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作文指导

2024-05-05

导游词作文指导(精选8篇)

篇1:导游词作文指导

一、课前小条

二、杂诗(范读、自读、讲解字意,理解意思,齐读)

三、导游词教学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听——“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山山和水水。”谜底是一种职业。(导游)

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历史变迁,就需要请一名高素质的导游为我们作讲解。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叫做“导游词”。最近,有一批外国游客要来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如果请你来当导游,你怎么向游人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准备一份精彩导游词,做一名出色的小导游!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中国的世界遗产,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其作用是:一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是宣传旅游景点。所以我们在介绍的时候,要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适时地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导游词,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3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段话,看看张导运用了哪些方法来介绍颐和园的长廊的?(过渡句、列数字、互动交流、举例子、引用历史故事传说等)

师小结:看来,要写好景点部分的导游词,就要掌握一定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筛选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引用历史故事传说诗文对联等方法讲述景点,让游客真正游有所得。(相机板书:列数字、举例子、引用)

3.师:除了这些方法,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有些什么方法,能吸引游客?(比喻、拟人、丰富的词汇等)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比如: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祝愿大家旅途愉快!

(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语言生动,栩栩如生。在导游词中,你应该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口语,多用短句子,避免使用拗口的词语。这样,不仅讲着顺口,听着也轻松。在介绍中,你可以把本无生命的景物赋予生命,把静态的景观变成动态,从而激发游客的兴趣。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巧妙地引用这些资料,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如下文对“秦兵马俑”的介绍,就使游客啧啧赞叹、笑声不迭:

“大家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轻微的呼吸声?”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游览顺序

要求: 1.导游词2.选取有特点的内容向大家介绍。3.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4.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过渡段景物特点 列数字 作比较 引用资料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颐和园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张,大家可以称我张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这里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这些画面可以说是我国文化

好,下面可以选取你喜欢的背景拍照留念,请大家注意安全和公园卫生,自由活动十分钟,之后我们就去万寿山了。

篇2:导游词作文指导

习作目标:

长城、故宫、颐和园、秦兵马俑及新建的奥运鸟巢、水立方等旅游景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这些宝贵遗产和美丽景色,让我们也做回导游,试着来介绍一下它们。那么导游词如何写呢?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要求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写导游词的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你要介绍的一个景点如是介绍长城还是鸟巢。在写导游词前必须先确定下来。

第二步:搜集你要导游景点的相关资料。1.最大旅游特色是什么。2.它的形成背景等。

3.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尽可能的收集。

第三步:开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筛选最能打动游客的资料,作为导游词素材。第四步:开始撰写导游词

三、导游词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分述: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参考资料:

山一碧 万山丛中 万仞高山 万山矗立 万木葱茏 峰回路转 泉水叮咚 喧腾飞溅 喷珠吐玉 汩汩细流 明澈清冽 晶莹明澈 一泻万里 万丈狂澜 浩浩荡荡 浊浪滔滔 震耳欲聋 河水茫茫 一望无际 一马平川 沃土千里 一碧千里

山清水秀 景色宜人 春色满园 凉亭水阁 古色古香 目不暇接 花团锦簇 鸟语花香 迷人的春 早春二月 阳春三月

生机勃勃 朝气蓬勃 千枝吐蕊 万绿丛中 小草含青 新树茁壮 嫩黄的杨柳 待放的蓓蕾

夜幕轻垂 夜幕初降 夜色朦胧 夜色阴沉 半夜三更 深更半夜 夜深人静 华灯初上 华灯放明 明灯万盏 万家灯火 灯红酒绿 灯光昏暗 灯光昏黄 景色迷人 奋发向上 茁壮成长 三五成群 热闹欢腾

范文:

长城导游词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陈梓婷,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篇3:目的论指导下导游词的翻译策略

(1)目的论

目的论( S k o p o s T h e o r i e s ) 是在德国以莱斯(K.Reiss)为代表的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由莱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J.Vermeer)提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是为目的服务。在翻译时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首要法则是目的原则,译文的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目的性原则为最高原则,这里目的是指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

