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月亮作文

2024-05-03

爱上月亮作文(通用6篇)

篇1:爱上月亮作文

爱上月亮的向日葵

爱上月亮的向日葵 ・  有一株孤单的向日葵,因为太高,被周围所谓的伙伴们嫉妒嘲笑着,在取笑声中,她渐渐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错误的、不合时宜的向日葵,她整日低下自己的头颅,哀伤的沉睡,等待衰老、等待死亡……在深夜无人时,看着身旁熟睡的同伴,她才敢抬起头来,呼吸大地芬芳的气息,抬起终日低垂的头,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可是,太阳已经远去,阳光已经不再,她很恐惧,失去阳光的向日葵,无异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孤寂与落寞中,她消耗着自己,可是当可以放开自己的夜晚来临时,生命却在逐渐远去……・ 向日葵哀伤的叹息着,冰冷的寂寞包围着自己,心也在渐渐沉没,这时,一缕清暖的光照到了向日葵身上,向日葵抬起头,去寻找那温暖的所在――天空中,月亮那光华的脸在对着自己包容的笑着……微风拂过,向日葵欣喜的`对月亮露出自己的笑脸,诉说着自己的无人能懂……微风拂过,月亮毫无保留的对向日葵洒泻如水的光华,暗示着自己的温柔的善解人意……微风拂过,两人幸福的对望着,这一刻,只有你最懂我,一眼万年……・ 向日葵终于不再整日哀伤,每天都在大家的嘲弄中隐忍的等待着夜晚的降临,等待着那只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光……・ 每晚,他们都这样静静的对望着,在他们之间,已经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已经深知其意……      向日葵在这样的盼望和幸福中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但是,向日葵的身体却在渐渐消逝,没有了太阳滋润的向日葵,始终无法健康生长,慢慢的她开始发现自己总是没有精神,似乎已经无力支撑到天明……      月亮发现了向日葵的衰弱,那晚,月亮尽自己所能的展现着自己最光华的那一面,用最温柔的眼光爱抚的滑过向日葵的身体,哀伤而凄美的微笑着,向日葵奋力挺直着自己的身躯,亲爱的,你别难过,有你的夜晚我是最幸福的,就算我会离去,我依然会记得你的温柔,和只属于我的那一片光……      向日葵终于倒下了,人们走过他身边,都奇怪的说,明明是最高的一株向日葵,却为何衰弱的枯死……                  

篇2:爱上作文微课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扎根教坛28年,钟情于小学习作教学。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历来受教师们关注。一直以来,小学习作教学有两种教法:

一是“先教后写”,即首先由教师对习作从审题到选材、从构篇到描写、从内容到立意,每个方面都进行详尽的指导。由于有了教师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四平八稳,不会有大的问题,这能让教师颇感欣慰,而且觉得习作指导颇有成效。然而,学生的习作都是按教师要求生产的复制品,创新价值基本为零。教师事无巨细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化言语活动。

二是“先写后教”,即先让学生审题立意,自行成文,然后教师阅卷归纳问题,接着组织作文评讲课。由于学生在写作前没有教师指导,所以相对来说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存在不足,但语言较鲜活,感悟个性化,且题材多样丰富。然而,教师如果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就必须选择个别化教学。

到底是该“先写后教”还是“先教后写”?从内心来说,我认同“先写后教”,这种方法更能凸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精神主旨。然而,当学生的习作不尽如人意时,又不得不回过来再用“先教后写”帮助学生。究竟要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呢?我常迷茫,常深思。

清风徐来:初试微课,云开雾散

2014年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在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参加了基地学校管理者培训,接触到了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理念、新事物。回家后,我利用网络搜索学习了这些新的理论与概念,恶补了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视频的录制需要使用录播软件,我又积极地向学校的电脑高手学习如何应用视频录制软件。

2014年我校的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小学‘五环五有’课堂研究”作为省级专项资助课题在湖南省规划办立项,学校将研发小学主要学科微课视频作为研究目标之一,并要求教师们勇于创新、研发微课,这成为我实践翻转课堂的转折点。

第一次尝试做微课,做什么呢?当时我主持的省级课题“小学感性化作文教学研究”正处于结题阶段。我想,应该从最难的习作教学下手,于是,我从课题的校本教材《天空妈妈的孩子》中选取了《蓝天白云》这一课作为教学素材。《蓝天白云》一课的内容属于观察写话。在制作微课前,我曾经在二年级展开了本课的传统习作训练,训练中学生习作语言鲜活灵动,但内容较少,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描写,虽然关注了蓝天与白云的变化,但也不能把变化写得具体生动。因此,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我除了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多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带着学生观察蓝天、白云,引发他们的思考,并用例句启发学生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形状及其变化,学习用各种修饰手法描述,最后还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整体梳理与指导。那么,使用翻转课堂后教学效果怎样呢?

