高效课堂培训之感想下一篇:一次成长的历练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