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歌分析

2022-11-09

李商隐《无题》诗歌数量不多, 仅二十余篇。另有像《锦瑟》、《碧城》等以诗篇首二字或句中二字作题的实际也等于无题。这些诗篇大多意境朦胧, 情思婉转, 语言精丽, 声调和美, 以难解而著称。诗人写作这些诗歌的背景材料已湮没无闻, 加上他艺术思维的特殊性——好用典故、多比兴手法、词句篇章的刻意求精等等, 使得其中不少作品显得隐晦曲折, 旨意难明, 有的甚至成了千古难以揭破的诗迷。结合李商隐一生漂泊流离, 仕途沉浮不定, 寄食幕府的事实, 我们不能仅迷惑于无题诗的外在朦胧隐晦与曲折, 而是应该立足于诗人生平的现实境遇和对生命的体验去获得圆满的解答。通观李商隐毕生的诗作, 我们会清楚地看出, 李商隐无题诗歌即非一时一地之作, 也没有统一的构思贯穿起来, 而是诗人一生之中随时触发的各种感受与兴会的点滴结晶。

1 悲剧笼罩下的无题创作

李商隐的无题诗歌笼罩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这与他的生平际遇密不可分。李商隐家境寒素, 出身孤贫, 虽与皇室同族, 但“泽底名家, 翻同单系;山东旧族, 不及寒门”[1], 其祖辈位居显赫官职者无一人, 迄于他本人, 也只能作为一名衰微的王孙罢了。终其一生, 是坎坷不幸的悲剧人生, 正如他自己在《有感》诗中所言:“中路因循我所长, 古来才命两相妨。”自幼成为孤儿的他过着“生人穷困, 闻见所无”[2]的生活, 做过“佣书贩舂”[3]为古代士人所鄙视的劳动。艰难窘迫的生活激发了他“引锥刺股”[4]的强大动力, 经过“五年诵经书, 七年弄笔砚”[5]的发愤攻读, 待天道酬勤, 学有所成, 先后考取了进士和博学宏词科之后, 仅因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却被无端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 导致大半生天涯飘泊, 在幕僚生涯中度过。面对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安史之乱后的那个日落西山摇摇欲坠的颓废唐王朝, 对于一个激切主张“安危须共主君”的诗人来说, 原本所具有的“欲回天地”的中兴壮志也只能是“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6]的深沉感伤和无限惋惜之情。崇高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摧毁之下不断的消沉、幻灭, 怎么不引发他的关切、彷徨和悲痛。正是如此, 他不可能有前辈诗人李白那种汪洋万顷的胸襟, 也不具备好友杜牧那种豪放挺拔的气度。对没落家族的嗟叹和对故逝亲人的缅怀郁积了他沉重的精神负担, 这种抑郁的精神壮态同生平的坎坷仕途融会起来, 促成了他悲情性格的生成。政治苦闷、身世之感和唐王朝衰落时期封建文人普遍的没落情绪融和在一起的情感块垒, 便形成了李商隐无题诗歌悲剧感伤的基础。

颓废的晚唐时代, 在藩镇、宦官、朋党、边患等各种社会危机的煎迫下, 就如同是一株内里蛀空了的大树, 正眼睁睁地等待着自己覆亡之时的到来。于是, 身处这种萧瑟社会时代里的一般文人趋于放流颓废的生活, 把寻找官能刺激作为排遣内心苦闷的一种手段。男女欢爱、偷情密约的香艳体诗歌自然就会应运而流行开来。尽管如此, 李商隐的无题诗歌虽身受习俗的沾染却又能够自拔于流风习俗之上, 除了少数几篇写狎妓、冶游的诗篇之作外, 他不像一般艳情诗那样专门以狎玩的眼光去摹绘女子的娇情媚态, 写出“抱月飘烟一尺腰, 麝脐龙髓怜娇娆”[7]之类格调庸俗、色彩浮靡的诗句来。相反, 无题所表现的爱情生活和心理, 大多显得情深语挚、真切动人, 如赞美爱情的忠贞不渝:“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惆怅对方的远隔难寻:“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安慰心心相印:“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抒发相思苦痛:“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 这些诗作想象丰富, 寄托遥深, 感情真挚, 语言典雅, 色泽浓艳, 饱含着生活的气息, 激荡感情的流旋, 读来使人回肠荡气。它深邃迷离的意境, 一往情深的风致, 衰怨凄伤的格调, 至今在文学史上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前人施补华以“意多沉至, 词不纤佻”[8]为评语是再确切不过的。当然, 无题诗歌里所反映的那种委婉的心理、缠绵的忧思、伤感的情绪、凄苦的音调虽然并没有超越出士大夫爱情生活的范围, 但那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 同那些泛滥于当时诗坛的视女性为玩物的艳体诗风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具有积极的意义。