我提前两天要求学生观察天空、白云及其变化,并拍摄一张喜欢的蓝天、白云照片,把照片中的景色及其观察到的情景描述给爸爸、妈妈听。提前一天把微课视频发到家长群里,要求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并完成习作。习作还没交上来,家长群里就热闹非凡了:“谭老师,这种学习方法真的很好!孩子写作文不用一句一句教了。”“是呀!是呀!让奕萱看完视频,她自己迫不及待要写了。”“谭老师,你知道今天我多高兴吗?宏伟的作文写了很多呢,而且语言很有趣。”……家长们高涨的情绪让我欣喜不已,我多么期待清晨的到来。

果真,学生的习作让我收获了惊喜。他们根据微课中的引导对蓝天、白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描绘,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微课中的训练句型写作,并且写得条理清楚,语言生动。90%的学生的习作是合格的,且有自己的特色,40%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的写作水平,这与往日的习作对比,完全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们更是喜不自禁地跑到我面前“请赏”:“老师,妈妈夸我写得棒极了!”“老师,你觉得我的作文好吗?我可喜欢蓝天、白云了!”“老师,这篇作文是我独立完成的!”……

蓝蓝的天空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杨俊宇)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就像一块明亮的玻璃,美丽极了。(潘思彤)

厚厚的云层就像无数的马儿在奔腾。(肖湛宇)

几朵雪白的云飘浮在空中,就像几团柔软的棉花,许多云聚在一起,又像一位老人在赶着一群调皮的小羊。(陈睿)

云儿还会变戏法:有时变成一只只飞翔的雄鹰;有时变成一串串棉花糖,咬上一口一定会甜滋滋的;有时又像一群淘气的小娃娃,时而抱成一团,时而又分开各自玩耍。(苏小鹏)

太阳下山了,天上的白云不见啦!原来它玩累了,要回家睡觉了。(姜云妃)

蓝天白云多么美丽,多么奇妙啊!(邹家曲)

这些灵动的语言、独特的感受让我发现了学生习作表达上的精彩之处,引出了一些让全体学生得益的训练点,同时也找到了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缺陷,延伸出一系列让学生需要矫正的训练点。习作讲评的课堂上,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成绩,分享了他们的特色语句,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情绪高涨。另外,我对习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趁热打铁让学生辨别、诊治、修改。

微课的介入填补了“先写后教”缺失的“作前指导”,解决了习作质量低劣的现象,也改善了课堂上“先教后写”的千篇一律,有效降低了“先写后教”的巨大成本。清风徐来,我自盛开。

云蒸霞蔚:利用微课,实现翻转

翻转课堂从概念到教学模式的引进,特别是微课、慕课支持的教学视频的“单刀直入”,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增添了羽翼。

微课视频介入习作教学,在课前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情境,弥补了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的短板,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作前指导”相比,自主学习过程中,微课内容体现的是学生已有的感性体验,精美图片、声色视频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习作兴趣;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富有引领价值的“观察指导”和“习作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方法指导,消除了学生不会写的畏难情绪;学生基于感性体验,在家完成学习与习作,每个学生的认识与体验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学生的思维与习作素材呈现了多样性,习作语言也呈现出鲜活灵动的特征;视频内容,可以暂停,可以反复播放,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按需选择学习。另外,使用微课进行习作教学,教学流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变化流程如上页图所示。

图中所示的第一步由学生在家自主完成(中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陪同下完成,如果遇到集体游戏项目可由教师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主要完成观察、体验、游戏等类似的学习任务。第二步由学生在家自主完成,有了生活素材、感性体验,再加上微课中教师的引导唤醒,学生完成习作已没有难度,基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习作写得文通字顺,还能做到有侧重,有细节。第三步和第四步则由教师查阅习作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讲评指导,这样一来,教师上习作课的重心落在了第三步和第四步。教师阅读每一篇学生习作,发现学生习作表达上的精彩之处,引出一些让全体学生得益的训练点;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缺陷,延伸出一些让学生得以矫正的训练点。基于第三步的“习作评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习作讲评课上对习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有意识地让学生辨别、诊治。学生在欣赏佳作中汲取经验,在对习作问题的审视中修正错误,使习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这样一来,习作教学轻松地实现了“翻转”,“先写后教”的教与学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大降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点评

