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

2024-05-05

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共13篇)

篇1: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

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

20全国爱耳日时间为:年3月3日

国际爱耳日简介

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3月3月,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20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CRRCD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出席人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总助理、Catherine Le Gales-Camus医生以及中国各高层领导。

这次会议除了达成“北京宣言”:创立“国际爱耳日”(为促进全球听力保健的行动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作准备)。每年国际爱耳日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其开展大范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

后来,国际爱耳日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如:Sound Hearing 2030,CBM,Hearing Conservation Council和国家所提倡,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越来越多成员国开展了爱耳日的主题活动。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国际爱耳日的节日背景

我国爱耳日被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经中国残联、原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

20,由中国残联、原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建立国际爱耳日的倡议。中国残联负责人表示,国际爱耳日的设立是中国对全球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估计数字,全世界3.6亿多人有听力残疾,中国有听力残疾人2054万。

全国爱耳日祝福语:

1、悠扬的乐曲要倾耳细听,快乐自会入心境;忠诚的语言要洗耳恭听,休养自会渐提高;烦恼的事要充耳不闻,如意自会伴左右;全国爱耳日,爱护耳朵,保护听力,愿你爱耳日幸福无限,快乐常在!

2、美妙的音乐需要双耳倾听,领会优美的旋律;别人的忠言需要双耳恭听,增添知识和经验;人生的精彩需要双耳聆听,体会生活的真谛。全国爱耳日,愿你保护好耳朵,做个健康幸福的人!

3、选择美妙的声音,点击快乐的节奏,复制动听的音乐,删除繁杂的噪音给耳朵一个快乐的家,还耳朵一个享受的舞台。全国爱耳日,祝你听出轻松快乐,听出宁静祥和,享受全新自我!

4、全国爱耳日,愿你拥有一双健康双耳,听出世界的妙音,听出生活的福语,听出人生的真谛,听出生命的光彩,听出时光的美妙,听出心灵的感悟。愿你听得开心,幸福永远!

5、美妙音乐在耳旁,心情愉快乐开怀;嘈杂噪音耳畔鸣,愁眉苦脸心烦躁。听力健康很重要,千万别把它当玩笑。远离噪音保护耳,健康生活永环绕。全国爱耳日到了,愿你耳聪目明,幸福美妙!

6、今天,让我们向五官中唯一“天各一方”的兄弟道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常年为我们接收着世间美妙的声音,使我们更加灵动、敏锐。我们将爱护你们,一生一世!

7、电视的音量放小点,音箱的声音调适当,噪音的环境躲远点,耳朵的健康保护好,全国爱耳日,爱护听力,愿你收听八方快乐,聆听如意无限!

8、竖起耳朵,聆听人生的精彩;伸长耳朵,倾听世界的妙音;张大耳朵,细听生活的美妙;关爱耳朵,领悟生命的真谛。全国爱耳日,愿你关爱双耳,越听越精彩!

9、口齿伶俐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眼睛明亮可以欣赏世界的五彩,耳朵灵敏可以倾听美妙的声音。五官是我们一生的朋友,缺少任何一项我们的生活都会留下缺憾。全国爱耳日,爱护耳朵,幸福生活!

10、耳朵不是摆设,生活处处都用它。倾听美妙的音乐,聆听大自然的乐曲,恭听朋友的忠言,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愿你爱护耳朵,让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11、眼睛为我们打开一扇门,耳朵却足以关闭整个世界,当我们能够听到的时候,多多用心去感受,享受每一份温存。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听见,但至少我们有这些快乐的回忆。

12、鸟儿在枝头鸣叫,是为你传送胜利的信号,因为你能够听到,世界真的很美好,不要嫌这一切吵闹,你从没想过失聪之人有怎样的喧嚣,发现一切美好,为自己骄傲。

13、喳喳的鸟叫带给你快乐,潺潺的流水送给你欢畅,声声的蛙鸣带给你愉悦,呼呼的清风送给你开怀,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聆听自然的美妙,愿你乐无边,福无尽!

14、眼见为实未必真,耳闻为虚未必假。生活处处需用耳,耳聪目明心灵通。美妙生活难离耳,失聪之人痛欲绝。与人交流有障碍,美妙之音难入耳。全国爱耳日提醒你,保护耳朵,过幸福生活!

15、世界的妙音,要用耳朵去聆听;心灵的美好,要用耳朵去倾听;人生的精彩,要用耳朵去旁听;幸福的日子,要用耳朵去细听。全国爱耳日,愿你关爱双耳,听出世界的精彩!

