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员考试试题答案

2022-08-27

第一篇:统计员考试试题答案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答案(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D 7. C 13. D 19. B

2. B 8. C 14. A 20. D

3. D 9. A 15. D 21. B

4. B 10. D 16. C 22. A

5. A 11. B 17. D 23. D

6. B 12. C 18. A 24.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31. ACDE 36. BDE 41. ACD 46. ABCDE

32. BCD 37. BE 42. BCD 47. ACD

33. CD 38. ACE 43. AC 48. ABDE

34. ABD 39. ACE 44. ABCDE 49. ABCD

35. CDE 40. ABC 45. ABCDE 50. ABDE

三、判断题(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

51. √53.× 55. √57.√ 59.×61.×63√

52. √54.× 56. √58.√ 60. √62.√64×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分,共16分)

65.D 69.A 73.A 77.ABCD

66.D 70.D 74.B 78.B

67.B 71.AD 75.D 79.C

68.BC 72.BC 76.ABD 80.D25. A 26. D 27. B 28. A 29. D 30. C

第二篇:2008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8年《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 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行政规章 B.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

D.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和统计制度 2.()比《统计法实施细则》法律效力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c.《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D.《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3.如实、按时向政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提供统计资料是统计调查对象的( )。 A.权利 B.权益 c.义务 D.责任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 A.独立

B.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D.半独立

5.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 A.部门统计调查 B.涉外统计调查 c.民间统计调查 D.企事业统计调查

6.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A.人口普查 B.经济普查 c.农业普查 D.污染源普查

7.政府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识包括() A.表号、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B.表号、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有效期限

C.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D.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转自学易网 8.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有效证件包括()。 A.统计调查证

B.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

C.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普查员证、普查指导员证

D.统计调查证、临时统计调查证、普查员证、普查指导员证、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 9.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A.经常 B.选择 C.定期 D.及时

10.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统计资料,由()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A.其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B.本部门、本单位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

C.本部门、本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D.其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

11.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A.可以对外提供 B.不可对外提供

C.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外提供 D.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12.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具备统计专业知识 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C.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 D.坚持实事求是转自学易网 13.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A.法定代表人 B.统计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1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是()。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汁机构 c.地市

D.县级人比政府统计机构 15.某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报送统计报表,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在催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报表,该命业的行为属于()的行为 A.迟报统计资料 B.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补报统计资料

16.坚持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是指()原则。 A.处罚法定 B.处罚告知 c.处罚公平公正 D.过罚相当 17.实施统计执法捡查的主体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 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18.依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5000 B.10000 C.20000 D.30000转自学易网 19.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在收到处罚决定书后,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挺起诉讼,又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查处机关可以(), A.强制执行

B.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起诉

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20.统计行政诉诉讼是()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 B.法制部门 C.监察部门 D.人民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5道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 )()()()() A.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B.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c.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D.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2.( )( )( )( )( )属于统计行政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D.《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E.《统计执法检查规定》转自学易网 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 )( )( )。

A.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B.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c.国家统计局派出调查队,承担同家统计局布置的符项调查任务,依法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资料

D.县级人民政府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配备统计人员

E.企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托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 )( )( )(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

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凡通过()()()()()能够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统计报丧。 A.民间统计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行政记录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囤统计法》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 )( )( )( )( )负有保密义务。

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 B.属于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 c.属于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D.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E.属于社会团体的单项资料转自学易网 7.统汁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 )( )( )( )( )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告 D.统计咨询 E.统计监督

8.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罚款 B.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停产停业 E.责令改正

9.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泄露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 B.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 c.泄露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 D.利用统计调查进行欺诈活动 E.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0.统计执法检查()()()()()。 A.属于行政执法活动 B.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 c.属于统计调查活动 D.由执法人员自主决定开展

E.被检查对象有义务配合转自学易网 11.政府统计具有()()()()()的功能。 A.决策 B.信息 c.咨询 D.监督 E.认识

12.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等为补充,收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统计月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综合分析 13.《统计资料保密办法》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 A.绝密级 R.机密级 c.秘密级 D.保密级 E.一般秘密级

14.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包括()()()()()。 A.总统计师 B.高级统计师 c.统计师 D.助理统计师 E.统计员

15.( )( )( )( )( )可能引起统计行政诉讼。 A.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 B.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行为 c.行政处分

D.统计执法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E.通报批评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中华民国统计法》。()转自学易网 2.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但在特殊情况下,统计机构可以超越职权。( ) 3.统计人员在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工作证件。( ) 4.属于绝密级的统计资料,必须发表时,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批准。() 5.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报送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并对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6.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务院决定予以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 7.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8.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要求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9.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10.《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实行统计继续教育。( )

四、简答题(答出基本概念和要点;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统计法的基本作用。 2.统计人员的职权。

3.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4.统计违法案件立案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答出正确结论,结舍相关法规进行必要的分析;2道题,每题5分.共10分) l.某县统计局在统计执法枪A巾发现某企业报送的劳动工资报表少报了20万元劳动工资,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员张某给予了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请问:

(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3)若你认为对统计员张某的罚款处罚不正确,那么正确的处罚应该怎样?转自学易网 2.某地级市一家企业涉嫌虚报产值,被市统计局于以行政处罚。该企业对市统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请回答:

(1)该企业可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简要分析可供该企业选择的具体维权途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韪

l C 2 A 3 C 4 A 5.A 6 B 7 D 8 D 9 C 10 B ll D 12 D 13 D 14 B 15 A 16 D 17 C 18 C 19 B 2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BCD 3 ABCE 4 ABCDE 5 BCE 6 ABCD 7 AcE 8 ABC 9AC 10 ABE ll BCD 12 CDE 13 ABC 14 BCDE 15 ABD

转自学易网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x 8× 9√ 10√

四、简答题

l.统计法的基本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规范围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 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2.统计人员的职权有以下儿个方面:

(1)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汁凋查、统汁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2)统计人员靠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闻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3)统计人员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4)统计人员有权揭发、检举统计调奇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转自学易网 3.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托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 统计违法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3)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4.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行为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经初步审查,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较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 (3)按照职责与分工规定,属于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管辖范围内的。

五、案例分析题

l.(1)该企业的行为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是低于实际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符合瞒报统计资料“实多报少”的特征。

(2)县统计局对统计员张某的处罚不正确。因为张某不是合法的被处罚主体。张某是代表该企业上报统计资料的,其行为应当被视为该企业的行为。 (3)正确的处罚应当是对该企业给予警告、罚款。

2.(1)该企业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该企业可以向本省统计局或本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企业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诉讼裁决仍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转自学易网

第三篇:企业统计人员测试题(含答案)

单位:姓名:日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我厂现行《统计工作制度》是( C )发布实施的。

A. 2007年9月20日B. 2010年1月1日

C. 2010年7月26日D. 2010年10月26日

2、我国统计工作实行(D)的管理体制。

A. 集中型B. 分散型

C. 集中与分散结合D.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统计人员有权(B)。

A. 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

B. 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C. 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

D. 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

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B)

A. 国家统计局B.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 地市级统计局D. 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5、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的人员,应当自收到领取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通知之日起(B)内,向承办机关提出统计资格申请,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A. 一年B. 二年

C. 三年D. 五年

6、下列变量是定性变量的是(B)

A. 年龄B. 职业

C. 居民受教育年限D. 月收入

7、按照报送范围,统计报表可分为(B)。

A. 一次性报表和经常性报表B. 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C.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D. 月报表、季报表和年报表

8、频数分布表中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据个数称为(B)。

A. 组数B. 频数

C. 众数D. 中位数

9、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A)。

A. 最大值与最小值只差B. 组中值与最小值之差

C. 最大值与组中值之差D. 组中值与众数值之差

10、下列哪种图形不能在Excel当中实现(C)。

A. 直方图B. 折线图

C. 箱形图D. 散点图

11、第二次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D )实施。

A. 1983年12月8日B. 1996年5月15日

C. 2009年6月27日D. 2010年1月1日

12、生产日报的填报,要求各单位( B )将前一日报表数据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填报完毕。若生产管理系统故障无法填报,则将报表放在我厂文件服务器上并告知相关单位。

A. 每日9时30分前B. 每日10时前

C. 每日10时30分前D. 每日11时前

13、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

- 1 -

C. 监督职能D. 预测职能

14、好的调查设计要考虑( A )

A.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B. 调查方案理想化

C. 不必考虑成本或费用D. 调查的内容尽量细致全面

15、生产月报填报,要求各车间于月末前一天将原材料数据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填报完毕;各车间、各专业部门于月末最后一天( )前将月报数据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填报完毕,( )前将统计报表报送计划科。(B)

A. 10时,14时B. 10时,15时

C. 11时,15时D. 11时,14时

16、统计数据处理无技术性、逻辑性差错,要求统计数字差错率不超过(B )。

A. 5‰B. 3‰

C. 5%D. 3%

17、要求月度有总结、季度有分析,分析必须有针对性、严谨求实、有根有据,各单位分析于(A)报送计划科。

A. 每月3日前B. 月底最后一天

C. 每月2日前D. 每月1日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每少选一项扣0.5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B.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C. 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D. 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E. 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2、统计的原则是:(ACD)

A. 时间统一B.单位统一

C. 口径统一D. 方法统一

3、统计数据的(ABCE)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A. 准确B. 完整C. 真实

D. 迅速E. 及时

4、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BCDE)

A. 统计表B. 统计报告C. 电讯

D. 出版物E. 磁介质

5、设计基层表指标时,应尽可能利用调查单位的(BDE)

A. 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取得的B. 台账

C. 需要重新统计得到的D. 管理记录E. 会计资料

6、目前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BDE)

A. 工业普查B. 农业普查

C. 基本单位普查D. 经济普查E. 人口普查

7、统计数字质量实行四级检查制,即(ABCD):