关于微课视频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争论一直都很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视频形象化、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是否会导致学生对文本运用的弱化。谭春艳老师巧妙利用微课解决了习作教学中的难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微课与语文教学的可结合点——当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不足以支撑其对内容的学习时,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就有用武之地。

(点评人:重庆市聚奎中学校张渝江)

篇3:当太阳爱上月亮

太阳热情洋溢,他渴望拥有一次心的悸动,他对生活充满幻想,他热爱所有的东西,从不吝啬付出,世界万物均等着他的垂怜。可是他却偏偏爱上了纯洁的月亮,爱她的皎洁、爱她的落寞,爱她忧伤的眼神。

月亮一直都在等待着太阳的爱,她不像其他天体那样,尽量地燃烧自身的能量,利用所发出来的光亮来吸引太阳的注意。她只是静静地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地等待和期盼,也正是因为她的与世无争,才让太阳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她。

在太阳的爱护下,月亮渐渐地不再忧伤,在太阳面前,她尽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因为她是那样地爱着他。

一天, 月亮感觉到自己身体内的水份正在慢慢地蒸发,她病了,她感觉到一种死亡的恐惧。

但她不想让太阳担心,便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太阳看着自己心爱的月亮面容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皎洁的月光也变得暗淡许多。于是他问:“你不舒服吗?”

月亮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答说:“别担心,我没事。”只有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像那些死去的天体一样,化为陨落的流星。

面对自己最爱的太阳,她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她对太阳说:“我要死了,你要好好地活下去,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需要你的温暖。不要伤心,答应我,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把眼睛闭起来,不要看我,好吗?”

太阳流着泪坚定地说:“不,我不会让你死的。”说完,他去找宇宙之神,请他救救月亮。

没想到宇宙之神却说:“这一切都是你害的,你们不应该相爱,你身上强大的热量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她柔弱的生命力,你们每一天的朝夕相对都在加速她的死亡。看到那颗流星了吗?”说完之后,他指向了一颗正在陨落的流星,“这就是她最终的下场。”

太阳苦苦地哀求着:“求您了,救救月亮,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宇宙之神看到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阳,却愿意为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月亮粉身碎骨。于是他摇了摇头叹着气说:“如果不想让她死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开她,你们永远都不要再见面。”

太阳心神恍惚地回到了月亮身边,看着奄奄一息的爱人,他心如刀割。永远不见面意味着他将在月亮心里变成一个负心的人,但是这比让他亲眼看到心爱的人消失要好一万倍。他决定离开她。

没有一个人肯告诉月亮太阳去了哪里,她找遍了全宇宙也没有找到他的身影。宇宙之神给他们安排在了两条永远不会有交集的轨道上 ,他们每天都会擦身而过却不自知。

月亮的身体痊愈了,但是心里却是伤痕累累,无法痊愈。她的月光不再皎洁,变得更加的惨淡。月亮在默默的等待、苦苦的追寻中,终于心如止水。

而太阳燃烧着自己的身体,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悄悄地珍藏起对月亮的爱。

日升月落中,上演着他们的遗憾。是的,不是每段爱情的开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当他爱上她的时候,也许就注定了他们之间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篇4:让学生爱上作文

一、活动,让学生上瘾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等,都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社会生活中的人情风俗、人际交往中的深情厚谊、家乡变化的日新月异、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家庭气氛的温馨和谐,都给学生切身的感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备有一本素材积累本,让学生走向生活,去领略大自然中的“趣”,搜集社会生活中的“奇”,记录学习生活中的“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更应引导他们投入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获得对生活的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每周的实践活动课,是孩子们的最爱。我把搜集或想到的活动内容“搬”到课堂上。“添鼻子”游戏,让他们体验盲人的无助;“光着脚丫跑校园”,让他们感受亲吻大地的欣喜;“清仓大甩卖”(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教室进行现场拍卖)的模拟,劝告他们要珍惜父母的劳动……几周下来,孩子们都在期待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像企盼着微机课、体育课一样,甚至心情更强烈。我知道,他们上瘾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论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还是兴趣盎然的实践活动,都将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为展示童心铺平道路。