16、用耳朵倾听《中国好声音》,用耳朵倾听相声与小品,用耳朵倾听外国的电影,用耳朵倾听父母的叮咛。全国爱耳日,用耳朵倾听世上美丽的声音。

篇2: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

全国科普日是哪一天

9月17-19日

全国科普日历年主题

20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预防疾病,科学生活

科技促进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

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创新发展 全民行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通知

各县(市、区)科协、教育局、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科技三会”、省“科技两会”精神,切实履行 “四服务”工作定位,激发全社会和公众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和省《关于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市科协、市教育、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地震局)决定联合举办20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主要内容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各部门、单位要以“大力普及传播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大力促进公众理解高新科技、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好现场和线上科普活动。详细内容见《2016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

二、时间、地点和名称

2016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启动仪式定于2016年9月19日在长安区金谈固嘉园小区广场举行,9月17日23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部分活动可提前启动,主题贯穿全年活动。悬挂条幅,名称统一为:2016年×××市(县、学校、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活动。

三、有关要求

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务求实效,坚持“高效、勤俭、务实”的原则,围绕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互动体验,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突出重点活动,抓住重点人群,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各部门、单位要及时上报重点活动,于2016年8月8日-9月2日登陆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网站填报重点活动登记表(申报内容参见附件1)。9月2日前,将重点活动登记表(每个单位至少3项)电子版发至市科协普及部邮箱。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注意收集活动信息(包括相关图片、影像资料),挖掘先进典型,于2016年9月2日-10月28日登录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网站提交总结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图片3-5张)。推荐的优秀项目包括 “2016年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优秀单位”、 “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今年还将加大对网络在线传播活动的考核表彰力度。9月30日前,将拟申报奖项申报表及相关图片电子版发至市科协普及部邮箱。

篇3:改天是哪一天

下班赶去见面的地方,老远就看见她跟我招手,那一刻,我的内心,既欣喜又兴奋。欣喜的不单是见到她,更多的是打心眼里高兴这样的见面方式,随性而为,想到就约,约到就见。

不禁想起昨晚临睡前,三岁多的女儿一本正经地问我:“妈妈,改天是哪一天呢?”被她这么一问,我突然内疚起来。在此之前,我经常跟她说:“你乖乖听话,妈妈改天就带你去海边玩”,“你乖乖看书,妈妈改天带你去儿童乐园玩……”由于忙碌,这种“改天”的计划便一再搁浅。

仔细一想,其实不仅对孩子,我们大人之间,喜欢用“改天”这个词的也不在少数。和朋友联系,喜欢说“改天我们见面吃饭啊”,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喜欢说“改天回去看你啊”,讨论一些问题,喜欢说“今天就到这里,改天再说”……类似这种,总离不开“改天”两个字。这种看似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正透着漫不经心的敷衍。

印象很深的是香港电影《秋天的童话》。出演文艺女青年的钟楚红为了小开男朋友到纽约求学,投靠周润发饰演的远房亲戚。爱情开始的时候,红姑缺一个书架。发哥说:“我帮你打一个。”红姑说:“好啊,改天麻烦你。”发哥说:“今天就今天,明天就明天,改天是哪天?”于是立刻做了一个书架。于是,爱情从此萌发。而爱情结束的时候,红姑要从唐人街搬去长岛,发哥一脸惊愕,全部家当买的礼物在手里越捏越紧。红姑说:“你来长岛看我啊。”发哥勉强笑:“好,改天啊。”红姑说:“好啊,改天。”请脑补一下当时分手的凄凉场面。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后,我都很想哭。“改天,改天是哪天?改天是多久?”这样的“改天”,是一种无奈的放手,更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

读大学时,和几个好朋友计划去北京玩玩。计划的时候,兴奋无比,小到坐哪一班火车,大到去哪些景点,都一一做了计划。可是,每次都未能成行。毕业两年后,我一个人去北京旅游。虽然还是充满憧憬,但是,却少了那种结伴而行的新鲜和兴奋。

选自《羊城晚报》

篇4:2022全国消防日是哪一天

今年消防宣传日的时间是:公历2022年11月09日,农历十月十六,那天是星期三。

篇5:全国爱肝日是哪一天及主题

全国爱肝日由来

北京大学田庚善教授和山东临沂肝胆病医院院长山东医专徐向田教授等,于12月20日联名首次向全国人大、卫生部等十六个部门提出设立全国爱肝日。并在网上发表“在我国设立全国爱肝日建议书”。