(2)目的论三原则

(1)目的性原则:正如弗米尔所说,“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目的并为其目的服务。”(Vermeer, 1978:182)翻译行为由其目的所决定。这意味着接收者是决定目标文本目的的主要因素。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

(2)连贯性原则:连贯性指译文应当具有可接受性,即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目标文本在译文的交际语境和文化中要有意义。

(3)忠实性原则:忠实性指原文与译文间的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其他翻译理论所说的对原文忠实,但对原文忠实到何种程度,则要看译文目的和译者本身的理解。

2导游词的文本功能及特点

我们知道,旅游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欣赏美景,它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文化活动,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奇山秀水的同时,还更愿意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所以导游词应兼具“信息功能”“表现功能”和“呼唤功能”。由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存在着文化隔阂,在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差异较大,导游词英译要做到原语与译语的完全对等几乎不可能,译者要从多方面考虑译本的可接受性,尽量减少文化障碍。我们发现许多导游词翻译看似背离原文,实则是实现了对原文本信息的完美表达,既让外国游客了解旅游景点的概况,也减少了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这种特点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目的性原则是一致的。

3目的论指导下导游词的翻译策略

导游词是集信息、表达、呼唤功能于一身的特殊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吸引游客。一个好的导游词文本应该包含足够的信息、流畅的叙述和恰当的问题等。语言要求准确简洁,雅俗共赏,让不同水平的读者都能理解和接受。旅游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为游客服务的过程,所以译者翻译导游词时也应具备服务意识,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在原文与译文信息对等的基础上达到其目的功能。翻译时尽量避免使用不明确或陌生化的表达。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译文让读者接受的目的。基于此,以下以一些景区导游词的翻译为例,探讨导游词英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策略:增译、减译、改写、类比等。

(1)增译

增译法是指对导游词原文本中具有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信息,比如历史人物、相关典故等,在翻译时进行注释或解释性说明,让接受者理解得更加透彻。

例1 :大雁塔,鼓楼,是唐代留下来的建筑,您还可以去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去洗温泉浴。

译文:Dayan pagoda, Gulou,Tang left the building, you can also go to Huaqingchi to take a bath in the hot springs baths,which is said to be the bathing place of Yang Guifei (Yang Guifei who was a beauty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she was the most favorite imperial concubine of Emperor Tang Xuan Zong).

对于“杨贵妃”,中国文化背景的人都很熟悉,但是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杨贵妃是个模糊的概念,因此需要对这一点加以注释,使外国游客对杨贵妃和她生活的时代有所了解。

(2)减译

汉语中存在大量中国文化特色的四字成语、古诗词及典故等,广阔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方言和文化。导游词中也会涉及大量这样的信息,中国人视为文化瑰宝的这些成分,无相关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却会迷惑不解,不知所云。因此导游词翻译时对此类异化成分可予以删减,只保留主要内容,以达到交际目的。

例2 :为让客人尝到精美风味,所有烤鸭都是现吃现烤。纯北京白鸭,果木挂炉烤制,不到40 分钟就能品尝到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的正宗烤鸭。

译文:In order to let the guests taste the delicious flavor,Beijing Roast Duck Restaurant uses the finest Beijing Ducks which are only roasted after your order. Preparation takes 40minutes, and then we will serve you with a delicious golden red Beijing Duck with crunchy skin.

这段介绍北京烤鸭的译文中,刻意删减了让外国游客感到陌生的说法,如:果木挂炉烤制、纯北京白鸭,省去不译这样的异化成分,不仅没有影响译语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还实现了导游词的最终目的,即交际功能。

(3)改写

改写意为改变原文的某些成分以适应新的情境或目的。改译即译者改变原文的形式或内容,以满足译语接受者群体的需求,或达到翻译的特定目的。

例3 :“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传神描绘了潭瀑峡的秀美风光。在这里你也可以欣赏到耳鬓厮磨、窃窃私语的情人瀑。

译文:Tanpu Valley has pretty scenery. Springs murmur here and there, and you can see pools and waterfalls everywhere.Many other scenic spots also spread here such as Lovers Waterfall like intimate whispering lovers.