二、阅读,引学生上钩

一个学生视野再广,没有广泛的阅读作支撑,表达形式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描绘的语言也常常是吹不“皱”的一潭“死”水———生动不足。《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注重积累,它要求小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小学课外阅读在145万字以上。”阅读量之大,前所未有。为此我让每天都读课外书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每天都要做读书笔记,摘抄精彩的词句或片断。我定期收阅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并指导他们读以致用,把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日积月累,作文中的语言定会绽放光彩。

三、模仿,扶学生上路

活动,让生活充实起来;阅读,让语言丰盈起来。但许多学生“心中有话,笔下却无法表达”。的确,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却往往难以倾吐。其实,作文训练过程是一个由模仿到创作的过程。

小语教材精选的各类课文,语言优美、规范,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典范。我依据这些范文,要求学生从模仿句子和片断着手,提高习作水平。如《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的先总述后分写的构段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可以“花坛里的菊花千姿百态”等为总起句,指导学生观察、想象,把菊花的各种姿态写具体,写生动。一篇文章,由于构思方式的不同,结构安排的不同,人称使用的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便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这正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好范文。这里的模仿,不单单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篇篇情感真挚的课外读物、妙趣横生的学生佳作、贴近生活的教师“下水文”等,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长时期地强化课文范例效果,坚持不懈地进行读写结合,学生对技法的运用和写作也就会慢慢地得心应手了。

四、创新,领学生上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特别强调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让学生“不拘形式”而“乐于表达”呢?为此。我们要打破“以命题为中心,以解题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出新,让学生写“新”作文。

五、欣赏,激学生上进

人的手指都有长短,何况作为形色不一的人;同样,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各不相同,笔下流露的世界也五彩斑斓,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了。我们要懂得欣赏,“蹲下来”看孩子们的习作,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评价每篇习作。你会发现,稚嫩的习作中,总会有圈点之处、精妙之笔:要么是好题诱人;要么是情节感人;要么是描写动人;要么是一“词”惊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和过去相比,看到他们的进步,好学生应与发表之作对比,树立更大的信心,让全体学生都能成功,而不是“一枝独秀”。

篇5: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入门的向导”。我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乐于表达, 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心得, 供同仁参考。

1. 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是要真正做起来,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拿破仑有一句至理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我把它改动一下:“不想写好作文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那么在我班有没有不想写好作文的学生呢?没有。有的老师说:“不光有, 而且比比皆是。”我说:“那不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愿望。”学生都希望自己一提笔就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教师需要正确指导, 激发写作兴趣, 使其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成为成功写作的催化剂。

(1) 积极营造说真话诉真情的氛围,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例如口语训练, 以说促写,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文可写, 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另外, 关注学生的热门话题, 及时调动他们“说”的冲动, 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使之溢出于怀。

(2) 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进步, 适当地表扬与鼓励。在作文中, 有些学生的习作也许不是最佳, 但在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真情实感等方面, 只要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就要在班内朗读, 给予充分的肯定, 然后婉转地提出不足。

2. 启发学生用心观察、感悟生活

如写《日出》, 一定要把学生带到户外, 让学生仔细观察日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学生才能找到看日出的感觉, 才能有情可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好而有价值的人、事、物、景, 而是缺少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 只要我们真心生活, 认真体验、感受, 就会发现原来在心灵深处丢失了许多东西:真诚、善良、仁爱……就会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 拿到通向成功写作的金钥匙, 愉悦地开启写作的大门。

3. 从仿写开始

初中语文课本上选编的课文都是名人名家的作品, 有的文章一直被选入, 可见它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因此让学生学习、借鉴其写法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说明文单元, 在练习这类作文的写法时, 可先让学生在阅读课上找出此类作文的范文, 也可以从课本上找出这类作文的范文, 向作家借思路, 进行仿写。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应用文, 它们都有各自的基本表现形式, 我们称之为“规范”。我的做法是以典范文章为例子, 使学生领悟作文之法, 模仿演练, 步入“规范”, 也就是“入格”。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 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 从真实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从而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模仿, 步入规范;创新, 写出个性。