建议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为主,联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预防医学学会和中国中医肝病学会等,在原“爱肝宣传日(南京二院、北京地坛医院举办)”、“乙肝宣传日(卫生部健康报20开展,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204月26日开展“爱肝日”;山东省临沂市肝胆病医院年9月16日在人民广场开展防治乙肝宣传)”已进行多次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广为人知的“全国爱肝日”。 日期最好选在每年的3月18日或9月16日,因这两个日期前后10日内无全国性重大节日。利用这段时间,在全国进行一次防治肝炎肝病的`大规模宣传和健康教育,使公众树立防治肝炎肝病的健康意识,降低乙肝、酒精肝等肝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的健康。3月18日,科林肝病防治基金会赞助的“全国爱肝日”网站开通。

篇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19:“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交通安全教育”

:“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消防安全教育”

:“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校园安全”

:“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篇7:全国爱耳日是哪一天

2020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几月几日

2020年12月02日,星期三,农历十月十八

全国交通安全日是每年12月2日,于2012年12月2日设立。该日的选定主要考虑每年12月2日中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意义

国家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为切实增强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2020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哪一天

2012年,公安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将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请示》(公部请〔2012〕83号)。2012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2年起,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2018年11月15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即日起至12月底,共同组织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据统计,截至2012年10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2.56亿人,近5 年来每年平均新增机动车1600多万辆,新增驾驶人2000多万人,相当于199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实现了稳中有降,但总量仍然较大,并且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截至2018年第七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亿辆,与2017年底相比增加1556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与2017年底相比增加2236万人。

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相反的是,2018年以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520起,同比下降24.2%;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95起,同比下降13.6%;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5起,同比下降44.4%。

全国交通安全日确定为12月2日的原因

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篇8: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是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二。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篇9:小年是哪一天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罢!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

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然后开心的迎接昔新年。小年期间汉族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篇10:立夏是哪一天

2015年立夏是几月几日?

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2015年立夏时间为:5月6日。

立夏的来历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平静书斋(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 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 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养生注意事项

立夏后天气渐热,雨量较少而大风天气较多,故而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失去。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生理机能失调———易出现“上火”症候———造成咽干口燥、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口腔溃疡、痤疮等病症。故立夏时节要防止“上火”: 首先要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或辛辣之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多喝点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这样既能 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养心强心的目的;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供给,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多饮水,以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 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之目的;老年人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以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预防心病发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清 火的药物。

篇11:谷雨是哪一天

20谷雨时间:年4月19日 23:29:23,农历2016年三月(大)十三。

谷雨是什么意思: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谷雨的习俗:

赏牡丹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河南”>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祭海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过去,渔家由渔行统一管理,海祭活动一般由渔行组织。祭品为去毛烙皮的肥猪一头,用腔血抹红,白面大饽饽十个,另外,还准备鞭炮、香纸等。渔民合伙组织的海祭没有整猪的,则用猪头或蒸制的猪形饽饽代替。旧时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贴禁蝎咒符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还有一只大蝎子。画上印有咒符。雄鸡治蝎的说法早在民间流传。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孙悟空猪八戒敌不过蝎子精,观音也自知近他不得。只好让孙悟空去请昴日星官,结果马到成功。昴日星官本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书中描写,昴日星官现出本相--大公鸡,大公鸡对着蝎子精叫一声,蝎子精即时现了原形,是个琵琶大小的蝎子。大公鸡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在山坡。山东民俗也禁蝎。清干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

摘茶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食香椿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祭仓颉

陕西白水县谷雨祭祀文祖仓颉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桃花水“洗浴

篇12:小寒是哪一天

小寒三侯

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雉在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日期计算

计算公式:[Y*D+C]-L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5.4055,20世纪=6.11。举例说明:1988年小寒日期=[88×0.2422+6.11]-[(88-1)/4]=27-21=6,1月6日小寒。例外:1982年计算结果加1日,减1日。

小寒吃什么好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篇13:春分是哪一天

春分时间是月20日 18:28:35 农历:二月(大)廿三

春分的计算方法

春分计算:[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春分的C值=20.646。

举例说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春分习俗

1、竖蛋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2、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3、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6、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养生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究其原因,无一不是阴阳失调之故。平衡保健理论研究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将会有益于我们人类健康。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上一篇: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下一篇:谈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