汉语习惯句子前面铺开陈述,后面再指出重点,英语则更多是直奔主题。所以这段译文,打破原文的句子结构,将潭瀑峡提到句首。这样改写符合一般的思维方式,并把汉语中的“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这样的四字结构进行转换。改写策略可以让译语结构更加简洁清晰。

(4)比较和类比

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导游尽力描述,外国游客还是听得一头雾水,更糟糕的情况是,游客在试图努力理解其真正含义的过程中也丧失了继续游玩的兴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比较和类比的翻译策略对中文导游词进行处理,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文化信息进行替代。

例4 :(1) Confusious(孔夫子)——Aristotle of ancient Greece

(2)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梁山伯与祝英台)——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3)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它是伊斯兰教在西北的居住地和传播中心。

Yinchuan, the ca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honored as a smaller Mecca, and has been a center of Islamic education in the Northwest.

4结论

在翻译目的论理念下,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翻译。英文导游词的主要目的是向外国游客传递景点信息,弘扬中国文化。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的隔阂是导游词翻译中的最大障碍,因此翻译时应根据翻译要求,以目标读者即游客为出发点,对原文信息灵活处理,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以满足读者的兴趣要求,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导游词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导游口译工作和旅游活动的成败,甚至中国在外国游客心中的形象。本文只是在这方面作了初步讨论分析,导游词的英译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导游词英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Vermeer,H.J.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ng[M].Heidelberg:Heidelberg University,1978.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2(4):30.

篇4:导游词写作指导及习作评点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些名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互动空间】

妍妍:老师,我去过许多地方旅游,可我不知该如何下笔去写导游词。

老師:本次习作,是让我们介绍一处“世界遗产”,为它写导游词。写导游词前,同学们要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再选取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圆圆:哦,我知道了,要选“世界遗产”来介绍。可是如何来介绍呢?

老师:写作前要搜集这一处“世界遗产”的资料,并将有特色的内容进行整理,了解该“世界遗产”的历史故事、自然风光背后的故事、传说,为写导游词积累丰富的素材。

帅帅:搜集好了资料,如何系统地介绍呢?

老师:导游词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有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首先向旅游者表示问候、欢迎,并进行自我介绍;其次介绍景观的概况和旅游价值,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再次对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景观进行详细讲解;最后对旅游者的合作表示感谢及祝福。

田田:按照这样的框架写就可以了?

老师:是的,不过要注意,介绍时,对选择的内容还要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导游词的基本内容是介绍景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观。景观分为哪几类你们知道吗?

尧尧: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指自然风光、地质地貌、丰富资源、景物形成等;人文景观指历史渊源、传说、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等。

老师:是的,在作文时,要挑选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介绍时,还要注意用好常用语,如:看、瞧、快来看、往远处瞧,等等。

妍妍:就是要注意口语化。

老师:对,还要注意语言风趣幽默,态度亲切有礼。

篇5:导游词作文

游李白故里,品诗仙神韵。

让我们一起游览李白纪念馆,感受博大精深的李白文化。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了安陆。在这里,他同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为夫妻,生下一双儿女,并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十年漫游生活。期间,他西入长安,东游吴越,南泛洞庭,北抵太原,上下求索,以想象瑰丽、格调俊逸的诗歌唱出了盛唐最强音。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巅峰。李白被誉为“诗仙”、“诗圣”,千百年来,他那脍炙人口的诗作,不但在中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而且走出国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古今尊国士,中外仰诗仙。”

安陆历代传承李白文化,晚唐时期兴建了安州城西楼,称为太白楼;宋代开始在白兆寺兴建太白堂,以纪念李白;元代因为李白字太白,而太白金星在中国古文化里又称长庚星,所以在白兆山兴建了长庚书院;明清时期,多次对安陆古城西楼即太白楼,进行修葺扩建,并在白兆寺太白堂塑李白像以供游人瞻仰。历代名人来到安陆,都要来到我们现在所在的白兆山,揽胜寻幽,追寻诗仙足迹,留下精美绝伦的诗作。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李白纪念馆,为三重檐庑殿式建筑。楼高32.5米,建筑面积6370平方米。庑殿是古代汉族建筑中的一种屋顶形式。汉族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式,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里,他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其他官府及及庶民不许采用。李白纪念馆采用无殿式建筑,雄浑壮丽,风姿飘逸,充分体现了恢弘昂扬的盛唐精神和对李白无比崇高的敬仰。