4. 培养语言积累习惯

积累是语文教学之本, 也是作文教学之本。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需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我让学生每学期准备两个积累本:一本叫“应试积累”, 顾名思义, 就是为了应对考试中常出现的课外知识的积累。内容分为:成语、名言、谚语、仿句、口语交际、诗句等, 还要学会归纳分类, 比如, 诗句分为“春”、“夏”、“秋”、“冬”、“西湖”、“绿”……另一本叫“常规积累”, 按周一至周日的顺序安排内容:周一, 成语, 要求积累五个, 会解释成语意思或讲述成语故事;周二, 诗句, 要求积累一首, 会背诵或有感情地朗诵即可;周三, 歇后语、谚语, 要求积累数量是四个, 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周四, 名言, 要求数量是两个, 但必须会背诵;周五, 精美语段, 背诵并说说喜欢它的理由;周六, 日记, 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不作为检查之列;周日, 看一篇好文章, 记录看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走进奇妙的语言王国, 奠定走向写作成功的基石。

5. 加强口语训练

首先, 安排好课前三分钟常规说话练习。这个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 主题只有一个“说”字, 可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班级现象或课文涉及内容做安排。

其次, 注重培养诵读习惯。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是通向写作的桥梁。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 其实, “读”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 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训练思维等各种功能。

最后, 要经常口头作文。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的形式, 有头有尾地连贯地叙述一件事情, 或说明一种事物, 阐明一个道理。口头作文的内容可以是改写、扩写、仿写、即兴演讲、续写等各种方式。

6. 把批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 而作文批改是农村教学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学生, 将学生习作说得一无是处或改得体无完肤, 导致学生才思被挫伤, 兴趣被压抑。“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亲身参与, 自己的思想感情、看法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不会修改文章的人, 不可能学会写文章。我们应该把作文交出去, 让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品评, 把作文讲评和批改的权利还给学生。

方法一:教师巡视批改、面批面改、择优集体批改, 同学互改, 学生自改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方法二:师生共同评议。先让学生复述写作过程, 师生共同评议, 根据本次作文的特点, 具体精细分析优秀范文, 充分发挥范文的典范作用。

篇6:让学生从此爱上作文

一、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体验

成功的作文指导经验告诉我们:在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主要指图片、幻灯及学生扮演的小品等),指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介绍家乡特产时,教师将脐橙果品带进课堂,让学生看看、摸摸、尝尝、闻闻,再说说写写,让学生兴趣盎然,欲罢不能。要知道,儿童是凭借事物的形象思维的,小学生面对形象鲜明的观察物,思维特别的活跃,想象特别的丰富,发表欲望特别的强烈,本来结结巴巴的语言也会变得流畅起来,只要教师认真地启发诱导,让学生置身于舞台,切实指导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课堂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处处留心,多长一个心眼,多看多想,多观察多分析,便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练笔习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练笔习惯。作文要靠训练,多写多练,才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假如单单满足于课本规定的几篇作文是很不够的。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或读书笔记是加强作文训练的好办法。学生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心尽情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在写作教学中,课堂命题作文很有必要,学生可以按训练的重点和要求,控制字数和篇幅,使作文逐步符合规矩。当然,这类作文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必须按命题的要求写作,不便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写作时比较被动。而写日记、周记或读书笔记,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学生可以自己选材、立意和命题,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写作有利于练顺笔头,活跃思想,发展健康的个性。这类作文往往会爆发出才华的火花,显露出智慧的光芒。学生会更多地尝到写作的甜头,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如果在写作教学中,能把这两类作文相结合,就一定能互补互促,相得益彰。

三、激励表扬为主,培养写作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至关重要,到了中高年级增强学生作文自信心成了关键。学生有了兴趣和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就会快速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所以说,教师一要把握适度的“期望值”,把握适度的“评价尺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目标,以便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形成良性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动力。二要用心写评语。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准确、客观,不随意拔高要求,不求全责备。评语要写得具体明确,抓住习作中重要问题点评,给学生点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三要以情感去感染人,敞开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紧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激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关注他(她)们,用情欣赏他(她)们,用爱发现他(她)们。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然后要有激励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两个字原则———鼓励。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她)们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接着要有启迪性,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写作,教师要进行点拨,用上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有趣味性,活泼好动的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一句深刻幽默风趣的评语,不但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和练笔的好习惯,坚持鼓励原则。学生不仅能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而且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 在作文教学中,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和练笔的好习惯, 坚持鼓励原则。学生不仅能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 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 而且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 从而爱上写作。

上一篇:与挫折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600字下一篇:“中国梦·党在我心中”知识竞答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