A. 班组记录核查B. 统计人员自查

C. 单位主管领导审核D. 业务部门审查E. 厂长审查

8、统计表一般由一下哪些部分组成(ABCDE)。

A. 表头B. 行标题C. 列标题

D. 数字资料E. 表外附加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

2、车间统计员请假必须经过计划科同意,并且车间必须安排顶岗人员,顶岗人员负有与统计员同等的责任。( √ )

3、统计人员资格要求,统计人员要具备一定学历,经过统计业务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具有一定写作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了解但不必掌握(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及操作技术。( × )

4、统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列入厂经济责任制考核范畴,进行月度、年度考核,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依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 )

5、统计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统计资料,运用科

学的方法进行经常性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献计献策。

( √ )

6、填写报表字体为宋体(应该为仿宋),对于无数字填写可填 “—”,以示没有。

( × )

7、凡装置因原料不足、后路堵塞、停水、停电、停汽和自然灾害等非本装置原因而造成停工或循环,待生产恢复后,仍应算为同一运转周期,但应扣除停工、循环时间。停工、循环时间以天为单位,24小时为一天,12小时以上、不满24小时按一天计算,不足12小时,不予计算。( √ )

8、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 )

9、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题,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 √ )

10、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 )

四、计算题(10分)

我厂今年汽油交库计划1065528吨,截止10月底交库897882吨;11月份汽油产量101060吨,交库101932吨,11月份期末库存5418吨问:

1、截止11月底汽油交库完成率是多少?(5分)

2、10月期末库存应该是多少吨?(5分)

答:

1、截止11月底汽油交库完成率:

(897882+101932)/1065528*100%=93.83%

2、11月期末库存:

5418+101932-101060=6290吨

第四篇: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面小编整理了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进行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指的是()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哪一种属于通货膨胀()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答案】B

3.下面那一种情况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一3%水平

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答案】C

4.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这种情况属于()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赁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答案】D

5.下面有美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答案】C

6.下面有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答案】B

7.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答案】A

8.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答案】B

9.一般而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答案】A

10.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答案】C

第五篇: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和( )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制度

B.统计方法

C.统计标准

D.法规性文件

【答案】A

2.虚报统计资料区别于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以少报多

B.以多报少

C.凭空捏造

D.故意多报

【答案】A

3.统计违法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在主观方面必须( )。

A.故意

B.过失

C.有过错

D.恶意

【答案】C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统计违法行为具有三个特点:①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②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③行为人在客观上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4.某企业的统计员王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单位年产值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这种行为属于( )。

A.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B.一般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

C.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D.统计误差

【答案】A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统计员张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其行为属于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5.某乡实有养殖业7种,年实际收入的总值为70万元,但该乡在报送统计资料时,为增加自己的业绩,故意多编造了2种养殖业,并在其名下合计上报总收入15万元,致使该乡的养殖业收入总值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该乡的行为属于( )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伪造

D.编造

【答案】C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题中该乡的行为属于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6.某县领导在审核本县统计员汇总的工业产值统计报告后,觉得产值太低,便亲自动手改动了全县工业产值的统计报表,并要求其按照改动后的数字上报。此领导的行为属于( )。

A.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B.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D.统计监督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题中这位领导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7.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县计生委的行为( )。

A.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

D.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B

【解析】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行为。本题中,县计生委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因此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8.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年度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干涉正常统计工作的行为

D.履行职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年度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9.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属于( )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篡改

D.迟报

【答案】B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A项,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C项,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D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10.在统法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 )

A.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D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启动Word的方法有()

A.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B.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

C.如果屏幕上已有Word快捷键,单击之即可启动Word

D.双击已有的Word文档,可启动Word并打开该文档

答案: a, d

2.在Word文档窗口中,选择“视图”→“工具栏”→“绘图”,可以插入()。

A.图形

B.剪贴画

C.艺术字

D.幻灯片

答案: a, b, c

3.在Word文档中的表格,可对表格式样进行的处理是()。

A.在表格中插入行、列

B.上、下合并单元格

C.调整单元格的高度、宽度

D.对角线拆分单元格

答案: a, b, c

4.在Word文档中的表格,可对表格列中的内容按()进行排序。

A.字符串长度

B.数字

C.拼音

D.笔画

E.日期

答案: b, c, d, e

5.要修饰一幅图形或图片,用右键单击被处理对象,选择“设置图片格式”能()。

A.改变图片大小

B.改变图片位置

C.在图片上涂改

D.将图片至于文字中间

答案: a, b, d

6.下列关于文档窗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可以同时打开并显示多个文档窗口

C.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活动的窗口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屏幕上只能见到一个文档窗口

答案: b, c

7.Word的主要功能是输入、编辑文字,也可以在文稿中插入()

A.数据库记录

B.表格

C.幻灯片

D.艺术字

答案: b, d

三、判断题

1.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答案】√

【解析】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某乡镇企业2009年实际产值为10.6亿元,若上报为11.5亿元,则构成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若上报为9.2亿元,则构成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答案】√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3.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诉讼两种形式。( )

【答案】×

【解析】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4.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的,由作出有关决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 )

【答案】√

5.对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和行政处分等。( )

【答案】×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不包括行政处分。

上一篇:土鸡饲养创业计划书下一篇:土鸡养殖的七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