李白纪念馆东临樗,西屏京山,北接襄阳,南望荆州,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单体建筑规模在全国同类纪念性建筑当中首屈一指。馆名“安陆李白纪念馆”七个大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写。如今,李白纪念馆已经建设成为了集文博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宣教、文化交流、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李白专题博物馆。大门两侧的三幅楹联为:“隐酒碧山诗名天下,怀才樗气贯神州”,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的作品。“酒沃愁肠愁结清霜寒一世,才添诗胆诗悬明月亮千秋”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林东海做的对联,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气冠三唐辉妙韵,地灵安陆肇仙踪”这幅对联是爱新觉罗・溥杰的作品。

进入接待厅,左右两侧国画是根据李白《山中问答》和《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意创作,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在白兆山居住期间所作,流露出诗人隐居白兆山时闲适悠然的心情。

进入序厅,过道两侧浮雕分别为“铁杵磨针”、“仙子伴读”、“笔头生花”和“月夜写经”。这四个李白故事都是中华民族经典民间故事传说。李白的故事在安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李白的传说》已经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李白来到安陆白兆山后,听说白兆山腰的桃花洞中,有一个桃花仙子,生得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李白很想见见这个桃花仙子。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怎么也没有见到这个仙子。不久李白和许氏结为夫妻。一天他问妻子说:“夫人,听说桃花洞里有个桃花仙子,我怎么一次也没见着呀?”许夫人羞怩地笑着说:“听说桃花仙子最喜欢攻读书求功业的人,象你这样整日迷恋儿女之情,不好好吟诵诗赋的人,当然见不到了。”李白一听,哦,原来是这样。第二天,李白天不亮就起床,登上桃花洞对面的小山,聚精会神的读起书来。读到午时三刻,他听到有轻盈的脚步声,忙抬起头,只见丈五地外,有一个如花似锦的女子,她在笑,笑的是那样亲切自然,笑的是那样甜。李白怕仙子跑了,赶忙低下头看书,偶尔窥探片刻。桃花仙子一直陪着李白,直到月上东山。李白从此学习更加刻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久便名扬四海,誉满天下。李白出了名,桃花仙子成就李白的功业,也一直流传至今。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型主题雕像――举杯邀明月,由全国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先生创作。蓝色的天空群星闪烁,诗仙李白伫立碧山,举杯向天,邀请明月,开怀畅饮,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影子便随我蹁跹。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两侧巨幅浮雕是李白所游历的名山大川和流传千古的诗句。从左至右分别为巫山、白兆山、泰山、牛渚矶。黄色波纹地板犹如浩瀚壮阔的黄河从天而来,奔腾澎湃。

凝望李白塑像,环顾山河,诗仙宛如站立在群山之巅,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用汪洋恣肆的笔触,随意泼洒,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

他站在唐代诗坛的最高峰,傲视群雄。

他因长庚入怀而出生;因梦见笔头生花而才华卓著;他身着锦袍,悠游江中,为揽得水中的那轮明月随波而逝。

他是诗和酒造就的神话――

诗的才思和酒的豪情折射出他的风采和神韵。

他是《庄子》和《离骚》造就的传说――

庄子的飘逸,屈原的浪漫在他身上交相辉映。

神话和传说造就的旷世奇才,

篇6:导游词指导

写导游词

一,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写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点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旅游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二,写什么

导游词的具体内容和格式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分述: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导游词的组成部分:

1、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词、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

2、概括介绍

大概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客的游览兴趣。

3、重点介绍

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这让游客对旅游景点有一个深刻、重点的认识。

4、告别语

告别语包括感谢语、惜别语、征求意见语、致歉语、祝愿语,放在导游词的最后面。

要求: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提示:

1、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范文]

颐和园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 1 的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最佳的位臵。正前面的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镜子,像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欣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请仔细看这座桥,它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房顶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赏吧!