透过深一层,我们不难看出,无题诸诗所抒写的爱情生活是以离别相思的悲剧感伤为基调的,是表现重重压抑之下难以实现而又剪不断的爱情思念。李商隐要把这种悲剧性的相思作为自己反复歌咏的主题,跟他的某些爱情生活的遭遇不无关系,但又不尽然,它们是诗人身世、怀抱的一种象征,同时也是一定时代心理的反映。作为当时一名清醒的知识分子,李商隐一贯以深切的忧虑注视着唐王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他渴望着唐王朝能够“中兴”,更希望能有机会让自己登上政治奸台充分施展一下才能。然而,“如何匡国兮,不与夙心期?”[9]在腐朽势力的重压之下,他的匡救国家的心愿,终究只能化作一曲如梦如幻的相思。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觉醒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敏感的诗人在他的全部生活处境中深刻地感触到了这个悲剧,并表现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就自然而然地渗入了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剧情调,或者进一步,借这种爱情相思的悲剧来抒写和寄托他坎坷不平的政治遭遇和抑郁难舒的人生感慨。就这样,爱情的歌唱与人生的感怀融成一片,无题诗也就从而获得了特殊的诗歌价值。无题诗很少描写具体的人物与事件,常常通过意境的渲染和刻画,表达一种复杂难言的生命体验。那种希望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的追求与绝望的悲哀相交织的矛盾心理,正与晚唐江河日下的时代特征相映。李商隐在现实人生的悲剧中,用他善于巧啭的歌喉,将既缠绵悱恻又伤心欲绝,既包含热爱又深感幻灭的永恒哀歌留给了那冷酷的人间。

2 无题的创造与发展

李商隐在对前辈诗人的一瓣香心之下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

他以言情的形式抒情怀抱以及深化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和意境是他最具光辉的亮点。在我国古典诗歌里, 以男女相思来寄寓政治怀抱的表现手法始于《楚辞》。伟大诗人屈原在其《离骚》一诗中用灵修背约比喻怀王见疏, 用上天求女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这一手法的运用到了汉魏之间, 便由原来诗歌中的片段部分发展为通篇, 以后历代仿效创作之人也为数不少, 而能集大成者, 却仅有李商隐一人。在无题诗中, 李商隐集中委曲尽情地写出了爱情相思的心理过程, 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境界。像为人们所熟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联, 寥寥十四个字, 就把那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发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悲喜交织的矛盾心理, 形象描绘得何等深刻动人传神。再如“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一诗句, 表面上写的是绝望的悲哀, 而骨子里却又透露出绝望掩盖下相思如春花萌发一般不可抑止的炽热情怀, 所以显得格外沉痛而富于感染力, 如此婉转细腻的情感笔触在无题诗里是极其常见的。在我国文学史上, 男女欢爱言情的诗歌古已有之, 而正式形成风气却是南北朝以后的事。自南朝民歌多流连哀思之作, 经鲍照、汤惠体的仿效与倡导, 到齐梁文坛衍为泾流, 这对抒情诗的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李商隐无题诗的创造性正在于综合了齐梁言情与汉魏咏怀这两个传统, 以齐梁的新体来表达汉魏的古意, 使得他自身那种悲剧性的政治追求和人生体验, 能够在微妙深曲的爱情心理活动的描绘中, 得到曲尽无遗的表现。

无题诗歌在发展了以言情抒情的诗歌形式之时也把传统的比兴寄托的手法和艺术意境引向了深入。传统的比兴形式, 像“虬龙以喻君子, 云霓以譬谗邪”[10], 都是借物象来托寓某种具体的观念和人事, 而李商隐则另辟蹊经, 为晚唐的诗坛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诗苑奇葩。无题诗扬弃了元自那种对事件本身的兴趣, 而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 进而将一己之悲剧性身世及心理幻化为象征性图景, 非但既有形象的鲜明性、丰富性, 又具有内涵的朦胧性、抽象性, 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暗示性, 充分引发出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李商隐无题诗多重主观, 偏感伤, 努力表现情感的本原状态。诗人试图通过情感领域深沉婉曲的抒情方式, 营造意境, 渲染悲剧气氛的手法表达热情, 再通过各种可感的物象, 渲染以飘忽朦胧的声色, 使作品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 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切。将意象心灵化, 情绪伤感化, 这一切都使得李商隐无题诗的内涵远较一般意象纷繁复杂, 可读性也必然更为强烈。一方面, 他心灵世界作出了亘古未有的深入拓展, 使无题诗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 以其“深情绵邈”把这一诗境推向了高峰。他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 对情感变化的复杂与奥妙所作出的细腻展示, 具有其独特的贡献。另一方面, 李商隐又开拓了全新的艺术表现领域, 非逻辑的跳跃意象组合, 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 把诗境虚化, “归于跟无形无质的心理意绪更易结合的浑融, 成为唐诗中达于浑化层次的一种新境界”[11], 大大扩展了诗歌内容所承载的容量, 真可谓“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再者, 李商隐对感伤情绪的典型概括, 情感细腻深沉, 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普遍心声, 突出了情感的时代跨越性。情感的升华, 执着的追求, 沟通了古今, 使无题诗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摘要:李商隐无题诗歌的创作是诗歌发展的一种回归, 同时又是一种创造, 它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生平的悲剧体验和心灵感触为起点来探研李商隐用“无题”的方式来命题和创作的内在动因及其所运用的创作手法, 从而为无题诗歌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晚唐,悲剧体验,心灵感触

参考文献

[1]  吴调公著.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  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刘学锴撰.李商隐诗歌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8.

[4]  赵荣蔚著.晚唐士风与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5]  李商隐.刘学锴.李商隐诗歌集解 (唐) .余恕诚等解.中华书局, 1988.

[6]  李商隐.李商隐诗集疏注 (唐) .叶葱奇疏注人民出版社, 1985.

上一篇:论播音主持艺术——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下一篇: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体系研究

本站热搜