八达岒长城导游词

朋友们,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陈梓婷,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篇7:导游词作文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斜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冶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谢谢!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篇8:指导学生写作贵州导游解说词

导游解说词是应用文写作中专业性较强的文种之一, 掌握解说词的写作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贵州旅游宣传片中的解说词“爽爽贵阳, 红色遵义, 凉都六盘水, 秀美安顺, 花海毕节, 桃园铜仁, 美丽黔东南, 幸福黔南, 金州黔西南。走遍大地神州, 醉美多彩贵州”就把贵州秀美的自然风光, 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浓缩成经典, 招引着八方游客。

下面结合学生写作的贵州导游解说词谈一谈具体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体验 (2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视觉和听觉上亲身感受导游工作的魅力, 我先给学生播放几部短小经典的风光纪录片, 如《贵州荔波小七孔风景》、《隆里古城旅游文化》、《多彩贵州旅游宣传片》、《神奇的贵州》等, 这些经典的景区介绍, 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蔚为壮观的山水画卷, 特别是其中的解说词生动简洁, 与画面相得益彰,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 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播放视频,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细心体会解说词内容的选择与解说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游览时缺少导游的解说, 旅游也就变成了跑马观花, 看看热闹, 仅仅满足“到此一游”罢了。导游解说能使游客在饱览大好风光的同时, 对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第二阶段:写作知识及写作实践 (6课时)

导游解说词的结构并不复杂, 通常由标题、前言、正文、结尾组成。

标题。因为导游解说词要求导游熟知景点景区特色, 随时随地都能作介绍, 而不是打印好文稿照本宣科,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省略, 但作为写作练习和工作准备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导游解说词的标题都采用“内容+文种”构成, 如《青岩古城解说词》, 也可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景区景点的特色, 如《神奇的地下宫殿——龙宫》。

前言。这部分主要是导游作自我介绍、表达对游客热情欢迎或对景区景点作概括介绍, 让游客对游览项目有大致了解。前言部分语言要简洁, 态度要热情, 使游客感到亲切。如: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西江之行的导游小意。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贵州。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有1288户苗家, 近6000人, 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 是苗寨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 素有“千户苗寨之称”, 被誉为苗族大本营。在西江, 我们可以观赏苗家独特的木建筑吊脚楼、风雨桥, 在苗家长桌宴上品尝第一黔菜酸汤鱼, 购买精巧的苗族银饰, 观赏西江璀璨的夜景, 欣赏多姿多彩的苗族歌舞, 你还可以跟着芦笙的节奏尽情跳上一曲, 陶醉在浓郁的苗族风情中。相信西江之行一定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印象。

——《黎小意•西江千户苗寨》

正文。这是导游解说词的重点内容, 对景区各个景点的介绍, 必须针对景、物的特征来讲解。

首先是写作顺序的安排。导游解说词的写作顺序基本上是时间和空间同时进行, 按照预先设定的旅游线路, 逐一介绍各景点的特色。在具体的游览过程中, 对景点线路的选择应该是最合理的, 既要使游客对整个景区有大致的了解, 又要让游客饱览景区最经典的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景点。

其次介绍过程也需要分清详略, 选材上也要注意点面结合, 详细解说游客感兴趣的, 参观游览途中一些不太重要的景点就简略一些, 或用一句话带过。如在《郑露露•天龙屯堡古镇》的解说词就重点介绍了地戏的起源, 简略提及屯堡建筑特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古戏台。屯堡人是一个尚戎的汉族群体,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地戏了。地戏, 顾名思义就是以平地为舞台, 围场演出的戏剧。这里的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 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傩

不是娱人, 更多的成分是娱神, 用这一种傩仪作为出征的祭典, “振奋军威, 恐吓敌人”。

经过古戏台, 我们正行走在天龙屯堡的街道, 大家注意到了吗, 这里全是石头砌的墙, 石头砌的房子, 石片做的瓦, 是不是感觉置身于一个石头的世界呢?

第三, 解说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旅游景点大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其历史渊源, 发展历程以及人文价值, 游客也希望从导游的解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甚至现在很多游客在出游前都会查阅相关的资料, 事先做好功课。这也向我们的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解说更富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可以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穿插与景点景物有关的名人题词题诗, 对联, 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增添丰富解说内容。导游要把收集的各种资料, 经过精心的筛选, 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看点来吸引游客。当然, 对山高、水深、峡长、年代、诗文等数据的引用要准确, 对历史传说、名人故事不能添枝加叶, 道听途说, 要有理有据, 来龙去脉要交代清楚。

犀牛谷是马腰河峡谷中景观最美的一段。犀牛谷以犀牛瀑布命名, 从听雨桥到犀牛谷, 总长只有800米, 但垂直落差有200米, 各位现在站的地方海拔有1132米, 到犀牛瀑布的观瀑亭海拔1137米。犀牛谷内巨岩林立, 石上森林令人叫绝, 28级瀑布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听雨桥上, 流水声如雨落前庭, 飞云桥凌空, 让你仿佛置身云海之中。

——《陈荣倩•都匀斗篷山景区》

镇远古城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有“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之称。……城内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 形成“九山抱一水, 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独特的太极古城风貌, 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利斯”。

——《杨小英•镇远古城》

例一选取了斗篷山景区最精华的一段, 采用准确的数据, 从海拔、落差来体现犀牛瀑布的高、险、奇, 其壮观令人叫绝。

例二采用引用手法, 文人雅士对镇远古城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肯定, 城中的舞阳河为小城增添了无限灵动之气, 游客的赞誉则更能体现水在城中, 城在水中的独特魅力。

结尾。导游解说词的结尾大多是对整个游览过程作概括或总结, 并表示对游客配合导游工作的感谢, 真诚邀请游客携家人朋友再次光临。

各位游客, 今天上午我们游览了甲秀楼, 了解甲秀楼的建造历史、建筑特色、文化传说, 相信这一处贵阳闹市中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谢谢大家, 欢迎下次再来!

——《陈琳•贵阳甲秀楼》

在了解导游解说词的写作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 安排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景点, 写作一篇800—1000字的导游解说词。由于旅游专业很多学生的家乡就是旅游景点, 加上他们对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 熟悉这里的民风民俗, 以贵州旅游景区景点为写作对象, 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自豪地将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海内外的游客。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 在选取景点、筛选材料、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方面作指导, 并提出修改意见, 督促学生在修改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上面所举的例文就是学生经过修改后的导游解说词。

三、第三阶段:模拟解说 (2课时)

旅游管理专业每学期都安排有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训, 在此之前, 让学生掌握解说词的写作要求, 并进行模拟练习, 就为专业实训打下良好基础, 也为学生参加各种旅游服务技能大赛提供实践平台。

在学生熟悉自己写作的解说词基础上, 进入现场模拟解说。要求内容完整, 前后衔接自然流畅;脱离文稿, 仪态端庄大方;普通话表达流畅;语言亲切有感染力。

由于准备充分, 很多同学找来了与解说内容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并且利用多媒体配合解说, 增添了解说的现场感。大多数同学克服胆怯, 勇敢地走上讲台, 向老师同学展现自己的风采。

导游工作实际上体现的是自编自导自演的综合素质。导游除了要收集、整理大量的景点材料, 了解游客的心理和需求外, 还要用流畅得体的语言, 组织运用这些信息资料增长游客知识。无论是因人物而有名, 或因景色奇特受人关注, 或饮食文化, 或民族习俗, 或服饰特色, 或文物古迹, 这些景点景物因为有了导游解说这个最好的沟通媒介, 才使游客不虚此行。

摘要:导游解说词是导游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是旅游专业学生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优秀的导游解说词能有效地帮助游客和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景观景物的特色, 达到旅游的目的。

关键词:指导,写作,导游解说词

参考文献

[1]曲耘瑶.生态景区导游员解说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上一篇:种豆芽优秀作文下一篇:bec商务英语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